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所研究生培养方案 -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合集下载

中国科大计算机培养方案

中国科大计算机培养方案

中国科大计算机培养方案
标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概述
一、引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国内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一直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该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计算机科技人才,以适应社会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
1.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以及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计算机科学基础课程,旨在构建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专业课程:涵盖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核心专业课程,使学生全面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运作机制。

3. 研究方向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设有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等多个研究方向的高级课程,以满足不同领域的深度学习需求。

4. 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实训、科研项目等,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创新能力培养
中国科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自主进行科研探索。

同时,学校还会定期举办各类编程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国际化视野
中国科大与多所国际知名高校有深度合作,提供丰富的海外交流和联合培养项目,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五、就业指导
学校设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职业规划、企业参观、招聘会等服务,助力学生顺利过渡到职业生涯。

总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以其全面的课程设置、创新的教学方式、广泛的实践机会和国际化的视野,致力于培养出能够引领未来的计算机科技人才。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简介创业的辉煌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正式创建于1978年,主要由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及应用和微电子学等三个专业组成。

这三个专业又分别北京大学原数学力学系的计算数学专业(建立于1955年)、无线电电子学系的计算机专业(建立于1959年)和物理学系的半导体物理专业(建立于1956年)发展而来。

1969年至1978年期间这三个专业设在是北京大学电子仪器厂。

培养了程序专业学生140名;计算机专业学生226名;半导体专业学生200余名。

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教师与738厂、石油部等单位合作,于1973年自行设计、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DJS11机(即150机),1974年又研制成功中型机DJS18机(即6912机),同时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多道操作系统和编译系统的设计,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

为我国石油勘探、气象预报、军事研究、科学计算等领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半导体专业的教师、技术人员和工人开展了集成电路的研究工作,于1975年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块三种类型大规模集成电路1024位MOS随机存储器。

这两项成果双双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教学、科研的实践,不仅为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为该系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培育时代英才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拥有雄厚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目前有教职员工20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教授(研究员、正高工)34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49人,讲师(助研、工程师)67人。

这支队伍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基础课教学,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活跃的学术思想,是一支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很强、学风严谨、勤恳敬业的师资队伍。

多年来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计算机与微电子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为我国计算机与微电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培养高质量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的摇篮。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设有2个本科生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微电子学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授权高校名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授权高校名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授权高校名单(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授权高校名单1.北京大学2.清华大学3.浙江大学4.上海交通大学5.复旦大学6.南京大学7.武汉大学8.同济大学9.电子科技大学10.哈尔滨工业大学三、结论正文【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成为了当今世界最热门的专业之一。

我国对该领域的发展也极为重视,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关课程和研究方向。

那么,哪些高校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授权呢?本文将为您列举一些知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授权高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授权高校名单】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成立于 1964 年,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博士层次设有多个研究方向,如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2.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成立于 1956 年,是我国最早开展计算机科学教育和科研的高校之一。

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设有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

3.浙江大学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 1999 年,前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设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研究方向。

4.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 1986 年,是该校最早成立的计算机科学教育和科研机构。

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设有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研究方向。

5.复旦大学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 1995 年,前身为计算机科学系。

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设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研究方向。

6.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成立于 1978 年,是江苏省最早开展计算机科学教育和科研的高校之一。

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设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研究方向。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培养方案

一上(秋)一下(春)二上(秋)二下(春)三上(秋)校必军理2思修2马克思主义3形式与政策1修课近代史2英语2英语2英语2英语2体育1体育1体育1体育1院必计算概论3程序设计实习3数据结构与算法3修课信科概论1微电子与电路基础2基础电路实验1数分5或高数数分5或高数高代5或线代高代4力学3或4电磁学3或4集合论与图论3 算法分析与设计 3数理逻辑 3数字逻辑设计3 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3概率统计A 3数字逻辑设计实验 2*编译原理 3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 3数据结构与算法实习2 *微机原理3 操作系统3微机实验 2 *体系结构实验班2 *编译实习3 *专业核心数学分析(III)4计算机图形学 3数值计算(计算方法B)3及任选课计算机科学技术概论1Windows程序设计 2信号与系统 2JAVA程序设计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2Linux程序设计2程序设计技术和方法2科技交流与写作2Web技术概论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2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草案(150)学期顺序一览表专业必修及限选课通选课三下(春)四上(秋)四下毕业论文6计算机网络概论3操作系统实习2*计算机网络实习2*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3人工智能导论3信息论基础 2机器学习导论2随机过程引论 2程序设计语言概论 3数据库概论 3人机交互2面向对象技术引论2信息安全引论2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工程3数字媒体技术基础2软件工程实验班2数字信号与多媒体处理 2语言统计分析2自然语言处理导论2先进应用系统集成方法2存储技术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250)学期顺序一览表开源中间件技术导论 2现代信息检索导论 2初等数论及其应用 3。

