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概论

合集下载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安全须知◆一旦遇到事故发生时,不要惊慌,立即按急停按钮。

◆工作时穿好工作服,长头发要纳人帽内,戴好防护眼镜,不准戴手套操作。

◆工件和刀具安装要牢固,以免飞出伤人。

卡盘扳手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取下,防止飞出。

◆换刀时,刀架应调整到合适位置,以防刀架碰撞发生人身设备安全事故。

◆必须停车变换车床主轴转速,以防损坏车床。

◆开车前,检查工件、刀具、夹具的位置是否到位,确认正常后才准许开车。

◆开车后,人不能靠近正在旋转的工件,更不能用手触摸工件的表面,也不能用量具测量工件的尺寸,不能用手拉铁屑,关上防护门,以防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机床工作时,密切注意机床状态,以便及时终止可能发生的事故。

◆工作结束后,关闭电源,清除切屑,细擦机床,加油润滑,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多人共同使用一台机床时,每次只能一人操作,并注意他人的安全。

◆操作机床必须在老师指导下进行。

目录实验一.数控车床控制面板及功能字的使用 (2)1.1实验目的 (2)1.2实验内容 (2)1.3数控车床概述 (2)1.3.1键盘的说明 (3)1.3.2功能按钮 (4)1.3.3数据输入键 (5)1.3.4机床操作面板 (6)1.4实验步骤 (7)1.4.1电源接通 (7)1.4.2关断电源 (7)1.4.3回参考点 (7)1.5实验记录 (8)1.6思考题 (8)实验二.数控车床对刀操作 (10)2.1实验目的 (10)2.2实验内容 (10)2.3实验步骤 (10)2.3.1手动操作机床 (10)2.3.2设定工件坐标系 (12)2.4实验记录 (13)2.5思考题 (14)实验三.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控制面板 (16)3.1实验目的 (16)3.2实验内容 (16)3.3数控加工中心概述 (16)3.4实验步骤 (18)3.4.1电源接通 (18)3.4.2关断电源 (19)3.4.3回参考点 (19)3.5实验记录 (19)3.6思考题 (19)实验四.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对刀操作 (21)4.1实验目的 (21)4.2实验内容 (21)4.3实验步骤 (21)4.3.1手动操作机床 (21)4.3.2设定工件坐标系 (22)4.4实验记录 (25)4.5思考题 (26)实验五.数控车床和铣床加工 (28)实验一.数控车床控制面板及功能字的使用1.1实验目的掌握数控车床的开机、关机过程;结合功能字的介绍掌握控制面板的功用;了解控制面板上其他开关的作用及操作注意点。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控技术尝试指导书湖南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二○一一年五月目录尝试一数控车床端面加工的模拟尝试尝试二数控车床的曲面加工编程模拟尝试尝试三数控车床的典型轴类零件加工编程模拟尝试尝试四数控车床的台阶轴外圆加工编程尝试尝试五数控铣销加工中心机床平面加工编程模拟尝试尝试六数控铣销加工中心机床曲面加工编程模拟尝试尝试说明〔1〕学生在尝试课前必需当真预习本指导书,并复习教材有关内容,为尝试课做好充实筹办。

〔2〕课后要求写出尝试陈述:按照指定的图形编程,并答复尝试指导书中的问题。

〔3〕本指导书中的局部尝试适应于上海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软件。

〔4〕本指导书适应机械类所有专业,尝试工程的取舍由指导老师按照尝试大纲确定。

尝试一数控车床端面加工的模拟尝试一、尝试目的〔1〕了解数控车床操作面板上各个按键的功用,〔2〕掌握数控车床的调整及加工前的筹办工作,〔3〕掌握程序的输入及点窜方法和G01代码的运用。

二、尝试仪器、设备1、硬件环境微机一台2、软件环境Windows2000或Windows XP操作系统,上海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软件。

三、尝试内容与要求1.选择模拟机床FANUC 0i系统尺度车床2.按照零件图纸编程并导入模拟软件调试、加工。

四、问题1、详述数控车床试切法对刀的步调?2、试述G50和G54-G59设定工件坐标的差别?尝试二数控车床的曲面加工编程模拟尝试一、尝试目的1、了解数控车床的坐标系;2、掌握数控车床G02、G03等程序代码的运用。

