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

合集下载

中国秘书史复习题答案

中国秘书史复习题答案

中国秘书史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A2. 秘书工作在古代中国主要承担哪些职责?A. 记录和整理文书B. 管理国家财政C. 军事指挥D. 法律制定答案:A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认为是秘书工作的代表人物?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答案:C4. 秘书工作在现代中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A. 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B.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C.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D.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答案:A5. 当代中国秘书工作的特点是什么?A. 以文书工作为主B. 以行政管理为主C.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D. 以服务领导决策为主答案:D二、填空题6. 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保密性、准确性、及时性7. 秘书工作的主要职责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书处理、会议组织、信息收集8. 秘书工作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决策执行三、简答题9. 简述秘书工作在古代中国的发展情况。

答案:在古代中国,秘书工作主要体现在宫廷和官府中,负责记录、整理和保管文书,以及协助处理政务。

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秘书工作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秘书人员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得到提升。

10. 阐述现代中国秘书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答案:现代中国秘书工作面临的挑战包括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以及对秘书人员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等。

应对策略包括加强秘书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加强与国际秘书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四、论述题11. 论述秘书工作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秘书工作的起源及各国秘书的定义

秘书工作的起源及各国秘书的定义

秘书工作的起源及各国秘书的定义秘书工作的起源及各国秘书的定义秘书是领导人的事务与信息助手,包括公务秘书、私人秘书,以下是YJBYS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秘书工作的起源及各国秘书的定义,供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秘书工作的起源一、转说中的秘书工作二、有文字记载的秘书工作三、产生秘书工作的条件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1、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2、秦汉时期3、魏晋南北朝时期4、隋唐时期5、宋元时期6、明清时期7、辛亥革命时期8、国民到政府时期9、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及抗日战争时期10、解放战争时期国外秘书概况美国一、美国对秘书的定义1、全面处理公司行政工作,以减轻公司管理人员较次要的行政事务及办公室工作2、能够运用速记记录口供3、能够使用翻译机将口述或复制的记录信息译成文字4、安排上司的约见并就此提醒上司5、接待办公室的来访客人6、接打电话7、处理是上司的重要私人邮件,撰写日常信函8、对办公室奇特工作人员进行监督9、整理公司人事档案。

二、美国秘书分类1、行政秘书2、信函秘书。

日本一、日本对秘书的定义1、指“帮助上司处理各种事务的公务员”,即私人秘书2、指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中日常事务的负责人。

二、日本秘书的分类1、见习秘书2、初级秘书3、中级秘书4、高级秘书英国一、英国秘书定义1、公司、企业、办事处、营业厅中的雇员,其职责为处理通信、整理记录、安排会见,往往是有地位、有财富人士的助手2、非赢利团体的负责人3、政府官员。

二、英国秘书的分类1、国家秘书2、高级秘书3、私人秘书。

俄罗斯一、俄罗斯秘书的职责1、做好速记工作2、接受和整理来文,并在适当的时候整理发文3、接打电话,组织接待,其中包括对访问者的接待和服务工作4、做好领导人的活动日记,帮助领导人安排工作日程和活动计划,提醒领导人主义计划中等待解决的问题5、安排领导人的公务旅行,并制定路线和计划6、签收和登记公文,包括领导人的往来函件,装订文件及立卷7、组织并参加会议服务工作,包括制定日程表和做好会议记录8、即使处理领导办公室事务,使领导人摆脱大量繁杂的日常工作,保存好办公室内的文件和案卷9、准确提供信息,即提供书本知识、参考资料以及载有所需情报和资料的其它文献,在领导可能感兴趣之处作出醒目标志10、组织和领导属于秘书管辖下的全体业务员的工作11、提供领导人和工作人员使用的问句与办公用品12、制定一般性的规章制度。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纷纷崛起,各诸 侯国根据需要,均设置了自己的秘书机构
秘书制度:保密制度、文书制度(正副本、 归档)、用印制度。
三、封建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秦朝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古代秘书图
秘书制度: 行文制度、三省制、一文一事、文书立卷制、限期 承办制、贴黄引黄制、条旨制、催办制、文书制度。
第二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历史
一、秘书与秘书工作的起源
国家说: 秘书活动起源于国家
文字说: 不依赖于国家,但先决条件是文书的出现
萌芽阶段的秘书工作
记言记行的史官活动 上传下达的纳言活动 听取意见的信访活动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夏商周三代,史官是主要的秘书官员。我 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产生于商朝末年,称太 史寮(相当于目前的中央秘书处)
三、英国
(一)独具特色的秘书分类 国家秘书 高级秘书 私人秘书 (二)简明清晰的秘书等级 行政级 执行级 文书级 助理文书级
阅读 女秘书工作---典型的一日 秘书史话
行政秘书 通信秘书 (二)举行严格有序的考试
特许职业秘书 (CPS)考试 (三)具有明确的任职资格要求 (四)设有全国秘书协会
秘书周、秘书节
二、日本 (一)秘书的分类 见习秘书 初级秘书 中级秘书 高级秘书 (二)完善的教育考核体系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秘书的资格考试 日本秘书技能检测考试 日本秘书协会组织的考试 (四)秘书的素质要求
公文文种固定 下行文:如命、诰、诏、旨。
上行文:章、表、奏政府 国民党中央政府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秘书工作 一、建党后、建国前的秘书工作 二、建国后的秘书工作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秘书工作

