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合集下载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名词解释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名词解释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名词解释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名词解释如下: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以园艺植物为材料,利用生物技术,制造或改良种质或生产生物制品的一门技术,它是园艺学与生物技术的交叉技术学科,是在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工程、植物染色体工程、植物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基础上产生和进展起来的。

这些先进的现代生物技术在园艺科学上的应用构成了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使产业化步伐加快,由转移抗性性状向优质、高产等多种优良性状发展,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的实用化进程加速(分子标记技术、胚拯救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单倍体培养技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筛选技术),基因表达与功能研究更加深入植物组织培养部分。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名词解释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名词解释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名词解释胞质杂种(cybrid):指融合一方的核物质完全丢失,并且具有双方的细胞质遗传物质。

差异显示:是根据真核生物成熟mrna的多聚A尾巴设计一个锚定引物和随机引物对rna进行反转录和PCR扩增,然后进行电泳分析,分离出有差异的条带制成探针筛选cDNA文库或基因组文库,找出差异表达的基因。

胚状体是指由体细胞形成的、类似于生殖细胞形成的合子胚发育过程的胚胎发生途径。

是指不同基因型的原生质体不经过有性杂交,在一定条件下融合创造杂种的过程。

接种(inoculation):处理好的植物材料经过无菌操作程序置于培养基上的过程。

基因克隆(gene cloning)是一系列技术的总称,其核心技术是在体外将来自不同生物的基因与有自主复制能力的载体DNA分子通过酶切、连接等操作重新组装成杂合分子,并使之在适当的宿主细胞中进行扩增,形成大量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对植物(细胞)进行遗传改良或使其增殖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包括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两个层面。

图位克隆法:是利用分子标记将基因定位到染色体的具体位置,再利用染色体步行和染色体登陆的方法逼近和找到目的基因的方法。

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又称细胞融合、体细胞杂交、超性杂交或超性融合,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 technique)就是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并使之整合、表达和遗传,从而达到修饰原有植物遗传物质、改造不良的园艺性状、改造生物的目的的技术。

转基因植物(Transgenic plant)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能够表达外源基因的植物。

转座子标签法(transposon tagging)指利用转座子可使插入基因失活产生突变体的原理来进行基因定位与克隆的方法。

植物基因工程(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指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目的基因或DNA片段通过载体或DNA片段直接导入植物受体细胞,使受体细胞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经细胞复制增殖,新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最后从转化细胞中筛选有价值的新类型、培育工程植株,从而创造新品种的一种定向育种技术。

园艺生物技术复习资料

园艺生物技术复习资料

园艺生物技术复习资料园艺生物技术复习资料园艺生物技术是指将生物学的原理和技术应用于园艺领域,以提高植物的生长和产量,改善植物的品质和抗逆性。

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包括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等。

本文将针对园艺生物技术的一些重要内容进行复习资料的整理和总结。

一、植物生理学在园艺生物技术中的应用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生理机制的学科。

在园艺生物技术中,植物生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调节物质,可以优化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它们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细胞扩张和细胞分化等过程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植物生理学还可以研究植物的抗逆性,通过调控植物的抗逆性来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和生产力。

二、遗传学在园艺生物技术中的应用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变异和遗传传递规律的学科。

在园艺生物技术中,遗传学的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遗传学的研究,可以改良植物的遗传性状,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可以将两个具有不同有益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产生具有更好性状的杂种。

此外,遗传学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改良植物的基因组,使其具有更好的抗病性、抗虫性等性状。

三、分子生物学在园艺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在园艺生物技术中,分子生物学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通过研究植物的基因组和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可以揭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此外,分子生物学还可以用于植物的基因工程研究,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中,实现对植物性状的改良。

分子标记技术也是分子生物学在园艺生物技术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它可以用于植物的遗传标记和品种鉴定。

四、其他园艺生物技术的应用除了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外,园艺生物技术还涉及到其他一些重要的内容。

