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高频保护误动原因查找方
一起高频保护误动的原因及查找方

一起高频保护误动的原因及查找方摘要本文旨在通过阐述一起真实发生的高频保护误动的原因,给大家详细介绍查找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的检查方法。
以及如何最真实的模拟保护动作当时系统一次、二次运行方式,检查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动作行为。
通过分析检查中出现的现象和测试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和制定出今后整改措施。
关键词高频误动原因查找方法一:运行方式及事故经过.(涂黑开关为运行状态)于庄站2#主变单元清扫预试工作结束后,系统准备恢复正常方式。
当操作到262开关给220KV 2母线及2#主变充电时(主变高压侧无专用开关),主变JCD-4A型差动保护区内故障,保护正确跳开262开关及主变中低压侧开关。
.与此同时,姚官屯站于姚1线WXB-15微机高频方向保护出口,误跳2911和2912开关。
WXB-15微机高频方向保护由突变量方向元件、零序和负序方向元件完成快速方向高频保护,采用闭锁式。
(注1)启动发信元件为相电流差启动元件,具有以下特点:1、能反映各种故障。
2、不反映负荷电流影响。
3、不反映故障电流的直流分量。
4、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停信元件为突变量方向元件,原理如下:该方向元件利用保护安装处电流、电压的故障分量的极性来判别故障方向。
正向故障时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级性相反,反向故障时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级性相同。
突变量方向元件在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级性相反时,方向元件动作,保护停信。
停信元件具有以下优点:1、不受系统振荡影响。
2、不受过渡电阻影响。
3、不受串补电容影响。
4、不受零序网影响。
WXB-15微机高频方向保护动作出口的条件是:1、感受正向故障,微机保护瞬时启动发信,然后由高频保护中的突变量方向元件停信。
2、等待对侧是否有闭锁信号,有闭锁信号,保护不出口;收不到闭锁信号,保护出口。
因此该系统正确动作行为应该是:于姚1线姚官屯侧感受正向故障,微机保护瞬时启动发信,然后由高频保护中的突变量方向元件停信,等待对侧是否有闭锁信号。
微机型高频保护不正确动作原因分析

维普资讯
20 年第 2 07 期
供
用 电
4 7
信机 的原理 , 掌握 收 发信机 的调 试方法 , 视收 发 重
足要 求 的应 及 时更换 。同时应 全 面检查 电压互 感 器接 地情 况 , 保 电压互 感器 控制 室 内一点接地 。 确 ( )进 一 步 完 善 继 电 保 护 室 铜 排 接 地 网 系 3 统 。在此 基础 上 , 高 频 电缆 方 向敷 设抗 干扰 铜 沿
按照 继 电保 护 规程规 定 , 在正 常运行 状态 下 ,
高频 保护 收信裕 量 不应 低于 1 ( . 8 B 。继 NP 8 6 6d )
电保 护人 员对 此 规 定都 非 常 重 视 , 却很 少 注意 但 收 信裕量 设定 应 比 8 6 6d . 8 B高 多少 。对 于线 路
l 高 频 保 护 不 正 确 动 作 原 因分 析
1 1 结 合滤 波器 引起误 动 .