二、尝试仪器、设备1、硬件环境微机一台2、软件环境Windows2000或Windows XP操作系统,上海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软件。

三、尝试内容1.选择模拟机床FANUC 0i系统尺度车床2.按照零件图纸编程并导入模拟软件调试、加工。

四、问题1、如何对加工工序进行划分?2、工件装夹方式确实定应注意那几方面?尝试三数控车床的典型轴类零件加工编程模拟尝试一、尝试目的1、了解数控车床的坐标系;2、掌握数控车床G02、G03等程序代码的运用。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撰写人:校正:2016.2目录实验一认识数控机床坐标和换刀操作实验二数控加工中心操作面板的使用和铣平面实险三掌握数控系统常用指令并加工一个零件实验四加工一个对称形零件实验五加工旋转凸台实验六加工一个外形稍微复杂的零件实验七数控车床操作面板的使用和对刀操作实验八车削一个简单柱形零件实验九车削一个带螺纹的零件实验十车削一个稍微复杂的柱形零件实验十一利用数控软件完成曲面加工1实验一认识数控机床坐标和换刀操作一、实验目的对照实物了解数控加工中心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并建立所学机构的感性认识。

认识数控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过程,能自己编写换刀程序。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数控加工中心三、实验内容1.认识数控机床的各组成部分。

如CNC装置,伺服单元,辅助装置,机床本身等2.认识数控加工中心的换刀装置(刀库和机械手)3.了解数控机床的坐标定义与方向,工作台的运动4.熟悉MDI档的操作,并进行换刀操作参考程序:O0007N10 G92 x0 y0 z0N20 G91 G01 x-10 F100 N30 M06 T01N40 x-30N50 M06 T02 N60 x10N70 M06 T07 N80 x20N90 M06 T04 N110 M30四、实验注意事项1.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打开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柜2.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操作数控机床五、实验分组加工中心有两台,所以每班分为2组,同时操作.六、思考题1、比较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的区别。

2 刀库的结构原理是什么?绘制机械手原理图(查阅图书馆资料)2实验二数控加工中心操作面板的使用和铣平面一、实验目的了解数控数控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学习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数控机床的对刀原理及操作步骤;并能利用数控机床铣平面二、实验仪器和设备数控加工中心三、实验内容1.认识和使用控制面板各个按钮。

2.掌握对刀方法3.自己编程铣平面,将图1的平面ABCD铣平。

图1参考对刀:将刀具调整到图1所示的位置P 对刀步骤: G92 X(X0) Y(Y0) Z(Z0)1.机床回参考点(回零);2.主轴正转,将刀具底平面移至D,并下降到低于腊模上表面处;3.手动将刀具从D移到A,从显示屏上读取”机床坐标系”中X坐标并纪录;4.手动将刀具从A移至B,从显示屏上读取”机床坐标系”中Y坐标并纪录;5.受动将刀具底部接触腊模上表面,从显示屏上读取”机床坐标系”中Z坐标并纪录;6.根据度取得X/Y/Z,计算出工件原点相对机床原点的偏移量X’, Y’, Z’计算公式为X’=X+R, Y’=Y+R, Z’=Z R为刀具半径7.根据工件原点计算出对刀点相对机床原点的偏移量Xp, Yp, Zp. 计算公式为Xp=X’+Xo, Yp=Y’+Yo, Zp=Z’+Z0 Xo/Yo 分别为X/Y值;8.用MDI功能将刀具移至对刀点G53 G00 G90 Xp Yp Zp注:MDI方式是指可以单独执行一段程序参考程序:O1000(主程序)N01 G92 x-10 y-10 z10N05 G90 G01 z-3 F1000 M03 S800 N10 x0 y0N15 M98 P2000 L10N20 M30O2000 (子程序)N30 G91 G01 x210 F800 N35 Y10N40 x-210N45 y10N55 m99四、注意事项1.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打开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柜2.不得随意操作数控机床五、实验分组同实验一六、思考题1、什么情况下使用急停开关?2、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区别3、对刀操作中为什么要考虑刀具半径?4、G01 和G00的区别,子程序的格式?实验三掌握数控系统常用指令并加工一个零件一、实验目的 4掌握数控系统常用指令及子程序的编程技巧。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操作实验指导书课程编号:02000560课程名称:数控技术实验一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操作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是在学完“数控技术”数控编程一章之后所进行的4个学时操作演示实验,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这种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软件的操作,掌握车、铣削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及数控编程的特点,完成编写一个零件的实际加工程序及在数控机床上仿真加工。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1、机床坐标回零;2、定义毛坯、安装夹具、选择刀具;3、对刀、刀补设置;4、数控程序的导入;5、加工;三、实验设备和工具正版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及计算机。

