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精品课件(含视频)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共40张PPT)

纸张结构紧密,但质 地粗糙,表面有细纤维渣, 可见造纸技术比较原始。
自主学习:请阅读教材73页内容,完成以下 三个问题。
(1)谁改进了造纸术? (2)造纸的原料有哪些? (3)用此原料造成的纸有哪些优点?
论丛史出: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 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张角—太平道 张陵—五斗米道
青城山位于四川都 江堰市,相传是张
陵修道传教的地方
道教教主——(老子)太上老君
神化
老
太上老君
子
道
火 药
教
的
与
发
中
明
国
文
化
太
极
拳
武当山
道道 观观 太极图
道士
生活中的道教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返老还童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佛教的传入
发源地
印度
产生时间
公元前6世纪
传入中国 时间
假如你是百姓...... 假如你是帝王......
1、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 宗教广泛传播的原因: 2、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看谁答得快!——道教篇 1、道教兴起于何时?它的创始人是谁?道教 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①东汉动 道末脑教年筋为:②张什张陵么角(要(五尊太斗老平米子道道为))“、太上老君”?
③道教尊奉黄帝和老子,尊老子为教主, 称他为“太上老君”。
华佗(145-208)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 为“外科鼻祖”。“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
合作探究
五禽戏
图中模仿的是哪种动物?
熊形
人物 生活时代
自主学习:请阅读教材73页内容,完成以下 三个问题。
(1)谁改进了造纸术? (2)造纸的原料有哪些? (3)用此原料造成的纸有哪些优点?
论丛史出: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 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张角—太平道 张陵—五斗米道
青城山位于四川都 江堰市,相传是张
陵修道传教的地方
道教教主——(老子)太上老君
神化
老
太上老君
子
道
火 药
教
的
与
发
中
明
国
文
化
太
极
拳
武当山
道道 观观 太极图
道士
生活中的道教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返老还童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佛教的传入
发源地
印度
产生时间
公元前6世纪
传入中国 时间
假如你是百姓...... 假如你是帝王......
1、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 宗教广泛传播的原因: 2、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看谁答得快!——道教篇 1、道教兴起于何时?它的创始人是谁?道教 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①东汉动 道末脑教年筋为:②张什张陵么角(要(五尊太斗老平米子道道为))“、太上老君”?
③道教尊奉黄帝和老子,尊老子为教主, 称他为“太上老君”。
华佗(145-208)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 为“外科鼻祖”。“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
合作探究
五禽戏
图中模仿的是哪种动物?
熊形
人物 生活时代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精品教学课件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栏目索引
材料三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 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 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 华夏文明。 (1)材料一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这一历史功绩是在哪一年 完成的? (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 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秦朝在地方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什么制 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 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栏目索引
知识点四 道教和佛教 5.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项目
佛教
道教
起源地 古印度 不同点 教义 主张因果报应,提倡今生忍受苦难,努
力修行,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中国
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追求 现世幸福
相同点
影响
佛教的思想对贫苦民众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道教的思想又迎合了统 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求。因此,这两大宗教得以传播和发展。 佛教和道教的传播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它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汉书·司马迁传》 史料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栏目索引
史料解读 史料一:上起轩辕黄帝,下到如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 八章,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计一百三十篇。也想用来探究天道和 人事的规律,弄清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一家的学说。史料二: 刘向、扬雄这些博览群书的人,都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佩服他善于 叙说事物的道理,明辨而不华丽,质朴而不鄙俗,他的文章秉笔直书,所记 述的事件翔实准确,不做虚假的赞美,不掩饰丑恶的东西,所以称作实 录。史料三:《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 书的先河,所以说它是“史家之绝唱”;《史记》的文学性也很强,可以 和《离骚》比肩。 知识链接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 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司 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 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栏目索引
材料三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 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 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 华夏文明。 (1)材料一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这一历史功绩是在哪一年 完成的? (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 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秦朝在地方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什么制 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 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栏目索引
知识点四 道教和佛教 5.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项目
佛教
道教
起源地 古印度 不同点 教义 主张因果报应,提倡今生忍受苦难,努
力修行,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中国
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追求 现世幸福
相同点
影响
