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自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诗版本考辨
《泊船瓜洲》析读

春风 自绿江南岸 :洪景卢 内翰尝云 :
到江南岸 ’ ……”
千五百年历 日天象表》 等, 熙宁元年三月甘 七 日立夏 , 立夏前都是春季, 夏四月乙巳是
翰林学士召途经瓜洲当在熙宁元年 , 《 泊船
为立夏后六日。数诗互参 , 安石以 “ 公此诗 , 吴 中士人 家尝得公草 , 初云‘ 又 初四 日,
课后 补充有误》 ,教材 2 0 1 1年 重印时才
予更正。
《 松 间》 诗 当在熙宁初。 据清顾栋高著《 王荆
国文公年谱》 : 熙宁元年 , 荆公与宝觉大 师 笔》 五集刻版于嘉定壬 申( 1 2 1 2 年) 。
此诗题古本 多作 “ 瓜洲 ” , 可别于甘肃 瓜州县。 王安石另有《 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
( 笔者按 : 其 实还有格律原 因 ) , 推 断《 泊船 瓜洲》 作于熙宁元年。据宋叶梦得《 石林诗 话》 记载及李壁注《 松 间( 被 召将行作 ) 》 引
叶氏语( 文字稍异 ) , 则知安石被召将行作
《 遣词 造 句细推 敲》 一 文 即误 ) 笔者 2 0 0 8 年在该社 网站人教论坛 发文 《 ( 泊船瓜 洲)
会宿金山, 公后有赠宝觉诗。《 宋史》 载: 熙
句》 ( 以下 简称《 三绝 句》 , 引 自海 南国际新 闻出版中心版《 传世藏书・ 王安石集》 ) : ( 旧
有诗 云: “ 京 口瓜洲一水间,钟 山只隔数重 山。 春风 自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 ) [ 一] 老于陈迹倦追 攀 , 但 见幽人数往 还。忆我小诗成怅望 , 金 山只隔数重 山。 [ 二] 世 间投老 断攀 缘 , 忽忆 东游已十 年。但有 当时京 口月 , 与公随我故依然。 [ 三] 与公京 口水云 间 , 问月何 时照我
王安石《泊船瓜洲》阅读答案及赏析

王安石《泊船瓜洲》阅读答案及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用“明月”意象表达相思之情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常见,请另外写出两句这样的古诗句(两句应取自不同诗作)。
(4分)(2)请运用合理的想象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要求至少用上环境描写、细节描写、衬托手法中的两种,120字左右。
(6分)3.(2分)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的感情。
4.(2分)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参考答案】:(1)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白居易《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赵嘏《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2)(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
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3.思念家乡或急切归乡(2分)4.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1分)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既有色彩又有动感,极其传神。
(1分)5、本诗的作者是宋朝的王安石,诗歌采用借景抒情的抒情手法,借助山、水、明月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王安石《泊船瓜洲》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泊船:停船。
泊,停泊。
指停泊靠岸。
京口:古城名。
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
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
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间:根据平仄来认读jiàn四声。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吹绿,拂绿。
还:回。
翻译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赏析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
“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次句“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佑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
“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
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
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
这是因为:一、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
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
二、本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
王安石《泊船瓜洲》古诗原文意思赏析精选

王安石《泊船瓜洲》古诗原文意思赏析《泊船瓜洲》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
其全诗如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前言】《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
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
从字面上看,该诗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注释】泊船:停船。
泊,停泊。
指停泊靠岸。
京口:古城名。
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
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
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间:根据平仄来认读jiàn四声。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吹绿,拂绿。
还:回。
【翻译】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赏析】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
“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次句“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佑四年(1037年)随父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
“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泊船瓜洲。
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
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
泊船瓜洲文本解读五上

泊船瓜洲文本解读【课本原文】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文本解读】一、知体裁,明格律《泊船瓜洲》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一首古诗,按格律规范分,为格律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则属于七言绝句。
同时,七言绝句的格律有四种格式:①正格平起式两种:平起首句入韵,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首句不入韵,平平仄仄平平仄。
②偏格仄起式两种:仄起首句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泊船瓜洲》属于偏格仄起式的第一种,仄起平收,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全诗押“an”韵,在朗读中要把握诗的格律,读出古诗的停顿、节奏与韵味。
【注:括弧中的是可以平可以仄的字。
(平声为普通话的一二声,仄声为普通话的三四声),也可以此解释间为什么读作第一声。
】按主题分,《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尚书尧典》中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诗人在里面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也有表达出自己的抱负。
二、观诗人,解背景诗人生平:王安石(1021-1086),北宋人,字介甫,晚号半山,汉族江右民系。
是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庆历二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少年英才)。
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两次变法,两次罢免)元祐元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赠太傅。
绍圣元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也称王荆公。
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在散文、诗歌、词等方面成就显著。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全诗赏析及翻译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全诗赏析及翻译《泊船瓜洲》是由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抒发了诗人思恋家园的感情。
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
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吹绿了。
7.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译诗]京口与瓜洲隔水相望,离南京也只有几层山。
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啊,何时照我回还?二:京口和瓜州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临川(现江西抚州市)人。
宋仁宗时考中进士,后来两次做过宰相。
王安石执政后,积极推行新法,限制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以增加国家收入,加强国防力量,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由于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坚决反对,新法最后归于失败,王安石也被迫辞职,于1086年死于南京。
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诗和散文都很著名。
他的诗风格雄健,语言精炼,常用散文句法入诗。
背景:公元1068年,熙宁元年,4月,朗月之下,王安石乘着一艘小船行在京口瓜洲的长江水上,回望过去,他的家乡就在几重山以外。
诗人看着这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江南,突然对大好的前程意兴阑珊,人还未离去,他就开始想回家了,明月啊,你何时照我回乡?[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而作此诗。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
赏析思乡诗泊船瓜洲

赏析思乡诗泊船瓜洲赏析思乡诗泊船瓜洲《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赏析思乡诗泊船瓜洲,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enxue)。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泊船:停船。
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4、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
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
根据本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
“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
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
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
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6、隔:间隔。
7、数重:几层。
读shù chóng8、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回。
译文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赏析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
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王安石《泊船瓜洲》全诗赏析

王安石《泊船瓜洲》全诗赏析【--整改方案】《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思念家乡的诗作。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王安石《泊船瓜洲》全诗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泊船瓜洲朝代:宋代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泊船瓜洲》注释1.泊船:停船。
泊,停泊。
指停泊靠岸。
2.绿:吹绿。
3.京口:古城名。
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4.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5.一水:一条河。
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
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6.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泊船瓜洲》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瓜洲渡口,也望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非黑白颠倒的官场,离开那丑恶,腐朽的地方体现作者希望重返那没有利益纷争的家乡,很有余韵。
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情景交融,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在修辞上的锤炼。
其中"绿"字可以体会到诗人用词的修饰,把吹改为绿,为的是生动,在这之前王安石也有多次斟酌推敲这个字,曾试过满,过等字,但最后还是把这个字改成了"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