四、实验原理三维动态模拟加工原理。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见附件一(铣削)、附件一(车削)。

六、实验报告主要内容及要求1、程序及程序说明;2、切削用量的确定;3、刀具轨迹图(在计算机上);4、在计算机上演示模拟加工。

七、实验注意事项程序文件存放在:G\200*+学号+零件号,注学号零件号均取两位数。

附件一实验指导书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操作步骤(铣削加工)1、选择机床类型,在菜单里选择相应机床,确定按钮。

打开菜单“机床/选择机床…”,在选择机床对话框中选择控制系统类型和相应的机床并按确定按钮,此时界面如图1-1-1所示。

图1-1-1FANUC 0I MDI键盘操作说明图FANUC 0I MDI键盘MDI键盘说明图1-1所示为FANUC0I系统的MDI键盘(右半部分)和CRT界面(左半部分)。

MDI 键盘用于程序编辑、参数输入等功能。

MDI键盘上各个键的功能列于表1-1。

软键实现左侧中显示内容的向上翻页;软键实现左软键实现光标的向上移动;软键实现光标的向下移动;软键实现光标的向左移动;软键实实现字符的输入,点击键后再点击字符键,将输入右下角的点击将在点击软键后再点击将在光标所处位置处输入中的“点击软键将在光标所在位置输入字符,点击软键后再点击将在光标所在位置处输入“表1-1机床位置界面图2-1 相对坐标界面 图2-2 绝对坐标界面 图2-3 所有坐标界面点击进入坐标位置界面。

数控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数控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数控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数控技术是用数字控制系统实现物理运动的过程,它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编程控制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动作和输出等参数来实现加工过程。

在现代高科技制造产业中,数控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电子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军工等众多领域。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控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许多高校及科研机构纷纷开设了数控技术及应用实验课程,这些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而数控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则是该实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资料,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编写一份符合实际需求的数控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首先,数控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明确的实验内容:指导书应该准确详细地介绍每个实验步骤,尽可能提供完整的实验流程。

例如,如果学生需要对数控机床进行调试,指导书需要提供精细的调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

2.实验器材清单:指导书应该列出所有学生需要使用的实验器材名单及其数量,这样就能避免学生因未备齐实验器材而无法正常进行实验的情况。

3.细致的安全预防措施:指导书应该详细地介绍实验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4.鲜明的实验目的:指导书应该充分说明本次实验的实际意义和目标。

这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实验内容的意义和目的,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转移和应用。

在制作数控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时,本着以上四个方面的要求,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熟练掌握具体操作过程:为了更好地编写指导书,我们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对相关的数控技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包括实验起始前的准备,如实验器材布置、实验环境及安全措施等。

2.实验重点和难点:在编写指导书时,我们需要明确实验中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于学生常见问题的归纳总结,根据实验难度大小明确划分各个实验步骤。

数控技术A实验指导书

数控技术A实验指导书

数控技术A实验指导书数控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其遍布了各个行业的生产加工中心,在今日的制造业中,其重要地位越来越凸显。

数控技术是一种将命令序列输入程序后,经过高度自动化的加工系统实现自动化加工的工艺技术,其在多方面存在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而数控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则是每一个学生与工程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更好地完成数控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份数控技术A实验指导书的内容。

一、实验指导书性质与范围数控技术A实验指导书是协助学生课堂上学习数控技术与课外实践自我探索的辅助材料,其包含理论知识,实验内容,实验流程等内容,是学生进行数控技术实验的基本指导书。

