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旗袍缝制工艺
传统旗袍的缝制工艺技术

传统旗袍的缝制工艺技术旗袍是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传统旗袍的缝制工艺技术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传统旗袍的缝制工艺技术。
1. 设计方案:传统旗袍的缝制首先需要有一个设计方案,定义了旗袍的样式、款式和细节。
2. 面料选择:传统旗袍的面料选用通常以丝绸为主,因丝绸质地柔软光滑,具有良好的垂坠感。
同时,根据季节和用途的不同,也可以选用其他面料如棉布、麻布等。
3. 裁剪:按照设计方案,将面料剪裁成所需的各个零部件。
裁剪时要注意面料的花纹和纹理的一致性,以保证传统旗袍的整体效果。
4. 缝合:通过缝合将各个零部件拼接在一起。
缝合主要采用手工缝纫或机器缝纫,其中手工缝纫更为传统且精细。
在缝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线迹的平直和接口的牢固。
5. 衬里:将旗袍的衬里与面料进行缝合,主要是为了增加旗袍的质感和舒适度。
衬里的选择取决于面料的厚度和透明度。
6. 点缀:传统旗袍的点缀非常重要,通常包括领口、袖口、腰带和饰品等。
点缀的选择要与旗袍的整体风格相协调,可以使用刺绣、盘花、翻领等装饰技巧。
刺绣通常是手工完成,需要考虑线迹的精细和图案的准确性。
7. 风格处理:传统旗袍在缝制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风格的处理,如衣身的剪裁和细节的安排等。
衣身的剪裁要考虑到身材的曲线和比例,以强调女性的魅力。
细节的安排包括纽扣的选择和位置、领口的形状和褶皱的处理等。
通过以上的工艺技术,传统旗袍得以完成。
这种缝制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使得旗袍在中国服装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旗袍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精细的手工缝制和优雅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独特魅力。
传统旗袍的缝制工艺技术源远流长,凝聚了百年的智慧和传统文化。
除了上述提到的步骤,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介绍传统旗袍的缝制工艺技术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8. 领口处理:旗袍的领口是设计亮点之一,传统旗袍通常采用立领或者开领的设计。
一件手工旗袍的缝制手法,只要学会了这几个步骤,新手也能轻松做

一件手工旗袍的缝制手法,只要学会了这几个步骤,新手也能轻松做(由于本人身高1.6米体重65公斤属于脸大脖子粗的类型了。
所以在原图的基础上做了一点小修改(如领窝加大裙长减小)。
)针艾手绘图:放松量:B胸围+5厘米W腰围+3厘米(N领围+6 H臀围+5 这里没用到)【提示】手绘图上的腰节线是37厘米是根据自己调整的只适合A 摆裙,如果做修身开衩裙摆要按原图40厘米的腰节线臀围才会很贴切,经验是实践中总结的尝试了就会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尺寸。
制作全过程如下:1.剪纸样2.布料对折裁剪(说明:喜欢包身效果裁剪习惯不留缝位)3.斜襟处裁剪是左右两片,下弧线部位多出6厘米。
(注意右面领口部位留了卷边缝位的后改包边修剪掉了)4.后片对折裁剪5.袖的裁片肩点打剪口6.脖子短的人啊,领子也木有留缝位,烫布衬底边小出一个缝位。
