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结构与制图》课程标准
船舶结构课程设计

船舶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船舶的基本结构组成,包括船体、船舱、甲板、舵等关键部件;2. 学生能掌握船舶的稳定性原理,解释船舶浮力与重力的平衡关系;3. 学生能了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包括船体形状、材料选择等;4. 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船舶主要受力构件的受力情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模型制作材料,动手制作一个简化版的船舶结构模型,展示各部分结构;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设计并呈现一个船舶结构设计概念图,展现设计流程和关键要素;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船舶结构相关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舶工程及海洋事业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海洋科学的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分组活动增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认识到船舶结构设计对于航海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感;4. 通过船舶结构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技术美和工程实践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围绕船舶结构设计,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以下章节展开:1. 船舶概述:介绍船舶的定义、分类及用途,使学生了解船舶在海洋事业中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概述2. 船舶结构组成:详细讲解船体、船舱、甲板、舵等关键部件的结构与功能。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船舶结构组成3. 船舶稳定性原理:阐述船舶浮力、重力及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 教材章节:第三章 船舶稳定性原理4. 船舶设计原则与流程:介绍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内容。
- 教材章节:第四章 船舶设计原则与流程5. 船舶主要受力构件分析:分析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主要受力构件的受力情况,探讨如何优化结构设计以提高船舶性能。
- 教材章节:第五章 船舶主要受力构件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课时:船舶概述,了解船舶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 第2课时:船舶结构组成,学习船舶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3. 第3课时:船舶稳定性原理,掌握船舶稳定性的基本知识;4. 第4课时:船舶设计原则与流程,了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 第5课时:船舶主要受力构件分析,分析船舶结构受力情况,探讨优化设计方法。
船体制图有关规定

目录
• 船体制图概述 • 船体结构制图规定 • 船舶设备制图规定 • 船体制图流程和审核规定 • 船体制图案例分析
01
船体制图概述
船体制图的概念和目的
概念
船体制图是指通过图形、符号等 视觉元素,将船舶的结构、尺寸 、设备等详细信息表示在图纸上 的过程。
目的
船体制图的主要目的是为船舶设 计和建造提供依据,同时为船舶 的维修、改造和管理工作提供必 要的技术资料。
使用绘图软件
选择合适的绘图软件,如 AutoCAD、SolidWorks等, 进行船体图纸的绘制。
校对和审核
对完成的图纸进行校对,确保 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提 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船体制图审核规定
审核目的
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为船只
建造提供可靠的依据。
审核内容
检查图纸的细节、标注、尺寸、 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准确性,以 及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
船体制图的基本原则
统一性
船体制图应遵循统一的 规范和标准,确保图纸 的可读性和互操作性。
准确性
船体制图应准确反映船 舶的实际结构和尺寸, 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
完整性
船体制图应包括船舶的 全部细节,不得遗漏任 何重要信息。
清晰性
船体制图应清晰易懂, 便于阅读和理解。
02 船体结构制图规定
船体结构的基本组成
船舶设备制图的细节要求
010203来自04图纸比例尺
根据不同设备和工艺要求,选 择合适的图纸比例尺,以便更 好地表达设备的结构和尺寸。
图纸符号和标注
采用统一的图纸符号和标注方 式,确保图纸的可读性和准确
性。
图纸深度
船舶结构与计算机绘图:第1章 船体结构

船舶类型
船舶类型
客货船
船舶类型
168号导弹驱逐舰,舰名“广州”,国内代号是 052B,该型舰全长164米,宽17.2米,长宽比9.5 ,满载排水量7500吨以上,是一种防空、反潜、 反舰能力均衡的远洋驱逐舰。总设计师是中国著名 的驱逐舰总师潘镜芙院士。项目1997年正式上马 ,1999年设计定型。首舰于2002年在江南造船厂 下水舾装,2003年开始海试,并于2004年1月服役 ,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
水压力
其它作用力:波浪冲击
力,冰块撞击力、机器运转
的振动力等
浮力
水压力
2、重力和浮力引起的总纵弯曲
船舶在静水中的总纵弯曲
P
G B
P
D
G
B
A
总体平衡
局部不平衡
2、重力和浮力引起的总纵弯曲
船舶在静水中的总纵弯曲
2、重力和浮力引起的总纵弯曲
船舶在静水中的总纵弯曲
弯矩图 剪力图
船舶在波浪中的总纵弯曲
• 现场教学学时 — 6学时
• 上机学时 — 10学时(5-7周)
绘图内容 — 熟悉AUTOCAD
船体型线图(手工、上机) 船体节点图(手工、上机) 船体典型横剖面图(上机)
4. 课程考核
上课情况:积极参与 上机绘图:基本结构图/节点图/典型横剖面图 手工绘图:节点图、型线图 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报告 测 验:
的长度。
垂线间长Lpp:首垂线与尾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型宽B:船体型表面之间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型深D:在船的中站面处,甲板边线至基线间的垂直距离。 型吃水T:在船的中站面处,设计水线至基线间的垂直距离。 干舷F:在船的中站面处,设计水线到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 站号:把垂线间长Lpp平均分成10份或20份,主要用于型线图 肋位号:大部分船是从艉垂线开始,以500mm,550mm或600mm……为肋
船体结构与制图第三章总布置图(下)