该实验指导书适用于数控技术A的相关专业课程,学院内数控技术实验课程等。

二、实验指导书的内容数控技术A实验指导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实验器材与实验原理各项实验都需要相应的实验器材的支持,实验器材的名称、数量、使用说明等都会在实验指导书中体现。

同时,在实验指导书中也会详细介绍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实现过程。

2.实验目的与要求每一个实验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是学习者学习、掌握数控技术的重点目标,实验要求则是对学习者进行实验操作时的具体要求,例如操作的精度、装置的稳定性等等,此处需要学习者认真阅读,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与要求。

3.实验内容与流程在实验指导书中,每一项实验都会附有实验流程图,包括具体的步骤和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这一部分内容通常是实验指导书中最重要和最细致的部分,对学习者进行实验操作非常有帮助。

4.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实验的最后一步。

通常要求学习者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评分,好的实验报告需要按照实验指导书中的要求编写,包括实验的实际结果、操作步骤、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

三、实验指导书的作用1.指导学习者完成实验实验指导书的编写是为了指导学习者按照实验步骤逐步完成实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无需额外搜索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只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中的步骤即可完成实验。

数控机床试验指导书

数控机床试验指导书

数控机床与编程实验指导书魏斯亮编华东交大理工学院机电分院机电教研室2013年8月21日目录实验一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与典型机械结构 (3)实验二数控系统的原理与组成 (12)实验三数控代码编程 (18)实验四复杂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 (28)实验五网络数控 (38)2实验一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与典型机械结构一、相关知识1.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凡是以数字形式进行信息控制的机床称为数字控制机床,简称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用代码化的数字信息将刀具移动轨迹的信息记录在程序介质上,然后送入数控系统,经过译码、运算,控制机床的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从而加工出形状、尺寸、精度符合要求的所需零件。

2.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一般由输入/输出设备、 CNC装置、伺服单元、驱动装置(或称执行机构)、可编程控制器 ( PLC ) 及电气控制装置、辅助装置、机床本体及测量装置组成。

图0—1是数控机床的组成框图,其中除机床本体之外的部分统称为CNC系统。

机床本体即数控机床的机械部件,包括主运动部件、进给运动执行部件(工作台、拖板及其传动部件)和支承部件(床身立柱等),还包括具有冷却、润滑、转位和夹紧等功能的辅助装置。

加工中心类的数控机床还有存放刀具的刀库、交换刀具的机械手等部件。

33. 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的特殊要求数控机床的机床本体,在初期阶段大多使用的是普通机床的机械结构,仅仅是在自动变速装置、刀架或工作台自动转位装置和手柄等方面作了某些改变。

但实践证明,由于数控机床需要高速度、高精度、大切削用量和连续加工,所以对其机械部件在精度、刚度、抗震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有些数控机床的进给速度高达24 M/min,可以在大切削用Array量下连续加工,同时还要求极高的精度,可以实现微小进给量,例如0.001mm到0.0001mm条件下不允许发生低速爬行。

因此,近年来在设计数控机床时采用了许多特殊的机械结构和机械新技术,采用了许多新的加强刚性、减小热变形、提高精度等等措施,下面对某些部分作一简要介绍。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工程技术学院目录实验一参观数控机床,认识数控机床的换刀操作实验二数控加工中心操作面板的使用和对刀操作实险三利用数控机床铣平面并加工一个零件实验四加工一个外形稍微复杂的工件实验五实现MasterCAM与数控机床的数据交换,直接利用计算机加工工件实验六数控车床操作面板的使用和对刀操作实验七车加工一个简单柱形零件实验八车加工一个带螺纹的柱形零件实验一参观数控机床,认识数控机床的换刀操作一、实验目的对照实物了解数控加工中心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并建立所学机构的感性认识。

认识数控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过程,能自己编写换刀程序二、实验仪器和设备数控加工中心三、实验内容1.认识数控机床的各组成部分。

如CNC装置,伺服单元,辅助装置,机床本身等2.认识数控加工中心的换刀装置(刀库和机械手)3.工作台的运动4.进行换刀操作参考程序:%0007N10 G92 x0 y0 z0N20 G91 G01 x-10 F100N30 M06 T01N40 x-30N50 M06 T02N60 x10N70 M06 T07N80 x20N90 M06 T04N110 M30四、实验注意事项1.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打开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柜2.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操作数控机床五、实验分组每5到8人为一组操作数控机床。

