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合集下载

第二课时 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二课时  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二课时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授课班级:学科名称:政治授课时间:课程名称: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懂得人生的价值必须通过劳动创造才能得以实现,今天的努力学习也是人生追求中的一种劳动创造。

(2)培养乐观向上、珍惜生命时光、勤于劳动创造的人生态度与行为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和观看视频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2)通过《填一填;他们的人生价值》感悟人生价值的共同之处在于劳动创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各项活动的学习,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明白人生的价值是要在劳动创造中才能得以实现,而现在的努力学习也是一种劳动创造,是不懈的人生追求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要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学会从自己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延伸生命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对人生价值的理解(2)教学难点:如何在日常学习、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三、教学准备:1.准备好PPT,准备讲课需要的视频2.准好上课的详稿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应该怎样去探索人生的意义?请同学们一起齐声告诉老师?生:(齐声回答):(1)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心胸更为宽广,眼光更为远大的人则有更加伟大的追求,追求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人类谋求更大的幸福。

(2)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当我们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的种种境遇时,困难与挫折就能转化为成长的机会,就能创造出美丽的人生。

(3)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为宝贵的阶段,应该认真学习,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多做有益的事,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欢声笑语。

师:同学回答得很好。

但是在这老师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如果是简单题大家只需要答黑体字的三点就行了,但是如果是论述题则要答黑体字后面补充的内容。

师:同学们明白了探索人生意义的途径是什么,可是老师又产生以下疑问:1.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出来的?2.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怎样实现的?3.如何理解劳动创造对人生家价值实现的意义?让我们带着这些这些疑问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这节课---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好不好?生:好!(二)、讲授新课(1)对人生价值的正确理解师: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种观点,有人认为:只要有钱,有地位,吃好穿好,享受生活,人活得就有价值。

13.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学案(含答案) (2024)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13.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学案(含答案) (2024)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十三课实现人生价值第1课时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学习目标】1.明确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2.懂得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素养目标:感知劳动创造的成就感、幸福感,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形成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

◎学习重点:理解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自主预习】人生价值→劳动创造人生价值→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尊重劳动创造1.人生价值的含义及实现途径。

2.劳动的价值或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1.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2.劳动创造人生价值。

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人们各种各样的愿望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美好。

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

【合作探究】学习任务子目标5:人生价值要通过劳动来创造聆听劳动旋律探究分享1:听——劳动的旋律观看《劳动的旋律》相关视频,感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探究分享2:讲——劳模的故事请同学派代表讲述身边或国家评选出的劳模的故事,向劳模致敬、学习。

探究分享3:议——劳动的价值(1)没有劳动者的付出会有今天的美好生活吗?你认为劳动有何价值?(2)为什么要尊重劳动者?(如何正确看待劳动者的职业或怎样正确看待不同岗位上的劳动者)探究分享4:辩——劳动价值大小论有人说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值得尊重,对国家的贡献更大。

你认为呢?【参考答案】探究分享3(1)劳动创造人生价值。

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人们各种各样的愿望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美好。

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

(2)劳动者通过劳动为他人和社会作出了贡献,创造了社会价值,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创造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应当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积极评价。

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

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

劳动实现人生价值的议论文

劳动实现人生价值的议论文

劳动实现人生价值的议论文1自古以来我国就不缺少辛勤耕耘之人,回望历史,有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再看今朝,有青年为祖国科研事业热血奋斗,书写青春赞歌。

劳动是社会的主旋律,是引领我们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离不开劳动精神。

芬兰学校设置物理课学习项目,大学将劳动设为必修课等,这些无一不体现出劳动精神之于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大家之所以如此重视劳动精神,是因为其强有力的内核支撑,是因为它对我们的生存发展乃至国家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劳动精神教会我们“粒粒皆辛苦”的古训,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珍惜粮食,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从“天下荒〃到“天下仓〃的转变,是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是劳动精神为新时代注入的不竭动力。

劳动精神教会我们精益求精的工匠之心,站在生产的流水线上,对每一件产品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要确保不让任何一件次品蒙混过关,对于工件的计算要做到准确无误,是工匠们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工作态度造就了一件件的大国重器,是劳动精神赋予新时代的精彩内涵。

劳动精神教会我们“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无私奉献,站在三尺讲台,传递知识的力量,书写着一页页的人生华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正是广大教师们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最美写照,也正是对劳动精神的最好诠释。

新时代离不开劳动精神,新征程离不开劳动精神,社会离不开劳动精神,我们离不开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于个人而言是精神上的补钙,于社会而言是社会前进的助推剂,于国家而言则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中流砥柱。

人们只有付出了劳动,才会有所收获,才能更好地体会到获得感,只有大家都体会到了劳动的社会价值,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安定有序,我们的国家才能够拥有长治久安的保障。