佛教的思想对贫苦民众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道教的思想又迎合了统 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求。因此,这两大宗教得以传播和发展。 佛教和道教的传播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它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汉书·司马迁传》 史料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栏目索引
史料解读 史料一:上起轩辕黄帝,下到如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 八章,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计一百三十篇。也想用来探究天道和 人事的规律,弄清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一家的学说。史料二: 刘向、扬雄这些博览群书的人,都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佩服他善于 叙说事物的道理,明辨而不华丽,质朴而不鄙俗,他的文章秉笔直书,所记 述的事件翔实准确,不做虚假的赞美,不掩饰丑恶的东西,所以称作实 录。史料三:《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 书的先河,所以说它是“史家之绝唱”;《史记》的文学性也很强,可以 和《离骚》比肩。 知识链接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 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司 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 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精品)2019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精品课件

勇于追求真理
注重实践
25
讲授新课
四单道击教和此佛处教 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观察和思考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道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教 圣
• 第五级
地
——
青 城 山
26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27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A• .第西二级汉初年 B.西• 第•汉三第级四末级 年
• 第五级
C.东汉初年 C.东汉末年
44
• 第四级 • 第五级
随着文化的发展,读书、写字对 书写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的 祖先有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4
导入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认识与了解 学习目标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1.• 了第•二解第级三两级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包括纸 的发明•和第四改级 进、张仲景和华佗、《史
• 第四级
②“蔡侯• 纸第五级”: 纪念蔡伦的功绩
③意义: 促进文化的传播。
8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蔡伦
9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造纸辑工母艺版流标程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32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西汉天水放马滩纸地图
造纸术的发明
变废为宝
蔡伦改进造纸术 树皮、麻头、破布、 旧渔网等植物纤维
造纸工艺流程
纸
蔡伦(约62—121)
造纸术的发明 动手连一连
蒸煮、舂
4 (chong)捣
3 焚烧草木
5制
2 浸渍沤制 灰
浆
1 洗涤原料
捞取纸浆、 6 晾晒
7 码放
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的改进与传播,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
纸
2
4
1
…3 …
5
纸的使用遍布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教版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
2
3
4
造科纸术 的技发明
张医仲景 和学华佗
历史史名著 《史学记》
道宗教和 佛教教
造纸术的发明
甲骨
青铜器 竹木简
石壁材料
在纸发明以前, 中国古人用什 么作书写材料? 这些材料有什 么特点?
造纸术的发明
石壁材料 帛书
在纸发明以前, 中国古人用什 么作书写材料? 这些材料有什 么特点?
纸“问世”以前,一些国家、地区的书写材料
中 国 甲骨、帛、竹木简等 朝鲜、日本 竹木简、帛 印 度 白树皮、贝叶 埃 及 纸草 欧 洲 羊皮
造纸术的发明
考古学家在西安灞桥、甘 肃天水、敦煌等地几次发现了 西汉时期的麻纸。其中甘肃天 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 纸地图,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 最早的纸。
河南洛阳白马寺
道教和佛教
合作填一填
创立时间 创立者
创立地点 传入时间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印度 西汉末年
基本教义 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课件(34张)

四、宗教——道教
基本主张
1、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可 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可以做到 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2、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主张修身养 性,消极避世;
3、炼制丹药是另一种重要方法,丹药分外丹 和内丹,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而成, 服之可令不老不死,内丹就是气功。
2019/11/2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 汉的科 技与文 化课件(34张)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 汉的科 技与文 化课件(34张)
2019/11/2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 汉的科 技与文 化课件(34张)
1.概述造纸术的发明。 2.找出张仲景、华佗两位名医的生活 时代、称谓、医学成就。 3.描述西汉的史学成就。 4.概述两汉时期的宗教成就及影响。
一、造纸术的发明
美国人麦克·哈特在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 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 在第七位,远远排在我们熟 知的哥伦布、爱因斯坦、达 尔文之前。
2007年,美国《时代》 周刊评选和公布人类“有史 以来最佳发明家”,蔡伦又 榜上有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 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 造纸术。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 汉的科 技与文 化课件(34张)
2019/11/2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 汉的科 技与文 化课件(34张)
一、造纸术的发明
在纸张出现以前,人民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
甲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 汉的科 技与文 化课件(34张)
青铜器
丝帛
竹 简
基本主张
1、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可 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可以做到 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2、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主张修身养 性,消极避世;
3、炼制丹药是另一种重要方法,丹药分外丹 和内丹,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而成, 服之可令不老不死,内丹就是气功。
2019/11/2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 汉的科 技与文 化课件(34张)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 汉的科 技与文 化课件(34张)