长 度较短 的线 路来 说 , 高 的 收信 裕 量 更 容 易造 过 成 功率倒 灌或 自激 问 题 , 反方 向 的收 发 信 机不 使
能 发连续 信 号或发 信有 缺 口, 而造成 保护误 动 。 从
维普资讯
供 用 电
46
第 2 卷第 2 4 期
20 0 7年 4月
微机型高频保护不正确动作原 因分析
吴 列 莹
( 海供 电局 , 珠 广东 珠海
590 ) 1 0 0
摘 要 : 机 型 高 频 保 护 是 最 常 见 的纵 联 保 护 , 是快 速 准 确 切 除 故 障 的 可靠 保 障 。分 析 了 高 频 保 护 不 正 确 微 它
电压 互感器 多 点 接地 对 高 频 保 护 造成 影 响 , 是 由于间 隙击穿 电压 未按 照部颁 的反 事故措 施 规 定 的 3 m 进行 设 计 而 引起 的 。 由 于故 障 时 , 0Ia x 间 隙击 穿造 成 电压互 感 器 多 点接 地 , 电压 回路 电 使 压发 生畸 变 , 致使 3。和 3 I U。的方 向判断 出错 , 导 致在 高频保 护 区外 故 障时 保 护发 生 反 向误 动 ; 在 保 护区 内发生 故障 时保护 拒动 。
电容补偿装置不平衡保护频繁误动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电容补偿装置不平衡保护频繁误动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一、误动原因分析1、电容器组内部故障造成电容量不平衡三相电容量严重不平衡造成电压不平衡保护动作。
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类:第一类是由于电容器组本身制造工艺、产品质量以及长时间运行绝缘下降的原因导致电容量超标;第二类是由于电容器组单元内部的内熔丝熔断切断故障元件导致电容量不平衡。
不管是集合式还是组架式电容补偿结构,电容器单元里的单个元件都带有内熔丝,虽然单个元件故障时被隔离所引起电压、电流的变化很小,但造成其他运行元件承受的电压加大。
当遇到电网波动或暂态不平衡时故障元件扩大,同时,故障元件被内熔丝不断隔离,电容量不平衡不断加大,最终超出定值。
2、不平衡保护整定值偏低一般情况下,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动作原因有:1)电容器一次接线错误。
当系统电压出现波动和不平衡时,中性点电位偏移,而使零序电压增大;2)电压定值选择不合理。
定值整定太低,不能躲过正常运行的不平衡电压;3)保护出口时间整定太短。
躲不过电容器组投入时产生的不平衡电压时间。
根据DL/T 584-2007《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中的不平衡保护的计算公式,每相装设单台集合式电容器、电容器内部小元件按先并后串且有熔丝连接的电容器组,三相差压的计算按下式进行。
其中,K为因故障切除的同一并联段中的电容器小元件数;m为单台集合式电容器内部各串联段并联的电容器小元件数;n为单台集合式电容器内部的串联段数;Uex为电容器组的额定相电压(一次值);Kv为过压系数;Klm为灵敏系数;Uch为开口三角零序电压(一次值);Kpt为放电线圈的PT变比;Udx为保护整定值。
根据整定值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变量主要是Kpt、Kv 和Klm。
Kpt选小了,对设备的安全运行不利,选大了,保护容易误动。
Kpt选错是影响定值低的原因之一。
同时在规程范围内过压系数Kv取值不同,灵敏系数Klm的取值不同,会使得保护动作定值相差很大。
一起高频保护误动引起的抗干扰探讨

综上所述, 果林变电站东果双回、宝果双回 对侧高频保护误动的主要原因为当变电站近区发
生短路故障时,强干扰串人高频收发信机其它保 护停信回路,而该停信回路没有采取相应的躲瞬 间干扰的措施, 使得停信回路误停信, 从而使对 侧高频保护因收不到闭锁信号而误动跳闸。
一起高频保护误动引起的抗干扰探讨
2006 年第2 期
该回路只要有一个短暂的停信命令加在其它保护 停信回路上, 该回 路都要将信号脉冲展宽200ms, 从而使收发信机停信 200ms, 使得对侧保护动作
跳闸。
指标等完全满足要求, 应加强完善动模试验室设
备条件, 应用 IEC 抗干扰标准进行四种电干扰试
序号 干扰时间
J , 孟 , ‘ 目 ‘ } 月 兮
月 j
高频通电流 录波情况
s m s n l S m S n I S n I
有210m 间断 s
连续、 无间断
反措前、 多次试验
用1. 5 一 5 mm2的多股铜线直接接于 2. 保护室静态 接地网, 实现接地; 在开关场, 高频电缆屏蔽层 应在结合滤波器二次端子上, 用大于10mm2 的绝
缘导线连通并引下,焊接在分支铜导线上,实现
接地。
内 , ~ 月 峙
反措 2 次 后、 试验 反措 2 次 后、 试验 反措后、 次 3 试验
连 无间断 续、
~ 、 } 扮 0
有220m 间断 ,
有220m 间断 s
有220ms 间断
r J
反措后、 1次试验
反措后、1次试验
6
l oms
一起220kV线路区外故障跳闸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施 。
【 键词 】微 机 高频保 护 ; 因分 析 ; 范措 施 关 原 防
引 言
微机 高频保护 是电力系统中实现全线速动 的主保护 , 而
映 出零序 电流相位 与 A相 电流反 向 ,实为 同向 ;从而 得知 10 V线路发生了 A相接地故障 , 1k 保护动作正确。另外 20 V 2k
故 障 零 序 电 流 08 . A 起 动 绝 对 时 间 20 — 9 1 l :2 5 :4 0 9 0 — 4 8 2 :2 70 动 作 相 对 时 间 l3 s 8m
故 障 相 电 流 值 37 A . 7
故障零序电流 1 7 .A 4
起 动 绝 对 时 间 2 0 — 9 l 1 :35 :3 0 9 O 一4 82 :10 3 动 作 相 对 时 间 l3n 8 Is 96 s 0 m
动作相对时间 4 ms 8
9l 9 ms
序 动作元件
1
纵联零 序方 向动作
.