作为高三学子,学习生活固然紧张,但是我认为这并不能够成为我们逃避劳动的理由。

诚然,有些父母会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行了,至于家务劳动等生活琐事自己可以替孩子承包。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3.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案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3.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案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3.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案第十三课实现人生价值第一框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教材的落脚点,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框主要从劳动的角度,阐释了为什么要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劳动的重要性:一是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二是衡量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尺度;三是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

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或多或少地参加过一些劳动,对于劳动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由于受年龄、认知水平的限制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好逸恶劳”“轻视体力劳动者”等一些错误的劳动观念,对劳动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够深刻。

教学目标道德修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懂得劳动最光荣,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健全人格学习劳动模范的优秀品质,弘扬劳动精神,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责任意识自觉树立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增强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劳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尊重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劳动者,把劳动精神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建议1.利用劳动模范的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劳动案例,展示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3.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劳动在个人生活和社会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召开》。

思考问题:党和国家为什么要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并颁发劳动奖状和奖章?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教师导入:美好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

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我们为什么要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呢?让我们一起在今天的学习中找到答案。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一什么是人生价值?1.活动环节一:认识人生的价值多媒体出示教材P95“生活观察”。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三课《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三课《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三课《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关于劳动教育和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

教材通过阐述劳动的意义、价值以及如何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认识到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劳动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存在对劳动的片面理解或轻视劳动的现象。

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劳动实践经验,对劳动的价值认识不足。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可塑性,通过引导可以更好地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劳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劳动的认识和感受,共同探讨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的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设计一些劳动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感受劳动的过程和价值。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劳动的场景和成果,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掌握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

认识到劳动是创造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劳动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劳动。

帮助学生理解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劳动的思考。

提问学生:“视频中展示了哪些劳动场景?你对劳动有什么看法?”引出本课主题。

(二)新授内容(30 分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讲解劳动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如满足生存需求、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发展等。

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劳动创造是指人们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劳动创造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更是为了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身价值,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和成就感。

本文将从劳动创造对于个人价值的重要性、劳动创造与人生价值的关系、劳动创造的途径和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劳动创造对于个人价值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劳动来创造财富,满足生活需求。

工作不仅仅是赚钱养家糊口的手段,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通过劳动创造,人们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价值。

只有通过劳动创造,才能够发挥个人的才能和潜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劳动创造是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展现个人才华的重要平台。

劳动创造与人生价值是密不可分的。

人生价值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富足,更是追求以人为本、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

而劳动创造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劳动创造,个人可以挖掘自己的潜力,实现自身才能的最大发挥。

劳动创造不仅为个人创造了经济价值,还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培养了个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了个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劳动创造,个人可以为自己的家庭、社区、甚至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实现共同发展。

劳动创造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

个人可以选择在传统产业中创造,也可以通过创业开拓新的产业。

无论是从事农业、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劳动创造都能够体现个人价值。

在传统产业中,个人可以通过提升劳动技能获得更高的薪酬和职位,实现个人的晋升和发展。

而在创业方面,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新和创意,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和事业,实现财富的积累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此外,劳动创造还包括在非营利组织中的志愿者活动,通过劳动为弱势群体和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服务和支持,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做出贡献。

虽然劳动创造对个人价值的实现至关重要,但还存在一些困扰和挑战。

对于一些人而言,劳动创造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

他们可能会感到对工作的厌倦和疲惫,觉得劳动创造并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满足和成就感。

13.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课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3.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课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曾翠红的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参考答案】如:“坚守环卫一线30年”;“撮灰疏堵、涉水清淤、铲雪 除冰”;“徒手‘掏’垃圾”;“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等。 [解析] 第(1)问,设问关键词是“打动”,可以从材料中找出让你感动 的词句来作答。
(2)曾翠红的事迹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 [答案] ①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②人们各种各样的愿望都是在 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 美好。③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④只要为 社会作出了贡献,就是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也就创造和实现了人生价值, 就应当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积极评价。
第一课时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基础夯实 探究提升 核心观点 随堂精练
★学习目标: 1.理解有价值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2.懂得人生价值通过劳动来创造,通过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贡献来衡量。 3.体会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
1.什么是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_积__极__意__义___。 2.人生价值是怎样创造的? (1)_人__生__价__值__是__通__过__劳__动__创__造__的___。 (2)人们通过劳动创造_物__质__财__富__和__精__神__财__富___。 (3)人们各种各样的愿望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 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美好。
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③劳动是财富
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④知识如同灯塔,照亮人生的航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上述诗句共同表明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3.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3.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3.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实现人生价值》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领会人生价值的重要性,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懂得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通过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来衡量,要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

本课共设计两框,由“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与“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两框体内容组成,第一框围绕人生价值的创造展开,第二框围绕精彩人生的实现展开。

