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秘书工作的起源及各国秘书的定义

秘书工作的起源及各国秘书的定义

秘书工作的起源及各国秘书的定义秘书工作的起源及各国秘书的定义秘书是领导人的事务与信息助手,包括公务秘书、私人秘书,以下是YJBYS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秘书工作的起源及各国秘书的定义,供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秘书工作的起源一、转说中的秘书工作二、有文字记载的秘书工作三、产生秘书工作的条件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1、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2、秦汉时期3、魏晋南北朝时期4、隋唐时期5、宋元时期6、明清时期7、辛亥革命时期8、国民到政府时期9、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及抗日战争时期10、解放战争时期国外秘书概况美国一、美国对秘书的定义1、全面处理公司行政工作,以减轻公司管理人员较次要的行政事务及办公室工作2、能够运用速记记录口供3、能够使用翻译机将口述或复制的记录信息译成文字4、安排上司的约见并就此提醒上司5、接待办公室的来访客人6、接打电话7、处理是上司的重要私人邮件,撰写日常信函8、对办公室奇特工作人员进行监督9、整理公司人事档案。

二、美国秘书分类1、行政秘书2、信函秘书。

日本一、日本对秘书的定义1、指“帮助上司处理各种事务的公务员”,即私人秘书2、指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中日常事务的负责人。

二、日本秘书的分类1、见习秘书2、初级秘书3、中级秘书4、高级秘书英国一、英国秘书定义1、公司、企业、办事处、营业厅中的雇员,其职责为处理通信、整理记录、安排会见,往往是有地位、有财富人士的助手2、非赢利团体的负责人3、政府官员。

二、英国秘书的分类1、国家秘书2、高级秘书3、私人秘书。

俄罗斯一、俄罗斯秘书的职责1、做好速记工作2、接受和整理来文,并在适当的时候整理发文3、接打电话,组织接待,其中包括对访问者的接待和服务工作4、做好领导人的活动日记,帮助领导人安排工作日程和活动计划,提醒领导人主义计划中等待解决的问题5、安排领导人的公务旅行,并制定路线和计划6、签收和登记公文,包括领导人的往来函件,装订文件及立卷7、组织并参加会议服务工作,包括制定日程表和做好会议记录8、即使处理领导办公室事务,使领导人摆脱大量繁杂的日常工作,保存好办公室内的文件和案卷9、准确提供信息,即提供书本知识、参考资料以及载有所需情报和资料的其它文献,在领导可能感兴趣之处作出醒目标志10、组织和领导属于秘书管辖下的全体业务员的工作11、提供领导人和工作人员使用的问句与办公用品12、制定一般性的规章制度。

秘书的起源及其发展

秘书的起源及其发展

秘书的起源及其发展《辞海》中,秘书有五种涵义:一指职务名称之一,是领导的助手;二指官名,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王朝曾经设有尚书、秘书监、秘书令、秘书丞、秘书郎等官职,掌握官员向皇帝奏事的奏章、皇帝宣布命令的宣示以及宫禁的图书等工作;三指使馆中介于参赞和随员之间的外交人员,分一等秘书、二等秘书和三等秘书,受使馆馆长之命,进行工作,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四指宫禁里的藏书。

《晋书·苟勖传》:“及得汲郡(晋泰始二年置,治所在汲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市和新乡、汲县、辉县等县地。

其后治所,辖境屡有变迁)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次之,以为中经 (藏于皇帝秘府中的经籍),列在秘书。

”五指谶纬图策等书。

现在所谓的秘书,指《辞海》的第一种涵义,是指人,即秘书人员。

但光把它解释为职务名称之一,是领导的助手,又嫌空泛。

比较详细的界定,大致有以下几种:秘书“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名称之一。

其职责是协助领导综合情况,研究政策,密切各方面工作的联系,办理文书、档案,人民来信来访、会务工作以及其他日常行政事务和交办事项。

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这一类工作的干部,统称为秘书工作人员,或者简称为秘书”。