《中国秘书史》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秘书史》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秘书史》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1.简述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过程。

答:我国秘书工作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萌发于夏朝,形成于殷商。

我国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已经形成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有了原始文字、原始的公务活动记录,有了专事记录的人员,出现了秘书活动。

那一时期也就成为我国国家秘书工作的孕育时期。

夏朝已有了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并有了以此为主要业务的官员。

由于有关夏朝的记载甚少,至今尚难断定其秘书工作已经形成。

但是,秘书工作已在夏朝萌发。

商朝已有了不同名目、不同职掌、不同层次的史官,商朝末年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有了甲骨文书,文书档案工作起步。

因此,我国的秘书工作从部落联盟昌盛时期孕育,经夏朝萌发,至迟在殷商已经形成。

2.简述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的产生及影响。

答:商朝末年,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展、人口的激增,国事日趋繁忙。

作为辅助管理者的秘书也相应增加了,他们需要被组织起来,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才能有效地处理各方面事务,这样,就促使了专门秘书机构的产生。

据甲骨文和金文记载,商朝末年,朝廷中出现了秘书机构——太史寮,其主官称太史,下隶有层次不同、职掌各异的史官,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商王的册命及祭祀等事宜,其结构虽然简单,却是至今我国历史上最早诞生的中央秘书机构。

3.简述甲骨文书。

答: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古文字。

甲骨文书是商王室用甲骨文写下的,记录以商王室的各种活动的文书,已初步具备文书的基本要素。

4.试分析“管理”与“文字”两大条件对秘书工作产生的决定性作用。

答: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表意的工具,也是书写文书的先决条件。

文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材料,它只有在文字出现后才可能产生。

各文明古国的进化史都证实了这一点。

公务文书需要有人拟制、处理、传颁、保管,由此产生了以文书工作为主要业务之一的秘书和秘书工作。

因此,文字和公务文书的出现,是秘书工作起源的一个社会条件。

秘书及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秘书及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 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逸者。”众 皆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
❖ 舜为四岳曰:“又能奋庸美尧之事者, 是居官相事?”
❖ 出现了官方信访活动的源头: ❖ 进善旌、诽谤木、敢谏鼓
二、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发展
❖ (一)我国古代中央秘书机构的演变 ❖ 太史寮→丞相府→尚书署(台)→中书
省→三省制→翰林学士院→内阁→南书 房、军机处
❖ 1、有事务型转为智能型 ❖ 2、秘书工作日益专业化 ❖ 3、秘书人员的高学历,秘书工作的永
业化。
❖ 秘书人物:田家英、李斯
❖ 李斯名言:
❖ 1、人的贤与不贤,就如同老鼠一样, 要看处在什么场合。
❖ 2、一个人处于卑贱的地位而不能乘这 样的机会去的荣与贵,那就想禽兽一样, 徒有人世间面孔罢了。作为一个人最大 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 于穷困。长期处于卑贱困苦的地位,讥 笑人世间富贵,讨厌人世间的荣利,并 不是人们正常的感情,实在是自己的力 量达不到而发泄出来的无可奈何的愤怒。
❖ 东汉末年,曹操专政,自任大丞相。他 在丞相府中创设了秘书令一职,并配备 了秘书左丞、秘书右丞为其助手,负责 收发、处理章奏文书,拟制、传发教令 (丞相的命令)。这三个官职是我国历 史上首次出现的名实相符的秘书官职。
❖ 曹操之子曹丕废汉建魏后,将秘书左、 右丞改称中书监、中书令,作为朝廷秘 书机构的首脑,中书监、中书令之下有 中书舍人、主书、书吏、书助等秘书官 吏。
三、中国共产党和建国后的秘书工作
❖ (一)中共早期的秘书工作 ❖ 秘书人物:毛泽东、周小舟、任弼时、
五大秘书(叶子龙、陈伯达、陶铸、胡 乔木、田家英、)、江青。
❖ (二)新中国的秘书工作
❖ 秘书制度:《关于文电处理的几项规定》 (1949)。1951年全国秘书长会议,通 过了七个关于秘书工作的文件,确定了 秘书长的工作任务,规定了秘书机构的 设置原则。1955年,公布了《中国共产 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 和档案工作暂行办法》。

