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含各种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长期的关节疼痛和关节肿胀。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等综合评估而得出的。

这些诊断标准旨在确保医生能够尽可能准确地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并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制定的标准,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持续关节炎超过6周,同时符合以下7项标准中的至少4项:
1. 早晨僵硬:关节早晨僵硬,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

2. 关节肿胀:至少有1个关节在体检或医生观察下存在关节肿胀。

3. 关节疼痛:至少有1个关节在体检或医生观察下存在关节疼痛。

4. 对称性:同时存在左右对称的关节炎。

5. 类风湿因子(RF)阳性: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

6. 抗环瓜氨酸肽(anti-CCP)抗体阳性: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

7. 总血细胞沉降率(ESR)或C反应蛋白(CRP)升高:血清总血细胞沉降率
或C反应蛋白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是一项复杂的过程,且这些标准并不是绝对的。

因此,医生在做出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检结果、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因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中医症候评分量表

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中医症候评分量表

3
晨僵

0
晨僵﹤1小时
1
晨僵≧1小时,﹤2小时
2
晨僵≧2小时
3
总分21 分
累计评价得分
改善率 (%)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临床缓解:中医临床症状基本缓解,症状积分减少≧70% 临床显效: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50% 临床有效:中医临床症状好转,症状积分减少≧20% 临床无效:中医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20%。
疼痛较重,工作和休息均受到影响
4
疼痛严重,难以忍受,严重影响休息和工作,需配合使用止痛药
6
关节肿胀 关节无肿胀或肿胀消失
0
关节轻度肿胀,皮肤纹理变浅,关节的骨标志仍明显
2
关节中度肿胀,关节肿胀明显,皮肤纹理基本消失,骨标志不明
4
关节重度肿胀,关节肿胀甚,皮肤紧,骨标志消失
6
关节压痛 关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压痛或压痛消失
0
轻度压痛,患者称有痛
1
中度压痛,患者尚能忍受。皱眉不适告等。
2
重度压痛,痛不可触、压挤关节时患者很痛,将手或肢体抽回
3
关节屈伸不利 关节活动正常
0
2、体征
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减少﹤1/3
1
(9分)
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减少≧1/3
2
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减少≧1/2,甚至或僵直
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中医症候评分量表
科室: 指标类

1、症状 (12 分)
住院号: 主要症状
床号:
姓名:
性别:

类风湿关节炎功能分级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功能分级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RA)功能分级标准通常采用的是疾病活动性评估指标和功能状态评估指标。

其中,疾病活动性评估指标主要用于评估疾病的活跃程度,而功能状态评估指标则用于评估患者的日常功能状态。

以下是常用的类风湿关节炎功能分级标准:
1. 疾病活动性评估指标:
-疼痛评分(0-10分):评估患者关节疼痛的程度,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

-晨僵时间(分钟):评估患者早晨起床后关节的僵硬程度,长时间的晨僵可能表明疾病活跃性较高。

-关节肿胀评分(0-3分):评估关节的肿胀情况,0分表示无肿胀,3分表示严重肿胀。

-关节压痛评分(0-3分):评估关节的压痛情况,0分表示无压痛,3分表示剧烈压痛。

-血沉(mm/h):评估血沉的速度,增高的血沉可能反映炎症活性增高。

- CRP(C-反应蛋白,mg/L):评估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浓度,增高的CRP 水平也可能反映炎症活性增高。

2. 功能状态评估指标:
- HAQ评分(0-3分):HAQ(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是评估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的常用问卷,0分表示无功能障碍,3分表示严重功能障碍。

- SF-36评分:SF-36是一种常用的生活质量评估问卷,可以评估患者的身体功能、生活活动、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以上指标是常用的类风湿关节炎功能分级标准,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以确定疾病的活动性和功能状态,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引起关节炎症和破坏,同时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临床医生需要根据一系列的标准进行判断,以确保患者能够尽早获得正确的治疗和管理。

一般来说,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表现,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对称性多关节炎、晨僵、活动后关节肿胀和疼痛,以及系统性症状如疲乏、食欲减退、发热等。

此外,还可能出现风湿结节、雷诺现象、眼部病变等特征性表现。

2.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拉丁肽抗体等指标的检测。

这些指标的升高可以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但并非特异性诊断指标。

3. 影像学检查,X线、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观察关节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排除其他关节疾病。

4. 诊断标准,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风湿病学会(EULAR)发布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患者需要满足一定数量的关节受累和持续时间、实验室检查指标、炎症体征等要求。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综合以上各方面的信息,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除了以上列举的诊断标准外,还需要排除其他类风湿样疾病、感染性关节炎、结晶性关节病等可能的诊断,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生全面、深入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判断和诊断。