六、思考题1、比较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的区别。

2 刀库的结果原理是什么?绘制机械手原理图实验二数控加工中心操作面板的使用和对刀操作一、实验目的了解数控车床、铣床的基本操作,学习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数控机床的对刀原理及操作步骤二、实验仪器和设备数控加工中心三、实验内容一)认识和使用控制面板各个按钮。

1、图形显示窗口2、菜单命令条3、运行程序索引4、选定坐标系下的坐标值5、工件坐标系零点6、机床坐标系7、直径、半径编程8、快速修调、进给修调和主轴修调9、辅助功能10、急停开关图1二)将刀具调整到图1所示的位置对刀步骤:1.机床回参考点(回零);2.主轴正转,将刀具底平面移至D,并下降到低于腊模上表面处;3.手动将刀具从D移到A,从显示屏上读取”机床坐标系”中X坐标并纪录;4.手动将刀具从A移至B,从显示屏上读取”机床坐标系”中Y坐标并纪录;5.受动将刀具底部接触腊模上表面,从显示屏上读取”机床坐标系”中Z坐标并纪录;6.根据度取得X/Y/Z,计算出工件原点相对机床原点的偏移量X’, Y’, Z’计算公式为X’=X+R, Y’=Y+R, Z’=Z R为刀具半径7.根据工件原点计算出对刀点相对机床原点的偏移量Xp, Yp, Zp. 计算公式为Xp=X’+Xo, Yp=Y’+Yo, Zp+Z’ Xo/Yo 分别为X/Y值;8.用MDI功能将刀具移至对刀点G53 Xp Yp Zp注:MDI方式是指可以单独执行一段程序四、注意事项1.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打开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柜2.得随意操作数控机床五、实验分组每5到8人为一组操作数控机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宋强编写1、Matlab GUI设计2、实验1 脉冲增量直线插补3、实验2 刀具半径补偿4、实验3 非圆曲线拟合5、实验4 模糊推理故障诊断系统设计6、实验5 线性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系统设计Matlab GUI设计图形用户界面(GUI)是指由窗口、菜单、图标、光标、按键、对话框和文本等各种图形对象组成的用户界面。

Matlab可使用可视化界面环境来设计图形用户界面。

在Matlab主窗口中,选择菜单File→New→GUI会显示GUI设计模板,选择默认的Blank GUI,出现由菜单栏、工具栏、控件工具栏以及图形对象设计区等组成的GUI设计窗口,如图1所示。

图1 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窗口在GUI设计窗口中,用鼠标选择并放置控件到布局区内,例如选择按钮(Push Button)、文本编辑器(Edit Text)、静态文本框(Static Text)和坐标轴(Axes),如图2所示。

控件对象是事件响应的图形界面对象,当某一事件发生时,应用程序会做出响应并执行某些预定的功能子程序(Callback)。

图2 GUI简单设计布局在GUI设计窗口创建控件对象后,双击控件对象会显示该对象的属性编辑器(Property Inspector),将Text1的String属性改为(x, y)、Edit1的String属性改为20,如图3所示。

图3 修改控件对象属性保存上述设计内容,Matlab会出现M设计文件,用于编写控件对象的Callback函数。

编写按钮回调函数以执行按钮按下时的功能:function pushbutton1_Callback(hObject, eventdata, handles)% hObject handle to pushbutton1 (see GCBO)% eventdata reserved - to be defined in a future version of MATLAB% handles structure with handles and user data (see GUIDATA)x=str2double(get(handles.edit1,'String')); % 获取文本编辑器的数据y=x;axes(handles.axes1); % 指定显示区域line([0,x],[0,y]); % 绘制直线保存程序,单击菜单Tools Run执行程序,结果如图4所示。

修改Text1中的数据并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请同学们自学Matlab GUI设计及编程,尤其注意掌握set、get、gco、gcbf、gca、gcf等句柄操作函数以及各控件对象的属性及回调函数。

图4 程序运行界面实验1 脉冲增量直线插补利用逐点比较或DDA原理,设计一个四象限直线插补器,能够实现参数设置(直线终点坐标)、中间运算过程显示以及插补结果图形显示等功能。

