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简介

合集下载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简介一、闵行校区概况1、校区简介2、办公楼3、图书馆4、综合教学楼5、学生食堂6、本科生公寓7、研究生公寓二、关于安全工作方面的应急电话三、闵行校区生活服务指南四、紫竹科学园区概览一、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概况1、校区简介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 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遵照上海市关于新的高校布局调整的战略部署,学校已经在闵行区建成新的校区。

目前,闵行校区入读学生共计13000余名,其中,本科生近9000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4000多名。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位于闵行紫竹科学园区内,距离中山北路校区30公里。

东侧为吴泾镇,东南端有东海学院嵌入,西起莲花南路(莲花南路以西为上海交通大学),东至虹梅南路,北临剑川路,南靠东川路,占地总面积为1821.42亩。

一条铁路线将校区分成南、北两块,本科生公寓及相应配套的生活设施布置在北块的生活区内,办公、教学、科研、体育活动场地等功能均布置在南块的校区内。

此外,在虹梅南路以东,有占地249.99亩的研究生公寓和青年教师公寓。

在景观的设计上,闵行校区中轴景观紧扣“中轴景观应大气而不失人性化”这一理念,形成了主入口前广场(静)——银杏林广场(闹)——叠水广场(静)——亲水梦幻舞台(闹)——大草坪与两侧土丘(静)——信息广场(闹)——图书馆(静)这么一组跌宕起伏的空间系列。

两侧土丘的种植高低错落,起伏有序,成为大草坪乃至整个中轴很好的背景。

2、办公楼是学校领导和机关各职能部门日常办公的主要场所。

该楼位于闵行校区东川路校门附近,层高12层,建筑面积为13174m²。

3、图书馆图书馆位于闵行校区中心,层高12层,建筑面积为39558m²,是闵行校区的标志性建筑。

图书借阅和中山北路校区图书馆联网,可以实现异地借还。

读者利用公共检索终端可以检索书目资源、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等,可以办理图书预约等手续。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研究生招生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研究生招生

华东师范大学一、学校简介:华东师范大学位于全国金融中心、经济中心的上海,现有闵行校区和中山北路校区,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目前在全国的大学综合排名中位于第21位。

华东师范大学以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院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

1959年华东师范大学就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8年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同时也是1978年国务院批准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

1996年通过“211工程” 预审并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进入“985工程”二期名录,同时,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在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学校目前设置有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外语学院、商学院等19个全日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2个管理型学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国际关系和地区发展研究院和新药创制先进技术研究院5个高等研究院,含52系,68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科学学院是中国大学中建置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研究型学院,软件学院是全国师范大学中唯一一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对外汉语学院是国家8个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之一;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心理学5个专业是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9大学科门类,拥有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23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23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9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 重中之重” 学科,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涵盖了13个二级学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8个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和上海市工程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150余个研究所和一批跨学科的研究、实验、计算及测试中心。

华东师范国际中文教育博士招生简章

华东师范国际中文教育博士招生简章

华东师范国际中文教育博士招生简章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享誉国内外的综合性大学,拥有雄厚的教育资源和学术底蕴,其“国际中文教育博士”项目更是备受业内关注和推崇。

接下来,我们将为您介绍该项目的招生简章。

一、项目简介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博士”项目是全球首创,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的中文教育学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教育实践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国际中文教育人才。

该项目为全英文教学,学制4年,共40个学分。

二、入学要求1. 申请人需具备硕士学位及以上学历,或具备类似于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认证的学历资格。

2. 申请人需要参加统一组织的面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并达到录取要求。

3. 申请人需要具备中文教育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全面的学术审核。

三、招生计划本项目每年招生20名左右,其中国内招生名额为15名,国际招生名额为5名。

四、申请材料1. 申请信2. 个人简历3. 学位证书或相应的学历证明4. 个人成绩单5. 两封推荐信6. 英语水平证明7.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如论文、证书等)五、申请时间申请时间为每年的3月份至5月份,具体时间以招生简章为准。

六、学费本项目学费为人民币40万元整(含学费、住宿费、医疗保险费等),需在入学前一次性缴纳。

七、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海内外高校从事中文教育及相关领域的教育、研究、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国际教育、文化交流、贸易和政治等领域都有广泛的职业发展空间。

以上就是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博士”项目的招生简章,希望通过这份简章,有意向报考该项目的申请人能够对该项目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

全国招收汉硕的院校及学校排名

全国招收汉硕的院校及学校排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院校实力排名以及学校介绍1、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汉语国际教育和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又是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经过49年的发展,北京语言大学已成为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基地和培养涉外高级人才的摇篮。

北京语言大学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

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新中国从事对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历史最长的学校,1952年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2002年6月29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成立,北大的对外汉语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下设汉语精读教研室、汉语视听说教研室、选修课教研室、预科教研室、研究生教研室等5个汉语教学机构。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跨学科教育背景和国际化视野的教师队伍,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和科研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9人,包括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0人。

另外,学院还建设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已达50人。

3、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是在原“对外汉语教学中心”1965-1996 )和“对外汉语教育学院”(1996-2000 )的基础上建立的。

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方面,我们已经有了近40年的经验。

汉语文化学院作为北师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担负着培养前来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各国留学生(其中包括本科生和长期、短期语言生)以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两个专业的中外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培训国内外汉语教学师资以及有关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学术研究的任务。

汉语文化学院以教学和科研为主体,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实体,每年在学院学习的留学生千余名。

4、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全国招收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

华东师范大学代码

华东师范大学代码

华东师范大学代码华东师范大学代码为10269。

该校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创办于1951年,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等。

华东师范大学基本信息介绍1、学校简介华东师范大学位于上海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