2019/11/2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 汉的科 技与文 化课件(34张)
1.概述造纸术的发明。 2.找出张仲景、华佗两位名医的生活 时代、称谓、医学成就。 3.描述西汉的史学成就。 4.概述两汉时期的宗教成就及影响。
一、造纸术的发明
美国人麦克·哈特在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 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 在第七位,远远排在我们熟 知的哥伦布、爱因斯坦、达 尔文之前。
2007年,美国《时代》 周刊评选和公布人类“有史 以来最佳发明家”,蔡伦又 榜上有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 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 造纸术。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 汉的科 技与文 化课件(34张)
2019/11/2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 汉的科 技与文 化课件(34张)
一、造纸术的发明
在纸张出现以前,人民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
甲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 汉的科 技与文 化课件(34张)
青铜器
丝帛
竹 简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31张PPT)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烧 制
工
草
艺
木 灰
流
程
图
制 浆
将麻头、破布等原料经洗涤、蒸煮、 舂捣、漂洗,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 捞取纸浆,晾晒干燥后即成为纸张。
蒸 煮 、 舂 捣
捞 取 纸 浆 、 晾 晒
码 放
壹 纸的问世
(3)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呢?
①造纸术的发明使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 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东汉和帝年号)元年(公元108年),奏上之。帝善其 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后汉书·蔡伦传》
“阅蔡读侯材纸料” ,说具说备蔡哪伦些优用点什呢么?原料造纸?(2)东汉时期的蔡伦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改进了造纸术
洗
涤
造原 纸料
这是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 天水放马滩一座西汉文景时期汉墓 中发现的一幅麻纸地图。地图纸质 薄而软,因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 碎片。
这幅纸质地图是我国目前所知 的最早的纸张实物,证明西汉时已 生产纸。但这种纸质地粗糙,使用 不便。
纸本地图
壹 纸的问世
(1)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
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但这种麻纸质地 粗糙,使用不便。
——译自陈寿景《三国志·华佗传》
材料四:华佗的“五禽戏”是我国民间流传时间最长、范围最 广的健身方法之一。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把“五禽戏”作为四 种健身气功之一在全国推广。华佗“五禽戏”以它丰富的内涵、 多样的形式,成为我国健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华佗“五禽戏”的历史渊源与思想内涵》
【第三篇章】
太上老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30页)

文学价值。 4. 知道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及其发展状况,理解宗教
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一部分
科技展
一、造纸术的发明:
科技成就——造纸术
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
原始社会
商周时代
战国时代
据说写一部《圣经》, 要用300张羊皮。
简
古埃及的书写材料:纸草、泥版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
帛 以上(陶 甲骨 青铜 帛 竹简等)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动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 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汉武帝,被投下监 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
三、历史巨著《史记》
4.体例: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范围: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实。
6.内容: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无情揭 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还为下层人物写传记。
7.影响及地位: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 高的地位。
评价:
史学价值 《汉书》“司马迁传”评论《史记》的文笔是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即秉笔 直书,实事求是。
文学价值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2)看病方法:望闻问切四诊法
(1)时代: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2)地位: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姓名:张仲景
2、生活时代:东汉末年
3、职业:医学家
4、贡献:著《伤寒杂病论》
5、 地位: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 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 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一部分
科技展
一、造纸术的发明:
科技成就——造纸术
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
原始社会
商周时代
战国时代
据说写一部《圣经》, 要用300张羊皮。
简
古埃及的书写材料:纸草、泥版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
帛 以上(陶 甲骨 青铜 帛 竹简等)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动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 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汉武帝,被投下监 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
三、历史巨著《史记》
4.体例: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范围: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实。
6.内容: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无情揭 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还为下层人物写传记。
7.影响及地位: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 高的地位。
评价:
史学价值 《汉书》“司马迁传”评论《史记》的文笔是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即秉笔 直书,实事求是。
文学价值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2)看病方法:望闻问切四诊法
(1)时代: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2)地位: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姓名:张仲景
2、生活时代:东汉末年
3、职业:医学家
4、贡献:著《伤寒杂病论》
5、 地位: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 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 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优质课件(含视频)

查查看,元兴元年是公元那一年?
