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曾遭遇过胃肠道功能紊乱带来的困扰,如胃胀、胃痛、腹泻、便秘等。
胃肠道功能紊乱并非一种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但却会对我们的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法。
胃肠道功能紊乱,又称为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
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饮食不规律、精神心理因素、肠道菌群失调、胃肠道感染等有关。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诊断胃肠道功能紊乱主要依靠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手段。
症状方面,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这些症状往往反复发作,且持续时间较长。
体格检查一般无明显阳性体征,但在部分患者中可能会有腹部压痛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粪便常规、生化检查等,有助于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影像学检查如胃肠钡餐造影、胃镜、肠镜等,可直观地观察胃肠道的形态和结构,以确定是否存在病变。
在治疗方面,西医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例如,对于腹痛、腹胀明显的患者,可能会使用解痉药如山莨菪碱;对于腹泻的患者,会给予止泻药如蒙脱石散;对于便秘的患者,则可能使用通便药如乳果糖。
此外,还会使用调节胃肠道动力的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同时,对于存在精神心理因素的患者,如焦虑、抑郁等,可能会给予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
中医认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属于“胃脘痛”“痞满”“泄泻”“便秘”等范畴。
其病因多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脾胃虚弱等有关。
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胃肠道功能的紊乱往往是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诊断胃肠道功能紊乱。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闻诊包括听声音、嗅气味;问诊则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饮食、睡眠、情志等情况;切诊通过触摸脉象来判断病情。
中医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药治疗方面,会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疗效观察

要 目的: 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功 能性 胃排空障碍 的疗效。方法: 19 对 9 7年 1月 ~20 0 7年 1 月
收治的4 3例 因不 同腹部手术后发生功 能性 胃排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 中西医结合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其 治
疗效果 。结果 : 所有 4 3例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 出院 , 无一例再手术 , 中治疗组 与对照组在 3周 内恢复例 其 数 、 内恢复例数和平均 胃管放置时间方面比较均有较明显优势( < . ) 4周 P 0 5 。结论: 0 中西 医结合治疗腹部手 术后功 能性 胃排空障碍疗效显著 , 应尽量避免再手术。 关键词 功 能性 胃排空障碍; 中西 医结合治疗
维普资讯
6 2
新疆中医药
20 0 7年
第2 5卷
第5 ( 期 总第 1 1 ) 1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 胃排空障碍疗效观察
杨东鹰 , 绍斌 , 段 居来提 ・ 艾力 , 樊晓静
(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 中医医院 , 新疆 摘 乌鲁木齐 800 ) 30 0
背 部 轻 微 僵 硬 不 适 , 复 查 血 沉 2 mmt 时 。 9 /x J
C P .0 gd, R 09m /l谨守 原方 案巩 固治疗 , 患者 坚持 服 嘱 药定期 复查 , 适量 功能锻炼 。
5 讨 论
强直性脊柱炎 目前 尚无根治方法 , 但是患者如
果 能及 时诊 断及合 理 治疗 , 以达 到控 制症 状 并改 可
- +
-+ -+
・ +
-+ -+
重, 休息缓解 , 未做治疗 , 年前腰骶部疼痛加重 , 4 伴 发 双髋 关节 间断性 肿胀 , 当地 医 院经化 验 和双侧 在 骶髂关节 C 检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给予雷公 T 藤 、 必得 等药 物 口服 , 情渐 进性 加重 , 芬 病 长期 服 用 布洛芬、 西乐葆等止痛药物维持。 06年 l 月 81 20 O 3 来我 科就诊 。症 见 : 骶及双髋 关节疼 痛 , 活 动 腰 腰椎 受 限 , 体 : 墙距 7m, 查 枕 c 指地距 3c 骶髂 关 节 C 5m; T 显 示 双 侧 骶 髂 关 节 4级 改 变 ;血 沉 9 m /x , 0 md 时 C P . g l中医诊断: R8 m/。 4 d 脊痹( 肾虚督寒证 )西医诊 ; 断 : 直性 脊柱 炎 。 中医治 疗 : 强 以补 肾强督 、 精壮 填 骨为治则 。方药 : 寄生 、 鸡血藤各 2g狗脊 3g川 0, 0, 断、 骨碎补各 1g独活 、 0, 熟地 、 杜仲 、 仙灵脾各 1g 5, 甘草 6。每 1 l 口服。再给予 口服西乐葆每 1 1 g 3 剂 3 次 , 次 20 g柳氮磺吡啶片 O g 每 1 3 口服。 1 0m , ., 3 次 5 重组人肿瘤坏死 因子一 抗体融合蛋 白 2m 皮下 注 5g 射每周 2 , 次 连用 3 个月。3 个月复诊 : 患者腰骶及 双髋 关 节 疼 痛 已消 , 自行 停 西 乐 葆 l , 且 周 惟感 腰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H bi e i lo ra. 1 .a . o 3 . 02 ee M dc un1 0 1Jn V l 3 N . aJ 2