重合闸动作
列 故障测距结果 3 9
故障相别
9 kM
序 动作元件 纵联零序方 向动作 列 故障测距结果 7 9
1
.
重合闸动作
8 M k
A
故 障 相 别
A
故障相 电流值 1 3 .A O
店 景 审
GUAN Xl AN G Dl YE
分析与探讨
—
起 2 0 V线路区外故障跳 闸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2k
黄 炳 体
( 钦州供电局 , 广西 【 摘 钦州市 5 50 ) 30 0
要】本# v-起 2 0V线路 区外故障微机 高频保护误 动为例 , .X 2k 分析 引起 高频保护误动的原因, 并提 出了可行的防范措
高频保护误动常见原因分析

1 高频通道故障造成高频保护误动
1 . 1 实 际案例 如图1 ,这 是一 个2 2 0 k V 的 系统 ,其 中线路 出现 了故 障 ,可 以知 道 的是 ,线 路 乙两 边 的C 、D 开 关 主 保 护 没 有 故 障 , 处于 正 确 的动 作 状 态 。 同时 ,线 路 甲的A 侧 开 关 ,处 于高 频保 护误 动 出 口的状态 。
2 0 1 5 年第2 7 期
( 总 第 3 4 2 期 )
妻 嗽
( C u m N O . 2 7 . 2 0 1 5 u l a t i v e t y NO. 3 4 2)
高频保护 误动常 见原 因分析
唐理壮
( 国 网重庆 大足 区供 电有 限责任公 司 ,重庆 4 0 2 3 6 0)
们进行了检查 ,发现变 电站甲的内部以及这条2 2 0 k V 的
线 路是 没有 问题 的 ,故 障在 于A 开关 的高 频保 护误 动 。
以发送到A 端 ,而A 端感应到的是正 向的故障,所 以在A 端出现了高频的保护动作出 口。 1 . 3 暴露出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这 是 一个 很有 代 表性 的 因为 高频 的通道 问题 导致 的
道故障; ( 3 )要做好对于高频通道 的监督工作 ,时刻
对 其进 行监 督 , 以便 发现 问题 。
2 二次接线不牢靠造成高频保护误动
2 . 1 实 际案例
图2 是某 电网的局部接线图。从图2 中可 以看出,在
变 电站 甲中 ,一条 3 5 k V 的线路 带用 户侧 变 电站 内部 有 短
通道异常; ( 2 )相 关 人 员对 于 高频 通 道 的检 测也 不 合 格 ,在 高 频通 道发 生 了问题 以后没 有及 时 地发 现 并采 取 措 施解 决 。
一起高频保护区外故障误动事故分析

S 黼电力安全技术第10卷(2008年第8期)测3Y 传感器表面温度155℃。
4原因分析7号机轴封漏汽严重,导致高中压缸轴振动传感器安装环境温度高,诱发3Y 轴振传感器间隙电压跳变,保护动作。
因此轴封漏汽是造成轴振动传感器受热、温度升高、特性发生变化,从而使TS I 系统接受跳变信号驱动跳机继电器两停机的罪魁祸首。
5结束语7号机停机事故的发生,使我们对热工测量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传感器故障引发事故后,测量线圈电阻或延伸线电阻均与正常相同,从热工测量数据方面无法作出判断,而环境温度的升高有可能造成传感器特性的突变。
温度对本特利传感器的影响有必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与试验。
(收稿日期:2007一12—27)一起高频保护区夕h故障误动事故分析唐俊(巢湖供电公司,安徽巢湖238005)2007一07一09T 01:53,安徽某变电站220kV2857开关方向高频保护动作,A 相跳闸,重合成功,对侧变电站2857开关保护未动作,开关未跳闸。
1事故调查1.1线路调查经检查发现2857线路当时无故障,进一步检查发现当时2830线路区内故障,两侧双高频保护动作跳闸,重合成功,故障相为A 相,本侧变电站2857开关为线路保护正方向区外故障跳闸。
1.2本侧变电站调查(1)2857开关方向高频及高频闭锁通道试验异常,在单收对侧发信时,LFX 一912收发信机“3dB 告警”、“收信起动”、“+6dB ”、“+9dB ”、“+12dB ”,“+15dB ”、“+18dB ”信号灯均抖动。
(2)分别检查2套高频保护收发信机收信回路正常。
利用示波器记录对侧2套高频保护收发信机40所发高频信号,发现所收高频信号均有中断。
