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合集下载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 2017-10)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二O一七年一月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细勘察工程编号:2017-10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校对:审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察公司月1年2017 期:日察勘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集成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目录第一部分文字报告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 1.1 拟建工程概况 1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 11.3 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2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 2.1 地形地貌、气象 3 2.2 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 3 2.3 区域地质概况 3 2.4 岩土的构成与特性 4 2.5 不良地质作用 5 2.6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52.7 水文地质条件 5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 5 3.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5 3.2 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6 3.3 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 6 3.4 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93.5 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104.结论与建议105.说明11图表第二部分1. 图例1页2. 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页3.(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4. 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5. 工程地质剖面图3页2017-10报告编号: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集成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目录6. 钻孔柱状图8页7.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总表2页2017-10报告编号: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1.1 工程概况委托单位:中兴建安公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枣庄市峄城区,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特性:拟建工程为办公楼1栋,宿舍1栋,餐厅1栋,总建筑面积,建筑物主要特征见下表1.1。

2***m拟建建筑物主要特征 1.1表基础用拟建筑物采建筑物层数荷载底面名称结构类型地基基础标高柱墙(编号)型式地上地下(m) kN/m kN框架结构无厂房独立基础*4具体建筑物的尺寸、层数及平面布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勘察的目的和任务:(一).查明建筑场地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及工程特性;(二).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三).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和建议;(四).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五).提供地基土的承载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及设计、施工所需要的岩土技术参数;(六).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判定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七).确定场地的地震设防烈度,划分场地土类别和建筑场地类别,并对地基土的地震液化进行判定;(八).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适宜性,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方案提出建议。

二.拟建工程概况:(一).场地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河北辛集经济开发园区,兴业街与工业路交叉口西北侧,新建建筑物位于厂区东南部和西部。

(二).拟建建筑物概况见下表三.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量(一).勘察依据1.建设方提供的《总平面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委托单》。

2.本次勘察工作依据的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2012;《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河北省建筑地基承载力技术规程》(试行)DB13(J)/T48-2005等。

(二).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1条至3.1.4条的规定,确定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岩土勘察报告范本2

岩土勘察报告范本2

目录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11.1、工程概况...........................................................11.2、勘察目的、任务要求.................................................11.3、勘察技术依据和技术标准.............................................1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11.5、勘察方法与勘察工作完成情况.........................................11.5.1、工程地质测绘或调查...............................................11.5.2、勘探点的布置、勘探设备和方法与完成工作量 ........................11.6、工作完成情况.......................................................21.7、勘探点测放系统与测放依据...........................................2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32.1、地形地貌...........................................................32.2、气象与水文情况.....................................................32.3、区域地质构造情况...................................................32.4、场地各层岩土的年代、类型、成因、分布、工程特性 ....................32.5、不良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发育程度 ......................32.5.1、地面沉降.........................................................32.5.2、地震效应.........................................................32.5.2.1、建筑场地地震背景资料...........................................32.5.2.2、建筑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与建筑场地类别划分 ..................42.5.2.3、工程地震地基设计参数...........................................42.5.2.4、建筑场地饱和地基土液化判别 ....................................42.5.2.5、建筑场地抗震地段的划分.........................................52.6、埋藏的河道、浜沟、池塘、墓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的特征、分布 ......52.7、特殊性岩土.........................................................52.8、场地地表水与地下水.................................................52.8.1、地下水类型.......................................................52.8.2、地下水位.........................................................52.8.3、地下水的渗透性...................................................52.8.4、地下水(土)的腐蚀性分析.........................................53、岩土试验与原位测试成果统计与分析.......................................6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64.1、建筑场地的适宜性、稳定性评价 ...................................... 64.2、特殊性岩土评价 .................................................... 64.3、地下水和地表水评价 ................................................ 64.3.1、地下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 64.3.2、地下水、地表水对建设工程的影响 .................................. 64.4、岩土工程参数 ...................................................... 64.5、地基土的均匀性、压缩性与工程特性评价 .............................. 74.5.1、地基土的均匀性评价 .............................................. 74.5.2、地基土的压缩性与工程特性评价 .................................... 74.6、地基基础方案分析 .................................................. 74.6.1、复合地基方案-水泥搅拌桩 ........................................ 74.6.1.1、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 ........................................ 74.6.1.2、复合地基变形估算 .............................................. 74.6.2、桩基方案 ........................................................ 84.6.2.1、静压管桩方案 .................................................. 84.6.2.2、分析桩侧产生负摩阻力的可能性与影响 ............................ 84.6.3、成(沉)桩的可能性与对环境的影响 ................................ 84.6.4、桩基承载力与质量测试方法与建议。