例如,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园艺生物技术方法,它可以通过培养植物的组织和细胞来繁殖植株和改良植物的性状。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遗传标记
1
定义:遗传标记是指与目 标性状紧密连锁、同该性 状共分离且可遗传的等位
基因变异
4
生化标记
2
形态学标记
5
分子标记
3
细胞学标记
常用分子标记原理及实验技术
…… SNP AELP
06 05
04
01 02
03
RFLP
RAPD
将要被淘汰
SSR
感谢聆听
基因工程的分子生物学 基础
基因
基因转录有关 的结构
真核生物基因 表达调控
基因
基因是一段具有遗传功能的特定核 苷酸序列
启动子
定义:DNA分子上与RNA聚合酶特异结合而使转录起始的部位 类型
组成型启动子 组织特异型启动子 诱导型启动子
基因转录有关的结构
外显子
基因DNA中的编码序列,能够转录成RNA,进而翻译成蛋白质
PCR技术
一个基本的PCR反应一般包含7种基本成分
可以改善较短DNA片段扩增的一价阳离子
PCR技术
类型
RT-PCR
RACEPCR
实时荧光 定量PCR
数字PCR
基因工程
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常用的 工具酶
基因克 隆载体
常用的工具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有三种类型,II
型使用最广泛 ……
基因克隆载体
理想的载体应具有哪些特点
核酸的分离
常用CTAB法和SDS法
步骤
细胞 破碎
释放 核酸
纯化 核酸
加无水乙醇析出DNA沉淀 再加70-75%酒精洗涤
DNA及RNA纯度评定
DNA
D(260nm)/D(280nm)应为1.8 左右,若样品中有蛋白质、小分子片段 或多酚类物质污染时,则明显低于1.8, 若大于2.0,说明有RNA污染

植物生物技术在园艺产业中的应用前景

植物生物技术在园艺产业中的应用前景

植物生物技术在园艺产业中的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生物技术在园艺产业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植物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园艺产业生产模式,提升园艺作物品质和产量,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遗传改良、疾病防治、种子生产和农药替代四个方面探讨植物生物技术在园艺产业中的应用前景。

一、遗传改良遗传改良是植物生物技术在园艺产业中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

传统的遗传改良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植物生物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实现对植物基因的精确编辑和转移,加快育种过程。

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抗虫基因、抗病基因等有益基因导入到园艺作物中,提高其抗虫抗病能力,减少农药使用。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特定基因的点突变,进一步提高园艺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二、疾病防治园艺作物往往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产量和品质带来巨大的损失。

植物生物技术在疾病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植物抗病基因导入到园艺作物中,提高其抗病能力。

此外,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遗传图谱构建技术,可以实现对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筛选和培育,提高园艺作物的抗病能力和耐病性。

三、种子生产种子是园艺作物生产的重要基础,种子的品质直接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植物生物技术在种子生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实现对种子的改良和优化。

比如,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能力、抗逆性和耐植残性。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实现对种子中有害基因的精确修复,提高种子的品质和纯度。

四、农药替代传统园艺生产中,农药的使用量往往较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植物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替代部分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抗虫基因导入到园艺作物中,提高其自身的抗虫能力,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此外,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方法,可以筛选和培育出更具抗虫抗病能力的品种,减少对农药的需求。

园艺生物技术

园艺生物技术

园艺生物技术一、名词解释1、组织培养:指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细胞、胚胎、以及原生质,接种在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并长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2、植物细胞的全能型:指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携带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为完整的植株的潜在能力。

3、植物细胞分化: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邢台、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过程。

4、无病毒苗:是指不含有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为阴性反应的苗木。

5、立体快速繁殖:指通过无菌操作,将外植体接种于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营养和环境条件控制下进行培养,,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的再生出大量完整植株的方法。

6、脱分化:指植物离体的器官、组织、细胞在培养条件下,经过多次细胞分裂,而失去原来的分化状态,形成无结构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并使其恢复到胚性细胞状态的过程。

7、再分化:指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可以由脱分化状态再度分化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是最终再生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8、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培养阶段发生变异,进而导致再生植株亦发生遗传改变的现象。

9、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是指对离体培养的小植株、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等材料,采用限制、延缓或停止其生长的处理使之保存,在需要时重新恢复其生长,并再生植株的方法。

10、园艺植物的细胞工程: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借助工程学的试验方法和技术,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改造园艺植物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细胞产品或园艺植物新品种的科学。

11、基因工程: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的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系列操作技术总称。