1.3对侧变电站调查(1)2857开关方向高频及高频闭锁通道试验异常,本侧做通道试验时试验过程为20s ,而不是正常的15s 。
原因是对侧收到本侧有中断的高频信号,在第1个10s 发信结束后又再次发信10s 。
(2)检测本侧收发信机所发高频信号,发现所发信号有中断,在收发信机处于“负载”状态下检测,发现所发高频信号仍有中断,由此判断收发信机有故障。
引起高频保护通道异常的常见原因及处理对策

引起高频保护通道异常的常见原因及处理对策摘要:通过深入分析高频保护出现的通道异常现象,并且对故障出现的原因进行解读,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了相应的检查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故障点确定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从而实现减少高频保护停用时间以及电网安全运行的目的。
关键词:高频保护通道异常;原因;对策输电线路和高频加工设备共同构成了高频保护的通道。
纵联保护是由继电保护用高频通道组成的,纵联保护的作用比较重要,导致纵联保护被迫退出的主要原因是高频通道的异常,对高频通道的出现的异常与故障要及时发现并且采取措施解决,这种操作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保护装置存在异常运行状态导致电网故障的出现。
1高频保护通道的构成对输电线构成的高频通道进行利用可以采取2种接线方式:第一,相相式。
对两相输电线进行利用进行信号的传输,此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消耗较小的能耗,而缺点则需要的是2套加工设备,这样的造价是非常高的,两相线路被 1个通道占用,成本较大[1];第二,相地式。
通道由一相输电线和大地共同构成,此方式的缺点是存在较大的信号衰耗,但是其优点则是需要较少的加工设备,比较经济实用,所以在我国,我国已经广泛的应用了220 kV系统。
2 引起高频保护通道异常的常见原因2.1元件质量出现问题现阶段,高频保护装置及收发信机元件出现的质量问题是导致微机高频保护出现异常情况的主要因素。
比如,SF-600型收发信机使用的电源是早期逆变电源,当直流电压降低小于140V时或者为0时,其就会处于无输出状态;当直流电压的电压恢复到大于220V时,它仍然不能自动的将供电功能恢复。
除此之外,虚焊、二次回路接线错误以及插件接触不良等问题也会存在于各类型的高频保护及收发信机中,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异常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
比如保护装置开关量输入光电耦合损坏等情况都可能导致高频保护的拒动情况出现。
2.2 高频通道显现的问题高频通道中包含2个变电站的设备,由于其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通道上,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高频保护的正常运行状态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高频保护误动的原因及查找方摘要本文旨在通过阐述一起真实发生的高频保护误动的原因,给大家详细介绍查找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的检查方法。
以及如何最真实的模拟保护动作当时系统一次、二次运行方式,检查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动作行为。
通过分析检查中出现的现象和测试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和制定出今后整改措施。
关键词高频误动原因查找方法
一:运行方式及事故经过.(涂黑开关为运行状态)
于庄站2#主变单元清扫预试工作结束后,系统准备恢复正常方式。
当操作到262开关给220kv 2母线及2#主变充电时(主变高压侧无专用开关),主变jcd-4a型差动保护区内故障,保护正确跳开262开关及主变中低压侧开关。
.