只有准确诊断,患者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从而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缓疾病的进展。

因此,对于患者来说,及早就诊、及早确诊是非常重要的,也希望医生能够加强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ac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ac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包括:
1.晨僵至少持续1小时(病程≥6周)。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病程≥6周)。

3.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炎中,至少有一个关节肿胀(病程≥6周)。

4.对称性关节炎(病程≥6周)。

5.类风湿结节。

6.类风湿因子阳性。

7.放射学改变:必须包括骨质侵蚀或受累关节及其邻近部位有明确的骨质脱钙。

符合上述7项中至少4项者可诊断为RA。

请注意,这个标准并不是绝对的,不除外符合标准者合并另一种疾病的可能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咨询专业医生。

1987年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987年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987年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987 年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是一种常用的分类标准,用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该标准包括以下七项:
1. 晨僵:关节及其周围僵硬感至少持续 1 小时(≥6 周)。

2. 3 个或 3 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炎:医生观察到下列 14 个区域(左侧或右侧的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膝、踝及跖趾关节)中至少 3 个区域有软组织肿胀或积液(不是单纯骨痛)(≥6 周)。

3. 手关节炎:腕、掌指或近侧指间关节炎中,至少有一个关节肿胀(≥6 周)。

4. 对称性关节炎:两侧关节同时受累(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跖趾关节受累时,不一定绝对对称)(≥6 周)。

5. 类风湿结节:医生观察到在骨突部位、伸肌表面或关节周围有皮下结节。

6. 类风湿因子阳性:任何检测方法证明血清类风湿因子含量异常,而该方法在正常人群中的阳性率小于 5%。

7. X 线片改变:双手和腕关节的 X 线片显示骨侵蚀或骨质疏松。

符合以上 7 项标准中的 4 项或 4 项以上者,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需要注意的是,该标准是基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的,可能存在一定的漏诊和误诊。

因此,对于疑似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2010 ACREULAR 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2010 ACREULAR 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2-10大关节(1分)
1-3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2分) 【小关节指的是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2-5跖趾关节,拇指指间关节和腕关节】
4-10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3分)
超过10个关节(至少一个小关节)(5分)【在这一条中,至少一个受累关节必须是小关节;其他关节可以包括任何大的或额外的小关节的组合,如其他别处未特别列出的关节(颞颌关节,肩峰锁骨关节,胸锁关节)】
RF和ACPA,至少有一项是低滴度阳性。(2分)
RF和ACPA,至少有一项高滴度阳性(3分)
C:急性期反应物 (至少需要1项结果)【正常或异常根据当地实验室标准确定。】
CRP和ESR均正常(0分)
CRP或ESR异常(1分)
ACPA:ACPA是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y,即抗瓜氨酸化的蛋白抗体
2010 ACR/EULAR 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目标人群:有下列表现的患者:
1、有至少一个关节具有明确的临床滑膜炎(肿胀)【新标准目的在于给新症患者分类。另外,具有侵蚀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典型表现,其病史符合2010标准的,应该分类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长期疾病,包括那些疾病处于非活动期(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基于回顾性的可以获得的资料,先前符合2010年标准的,也应分类为类风湿关节炎。】
B:血清学 (至少需要1项结果)【阴性指的是低于或等于当地实验室正常值的上限。低滴度阳性指的是国际单位值高于正常值上限,但是低于正常值上限3倍。高滴度阳性指的是国际单位值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当RF值只能得到阳性或阴性时,阳性结果应该应该被评为低滴度阳性。】
RF和ACPA阴性(0分)
A:受累关节 【指的是查体时发现的任何肿胀或触痛的关节,可通过滑膜炎的影像学证据证实。在评估中,远端指间关节,第一腕掌和第一跖趾关节除外。关节分布的分类根据受累关节的位置和数量,划入最可能受累关节类目。】

das28评分标准

das28评分标准

das28评分标准
DAS28是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患者关节炎严重程度的指标。

它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 关节肿胀评分(Swollen Joint Count):涉及患者身体上关节的触摸和检查,用于确定肿胀的关节数量。