岩土勘察报告(毕业设计)

岩土勘察报告(毕业设计)

2.勘察工作2.1、勘察工作量依据勘察规范和勘察合同的要求,结合拟建建筑物的规模和特征,沿拟建建筑物的周边、角点及中部共布设80个勘探孔,其中取土标贯孔20个,取土试样钻孔4个,标准贯入试验孔3个,鉴别钻孔20个,圆锥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孔33个。

深孔共施工62个(由于拟建高层建筑物位置有变化, 现局部深孔处变为多层楼或地下停车场位置),孔深16.00—28.50米,总进尺1400.00米;浅孔共施工18个,孔深8.80—10.80米,总进尺180.30米;本次勘察完成岩土工程勘探总进尺1580.30米;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总进尺173.80米;取原状土试样11件,扰动土试样96件及岩石样16件,标准贯入试验31次,详见附表3-1/1《勘探点一览表》。

地基土静载荷试验一组5个点;剪切波速测试点5个。

本次勘察勘探点的位置及高程由我公司现场实测。

采用的黄海高程系统,其测量标志点引至场地东南侧庆丰街与科尔沁路交互处中心路面,其高程为272.20米(详见平面图位置图及勘探点布置图),钻孔标高测量点80个,地下水位测量点80个,地基土静载荷试验点承压板底面高程测量点5个。

2.2、勘察依据(1)、勘察合同及平面位置图;(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1 J366-2004);(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0)、《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根据拟建工程的特征和该场地的地形地貌形态和工程地质条件对本次勘察等级进行3.场地条件3.1、位置和地形拟建工程位于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赛罕街与庆丰街之间,红城南路与科尔沁路之间。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XXXXXX有限公司XXXXXX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详细勘察)XXX省XXX市XXX院提交日期:20XXX-X-1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详细勘察)报告编写:XXX技术负责:XXX项目负责:XXX审核:XXX院长:XXXXXX省XXX市XXX院提交日期:20XXX-X-1X正文目录一.绪言(一)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二)拟建工程概况(三)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四)勘察等级二.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一)地形、地貌(二)地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三)水文地质条件(四)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岩土物理力学特征(五)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六)地震效应三.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评价(一)场地地基岩土工程条件评价(二)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三)场地地下水(土)腐蚀性评价(四)基础类型及持力层选择四.结论与建议(一)结论(二)建议附表目录(附报告内)1、钻孔一览表2、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3、土壤室内试验成果表4、岩石天然抗压强度成果表附图目录(附报告内)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共15张)3、钻孔柱状图(共XXX张)附件目录(附报告内)1、勘察任务书一、绪言XXXXXX有限公司XXXXXX工程位于XXXXXX以北,占地总面积约XXXXm2,层高为X层,框架结构,差异沉降敏感,拟采用桩基础。

受XXXXXX有限公司的委托,XXX市XXX院承担了该工程项目场地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按照《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技术条件和要求》的要求,于20XXX年X月1日~X月X2日完成野外现场工作。

(一)勘察的主要目的、任务和要求1、勘察的主要目的、任务和要求依据勘察任务书及相关规范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任务及要求为:(1)、严格遵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钻孔详见附件《钻孔平面布置图》,勘察单位可根据场地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按(JGJ 72-2004)要求调整钻孔数量和位置。

勘探深度应满足(JGJ 72-2004)规范及其它专门规定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汇报人:2024-01-04•勘察目的和任务•勘察方法和手段•勘察成果分析目录•勘察结论和建议•勘察报告书编制要求•勘察报告书审查与审核01勘察目的和任务分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的可能性及对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状况分析了解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的变化规律。

确定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通过勘察了解地质构造,如断层、褶皱等,以及地层的分布、厚度、岩性等特征。

确定工程地质条件获取岩土的密度、含水率、渗透性等物理性质参数。

物理性质参数力学性质参数工程分类与评价通过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确定岩土的抗压、抗剪、抗拔等力学性质参数。

根据获取的参数对岩土进行工程分类,评价其工程性能及稳定性。

030201确定岩土参数根据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状况等因素,评估场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场地稳定性评价计算地基在不同荷载下的承载力,评估其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地基承载力分析分析场地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评估场地的抗震性能。

