(完整版)苏州园林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最佳范文苏州园林调研报告一、引言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园林设计技巧而闻名于世。

近日,我们小组前往苏州进行园林调研,以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设计理念以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本报告将从园林的历史背景、园林的设计特点以及苏州园林现代化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历史背景苏州自古以来就是园林之城,拥有着丰富的园林文化历史。

苏州园林的创建可以追溯到宋代,经过元、明、清三代的不断演变,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苏州园林艺术。

在中国园林史上,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精湛的园林技艺而享誉海内外。

三、设计特点1. 构思独特:苏州园林以自然山水为基础,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每个园林都有独特的布局和构思,形成了恬静宜人、景色如画的景观。

2. 巧妙运用空间:苏州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了无限的景致,充分利用了各种元素,例如水、石、花草等,打造出多样化的景观。

3. 园林细节:苏州园林注重细节的处理,以精湛的手工艺和精致的装饰品为园林增添独特的韵味,使园林更加富有情趣和艺术价值。

四、现代化管理目前,苏州园林已经开始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

园林的管理包括日常维护、保护及游客服务等方面。

苏州园林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科技手段,提高了园林管理的效率,保护了园林的原始风貌,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游览体验。

五、园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园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苏州园林管理的重要任务。

通过加强园林的保护工作,提高园林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宣传,苏州园林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同时,苏州园林还要追求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园林的产出效益,为园林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结论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园林设计技巧而闻名于世。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不断创新,苏州园林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也不断寻求现代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苏州园林调查研究报告

苏州园林调查研究报告

苏州园林调查研究报告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在苏州地区的园林中,以下是我们的观察和发现。

1. 建筑风格: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独特,深受传统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影响。

园林中常见的建筑元素有拱门、廊道、亭台楼阁等。

这些建筑结构以其精致的雕刻和精细的细节而闻名。

2. 植物景观:苏州园林以其精心布置的植物景观而著名。

园林内种植了各种花卉、树木和灌木,并通过巧妙的布局和修剪来营造出美丽的景观效果。

著名的植物包括牡丹、荷花和竹子等。

3. 园林设计:苏州园林的设计注重景观的平衡和和谐。

根据儒家的哲学理念,设计师将景观与建筑物、水池和石头等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宜人的环境。

园林中常用的设计技巧包括错落有致的布局、水景与山石的对比和使用迷宫般的小径等。

4. 水景:水是苏州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中通常有池塘、湖泊和运河等水景。

这些水景通过精心的规划和建设,形成了优美的景观,并为园林带来了清新的气息。

5. 文化遗产: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艺术的代表,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巅峰,还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和环境美的追求。

总体而言,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珍品,以其精巧的设计、
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迷人的植物景观而闻名。

它们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被广大人们视为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共7篇)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共7篇)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共7篇〕因而,对于次日的园林之游便多了几分期待与信心。

网师园我们首先去了网师园,坐个公交,进入一片居民区,走过一条窄巷,它就那么静静地出现在了眼前。

就像一座普通的民居,不显山不露水,真真地应了那句“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网师图 2园很小,因而当我们一百多号人涌入时,里面便显得分外局促,难以体会古时小姐一人在园中散步时所领略到的独特韵致。

我们的到来倒像是一群凡俗之客对这一片静谧的鲁莽冲撞了。

进入网师园,一回首我便注意到了这个场景〔图1〕。

说实在的,我有点被它的精致复杂给震惊到。

我觉得这显示的是古人的一种生活节奏。

静下心来精雕细琢,并不深究其必要性,只是按照一种惯例,再适当加以发挥地做下去。

最终在他们手中诞生的是一件工艺品。

而我学习了两年建筑,学习的那么是对于空间的一些处理,角度较为宽大。

也许我会觉得古人的这种做法充满了匠气,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该学着将目光放在细部上,静心地去琢磨一件图 3 小事,将其做到极致。