7.裁片标出胸省腰省位置8.腰省胸省全部压线9.接肩缝10.上领子11.斜襟领口和领口剪整齐就OK无需卷边。
12.开始包边:领口,袖口,前片。
13.在斜襟处标出6厘米弧线,然后卷边。
右面是卷好边的样子。
14.前襟在划线处对齐压线固定,为了穿着效果平展固定的位置至盘扣上方,预留的能套进头为准。
标出中点对齐哦。
15.上左袖-合侧缝-包缝。
上好的左袖。
16.右侧分开包缝,上右袖17.右袖下侧准备上拉链。
18.隐形拉链熨烫开卷曲度好压线。
19.隐形拉链压脚上拉链很方便20.压线固定拉链两端包底边,钉扣子。
OK啦。
补充:手绘图不曾明确的尺寸点,参考下面的基础图确定你的省线等位置。
漂亮吧!你也动手制作吧!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们哦,也可以下方参与评论,与我互动。
[旗袍,基础知识]旗袍裙的缝制工艺
![[旗袍,基础知识]旗袍裙的缝制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01fac0f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7.png)
[旗袍,基础知识]旗袍裙的缝制工艺旗袍裙的缝制工艺旗袍裙的缝制工艺1.画净线:在衣片的主要位置,如省道位置,开衩缝止点、净线等处画净印(画在反面)或打线钉作标记。
2.緝缝前、后身省道:緝缝胸省和前、后腰省,注意起、止不要打倒针,而将面、底向均挑在反面打结。
然后倒缝烫平关键字:旗袍裙的缝制工艺旗袍裙的缝制工艺1.画净线:在衣片的主要位置,如省道位置,开衩缝止点、净线等处画净印(画在反面)或打线钉作标记。
2.緝缝前、后身省道:緝缝胸省和前、后腰省,注意起、止不要打倒针,而将面、底向均挑在反面打结。
然后倒缝烫平,腰省向中间倒,胸省向上倒。
3.归拔熨烫前、后衣片:拔烫腰部。
归烫臀部。
4.缝合侧缝:前后衣片正面相对,车缝侧缝至开衩处。
然后分缝烫平。
5.勾前门襟贴边:将前门襟贴边与前片正面相对,沿净线緝缝。
弧线部位的缝份打剪口,将正面翻出,烫平,注意贴边不要倒吐。
6.做开衩及下摆:扣烫开衩贴边,用手针绷缝,观察是否平顺,然后用三角针固定。
扣烫下摆并绷缝,确认平顺后,用暗缲固定。
7.做领子:剪树脂衬(周围小于领净样0.1CM)和粘合衬(略大于领净样)。
将树脂衬緝缝在粘合衬正面上。
将粘合衬粘在领面的反面上。
将领底、领面相对,沿树脂衬外缘净线车缝领外口。
将领底下口缝份扣净、烫平,清剪领外口缝份,留0.3CM,翻烫领外口。
8.绱领子:将领面与大身正面相对,领口线对齐,沿净线车缝。
将领底扣净的领下口边缘盖住绱领线及缝份,暗缲固定。
9.做袖子:拔烫袖片的前袖缝线。
缝合袖肘省,并向上倒缝烫平。
缝合袖缝并分缝烫平。
缩缝袖山吃量,并熨烫圆顺。
扣烫袖口折边。
10.绱袖子:将袖片与大身面绷缝,确认位置合适后再车缝。
11.做盘扣用的纽条:将盘扣料剪成1.5CM宽的45度正斜条。
将斜条两边各扣烫0.3~0.4CM。
用4~6根棉线或一根小棉绳做芯,将斜条绕缝在外面,注意缝时可适当拉紧斜条。
12.葡萄纽是一种最常用的纽头结法,多用于薄面料。
旗袍制作工艺---细镶绲

旗袍制作工艺---细镶绲
旗袍制作工艺---细镶绲(传统手工旗袍)
因为这种绲边完成后特别细,所以在缝制的时候容易露出毛边,所以面料和绲边布都要扣回毛边之后再车缝。
今天讲讲单旗袍下摆的细镶绲缝制方法:
1.将开衩和下摆的缝份向内回扣,在折边宽完成线上画线,涂0.5公分宽浆糊,把折边毛边折进烫平。
2.细绲边的面料裁成1.7公分宽,一边水线0.4公分宽,另一边水线0.3公分宽,向内折进。
3.绲边折0.4公分的一边与大身边沿对齐,车0.1-0.15公分线。
注意绲边和大身的面和面相对
