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公开课
第十四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想一想 1 .通过丛飞的感人事迹,谈一谈你对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理解。 2 .结合丛飞的人生经历,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1.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方面,
两者辩证统一
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个方面,社 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了个人行为 对社会和他人的意义;自我价值是社会对个人需要的 尊重和满足,体现了社会对个体存在和个体对自身存 在的意义。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索取)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学 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 作还有几位同学坚持了?”整个教 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他 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 家的柏拉图。
总结: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 轻松完成的,也不都是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 更多的人还是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从一点一 滴的、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小事做起,一步 一步地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还要 有恒心,有毅力,有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执著 追求。
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劳动,正是这种 活动、才把人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又把两者统一起来。 人来社会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与人 类活动。
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 隆平,20世纪60年代初,在带领 学生们下农村生产实习时,目睹 了农村粮食短缺、群众生活困难 的状况,决心从农作物品种改良 入手。50多年来,他克服了种种 困难,勤恳劳动,锐意进取,所 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 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先进水 平,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的 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 杰出的贡献。
主观条件:个人素质
有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达 到像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 拉底听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 “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 容易的事,每个人都把胳膊尽量往 前,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 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 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 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 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 底问学生,“那些人坚持做了?” 有九成的学生骄傲的举起了手。
第十四课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烛照深山——李桂林、陆建芬事迹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海拔 2800 米,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从汉族地区来 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 18 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 18 年如一日,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教书育人,共培养了 6 届共 149 名学生。陆建芬现在还是代课老师,1 个月的工资只有 230 元。 夫妇俩第一次来到北京,连照相机也没有。是他们,为偏远山区的
死得光荣——武文斌事迹
一个战士倒在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上万民众为他哭别。所有 参加吊唁的人都与武文斌素昧平生,他们只听说:一位解放军战士 在抗震救灾中活活累死了!仅这一句话,已经让人们泪流满面。 6 月 17 日晚,济南军区士官学员武文斌和战友们冒着大雨将 8 车 50 吨重的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载完后,累得瘫倒在泥水地里。 就在这个夜晚,他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轻的生 命。 “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 ”这是一个 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对老百姓的承诺,更是对共和国的承诺。
讨论课
学生讨论 精讲点拨
教师:人生价值问题,在我国当代青年中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 题。 其实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讨论已发生过多次, 例如: 1979—1980 年围绕潘晓提出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论题为中心的讨 论,张华救老农值不值得等问题的讨论,都涉及什么是人生价值及 衡量标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生价值? 一、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1.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个方面,两者辩证统 一
第五单元
在社会中发展自我
创造人生价值
第十四课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教师: (提出问题)他们的事迹为什么会感动中国?他们的人生 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他们之所以感动中国,是因为他们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这 也正是他们人生价值实现的标志。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只能看他贡 献的大小。贡献大,价值大;贡献小,价值小;没贡献,没价值; 索取大于贡献,负价值。 请同学们想一想,下列说法能不能作为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 (1)享受的多少 (2)占有金钱的多少 (3)拥有职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 (4)占有知识的多少 教师: (分析总结并进一步提出问题)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贡 献,而贡献又分为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这两个方面哪个更大些或 更重要? 教师:不能说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哪一方面的贡献更大、更突 出,只能因人而异,进行具体分析。有的人在物质方面的贡献大些, 有的人在精神方面的贡献更突出一些,有的人两个方面的贡献都很 大。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 教师: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既包括人生环境的 客观条件,也包括个人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包括一定社会的生产 力水平、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的制度及体制因素、科学文化教育等 状况、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等。主观条件就是个人的素 质,在一定客观条件下,个人素质越全面,能力越强,个人对社会 的贡献越大,人生就具有更大的价值。 调查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应聘提出三大必备条件:个人基本素 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有 75%的企业负责人特别强调: “目 前不少大学生在应聘时,各种证书可以拿出一大堆,而职业技能和 素养却体现不出,专业知识基础也相对薄弱。 ”在个人基本素质方 面,89%的企业希望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79%的企业认为,应 届毕业生初到工作岗位时都欠缺一定的社会协作能力,必须接受一 定培训;还有 76%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应当提高自我认识、准确定位。 在基本职业技能方面,企业认为学生应具备的技能为:写作能力、 钻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在职业素养方面,有 89% 的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具备诚信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请同学们谈谈这个调查结果对中职学生就业有什么启 发?(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教师:人的先天条件无法改变,因此后天的努力和奋斗就成为 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主观因素。 有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达到像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 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回答,只是说: “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 也是最容易的事情,每个人都把胳膊尽量往前,然后再尽量往后 甩。 ” 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 “从今天起,每天做 300 下,大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说课稿 (3)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是中职一年级《哲学与人生》第五单元第十四课的内容。
本教材为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由高教出版社出版。
全书结构清晰,内容充实,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本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是人生观的根本问题,是本元和本教材的基本哲学观点,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共需两课时完成,本次说课涉及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即第一个知识点:人生价值贵在奉献。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基础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