对压疮风险的预测能力 j 。
35 压疮管理小组介入管理增强了科室间的交流 . 压疮 小组 成员均是由危重患者较多的科室护士长组 成 , 她们 在压疮 预防
压疮 的发生 , 在护理质控管理中应该按 照不可避免发生 的情况 来对 待。现在压疮 小组介入管理的模式 , 改变 了管理者 的工作 方法 , 调动了护理人员 积极参 与压 疮管理 的积极 性 , 压疮上 使
2 0 2 2 - . 0 7, 2: 0 21
参考文献
1 鲁桂 鸣, 彭虹 , 朱江. 格化管 理预防压疮 效果观察. 表 护理学杂 志, 2 汤丽 , 于桂云 , 丽华. 周 压疮 高危患者的护 理质量 的全程控制. 护理 学报 ,0 8 1 :13 . 20 ,5 3 -2 3 汤京 云. 复护理程 序对 6 康 8例压 疮患者 的疗 效影响. 齐鲁护理杂
神经 , 反射性引起肠 蠕动增强 , 使气体排 出体外 。另外 热敷 促 还可刺激皮肤的感 受器 , 通过腰骶部神经节段 及中枢的调节作 用, 调节 大小肠及膀胱的功能 , 促进肠蠕动功能恢复 , 同时热敷 作用还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 张 , 进血液循 环 、 强新 陈代谢 促 增
2 例, 1 阑尾手术 9例 , 腹部外伤如肠 管损伤等 7例 。2组年龄 ,
并 按 肠 管 走 行 方 向 给予 腹 部 按 摩 , 原 理 是腹 部 按 摩 可 加 速 血 其 液 循 环 , 快 胃肠 血 运 , 利 于 胃肠 功 能 的 恢 复 , 热 刺 激 胃肠 加 有 温
验组和对 照组。其 中试 验 组 4 4例 , 2 男 4例 , 2 女 0例8 5例采取 中西 医结合 护理防治术 后 胃肠功能紊乱 , 取得 良好效果 , 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护理改善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作用机制研究

(0 3 -6 9 ,9 5 5 4 2 0 38 4 ) 19 , :.
( 收稿 日期 :00— 3—2 21 0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严 。舒适护理用于高位肠外 瘘患者 , 极大 程度地 提高 了患者 的
・
护 理 园地 ・
中西 医结 合 护理 改 善 术 后 患 者 胃肠 功 能紊 乱 作 用 机 制 研 究
照组 4 1例 , 2 , 2 男 0例 女 1例 ; 年龄 2 一 3岁 , l 7 平均年龄 5 2岁 ;
下床 活动 为止 。② 术后 6 h开 始 , 足 阳 明 胃经 在 下 肢 外 循 侧 前缘 由大 腿根 部 向足 端按 揉 , 足三 里 及 上 巨 虚部 位 稍 在 停 留 , 穴按 压 , 点 双腿 均 反 复 进 行 , 侧 约 1 每 0—2 n 每 0 mi。 日2次 , 至排气 。③ 按揉 足 底 胃肠 反 射 区 , 补 平 泻 , 度 平 力 适中, 每次 1 0~2 i , 0 r n 至排 气 。 a
王春 煦 潘 分乔 张 书霞 赵 翠芬
【 关键词 】 中西医结合护理 ; 胃动素 ; 管活性肠肽 ; 物质 血 P 【 中图分类号 】 R22 【 4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78(00 1 — 34 0 02— 362 1)0 12 — 2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预防和疗效观察

者。
1 . 2 一般 资料
资料来 源于2 0 1 1 年6 月 至2 0 1 3 年5 月在我 院
进行进食 , 及早进食 能够促进 胃肠黏膜免受损 害并加快 胃肠
蠕动 , 在术后患者肛 门排气后可采用 流质饮食 , 在 术后2 — 3 d
重者会导致 肠梗 阻 、 肠粘连等I l _ 2 1 。 为了探讨 中西 医结合护理对
腹部手术后 胃肠功能紊乱 的预 防和 临床疗效 , 笔者选 取在我 院进行腹部 手术 的患者 1 6 0 例作为研究 对象进行 分析 , 结 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1 纳入标准 ( 1 ) 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手术 ; ( 2 ) 胃肠功能 紊乱 主要表现 为腹痛腹胀 、 纳差 、 恶 心呕吐等 ; ( 3 ) 排 除消化
腹 部手 术后 患者常出现 胃肠功能紊乱 , 其原 因包括 手术 麻醉 、 伤 口刺激 等对 胃肠 功能的抑制和患者精神压 力大造成 的 胃肠功 能紊乱等 , 主要 表现为腹痛 、 腹胀 、 便秘等 , 如果 不
进行适 当的干预 和护理 , 会进一 步影 响患者 的生理功 能 , 严
衡、 胃肠减压等措施 , 以使 胃肠功能 自动恢复 。 治疗组 采用中 西医结合 护理 , 措施 如下 。 1 . 3 . 1 心理护理 腹部 手术 以及 手术后 患者产 生的剧烈 疼 痛会使 患者产生恐惧 心理 , 严重影 响着患者 的精神状 态 , 并 造成患者 胃肠功能紊乱 。 因而护理人员必须采取 加强对患者 的心理护理 , 给患者 心理 安慰 , 必要时使用止 痛药和镇静药 , 帮助患者 消除恐惧等 不 良情绪 , 以促 进患者 的早 日康 复 , 并 减少 胃肠 功能紊乱 的发生 。 1 . 3 . 2 腹部按摩 患者取 平卧位 , 以肚脐 为中心 , 顺 时针对