东汉和帝年号 公元105年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
生活时期:东汉末年
成就及地位: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
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方法,
后世尊称为“医圣”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伤寒杂病论》书影
张仲景 (150--219年) 东汉南阳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
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 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 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东汉 明帝
大
月 氏
洛阳
长安
天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
峨眉金顶
峨眉山万年寺普贤金铜像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的兴起
地位: 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兴起: 东汉末年在我国民间兴起。
创始人: 张角创立太平道 尊奉黄帝和老子及神仙方术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
老子
神化
太上老君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宋代道教石造像 。这座露天的老子 石像,是道教造像中的重要遗物。
二、张仲景和华佗
2、华佗
生活时期: 东汉末年 擅长技术: 外科手术。
制成“麻沸散” 成就及地位: 编制“五禽戏”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麻醉药剂“麻沸散”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五禽戏
熊形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三、历史巨著《史记》
作者: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 内容: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东汉和帝年号 公元105年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
生活时期:东汉末年
成就及地位: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
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方法,
后世尊称为“医圣”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伤寒杂病论》书影
张仲景 (150--219年) 东汉南阳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
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 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 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东汉 明帝
大
月 氏
洛阳
长安
天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
峨眉金顶
峨眉山万年寺普贤金铜像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的兴起
地位: 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兴起: 东汉末年在我国民间兴起。
创始人: 张角创立太平道 尊奉黄帝和老子及神仙方术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
老子
神化
太上老君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宋代道教石造像 。这座露天的老子 石像,是道教造像中的重要遗物。
二、张仲景和华佗
2、华佗
生活时期: 东汉末年 擅长技术: 外科手术。
制成“麻沸散” 成就及地位: 编制“五禽戏”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麻醉药剂“麻沸散”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五禽戏
熊形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三、历史巨著《史记》
作者: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 内容: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宗教的发展
道教
兴起背景:东汉末年, 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 找精神上的寄托
张角创立太平道 张陵创立五斗米 道
佛教
佛教是世界大三宗教 之一,创始人是释迦 牟尼
张骞通西域后,佛教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
佛教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
中国文化,在社会、
思想、文学以及建筑
、雕刻、绘画等方面
02
找出司马迁和《史记》的相 关内容
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 03 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
影响?
两
造纸术 的发明
发明:西汉时期 改进: 东汉蔡伦 影响:
汉 的 科
医学发展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
技 和
作者:司马迁 《史记》 地位: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视频导入:蔡伦改进造纸术
学习目标
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 化的作用和医学发展(重点 ) 知道以《史记》为代表的史 学成就和佛教、道教在中国 的传播(重点)
分析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 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 生的影响(难点)
自学指导 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67-71,用笔划出关键词
01
找出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张 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
③意义: 促进文化的传播。
蔡伦
造纸工艺流程
①漂洗、浸泡 原料
②用草木灰除去 原料中的油脂、 色素
③把原料切 碎、煮烂
④把原料捣 成细纤维, 并放入水池 搅成纸浆
⑤用模具捞取 纸浆,并晒干 使之成型
⑥砑光,制成 纸张
二.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
1、“医圣”张仲景 (1)时间: 东汉末年 (2)贡献: 《伤寒杂病论》
医学的发展
张仲景
东汉末年的名医(医圣 )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 创者
著作: 《伤寒杂病论》
华佗
东汉末年名医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成就: 发明“麻沸散” 创编“五禽戏”助人 强身健体
《伤寒杂病论》
1、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 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 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 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 2、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 预防疾病。
两汉的科技与技术
七年级历史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新课导入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真是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说起来还真 是吓人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 能抬动,汉武帝足足看了一个多月,那个累啊,真是难以形 容啊!
