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简介
华东师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目录、参考书

华东师大2010复试内容华东师大2009对外汉语考研华东师范大学历年研究生报名、录取情况统计(2001年后)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对外汉语必备参考书:《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35元《古代汉语》(4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8+14+25+26=83元《古代汉语》习题集(王力)《〈现代汉语通论〉教学指导》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4元《〈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徐通锵胡吉成主编北大出版社10元《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15元其他选购参考教材:《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著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9元《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著商务印书馆27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杨惠元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46元《古代汉语习题集》林海权王尔康陈玄荣|福建人民出版社 28元《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42 元《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语法学界很有影响的一本小书,值得精读 15元《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陆俭明 38 元汉语国际硕士书目:《现代汉语》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增订第4版黄伯荣等主编58.3元《古代汉语》(4册)中华书局王力主编 18+14+25+26=83元(主要看前2册)《现代汉语(增订四版)教学说明与自学参考》12.1元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教社《古代汉语习题集》增订版林海权王尔康陈玄荣|福建人民出版社 28元《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叶蜚声 15元《〈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10元徐通锵胡吉成主编北大出版社《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著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6元《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著商务印书馆 27元《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崔永华杨寄洲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使用频率高)《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8.9元《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使用频率高)《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周小兵、李海鸥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其他:徐子亮老师的《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束定芳,庄智象,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北京大学出版社)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现代汉语》学习辅导与习题集语言学纲要思考题古代汉语复习资料古代汉语复习提纲《古汉习题集》《语言学习题集》《现汉习题集》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潘文国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应用语言研究所所长,对外汉语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相关学术成果:《对外汉语教学的跨文化视角》、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推广论丛(第二辑)》等。
不断创新进取的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不 断 创 新 进 取 的 华 东师 范 大 学 对 外 汉 语 学 院
华东 师范大 学对 外 汉 语 学 院是 个 独 具 特 色 在 国 内外享有 盛 誉 的学 院 该 院成 立 于 2 0 32 年 8 月 由学 校原 来 的人 文 学 院对 外 汉 语 系 国 际 中 国文 化 学 院和 对 外 汉 语 远 程 教学 中心 3 个 单位 组 建 而 成 它 是 所 既 培 养 中 国学 生 又 培 养 和 培 训 外 国 留学 生 及 国 外 汉 语 教 师 ;既 有 课 堂 教 学 又 有 网 上 授 课 ;既 有 非 学 历 教 育 合 ( 长 短 期 进 修 ) 又 有 学 历 教 育 ( 本科 硕 士 博 士 ) ; 对 外 汉 语 教学 对 外 汉 语 人 才 培 养 远 程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对外 汉 语 教学 研 究 汉 语 本 体研 究 中外 文 化研究 与跨 文化交 际研 究 于 体 的新 型 的二 级 学 院 它 也 是 全 国最 其外 国 留学 生 教 育 工 作 可 以 追 溯到上 个 世 纪 6 0 年 代 迄 今 已 有 4 0 多 年 的历 史 是 新 中 大 的 H S K 考点 之
、
、
、
、
、
学等
中国古代 文 学 中 国现 当代 文 学 比较 文 学 与世 界 文 个专 业 的硕 士 研 究 生 和 语 言 学 及 应 用 语 言 学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文 艺 学 文 艺 民 俗 学 汉 语 言 文 字 学 等 5 个专 业 的博 士 研 究 生 教 学 层 次涵 盖 了从 本 科 硕 士 到博 士 的全 部 学 历 教育 以 及 长 短 期 进 修 的非 学 历 教育 是 全 国 同类 学 院 中学科 门类 最 多 教学层 次 最全 的单 位 之 经 过 多年 不 懈 的 努 力 学 院 已 经 形 成 了 支学 历 层 次 高 科 研 能 力 强 教 学 经 验 丰 富 年 龄结 构 趋 于 合 理
华东师范国际中文教育博士招生简章

华东师范国际中文教育博士招生简章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享誉国内外的综合性大学,拥有雄厚的教育资源和学术底蕴,其“国际中文教育博士”项目更是备受业内关注和推崇。
接下来,我们将为您介绍该项目的招生简章。
一、项目简介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博士”项目是全球首创,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的中文教育学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教育实践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国际中文教育人才。
该项目为全英文教学,学制4年,共40个学分。
二、入学要求1. 申请人需具备硕士学位及以上学历,或具备类似于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认证的学历资格。
2. 申请人需要参加统一组织的面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并达到录取要求。
3. 申请人需要具备中文教育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全面的学术审核。
三、招生计划本项目每年招生20名左右,其中国内招生名额为15名,国际招生名额为5名。
四、申请材料1. 申请信2. 个人简历3. 学位证书或相应的学历证明4. 个人成绩单5. 两封推荐信6. 英语水平证明7.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如论文、证书等)五、申请时间申请时间为每年的3月份至5月份,具体时间以招生简章为准。
六、学费本项目学费为人民币40万元整(含学费、住宿费、医疗保险费等),需在入学前一次性缴纳。
七、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海内外高校从事中文教育及相关领域的教育、研究、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国际教育、文化交流、贸易和政治等领域都有广泛的职业发展空间。
以上就是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博士”项目的招生简章,希望通过这份简章,有意向报考该项目的申请人能够对该项目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

