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导尿的优点(1)
间歇导尿的知识

康复医学科
间歇性导尿:
1、定义: 间歇导尿是指在无菌或清洁 条件下,定时将导尿管经尿道插 入膀胱内,使膀胱能够有规律地 排空尿液的方法。 2、执行者: 护士、照顾者、患者自己。 配合饮水计划。
间歇性导尿的优点:
痛苦少,感染少
自动排尿快,易接受 早期出院,生活质量提高 护士协助,患者完全掌握方法
间歇性导4—6h为病人 导尿一次,保持膀胱容量在 500ml以下若连续一段时间内残 余尿小于或等于100ml即可停止 导尿。 导尿次数根据自行排尿、残余尿 的量而定。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 排尿100ml以上,残余尿量300ml 以下时,每6h导尿一次。 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排尿200ml 以上,残余尿量200ml以上时, 每8h导尿一次。
间歇性导尿的禁忌症:
尿道严重损伤或感染。 患者神志不清或不配合。 接受大量输液。 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 有显著出血倾向。 前列腺显著肥大或肿瘤。
间歇导尿技术
【间歇导尿技术示教操作流程】
准备
1 操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 用物准备齐全。 1 核对患者。 2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情况。 3 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 1 检查患者膀胱充盈情况。 2 检查会阴部皮肤有无破损,尿道口有无异常。
解释评估
检查
操作
整理记录
1 体位准备:半卧或坐位,脱下裤子, (女患者前面放镜子) , 分开双腿,双膝屈曲。 2 将尿壶放于双腿之间。 3 戴手套或清洁双手。 4 络合碘棉球有内至外清洁尿导口及周围皮肤。 5 取出导尿管,用拇指与食指夹在距管尖 4cm 处,管尖处涂 液体石蜡。 6 将导尿管缓缓插入尿道内,见尿液流出时再进少许即停。 7 当尿液停止流出时,用手轻按膀胱以确定排出残余尿液。 8 将导尿管慢慢取出,如仍有尿液流出则停留片刻,待尿液 停止流出后完全取出。 9 用湿纸巾清洁尿道口及周围皮肤。 1 协助患者穿衣,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 2 按规范处置用物。 3 洗手、记录
间歇性导尿

1、基本概念
间歇性导尿是指不将导尿管留置于膀胱内,仅在需要时插入膀胱,排空后即拔出。
间歇导尿可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
间歇导尿被国际尿控协会推荐为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
(1)
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即储尿和/或排尿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
(2,3)2适应症及禁忌症
所有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都可以应用间歇导尿术吗?
不是的。
2.1适应症: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损伤导致的排尿问题,非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膀胱内梗阻导致排尿不完全等,都是间歇导尿的适应症。
(4)
2.1.1 足够的膀胱容量:300-500ml
2.1.2低压储尿:逼尿肌压低于40cmH2O(安全膀胱容量)
2.1.3 足够的尿道阻力:防止漏尿,达到节制
2.2禁忌症:
不能自行导尿且照顾者不能协助患者导尿的患者
缺乏认知导致不能导尿或不能按计划导尿者
尿道解剖异常,如尿道狭窄,尿道梗阻和膀胱颈梗阻
可以的完全或部分尿道损伤和尿道肿瘤
膀胱容量小于200ml
尿路感染
严重的尿失禁
每天摄入大量液体无法控制者
经过治疗,仍有膀胱自主神经异常反射者
下列情况慎用间歇导尿:前列腺、膀胱颈或尿道手术后,装有尿道支架或人工假体等(5)操作要点
控制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ml,最好每小时摄入125ml左右,24小时尿量控制在
2000ml以下
每1-2周检查尿常规,做中段尿培养
建立护理记录单,准确记录每次导尿的时间、尿量和饮水量(6)。
间歇性导尿术

间歇性导尿术
第18页
间歇导尿方法
1.女性患者自我间歇性导尿培训: 女性患者用肥皂及清水洗手及阴部,拭干。在检验台上取半卧位,大腿弯曲,双膝外展以暴 露阴道口和尿道口,检验台头端摇高数尺,使患者能从放于检验台脚端镜子中看见自己会阴, 分开阴唇,向患者指出阴蒂、尿道口及阴道口位置。给患者一根清洁14F导尿管,指导患者将 其放入尿道口,进而送入膀胱内,排空膀胱。
二、导尿管选择及处理
间歇导尿多采取12F或14F导尿管。无菌性导尿要求采取无菌性导尿管及辅助消毒器具。清洁性自家间歇 性导尿不需要消毒操作,也不需要消毒导尿管,只需将所使用导尿管用中性肥皂液清洗洁净,晾干,不 用导尿管存放于洁净干燥地方。每根导尿管在家里使用最好不要超出1周,在医院里需单次使用。有条 件患者,最好是使用一次性带有润滑胶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导尿管,操作时患者感 觉更为舒适,并能降低尿路感染和外伤机率。
六、导尿停顿指标
膀胱容量不少于200ml,尿量自排量与残余尿量之比为3:1,平衡膀胱,连续7 天残余尿量少于100ml,无泌尿系统病理改变。
间歇性导尿术
第12页
间歇性导尿概述
七、禁忌症
➢ 尿道严重损伤或感染,以及尿道狭窄 ➢ 患者神志不清或不配合 ➢ 接收大量输液 ➢ 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 ➢ 有显著出血倾向 ➢ 前列腺显著肥大或肿瘤
间歇性导尿术
间歇性导尿术
第1页
CONTENTS
1 背景介绍 2 间歇性导尿概述 3 间歇导尿管 4 间歇导尿方法
间歇性导尿术
第2页
背景介绍
一、泌尿系统概述
泌尿系统包含:肾脏、输尿管、膀胱、尿 道扩约肌以及尿道;含有制造尿液、储 蓄尿液及排出尿液等功效。
间歇性导尿-院康复科ppt课件