即使结果是无意义的,但至少耐心是可贵的。

网师园震撼我的另一个场景便是图二。

明与暗的强烈比照,让人眼前一亮,给我以强烈的美的享受,甚至是一种神圣。

在园中逛逛,会发现多处这样的明暗比照,特意在屋顶与墙或者屋顶与屋顶的交接处留出一小片天空,将一束光引入。

在这极小的天空下相应地还会种上植物。

我觉得这是一小片土地的引入。

有天有地,合起来便是一个微缩的世界〔如图3〕。

但是在有些地方,工匠们在交接处留出的天空是比拟大的〔图4〕。

在这种情况下,要营造的便不再是一种明暗的比照了,而更多的有一种景观的意味,就好似一个自带天光的放大版的盆景。

相对于前者,这一种类型的透气性更强,且更加舒展。

照此推断,交接处再扩图 4 大一个等级,便成了大家可以进入、欣赏、驻足的喜闻乐见的院子了。

留园–参观完网师园的下午便紧接着步入了留园。

留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我迷路了。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苏州园林调研报告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

今年,我有幸前往苏州进行了园林调研,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精湛的园林艺术闻名于世。

我游览了苏州的几个著名园林,包括虎丘园、留园和拙政园。

虎丘园是苏州著名的古典园林,以其精妙的布局和独特的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我在其中感受到了山水相融的意境,仿佛身临其境,亲身体验了传统的中国园林文化。

在苏州的留园,我被其精致的建筑和精美的园林景观所震撼。

这座园林利用了水的特性,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

另外,拙政园则以其复杂的建筑结构和精心布置的园林景观而闻名。

参观拙政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体验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感觉。

苏州园林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讲究“小而精”的创作理念。

虽然面积不大,但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精致。

园林内的建筑、山水、花草以及各种装饰物的安排都经过了精心的考虑和布置。

每一个角落都展现了作者的用心和智慧,给人以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不仅注重自然景观的营造,也注重人与自然的交融。

园林中的建筑、湖泊、假山等元素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使园林更加具有情趣和艺术性。

无论是游赏园林的游客,还是在园林中居住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享受到自然带来的宁静和舒适。

在调研过程中,我还了解到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园林中的植被种植有序,合理配置,不仅美化了园林环境,还为园林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园林内的水体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使整个园林更加生机勃勃。

总的来说,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园林艺术,成为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瑰宝。

在调研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魅力,并认为这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

相信苏州园林将继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传承和发扬园林艺术的瑰宝。

【优质】苏州园林考察报告-word范文模板 (14页)

【优质】苏州园林考察报告-word范文模板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苏州园林考察报告篇一:苏州园林考察报告苏州拙政园园林考察报告考察时间:201X年7月15日-7月20号考察地点:苏州拙政园考察内容:园林景观考察目的: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2、培养对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和观察力3、加强对园林的了解,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掌握能力说到园林,大家一定会想到苏州园林,苏州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上独树一帜,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今年暑假有幸到苏州游玩,特此以苏州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拙政园作为这次的考察报告。

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一)布局分析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

(拙政园CAD平面图)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

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岛屿山石相呼应,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