第一章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

第一章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

二、夏朝的文字和公务文书
夏朝的文字:陶文 夏朝的公务文书: 《尚书》中的《甘誓》 《汤誓》 “誓”, 已是一种比较规范的 古代公文。 太史令 终古 “图法” 夏朝有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并 有了以此为主要业务的官员。
《尚书》
商 朝 国 家 机 构 示 意 图
一、商朝的史官 (一)史官的分工与名目 就作用而言,贞卜史官、作册史官偏重于在 政务方面为商王服务; 祭祀史官、记事史官则偏重处理事务,而作 册史官和记事史官的职能与现代秘书最为相近。
三、甲骨文与甲骨文书 (一)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 现的最早的成熟的古文字。
+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 甲骨 Nhomakorabea出土地:
+ 河南安阳小屯村
+ (二)甲骨文书的认定
+ “贞,妇好有娶?”
+
+
+ +
+
答:“大甲已经娶了妇好!” 又一年,王又问:“妇好嫁了吗?” 答:“成汤已经娶了妇好!” 又一年,王又问:“妇好嫁了吗?” 答:“祖乙已经娶了妇好!”
学习目标:
1、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 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萌发于夏朝,形成 于殷商。 2、秘书工作产生的社会条件: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 文字和公务文书。 3、商代史官的分工和名目。 4、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的产生和影响。 5、甲骨文
秘书工作产生的社会条件
秘书工作是领导部门的辅助性工作,因 此,只有出现了领导部门,才会随之而 产生秘书和秘书工作。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表意的工具, 也是书写文书的先决条件。 文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材料, 它只有在文字出现后才可能产生。 领导部门为了颁布命令、制定规章制度、 记录事件,以便实施管理,需要制作文 书,因此产生了公务文书。 公务文书需要有人拟制、处理、传颁、 保管,由此产生了以文书工作为主要业 务之一的秘书和秘书工作。

秘书学_第二章_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秘书学_第二章_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商朝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文书珍品——甲骨 文书。
史官是最早的秘书人员。 商朝巫史不分,一身二任(祭祀、撰拟保
管文书),成为商朝最重要的秘书人员。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2、西周和春秋战国秘书工作
( 公 元 前 11世纪-前 221年) 秦 齐 魏 楚 各
西周巫史分工,史官地位上升, 国 国 国 国 国
史官和纳言可以看做是最早的秘书官。 信访制度的开端:尧的进善旗;舜的诽谤木(华
表);后来设置敢谏之鼓;后代的击鼓鸣冤源于此。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1、夏商奴隶制时期秘书工作的真正萌生: (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前11世 纪)
夏朝政治——第一个阶级国家,为镇压反 抗建立了军队和刑法,设置“遒人、太史 令”等官职辅助夏王管理国政事务。
监察)
东汉光武帝
(尚书台外迁)
事归台阁(尚书台,
六曹治事,后代六部
雏形),丞相府形同 虚设。
出纳帝命,为王喉舌。
曹魏 曹操秘书令、曹丕中书令、中书监——中书省取代尚书台, 出纳帝命。
晋代 设门下省,皇帝 的顾问仆从机构
北朝时,门下省最 南朝又以尚 重要,取代中书省,书省为相府 参与机要。
2、隋唐宋秘书工作(公元581年-1038年)
丞相(金印紫绶)
太尉
御史大夫(银印青绶)
(丞相府:政务,(军务) (副丞相、掌文
左右丞)
书、监史大夫(中央秘书,
(丞相府:政务,
(外朝:三公)分曹治事)
(军务) 皇帝耳目喉舌) (副丞相、掌文书、
汉武帝
尚书署成机要秘书
(重用内廷尚书)
机构,剥夺丞相权。 汉成帝设尚书台
小结——古代秘书变迁规律
纵观我国古代秘书机构的设置及职掌的发展变化,不难 看出秘书部门是国家机关的中枢机构,各朝统治者十分 重视秘书工作。尽管机构设置、官职名称频繁变动,但 中央秘书机构一直紧紧掌握在皇帝手中,成为各朝皇帝 进行统治的耳目和喉舌,参谋和助手。(重要性)