知识拓展
最早的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 土的西汉绘有地图 的纸,是西汉早期 用麻做的纸,也是 目前世界上发现最 早的纸。
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
西汉时期,人们 已经懂得造纸的 基本方法
蔡伦
东汉蔡伦总结前人 经验,改进造纸术
材料:树皮、麻头、 破布、旧渔网等植物 纤维 ( 优 点 : 原料易找,价 格便宜,易于推广)
产生深远影响。
白马寺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境内,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誉为“中 国第一古刹”。
合作探究二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繁荣 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基石) 2、经济繁荣;(物质保障) 3、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对之前的科技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发展;
课堂小结:
新课讲授
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的发明【西汉】
甘肃天水出土的 用麻做的纸是目 前世界上已知的 最早的纸。
西汉早期造出的纸已经可以用于书写文字 和绘图,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甘 肃 汉 墓 : 最 早 的 纸
2、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
①优点: 原料来源广; 成本低;质量高。
②“蔡侯纸”: 纪念蔡伦的功绩
麻沸散
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 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 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 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 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 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所创 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
华佗给关公刮骨
五禽戏
五禽戏是一种外动 内静动中求静、动静 具备、有刚有柔、刚 柔相济、内外兼练的 仿生功法,与中国的 太极拳、日本的柔道 相似。
造纸术的发明
洗涤 浸渍沤制
焚烧草木灰
④蒸煮
造纸工序
⑤舂(chōng)捣
⑥制浆
⑧ 晒 纸
⑦捞取 ⑨揭纸码放
合作探究一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对 当时和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①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也便利典籍的流传; ②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是中国对 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知识拓展
史学的发展
司马迁
《史记》的作者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史记》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 地位:文笔优美,所 记人物形象生动,在 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 地位
视频: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 "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 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 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 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 书》、《后汉书》、《三 国志》合称"前四史"。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
文 化
宗教
佛教:西汉末年传入
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元素
道教: 东汉时期,民间兴起(太平道、五斗米道)
造纸术的发明
背景
看图思考: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材料书写?
原始社会
商周时代
陶器
龟甲、兽骨
青铜器
战国时代 竹 木 简
帛 书
课堂思考
请思考,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 料有什么缺点?
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 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 用.
思考:你知道再生纸吗?今天人们大力 提倡使用“再生纸”有什么重要意义?
环保专家提供的资料表明:一吨废纸可生产品质良好的再生 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立方米(相当于26棵3—4年的树木 ),节省化工原料300公斤,节煤1.2吨,节电600度;并可 减少大量的废弃物。 意义:①减少污染,保护环境;②节约资源…
同学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陶器 甲骨
青铜器 竹木简
丝帛 石壁
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都有哪些书写材料, 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
随着文化的发展,读书、写字对书写材料的 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的祖先有是怎么解决这个 问题的呢?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汉时Leabharlann 的科技和文化,包括纸的发明和改进、 张仲景和华佗、《史记》、道教和佛教。 2.体验、感悟古代科技发明的过程。 3.认识两汉时期我国科技水平的领先地位及对人类文 明作出的贡献。
宗教的发展
道教
兴起背景:东汉末年, 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 找精神上的寄托
张角创立太平道 张陵创立五斗米 道
佛教
佛教是世界大三宗教 之一,创始人是释迦 牟尼
张骞通西域后,佛教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
佛教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
中国文化,在社会、
思想、文学以及建筑
、雕刻、绘画等方面
02
找出司马迁和《史记》的相 关内容
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 03 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
影响?