12、限制性内切酶:从细菌中分离提纯的内切酶,可以识别并切开核酸序列特定位点----分子手术刀。

13、基因文库:指将基因组DNA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部分酶解后所产生的基因组DNA 片段随机地同相应的载体重组、克隆,所产生的克隆群体代表了基因组DNA的所有序列。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复习题(课程代码39238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1.可作为植物外植体的表面消毒剂是()A.水B. 聚乙二醇C. 氯化汞D. 氯化钠参考答案:C2.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最适温度一般为()A.37±1℃B. 25±1℃C. 16±1℃D. 4±1℃参考答案:B3.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还可以使愈伤组织长期传代生存下去,这种培养成为()A.继代培养B. 再分化培养C. 胚状体培养D. 驯化参考答案:A4.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最适pH是()A. 5.0-5.4B. 5.8-6.2C. 1.0-3.0D. 7.0-8.0参考答案:B5.外植体褐变的原因是()A.外植体中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

B.外植体中的磷酸化酶被激活,使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

C.外植体中的三磷酸腺苷酶被激活,使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

D.外植体中的磷酸化酶被激活,使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参考答案:A6.植物组织培养初代接种易污染的最可能原因是()A.材料过敏B. 材料过老C. 接种材料过大D. 每瓶接种数量太少参考答案:C7.在下列选项中,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A.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番茄。

B.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C.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D.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植株。

8.植物组织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又可以分化成根、芽等器官,这一过程称为()A. 脱分化B. 去分化C. 再分化D. 脱分化或去分化参考答案:C9.下来哪种在MS培养基中不起促进生长作用()A. 氨基酸B. 肌醇C. 维生素D. 琼脂参考答案:D10.下列哪种不是无性繁殖的器官()A.种子B. 枝条C. 块茎D. 块根参考答案:A11.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含义,正确的是()A.每个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都具有相同的功能B.生物体内每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C.生物体内任何一个细胞可以完成该个体的全部功能D.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经过产生、分裂、分化、生长、衰老、死亡的全过程参考答案:B12.下列不属于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是()A.吸附有毒物质B.减少褐变,防止玻璃化C.创造黑暗环境,增加培养基的通透性,利于根的生长D.增加培养基中的养分参考答案:D13.第一次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概念的科学家是()A.MorelB. HanberlandC. SchleidenD. White参考答案:B14.下来不属于大量元素的盐是()A.NH4NO3B. KNO3C. ZnSO4D. MgSO4参考答案:C15.下列培养基中()无机盐的浓度最低A.M S培养基B. B5培养基C. White培养基D. N6培养基16.同一植株下列()部位病毒的含量最低A.叶片细胞B. 茎尖生长点细胞C. 根部细胞D. 茎节细胞参考答案:B17.适合花粉培养的最适时期是()A.单核早期B. 单核靠边期C. 二核期D. 三核期参考答案:B18.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块茎、鳞茎等提前萌发的激素是()A.GA3B. IAAC. NAAD. ZT参考答案:A19.赤霉素需要用()法灭菌A.灼烧灭菌B. 干热灭菌C. 过滤灭菌D. 高压湿热灭菌参考答案:B20.适合外植体材料表面消毒的方法是()A.高压蒸汽灭菌B. 适宜浓度的消毒剂浸泡C. 紫外线消毒D. 熏蒸灭菌参考答案:B21.经高温灭菌后,培养基的pH会()A.降低B. 升高C. 不变D. 不能确定参考答案:A22.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植物激素是()A.6-BAB. IAAC. NAAD. IBA参考答案:A23.植物组织培养本质上属于是()A.有性繁殖B. 无性繁殖C. 配子繁殖D. 孢子繁殖参考答案:B24.植物组织培养初代培养建立后,培养材料的各种养分都是靠()得到A.自养B. 异养C. 寄生D. 腐生参考答案:B25.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A. 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育成愈伤组织B.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C.