(王千弓等:《秘书学与秘书工作》,第2页。

)“秘书,在我国现代主要是指党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院校内的一种行政职位。

其主要职责是辅助管理,综合服务;主要工作是撰拟文稿、管理文书、接待来访、组织会议、调查研究、处理信息、备供咨询、办理事务、联络协调、催办查办等等。

”(袁维国:《秘书学》,第 1—2 页。

)“秘书是身处领导机构或者附着个人,撰制掌管文书,辅助决策,并处理日常事务的服务人员。

而秘书从事的工作也就是秘书职业,秘书职业也是服务性的。

所以,秘书决不是一种职务,而是一种职业名称。

”(张家仪:《也谈“秘书”的定义》,载《秘书》 1986 年第 2 期。

)“秘书是领导、专家、管理人员在履行其职务时的辅助人员。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纷纷崛起,各诸 侯国根据需要,均设置了自己的秘书机构
秘书制度:保密制度、文书制度(正副本、 归档)、用印制度。
三、封建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秦朝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古代秘书图
秘书制度: 行文制度、三省制、一文一事、文书立卷制、限期 承办制、贴黄引黄制、条旨制、催办制、文书制度。
第二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历史
一、秘书与秘书工作的起源
国家说: 秘书活动起源于国家
文字说: 不依赖于国家,但先决条件是文书的出现
萌芽阶段的秘书工作
记言记行的史官活动 上传下达的纳言活动 听取意见的信访活动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夏商周三代,史官是主要的秘书官员。我 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产生于商朝末年,称太 史寮(相当于目前的中央秘书处)
三、英国
(一)独具特色的秘书分类 国家秘书 高级秘书 私人秘书 (二)简明清晰的秘书等级 行政级 执行级 文书级 助理文书级
阅读 女秘书工作---典型的一日 秘书史话
行政秘书 通信秘书 (二)举行严格有序的考试
特许职业秘书 (CPS)考试 (三)具有明确的任职资格要求 (四)设有全国秘书协会
秘书周、秘书节
二、日本 (一)秘书的分类 见习秘书 初级秘书 中级秘书 高级秘书 (二)完善的教育考核体系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秘书的资格考试 日本秘书技能检测考试 日本秘书协会组织的考试 (四)秘书的素质要求
公文文种固定 下行文:如命、诰、诏、旨。
上行文:章、表、奏政府 国民党中央政府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秘书工作 一、建党后、建国前的秘书工作 二、建国后的秘书工作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秘书工作

秘书学概论2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秘书学概论2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2018/4/11
第二章 秘书工作的起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9
1、普遍化 2、年轻化 3、女性化
三、外国秘书工作的趋势
1、由事务型转为智能型
2、秘书工作日益专业化
3、秘书人员的高学历、秘书工作的永业化
2018/4/11
第二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6
练习题

1、我国秘书起源于( ) A.黄帝时代的史官 B.殷商的巫 C.秦代的御史 D.汉代的中书 2、唐中叶以后,专草重要诏令的是 ( ) A.中书舍人 B.翰林学士 C.侍中 D.尚书令 3、“秘书”一词在古代最早的含义是 ( ) A.宫中秘藏之书 B.谶纬图篆之书 C.官职名称 D.参谋机构 4、清代军机处从事秘书工作的叫( ) A.参军 B.章京 C.师爷 D.主簿 5、最早设置尚书省的朝代是(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清代 6、信访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在( ) 初年就已出现。 A、夏朝 B、战国 C、唐朝 D、宋朝 7.西周至春秋时期形成的秘书工作制度中不包括( ) A、保密制度 B、文书制度 C、催办制度 D、用印制度
2、文书工作、档案工作的加强 3、大兴情况调查、注重政策研究 4、信访工作发挥重大作用 5、科学、系统地培养秘书人才,开展秘书学
理论研究 6、走向办公自动化和秘书工作的科学管理
2018/4/11 第二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5
第三节
外国秘书工作概况
一、欧美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二、外国秘书工作的特点
2018/4/11
第二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7
练习题答案


1、我国秘书起源于( A ) A.黄帝时代的史官 B.殷商的巫 C.秦代的御史 D.汉代的中书 2、唐中叶以后,专草重要诏令的是 ( B ) A.中书舍人 B.翰林学士 C.侍中 D.尚书令 3、“秘书”一词在古代最早的含义是 ( A ) A.宫中秘藏之书 B.谶纬图篆之书 C.官职名称 D.参谋机构 4、清代军机处从事秘书工作的叫( B ) A.参军 B.章京 C.师爷 D.主簿 5、最早设置尚书省的朝代是( B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清代 6、信访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在( A ) 初年就已出现。 A、夏朝 B、战国 C、唐朝 D、宋朝 7.西周至春秋时期形成的秘书工作制度中不包括( C ) A、保密制度 B、文书制度 C、催办制度 D、用印制度