两
造纸术 的发明
发明:西汉时期 改进: 东汉蔡伦 影响:
汉 的 科
医学发展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
技 和
作者:司马迁 《史记》 地位: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视频导入:蔡伦改进造纸术
学习目标
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 化的作用和医学发展(重点 ) 知道以《史记》为代表的史 学成就和佛教、道教在中国 的传播(重点)
分析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 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 生的影响(难点)
自学指导 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67-71,用笔划出关键词
01
找出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张 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
③意义: 促进文化的传播。
蔡伦
造纸工艺流程
①漂洗、浸泡 原料
②用草木灰除去 原料中的油脂、 色素
③把原料切 碎、煮烂
④把原料捣 成细纤维, 并放入水池 搅成纸浆
⑤用模具捞取 纸浆,并晒干 使之成型
⑥砑光,制成 纸张
二.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
1、“医圣”张仲景 (1)时间: 东汉末年 (2)贡献: 《伤寒杂病论》
医学的发展
张仲景
东汉末年的名医(医圣 )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 创者
著作: 《伤寒杂病论》
华佗
东汉末年名医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成就: 发明“麻沸散” 创编“五禽戏”助人 强身健体
《伤寒杂病论》
1、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 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 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 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 2、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 预防疾病。
两汉的科技与技术
七年级历史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新课导入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真是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说起来还真 是吓人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 能抬动,汉武帝足足看了一个多月,那个累啊,真是难以形 容啊!
知识拓展
最早的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 土的西汉绘有地图 的纸,是西汉早期 用麻做的纸,也是 目前世界上发现最 早的纸。
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
西汉时期,人们 已经懂得造纸的 基本方法
蔡伦
东汉蔡伦总结前人 经验,改进造纸术
材料:树皮、麻头、 破布、旧渔网等植物 纤维 ( 优 点 : 原料易找,价 格便宜,易于推广)
产生深远影响。
白马寺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境内,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誉为“中 国第一古刹”。
合作探究二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繁荣 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基石) 2、经济繁荣;(物质保障) 3、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对之前的科技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发展;
课堂小结:
新课讲授
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的发明【西汉】
甘肃天水出土的 用麻做的纸是目 前世界上已知的 最早的纸。
西汉早期造出的纸已经可以用于书写文字 和绘图,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甘 肃 汉 墓 : 最 早 的 纸
2、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
①优点: 原料来源广; 成本低;质量高。
②“蔡侯纸”: 纪念蔡伦的功绩
麻沸散
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 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 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 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 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 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所创 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
华佗给关公刮骨
五禽戏
五禽戏是一种外动 内静动中求静、动静 具备、有刚有柔、刚 柔相济、内外兼练的 仿生功法,与中国的 太极拳、日本的柔道 相似。
造纸术的发明
洗涤 浸渍沤制
焚烧草木灰
④蒸煮
造纸工序
⑤舂(chōng)捣
⑥制浆
⑧ 晒 纸
⑦捞取 ⑨揭纸码放
合作探究一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对 当时和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①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也便利典籍的流传; ②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是中国对 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知识拓展
史学的发展
司马迁
《史记》的作者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史记》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 地位:文笔优美,所 记人物形象生动,在 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 地位
视频: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 "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 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 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 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 书》、《后汉书》、《三 国志》合称"前四史"。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
文 化
宗教
佛教:西汉末年传入
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元素
道教: 东汉时期,民间兴起(太平道、五斗米道)
造纸术的发明
背景
看图思考: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材料书写?
原始社会
商周时代
陶器
龟甲、兽骨
青铜器
战国时代 竹 木 简
帛 书
课堂思考
请思考,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 料有什么缺点?
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 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 用.
思考:你知道再生纸吗?今天人们大力 提倡使用“再生纸”有什么重要意义?
环保专家提供的资料表明:一吨废纸可生产品质良好的再生 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立方米(相当于26棵3—4年的树木 ),节省化工原料300公斤,节煤1.2吨,节电600度;并可 减少大量的废弃物。 意义:①减少污染,保护环境;②节约资源…
同学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陶器 甲骨
青铜器 竹木简
丝帛 石壁
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都有哪些书写材料, 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
随着文化的发展,读书、写字对书写材料的 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的祖先有是怎么解决这个 问题的呢?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汉时Leabharlann 的科技和文化,包括纸的发明和改进、 张仲景和华佗、《史记》、道教和佛教。 2.体验、感悟古代科技发明的过程。 3.认识两汉时期我国科技水平的领先地位及对人类文 明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