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导尿

合集下载

间歇性导尿

间歇性导尿

间歇性导尿
以下几点做到: 液体摄入量:可控(饮水表) 残余尿量:正常压力范围或500ml左右 导尿的频率:根据需要,不大于6次最好
间歇性导尿的饮水要求
按计划饮水:
1、每日液体摄入量应限制在2000ml以
内,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以防止膀 胱过度充盈。 2、限制入液量,早、中、晚各400ml, 可在上午10点,下午4点及晚8点饮水各 200ml,晚8点到次日晨6点,尽量不饮 水。
间歇性导尿
康复医学科 钟XX
目标
1、了解什么是间歇性导尿; 2、了解间歇性导尿的饮水要求。
正常的排尿
1、尿液可自控。 2、根据饮水情况,每昼夜尿量在 1000~2000ml之间,每日排尿4-6 次,每次400-500ml。 3.尿液外观淡黄、清亮。 4、排尿时间1-2分钟。 5、残余尿量少于50ml。 6、排尿时无不适感觉。
导尿前先行诱尿。 根据残余尿量调整间导时间:
1、残余尿量达300ml时,每6小时导尿1次。
2、残余尿量达200ml时,可每8小时导尿1次。 3、残余尿量100ml-200ml时,可每日导尿1-2
次。
残余尿量减少,可逐渐延长时间每6、8、
12、24、48、72小时一次。
间歇性导尿停止指征
间歇性导尿
导尿管的选择及消毒 理想导尿管应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菌。当条件限制或需要重复消毒非亲水性
涂层的导尿管时; ②生物相容性好; ③柔软易弯曲; ④由高保形性材料制成; ⑤无创伤(设计时需注意,必要时添加涂层以 防损伤); ⑥即取即用。
间歇性导尿次数
每4小时一次。临床一般每日4-5次。
间歇性导尿
1、定义: 间歇导尿是指在无菌或清洁的条件下, 定时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内,使膀 胱能够有规律地排空尿液的方法。 2、执行者: 护士、照顾者、患者自己。配合饮水 计划。

间歇导尿的知识

间歇导尿的知识
间歇导尿的知识
康复医学科
间歇性导尿:


1、定义: 间歇导尿是指在无菌或清洁 条件下,定时将导尿管经尿道插 入膀胱内,使膀胱能够有规律地 排空尿液的方法。 2、执行者: 护士、照顾者、患者自己。 配合饮水计划。
间歇性导尿的优点:

痛苦少,感染少
自动排尿快,易接受 早期出院,生活质量提高 护士协助,患者完全掌握方法
间歇性导4—6h为病人 导尿一次,保持膀胱容量在 500ml以下若连续一段时间内残 余尿小于或等于100ml即可停止 导尿。 导尿次数根据自行排尿、残余尿 的量而定。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 排尿100ml以上,残余尿量300ml 以下时,每6h导尿一次。 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排尿200ml 以上,残余尿量200ml以上时, 每8h导尿一次。



间歇性导尿的禁忌症:




尿道严重损伤或感染。 患者神志不清或不配合。 接受大量输液。 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 有显著出血倾向。 前列腺显著肥大或肿瘤。
间歇导尿技术
【间歇导尿技术示教操作流程】
准备
1 操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 用物准备齐全。 1 核对患者。 2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情况。 3 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 1 检查患者膀胱充盈情况。 2 检查会阴部皮肤有无破损,尿道口有无异常。
解释评估
检查
操作
整理记录
1 体位准备:半卧或坐位,脱下裤子, (女患者前面放镜子) , 分开双腿,双膝屈曲。 2 将尿壶放于双腿之间。 3 戴手套或清洁双手。 4 络合碘棉球有内至外清洁尿导口及周围皮肤。 5 取出导尿管,用拇指与食指夹在距管尖 4cm 处,管尖处涂 液体石蜡。 6 将导尿管缓缓插入尿道内,见尿液流出时再进少许即停。 7 当尿液停止流出时,用手轻按膀胱以确定排出残余尿液。 8 将导尿管慢慢取出,如仍有尿液流出则停留片刻,待尿液 停止流出后完全取出。 9 用湿纸巾清洁尿道口及周围皮肤。 1 协助患者穿衣,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 2 按规范处置用物。 3 洗手、记录

间歇性导尿

间歇性导尿

1、基本概念
间歇性导尿是指不将导尿管留置于膀胱内,仅在需要时插入膀胱,排空后即拔出。

间歇导尿可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

间歇导尿被国际尿控协会推荐为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

(1)
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即储尿和/或排尿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

(2,3)2适应症及禁忌症
所有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都可以应用间歇导尿术吗?
不是的。

2.1适应症: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损伤导致的排尿问题,非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膀胱内梗阻导致排尿不完全等,都是间歇导尿的适应症。

(4)
2.1.1 足够的膀胱容量:300-500ml
2.1.2低压储尿:逼尿肌压低于40cmH2O(安全膀胱容量)
2.1.3 足够的尿道阻力:防止漏尿,达到节制
2.2禁忌症:
不能自行导尿且照顾者不能协助患者导尿的患者
缺乏认知导致不能导尿或不能按计划导尿者
尿道解剖异常,如尿道狭窄,尿道梗阻和膀胱颈梗阻
可以的完全或部分尿道损伤和尿道肿瘤
膀胱容量小于200ml
尿路感染
严重的尿失禁
每天摄入大量液体无法控制者
经过治疗,仍有膀胱自主神经异常反射者
下列情况慎用间歇导尿:前列腺、膀胱颈或尿道手术后,装有尿道支架或人工假体等(5)操作要点
控制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ml,最好每小时摄入125ml左右,24小时尿量控制在
2000ml以下
每1-2周检查尿常规,做中段尿培养
建立护理记录单,准确记录每次导尿的时间、尿量和饮水量(6)。