4.绲边向内折进,注意绲边要有立体感,把绲边0.3公分的缝份与大身折边斜向缭针固定(下摆拐角处的折角方法见阿俊说版相关文章,这里不赘述)。
《旗袍缝制工艺》教案

服装缝制工艺教案选用教材:中等职业教育服装类专业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服装缝制工艺第三版主编张明德复习:滚边工艺有哪几种方法?答:滚边有明线滚、暗线滚两种工艺方法。
新课导入:外形介绍:立领,无袖,偏襟,钉琵琶纽,前身收侧胸省及腰省,后身收腰省,开摆衩,领头、偏襟、袖口、摆衩、底边均滚边。
成品规格单位:cm39 70 96 39 24组成部件:1、前衣片:面料1片2、小襟:面料1片3、小襟贴边:里料1片4、后衣片:面料1片5、领面:面料1片6、领里:面料1片7、领衬:树脂衬1片8、牵带:有纺衬3条9、滚条:异色布若干10、包缝条:里料4条10、领钩:1副工艺流程:做缝制标记一缉、烫省一归拔一敷牵带一烫包缝条一做小襟一开衩部位、底边滚边一合肩缝一做、装领f大襟开襟部位、领头部位滚边f合摆缝一滚袖窿f做盘扣f钉盘扣f钉领钩(-)做缝制标记:中点位、省位。
(二)缉、烫省:1、缉省:侧胸省、腰胸省按省位标记缉线,达到“准、直、尖”的质量要求。
2、烫省:前、后裙片的腰胸省均烫倒向中心,侧胸省向下烫倒,省尖要烫散。
(三)归拔:1、前衣片:(1)、由腰节向上至BP.位置斜向拉拔,拔开胸部,可使胸部隆起造型自然、立体。
向下拉拔,也可使腹部隆起。
前中腰部拔开,使前中腰吸自然。
(2)、归拔摆缝。
摆缝侧胸省上下归烫,胖势推向胸部,使胸部胖势集中。
腰节位置拔开,使腰吸量适当向平面部位转移。
摆缝臀高部位归烫,胖势推向腹部。
(3)、拔烫肩缝。
小肩中部位置拔烫,使肩缝自然朝前弯曲, 并能体现人体前肩凹陷的效果。
2、后衣片:(1)、111腰节向上至背部位置斜向拉拔,使背部隆起,向下拉拔,使臀部隆起。
后中腰部拔开,使后中腰吸自然。
(2)、归拔摆缝。
腰节以上摆缝归烫,胖势推向肩胛部位,使肩胛部位造型集中。
腰节部位拔开。
臀高位置归烫,胖势推向臀部。
(3)、归烫肩缝:小肩中部位置归烫,突出肩胛部位的胖势。
(4)、归烫袖窿:袖窿下段归烫,胖势推向肩胛部位。
旗袍缝制工艺[业界特制]
![旗袍缝制工艺[业界特制]](https://img.taocdn.com/s3/m/176c2b96aaea998fcd220e61.png)
扶风书苑
2
一、旗袍简介
1、起源 清朝 清末——现代——款式不断改良
扶风书苑
3
2、款式分类(按时代分) 旧式旗袍 手工精细 运用各种刺绣、镶、滚等工艺 新式旗袍 缝纫机操作 重视外形轮廓曲线
扶风书苑
4
3、旗袍款式变化
袖型
宽袖型、窄袖型 长袖、中袖、短袖、无袖பைடு நூலகம்
大襟
圆襟、方襟、直襟 双襟、琵琶襟
长短 领口
扶风书苑
10
4、嵌边制作方法
嵌边种类
外嵌 里嵌
制作方法
斜纹滚条 对折嵌条,缉缝于正确位置 缉衣身 反衣身,熨烫平复
扶风书苑
11
嵌边制作工艺
扶风书苑
12
四、传统旗袍缝制工艺
1、旗袍款式结构分析
款式:大圆襟贴,右侧拉链 特点:前后腰省,两侧胸省、两侧下摆 开叉等
扶风书苑
13
扶风书苑
14
2、旗袍缝制工艺流程图
扶风书苑
26
OP12.处理里料衣片的下摆底 边及摆缝叉位
• 在里料摆缝开叉的转角处对角 剪一个刀口
• 将开叉位的止口劈烫
扶风书苑
27
OP13.折烫里料门襟边的止口
• 在门襟边的转角处对角剪个刀口,刀 口深度距完成线位0.2~0.3cm
• 注意折烫时只宜压烫,不宜推拉
扶风书苑
28
OP14.缝制底襟
OP7.缝合侧缝并劈烫
• 前、后身衣片面对面叠齐, 对齐腰位
• 拉链开口位、摆缝叉位,从 摆缝叉位的扼位开始车缝
扶风书苑
22
OP8.折烫下摆与摆缝叉位
• 按规定边宽将下摆及叉位劈开 折倒、烫平
• 两叉位折边各摺一褶,折烫好 后用衍缝固定
旗袍缝制工艺