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

苏州拙政园在布局上属于风景式园林。

拙政园具有江南古典园林所特有的艺术特色:依造地势,顺其自然;布局灵活,变化有致;流动渗透,明暗开合;虚实结合,小中见大;诗情画意,意境悠远;曲径通幽,若隐若现。

(二)水体分析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

通过人工的修饰,积成的水域就像湖泊一样。

拙政园中部现有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完整版)苏州园林调查报告

(完整版)苏州园林调查报告

目录一、卷首语二、团队合照三、团队介绍四、苏州园林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之总结报告五、苏州园林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之个人报告苏州园林风貌及造园艺术…………………作者:袁雯菁苏州园林的现状……………………………作者:吴乃蕴苏州园林的破坏与保护……………………作者:柳叶苏州园林的开发与利用……………………作者:韩悦崎苏州园林的意义与价值……………………作者:杜晓芬苏州园林问卷调查总结及心得……………作者:徐雅婷六、苏州园林的美丽风貌(彩页)拙政园…………………………………………彩页1~3狮子林…………………………………………彩页4~6留园……………………………………………彩页7~8网师园…………………………………………彩页9~10沧浪亭…………………………………………彩页11~12 (封面——烟雨江南;封底——沧浪美景)团队介绍团队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苏州园林调查小分队指导老师:吕艳(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班主任)小组成员:组长:袁雯菁(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组员:吴乃蕴(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柳叶(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韩悦崎(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杜晓芬(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徐雅婷(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团队实践目的:苏州市一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小桥流水,古色古乡,气质婉约是它的特色,正因为苏州是这样的历史名城,才孕育了具有特色的苏州古典园林。

本次活动以记录苏州园林风貌为主要目的,弘扬苏州园林文化,展示苏州的绝美风光,突显其旅游价值,同时记录苏州园林的破坏情况,针对此类情况应采取的措施,同时调查苏州园林的开发度,针对苏州园林的价值与意义,提出苏州园林更好的利用方案,在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基础上,弘扬园林文化,使苏州更好地走向世界。

苏州园林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总结报告长沟流月去无声,是歌不尽的春华,唱不完的秋实,杜若洲头,秋水依旧。

是的,秋水依旧,微吟还似清歌样,是苏州,且歌且吟出这样一曲风风雅雅的姑苏咏唱。

苏州园林调查报告

苏州园林调查报告

苏州园林调查报告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园林建筑调查报告调查报告: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对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和观察力3.加强对园林的了解,对设计的掌握能力苏州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2014年)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的代表作品。

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园林,并与北京、、苏州一起被誉为。

建筑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具有使用与观赏的双重作用。

它常与山池,花木共同组成园景,在局部景区中,还可构成风景的主题。

山池是园林的骨干,但欣赏山池风景的位置,常设在建筑物内,因此建筑不仅是休息场所,也是风景的观赏点。

建筑的类型及组合方式与当时园主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园林建筑以其数量之多与比重之大形成为一种突出的现象。

一般中小型园林的建筑密度可高达30%以上,如壶园、畅园,拥翠山庄;大型园林的建筑密度也多在15%以上,如沧浪亭、留园,狮子林等。

正因为如此,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与建筑群的组合方式,对于整个园林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位置、形体与疏密不相雷同,而且种类颇多,布置方式亦因地制宜,灵活变化。

建筑类型常见的有: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等等。

其中除少数亭阁外,多围绕山池布置,房屋之间常用走廊串通,组成观赏路线。

各类建筑除满足功能要求外,还与周围景物和谐统一,造型参差错落,虚实相间,富有变化。

(一)院落院落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一种建筑组合形式。

由于当地园林面积不大,须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许多幽静的环境,因而以院落来划分空间与景区,成为常用的手法。

按组合形式的不同,院落大致可分三种类型,即:庭院、小院和大型院落。

(1)庭院多位于厅堂前后,以墙垣,房屋构成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平面。

如拙政园玉兰堂、狮子林燕誉堂,留园五峰仙馆的前院等。

(2)小院多布置在房屋左右或走廊一侧,面积较小,构图形式灵活多样。

苏州园林调查报告.doc

苏州园林调查报告.doc

苏州园林调查报告.doc篇一:苏州园林考察报告苏州园林考察实习报告姓名:李昊洋学号:186XX2204587班级:环艺苏州园林是由退隐官场的官宦文人汇集在人居天堂苏州后,利用苏州水城太湖石的优势,在有限的区域内用巨资打造成的。

是自然景观的浓缩体现。

对中国现代建筑伴随自然景观的配套有直接参照作用。

园林的主要特点是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厅堂馆斋。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

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

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

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

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

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雨惊诗梦来蕉叶”,这是对苏州园林生动的写照;“风载书声出藕花”,这是对园林意境最好的描摩。