汉语国际教育优秀办学单位推介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成立于2008年,是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在中国国内第一个挂牌的单位,主任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㊁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现任会长许嘉璐教授㊂基地以培养国外本土化汉语师资为主要任务,依托华东师范大学综合性的学科优势㊁丰富的海外资源,力求向国外输送汉语 种子教师”㊂由中外专家㊁学者共同搭建的基地平台,以其高标准的学历培养㊁优质的进修课程和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㊂基地大楼矗立在美丽的华东师大丽娃河畔得益于基地积极探索在国内外培养适应本土化需求的汉语师资的新方式,作为独立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单位,基地在2009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中期检查时得到了免检待遇,2013年在教育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中更是获得了全国唯一的优秀㊂为应对世界范围优质汉语教师短缺的局面,基地的硕士学位在国内开设了全日制班和在职班,在美国开设了中小学教师班㊂授课教师中,校内㊁国内㊁国外各占1/3比例,招收的400多名研究生通过基础理论培养㊁案例分析㊁教学实况观摩㊁教学实习等渠道得到了良好的训练㊂扎实的基础,过硬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得基地的学生一毕业就成了社会的香饽饽,2012的就业率为100%,2013年为97.3%㊂基地非常重视包括孔子学院在内的汉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本土化汉语教师培养㊁孔子学院院长和出国汉语教师㊁志愿者选拔㊁出国汉语师资及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㊂基地以模块化㊁等级化㊁学分化的方式制定课程体系㊂教师在基地接受汉语教学㊁中华文化㊁汉语教学技术㊁社会体验等方面的训练,课程的实用㊁安排的细致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肯定㊂至今,基地已累积培训本土化教师1575人㊁外派汉语教师764人㊁志愿者储备人员2075人;共选拔孔子学院院长380人㊁出国汉语教师1703人以及志愿者2950人㊂在教学资源开发与研究发面,基地积极建设资源中心及案例库,资料中心累积藏书已达31184册,拥有翻译成46种语言的汉语教材系列㊂泰国公主诗琳通为基地题词基地还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开发了教学案例库,已收集案例980个㊂基地作为中外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也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㊂2013年4月,泰国公主诗琳通访问基地并亲自为基地题词 为人师表”;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2011年视察基地时充分肯定了基地在种子教师培养和汉语国际教育推广方面做的努力㊂基地还积极开展各项交流活动,接待海外宾客702人,接收参加夏令营外国学生829人,组织举办国内外汉语国际相关会议20余次㊂自成立至今,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始终坚守着一个宗旨:让世界听懂中国的语言,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㊂为了国际汉语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敢于创新㊁敢于改革,迈开大步走向世界㊂[责任编辑:赵昆艳]。
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

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
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是在原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的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依托华东师范大学特有的优势,打造了一个专业
特色鲜明、学术水平高、教育效果好的汉语言文学系。
系统拥有中国
文学史、古典文献学、现当代文学研究、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社会语言学、汉语教学法等7个研究方向,具备了汉语言文学基础研究、教学研究、应用研究及本科教育的完整体系。
系内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培养计划以汉语言文学研
究与教学两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为重点,既有传统的文学欣赏与
古典文献学方面的专业基础,也有汉语教学、应用语言学、当代中国
文学等方面的新兴学科基础。
另外,专业的整体教育主张鼓励学生多
元发展,开拓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社会现实的理解
与反思。
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拥有一支精英教师队伍,具有很高的
学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系内秉持“坚定信念,追求卓越”的校训,创
新发展,为培养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持。
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为推动中国文学及汉语教育的发展
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收稿日期]2023-05-01[作者简介]叶军,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语音等。
电子邮箱:**************** 。
赵寻,女,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语言传播、语言政策等。
电子邮箱:159****6337@ 。
[基金项目]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0年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与国外语言教师标准比较对接研究”(20YH10B )2023年第4期No.42023华文教学与研究TCSOL Studies总第92期Sum No.92教师、教材、教法是驱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三驾马车”,而其中“教师”则是事关事业成败的最核心要素。
鉴于国际中文教师在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也为了规范和指导中文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原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2006年开始先后组织海内外专家学者和一线资深教师约500人次参与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2007)。
这个标准在2012年进行了修订,现行的中文教师证书考试就是以《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版)》(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2012)为基本依据。
2022年8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以团体标准方式正式发布的《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成为新时代规范、引领国际中文教师培养、培训、选拔、能力评定及专业发展新的指针与依据,是指导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赵杨,2023;冯丽萍、姜凝馨、叶一帆,2023)。
“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实现自身专业的持续发展”(世界汉语教学学会,2022)。
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引下,《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通过初级、中级、高级的分级认证,为国际中文教师描绘了明确的专业发展进阶(王添淼、袁礼,2023;叶军,2023)。
叶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副院