留置导尿术:拔管时机
膀胱充盈时 肛诊时牵拉导尿管有无肛缩
11
留置导尿术的缺点
感染和并发症增加 膀胱容量减少 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增加
12
间歇性导尿术优点
感染和并发症减少 膀胱容量增加或恢复正常 残余尿减少---患者自行排尽尿液后测量 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减轻
残余尿量减少,可逐渐延长时间,每6、8、 12、24、48、72小时一次。
18
间歇性导尿术
Frequency of catheterization导尿频率:每 4小时导尿一次,或据摄入量定。
导尿前先行诱尿。 膀胱容量300~500ml,配合饮水控制。 间歇导尿可教育患者采用清洁间歇导尿,
7
8
神经源性膀胱
定义:任何与排尿有关的神经受到损伤, 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
膀胱功能:膀胱和尿道括约肌协同产生两 个功能:尿贮存和排泄。 正常情况下膀胱可以随意贮存和排泄尿液。 脊髓损伤后,尿贮存和排泄可受到影响,表 现为尿失禁和尿潴留。
9
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早建立反射性膀胱功能 解决患者排尿障碍问题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胱颈梗阻 前列腺、膀胱颈或尿道手术后,装有尿道支架或
人工假体
15
间歇性导尿术的顾虑
反复插:感染 痛苦 水肿 出血 实施难:护士 医生 陪护 患者
16
导尿的总原则
Atraumatic 无损伤 Not introducing infectious 不导致感染
17Leabharlann 间歇性导尿术 根据残余尿量调整间导时间: 残余尿量达300ml时,每6小时导尿1次。 残余尿量达200ml时,每8小时导尿1次。 残余尿量100ml-200ml时,每日导尿1-2次。
间歇导尿对预防尿路感染的作用_张月兰

间歇导尿对预防尿路感染的作用张月兰庄卫生(河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郑州,450003)尿路感染是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最常见的并发症,反复感染可导致结石、肾盂积水,甚至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间歇导尿和留置导尿是康复护理神经源性膀胱的两种常用方法,两种方法针在预防尿路感染方面作用却不相同。
本文旨在探讨留置导尿管与间歇性导尿术对脊髓损伤后尿路感染的预防作用。
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新入院脊髓损伤排尿困难患者69例,男39例,女30例,随机分为留置导尿组和间歇导尿组,其中留置导尿组33例,平均年龄31.6±13.2岁,间歇导尿组36例,平均年龄30.5±12.6岁;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排除泌尿系超声有器质病变;长期全身抗菌药物使用;糖尿病、肺结核、营养障碍、严重心肺疾病等。
2尿路感染指标:取患者清洁中段尿培养革兰阴性杆菌>105cfu/ml,革兰阳性球菌>104cfu/ml提示尿路感染。
3方法:(1)对照组采取留置导尿法:入院后用14~16号双腔气囊导尿管施行无菌导尿术留置导尿,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插管时动作轻柔,深浅适度,气囊内注水10ml,每天用0.5%碘伏无菌棉球消毒会阴、尿道口、导尿管近端1次每天更换引流袋1个,鼓励患者多饮水,每3~4小时放尿1次,每次放尿量不超过500ml为宜,保持会阴部清洁,便后及时清洗会阴,保持导尿管通畅,尿袋提高超过膀胱位置时须夹闭尿管,防止逆行感染。
(2)干预组采取间歇导尿法:①采取常规导尿术;②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神经源性膀胱的训练方法并给予心理护理,以取得配合;③控制饮水:限制患者每天摄水量,控制在1500~1800 ml,防止膀胱过度充盈,早、中、晚餐各饮水400ml(包括饮食水份、中药、饮料)两餐之间饮水200ml,要求均匀摄水,125ml/h,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以定期排尿,20:00-06:00时不饮水;④膀胱功能训练:利用刺激逼尿肌排尿反射的触发点来促进排尿,如轻叩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牵拉阴茎、龟头等方法促进自发排尿反射。
老年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老年护理学试题及答案1)老年护理学最早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是在1900年。
2)老年人对与过去有关的事物记忆力较好。
3)抗抑郁药是引起跌倒危险性最大的药物。
4)健康老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应超过6g。
5)老年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描述中不应包括“病人易发生骨折”。
6)老年人口系数是反映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指标。
7)老年人躯体健康的评估应包括健康史的采集、身体评估、功能状态评估和辅助检查。
8)对记忆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采集健康史时,应向家属或陪伴者了解详细情况。
9)替代者不属于老年专科护理人员的角色。
10)老化的特征包括累积性、渐进性、普遍性和危害性。
11)长期卧床病人足下使用足托板,是为了防止足下垂。
12)鸡蛋是嘌呤含量很低的食品。
13)离退休综合症属于适应性障碍。
14)老年护理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出现于美国。
15)XXX62岁,他的运动后最佳心率是108次/分。
16) XXX,68岁,丧偶两年,女儿定居国外,因无人照顾入住养老院。
她主要的心理需求是渴望亲情。
17) AD病是老年性痴呆。
18) 老年痴呆症的临床首发症状是记忆障碍。
19) 与血中胆固醇水平提高相关的内分泌腺体退行性改变是甲状腺。
20) 康复医疗应该与临床医疗并进,早期介入。
21) 正确的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是病、活动、参与。
22) 营养不良不是小儿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
23) 小儿脑性瘫痪不会在出生后2个月发生。
24) 帕金森病的四大主征是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
25) 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是骨折后4-8周。
26) CPM机的作用包括缓解疼痛、改善ROM和防止粘连和关节僵硬,但不会增加肌力。
27) 坐骨神经不属于支配手部的神经,正确答案是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
28) 康复护理学的重点是以恢复功能为主,但康复护理过程中病人并不是被动接受康复治疗,而是积极参与。
29) 对康复对象的功能障碍和功能残存的程度等评估一般需要3次。
B)65岁以上为老年人C)15岁以下为儿童D)50岁以上为中年人正确答案:D30)压疮的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表现为局部皮肤呈紫色或深紫色,或有血疱,伴有疼痛和硬结。
间歇性导尿PPT课件