2.第二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2.第二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5
第一节 我国文秘工作 起源和早期发展
文秘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2.文秘工作制度 我国长期封建社会中,文秘工作逐渐形成了各种 制度,主要有:保密制度,行文制度,三省制, 一 文一事制,文书立卷制,限期承办制,贴黄、引黄 制,条旨制,催办制度、文书制度。 以上这些文秘工作制度,有的至今仍在沿用,有 的虽已废止或有较大的改革,但仍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
2.民国建立后的文秘工作
文秘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成功,武昌首先成立了 军政府,下设文秘处掌管文书与庶务。都督府、军
务部、参谋部和总督察处都设文秘员,掌管机要文
件并配合各科文书事宜。
9
第一节 我国文秘工作 起源和早期发展
文秘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 总统。总统府下设文秘处(不久即改为“文秘厅”)各 部设“承政厅”,设置秘书长一人,承总长之命总 理厅务并掌管机要文书。 1912年3月,北洋军阀头目袁世凯在北京建立了 反动政权,文秘工作有所加强,文秘人员也有所增 加。如总统文秘厅设秘书长和6名文秘,国务院文秘 官员分为“秘书长、文秘、 事、主事”四级。
4
第一节 我国文秘工作 起源和早期发展
文秘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隋唐以后,尚书省巳转化为行政执行机构,中央 的文秘工作主要由中书、门下两省担任。 元朝为加强行政与文秘工作,取消了门下省与尚 书省,以中书省独揽行政大权。 明朝新设置了中央的文书总收发和总接待机构, 名为“通政使司”。 清朝中央的文秘机构仍承继明朝制度。雍正时代, 新建“军机处”。清朝后期,官场极其腐败。有财 有势、无德无才的贵族豪门子弟当官,无财无势却 有才能的秀才举人当文秘。
11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和 新中国的文秘工作

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秘书工作是现代办公室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起源于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在古代社会中,各种社会组织和机构都需要有人来负责记录和管理事务,这就是秘书工作产生的最早的背景。

秘书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与古巴比伦时期。

在古埃及时期,法老王的统治需要有人来负责基于碑文与纸张的记录和管理事务,由此诞生了秘书工作。

同样,在古巴比伦时期,国王和宫殿也需要有人来负责处理文件和文件记录,这也是秘书工作发展的重要阶段。

秘书工作在古代亚洲国家和帝国的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封建社会中,各个领主和贵族需要有人来记录他们的财产、土地和人员。

这些人被称为秘书,他们的职责是处理和管理各种文书、文件和秘密信息。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教会成为最重要的组织之一,也需要有人来负责记录和管理各种重要的宗教仪式和活动。

这些人被称为教会秘书,他们的工作是记录教堂和修道院的事务,并协助教士和修士管理教堂财产。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商业和贸易活动的增加,对秘书工作需求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

各种商会、行会和商业机构都需要有人来负责处理和管理各种商业合同和文件,为商业活动提供协助。

这些人被称为商业秘书,他们的职责是管理和记录商业交易和贸易活动。

在现代社会中,秘书工作的发展与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密不可分。

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管理和协调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琐和复杂。

企业需要有人来负责处理文件、安排会议和协助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

这些人被称为行政秘书,他们的职责是协助高级管理人员管理企业的日常事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邮件、互联网和各种办公自动化工具的应用,秘书工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文件处理和秘书的职责逐渐被自动化和信息技术所取代。

现代秘书工作不再局限于处理文件和记录事务,而是更加注重协调和组织工作、解决问题、提供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工作。

总的来说,秘书工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秘书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和多样化。

秘书学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秘书学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现代秘书工作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办公软件、通讯工具和信息 管理系统,能够高效地处理电子文件、电子邮件和网络会议 等信息化工作。
信息保密与安全
秘书在处理企业机密和敏感信息时,需要严格遵守信息安全 规定,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确保信息的安全与完整。
秘书工作的国际化
跨文化交流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现代秘书工作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不同国 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商务礼仪和沟通习惯,以支持企业的国际业务发展。
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事务助手
秘书协助领导处理各种日常事务 和杂务工作,减轻领导的工作负 担,使领导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
要事务。
形象代表
秘书的形象和气质往往代表了组 织的形象和风格,因此秘书需要 注意自身形象和言行举止,展现 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组织形象。
03 现代秘书工作的特点
CHAPTER
秘书工作的多元化
应对策略
秘书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和知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需求,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为组织的发 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THANKS
技能提升需求
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秘书需要掌握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技能,如数 据管理、流程自动化等,以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
绿色办公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环保意识
绿色办公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秘书需要 树立环保意识,推动企业和组织实现绿色转型。
节能减排
秘书在工作中要关注节能减排,如减少纸张使用 、合理利用资源等,促进环保实践。
近代秘书工作
近代秘书工作概述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秘书工作逐渐成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涉及到更多的领域和行业。
近代秘书职能
近代秘书的职能包括文书处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协调沟通、商务策划和公关宣传等。他们需要掌握现代化的办 公设备和工具,能够高效地处理各种文件和信息,协调组织内外部的工作,并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建议。