2. 疼痛关节评分(Tender Joint Count):涉及患者身体上关节的触摸和检查,用于确定疼痛的关节数量。

3. 炎症标志物(Inflammatory Markers):检测患者体内的血沉(ESR)或C反应蛋白(CRP)水平,这些标志物可以反映出体内的炎症反应程度。

4. 患者评估全身健康状况(Patient's Global Assessment of General Health):患者主观评估自身整体健康状况的指标。

根据上述组成部分的结果,DAS28会得出一个综合评分,表示患者的关节炎严重程度。

评分标准如下:
- DAS28 < 2.6:表示关节炎已进入缓解期。

- 2.6 ≤ DAS28 < 3.2:表示关节炎处于轻度活跃状态。

- 3.2 ≤ DAS28 < 5.1:表示关节炎处于中度活跃状态。

- DAS28 ≥ 5.1:表示关节炎处于高度活跃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DAS28仅用于评估风湿关节炎的严重程度,
并不考虑其他相关指标,如患者的日常功能能力等。

因此,治疗方案的制定仍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S28>3.2为活动,>5.1高度活动,<2.6缓解
病情改善的评估: 治疗反应良好:Δ DAS28> 1.2; 治疗反应一般:0.6<Δ DAS28<=1.2 治疗无反应: Δ DAS28 <= 0.6
DAS28(4) = (0.56*sqrt(t28) + 0.28*sqrt(sw28) + 0.70*Ln(ESR) + 0.014*GH DAS28(3) = [0.56*sqrt(t28) + 0.28*sqrt(sw28) + 0.70*Ln(ESR)]*1.08 + 0.16
传统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s)
药物 羟氯喹 柳氮磺胺吡啶 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 硫唑嘌呤 D-青霉胺 口服金制剂 大致起作用时间(月) 2-6 1-3 1-2 4-12周(甚至更早) 2-3 3-6 4-6 一般维持剂量 200mg Bid 1 000mg Bid-Tid 7.5-20 mg/周 P.O/IM 20mg Qd (10mg Qd) 50-150mg Qd 250-750mg Qd 3mg Tid P.O. 药物费用($/年) * 1056 509-763 697-1859 2938 579-1737 865- 595 1622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4(14):256-270.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缓解标准及其进展,中华内科杂志.2010,49(4):354-356.


