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简答题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二)、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 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 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 ”他对店主说。 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 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 ”店主告诉他, 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 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 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 微笑并满怀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 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 ,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小王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在劳 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平
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世纪 60年代初,在带领学生们下农村生产实习时,目 睹了农村粮食短缺、群众生活困难的状况,决心 从农作物品种改良入手。50多年来,他克服了种 种困难,勤恳劳动,锐意进取,所取得的科研成 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先进 水平,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的难题,也为世 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 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高尔基
1 、人生没有不劳而获 沈阳“彩票哥”的悲喜人生:从中奖7万到欠债60万
这是一个特殊的求助。在年过六旬的求 助人姜女士看来,这是她作为一个母亲,唯一能帮儿 子做的事情,那就是尽快卖掉她和儿子唯一的房子。
请同学们想一想,下列说法能不能作为人 生价值评价的标准。
(1)享受的多少 (2)占有金钱的多少 (3)拥有职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 (4)占有知识的多少
衡量人?这两个方面 哪个更大些或更重要?
不能说物质贡献和精神
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核心素养目标

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核心素养目标劳动奉献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它不仅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核心素养目标,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劳动奉献中,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首先,劳动奉献可以培养勤劳和毅力。
通过付出劳动和辛勤工作,个体可以培养勤劳的品质。
劳动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耐心,每一份努力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勤劳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和成就,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劳动奉献可以培养创新和发展的意识。
在劳动中,个体需要不断地思考和实践,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将其付诸实践。
通过劳动奉献,个体不仅能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还能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创新和发展的意识是个体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核心,只有不断地追求创新和发展,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价值和影响力。
此外,劳动奉献可以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劳动中,个体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同时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
只有个体能够履行自己的责任,并与他人合作,才能够完成劳动任务,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核心素养目标。
最后,劳动奉献可以培养公平正义和社会公德心。
在劳动中,个体需要遵守规则和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秩序。
同时,个体还要关心他人,并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公平正义和社会公德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核心素养目标。
总之,劳动奉献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劳动奉献,个体可以培养勤劳和毅力,培养创新和发展的意识,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公平正义和社会公德心。
劳动奉献不仅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途径,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劳动奉献,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哲学与人生》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教案

《哲学与人生》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价值的含义,认识到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 让学生理解劳动奉献的意义,认识到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人生价值的定义与内涵2. 劳动奉献的重要性3. 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与途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生价值的含义,劳动奉献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劳动奉献,实现人生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生价值的定义与内涵,劳动奉献的重要性,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情感。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2. 讲解:讲解人生价值的定义与内涵,劳动奉献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情感。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计划,下节课分享。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实现人生价值计划的具体性和可行性。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的深度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哲学与人生》相关章节。
2. 案例资料:收集一些关于劳动奉献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典型人物案例。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资料和课堂重点内容。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奉献的意义。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知识考点:1.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知识梳理:(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1.人只有在_______中,才能创造价值。
2._________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只有在__________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_________。
3.积极投身于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4.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_________和__________提供的各种和______________。
2.人的价值,只能在________中实现。
只有正确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才能在_______________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我们强调在与_________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需要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
3.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需要的指引。
三.易混易错点:1. 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手段。
2. 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4. 唯物辩证法与辩证唯物论是一回事。
5.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哲学与人生》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教案