PPT学习交流
请参考教材附图
6
下面复习各甲板名称为接下来学习总布置图作准备:
船长甲板
艇甲板 尾甲板室甲板
上甲板
罗经甲板 驾驶甲板
上甲板
下甲板
下甲板
某杂货船
PPT学习交流
7
首楼甲板
某成品油船
150t冷藏货船
练习1
C? B?
A? 主甲板
罗经甲板 驾驶甲板
1000t沿海货船
船员人数、甲板间高、肋骨间距
等。
150 DWT冷藏货船主要量度栏
例一
主要量度栏中列有说明 船舶技术、经济性能的一 组数据,通常布置在图纸 的右上方。
PPT学习交流
例二 12
二、总布置图的视图 1、侧面图(主视):
从右舷向V 面投影。
对于舱室和设备较多的船舶,如舰艇、 大型客船等,为了比较清晰地表示船体内部的 布置,常以中纵剖视图代替侧面图,甚至两图 同时画出,以便清晰明了地表示船舶总体布置 情况。中纵剖视图是以中线面剖切船体后向V 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剖视图。为了使图面清晰而 且表达方便,规定各种设备不论是否被剖切, 在图中一律画其轮廓投影。 PPT学习交流
总布置图中还对机械、设备、用具、门、窗、扶梯等采用了 形象化的图形符号,以保证图面清晰。图形符号的尺寸没有具 体规定,画图时,需要根据欲表达的设备、家俱等的外形尺寸 按比例绘制。图形符号由《舶舶布置图图形符号》具体规定。 常用的图形符号见表2-3-1。标准中规定的基本图形符号还可 以与其它图形符号组合使用。凡是国家标准中未提到的各种特 殊设备等,可用与其实际形状相似的图形符号来表示。
(2)甲板或平台上,舱室外船舶设备、机械的布置情 况以及这些设备、机械在船长和船宽方向的位置。
船体制图(结构部分

船体制图
Logo
本节内容
2 3
船舶概论
船体结构
船舶电网
4
照明系统
Company Logo
Logo
本节内容
5
6 7
甲板机械电力拖动控制原理
舵机电力拖动与控制的基本要求
8
Company Logo
Logo
船舶概论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船舶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后续船舶专 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做铺垫。
教学内容
船舶分类 船体结构 船舶性能 船舶设计建造概述
Company Logo
Logo
船舶分类
按航区分:海船和内河船。 按推进动力分:风帆船,蒸汽机船,内燃机船和核动力 船。 按推进器类型分:螺旋桨推进船,喷水推进船,空气螺 旋桨推进船和明轮船。 按建造材料分:钢船,木船,水泥船,铝合金船和玻璃 钢船。
Company Logo
Logo
船舶分类
小结
船舶的分类多种多样,较为常规的分类方法是按照用途 分类。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是最为常规的船型,也是占 世界造船总量前三的船型。 此外,这里解释一下船、舰和艇的概念。 船:通用词,多用于常规民用或者特殊用途的。 舰:大型水面战斗船只。 艇:小型水面战斗船只、高速水面船和水下航行类。
Company Logo
Logo
船舶结构
连接形式
板材与板材的连接 主要问题:根据板厚开坡口。 板材与型材的连接 主要问题:型材穿过板材后的水密和坚固问题。 型材与型材的连接 主要问题: • 防止应力集中,采用肘板连接 • 型材相交的间断问题。
Company Logo
船体结构与制图