北欧及北美地区,0.3-0.7% 欧洲南部国家)
发病率:
白种人:1%(0.5-1.1%
我国:0.32-0.36%(我国大陆地区0.2%-0.4)
0
1 0 1
# such as lupus erythematosus, psoriatic arthritis, and gout
Aletaha et al. Ann Rheum Dis. 2010; 69: 1580-1588.
诊断与分类
ACR/EULAR标准与1987ACR标准的区别:
1、排除其他疾病为前提条件 2、强调RF和CCP
病 因
遗传因素
感染因素 内分泌因素 其他因素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关节表现
关节外表现
关节表现
晨僵:一般持续至少半小时以上,晨僵持续时间和关节炎症程度成正比 关节痛:常见指间、掌指、腕及足关节对称性疼痛,以夜间、晨起及关
节起动时为重
关节肿胀:呈对称性,主要累及周围关节,可出现关节积液 关节畸形:典型的呈“钮扣花”样、“鹅颈”样畸形、尺侧偏斜。 未经治疗者,2年致残率50%,5年致残率75%
ACR= American College of Rhumatology VAS = visual analogical scale CRP = C reactive protein ESR =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疾病活动度DAS28计算法
对28个关节(PIP、MCP,腕,肘,肩和膝)肿痛数进行评估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
内容简介
概 述 诊断分类 评估工具
临床表现
治疗
经典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
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病因 未明。 特点:对称性、侵袭性、进行性、慢性、致残性疾病。
受累。
晚期RA“之”字手 MCP尺侧偏斜常合并桡骨桡侧 偏斜
关节表现
关节表现
晚期RA天鹅颈样畸形 DIP屈曲,PIP过伸
晚期RA纽扣花畸形 DIP过伸,PIP屈曲
关节表现
关节外表现
一、类风湿结节 发生率15-25%,好发于肘部、关节鹰嘴突、 枕部、足跟等,单个或多个,数毫米至数 厘米大小,质硬、无压痛、对称分布
0 1
1-3 个小关节*
4-10个小关节* >10 个关节 (至少有一个小关节) RF- 和 ACPA-
2
3 5 0
血清学
正常值上限<低度阳性<3倍正常上限
低度 RF+ 或 低度ACPA+
高度 RF+ 或高度 ACPA+
2
3
急性期反应物
症状持续时间
CRP 和ESR正常
CRP 或ESR升高 <6 周 ≥6 周
2
1
影像学检查与疾病活动
Early RA Severity (Arbitrary Units) Intermediate Late
Inflammation Disability Radiographs0源自51015
20
25
30
adapted from Kirwan JR. J Rheumatol.2001;28:881-886.
肌注金制剂
关节表现
压痛--双侧68个关节
肿胀--双侧66个关节,髋关节除外
简化28个关节:
双侧近端指间关节(PIP),掌指(MCP), 腕,肘,肩和膝
MCP: metatarsophalangeal PIP : proximal interphalangeal DIP: distal interphalangeal MTP: metatarsophalangeal
关节表现
部位 MCP, PIP 腕关节 膝关节 肩关节 踝关节 脚关节 肘关节 髋关节 累及率(%) 91 78 64 65 50 43 38 17
Medical Affairs
Guerne PA and Weisman MH. Am J Med 1992;16:451-460.
关节表现
典型的RA梭性肿胀(滑膜炎) RA早期特征是PIP因肿胀产生梭性外 观,常伴有掌指关节受累,DIP很少
活动: - 能跑腿及购物吗? - 能上下小汽车吗? - 能做简单家务吗?如吸尘、园艺
•HAQ总分为8项问题得分的
平均值
•总分介于0至3分
Sharp评分(影像学评价)
以手和腕部的关节作为评分位点,范围:0-5分
骨侵蚀:没有侵蚀为0分,广泛的侵蚀和破坏为5分
关节狭窄:没有狭窄为0分,融合为5分
0 0 1 1 2 2 3 3 4
4
5
小结
病因:遗传、感染、内分泌、其他
临床表现:关节(晨僵、肿、痛、畸形),关节外:血管炎、心、肺、淋巴 结、神经、血液肾脏
相关检查:实验室、影像学
诊断分类 评估:ACR、DAS、SHARP、HAQ
RA的治疗
缓解疾病症状
改善机体功能-减少躯体残疾 延缓或阻止结构性损害的发展
RA治疗药物百年进展
针对性药物开始于生物治疗
RA的药物治疗
(一)非甾体抗炎药:抗炎止痛 (二)慢作用抗风湿药:控制病情发展 (三)糖皮质激素:作为慢作用药起效前的“桥治疗” (四)生物制剂:针对特定细胞因子的靶向治疗
目前传统治疗药物和靶点
van Vollenhoven, R. F. Nat. Rev. Rheumatol. 2009;5: 531–541.
年龄性别:R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35-50岁高发,男女比例:1:3(约) 病理特点:慢性滑膜炎,炎症细胞浸润,滑膜翳形成,侵蚀软骨及骨组 织,导致关节结构破坏、功能丧失。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4(14):256-270.
Alamanos Y ,Drosos AA. Autoimmunity Rev 2005;4:130–136
继发干燥综合征:口干、眼干。
相关检查:实验室
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反映疾病活动性的指标
类风湿因子(RF):见于70%-80%的患者,反映疾病活动性
早期自身抗体:
--抗CCP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目前认为是敏感性、特异性很强的抗体 --AKA(抗角蛋白抗体) --APF(抗核周因子抗体) --抗Sa抗体,抗RA33/RA36抗体
•评分标准:
每题0-3分
0分:毫无困难 1分:有些困难 2分:很困难或需
起身: - 能从无扶手的直椅中直接站起吗? - 能上床、起床吗? 进食: - 能切肉吗? - 能将装满水的玻璃杯送到嘴边吗? - 能开启一盒未开封的牛奶吗?
要协助
3分:无法完成
•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完成的
也评为2分
行走: - 能在室外的平地上行走吗? - 能上5个台阶吗?
2.肿胀关节数(28个关节) 3.患者对痛的评价(1-10cm) 7.评价疾病活动度的指标:ESR或CRP 4.患者对疾病活动性的总体评价(VAS) 5.医师对疾病活动性的总体评价(VAS) 6.患者对体力功能的评价(HAQ)
ACR病情改善评估:
20%的ACR标准(ACR20)要求: 肿胀及触痛关节计数改善达20%,且后5个参数中有3个改善达20%, ACR50、ACR70以此类推
3、增加ESR和CRP
4、废除晨僵、皮下结节、对称性关节炎 5、不再把“持续6周”作为必要条件
RA的相关评分
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CR20/50/70)推荐的核心标准
疾病活动分数(DAS)计算法
美国健康评估问卷(HAQ) Sharp评分(影像学评分)
ACR推荐的核心标准
1.压痛关节数(28个关节:PIP,MCP,腕,肘,肩和膝)
诊断与分类-2010 ACR/EULAR
Synovitis not better explained by another disease# + score of ≥6/10
关节累及
1 个大关节 2-10 个大关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