中医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中医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PGD)是术后胃肠道功能未能及时恢复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统称,是腹部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呃逆、纳差、腹痛、腹胀、排气排便障碍等。
有研究显示腹部各种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约为15%-50%,其发生与手术的机械创伤牵拉、麻醉剂对平滑肌的抑制作用、胃肠激素的调节紊乱等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腹部手术会耗伤人体气血、破坏胃肠的气血运行,导致脏腑气滞血瘀,且六腑以通为用,故而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呃逆、纳差、腹痛、腹胀等一系列胃腑、肠腑气血壅塞逆乱的症状。
我们根据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所表现的不同症状,可以将其归纳概括为以下三个中医病证:一是心下痞满,二是胃气上逆,三是腑气不通。
其中,心下痞满和胃气上逆的病位主要在胃,腑气不通的病位则在肠。
在胃癌根治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胃瘫,症见上腹部饱胀不适,一般疼痛不明显,其表现就类似于我们上面所说的心下痞满这一中医病证。
《名医指掌》一书中云:“痞,否也,不通之意”,心下即指胃脘部,所以,心下痞满即胃脘部痞塞胀满的症候。
中医治疗心下痞满选用“五泻心汤”,即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
虽然“五泻心汤”同样治疗心下痞满这一病证,但根据辨证的不同,我们会选用不同的泻心汤。
若痞满不兼有湿邪,则按之较软,此时选择大黄黄连泻心汤或附子泻心汤,其中,大黄黄连泻心汤适用于单纯热聚于胃,附子泻心汤则适合于兼有阳虚者。
若痞满兼有湿邪,湿与热胶着、阻滞于胃脘,则按之较硬,此时治宜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或甘草泻心汤,如气逆呕吐明显者选用半夏泻心汤;如兼有水气、饮食不化则用生姜泻心汤,症见肠鸣有声、干噫食臭;如胃气虚较甚则宜用甘草泻心汤。
同心下痞满一样,胃气上逆的病位也在于胃,但二者又有所差别。
胃气上逆是指胃的气机不降、反而向上冲逆所引发的病症,表现为恶心、呕吐、呃逆等胃气上冲的症状,不同于心下痞满的胃部痞塞胀满症状。
快速康复结合中医技术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进展

快速康复结合中医技术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进展摘要:临床妇科中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由于麻醉、术中暴露、牵拉等诸多因素的不良影响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概率高,具体表现出其腹部疼痛、胃肠道动力减弱等。
此次结合实际从快速康复(ERAS)概念分析,指出常见的影响胃肠功能恢复的因素,而后重点指出针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旨在内容能为有关工作者提供可靠依据。
论述如下。
关键词:ERAS;妇科;腹腔镜手术;胃肠功能恢复;护理腹腔镜术是新发展微创疗法,也是未来重大趋势。
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术者的手在体外操作,不进入体内,进入体内的只是细小而精细的手术器械,避免了开腹手术的器械的牵拉,减少了腹腔内脏器浆膜层的损伤,避免了手术后腹腔内脏器的粘连。
患者术后1日可活动自如,而且不存在排尿、排气障碍。
在临床妇科疾病治疗中,诸如子宫切除、宫外孕、子宫肌瘤剜除术等,都可借助于腹腔镜手术治疗。
此术式多采取2~4孔操作法,创面小,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少。
术后关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则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伴随护理理念的优化,针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也出现更多科学化的护理方法,且取得丰硕成果。
1.快速康复概念快速康复的理念,术后加速康复(ERAS),也称为加速康复外科,指为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过循环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住院风险和死亡风险,同时降低医疗费用。
2.影响胃肠功能恢复的因素总结临床,影响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主要有:(1)患者年龄。
伴随年龄增长患者的生理功能、器官代谢能力都会下降,对于腹腔镜手术的应激能力增强。
年龄较大的妇科患者其腹肌力量、盆底肌张力均下降,因而其术后很容易就存在排便动力不足的现象,继而导致其胃肠蠕动功能紊乱。
(2)术前饮食。
传统的妇科腹腔镜手术前的禁食水等要求,是为了患者能充分排空胃,以防止麻醉过程中诱发吸入性肺炎。
中西医结合护理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体会

2 0 1 3年 1 1 月
No v e mb e r . 2 0 1 3
中西 医结合护 理腹部手术后 胃肠功 能紊乱 的体 会
王 莉 蓉
( 南 京 医科 大 学 附属 南京 医院 , 南 京市 第 一 医院 , 江苏
南京
2 1 0 0 0 6)
『 摘 要1 目的 : 研 究中 医与西 医不 同护理 思维相结合 , 对 于改善 经腹 部手术 治疗后 患者 胃肠功能紊乱 的影响 。 方法 : 回顾 性分析 我院1 7 0 例 经腹部 手术治疗 患者一般 资料 , 治疗组8 5 例采 用 中医穴位 敷 药及 西 医相关护理 , 对 照组8 5 例仅 采用院 内常