本节课为第一框,主要阐述了为什么要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学生要准确理解人生价值,首先要把握人生价值的内涵,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在此基础上,学生要重点把握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也是创造人生价值的途径。

人生价值通过对他人和社会所作的贡献来衡量。

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积极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体悟人生的美好,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开始出现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

初中生比小学生具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开阔的视野,获得的信息量更大。

但他们的分辨能力、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普遍较弱,对人生价值缺乏深度的思考,此时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比较肤浅、片面,认知能力有待提高,此时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创造精彩人生。

三、核心素养目标1.道德品质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道德品质。

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付出。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

使学生明白劳动不仅是一种生存手段,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2.心理健康素养帮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成就感和幸福感,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通过参与劳动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劳动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通过克服这些困难,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劳动创造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故事理解劳动创造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在劳动中不断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认识。

学习重点:理解劳动创造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学习难点:形成在劳动中不断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认识。

学习过程:
教师:有人认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所以他们热衷于“干大事”,“找大事干”。

看右边的漫画,思考: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中国人记住了一个名字:钟南山。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这样描述他:他是一名院士,但现在他更像是一名战士;在抗击非典的最前沿,他殚精竭虑,勇于直言;作为一个67岁的老人,他到底承受着什么样的压力?在这场和疫病的战争中,是什么在支撑着他的全部精神?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伊文斯博(Dr.Evans)在赴广东考察后对记者说,钟南山教授他们的经验十分丰富,这些经验对于全世界抗SARS工作都是宝贵的财富。

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钟阳胜说:“我们广东有两个著名的抗非典专家,一个是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医学专家;另一个是张德江书记,决策专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张德江说:“我的决策都源于钟南山等专家的研究,源于对疫情发展过程的仔细分析。


有人说:“平凡的工作岗位创造不了多大人生价值。

”这种说法对不对?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我会永远用自己的真情和奉献同大家一起走向明天!——李素丽
李素丽,女,汉族,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1962年出生,1987年入党。

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

21路公共汽车北起北京北站,南到北京西站,沿线10公里分布14个车站。

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李素丽根据乘客的不同需求,给他们最需要的服务:老幼病残孕,怕摔怕磕怕碰,李素丽搀上扶下;“上班族”急着按时上班,李素丽尽量让他们上车;外地乘客容易上错车或坐过站,李素丽及时提醒他们;中小学生天性活泼,李素丽提醒他们车上维护公共秩序,车下注意交通安全。

李素丽习惯在车厢里穿行售票,车里人多,一挤一身汗,可她说:“辛苦我一个,方便众乘客。

”李素丽售票台的抽屉里总是放着一个小棉垫,那是她为抱小孩的乘客准备的,有时车上人多,一时找不到座位,李素丽就拿出小棉垫垫在售票台上,让孩子坐在上面……
10多年来,李素丽用自己日复一日的劳动给人们带来真诚的笑脸、热情的话语、周到的服务、细致的关怀,被人们誉为“盲人的眼睛、病人的护士、乘客的贴心人、老百姓的亲闺女”。

礼貌待客要热心,照顾乘客要细心,帮助乘客要诚心,热情服务要恒心。

”这是李素丽为自己订的服务原则。

“多说一句,多看一眼,多帮一把,多走一步;话到、眼到、手到、腿到、情到、神到。

”这是李素丽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199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

全国劳动模范。

教师:名人普通的人人生价值不同之处?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名人普通的人人生价值相同之处?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为什么说:“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劳动成果是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实现人生价值,最主要地就是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发光发热。

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是----劳动创造的成果。

以前创造现在创造未来说明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创造的过程。

教师:有人说:“我是一个学生,学生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因此谈不上创造。

”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
有一个人死后,在去阎罗殿的路上,遇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宫殿的主人请求他留下来居住。

这个人说:“我在人世间辛辛苦苦忙碌了一辈子,现在只想吃,我讨厌工作。

宫殿主人说:“若是这样,那么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里适合居住的了。

我这里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会有人来阻止你。

而且,我保证没有任何事情需要你做。

”于是,这个人就住了下来。

开始的一段日子,这个人吃了睡,睡了吃,感到非常快乐。

渐渐地,他觉得有点寂寞和空虚,于是去见宫殿主人,抱怨道:“这种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过久了也没有意思。

我对这种生活提不起一点兴趣了。

你能否为我找一个工作。

”宫殿的主人答道:“对不起,我们这里从来就不曾有过工作。


又过了几个月,这个人实在忍不住了,又去见宫殿的主人:“这种日子我实在受不了。

如果你不给我工作,我宁愿去下地狱,也不要再住在这里了。

宫殿的主人轻蔑地笑了:
(你认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
板书:
二、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1、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2、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
3、劳动创造使人生得到不断完善
4、今天的学习也是一种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