实验界面(仅供参考):实验2 刀具半径补偿利用C刀补原理,设计一个具备伸长、缩短、插入等连接方式的直线刀补计算器,能够实现参数设置(刀具半径、直线起点坐标、终点坐标、折点坐标)、中间运算过程显示(转接点坐标)以及刀补结果图形显示等功能。

实验界面(仅供参考):实验3 非圆曲线拟合一、实验内容复杂零件的轮廓曲线往往含有双曲线、椭圆、抛物线、螺旋线等非圆几何曲线,目前绝大多数数控机床并不具备这些非圆曲线的插补功能,因此需要在误差允许的前提下用数控系统普遍具有的直线或圆弧插补功能来逼近这些曲线。

本实验将采用等误差直线拟合原理对任意非圆曲线进行拟合。

等误差直线拟合原理计算出的拟合直线,具有相同的拟合误差,均等于允许误差R 。

等误差直线拟合的计算步骤如下:(1) 以曲线起点a (x a , y a )为圆心、允许误差R 为半径做圆:222()()a a x x y y R -+-=;(2) 计算圆与曲线公切线mn 的斜率:()/()m n m n k y y x x =--,要计算x m 、y m 、x n 、y n 需求解四个联立方程:曲线方程、圆方程、曲线切线方程、圆切线方程;(3) 以a 为端点,做平行于mm 的弦ab ,弦方程为:()a a y y k x x -=-;(4) 联立曲线方程和弦方程计算b 点坐标;(5) 按上述步骤顺序计算拟合节点c 、d 、e 、f 、…。