(十三)整烫 熨烫旗袍的胸、腰部位时要放在烫台上,不可将归拔产生的立体造型烫平。 先烫夹里的省道、侧縫、下摆,再把袖窿夹里放在铁凳上,扎烫圆顺,翻到正 面,盖上干布,垫入布馒头,先烫背部,再烫省道,肩部放在铁凳上,丝绺烫 挺,外肩略翘,领子平烫,圆顺窝服。最后烫袖子,烫前、后袖缝,左手放入 里面顶住袖山,用熨斗快速轻抹,与 整个衣身烫平理顺,完成后垂直挂起。
(四)归拔衣片 归拔的目的是使前后衣片的胸、 腰、臀、背等部位的曲线更符 合人体的体型特征,方法是将 前衣片正面对折,左手按住小 腰部分,右手拉住熨斗,使前 中线里侧腰节上、下处略扒开, 将腰省拔伸烫平,然后在侧缝 侧腰节上、下处拔伸熨斗,使 腰节拔出,臀围线至开衩间可 略归,胸部应垫布馒头熨烫, 以烫出胖势,后衣片可参照前 衣片进行,如图所示。缉缝时前袖缝放在上面层,后 袖缝放在下层,后袖缝肘部处略带吃势,缉缝后袖子的形状与胳膊实际形状相 符,夹里的侧縫同时做好,如图(c)所示。 (4)袖口滚边:袖口的面、里均为净縫,把袖里子止口反面涂些浆糊,粘到面 子反面,阴干后滚边布与袖子正面相对,沿边缉缝0.5cm,翻转,包足,烫平, 扣倒缝份,繰牢,如图(d)所示。
2装领:如图9-2-11所示,将已做好的领子与衣片大身正面相对,对准后领中心、 肩缝对刀位置,从前领中心点起针,缉缝0.8cm,并在缝份上开剪口,使领片与 领口更服贴,如图(a)所示。衣身夹里领口处可先轻涂浆糊,阴干后适当开几 个剪口将上口缝份扣转包住领子下口缝份,用手针缲牢,如图(b)所示。
领片:领中心点,肩缝对刀点。 袖片:袖山顶点,袖口折边,袖肘线,肘省位。
收省 将前大襟的侧胸 省,腰省,后片 的腰省收好,倒 缝烫到,腰省倒 向中心,侧胸省 缝份向上倒,缉 前科按标记固定 在缉缝,针码略 小,省尖要收尖 留1~1.5cm打结, 同时做好里子的 省道并烫好,倒 向与面相反,如 图所示。
《旗袍缝制工艺》课件

100%
东方美学的代表
旗袍完美地展现了东方女性的曲 线美和婉约气质,它体现了东方 美学对于和谐、自然和含蓄的追 求。
80%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旗袍在保留了传统元素的同时, 也融入了西方的裁剪技巧,是传 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典范。
旗袍的款式分类
长旗袍
长旗袍通常长度过膝,是最常 见的款式之一,适合正式场合 穿着。
常用面料种类
丝绸
质地轻薄、柔软,光泽感强,是制作旗袍的经典 面料。
绒布
质地厚实,保暖性好,常用于秋冬季节的旗袍制 作。
棉麻
透气性好,吸湿性强,适合夏季穿着,也是常见 的旗袍面料。
蕾丝
具有浪漫、唯美的风格,常用于女性化的旗袍款 式。
面料的选择依据
01
02
03
季节
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适合的 面料,如夏季选择棉麻, 冬季选择绒布。
《旗袍缝制工艺》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旗袍简介 • 旗袍缝制工艺流程 • 旗袍面料的选择与搭配 • 旗袍的保养与收藏 • 旗袍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
01
旗袍简介
旗袍的历史背景
起源
旗袍起源于清代满族人的传统服装“旗装”,后来 经过汉族裁缝的改良,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魅力 的女性服饰。
民国时期
旗袍经常作为设计师品牌秀场上 的亮点,展现出独特的东方韵味
。
国际时装周
在国际时装周上,旗袍常被用作灵 感来源,与其他元素融合展现出新 的时尚风貌。
高定系列
高级定制的旗袍展现了精湛的缝制 工艺和华丽的细节,是时尚界的珍 品。
旗袍在日常生活中的穿着
休闲场合