固定尿管
确保尿管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避免滑脱和移动。
操作后的处理
清洁护理
定期清洁尿道口和尿管, 保持导尿系统的清洁和卫 生。
观察尿液
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量 和性质,及时发现和处理 异常情况。
定期更换尿管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 建议,定期更换尿管,避 免感染和尿道损伤。
04
间歇性导尿的优点与挑战
注意事项
导尿过程中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同时,根据个体情 况调整导尿次数和时间,避免过度依赖导尿。此外,注意观 察尿液颜色、性质和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03
间歇性导尿的实践操作
操作前的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患者心理准备
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用药情况等, 以便为患者制定合适的导尿方案。
向患者详细解释导尿的目的、操作过 程和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 理支持和疏导,减轻焦虑和不适感。
调整导尿频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导尿 频率,确保膀胱排空的同时减轻不适 症状。
及时处理并发症
如出现尿频、尿急等不适症状,及时 采取措施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 度。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患者李某,男性,因脊髓损伤导致尿潴留,经过间歇性导尿治疗,成功恢复膀胱 功能,摆脱尿管,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间歇性导尿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间歇性导尿的基本知识 • 间歇性导尿的实践操作 • 间歇性导尿的优点与挑战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02
03
定义
间歇性导尿是指定期将膀 胱中的尿液排出体外,以 帮助患者控制尿流,提高 生活质量。
间歇性导尿——精选推荐

间歇性导尿
一临床意义:
1.间导尿可使膀胱规律性充盈与排空接近生理状态,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2.规律排出残余尿量,减少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感染
3、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
4、减少排尿障碍对病人的活动和心理影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二、间歇性导尿的适应症
1.间导尿可使膀胱规律性充盈与排空接近生理状态,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2.规律排出残余尿量,减少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感染
3、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
4、减少排尿障碍对病人的活动和心理影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三、间歇性导尿的优点
1减少残余尿量, 预防泌尿系感染
2.预防过高的膀胱内压的逆行感染
3.间歇性导尿能使膀胱有周期性的扩张与排空,得以维持近似正常的生理状态,
促使膀胱功能恢复,并使膀胱内粘膜有充足血运, 从而减少感染发生的机率
四、间歇导尿的方法(洁间歇导尿的操作步骤:)
1、准备好导尿管,润滑液,尿壶,毛巾等用物,保持环境隐蔽及安静。
2、用清水清洗病人的会阴部,并用清洁干毛巾擦干。
3、操作者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双手,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清洁毛巾擦干。
4、充分润滑导尿管,建议使用亲水涂层的润滑剂。
5、缓慢将尿管插入尿道,女性病人可准备一面镜子来确定尿道口的位置。
6、拔出尿管,操作者可在病人耻骨上区缓慢向内向下按压协助剩余尿液的排出
7、引流尿液并记录。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