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介绍

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介绍

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介绍秘书职位作为一个非常历史悠久的职业,自古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代职场中,秘书职位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一路追溯秘书职位的起源和发展。

1. 古代秘书早在古代,秘书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职人员,负责处理文书和接待外宾。

中国的古代秘书通常被称为“书记”。

特别是在明清两代,书记还负责监察地方官员,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欧洲,秘书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职业,特别是在中世纪后期,秘书经常充当皇室和贵族家庭的高级管理人员,担负着管理、策划和谋划各种事务的职责。

2.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涌向城市,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

这个时期,秘书职位与管理职位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许多企业家开始聘请秘书帮助他们管理公司,而秘书的职责也从单纯的文书处理转向了更广泛的管理职责。

3. 二战后二战后,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企业的不断发展,秘书职位也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时期,秘书的职责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是文书处理和管理职能,同时也扮演了公司对外沟通的重要角色。

这个时期,许多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高管都聘请了私人秘书来管理他们的日常工作和个人生活。

4. 现代化时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工具的发展,秘书的职责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现代企业中的秘书通常要拥有更广泛的技能和能力,比如沟通技巧和organizational skills等。

此外,聘请多个秘书团队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以确保高管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秘书职位已经从单纯的文书处理转变成了一个非常多样化的角色。

如今,秘书对于公司的发展和高层管理人员的成功扮演了重要角色。

秘书们不仅是支持高管理层日常工作的工具,还是企业文化和形象的缔造者。

尽管现代化的工具和软件可能代替了秘书的一部分职能,但其重要性在职场发展历史中不可替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秘书工作源远流长,欲寻溯其源头,必须先明辨秘书工作赖以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产生秘书工作的标志是什么。

文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它只有在文字出现后才得以产生。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制出楔型文字后,才产生了泥版文书,尼罗河畔的古代埃及人创制出图形文字后,才产生了纸草文书。

各文明古国的进化史都证实了这一点。

领导部门是人类结成了社会组织,有了管理、指挥它的人员后形成的。

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为了颁布命令、制订规章制度、记录事件,以实施管理,需要制作文书!由此产生了公务文书。

公务文书需要有人拟制、处理、保管,由此产生了秘书人员和秘书工作。

所以,秘书工作的产生必须具有两个条件:文字和有领导部门的社会组织。

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的产生而演进为阶级压迫的工具--国家。

统治者为了发号施令,管理国家,必须使用文书,这就产生了国家公务文书(我们称它为官方文书)。

由于管理国家比管理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要复杂得多,因此,秘书人员出现了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分工,进而设置了秘书工作机构,并逐步形成了秘书工作制度。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一书中说:"生产的继续发展,阶级的出现,文字的出现,国家的产生,国家进行管理工作需要比较有条理的文书。

"这就是说,国家公务文书和国家秘书工作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了文字,出现了国家。

弄清了上述两个条件后,秘书工作产生的标志也就不言而喻了--公务文书和秘书人员,由于公务文书必定由秘书人员拟制、处理、保管,所以,只要具备了其中之一,就可视作秘书工作起始的标志。

因此,探寻秘书工作的起源,必须从追溯文字的出现和有领导部门的社会组织的出现及国家的出现入手,在这两个条件都具备的时期,一旦发现有公务文书或秘书人员,就能判定这是秘书工作的启端。