旗袍可作为日常休闲穿着,展现 出轻松自在的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旗袍的工艺特点:是式样简洁合体的 线条结构代替精细的手工制作。
一) 旗袍衣边装饰手法及工艺处理
各种镶边、滚边和嵌边是旗袍衣边装饰常用 的特殊工艺手法: 1、单色镶边 2、单色滚边 3、 滚嵌滚
4、 嵌镶 5、 混合滚(嵌镶滚) 6、 多色镶边
二)旗袍的花纽装饰
二、旗袍款式造型变化
古代旗袍和现代旗袍在造型方法上的区别: 古代旗袍:大多采用平直 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 开衩,胸腰围度与衣裙的 尺寸比例较为接近。 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 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 道,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 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 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 也越为合体。
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形、襟形的 变化 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 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
一)确定衣料的正反面 ——把衣料的正 面叠在里面,将粉线画在反面,浅色衣 料勿用过深色的画粉; 二)确定衣料的对折线 ——因旗袍前后 中心都没设缝,所以排料时可以把面料 独边对折,折够身肥为止; 三)确定衣料图案的方向 ——使衣片、 袖片、领片上的图案方向一致;
四)注意面料的倒顺毛 —— 裁剪丝绒面料 时,注意使各衣片毛绒倒向一致,以免有 色差; 五)缝边的加放要适量 —— 裁剪时,要在 轮廓线外加适当的缝份和贴边; 如装缝普通拉链,止口需1.5cm,隐形拉链, 止口需1cm,包边和嵌边的止口也有所不同。 六)裁片的检验 —— 检查面料裁片和里料 裁片的数量和质量。如一片右底襟(正反 有无错裁)
30.收袖肘省 31.归拔面袖片 32.合袖缝 33.劈烫面袖缝、扣烫袖口 34.抽袖山
35.缝合面袖袖口和里子袖口 36.手针缲袖口 3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定面、里袖缝
38.翻烫袖子
39.临时固定袖身
40.绱面袖
41.缲里子袖窿
42.开衩止点打套结
43.做盘扣、钉盘扣
旗袍缝制工艺的设计
使用教材:服装生产工艺与 流程 主编:陈霞.张小良
一、旗袍简介
这是早期满族人的服装,满族人不分男女老幼,都穿袍裙。 “旗袍”这个词是30年代的裁缝发明的。
旗袍 (Qipao, Chinese dress) 也 称 中 式 旗 袍 。 其主要结构特征是立 领、右大襟、紧腰身、 下摆开衩等。 旗袍是中国妇女的主 要民族服装之一,被 广泛应用于社交礼仪 等重要场合,而在国 际上则被誉为是中国 的国服,它是我国妇 女最主要的礼服。
6.收里省缝 与面裁片工艺相同。 7.烫里省缝 里省省缝烫倒的方向与面衣片的相反,目 的是避免省缝重叠在一起造成过厚现象。
8.襟贴边粘衬 9.缝襟贴边与前里
10.缝合底襟 11.翻烫底襟
12.定底襟和绱拉链于里右侧
13.绱拉链于面右侧
14.合肩缝和侧缝 15.劈烫肩缝、侧缝
16.合缝圆偏襟
17.翻烫圆偏襟
18.折烫面摆衩和里摆衩贴边 19.卷缉里下摆
20.合缉面和里摆衩
21.定面、里肩缝和侧缝 22.手针缲摆衩和下摆