但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已经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不善于思考,对人的存在价值不清,常感到迷茫,同时,缺乏对问题深入剖析的能力,行动时比较冲动。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而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理解并学会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重点:(1)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2)社会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大小的尺度。
教学难点:(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正确认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
四、说教学理念和教法学法依据中职新课程改革精神与学生认知发展现状,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平等和谐的高效课堂,用“学哲学、用哲学”的思想,达到使学生学会做人的德育目标。
具体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小组教学法,穿插案例分析比较、自主探究讨论等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增强学生行动的效率。
使学生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分析归纳能力得到提高。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实课堂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会学习的人。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十四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修订)

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人生价值是人们追求幸福、实现自我、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基础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越高,就越能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实现 自我价值和幸福感。
劳动奉献不仅是为社会作 贡献,更是实现自我价值 的重要途径。
彰显人生价值
一个人的劳动奉献越多, 他的人生价值就越能得到 彰显和认可。
实现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的良性循环
1 2
人生价值引领劳动奉献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能够引领人们进行积极的劳动 奉献。
劳动奉献提升人生价值
通过不断的劳动奉献,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人生 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方法
01
02
03
04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明确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 标,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 活。
勤奋努力和拼搏进取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不断 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实 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等活动,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 感和奉献精神。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增强了劳动意识和奉献精神
学生们认识到,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个人价 值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他们表示将更加注重培养自己 的劳动意识和奉献精神。
学会了规划自己的人生
学生们表示,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他们学会了如何制定 人生目标和规划,并将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践行。
对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展望与建议
热爱本职
积极投入自己的职业,从中发现 乐趣和成就,实现个人价值。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哲学与人生》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教案

《哲学与人生》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价值的含义,认识到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 让学生理解劳动奉献的意义,认识到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人生价值的定义与内涵2. 劳动奉献的重要性3. 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与途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生价值的含义,劳动奉献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劳动奉献,实现人生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生价值的定义与内涵,劳动奉献的重要性,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情感。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2. 讲解:讲解人生价值的定义与内涵,劳动奉献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情感。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计划,下节课分享。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实现人生价值计划的具体性和可行性。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的深度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哲学与人生》相关章节。
2. 案例资料:收集一些关于劳动奉献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典型人物案例。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资料和课堂重点内容。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奉献的意义。
第十四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 完成的,也不都是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 更多的人还是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从一点 一滴的、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小事做起, 一步一步地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 且还要有恒心,有毅力,有对实现人生价 值的执著追求。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李白 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 。 ——茅盾 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 ——(英)哈伯特 我们应当努力奋斗,有所作为。这样,我们就可 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上 留下我们的足迹 。 ——(法)拿破仑一世
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夺得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后合影
中国女排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队伍,20世纪 80年代曾获得辉煌的“五连冠”。进入21世纪,中 国女排重振雄风,2001年在世界大冠军杯上获得冠 军,2003年获得世界女排大赛冠军,2004年获得 雅典奥运会冠军。在这些荣誉的背后,一代代的女 排姑娘们经受了超常的艰苦训练,是泪水、汗水和 克服了难以忍受的伤痛换来的。没有付出超常之苦, 就不能得到登上最高颁奖台之乐。苦和乐是辩证的 统一。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辩证统 一的。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社会 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是自我价值实现 的基础。
互为前提,不可分割
社会价值
根本、基础
自我价值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 于对社会的贡献
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看他从社会、 他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 人尽到了什么责任,作出了什么贡献,也就是 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苦与乐是客观存在的,要在劳动中创造快乐,并保持乐观 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苦”,在困难面前乐观进取,积 极向上。
《人生价值和劳动奉献》说课稿

贝尔奖的图片。并请学生思考:这段时间中国舆论圈最热闹的事
设计意图“: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有机统一”是
莫过于两个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和演员黄晓明的 本节课的难点,通过深度挖掘屠呦呦的材料,设置层层递进的问
婚礼,一位在世界医学界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家,在 100 多个国 题,帮助学生理解。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降低了
家拯救了无数人生命的杰出女性。一位是纵横中国娱乐圈高颜值
学生学习的难度。 (三)走出误区,告别迷惑
的当红演员,赚得盆满钵满的演员。试问,大家为什么会关注他
PPT 展示:
们?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什么?教师引导得出结论:他们都是社会
材料二:当电视、广播、APP 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晓明
的精英,都为社会作出了贡献,都实现了人生价值。两个纵横交叉 的婚礼,铺天盖地全是后者消息的时候,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
的风云人物在一遍遍冲刷着我们眼球的同时,也引起一片争议。 清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
有人说,100 个黄晓明也比不上一个屠呦呦,也有人说黄晓明 PK
①屠呦呦获奖和黄晓明婚礼,你更关注谁?为什么?