规护理 。 观察 两组患者护理后 胃肠功 能改善情况 , 对 比治疗总有效 率。 结果 : 治疗组 患者护理后首 次排 气时间、 排便 时 间均早
于对 照组 , 差异均有 统计 学意义 ( P < 0 . 0 5 ) 。 治疗组 患者血 清 胃动素 、 血 管活性 常 态及 血浆P 物 质水平 分泌 变化 较对 照组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P < 0 . 0 5 ) 。 治疗组愈 显率 明显 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 0 . 0 5 ) 。 结论 : 中西 医结合 护理方式 可有效改善 腹部 手术后 胃肠功 能紊乱患者 胃肠功 能, 改善 患者局部 血液循环 , 提 高患者机体 免疫力 , 缩短康复时 间。 『 关键词1 中西 医结合 ; 护理 ; 胃肠功能紊乱 ; 腹部手术
治疗 组患者 采用 中医穴位 敷
扰、 长期卧床等各种 因素影 响, 大大影响患者情 志 、 机体 免疫 力 和 胃肠道 功能[ 1 - 2 1 。 传统 的基 础护理已经不能较好 的提 高患 者 院内治疗 效果 , 忽 略患者情绪波 动 、 缺乏与 患者 有效沟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3.33%,总有效率为73.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部手术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突出,可缩短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在临床治疗腹部手术患者中具有较为突出的指导意义。
标签: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腹部手术患者主要是因为手术本身对患者造成的创伤、麻醉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使用止痛泵或者卧床时间较多,导致患者的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在术后进行有效干预,可进行较好的避免[1]。
本次研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88岁,平均年龄(65.2±7.1)岁,病程3~6年,平均病程(4.8±0.6)年。
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52~89岁,平均年龄(68.2±8.8)岁,病程3~5年,平均病程(3.8±0.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术后禁止患者饮食,胃肠减压,调节患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给患者服用多潘立酮片,适当的调整剂量。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同对照组,中药采用复方大承气汤,基本药方药组成有:炒莱菔子、厚朴各20 g,桃仁、生甘草各10 g,枳壳、赤芍各14 g,大黄15 g,冷水煎服,1剂/d,可分为3次服用;另外,可根据患者的体质,取穴位,在患者的胃俞穴、脾俞穴和足三里进行,穴位针刺。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基本治愈: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临床症状较少;明显有效: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开始恢
复,临床症状开始减少;无效:患者病情无好转,病情加重。
对两组患者的肠道功能可通过首次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疗效对比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差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大部分患者接受腹部手术后都会出现肠蠕动较差、腹胀、肛门无法排气排便等症状,主要是因为在进行手术操作的过程中,患者因为牵拉、创伤、麻醉等原因造成,较大的影响患者的治疗疗效,阻碍患者的恢复。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腹部手术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较大的意义,穴位针刺可较好的促进患者大肠功能的传导作用;中药大承气汤配方中,枳壳具有行气导滞的功效,厚朴具有宽中下气之功效,赤芍具有活血消腫之功效,大黄具有攻结通下之功效,中医现代药理认为,,清除患者体内的内毒素和细胞因子,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缩短患者的病程,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
这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疗效达到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合上述研究,给予腹部手术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突出,可缩短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在临床治疗腹部手术患者中具有较为突出的指导意义,值的临床信赖。
参考文献
[1] 周安传,王树军,周建松,郑文武,杨立军.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12:44-46.
[2] 陳利娟.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预防和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