计算机一年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

计算机一年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硕士培养方案(一年级)
一、专业学位课程要求:
1、计算机科学专业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编程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组成原理、计
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图形学原理、计算机视觉、在线识别等;
2、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网络安全、模式识别、计算机语言学、小型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应用、人工
智能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数字表示和模拟系统、数据中心技术等;
3、科研训练课程: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文献检索、分析、实验设
计与测试设计、计算机编程等,以及计算机实验室设计、维护、使用等课程;
二、毕业要求:
1、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能深入系统地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
2、具备独立进行科研技术开发实验、指导计算机技术实施的能力;
3、熟悉和掌握现代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技术,具备基本实际应用经验;
4、具有分析、推理、解决实际问题和实施可行性研究的能力;
5、有较强的沟通、协作和管理能力;。

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2.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相应学位。
本培养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各学院可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3.社会实践:组织研究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八、国际合作与交流
1.国际学术会议: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学术水平。
2.国际合作项目:鼓励研究生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提高国际合作能力。
3.交换生项目:选拔优秀研究生赴国外知名高校学习交流,拓宽国际视野。
九、思想政治教育
1.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九、管理与评价
1.实施导师负责制,强化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和指导。
2.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
3.严格执行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十、毕业与学位授予
1.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学术活动和科研训练等任务,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
2.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相应学位。
3.专业方向课程:根据研究生学术兴趣和特长,设置不同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
4.选修课程: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培养跨学科素养。
五、学术活动
1.学术论坛:定期举办学术论坛,促进学术交流,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
2.学术沙龙:鼓励研究生自发组织学术沙龙,分享学术心得,激发创新思维。
3.学术竞赛: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竞赛,培养研究生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1篇
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背景
为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北京大学章程》以及相关教育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2015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2015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前景日趋明显,如,智能机器人、智能化机器、智能化电器、智能化楼宇、智能化社区、智
能化物流等等,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智能科学与技术是自动化工程、
机电工程、计算机工程等工程学科的核心内容,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所培养的学生正是目
前高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同时这里人才也会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改造起到积
(材
料及
环境
矿物
学)
★地
质学
(石 46 27 58.70 24 7 29.17 32 8 25.00 6 8 4
油地
质学)
摄影
测量 39 5 12.82 29 8 27.59 33 6 18.18 8 4 8
与遥

合计 691 39 5.64 601 38 6.32 647 33 5.10 44 24 28
术)
生态
3 学
合计 194 57 29.38 166 44 26.51 203 54 26.60 62 57 55
地图
学与
地理 34 5 14.71 44 7 15.91 33 4 12.12 12 10 11
信息
系统
固体
地球
11 3 物理
27.27 9
2 22.22 7
2 28.57 9 11 11
基础
心理 223 6 2.69 144 3 2.08 123 4 3.25 11 6 5

发展
与教
59 育心
心理学系 理学
38 1 2.63 42
32 3
应用
心理 344 25 7.27 182
142 1 0.70 21 6 4

应用
心理 65 8 12.31 237 34 14.35 340 28 8.24 9 10 1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摘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技术学科,它贯穿于社会信
息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在不断走向深入中。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
特殊性,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背景,论述了加强师资和就业培养,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的科研研究,以及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

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资培养;就业培养;教学方法;科研
研究
Abstract
一、师资培养
1、招聘和培养高水平师资力量。

积极引进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具
有良好专业素养的优秀师资力量,既让师资团队素质更优,也能满足企业
实习和毕业实践的需求。

2、定期举办专业讲座,邀请行业大咖或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讲,为本专业的师资培养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野,也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3、强化继续教育,不断更新教师学术视野,增强教师专业能力和教
学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专业代码:081203)
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0年8月
目录
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简介
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三、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四、直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五、硕士研究生课程
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简介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源于王选教授开创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研究,是北京大学的二级科研教学机构、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之一,研究方向包括: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与电子出版应用、网络与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视音频技术及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拥有硕士、博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等科研基地。

计算机所坚持自主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一流的科研成果创造一流的产业应用为目标,围绕计算机技术在印刷、新闻出版、广电、信息安全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开拓进取,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2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成就、2次入选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2次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多次推动相关行业实现了技术变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表一)
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表二)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要求(表三)
二、博士研究生(普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与学制(表四)
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表五)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表六)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表七)
三、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与学制(表八)
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表九)
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选拔办法(表十)
四、直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与学制(表十一)
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表十二)
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选拔办法(表十三)
五、硕士研究生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表十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