一面面古典之窗,一道道岁月之门,引领着我们走进“苏州园林”。

拙政园拙政园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各式亭轩楼阁临水而筑,形成朴素开朗、平淡天真的自然风格。

园分东、中、西三部分。

入园门即是东园,原为明代“归田园居”旧址,现以草地为主,凿池垒山,遍植树木,缀以天泉亭,秫香馆、兰雪堂诸建筑,给人以开朗舒畅之感。

中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远香堂为园中的主建筑,是一座结构精巧的四面厅,四周是落地玻璃窗,可观览周围景色,堂内陈设精雅。

堂南小池假山,竹木扶疏,重峦迭翠。

堂北,宽阔的平台连接荷花池,夏日荷花盛开,微风吹拂,清香满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卷首语二、团队合照三、团队介绍四、苏州园林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之总结报告五、苏州园林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之个人报告苏州园林风貌及造园艺术…………………作者:袁雯菁苏州园林的现状……………………………作者:吴乃蕴苏州园林的破坏与保护……………………作者:柳叶苏州园林的开发与利用……………………作者:韩悦崎苏州园林的意义与价值……………………作者:杜晓芬苏州园林问卷调查总结及心得……………作者:徐雅婷六、苏州园林的美丽风貌(彩页)拙政园…………………………………………彩页1~3狮子林…………………………………………彩页4~6留园……………………………………………彩页7~8网师园…………………………………………彩页9~10沧浪亭…………………………………………彩页11~12 (封面——烟雨江南;封底——沧浪美景)团队介绍团队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苏州园林调查小分队指导老师:吕艳(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班主任)小组成员:组长:袁雯菁(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组员:吴乃蕴(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柳叶(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韩悦崎(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杜晓芬(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徐雅婷(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团队实践目的:苏州市一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小桥流水,古色古乡,气质婉约是它的特色,正因为苏州是这样的历史名城,才孕育了具有特色的苏州古典园林。

本次活动以记录苏州园林风貌为主要目的,弘扬苏州园林文化,展示苏州的绝美风光,突显其旅游价值,同时记录苏州园林的破坏情况,针对此类情况应采取的措施,同时调查苏州园林的开发度,针对苏州园林的价值与意义,提出苏州园林更好的利用方案,在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基础上,弘扬园林文化,使苏州更好地走向世界。

苏州园林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总结报告长沟流月去无声,是歌不尽的春华,唱不完的秋实,杜若洲头,秋水依旧。

是的,秋水依旧,微吟还似清歌样,是苏州,且歌且吟出这样一曲风风雅雅的姑苏咏唱。

衣诀翩飞,蝴蝶惊梦,刹那芳华,是谁,伫立于秋的尽头,沁湿了薄衣,风奏离歌,嶙峋成曲,重峦叠嶂,叠迭起寒涟徐徐。

像个神话,苏州园林的神话。

走过小桥流水,穿过细雨古巷,领略苏州园林的细致和典雅,下面就由我执笔,归纳总结一个多月的调查……我们苏州园林调查小分队怀着对历史文化的热忱,在7月、8月两个月中对苏州园林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其中包括对现在的风貌、建筑特点、现状、开放程度、历史文化意义等的调查,其具体分工如下:我负责对苏州园林的整体风貌和建筑特点,即造园艺术进行拍摄和研究;吴乃蕴同学负责调查苏州园林的现状(包括园林现在的对外开放程度等等);柳叶同学负责调查园林的破坏程度,现有的保护措施等韩悦崎同学负责调查园林的开发度,阐述园林开发途径和如何更好地利用;杜晓芬同学通过调查苏州经典园林的沿袭,阐释其意义和价值;徐雅婷同学负责问卷调查(苏州市民对于苏州园林的看法),并总结其心得。

在这段调查期间里,成员不但相互配合得很有默契,而且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朋友相处,这也是这次调查让我们受益的。