旁底桁
对应单
中底桁
主肋板
底是什 么构件
?
水密肋板 框架肋板
40
.
主肋板
横
向
双
层
水密肋板
底
肋
板
框架(组合)肋板
41 .
轻型肋板
内底板
内底边板类型
(a)下倾式;(b)上倾式;(c)水平式;(d)折曲式
42
.
横骨架式双底受力及力的传递
• 船底板、内底板、中底桁材纵向连 续,承受总纵弯曲。
• 肋板承受横向载荷 力的传递:
56 .
1、横骨架式舷侧结构
主要优点: 制造方便 横向强度好
根据肋骨布置方式不同,有三种形式: – 单一肋骨形式 – 强肋骨、舷侧纵桁和主肋骨组成 – 双层壳舷侧结构形式
57 .
单一肋骨形式
58 .
单 壳 横 骨 架 式 舷 侧 结 构
.
主肋骨:main frame 甲板间肋骨:
tween-deck frame 强肋骨:web frame 中间肋骨:
50 .
无纵骨的底边舱结构(a)主肋板结构;(b)肋板间结构
1-内底板;2-肋板;3-纵骨;4-箱形中底桁;5-间断旁底桁; 6-连续旁底桁;7-旁底桁;8-斜顶板;9-加强筋;10-肘板
. 纵骨架式全底桁船底结构
51
油船底部结构特点
油船纵骨架式双层底结构
1-开孔横隔板;2-舷侧纵骨;3-舷侧外板;4-舭肘板;5-斜板纵骨;
18 .
想一想:下面各图采用何种结构形式
船首
船尾
19 .
船首
.
船尾
20
21 .
22 .
23 .
船体结构与制图ppt课件