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介绍

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介绍

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介绍秘书职位作为一个非常历史悠久的职业,自古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代职场中,秘书职位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一路追溯秘书职位的起源和发展。

1. 古代秘书早在古代,秘书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职人员,负责处理文书和接待外宾。

中国的古代秘书通常被称为“书记”。

特别是在明清两代,书记还负责监察地方官员,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欧洲,秘书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职业,特别是在中世纪后期,秘书经常充当皇室和贵族家庭的高级管理人员,担负着管理、策划和谋划各种事务的职责。

2.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涌向城市,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

这个时期,秘书职位与管理职位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许多企业家开始聘请秘书帮助他们管理公司,而秘书的职责也从单纯的文书处理转向了更广泛的管理职责。

3. 二战后二战后,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企业的不断发展,秘书职位也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时期,秘书的职责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是文书处理和管理职能,同时也扮演了公司对外沟通的重要角色。

这个时期,许多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高管都聘请了私人秘书来管理他们的日常工作和个人生活。

4. 现代化时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工具的发展,秘书的职责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现代企业中的秘书通常要拥有更广泛的技能和能力,比如沟通技巧和organizational skills等。

此外,聘请多个秘书团队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以确保高管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秘书职位已经从单纯的文书处理转变成了一个非常多样化的角色。