《哲学与人生》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价值的含义,认识到人生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人生价值的定义与内涵2. 劳动的意义与价值3. 奉献精神的培养与体现4. 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生价值的定义、内涵以及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人物事迹,引导学生理解奉献精神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4. 实践体验法: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体验劳动奉献的乐趣。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提问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
2. 讲解:详细讲解人生价值的定义、内涵以及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3. 案例分析:分享典型人物事迹,让学生感受奉献精神的力量。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五、课后作业2. 制定一个个人成长计划,明确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如何实现价值与奉献。
3.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劳动表现,鼓励家长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面,评价学生对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的理解和实践情况。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劳动模范事迹展览,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劳动奉献的重要性。
2. 邀请社会上的优秀劳动者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劳动经历和奉献精神。
3. 开展“劳动最光荣”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在家庭、学校的劳动成果。
七、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认识到劳动奉献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劳动奉献,将理论付诸实践。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实际,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适,能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例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
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 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3.(2012· 新课标全国卷)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 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 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
• [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社会与价 值选择的知识。围绕环境保护 法的修改,可以对接的原理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上层建 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 规律,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 及其方法论等。
6.2012年11月25日,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 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 总指挥罗阳同志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疾病,因 公殉职。30多年来,他乘持航空报国的志向,积 极投身祖国的航空事业,带领研制团队不断地学 习、钻研和积累,攻坚克难,夜以继日地奋战, 坚守一线,多次长时间随舰海试,解决了飞行训 练中大量的技术难题,实现舰载机在航母“辽宁 舰”上成功起降,推动了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中共中央追授他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国务院追授他为“航空工业模范”称号。 结合罗阳的先进事迹分析他是怎样实现人生价 值的。
【答案】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罗阳 坚守一线,多次长时间随舰海试,在为人民 服务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罗阳积 极投身祖国的航空事业,带领研制团队协同 努力,实现舰载机在航母“辽宁舰”上成功 起降,党和国家追授他多项荣誉称号,在与 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罗阳坚持正确价 值观的指引,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全面提 高个人素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了 飞行训练中大量的技术难题,推动了我国航 空事业的发展,实现了人生价值。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 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 人素质。
袁隆平:我这个人水平不高,但 是我有种认识,就是要不断地创新。 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要创新, 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向新的领域,新 的高峰攀登,这才是科学研究的本色。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 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 指引。
• 37. “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神七发射这三大 历史事件,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自豪感和凝聚力,改革开放再一次汲 取巨大精神动力,迈向新的境界。”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勇说:“这是灾 难和盛典留给中国最宝贵的精神财 富。” • (4)有人认为,抗震救灾等之所以取 得成功,在于人们只求奉献不讲索取, 谈索取的人是可耻的。请从《生活与 哲学》中“人生价值”的角度对上述
人生价值的实现除了具 备必要的客观条件外, 还需要哪些主观条件?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拚搏、自强不息的 精神。
袁隆平:搞科学研究,我想首先一个不要怕失败,你要怕 失败,你就不要去搞研究。第二一个搞科研呢,你就不要怕辛 苦,书本上种不出小麦,种不出水稻出来的。1965年10月, 当袁隆平写出杂交水稻的第一篇论文的时候,由于论文和当时 的经典学说相背离,学术界并不认同,有人甚至嘲讽他异想天 开。但袁隆平并没有放弃,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推翻了当时国 际上关于水稻没有杂交优势的普遍观念,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 杂交水稻,被誉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
生存条件 发展条件 享受条件 工作条件
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 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 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 知识成果。完全脱离社会的 “个人奋斗”和“自我实 现”,实际上不可能的。人 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第十四课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案例故事)

哲理与人生故事1.爱心永存男孩儿和女孩儿是在医院里相遇的,相处的还不错,很快便成了好朋友。
终于有一天,医院告知他们,二人的病情均已经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了。
于是他们各自回家了。
在家里,他们的病情一天天地加重,但他们却没有忘记曾经的一个约定——写信鼓励对方。
一个月后,女孩儿手中握着男孩儿的来信,带着微笑合上了双眼。
痛心的母亲在整理女儿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叠尚未寄出的信,其中有一封是留给母亲的,信上说,她曾经和一个男孩儿有一个约定,答应和他共同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她让母亲替她履行诺言,并把信陆续寄给他。
母亲无法克制自己的感情,决定去见这个男孩儿,并让他知道有一个女孩儿要他好好活下去。
找到了男孩儿的家,女孩儿的母亲看到的却是桌子正中黑色镜框里一个生气勃勃的男孩儿。
男孩儿的母亲泪流满面,她拿起桌子上的一叠信,哽咽地说,男孩儿在一个月前已走了,让她替他发出那些给女孩儿的信,他说因为有一个与他命运相同的人在等着他的鼓舞。
感知:那一叠一叠尚未寄出去的信,记载着一个至死不渝的约定,传送着一份超越生死的鼓舞与关心,并坚定地告诉我们,爱心是永不磨灭的,是永存的!2.传奇总统1832年的美国,有一个人又一次失业了,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改行从政。
他参加州议员竞选,结果竞选失败了。
他着手创办自己的企业,可是,不到一年,企业倒闭了。
此后的几年里,他不得不为偿还债务而到处奔波。
1850年,他再次参加竞选州议员,这一次他当选了,他内心升起一丝希望,认定生活有了转机。
第二年,即1851年,他与一位美丽的姑娘订了婚。
可世事难料,离结婚日期还有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了,他心灰意冷,数月卧床不起。
1852年,他决定竞选美国国会议员,结果不得不又一次接受失败的打击。
但他没有放弃,而是问自己:“失败了怎么办?”1856年,他再度竞选国会议员,他认为自己争取作为国会议员的表现是出色的,他坚信自己会当选,但是还是落选了。
为了挣回竞选中花销的一大笔钱,他向政府申请担任本州的土地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