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文字是距今约三千年的殷商甲骨文。

但是,它并非我国文字的源头。

而且,已发现的甲骨文字有五千多个,如此成熟的文字,势必是经过长期演化而成的。

我国文字的源头当是距今约六千年的仰韶文化中的原始陶文,在此后的三千年间,经历了萌芽、创制、演进、发展为殷商甲骨文的漫长过程,伏羲造字、仓颉造字、大汶口文化的陶文、谷封王城岗遗址中的陶文,分别标志着原始文字进化过程中的一个个跃进阶段。

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先民已经使用这些原始文字,制作简陋的文书了。

从对文字发端和演进的考察中,可以知道,早在殷商甲骨文产生以前的三干年间,我国秘书工作赖以产生的一个条件--文字,已经具备。

以下让我们再来考察另一个条件--有领导部门的社会组织的出现。

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是原始人群。

但是,原始人群的组织结构极其简单,其成员只是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以谋生存,尚无发号施令的领导者,也无文字,不具备秘书工作产生的条件。

原始人群经过几十万年漫长岁月的发展,形成了以血统关系组成的比较稳定的社会组织,即氏族公社。

马克思说:一切"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管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76页)。

氏族为了保证其社会劳动和生活的正常进行,需要建立一定的社会秩序,这种秩序是通过推选出来的首领实施管理而形成的。

氏族结成部落,部落又联合成部落联盟。

我国部落联盟的昌盛阶段起始于距今约四千五百年的黄帝时代。

当时生产发展.门类增多,公共管理事务趋于复杂。

为了适应管理的需要,黄帝设置了官职,即"六相",分管各方面工作,由此形成了部落联盟的领导部门,黄帝成为此领导部门中的核心人物。

随着部落联盟活动区域的扩大、人口的增加、事务的增多,首领仅靠语言已难以实施管理。

因为,以语言所发出的信息难以准确、及时地传遍整个部落联盟;一些重要的约定、经验。

大事也难以依靠语言而准确、长久留存下去,语言在空间上不?quot;传于异地"、在时间上不能"传于异时"的局限性影响了管理,必须运用文字,借助书面材料以代替语言,才能实施管理。

这样,公务文书就应运而生,秘书工作也随之启端。

从对上古社会组织进化的考察中,可知在部落联盟昌盛时期,两个条件均已具备,因此,从理论上而言,这一时期是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阶段。

以下,让我们从古籍记载和考古发现来寻觅有否秘书工作产生的标志出现。

我国部落联盟的昌盛阶段约自黄帝起,至夏朝建立迄,经历了数百年之久。

黄帝时期相当于距今约四千五百年至四千四百年间的龙山文化晚期,这一时期已出现不少陶文,如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与此年代相近的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杭州良渚遗址等都发现有陶文,这些陶文已经是有形可识,有义可辨,能被释读。

先秦诸子着作中说仓颉"作书"、"好书"。

《苟子·解蔽篇》还说,当时,"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说明在迫切需要以文字代替语言的形势下,黄帝时期,仓颉等不少人对各部落的原始文字再一次搜集、整理、划一,使之有了重大改进,并作为全部落联盟的通用文字,有可能运用它来创制公务文书了。

上述陶文可能就是这类通用文字。

古籍记载,黄帝除了设立六相以外,还设置有史官,陪侍于黄帝身边,掌记录言行,拟制文书,汇编成册,以备忘、信守。

"史官"这一名称始见于商,黄帝设史官,可能是后人将当时的官职套用于黄帝时期,但这类人员的出现,标志着秘书人员的诞生。

黄帝的史官有仓颉、沮诵、孔甲等多人。

仓颉,又称苍颉,他在整理、改进原始文字上作出了重要贡献,遂被后人尊为文字始祖而流芳百世。

到了汉朝,司马迁、班固在《史记》、《汉书·古今人表》中说他是黄帝的史官,执掌记录言行。

后人又有将他说成是左史,按《礼记·玉藻》:"左史记动,右史记言"的解释,说他偏重于记事。

沮诵是黄帝的右史,《书史会要》说他与仓颉一起创制书契,并"纪纲万事,垂法主制"。

《汉书·田蚣列传》》载,孔甲是黄帝史官,《归言集》说他"主书史之流"、"执青纂记"。

这些史官是如何选拔出来的呢?《礼记·大同》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尚未产生阶级和阶级压迫,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因而,选用公务人员的标准是唯贤是举、唯才是举。