与此同时,姚官屯站于姚1线wxb-15微机高频方向保护出口,误跳2911和2912开关。
wxb-15微机高频方向保护由突变量方向元件、零序和负序方向元件完成快速方向高频保护,采用闭锁式。
(注1)
启动发信元件为相电流差启动元件,具有以下特点:
1、能反映各种故障。
2、不反映负荷电流影响。
3、不反映故障电流的直流分量。
4、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停信元件为突变量方向元件,原理如下:
该方向元件利用保护安装处电流、电压的故障分量的极性来判别故障方向。
正向故障时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级性相反,反向故障时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级性相同。
突变量方向元件在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级性相反时,方向元件动作,保护停信。
停信元件具有以下优点:
1、不受系统振荡影响。
2、不受过渡电阻影响。
3、不受串补电容影响。
4、不受零序网影响。
wxb-15微机高频方向保护动作出口的条件是:
1、感受正向故障,微机保护瞬时启动发信,然后由高频保护中的突变量方向元件停信。
2、等待对侧是否有闭锁信号,有闭锁信号,保护不出口;收不到闭锁信号,保护出口。
因此该系统正确动作行为应该是:
于姚1线姚官屯侧感受正向故障,微机保护瞬时启动发信,然后由高频保护中的突变量方向元件停信,等待对侧是否有闭锁信号。
于姚1线于庄侧感受反向故障,261/2线路wxb-15微机瞬时启动发信,高频保护突变量方向元件不动作,连续发出闭锁信号,闭
锁对侧高频保护。
姚官屯侧接收到闭锁信号,因此不应该跳闸。
于庄录波器记录波形如下:
从录波器及微机打印报告可明确,姚官屯侧保护误动原因为于庄侧wxb-15型微机收发讯机(sf600型)自身在故障开始43ms-73ms 误停信所致。
sf600收发讯机是电力系统超高压输电线路高频保护专用的高频信号传输设备,用于和线路保护构成高频闭锁或高频方向保护。
该装置采用故障启动发信方式,正常时处于停信状态,通道无高频信号传递;系统故障时,受控于继电保护装置启信和停信。
收信回路采用超外差接受方式,抗干扰能力强。
此外采用了时分门控制技术,从而消除了收发信频率相同造成的差拍现象。
停信逻辑回路由集成电路组成,时间回路采用脉冲计数方式,精度高,稳定性好。
二:查找停信原因.
由于261/2线路wxb-15微机保护报告显示,微机启动发信,高频保护并未停信。
可以排除微机保护本身的误动作(注2)。
因为停信发生在主变差动保护出口、262开关调闸时,我们首先怀疑261/2线路wxb-15微机收发讯机sf600停信回路可能与主变差动保护出口回路存在不应有的电的联系。
于是对收发讯机sf600的停信回路三个端子逐个进行分析。
(注3)
sf600收发讯机的停信端子有三个,分别是端子14:停信i,接微机保护停信继电器接点。
端子17:停信ii,接其他保护停信。
端子20:停信iii,接位置停信。
这几个端子采用24v弱电组成开关量回路,装置内部经过光电隔离,控制集成电路组成的逻辑回路。
(注3)
2.1 检查2#主变差动保护与停信是否有关.
仅停用2#主变jcd-4a差动保护,用实验台加故障量传动该保护出口(不跳262开关),同时用记忆示波器监视sf600停信端子
2n’14,2n’17,2n’20上有无停信电压。
经多次传动检查未见异常,由此可确定2#主变传动保护和停信回路无直接回路的联系.
