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专业

合集下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0812)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0812)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0812)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通过硕士阶段的学习,较全世界面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

能在某一热门领域内从事教学、科研与开发工作。

二、研究方向本学科硕士生的培养主要侧重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包括:(1)软件自动化(2)分布计算与并行处理(3)新型程序设计与方法学(4)先进操作系统(5)软件工程(6)计算机理论(7)数据库技术与应用(8)语言信息工程(9)计算机图形学与CAD(10)多媒体计算机技术(11)自然语言处理(12)人工智能(13)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14)模式识别(15)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三、招生对象分别从三个渠道招收三种类型的硕士生。

1.符合规定手续,符合质量的免试应届本科生(包括外校推荐免试生)。

2.通过国家统一考试达到标准的各类学生作为计划内硕士生。

3.通过国家统一考试达到标准的各类学生为委托培养或自费硕士生。

四、学习年限1.学习年限为二年半。

2.在职委托培养硕士如承担较多的在职工作,可延长半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毕业要求修满至少32个学分,其中包括:(1)A类课8分;(2)B类课9分;(3)D类课(选修)至少16分,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D类课程。

A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自然辩证法(2学分)第一外语(4学分)B类:分布式计算系统(3学分)计算理论导引(3学分)数据挖掘(3学分)D类:软件开发环境(2学分)软件方法学(2学分)分布式数据处理(2学分)数据库新技术(2学分)计算机图形学(2学分)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2学分)计算机科学逻辑理论(2学分)机器翻译理论与技术(2学分)嵌入式系统(2学分)软件体系结构(2学分)网络编程技术(2学分)软件质量管理(2学分)软件Agent技术(2学分)智能Agent技术(2学分)计算机视觉理论与应用(2学分)网络安全(2学分)网格技术(2学分)算法理论(2学分)数理逻辑(2学分)形式语言与自动机(2学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进展(2学分)计算机理论探索与技术实践(一)(2-学分)计算机理论探索与技术实践(二)(2-学分)计算机理论探索与技术实践(三)(2-学分)外系课程开设的与本学科相关的课程,每门2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各门课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各门课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各门课学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不同的课程。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时,需要修读各门课程,每门课程都对应着一定的学分。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各门课程的学分安排以及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1. 离散数学(5学分)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离散结构及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学习离散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4学分)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要课程,它主要讲解各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与优化。

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

3. 计算机组成原理(4学分)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核心课程,它主要研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

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底层原理,并掌握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和指令系统。

二、核心专业课程1. 操作系统(4学分)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核心专业课程,它主要研究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和控制。

学习操作系统可以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具备操作系统的开发与管理能力。

2.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4学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要专业课程,它主要讲解数据库系统的原理、设计与应用。

学习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可以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技术,并具备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

3. 软件工程(3学分)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软件开发与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学习软件工程可以使学生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各个环节,并具备开发高质量软件的能力。

三、选修课程1. 人工智能(3学分)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热门选修课程,它主要研究模拟和实现智能行为的理论和方法。

计算机所属学科门类

计算机所属学科门类

计算机所属学科门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了多个学科门类。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核心是算法。

算法需要基于数学理论,如离散数学、数论、图论、逻辑等,来进行设计、分析和优化。

2. 物理学: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

计算机工程师需要深入了解电子学、微处理器、芯片设计等物理学知识。

3. 工程学:计算机软件和硬件都需要依靠工程学的原理进行设计和实现。

计算机工程师需要掌握软件工程、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4. 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信息科学的进步。

5. 心理学:计算机还需要与人类进行交互,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需要借鉴心理学的理论,如人机交互设计、认知心理学等。

综上所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涉及的学科门类非常广泛,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信息领域主要的一级学科共有4个,分别是: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四个一级学科覆盖面广、积淀深厚、发展迅速、热门度高、开设广泛,是信息领域的核心学科,也是中国各大高校——尤其是211高校和其他985高校重点发展的对象,因而竞争极其激烈。此外,0803光学工程、0835软件工程这两个小学科也属于信息领域。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编辑本段
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值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图形学、人工智能、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计算机英语等。
77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77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77
10694 西藏大学
77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77
10742 西北民族大学
77
11075 三峡大学
77
112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77
11417 北京联合大学
7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适用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适用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适用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 所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学科、专业代码:0812 获得授权时间:2006年2.学科、专业简介本一级学科下设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1)、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和信息安全(0812z1)四个二级学科。

本学科1978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81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1987年被评为机械部重点学科,2001年被评为安徽省级重点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2008年被评为安徽省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在分布式控制技术、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嵌入式系统与SoC、图形学与计算可视化、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系统开发理论和方法及环境、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在分布式控制和高可靠性系统方向上处于国内一流发展水平。