抗震性能评估评估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等。

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02勘察方法和手段基础性调查地质调查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调查,为后续的勘察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地质调查钻探直接勘探方法钻探是通过钻机在岩土层中钻孔,直接获取岩土样本的方法。

通过钻孔内的观察和试验,可以了解岩土层的分布、岩性、厚度、地下水位等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井探和槽探局部勘探方法井探和槽探是在工程场地内布置一定数量的井或槽,通过挖掘或开凿的方式,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分布、岩性、地下水等情况。

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场地较小、钻探无法满足需求的工程场地。

间接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推断地下岩土层的分布、性质和状态的方法。

常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等,适用于大面积的岩土工程勘察。

潍坊高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潍坊高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潍坊高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潍坊高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引言•对潍坊高密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是为了解地下岩土条件以指导工程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

二、研究目的•分析潍坊高密地区的地下水情况、地质构造、岩土特性等相关因素,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三、方法与过程1.采用地质钻探方法获取样品。

2.进行岩土实验室测试:颗粒分析、含水量测试、抗压强度测试等。

3.数据分析与对比。

四、研究结果1.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位较浅,平均深度为5米左右。

•地下水含盐量较高,需要进行合理的排水方案设计。

2.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地层分布不均匀。

•存在断裂带和褶皱带,需要针对性地设计支护措施。

3. 岩土特性•土壤主要为黏土和砂土,含水量较高。

•岩石层呈分层结构,存在一定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抗压强度较低,需要考虑强化措施。

五、结论与建议•在潍坊高密地区的岩土工程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情况,设计合理的排水方案。

•针对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应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

•针对土壤的特性,需要进行强化加固。

•建议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密切注意岩土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六、参考文献•[1]XX地质勘察设计院. “潍坊高密地区岩土勘察报告”. 20XX.七、风险与安全措施•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潍坊高密地区存在地下水含盐量较高的问题,需要注意对土壤和混凝土的腐蚀性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岩石层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和膨胀性,可能导致工程变形和破坏,应加强监测与防范,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

•地质构造复杂,存在断裂带和褶皱带,可能引起坍塌和滑动等危险,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工程建设方式,并进行强化加固。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操作,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八、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我们对潍坊高密地区的地下岩土条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

•未来,可以结合勘察报告中的数据和结论,进一步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和预警工作,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版(共16页)(图文)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版(共16页)(图文)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目录一、前言........................................................................................................................................ - 1 -二、区域地质概述........................................................................................................................ - 2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8 -四、水文地质条件...................................................................................................................... - 10 -五、岩土工程评价...................................................................................................................... - 10 -六、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11 -七、地基土承载力...................................................................................................................... - 12 -八、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 12 -九、场地地震效应...................................................................................................................... - 13 -十、地基方案.............................................................................................................................. - 14 - 十一、结论与建议...................................................................................................................... - 14 -一、前言1、工程概况为完成灾后重建任务,我院受中国中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委托,于20__年9月承担了XX省玉树藏族自治州XX县西杭商住南组团A42地块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宜昌市共升村搬迁安置房-东苑小区地下车库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湖北万泰岩土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七年六月项目名称:宜昌市共升村搬迁安置房-东苑小区地下车库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号:2017-kc-工程地址:宜昌市伍家岗区建设单位:宜昌市伍家乡共升村村委会勘察资质项目负责:牛英朝报告编制:朱灵一校对:冯丹审核:牛英朝总工程师:牛英朝单位负责:谭敦才勘察单位:湖北万泰岩土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提交日期:二零一七年六月目录附表附表1 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1页附表2 勘探点地层厚度一览表 1页附表3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 2页附表4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 3页附表5 土工、岩石试验汇总表 4页附图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张2、工程地质剖面图 16张附件1、《宜昌市共升村搬迁安置房-东苑小区地下车库勘察设计委托书》 1页2、审查意见及回复(后附)宜昌市共升村搬迁安置房-东苑小区地下车库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一、拟建工程概况宜昌市共升村搬迁安置房-东苑小区地下车库项目位于宜昌市伍家岗区共升村,已建汉宜公路南侧。

本项目由宜昌三峡广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拟建建筑为地下车库,具体分布见平面布置图,拟建建筑为2层地下建筑,为框架结构,±0设计标高,车库高度,最大单柱荷载3000KN,重要等级为二级。

(本次勘察仅针对地下车库进行,地下车库上部拟建建筑参考原地勘报告)2012年4月,宜昌万泰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对该场地进行了勘察,并提交了《宜昌市共升村搬迁安置房-东苑小区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由于设计变更原勘察报告不能满足现状基坑的设计要求,受宜昌市伍家乡共升村村委会的委托,湖北万泰岩土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承担了东苑小区地下车库的岩土工程勘察施工任务。