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哦诶样成完整植物体D.愈伤组织形成高度液泡化组织参考答案:C26.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B.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C.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参考答案:B27.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是指()A. 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B. 未成熟的种子经过处理培育出幼苗的过程C. 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D. 取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参考答案:C28. 植物组织培养中,由愈伤组织产生的芽叫()A. 不定根B. 不定芽C. 丛生芽D. 以上都是参考答案:B29. 用于组织培养中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称为()A. 组织切片B. 原生质体C. 外植体D. 愈伤组织参考答案:C30.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的灭菌时间为()A. 10min---12minB. 15min----20minC. 25min----30minD. 30min以上参考答案:C3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的灭菌温度()A. 111℃B. 121℃C. 131℃D. 141℃参考答案:B32. 一般情况下植物根段培养中根的直接增殖培养条件是()A. 光培养,25-27℃B. 暗培养25-27℃C. 光培养15-17℃D. 暗培养15-17℃参考答案:B33. 病毒随植物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传播而扩大分布属于()A. 介体传播B. 非介体传播C. 外力传播D. 自然传播参考答案:A34. 1/2MS培养基中指的是()A. 所有药品、物质的用量都减少一半B. 维生素类减少一半C. 矿物质元素物质用量减少一半D. 矿物质、维生素类减少一半,蔗糖、琼脂量不减少,生长调节剂根据需要添加参考答案:C35. 一般情况下植物组织培养基所添加的糖类重量为()A. 10g/L~15g/LB. 20g/L~30g/LC. 35g/L~45g/LD. 60g/L~70g/L参考答案:B36. 植物组织培养基中不添加的糖类物质是()A. 淀粉B. 葡萄糖C. 果糖D. 蔗糖参考答案:A37. 外植体的修剪和清洗在()中进行A. 在田间和实验室B. 田间和超净工作台C. 田间D. 超净工作台参考答案:A38. 外植体的表面灭菌在()中进行A. 准备室B. 人工培养箱C. 田间D. 超净工作台参考答案:D39. 叶片做外植体进行固体培养时,一般情况下()与培养基接触。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Western杂交
6下列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内容有有性杂交
简答题
1. 简述目前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在园艺植物中主要是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具体包括:组织培养、原生质体融合、病毒脱除、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和遗传转化等。
2. 简述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和反应程序的关键步骤。
5、无土栽培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配制营养液时,忌用金属容器,更不能用它来存放营养液,最好使用玻璃、搪瓷、陶瓷器皿。? ???2)、配制营养液时如使用自来水,应加入少量的乙二胺四乙酸钠或腐殖酸盐化合物来处理水中氯化物和硫化物。 ???3)基质应选用具有保水性、排水性和一定强度及稳定性,而且无害的物质。???4)在栽培中,需经常测营养液中的pH,使其保持恒定。???5)在水培中,植物需从营养液中吸氧,注意增加营养液中氧的含量。
与其它遗传标记相比较,DNA分子标记具有诸多优点:
1)能对生物各发育时期的个体、各组织、器官和细胞进行检测,直接以DNA的形式表现,不受环境影响,不存在基因表达与否的问题;
2)数量丰富,遍及整个基因组,可检测座位几乎无限;
3)遗传稳定,多态性高,自然界存在许多等位变异,无须人为创造;
4)对生物体的影响表现为“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现,和不良性状无必然连锁;
⑵、细胞标记(Cytological Markers)
细胞标记主要指染色体组型和带型。染色体组型是指生物体细胞所有可测定的染色体特征总称。包括染色体总数、染色体组数、每条染色体大小和形态、着丝点的位置等。
它是物种特有的染色体信息之一,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再现性。对鉴别真假杂种、对研究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物种起源和生物的遗传进化等具有重要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案实验一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与实验仪器一、实验目的实验室和实验仪器是开展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基础平台,对实验室布局和仪器配置的掌握程度是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性的重要体现。