学院每年承担“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及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研课题几十项,年科研经费超过4000万。

近年来,学院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其他奖项40多项。

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我校的计算机专业排名26位。

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授予权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3. 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学习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开拓进取、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技能。

具有从事本学科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和独立担负本门学科领域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细分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细分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细分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研究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的学科。

它涉及到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以及人机交互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个细分专业中,学生将学习到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培养计算机编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发展、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定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的学科,它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和理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对象是计算机系统,它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目标是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开发新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在商业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用于电子商务、在线支付、金融交易等方面。

在医疗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应用于医学影像处理、病历管理系统等方面。

在教育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用于教学管理系统、在线教育等方面。

在科学研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应用于模拟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将更加注重人机交互的研究,开发更加智能化的计算机系统。

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将更加注重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开发更加高效的算法和技术。

另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将更加注重网络安全的研究,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研究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的学科,它涉及到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以及人机交互等方面的知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科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科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科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的学科,包括了许多不同的科目。

以下是一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科目:
1. 数据结构与算法: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最基础的科目之一。

它涉及到如何组织和管理数据,以及如何设计和实现算法来解决问题。

2. 计算机网络:这个科目涉及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它包括了网络协议、路由、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3.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组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如内存、处理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这个科目涉及到操作系统的设计、实现和优化。

4. 数据库: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

这个科目涉及到数据库的设计、实现和管理,以及SQL等查询语言的使用。

5. 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

这个科目涉及到编程语言的语法、语义和实现。

6. 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接口。

这个科目涉及到计算机的组成、指令集、内存层次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7.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一个前沿领域,它涉及到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知识。

8.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用于开发和维护软件系统的一组方法和技术。

这个科目涉及到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等方面的知识。

以上是一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科目,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科目,如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安全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题方向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题方向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题方向参考、撰写提示及参考书目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在以下计算机学科的二级学科下选择论文的具体方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电子商务。

【选题方向1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狭义的说是指可以利用任何一种计算机软件的任何一功能,为可能用到它的人提供一定的服务;广义的说是指对各种软件的各种功能/设置属性有足够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可以在各种情况下驾驭计算机高效率的为不同人群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服务。

凡是利用计算机软件,为需要或者可能需要它的人提供服务的技术,就是计算机应用技术。

➢参考论文题目:1. 数据库管理系统2.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3. 信息管理(B/S)4. 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5. 政府信息化管理6. 超市管理系统设计7. 基于校园网的交互式网络教学系统8. 网络服务系统的设计9. 在线考试系统设计10. 的网站新闻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1.网页设计制作规范12.计算机图形学在装饰设计中的应用13.关联规则在教育挖掘中的应用14.图形图像文件格式的应用领域的探讨15.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在交通方面的应用领域及其重要意义16.多媒体光盘设计与制作17.FLASH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18. 主题信息采集的优化设计研究与实现19.三维装饰效果图制作20. 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开发21. 三维地形生成研究及实现➢参考书目:1.(美)沃尔森著,汤涛译:《揭秘》(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8月版2.陈冠军著:《精通 2.0典型模块设计与实现》,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2月版3.(加)Jiawei Han Micheline Kamber著,范明,孟小峰译:《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8月1日版4.庄成三著:《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其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年6月版5.刘万辉、司艳丽等编著:《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9月版6.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苗雪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第一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包含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安全4个二级学科、专业。

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专业的硕士学位专业人才。

具体目标是: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相关专业中,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流利的进行交流,能运用该外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软件工程研究大型软件工程化方法的基本理论、技术与实施策略;自动程序设计、程序变换、软件设计理论、程序正确性理论、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及相关技术;研究支撑软件开发全过程的各类智能工具及相应环境、智能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及其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软件开发环境。

研究软件规范的形式化的工具、形式语义学、程序逻辑及程序验证以及以上理论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和实现;研究软件可靠性模型与理论、软件的评估与测试、软件工程规范、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保证技术。

2.计算语言学研究用计算机模拟人类对语言的使用,建立具有自然语言知识的软件系统,包括能理解自然语言的用于数据库查询的自然语言界面、通用自然语言描述事件或场景的多媒体软件以及进行不同自然语言之间互译的翻译系统。

3.数据库理论与技术研究数据仓库、数据挖掘、Web数据库、空间数据库、信息安全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及其数据模型与语言。

4.并行计算研究各种分布式系统的模型、神经网络计算模型、基于细胞自动机理论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模型与算法、基于网络分布式系统的并行虚拟机(PVM)及信息传递界面(MPI)的分布式计算与并行计算及软件、分布并行语言的形式语法与语义、数值和非数值计算。