如今,秘书对于公司的发展和高层管理人员的成功扮演了重要角色。

秘书们不仅是支持高管理层日常工作的工具,还是企业文化和形象的缔造者。

尽管现代化的工具和软件可能代替了秘书的一部分职能,但其重要性在职场发展历史中不可替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陈寿《三国志》中提到“公文”一词 • 曹丕《典论.论文》 • 陆机《文赋》 • 挚虞《文章流别论》 • 刘勰《文心雕龙》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的秘书工作
一、晚清时期的秘书工作
政府秘书工作开始参照外国制度 ▪ 1911年5月《内阁属官制》规定内阁设“承宣
厅、制诰局”,负责秘书工作。陆军部首先设 置“承政司”,下设“秘书科”等四科。 ▪ 地方总督、巡抚等大员身边设“秘书员” ▪ 近代技术在文书档案中得到应用
▪ 逐步形成了一些秘书工作制度 西周至春秋时期:正副本制度、保
密制度、用印制度等
三、封建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一)秘书人员、机构
秦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郡、县)形成了一支 庞大的秘书队伍,主要有:
御史 尚书 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郎)、 博士、主玺令史、谒者令、中书令(中书监、中书 侍郎、中书舍人)、黄门侍郎、翰林学士
▪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 仓颉造字,任黄帝的史官。《汉书.古今人表》
• “龙……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联命”
--《尚书.尧典》
“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
于下。”
--《尚书》孔氏传
• “古代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 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
--《汉书.文帝本纪》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长史、主簿、记室令史、掌书记、令史、书吏 特殊现象:宦官秘书
➢ 非官方秘书:门客、幕僚 清末幕僚兴盛及幕学 产生:绍兴师爷,幕馆,《幕学举要》、《入幕须 知》等
• 秘书机构主要有: 西汉成帝 “尚书台”(后改为“尚书省”) 魏文帝 “中书省”、“门下省” 隋唐 “中书省”、“门下省”、“学士院” (翰林院) 宋 “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 元 “中书省”、“行中书省”、“行枢密院” 明 “内阁”(设中书科、诰敕房、制敕房)、 “通政使司”、“司务厅”、“尚宝司” 清 “内阁”、“翰林院”、“军机处”(设方 略馆、内翻书房)、 “通政使司”、“奏事处”
批红、票拟制(条旨制) 行移勘合制度
催办制等
战国 主官签发制度
▪ 秦汉: • 对公文的名称、用途,甚至用语都作了
严格的规定。
《秦律》“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 请,毋羁请。”
行文避讳制度(秦始皇) “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 民称之为陛下,其言曰‘制诏’”
--蔡邕《独断》
• 有专门的文书传递制度 “邮”、“亭” 后代改为“驿”、“驿站”
清:
统一奏本格式,限定题奏本章及贴黄 的字数,书写规则
秘书的选拔、使用、考核、监察制度
隋唐、宋元、明清都有严格的秘书选 拔、选拔、使用、考核、监察制度
• 唐:官吏铨选标准:身、言、书、判。 身,体貌丰伟;言,言辞辩正;书,文笔
流畅,文字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和实际工 作能力强
考核制度:德、行 德的标准是“四善”,德、慎、公、勤 行的考核标准有27条
• 同一官名,同一机构,朝代不同其职掌权限也 有变化。如“尚书”
为了限制秘书弄权,历代帝王往往不断设立 新的秘书机构,于是数千年封建社会中重复出 现一现象:某一时期大权在握的官员,往往是 前一时期皇帝秘书的较低的内廷官,到下一时 期,又逐渐被新起来的皇帝秘书取代。
一、秘书与秘书工作的起源
古代秘书名与实不符,主要从现代 秘书的基本职能去考察。
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路漫漫其悠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查找我国历史上两位著名的秘书陈布雷、田家英的一 些相关资料。
撇开两人的政治背景,思考两位作为秘书都有哪些共 同之处。
分析两位著名秘书的得与失。
陈布雷
田家英
第一节 我国古代秘书工作
• 古代官职的职责范围、官僚机构设置与 现代有所不同,把某个职位比为秘书职 位,某个机构比为秘书机构,有时可能 不完全准确。
▪ 随着国家职能的发展,秘书工作逐步完善、成型
早期“巫”、“史”不分 后逐步有了专门的机构及官员配置 商末周初:秘书机构--太史寮
天府 太史,左、右、内、外四史,椽史,掌节, 守藏史等
▪ 出现了一些处理行政事务的专门文书,形成了 最初的文书工作 如:典志、诰、命、谕等 最早的政治文件汇编《尚书》
典:上古帝王分布政令、法典的文书。 命:下达文武百官的文书。 诰:君王对臣下的命令。 谕:君王对臣下的训示。
魏晋南北朝: 请示类公文一文一事制度
▪ 唐: • 对公文的用纸、撰制用语、折叠、誊写、用印、
封存装、收发、登记、移交有明确的细则 “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
• 贴黄制度:贴黄,公文如有变动,可另写小块 黄纸补贴。
• 保密制度:唐对中书舍人有四禁“一曰漏泄, 二曰稽缓,三曰违失,四曰误忘。”凡泄密者 轻则杖责,重则绞刑。
(二)主要秘书工作
• 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 • 参谋言谏 • 上下信息传递沟通工作 • 社会调查(了解民情) • 信访工作
如:匦使院 • 会务工作(典礼活动组织)
(三)秘书工作制度
文书工作制度:
保密制度
行文制度 三省制度
请示类公文一文一事制 文书立卷制
限期承办制 贴黄、引黄制(公文摘要制度)
▪宋元
• 宋保密制度:枢密院专管机要文书的官员不准 私出访问,也不准接见客人。
• 引黄(公文摘要制度):章奏文书须将内容要 点、呈递日月写于黄纸,贴于封面或正文之前, 称为“引黄”
• 催办制度:专事催办、限期催办。 宋:催驱房,元:急传铺 五百里内十五日一催,一千里内三十日一
催,三千里内七十一催,如三催不报,主管官 员则解京问罪。 • 元公文照刷、磨勘,文书立卷等制度
• 明: 明朝规定,四品以上的官员,九年任满时
自我鉴定,由皇帝亲自考核裁决优劣。五品以 下的在一考、再考、通考后,由吏部、都察院 再出题考核,之后再鉴定工作成绩。
考试内容有三项:文理粗晓、行移得当、 书札不谬。
“当执奏者无忌避,当驳正者勿阿随,当 敷陈者毋隐蔽,当引见者毋留难”
(四)公文写作和理论研究
▪ 明: 批红:票拟(条旨):百官奏章先由内阁大学士用 小纸条写上初步处理意见,贴在文书上供皇帝 参考。
限期承办制度:小事5日,中事10日,大事 20日,限期内完成,误期受罚。
行移勘合制
提倡公文“辞尚简要”、“直言简易”,三 令五申禁止浮文妨要,要求“删去烦文,务从 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