二、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一)勘察目的、任务要求1、查明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与成因类型、分布规律及其在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变化,尤其需查明软土及粉土夹层或黏性土与粉土、粉砂交互层的分布与特征;2、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所需的有关参数指标;3、查明岩土层的膨胀性、软化性、崩解性、触变性等对基坑工程的影响;4、对岩质基坑,应查明岩体的地质构造(含褶皱、断层、节理、破碎带)、岩性、产状、风化程度,结构面特征(包括结构面的类型、力学性质、发育程度、闭合状态、充填与充水情况、各结构面组合关系)以及软质岩石开挖暴露后工程性能恶化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等;岩土组合基坑或坑底以下隐伏岩体对支护结构有影响时,应查明土、岩交界面倾斜方向及其对基坑三、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一)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阶段,该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程》GB50021-2001,2009年版综合评定,该项目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方法本次勘察采用工程测量、钻探、动力触探、土层剪切波速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方法。

各勘察方法的操作要点和技术要求均严格按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执行。

(三)工程量的布置与完成情况1、钻孔布置:勘察钻孔由我公司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布置。

共设计53个勘探点,其中地下车库钻孔总数为35个,基坑钻孔为18个。

钻孔总体按建筑物角点布置,钻孔间距均控制在24m以内,勘探点布置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关于详细勘察阶段钻孔间距的要求。

2、勘探点测放:钻孔位置由我公司专业测量人员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设计平面总图和测量基准点采用全站仪进行施测,平面位置精度±,高程精度±,精度满足要求。

本场地平面坐标系统属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属黄海高程系。

(测量控制点均位于图幅以外)3、钻探采用GXY-1型液压钻机,根据地层特点分别采用不同钻探工具,第四纪覆盖层细粒土采用重锤干砸,土层回次进尺控制在≤;卵石层采用重锤干砸配合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单管钻具全断面取芯,每回次进尺控制在1米以内,基岩层采用清水回转钻进。

每台钻机配1名专业技术员进行岩芯编录。

经检查,本次勘察所有钻孔的孔深均达到要求。

填土层采取率≥80%,粘土采取率≥85%,碎石类土≥60%,破碎岩体≥65%,完整岩体≥80%。

所有钻孔的岩芯样品,均按回次顺序摆放,并进行了编号,填写岩芯卡片。

4、取样四、场区地形、地貌及地层、地质构造(一)场区地形、地貌场地地貌为宜昌单斜凹陷侵蚀堆积低山-丘陵区间冲沟地貌。

本场地原为西北、东南走向冲沟,经人工改造后以农田、鱼塘为主,地形较为平坦。

后因东苑小区前期开工建设,对拟建场区进行了场平,现状地面标高在左右,地形平坦,距离拟建地下车库50m为汉宜公路。

据现场调查,场地周边10m范围内无地下管网设施。

总体来说,地形地貌简单。

(二)区域地质构造1、区域地质构造宜昌地区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处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坪鄂中褶断区的西部、黄陵断穹东面。

区域性断裂构造主要有:香溪镇南~五峰渔洋关以南逾十公里的北北西走向的仙女山断裂(带)、秭归九畹溪~龙马溪的近南北走向的九湾溪断裂、宜都红花套~秭归天阳坪的北西西走向的天阳坪断裂、黄陵断穹北部的北西~北西西走向的雾渡河断裂,以及秭归龙会观~保康县城北西面的北北东~北东向的新华断裂等(见下图)。

图宜昌市构造体系图1-远安断裂 2-天阳坪断裂 3-仙女山断裂 4-九湾溪断裂 5-渔洋关断裂6-龙王冲断裂 7-杨柳池断裂 8-桃李溪断裂 9-龟山河断裂 10-恩施东断裂11-恩施西断裂 12-咸丰断裂 13-建始断裂 14-齐岳山断裂 15-新华断裂16-长阳复式背斜 17-白杨向斜 18-白果坝背斜位于本场地西北面的新华断裂和九畹溪断裂、西面的仙女山断裂和天阳坪断裂以及北东面的雾渡河断裂,在挽近期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活动。

这些活动性断裂的长度由30~大于120公里不等。

垂直滑动速度为~y;它们在挽近期的构造活动,无论是其强度或升降幅度,均具继承性(二)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内未见地表水体,大气降水多沿地排入已建汉宜路排水系统。