5.演化计算研究演化计算,包括仿生(演化算法、演化软件和演化硬件)与拟物算法,如遗传算法、演化策略和模拟退火算法等,及其在智能计算中的应用。

6.移动计算Agent模型、方法、软件系统;分布并行处理模型、方法、软件系统;计算网格、信息网格、服务网格和数据网格技术、软件系统等。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办公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智能代理及应用,电子商务技术。

2.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库及其管理技术,知识库及其管理技术,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工具与生成器,网络化决策支持技术,谈判支持系统。

3.可视化技术及应用科学计算可视化及应用,多维数据可视化,视频数据库技术,关系结构可视化。

4.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压缩技术,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多媒体数据传输技术。

5.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术网络系统工程,网络管理技术,网络安全,宽带网技术及应用,无线移动网络技术,网络计算。

6.数据库技术及应用7.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包括知识工程,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非规范知识表示和处理。

8.计算机控制与仿真9.生物信息工程10.计算机图形学与CAD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VR技术与虚拟空间。

机械工程CAD与CAM,土木、水利工程CAD,计算机辅助城市建筑与规划设计。

(三)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分布并行处理研究分布计算系统、并行计算机系统的总体结构、硬件结构、操作系统、语言、并行算法;分布并行人工智能的理论模型、机制、算法及系统模拟;新型计算机的理论与技术;分布式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过程控制系统的理论与技术。

2.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研究局域网/广域网结构及协议、高速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和工程、交换网络的基本原理与实现;研究适合于多媒体通信和分布式计算的高速、高带宽网络系统;多媒体网络要求的实时交互特性、服务质量(QoS)保证、交换技术和同步机制;计算机网、电信网和电视网的融合和接入网技术;多媒体网络上的通信服务、CSCW、分布式计算、网络计算等应用。

(四)信息安全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 密码学研究分组密码、序列密码、公钥密码、演化密码、认证、数字签名、密码芯片、密码应用技术等。

2 网络安全研究通信安全、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虚拟专网技术、网络的安全管理、网络容侵、网络可信等。

3 信息系统安全研究可信计算的理论与技术、可信计算平台技术、信息系统硬件结构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计算机病毒防治、信息隐藏等。

4 信息安全应用技术研究电子商务安全、电子政务安全、嵌入式系统安全、可信软件等。

三、学习年限实行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全日制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实行中期分流,硕博连读、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等,需符合研究生院和计算机学院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应修满26学分,其中必修课至少16学分,自选课程根据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可在本专业及相关专业选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中的学科通开课除必须选定的2至3门课以外,其他课程可以作为研究方向必修课或自选课学习。

研究方向必修课除选定的2至3门必修课以外,其他课程可以作为自选课学习。

“计算机新技术专题”包括经学院同意的校内外有关计算机软件、硬件等高级课程及证书。

“计算机新技术专题”、“科研实践”、“教学实践”的考核参见计算机学院的有关规定。

五、学位论文在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在本专业或科研小组内做开题报告,经认可后正式进入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论文应阐述理论或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要求格式规范、命题正确、逻辑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流畅。

硕士学位论文应反映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并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应不少于1年。

论文撰写完毕后,修满规定的学分,符合学校关于答辩的有关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论文答辩。

鼓励硕士生在读期间在指定的国内外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含导师排名第一,研究生排名第二的论文)发表学术论文。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教学实践在第二学期至第四学期进行,一般安排本科生有关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或协助指导实验及对口课程的主讲等。

(在职攻读或委托培养硕士生可不参加教学实践)。

各研究方向应根据实际需要安排科研实践,其中包括:必须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和项目开发,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出差调研或搜集资料等。

七、培养方式硕士生进校1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包括学习的主要课程等。

硕士生的培养和和指导,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学习、科研实践等,硕士生必须完成导师规定的科研工作,通过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多种形式,着重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1、应修满26学分,其中必修课至少20学分。

课程按专业分类编码。

即0812×01××中的01表示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的相关课程,0812×02××中的02表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的相关课程,0812×03××中的03表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0812×04××中的04表示信息安全专业的相关课程。

0812×00××中的00表示各专业的课程。

供各专业选课参考。

各专业根据研究需要,可以专业交叉选课。

2、学科通开课除必须选定的3至4门课以外,其他课程可以作为研究方向必修课或自选课学习,研究方向必修课除选定的2至3门必修课以外,其他课程可以作为自选课学习。

3、研究生选课计划在导师指导下制定,由导师审批后,交学院。

4、如课程的选课人数少于15人,则该课程不开课。

有关同学可以另外改选其他课程。

5、补修课:非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按下列各专业要求,选学2门以上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课程,不计学分。

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算法设计与分析、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原理。

信息安全专业:密码学、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网络安全。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