我们的主要活动内容是这样的:小组于7月10日进行调查问卷,地点是在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附近,进行了一天后,问卷基本完成,回收率100%;小组于8月5日去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进行名人访谈,访问的是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的陈处长,了解了园林管理的相关问题。

访谈过后,我们的实践就告一段落了。

7月初至8月5日期间,小组亦组合去拙政园、狮子林等地进行调查(社会实践的学生凭介绍信等相关证件享受半价优惠)(附有照片),小组总体积极性高,小组成员于8月5日后相继交上了实践报告,情况非常好,成员间相处愉快,安全有保证。

下面是对每个成员的实践报告的总结:我着重调查的是苏州园林风貌和建筑特点,构园风格。

调查期间,不仅对各园的风貌进行拍摄,更了解了园林的建筑风格,风貌的话就以照片形式展示给大家了。

建筑则围绕位置、形体与疏密、建筑类型、造型、空间处理、色彩进行留意和调查,并且围绕建筑与山、池、花木的配合,与太湖石的配合对水的处理等各方面展开调查(在访问的时候也有涉及到此类问题,并且请教了陈处长),从苏州园林中尽情地品位了烟雨如画的江南……吴乃蕴同学面对苏州园林的现状,包括苏州园林现在的门票价格,园林的开放程度等进行细致的调查,意识到园林门票价格上涨与园林保护存在着矛盾,也讨论了园林的对内、对外的开放程度,现在园林的免费导游服务等,调查结果认为要加大宣传苏州园林,一为开放,二为保护,两者有机结合。

柳叶同学面对园林的破坏与保护展开调查,发现园林在建国初期时破坏很严重,然后开始修复,相关的文物,包括园中楹联、文字材料的保护都不够,并且提出保护建议等。

她也积极地和陈处长谈论园林的保护问题,相信她此次获益颇多。

韩悦崎同学,看清当前形势,着重研究了苏州园林的开发和利用。

觉得苏州园林在开发的同时还有做的不够的地方,那就是一些花草树木的保护,这些都是我们忽视的地方,并且意识到园林中的植物不但有观赏价值,更加有经济价值和效益,如生产药材、香精、木材、果品、粮油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忽视的地方,而韩悦崎却认识到了它们的重要性,从而进行了研究。

“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实践”这是她的勇敢而乐观的追求。

杜晓芬同学则针对苏州园林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究,从四个方面来阐释了苏州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山水的意境、精致的建筑、高雅的艺术、丰富的内涵,所以苏州园林才成为了私家园林的典范。

而且意识到园林文化研究正在凸显出当代价值,园林文化正在更广范围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园林城市、园林小区、园林村落、甚或餐饮茶肆,家居庭院,可以说是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了。

因此,如何适应“人居、环境、理想”现代生活的需求,是园林文化研究的新课题。

徐雅婷同学为我们的苏州园林调查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含在了她的报告中了)。

我们一起努力完成了调查问卷(能够做到问卷调查的回收率100%,),然后由她回去做了最后的统计,并且做出了归纳和总结,以及她的心得。

对于园林,她认为人们对园林环境的保护还处不够深入,大众对旅游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们就是通过不同的方面对苏州园林进行了调查。

以下是对苏州市园林与绿化管理局陈处长的采访。

问题一:对于园林翻新严重,会有感觉失去原味,你对此有何看法?陈处长:园林历史虽然悠久,但是真正的建筑存在的很少了,现在存在的大多是清代的,明代的也只有一些青石,例如拙政园远香堂的石头。

园林不在于新旧,而在于结构,如果不翻新的话,随其自生自灭,那么很多结构就不会存在了,我们翻新要做到的就是修旧如旧,原汁原味,使用原工艺,原材料,我们苏州园林在50年代初期进行过大规模的休整。