华中农业大学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和国家柑橘育种中心的生物技术研究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有重要国际知名度,其实验室布局和仪器配置能代表目前国内外生物技术实验室的整体情况,通过现场参观和老师讲解加深同学们对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的认识。

二、实验场所选择及实验内容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开展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直接相关的实验室分工与布局和主要仪器:如与组织培养有关的超净工作台、高压灭锅、接种至、培养室等;与分子生物学有关的如高速冷冻离心机、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相关背景知识回顾:对课堂讲述的各种生物技术如分子标记、细胞和组织培养等操作过程进行回顾,重要指出每个环节要用到的必备仪器的作用、性能指标、操作注意事项及仪器选购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2、每班分为两小组简要介绍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布局,及功能分区情况;针对每个分区的重要仪器进行讲述,结束时对所有参观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回答同学们的提问四、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有很多易损仪器或有毒试剂,参观时要求同学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动手,以保证仪器和人身安全。

五、思考题1、根据参观内容,描述本次参观有了解到的主要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2、一个现代化生物技术实验室应具备的基本功能的必备仪器有哪些?《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案实验二植物组织培养一、实验目的植物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原生质体融合、病毒脱除、离体快繁及遗传转化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胡萝卜以其培养体系成熟、再生容易而被视为组织培养的理想外植体材料,本实验通过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使同学们掌握基本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及培养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基于1902年德国科学家哈勃兰特(HabrlMdt)提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理论,即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分化发育成新个体的潜能。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都具备再生成完整植物的能力。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仪器:PH计、微波炉、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室、三角瓶、封口膜、无菌滤纸、手术刀片、镊子、酒精灯、记号笔等试材:新鲜胡萝卜,培养基配制所需相关试剂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培养基的配制(小规模实验应按比例减少,避免造成很大的浪费):大量元素(10倍液):称取下列药品分别溶解定容到1升后,加到5升存储瓶中。

KNO395 gNH4NO382.5 gKH2PO48.5 gMgSO4•7H2O 18.5 gCaCl2•2H2O 22.0 g注意事项:1、配置母液前要仔细清洗存储容器2、应按照顺序分别彻底溶解后混合,每加完一种药品,摇动存储瓶使其混合均匀;3、溶解时最好加热,以便充分溶解,避免沉淀的产生;4、夏季要用新制的蒸馏水,并加热,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水中带菌量过大而产生沉淀,同时可以减缓绿藻的生成;5、沉淀的产生一是由于溶解不充分就混合造成的(浑浊型沉淀),所以配置时一定不要急;二是由于长菌而产生絮状沉淀,所以要用新制的蒸馏水并加热。

●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100倍):取少量(200-300ml)温水依次加入下列药品,每加一种药品后搅拌溶解,最后定容到1L:KI 0.083 gH3BO30.62 gZnSO4*7H2O 0.86 gNaMoO4*2H2O 0.025 gCuSO4*5H2O 0.0025 gCoCl2*6H2O 0.0025 gMnSO4*4H2O 2.23 g (MnSO4*H2O 1.69 g)注意:配好后在室温下放置10 h以上再放入冰箱保存,即刻放入冰箱易产生结晶沉淀。

配制过程中产生沉淀的原因有:1. 前一个没彻底溶解就加入了后一个药品;2. 蒸馏水pH 值过高,可加几滴盐酸校正。

●甘氨酸和肌醇的配制(100倍):甘氨酸: 0.2 g溶解定容到一升; 肌醇: 10 g溶解定容到一升。

●铁盐的配制(100倍):称取EDTA 3.73 g,FeSO4·7H2O 2.78 g,分别溶解后混合定容到1L,放入棕色细口瓶中,室温放置10 h以上(防止结晶沉淀),然后放入4℃冰箱。

●维生素B的配制(100倍):改良MT:VB1(盐酸硫氨素)1g, MS:10 mgVB6 (盐酸吡哆素) 1g, 50 mgVB5 (烟酸) 0.5g, 50 mg分别称取顺序溶解在温热的蒸馏水中,定容到1升。

注: 需要溶解完一个再加另一个。

VB5不易溶解,需要搅拌,必要时可以加热。

●Vc的配制(100倍):称取Vc 0.5g 溶解在蒸馏水中,定容到1升即可。

注意:母液最好不要配制太多,如果配制的量较大,短时间内用不完,最好分装一部分到小的细口瓶中,在做培养基时使用。

这样不容易产生沉淀。

2、配好母液后,按以下体种(或质量)量取,最后用蒸馏水定溶到1升,调节pH 至5.8,用塑料烧杯放入微波炉中充分溶解后分装灭菌。

大量元素(10倍液) 100 ml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100倍) 10 ml甘氨酸和肌醇的配制(100倍) 10 ml铁盐的配制(100倍) 10 ml维生素B的配制(100倍) 10 mlVc的配制(100倍) 10 ml蔗糖 20 g琼脂 7.5 g3、接种与培养,在超净台上接种后,用记号笔做好标签,放置到光照培养室中进行培养。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涉及到酒精及砷汞等危险品,注意人身安全的环境安全,废液不要随意乱倒。

2、外植体消毒及接种操作要规范,注意超净台的卫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六、实验结果处理一星期后,统计污染率,并对未污染材料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并分析产生污染的可能原因。

七、思考题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参考文献1.张娅,曾君祉,周志勇,陈毓荃,黄华樑。

胡萝卜组织培养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植物学通报, 2005,22:37-422.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柑橘课题组。