单底的区别?
2019/12/28
纵骨架式单底受力及力的传递
2019/12/28
• 纵骨是纵向连续构件,参与船体总 纵弯曲。
• 所有龙骨连续贯通,肋板间断。
力的传递:
外 板->船底纵骨->肋板->中内龙骨、旁 内龙骨、纵舱壁、舷侧骨架->横舱壁
2019/12/28
主讲:夏利娟
Email:
旧的回忆
船体结构节点绘制与识读
• 板材与常用型材的表达方法 • 板、型材连接的画法 • 船体结构图样的表达方法 • 绘制和识读节点视图
• 计算机绘制结构节点图
2019/12/28
新的故事
船体结构受力和强度 船体骨架结构形式 典型船体结构
舭肘板
双层底舭肘板的结构形式
1-主肋骨;2-舭肘板;3-趾端;4-加强筋;5-肋板;6-强肋骨;7-舭肘板面板
2019/12/28
纵骨架式双底受力及力的传递
• 纵骨和船底桁材、内外底板一起承 受总纵弯曲。
力的传递:
内底板、外板->船底纵骨->肋板(横舱 壁)->底桁材、舷侧骨架->横舱壁
纵骨架式双层底与横骨架式双层底的区别 纵骨架式双层底结构中,在内底板下和船底板上布置大量的 纵骨,这些纵骨与船底纵桁、内外底板等一起承担总纵强度 及局部强度,可以减小船底板厚度 纵骨架式双层底结构中,每隔3~4个肋位布置一道主肋板, 而在主肋板之间不设置框架肋板。
2019/12/28
端接缝
边接缝
2019/12/28
外板板列名称
2019/12/28
K 平板龙骨
A
工程类船体结构与制图第六章基本结构图全集美大学liuqimin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船 体 结 构 与 制 图 的 基 本 概 念
03 船 体 结 构 图 的 绘 制 方 法
04 基 本 结 构 图 的 绘 制 与 解 析
05
美大学liuqimin的船体结构 与制图研究成果
图纸幅面和格式
比例尺
字体和图线
符号和标注
横骨架式
船体结构的分类混合骨Βιβλιοθήκη 式添加标题添加标题
纵骨架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船体结构材料
船体结构的基本要求
强度要求:船体结构必 须能够承受各种外力和 内部压力,保持完整性 和稳定性。
稳定性要求:船体结 构必须具有一定的刚 度和稳定性,以确保 在各种工况下不会发 生过大的变形或失稳。
提出了多种新型船体结构设计方案,提高了船舶性能和安全性。
参与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船体结构研究项目,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船体结构研究人才,为我国船舶工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liuqimin在制图技术方面的创新
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船体结构制图方法,提高了制图效率和精度。 开发了一种船体结构图的自动生成系统,实现了快速、准确的制图。 在船体结构图中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使图形的表达更加直观、生动。
06
工程类船体结构与制图的发 展趋势与展望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船体结构与制图的基本概念
船体结构的组成
甲板结构:船体的上部结构, 包括甲板和甲板室等
舱壁:将船体内部分隔成不 同舱室的竖直结构
船壳:船体的外部结构,包 括舷侧和底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体结构与制图》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船体结构与船体图识绘》是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船舶工程技术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基本能力训练课程。
其功能在于让学生通过一系列船体结构的模型、实船、船体图样的识读及船舶图样的绘制,认识船体结构的形式、构件种类、构件名称,掌握船体制图的有关标准、规则和船体图样的绘制方法,从而具备船体加工与装配、造船生产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作好前期准备。
后续课程是“船体放样”、“船体建造工艺”、“船舶质量检验与管理”等。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功能是通过对船体结构和船体制图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识读和绘制船体图样的基本技能,和把图纸转化为模型的过程,提高学生船体结构分析能力和识图、制图能力,为学生的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今后在船舶企业从事船舶生产设计、船体检验、计划调度、编制建造工艺等岗位打下基础,使学生具备胜任船体检验员、计调员、船体工艺员等工作岗位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船体方向)在船体结构的认知及识图、绘图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结构以识读和绘制船体图样的任务为线索,以“必需、够用,兼顾发展”为原则,包括船体结构、船体图识读和绘制、船体结构节点的模型制作及型线图、分段结构图等图样的手工及计算机绘制,将船体结构的认识和船体图识读与绘制融为一体,让学生用纸板制作船体结构用型材、板材和结构节点模型,加强对对船体结构的认识,理解船体结构的视图表达,让学生通过识读、绘图等活动,增强各种图样识读和绘制的实践技能,掌握型线图、分段结构图等的手工和计算机绘制方法,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的选取,围绕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按照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状况,重点突出识读、绘图能力的培养。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密切结合专业能力要求,采取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交替的形式,实现教学做一体。
积极开发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媒体与学习机会,教学效果重点评价学生识读、绘制船体图样、船体结构节点的模型制作及型线图的绘制方面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80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读图、绘图的训练过程中,逐步掌握船体结构的分析能力与识读
和绘制船体图样的基本技能,具备相关工作岗位中船体结构和船体制图的理论知识与手工、计算机绘图技能。
学生所能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为:对船体结构的认知和分析能力;识读和绘制船体图样的基本技能;制作船体结构节点的模型;型线图的手工与计算机绘制方法。
(二)具体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
1. 基本掌握船体结构的形式、构件种类、构件名称以及构件间的连接形式和受力特点;
2. 掌握船体制图的有关标准、规则和船体图样的表达方法;
3. 基本掌握识读和绘制船体图样的方法及步骤;
4. 掌握船体结构节点图的识读和绘制;
5. 掌握绘制船体型线图、分段结构图的方法及步骤。
能力培养目标
1. 初步建立对船体型线的分析能力和初步建立对船体结构的分析能力;
2. 通过一系列的读图和绘图训练,使学生掌握识读和绘制各种船体图样的基本技能;
3. 初步建立对船体结构图样的分析能力和结构空间(立体)想象力;
4.通过对船体结构节点模型制作实训训练,使学生掌握识读、绘制船体结构图,为船体结构装配的打下基础;
5. 通过绘制型线图训练,使学生掌握绘制船体型线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6.通过绘制船体分段结构图绘图训练,使学生掌握绘制船体分段结构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素质教育目标
1.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三、内容标准
本课程分五大项目进行组织教学,分别如下:
(一)课程主要内容
(二)建议教学方法
1.本课程按讲课、练习、手工绘图等三个环节进行。
2.教学采用讲课、参观实船、教学录像、校内现有的钢制船体分段、上届学生的结构模型等手段开展其情景教学。
3.讲课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意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4.理论知识、技能训练和综合实训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绘图和读
图实践,才能逐步掌握本课程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因此,应十分重视该教学环节。
5.船体结构节点模型或实船的参观和讲解可强化在相关章节中进行讲授和训练,也可相对集中
讲授和训练。
6.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及严谨治学的作风。
2.贯彻任务引领的教学指导思想,着重培养学生识读与绘制船体图样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挖掘潜能,注重教学实效。
3.创设专业岗位工作活动的情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多媒体教学与模型实物相结
合,以识读与绘制技能的培训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4.选用典型船体结构的模型,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掌握船体结构的形式、构
件种类、构件名称以及构件间的连接形式和受力特点。
5.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融入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劳动意识、安全意识、形
象意识、规范意识、标准意识及环保意识。
(二)考核评价建议
1.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绘制提交的图纸、结构模型评核、课后作业、模块考核
等手段,加强绘图过程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采分。
2.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3.强调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价,尽量结合一条船船体图样的识读与绘制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4.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考核;各任务模块可参照上表评分分值进
行评价。
5.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录像带、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
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2.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
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四)教材建议
《船体结构与制图》魏莉洁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船体识图与制图》高靖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多媒体课件、工学结合、网络资源等。
(六)学习场地及设施要求
(七)考核评价建议
主要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突出教学阶段评价、目标评价、把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评价结合起来。
注重评价的多元性。
本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