屠呦呦,一生努力不敌一场秀。那么到底如何衡量人的价值?如何
②你认为谁的贡献更大?社会进步究竟靠谁在推动?请说明
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实现了社会价值。并通过 PPT 展示: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责任和贡献(贡献)。另一方面屠呦呦的卓越贡献没有白费,给她
原理”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得与失的关系。
带来了荣誉、地位、收入。从此她的名字将代表中国永远载入历史
(3)情感目标:学会感恩、懂得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 人生价值。
第五单元第十四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1
3
5
5
8
6
10
2
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辩证统一
二、劳动奉献与人的价值——在劳动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布置作业
1、人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2、你怎样看待劳动和个人价值实现之间的关系
课后小结
人为什么活着是一个很古老而深刻的话题,通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明确学生思想后,利用案例和视频进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人活着不仅仅为了自己还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本课内容丰富,学生互动积极,效果很好。
2.人的价值: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
(1)个人价值:是指个人需要的满足。
(2)社会价值:通俗地说,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二)人的价值的评价
1.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个人对他人、社会的贡献
2.对人的价值的评价,既要看其物质方面的贡献,也要看其精神方面的贡献。
鲜明对比:范跑跑与谭千秋
(三)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尊重劳动与热爱劳动
(三)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是拥有幸福的必经之途。
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和个人的实际说说各自的体会。
复习之前所学。
以讨论形式,探讨人生价值所在。
联系经济学原理讲解。
教师讲解,学生举例说明。
鲜明案例对比予以说明。
以生活实例批判不良思想,引导二者的统一。
讨论形式引导对劳动的正确认识。
1.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1)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
(2)人的个人价值是在为社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的
2.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3.二者的统一:社会的发展有赖于人们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是简单的事情,人们越不容易做到”,这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 示?
调查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和中职生应聘提出三大必备条件: 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有75%的企业 负责人特别强调:“目前不少大学生和中职生在应聘时, 各种证书可以拿出一大堆,而职业技能和素养却体现不出, 专业知识基础也相对薄弱。”在个人基本素质方面,89% 的企业希望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79%的企业认为, 应届毕业生初到工作岗位时都欠缺一定的社会协作能力, 必须接受一定培训;还有76%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应当提高 自我认识、准确定位。在基本职业技能方面,企业认为学 生应具备的技能为:写作能力、钻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等。在职业素养方面,有89%的用人单位希望 大学生具备诚信的职业道德。
四、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
何为苦?何为乐?