我们要强调的是,古典园林的保护是很重要的,但是还是要适度的开发的,如果不修复,是会影响苏州园林的形象的,但不管怎么样,园林在保护管理下,再考虑经济效益。

问题二: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有不少人觉得园林票价很贵,这就影响了园林对外的开放程度,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陈处长:苏州园林的票价和国内其它园林相比,不是很贵,当然也是不希望游客过多,园林在80年代以后,游客特别多,这就对园林的保护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坚持保护第一,开发、利用第二的原则,所以保护是放在首位的;再者,提高门票,我们可以用增加的收入用于保护。

问题三:苏州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因此各地游客也越来越多,园林趋向拥挤,特别是拙政园,您对此有何看法呢?陈处长:苏州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的游客也的确越来越多了,所以呢,我们也正在想办法来保护这些园林,例如刚刚说的提高门票价格就是方法之一。

苏州园林的保护措施正在一步步地完善之中,例如我们会设置动态监测系统,测算园林最合适的游客量是多少,等到达游客量的时候,我们就会限制游客进入。

我们正在策划的门禁系统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问题四:我们常说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保护苏州园林的同时,你对苏州园林的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陈处长:苏州园林的发展,也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利润。

但是园林保护和园林发展又存在着矛盾。

刚才我们说坚持保护第一,开发、利用第二的原则,我们在限制游客量的同时,利润也相应的减少了,但是有了更好地经济实力,才能把园林保护的更好。

这也是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我们正在思考怎样来更好的处理这个问题。

问题五:苏州园林内石头众多,比如狮子林,怪石嶙峋,而且人们基本上是基于看“狮子”而去的,假山石众多,我们就在想这样的情况是不是会不安全呢?比如有没有人会不会不慎掉入池中呢?您对此有何看法呢?陈处长:这种情况在我们苏州园林基本没有发生过。

我们苏州园林的云阶石很有名的,云阶由青石做成,时间长了会很滑,我们工作人员就会在旁边竖立警示牌提醒游客要自己注意。

下过雨之后,可能园林会比较滑,那么那时候我们也会派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正在进行攀爬的游客进行劝阻。

苏州园林以太湖石闻名,我们也会派人定期检查那些太湖石有没有松动,然后进行修整,确保游客安全。

苏州园林的美是说不尽,道不尽的,通过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都收获了不少,作为一个苏州人,苏州园林是我们的骄傲,烟雨如画的江南,因为有了苏州园林而更增添了不少历史文化底蕴,因为有了苏州园林而得到了“人间天堂”的美誉!苏州园林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一)——苏州园林风貌及建筑特点(造园艺术)袁雯菁苏州是一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小桥流水,古色古乡,气质婉约是它的特色,正因为苏州是这样的历史名城,才孕育了具有特色的苏州古典园林。

我们组成了一个苏州园林调查小分队,通过调查园林的各个方面来展示一个历史名城的美丽风貌,作为其中的一员,我负责调查苏州园林的历史渊源与整体风貌(包括风貌风光与建筑特点),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受益颇多。

下面,就让我一一展示我的调查,全面而又细致的审视我们苏州的古典园林。

为了让大家更全面的认识苏州的整体面貌,尤其是它的美,我走访了几家苏州的典型园林,以照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

要问中国的四大园林是什么,这是众所周知的——拙政园,留园,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而拙政园和留园都是苏州的园林。

所以我们先把目光放到拙政园和留园。

在我们集合之后,就一起去了闻名遐迩的拙政园。

据介绍,拙政园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笨拙于政治”,其实就是官场之人厌倦于功名利禄,或在官场失意,遂隐居于山林之间,与花草为侣,以虫鸟为伴,得山水之乐,所以建造私家园林居住。

拙政园当然是私家园林中典型的一座,其园分为东园、中园、和西园,中园的布局和结构最为精致,柳荫路曲蜿蜒,似有恬静之感,又似江南羞羞答答的姑娘,小家碧玉的特点就蕴含在其中了,像江南这样细致的园林,连解决人有三急的地方都有特别的名字,叫听雨轩,能不婉约细致吗?这样的精致体现在了更多的地方,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