23.合缉树脂衬和丝绸衬 24.面领粘衬
25.扣烫底领 26.合缉面领和底领 27.翻烫领子
28.绱领子 29.手针缲领里
五、传统旗袍的缝制工艺
一)款式及说明
1.款式 长袖圆偏襟长袖旗袍 2.款式特点 该款旗袍为立领、一 片袖、圆偏襟、开摆 衩,前身收腋下省和 胸腰省,后身收腰省, 右侧缝装隐形拉链, 装全里子。
二)裁片与辅料
1.面料和里料裁片 面料裁片包括前衣片、后衣片、袖片、底襟、偏襟贴边、 领子等。
29、绱袖 30、袖窿包边 31、手针操领底边 32、钉扣
5.粘烫牵条 牵条的作用:牵条起 牵制作用,防止拉伸 变形。对于一些轻薄 面料,牵条还起着减 少缝口起皱的作用。 牵条的用途:服装中 凡是容易拉伸变形的 部位都应敷上牵条, 如袋口、驳口线、领 口线、袖窿、门襟止 口等。敷牵条时,一 般要略拉紧一点敷上, 特别是易拉伸的部位。
花纽采用的图案造型,多为古色古乡的龙、 凤、孔雀、福、绿、寿、喜、吉祥如意等
花纽多装饰在旗袍的领子、门襟、袖口、 胸前、下摆开衩等处。
三) 其它装饰
绣花、手绘也是旗袍装饰中广泛使用的一
种装饰手法。
四)传统旗袍面料
旗袍量体方法
旗袍长度标准:单位cm
种类
长袖旗袍礼服 短袖旗袍便服
13、绱隐形拉链
13、绱隐形拉链(合底襟)
15、侧缝、下摆绱滚条
16、合缉侧缝、肩缝 17、劈烫侧缝、肩缝
18、缉合粘合衬树脂衬 19、面领粘衬
20、绱领子
23、边线固定底、面领 24、领边、大襟边绱滚边 缉领边、大襟边下溜线
25、缉下摆滚边下溜线 26、合缉袖缝 27、劈烫袖缝 28、袖口滚边
衣长
齐脚踝骨 齐膝或膝下 10~15cm
袖长
腕骨 肘上5~10 cm
中袖旗袍
肘腕之间
旗袍围度加放法:单位cm
种类 可体型旗袍
松身型旗袍
胸围 5
6~8
腰围 3
5~7
臀围 6
8~10
领围 2
2
直筒型旗袍
10
2
旗袍用料表:单位cm
幅宽 用料
74
2个衣长﹢1个袖长﹢10
90
2个衣长﹢12
四、旗袍排料裁剪注意事项
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等: 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 直襟旗袍礼服 ——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 式,可使身材显得修长; 方襟旗袍礼服 ——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 脸形穿着。
其它襟形
常用旗袍领款
三、旗袍的装饰工艺设计
古代旗袍和近代旗袍的工艺特点: 古代旗袍的工艺特点:是精细的手工制作, 适用各种刺绣、镶、嵌、滚等工艺;
里料裁片有前里、后里、袖里、底襟里等。
2.辅料 辅料包括树脂领衬、丝绸领衬、偏襟贴边 衬、牵条衬、拉链、盘扣、钩眼扣、揿钮 等。
三)缝制工序流程
四)缝制工艺与要求
1.打线钉 2.收前、后片省
在缝制之前,必须检查面料、里料及零部件的裁配是否齐全准确。
3.烫省缝 4.归拔衣片
前衣片归拔 —— 把前片从中 心线处折叠,正面相对,摆 平置于烫床上,把侧缝中腰 处拔开,臀部归直,使衣片 的曲线与人体型曲线相符。 后衣片归拔 —— 把后衣正面 相对在中心线处折叠,放在 案扳上,把侧腰中腰处拔开, 后中腰处归缩,侧缝臀部的 凸势进行归缩处理,余量推 到臀部,再把后袖笼略归一 下,把凸势推向背处,推出 肩胛凸势。
滚边工艺
嵌边工艺
嵌滚工艺
嵌镶滚工艺
六、滚边旗袍的缝制工艺
缝制工艺与要求
1、锁边 2.收前、后片省 3.烫省缝
在缝制之前,必须检查面料、里料及零部件的裁配是否齐全准确。
4.归拔衣片
5.粘烫牵条
10、襟贴边粘衬 11、锁襟贴边
底襟锁边 12、折缉底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