苦是指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相悖所引起的 主观体验,是人生历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乐是指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相符合所引起 的主观体验,是人生历程中获得的愉快和幸 福。苦与乐是辨证统一的,它们既相互区别, 又互为前提、互相渗透,苦中有乐,乐中有 苦,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苦可以 转化为乐,乐可以转化为苦。
第十四课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一、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 三、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四、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
1 .通过丛飞的感人事迹,谈一谈你对人生价值在于奉 献的理解。 2 .结合丛飞的人生经历,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更好地 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高尔基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超过1000亿元的身价,足以让富豪榜上的“大款”们黯然失色。 虽然这样的比较不那么崇高,但它对当代青年仍有启迪意义。 袁隆平的千亿身价并不直接体现在他个人的财富上而是更多地体现 在他为社会创造的财富中。 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4亿亩左右,全中国年增产的 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7000万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能掂出其 中分量。 对日常男女来说,1000亿元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如果将袁隆平 对社会的贡献折成金钱,那么,这1000亿元又是高山底下的一黄土,是 钱袋子里掉下的一枚硬币,根本算不上什么。 不仅如此,袁隆平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甚 至他追求自由的真我性情,都闪烁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人的先天条件无法改变,因此后天的努力和奋 斗就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主观因素。
有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达到像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 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 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都把胳膊尽量往前,然后再 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 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 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那 些人坚持做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的举起了手。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 的甩手动作还有几位同学坚持了?”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 学生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 拉图。
人的生命是一个自然发 展的过程。生是生命的起 点,死是生命的终结,有 生必有死,生与死是人生 中的一对矛盾,既互相区 别,又互相联系。
小结 :这节课我们讲了四个问题
一、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
三、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四、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 作业:查找有关人生价值实现的典型事例, 包括正反两方面的例子,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 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1.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方面, 两者辩证统一
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个方 面,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 现了个人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意义;自我价值 是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体现了社会 对个体存在和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意义。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索取)
苦与乐是客观存在的,要在劳动中创造快乐,并保持乐观 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苦”,在困难面前乐观进取,积 极向上。
三文鱼的故事
俞敏洪励志演讲-年轻人不可不看的视频
点评:
三文鱼的故事,一个生命的奇迹.我们呢?俞敏 洪寄语:我们需要什么,一是成长,生命不会因为 年老而逝去,却会因为停止成长而失去光彩;二是 经历,经历成长,经历磨难,经历失败与成功,经 历自己感动和感动别人的事,生命因为经历而丰富 多彩;三是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有对自己,对事情, 对职业满怀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谱写出人生最完 美、最华丽、最精彩交响曲。
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夺得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后合影
中国女排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队伍,20世纪 80年代曾获得辉煌的“五连冠”。进入21世纪,中 国女排重振雄风,2001年在世界大冠军杯上获得冠 军,2003年获得世界女排大赛冠军,2004年获得 雅典奥运会冠军。在这些荣誉的背后,一代代的女 排姑娘们经受了超常的艰苦训练,是泪水、汗水和 克服了难以忍受的伤痛换来的。没有付出超常之苦, 就不能得到登上最高颁奖台之乐。苦和乐是辩证的 统一。
请同学们想一想,下列说法能不能作 为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
(1)享受的多少。
(2)占有金钱的多少。
(3)拥有职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 (4)占有知识的多少。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既包 括人生环境的客观条件,也包括个人的主观 条件。客观条件包括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的制度及体制因素、科 学文化教育等状况、家庭环境、学校环境、 工作环境等。主观条件就是个人的素质,在 一定客观条件下,个人素质越全面,能力越 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人生就具有更 大的价值。
设问一下: 如果“贡献=索取”社会将是什么状况? “贡献<索取”? “贡献>索取?
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 的。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社会价值 是人的根本价值,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我价值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看他从 社会、他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他 为社会、为他人尽到了什么责任,作出 了什么贡献,也就是说,人生的真正价 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一个70多岁的老人,一个功成名 就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面对医学 界与人类社会全然陌生的一种不 明原因的急性重症呼吸道传染病 的肆虐,慷慨请缨要求把危重病 人转送到他所领导的广州呼吸病 研究所集中隔离治疗。尔后又临 危受命,担任广东省“非典型肺 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 奔忙在抗“非典”的第一线,乃 至发生连续工作38小时一度累倒 的情形。钟南山的身上洋溢着一 种强大而崇高的人格力量。他在 和平时期所表现的奋不顾身、身 先士卒的英雄气质,比战争年代 那些舍身取义英勇无畏的先烈毫 不逊色。
请同学们谈谈这个调查结果对中职学生就业有什么启发?
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
轻松完成的,也不都是轰轰烈烈的 英雄事迹,更多的人还是要在平凡 的生活中,从一点一滴的、简单的 不能再简单的小事做起,一步一步 地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 还要有恒心,有毅力,有对实现人 生价值的执著追求。
三、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