2.2 准确模拟故障真实情况,检查停信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否与262开关跳闸有关。
向中调申请运行方式:停用2#主变,拉开262-1刀闸。
停用261/2的wxb-15微机保护,退出对侧姚官屯站wxb-15微机高频保护,并关掉收发信机电源(目的是防止远方启信的影响)。
实验接线如下:主变保护串联在微机保护电流回路中,原则上让差动保护与wxb-15微机同时感受当时的故障量。
(实际故障发生时也是如此)
实验方法:合上262开关,投入主变差动jcd-4a保护跳262
出口压板。
实验台输出三相短路反向故障,三相电压33v,电流4a,角度264度。
用记忆示波器监视sf-600收信输出。
经20多次传动,终于发现两次如下波形:即sf-600在发信54ms时,被停信。
通过以上反复传动可得处结论:
1、停信现象在262开关不跳闸,仅262操作箱动作时就可以发生。
2、sf-600失灵停信压板必须投入时才有停信现象。
3、停信与2n17端子有关,而误动当时sf-600装置上2n17对应的停信指示灯未点亮。
一时无法理解原因。
当日主变恢复运行方式。
2.3分析第一天实验结果,进一步检查。
次日,我们讨论之后大胆排除了主变差动保护与停信的关系。
认为停信只与262操作箱动作有关。
向中调申请如下运行方式:
停用262开关(目的是传动262开关的操作箱),拉开262-1刀闸。
停用261/2的wxb-15微机保护,退出对侧姚官屯站wxb-15
微机高频保护,并关掉收发信机电源。
实验方法:用一电流继电器模拟jcd-4a差动保护出口继电器,其接点启动262操作箱内btj,由btj接点反馈至实验台,切除故障量。
传动发现几乎每次sf-600在发信20 ms时,被停信200 ms。
由此我们推测:失灵停信回路可能在262操作箱动作时瞬时受到电位干扰,sf-600装置上停信指示灯未来得及点亮,而由灯后面的200 ms展宽回路将收发信机停信200 ms。
因此推定停信与2n17端子受干扰有关。
最后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查出停信干扰由095回路引起。
具体位置是wxb-15微机保护屏与262操作箱屏之间的控制电缆095芯线。
用记忆示波器测得干扰波形如下:
峰峰值117v,每次波形基本相同。
2.4处理方法:
重新增加新电缆,095等弱电回路单独接入新电缆中。
重新接线后,多次传动,保护及二次回路行为正常。
故障隐患排除,系统恢复正常方式。
三、分析两天实验结果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3.1第一天传动时停信现象不宜出现,传动几十次才出现两次;而第二天几乎每次传动都出现停信现象。
原因:第一天模拟差动保护跳262开关时只启动操作箱内stj,而第二天传动时启动操作箱内stj和btj。
我们测量仅stj动作时干扰电压峰峰值60v,较第二次幅值小,所以停信现象出现少。
3.2 第一天停信现象出现在故障开始后54 ms,而第二天出现在
故障开始后20 ms。
原因是前一次主变差动保护动作时间比次日模拟差动保护的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长。
四、结论。
当天故障发生时,于庄站261/262wxb-15微机保护感受反向故障,发出高频闭锁信号,微机动作保护行为正确。
但是故障发生43 ms时,主变差动保护启动262操作箱内继电器,跳开262开关。
由于设计时开关控制回路220v强电回路与停信24v弱电回路在同一根电缆中,262开关操作箱内继电器动作时产生干扰电压(在095电缆芯线产生干扰电位),使sf-600误停信200 ms。
从而引起姚官屯侧15微机高频误动。
(录波图上73 ms后收信为姚官屯侧开关跳闸后微机保护发信所致。
)
五、防范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制定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5.7条规定:“弱信号线不得和有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的导线相邻。
”强弱电回路不得合用一根电缆。
并规定“新建、扩建、技改等工程,必须遵守本要点。
现有发电厂、变电站设施,凡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改进。
制造部门、设计部门也必须遵守本“要点”的规定。
”希望设计部门高度重视这次高频误动原因,在今后设计中注意。
我们已经对各站微机保护回路中强弱电回路合用一根电缆情况
进行了统计,在今后逐步进行改进。
今后我们施工和验收各项工程,对于静态保护都应注意对该项进行把关。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