实验手册,2002,武汉(课题组内部资料)《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案实验三植物DNA的提取及电泳检测一、实验目的DNA 提取是开展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前提之一,高质量的DNA直接关系到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图谱构建及功能基因组研究等工作的成败。

本实验旨在锻炼同学们DNA操作及检测的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植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植物细胞内含有丰富的遗传物质。

在机械研磨、高温和去污剂的共同作用下,植物细胞破裂,DNA从细胞核释放到提取缓冲液中。

经蛋白质强变性剂处理结合离心,除去蛋白质和色素等杂质,再用乙醇沉淀便可获得高纯度的DNA。

DNA电泳是依据DNA带负电荷,而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孔径大小不同,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DNA由负极向正极移动,分子量小的移动快而分子量大的移动慢,最终达到不同分子量大小的DNA分离的目的。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水浴锅、离心机、电泳仪等新鲜健康柑橘叶片,液氮、及DNA提取有关试剂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药品的配制:CTAB提取液:(1) 100 mM Tris-HCl(PH 8.0),1.5 M NaCl,50 mM EDTA(PH 8.0)(2) 1% PVP,2% CTAB(3) 取少许(1)加到(2)中,搅拌成糊状,后加(1)至足量,65℃水浴充分溶解备用。

使用前要在65℃温浴一会儿,然后加入1-4%巯基乙醇,混均匀。

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重蒸酚65℃水浴溶解,在烧杯中加入80ml温热的蒸馏水,加入少许8-羟基喹啉,溶解后加入100ml重蒸酚,再加入100ml氯仿:异戊醇(24:1),加入20克Tris Base,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5 h左右至停止搅拌后很快分层,然后装入棕色瓶中,4℃冰箱中储存备用。

2. DNA的粗提在装有叶片的离心管中加入石英砂少许(约0.07克),用尖头玻棒将材料研细后加入500 ul CTAB提取液,再继续研磨一会儿使其悬浮均匀,然后在65℃水浴锅中温浴60分钟,隔15分钟取出上下轻轻颠倒几次,水浴之后,加入500 ul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上下晃动10分钟以上,其间置于37℃水浴锅中温浴一会(冬季),使之充分混匀,然后8000-10000 rpm离心5-10分钟,吸取上清液转至另一离心管中,加入60 ul 5M NaCl,再加入-20℃冰冻无水乙醇1 ml,轻轻颠倒数次,混合均匀后冰冻30分钟沉淀DNA,然后8000-10000 rpm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加入1 ml 70%酒精浸泡2小时或过夜,8000 rpm离心5分钟,弃酒精之后在工作台上风干DNA,注意不要过干,否则会使以后溶解困难。

3. DNA的纯化:向风干后的DNA中加入500 ul 1×TE,37℃水浴15-30分钟至DNA完全溶解,加5 ul 5 mg/ml Rnase,37℃水浴6小时,然后加入500 µl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上下颠倒离心管约10分钟,至充分混匀,8000-10000 rpm离心5分钟,吸取上层液至另一离心管中,加入500 µl氯仿:异戊醇(24:1),颠倒10分钟(方法同上),8000 –10000 rpm离心5分钟,吸取上层液至另一离心管中,加入60 µl 5M NaCl,再加入1 ml冷冻的无水乙醇,轻轻颠倒,然后在-20℃冰箱中置30分钟沉淀DNA,8000-10000 rpm离心2-3分钟,使DNA分散状紧贴在管壁上,弃酒精,加70%酒精1ml浸泡,2小时后换一次,后浸泡过夜,8000 rpm离心3分钟后弃酒精,风干,加50-100 µl TE充分溶解备用。

4、DNA检测1)取DNA原液15 µl稀释至3.0 ml,用UV-160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230 nm、260 nm及280 nm的吸光值。

高质量的DNA要求:A260/A230>2.0; 1.7<A260/A280<1.92)将DNA原液适当稀释后,用1 × TAE,0.8%琼脂糖凝胶2V/cm电泳1 h进行质量检测。

3)向一定量的DNA中加入限制性内切酶EcoR I至4-5 U/µg DNA,37℃消化过夜,用0.5 × TBE,0.8%琼脂糖凝胶2.5V/cm电泳3 h进行检测。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的液氮、氯仿、苯酚、EB等都是危险或有毒物质,操作时要戴手套,并在专门区域操作。

2、DAN电泳时只能由负极到正极,电泳时要注意电极是否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