"贤"即肯热心为大众办事、正直公道?才"即能读写原始文字,具有社会、宗教、天文、历法、记时等知识,是当时最高的文化程度,史官就是从这类德才兼备者中选拔出来的。

他们作为首领的助手,除从事文字工作外,还起咨询作用,而这种咨询作用是以宗教形式表现出来的。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许多自然、社会现象无法解释,认为一切活动都由天在操纵。

史官由于掌握了当时最高的文化知识,又陪侍于首领身边,遂成为天意的解释者,被视为是天和人交往的使者。

"史官的出现,就是秘书工作起源的一个标志。

传说黄帝时期及其前后已有不少文书,并被汇编成籍。

据前所述,黄帝以前首领以语言发布指令,故产生文书的可能性不大。

《后汉书·祭扫志》载?quot;自五帝始有书契",司马迁云:"百家言黄帝",因此,黄帝时期出现公务文书有可信之处。

《周礼·春官》中有属臣外史,专掌保管三皇五帝之书,可能至周时尚有黄帝时期的文书传世。

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典籍有:"三坟、五典、人索、九丘",简称坟典,是传说中我国最古的典籍。

"三坟"为三是所作,"五典"为五帝所作、据说后世不少人读过这些书。

《左传·昭公十二年条》载,春秋时楚国史官倚相就能读懂这些书,为此深得楚灵王赞赏,誉其为"良史"。

宋人所制《三坟书》,将其中的《乾坤篇》作为黄帝时的典籍。

此外,传说黄帝命大挠作甲子以记时日,命容成制历法以定农时,命隶首作算数。

黄帝时祖国医学已有初步成就,黄帝就医术咨询于歧伯,一问一答,有人将之记录下来,成为最早的医学着作,称《黄帝内经》。

这些都是先民对自然科学成果的总结,是传说中最早的科技档案,古时候的历法是安排农时的依据,其实是一年中日常工作的计划,具有文书性质。

这样,秘书工作产生的又一标志--文书也出现了。

综上所述,黄帝时期文字有了重要改进,并被使用,文书和秘书人员这两个标志已出现,所以,它可被视作我国秘书工作的启端。

我国的国家秘书工作启端于何时呢?关于我国国家形成的时间,众说纷坛,概括起来,有以下六说: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龙山文化晚期、尧舜时期、夏、商和西周。

多数学者认为距今约二干一百年建立的夏朝是我国国家的起始,也很有可能在夏以前。

从考古成果来看,登封王城岗遗址出土的陶文,就其形体结构而言,已较大汶口发现的陶文前进了一大步,它已经是真正的文字,它上承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陶文,下启殷商甲骨文,其产生时间正处于夏代,因此,可以推断,夏代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字。

从古籍记载来看,夏王成为最高统治者,划统治区域为九州,分官设治,王以下有六卿分掌各方面事务,称"六事之人",还有牧正、庖正、车正等官,并设立了贡赋制,又设置了军队,制定了刑法(即"禹刑")、修造了监狱,即"夏台",也称"钧台",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政。

这样,部落联盟时期管理公共事务的领导部门就转变为实行阶级压迫的、简单的国家机器。

因此,夏代,国家秘书工作产生的两个条件已经具备。

唐张怀《书断》云:"大道衰而有书,利害萌而有契。

"随着阶级压迫的产生,国家公务文书在夏代出现了。

由于夏是废除禅让制而建立的,面临着各种反抗,战争频繁,因此。

夏代的公务文书都是讨伐敌人的军事动员令。

《尚书》中的《甘誓》,是夏开国国王启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檄文。

《史记·夏本纪》云:"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

启之子钟康在位时,掌管天时历象的官员羲和沉徊于酒乐,荒废职守,仲康命胤侯带兵征讨,行前作《胤征》,宣布羲和罪状,《胤征》也收录于《尚书》。

这些以夏王名义发布的命令,都有相同的格式,都是先谴责敌方违逆天命,己方秉承天意予以剿灭,将讨伐神圣化、合法化,最后激励将土奋勇作战,用命者赏,违命而贪生怕死者严惩。

它们既有公文名称"誓"、"征",又完整地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图,已经是一种比较规范的公文文体。

《论语·八*》中孔子云:"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