叶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副院长,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在《修辞学习》《中国文字研究》《语言文字应用》发表《写作教学的语境分析》《语言能力、汉字能力与汉语教学之瓶颈问题》等论文二十余篇,著作若干部,课题现代汉语节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结题优秀评级;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语料库(上海社科重点课题)结题优秀评级;中小学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获上海市教育基金会申银万国奖教金奖、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奖项。
王芝蓉,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东亚系汉语语言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学士,现为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高级讲师。
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汉语史、汉语语法与词汇教学、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以及对外汉语教学法。
主要出版物包括《人文天下》、《汉语基础读本》、《大学语文》等。
关道雄,现任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东亚系中文部主任、高级讲师,北美高校最早专注于商务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之一,出版和发表的有关商务汉语教研的成果有《基础实用商务汉语》(2000年初版;2003年二版;2018年三版)、《全球视野下的商务汉语教学与研究》(2017)、《OK 商务汉语》(2008年韩文版)、《商务汉语101》(2015)以及有关商务汉语教学研究的论文多篇。
关道雄早年曾获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学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亚研究硕士。
先后任教于南京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俄勒冈大学。
现兼任南京大学兼职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商务汉语教学与资源开发基地的专家学术委员会成员和教育部语信司暨南大学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咨询专家。
张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教育研究所所长,商务汉语研究所所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中国市场学会营销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商务汉语教学与资源开发基地(上海)专家委员会委员。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表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表2017 —2018学年第二学期,自第1周(2月26日开始中国语言文学系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班师范华东师范大学课程表2017 —2018学年第二学期,自第1周(2月26日开始中国语言文学系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2)班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表2017 —2018学年第二学期,自第1周(2月26日开始学课程表1周(2月26日开始中国语言文学系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3)班基地华东师范大2017 — 2018学年第二学期,自第中国语言文学系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4)班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表2017 —2018学年第二学期,自第1周(2月26日开始中国语言文学系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班师范华东师范大学课程表2017 —2018学年第二学期,自第1周(2月26日开始学课程表1周(2月26日开始中国语言文学系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2)班基地华东师范大2017 — 2018学年第二学期,自第学课程表1周(2月26日开始中国语言文学系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3)班基地华东师范大2017 — 2018学年第二学期,自第中国语言文学系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4)班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自第1周(2月26日)开始中国语言文学系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班师范华东师范大学课程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自第1周(2月26日开始中国语言文学系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班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自第1周(2月26日)开始中国语言文学系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班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自第1周(2月26日)开始1周(2月26华学课程表2017 —2018学年第二学期,自第中国语言文学系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2)(3)(4)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简介
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简介
概况
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成立于2008年12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教授担任基地主任。
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是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在中国国内第一个挂牌的国际汉语推广基地,以培养国外本土化汉语师资为主要任务。
基地依托华东师范大学综合性的学科优势、丰富的海外资源,搭建了由中外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教学研究平台,以高标准的学历培养、优质的进修课程,雄厚的研究力量、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作为独立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单位,基地积极探索在国内外培养适应本土化需求的汉语师资的新方式,打造了国内唯一一支专门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培养的师资队伍。
中外研究生通过基础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实况观摩、教学实习等,得到了良好的从事本土化汉语教学的训练。
至今已有377名中外研究生顺利毕业。
由于基地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出色表现,2009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期检查获得“优秀”;2012年获得首批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支持;2013年在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验收中获得了唯一的“优秀”;2013年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5年获批上海市示范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研究是基地的重点工作,受本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托,基地开展了培养方案、评估标准等10多项研究、调查工作,为专业建设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咨询意见,成果基本上都得到了采纳。
基地多次召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国内的专家、学者就国际汉语教育问题展开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探讨,《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第1、2、3辑已分别于2011年、2013年、2015年正式出版。
基地组建了一支高水平专职培训师队伍,在国际汉语教师的培训上成果突出,已培训国家公派教师、汉语教师志愿者、国外本土汉语教师、国内汉语教师一万余人,形成了学分化、等级化、层次化的立体培训体系,为国内外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汉语“种子教师”。
基地教职员工牢记“让世界听懂中国的语言、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服务、服务、再服务”的口号,完成了国家汉办各部门委派的出国汉语教师和志愿者的选拔、汉语教学专家组的出国派遣等重大项目。
培养特色
1.牢牢把握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方向,准确定位,探索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2.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将我校打造成汉语国际推广“种子教师”的人才培养高地。
导师团队
张建民、顾伟列、叶军、周晓霞、丁安琪、周勇、毛世桢、刘承峰、包文英、高艳、华霄颖、肖路、朱康、陶健敏、兰晓明、赵庸、俞蓓、马国彦、高慧宜、张玲平、何晓嘉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