图1 等误差直线拟合利用matlab 编程实现任意二次函数的等误差直线拟合,并给出直线拟合结果(用“图”表示)与节点坐标(用“表”表示)。

二、实验思考1、除等误差直线拟合算法外,还有什么其它直线拟合算法?各有何优缺点?2、圆弧拟合算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3、如果目标曲线无法给出准确数学定义,又如何解决?实验4 模糊推理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一、实验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4输入、3输出模糊推理故障诊断系统,其输入/输出量及模糊化如下:输入模糊化:L--过低,N--正常,H--过高x1--电机轴承温度,≤95℃为N,>95℃为Hx2--电阻温度,≤600℃为N,>600℃为Hx3--蓄电池瞬时电流,≤90A为N,>90A为Hx4--逆变器电压,<l000V为L,l000-1800V为N,>1800V为H输出模糊化:IP--不太可能,P--很有可能y1--电机加速不良,y2--逆变器故障,y3--蓄电池故障二、实验步骤1、在Matlab提示符下键入fuzzy以启动模糊推理系统(图1);图1 fuzzy模糊推理系统2、单击File→Export→To File并保存为“故障诊断”;图23、单击input1黄色框,在右下方Current Variable中将Name改为x1,按Return键确定;4、单击菜单Edit→Add Variable→Input,单击input2黄色框,将Name改为x2;5、同样再增加两个input并分别命为x3、x4(图2);6、单击outpput1绿色框,将Name改为y1;7、单击菜单Edit→Add Variable→Output,单击output2绿色框,将Name改为y2;8、同样再增加一个output并命为y3,完成4输入3输出模糊推理系统的构建(图3);图39、单击菜单Edit→Membership Functions,单击x1黄色框,在左下方Current Variable中将Range改为[75 115],按Return键确定;10、在右上方Membership function plots中选中mf1(变红),在右下方Current Membership function中将Name改为Normal,将Type选为gauss2mf,将Params改为[7 70 4.5 90],按Return键确定(图4);图411、同样在Membership function plots中选中mf2(变红),将Name改为High,将Type 选为gauss2mf,将Params改为[4.5 100 3 115];12、在Membership function plots中选中mf3(变红),按Delete键将其删除(图5);图513、在右侧FIS Variables中选中x2,设置Range为[400, 800],将mf1的Name改为Normal,Type选为gauss2mf,Params改为[55 380 40 550],将mf2的Name改为High,Type选为gauss2mf,Params改为[45 650 1.5 800],删除mf3;14、在右侧FIS Variables中选中x3,设置Range为[60, 120],将mf1的Name改为Normal,Type选为gauss2mf,Params改为[8 60 8.5 80],将mf2的Name改为High,Type选为gauss2mf,Params改为[7.5 100 2 120],删除mf3;15、在右侧FIS Variables中选中x4,设置Range为[800, 2000],将mf1的Name改为Low,Type选为gauss2mf,Params改为[150 750 160 800],将mf2的Name改为Normal,Type选为gauss2mf,Params [180 1300 160 1500]改为,将mf3的Name改为High,Type选为gauss2mf,Params改为[190 2000 130 2000];16、在右侧FIS Variables中选中y1,将mf1的Name改为Impossible,Type选为gaussmf,Params改为[0.42 2.5e-017],将mf2的Name改为Possible,Type选为gaussmf,Params改为[0.42 1],删除mf3;17、在右侧FIS Variables中选中y2,将mf1的Name改为Impossible,Type选为gaussmf,Params改为[0.42 2.5e-017],将mf2的Name改为Possible,Type选为gaussmf,Params改为[0.42 1],删除mf3;18、在右侧FIS Variables中选中y3,将mf1的Name改为Impossible,Type选为gaussmf,Params改为[0.42 2.5e-017],将mf2的Name改为Possible,Type选为gaussmf,Params改为[0.42 1],删除mf3;19、单击菜单Edit Rules,弹出规则编辑器(图6),并输入下述诊断规则;图620、输入第1条规则,if x1 is High and x2 is Normal and x3 is Normal and x4 is Normal,Then y1 is Possible and y2 is Impossible and y3 is Impossible,在输入过程中仅需选择相应变量的值,单击Add rule则规则自动生成(通过右下角的箭头来显示所有的输入和输出变量);21、输入第2条规则,if x1 is Normal and x2 is High and x3 is High and x4 is Normal, Then y1 is Impossible and y2 is Impossible and y3 is Possible;22、输入第3条规则,if x1 is Normal and x2 is Normal and x3 is Normal and x4 is Low, Then y1 is Impossible and y2 is Possible and y3 is Impossible;23、输入第4条规则,if x1 is Normal and x2 is Normal and x3 is Normal and x4 is High, Then y1 is Impossible and y2 is Possible and y3 is Impossible,完成所有规则输入(图7);24、关闭Rule Editor,在FIS Editor界面中选中模糊集合运算规则,其中,And method 为min,Or method为max,Implication为min,aggregation为max,Defuzzification为centroid (均为默认值),请参照课件中的实例来理解这些集合运算的含义;25、单击View—>Rulers,在坐下方Input中输入1组数据[80 550 65 750],表示x1=80℃、x2=550℃、x3=65A、x4=750V,按Enter键后系统给出的故障诊断结果为:y1=0.318,y2=0.682,y3=0.318,因此系统最有可能的故障为y2--逆变器故障(图8);图7图8实验5 线性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一、实验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3输入、单输出线性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系统,其输入/输出量如下:输入量x1、x2、x3:分别对应轴承振动信号的三个特征输出量y:0--轴承无故障,1--轴承有故障二、实验步骤建立训练样本集{x1, x2, x3, y},样本集包含四组样本:{0.1, 0.2, 0.5, 0}; {0.8, 0.4, 0.4, 1}; {0.6, 0.2, 0.2, 1}; {0.2, 0.3, 0.9, 0},在Matlab提示符下键入以下程序(“”中内容为程序注释,勿需键入):x = [0.1 0.2 0.5; 0.8 0.4 0.4; 0.6 0.2 0.2; 0.2 0.3 0.9]'; “建立输入样本,注意转置符号”y = [0 1 1 0]; “建立与输入样本对应的输出样本”net = newlind(x,y); “根据样本集建立一个线性神经网络”w = net.IW{1} “输出线性神经网络的权值参数”b = net.b{1} “输出线性神经网络的阈值参数”xn = [0.8 0.3 0.2]'; “建立一个输出未知的输入样本集”yn = sim(net,xn) “线性神经网络根据输入量确定输出量1.2,表示轴承有故障”三、实验思考1、函数newlind是如何建立线性神经网络的?2、当输入量与输出量间满足何种数学关系时,线性神经网络具有最佳性能?3、线性神经网络有何局限性?如何克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