该校创办于1951年,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等先后并入。

2、学校规模及师资学校有闵行、中山北路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拥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543人;在校博士研究生3334人,硕士研究生15239人;在校学历留学生1355人。

拥有教职工4,422人,其中专任教师2,379人。

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2,081人,其中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院士)18人,国家及上海市其他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288人。

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543人;在校博士研究生3,334人,硕士研究生15,239人;在校留学生(学历生)1,355人。

3、学校学科及专业的设置学校设有84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国家级双语课程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华东师范学科化学

华东师范学科化学

华东师范学科化学摘要:一、华东师范大学简介1.华东师范大学背景2.学科设置与优势二、化学专业概述1.化学专业简介2.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三、化学专业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3.实践课程四、化学专业师资力量1.教师队伍简介2.学术成果与荣誉五、化学专业实验设施1.实验室资源2.实验设备与技术六、化学专业实习与实践1.实习实践基地2.校企合作与产学研项目七、化学专业学生发展1.学术成果与竞赛获奖2.毕业生就业与深造情况八、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专业优势与特色1.学术实力与科研成果2.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3.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正文:华东师范大学,位于上海市,是一所以师范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国家教育部。

学校始建于1951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拥有丰富的学科设置和优势专业。

其中,化学专业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

化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教育、生产和管理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从事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担任中学化学教师、进入化工、医药等企业从事生产与管理工作、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

化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化学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工程等;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中既有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也有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

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化学专业的实验设施建设,实验室资源丰富,设备先进。

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化学实验,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化学专业还与多家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开展产学研项目。

学生可以通过实习,了解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现状,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概况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秉承与学术界和产业界密切合作的传统,坚持“应用驱动创新”的办学理念和科研精神,营造了开放、融合、创新的新型教学和科研氛围,构建了教育改革和协同创新的新模式。

学院通过聚焦数据科学与工程的硬学科属性,致力于培养具有行业领域特征的大数据高级人才,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数据技术和系统,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的数据科学与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基地、协同创新平台、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中心。

作为教育改革和协同创新模式的示范应用,华东师范大学于2016年9月正式成立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其设置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也在2017年3月顺利通过教育部专业备案审批。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具有完备的贯穿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阶段的教学培养体系,现有首批在读本科专业学生2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30人、博士研究生16人。

学院坚持学生培养过程的小班化、个性化、自主化、多元化,制订了本硕、硕博、本硕博一体等多种学生培养方案,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接受适当的培养和教育。

学院与欧冶云商、珍岛信息、印孚瑟斯等国内外企业建有联合实验室,并是上海市首批“十三五”民政科研基地。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开放、合作的办学模式,积极拓展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知名企业的学术合作交流。

双方通过互派教师、科研人员、学生,开展常驻访学、合作研发、课程教授、召开研讨会等工作,实现了学术和技术资源的共享,构建了与国内外伙伴大学、伙伴企业的新型战略合作关系。

培养特色数据学院具有完备的贯穿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阶段的教学培养体系,通过课程和科研实践培养对新型数据应用具有深刻理解,并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生。

学院以培养“系统架构师”和“数据科学家”为培养目标。

除课程学习和导师指导以外,学院每年暑假举办“数据科学与工程暑期学校(DaSESS)”,邀请来自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介绍数据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与应用前沿进展和趋势,并开展研讨,开拓学生眼界,为开展新兴研究方向奠定基础。

2017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通信工程系简介

2017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通信工程系简介

2017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通信工程系简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通信工程系简介概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现有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和计算中心4个单位。

其中,电子工程系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二级学科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具有“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形成兼具电子电路、微电子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光电子学以及材料物理等交叉综合的电子工程专业与工程类办学模式。

培养特色信息学院定位于研究型工科学院,建设目标是在信息科技领域确立科学研究与教学体系的主攻方向,集聚综合优势,形成有特色的科研创新及高质量研究生培养基地。

其中,电子工程系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二级学科点都有相关依托的实验室/研究所。

我系形成了从半导体材料制备-光电磁学性能表征-原型器件设计等一系列相关基础研究平台。

同时,也针对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和器件工艺技术开展系统深入的应用研究,培养具备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验能力,能在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系统等领域从事研发、设计、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竞争力的优秀高级研发人才。

导师团队我系对教师要求严格,“崇尚道德、勤奋努力、追求专业”是我们的座右铭,由1名中科院全职院士、4名中科院工程院兼职院士、10名教授、11名副教授、10名讲师和10名实验室专任教师组成教学科研队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0多名、硕士研究生120多名、博士研究生10多名。

研究领域涉及信息处理、电路系统、通信、无线电物理等,先后承担了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等科研任务。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
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
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

1959年学校被中公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
点院校之一。

1972年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
改名上海师范大学。

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

1980
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

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设立研究
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

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
设大学行列。

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
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先后并入。

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
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2006年学校主体搬
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

2006
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
工程”高校行列。

学校秉承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等前身学校“自强不息”、“格致诚正”的精神和学思结合、中外汇通的传统,追求“智慧的创获,
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的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
为人师表”的校训规范,按照《华东师范大学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要求,
朝着“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引领中国教师教育发
展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稳步迈进,力争在2020年
左右进入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行列,在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
一流大学。

学校目前设有2个学部:地球科学学部、教育学部;22个全日制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外语学院、对外汉语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金融与统计学院、传播学院、艺术
学院、设计学院、理工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
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国际汉语教师学院;1个书院:孟宪承书院;1个马克思主义学院;11个实体研究院(所、实验室):思勉人文
高等研究院、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河
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院、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考
试与评价研究院、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艺术研究所;1个管理型学院:开放教育学院。

另有设在学校的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法国巴黎高师集团、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世界1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

与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是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
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大学。

学校设有国家汉办所属的国际汉语教
师研修基地,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建设8所孔子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