从区内地层结构看:①素填土,松散,为透水层;②淤泥质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层;③粉质粘土层,可塑状为主,微透水,属相对隔水层;④层卵石主要为泥质充填,充填较好,为弱透水性层;⑤-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裂隙较发育,属透水含水层;⑤-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属相对隔水层。

根据含水岩土层性质,场区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土层孔隙水。

分述如下:(1)上层滞水本场地松散土层孔隙水主要为上层滞水,但该层水位于原地形冲沟内,具有一定的潜水特征。

主要分布在原鱼塘位置的素填土层中,主要受大气降水及生活用水渗入补给。

(2)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泥质粉砂岩节理裂隙中,节理裂隙水分布不均匀,水量较小。

地下水沿裂隙运移,多以渗流形式排泄。

(3)地下水的动态特征与运移条件勘探期间,干钻完素填土,部分钻孔见上层滞水,水位埋深~。

地下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垂直补给,受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控制:场区内地下水易向原地势低洼处汇聚。

综上所述: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对基础施工有一定的影响,但只要做好截水和排水措施,可以使其对施工影响减小到最小。

(三)环境水、土的腐蚀性分析与评价根据场地气候条件及岩土的含水特性等条件综合判定本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

本场地腐蚀性借用2014年10月《宜昌车站村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安置房项目E地块》项目所取的水、土腐蚀性试样进行评价,本场地距车站村E地块项目不足1公里,所出地貌单元基本一致。

根据借用试验结果,以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表和表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标准(见表13、14),说明场区环境水质良好,对各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结构为微腐蚀性。

详细试验结果见附件“水质简分析报告”,水质分析结果见下表2: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表2湿,结构松散,主要由泥质粉砂岩碎屑、泥质粉砂岩碎块石、卵石及少量建筑垃圾组成,其中碎块石含量占30~40%,碎石直径一般小于10cm,均匀性差,回填时间不足5年。

②淤泥质粉质粘土(Q4l):场区原鱼塘有分布,该层层厚为~,平均厚约。

灰黑色,多呈软塑状,含大量有机质,略具腐臭味,静水沉积成因。

③粉质粘土(Q4al+pl):场区均有分布,厚~,平均厚度为。

呈灰黄色,褐黄色,稍湿,呈可塑状为主,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中等,主要属冲积成因,该层底部局部含卵石颗粒。

根据试验结果该层土的自由膨胀率均小于40,判定该层土为非膨胀土。

④卵石(Q4al+pl):场区西北侧有分布,厚~,平均厚度为。

黄褐色,稍湿,呈稍密状,卵石含量约55~60%,磨圆度较好,多呈次圆形~圆形,粒径多为20~100mm,最大粒径超过200mm,卵石主要成份为石英砂岩、灰岩,少量为花岗岩,中等风化,未见胶结现象,卵石部分接触,卵石之间被粘性土充填,粘性土为可塑状,充填较好。

本层钻进较苦难,不易塌孔,岩芯采取率低。

w):紫红色~灰白色,岩性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夹少量泥岩、砾⑤泥质粉砂岩(K1岩,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及粘土矿物蒙脱石组成,以泥质胶结为主,次为钙质胶结,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该岩石具有遇水易软化,失水易崩解的特性。

根据本次勘探揭露情况,按其风化程度不同将其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风化带两个亚层,现分述如下:w):场地大部有分布,呈紫红色,该层层厚为~,平均厚约。

⑤-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1粉砂质结构,厚层状构造,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局部夹少量泥质粉砂岩,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和长石,少许方解石和粘土矿物,胶结物成份以泥质为主,次为钙质,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结构已大部分破坏,钻探所取岩芯多呈碎块状及薄饼状,岩体破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

⑤-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K1w):全场地均有分布,本次揭露的厚度为~。

呈棕红色、灰白色,粉砂质结构,厚层状构造,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和长石,少许方解石和粘土矿物,胶结物成份以钙质为主,次为泥质,岩体结构部分被破坏,风化裂隙一般发育,钻探岩芯多呈短~中柱状,岩质较新鲜。

岩体强度较强风化带显着升高,岩体较完整,饱和单轴抗压强度f rk=,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

表7岩石物理、力学试验结果统计表表8注:表10中粉质粘土及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粘聚力及内摩擦角均根据直接快剪试验、饱和抗剪试验折减后提供;素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卵石、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根据原位测试结合本地经验取值。

本次勘察取值主要根据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结合前期勘察报告综合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