间歇性导尿

间歇性导尿

7 Chp1 知识概述
1.2间歇性导尿的执行者
2.执行者: 护士、照顾者、患者自己
间歇性导尿
间歇性导尿 8 Chp6 心理辅导师
无菌间歇导尿
VS 清洁间歇自行导尿
在相对无菌的状态下进 行间歇导尿,适用于在 医院内执行。
在清洁条件下进行间歇 导尿,适用于社区、家 庭,由患者本人或照顾 者执行。
9 C间hp歇6 心性理辅导导师尿的适应症
n 间歇导尿可教育患者采用清洁间歇导尿,导尿管生理盐水冲洗 即可,并不增加感染发生率
20 Chp2 实实施施原则步骤
间歇性导尿时注意事项
导尿前30分钟(时间为09:30、13:30、17:30及21:30 分)先鼓励患者自解小便,并教导及协助病患及家 属诱尿(注意隐私),以激发患者的排尿反射,诱 尿方式解出来的尿液称为自解尿量,而半小时后导 出的尿液,称为余尿量。
5 Chp1 知识概述
1.1 间歇性导尿 是什么?
1.定义:
间歇性导尿是指在无菌或清洁 的条件下,定时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 膀胱内,使膀胱能够有规律地排空尿 液的方法。
国际上已经普遍应用于脊髓损伤和 其他神经瘫痪的患者。
6 间歇性导尿 的由来
间歇性导尿用于患者的治疗,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许多 研究表明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者长期应用能免除留置导尿的 不便并显著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使患者生 存得更长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因此,现已成为神经性膀 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常规治疗方法,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
17 Chp2 实实施施原则步骤
第三步 常用体位准备阶段
4
平卧位 侧卧位
坐位
18
•侧卧位适用于脊髓损伤的病人,导尿不仅 方便和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不影响膀 胱内尿液的排空,因此侧卧位最佳。

间歇性导尿护理常规

间歇性导尿护理常规

间歇性导尿护理常规间歇性导尿是指通过引导导尿管,定时定量的将膀胱内的尿液排出来。

这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用于治疗或管理膀胱控制问题的患者。

本文将介绍间歇性导尿的护理常规,包括患者评估、卫生操作、设备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膀胱容量、尿液颜色和气味、膀胱感觉和尿失禁等情况。

此外,还要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如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

接下来,进行卫生操作。

护士需要洗手,并戴上手套和隔离衣。

同时,将患者的下身裸露,并用温水和无味洗涤剂清洗患者的会阴部,并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然后,准备好所需要的设备。

包括一根插入输尿管的导尿管、无菌生理盐水或适量的灭菌润滑剂、一些干净的纸巾和手套。

开始操作前,先说明操作目的和过程,以及可能的不适感。

获得患者的同意后,让患者取卧位,将膀胱区域暴露并做好隔离。

操作步骤如下:1.洗手,戴上手套。

2.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润滑剂涂抹导尿管的末端。

3.轻轻向上提起患者的会阴,插入导尿管,直到尿液开始排出。

尿液排出后,将导尿管向下推进1-2厘米,以确保导尿管的良好位置。

4.将尿液收集在下面的容器中,并暂时停止导尿管中尿液的流动。

5.倒掉尿液,并记录尿液的量和观察尿液的颜色和气味。

6.拔出导尿管,将会阴擦干,并让患者恢复舒适和尊严。

7.记录尿液量、颜色、气味以及任何不适感。

在操作过程中1.操作过程要注意尽量减少疼痛和不适感,维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2.操作前后要进行适当的手卫生,并正确消毒使用的设备。

3.导尿管在插入时要小心,避免刺伤患者的尿道黏膜。

4.导尿管的停留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产生感染和尿道损伤的风险。

5.每次操作后要记录尿液的量和质量,并观察患者的尿液排出情况和反应。

总结来说,间歇性导尿的护理常规包括患者评估、卫生操作、设备准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维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并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范,保证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间歇性导尿PPT课件

间歇性导尿PPT课件
然释放导致膀胱痉挛。
固定尿管
确保尿管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避免滑脱和移动。
操作后的处理
清洁护理
定期清洁尿道口和尿管, 保持导尿系统的清洁和卫 生。
观察尿液
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量 和性质,及时发现和处理 异常情况。
定期更换尿管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 建议,定期更换尿管,避 免感染和尿道损伤。
04
间歇性导尿的优点与挑战
注意事项
导尿过程中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同时,根据个体情 况调整导尿次数和时间,避免过度依赖导尿。此外,注意观 察尿液颜色、性质和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03
间歇性导尿的实践操作
操作前的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患者心理准备
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用药情况等, 以便为患者制定合适的导尿方案。
向患者详细解释导尿的目的、操作过 程和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 理支持和疏导,减轻焦虑和不适感。
调整导尿频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导尿 频率,确保膀胱排空的同时减轻不适 症状。
及时处理并发症
如出现尿频、尿急等不适症状,及时 采取措施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 度。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患者李某,男性,因脊髓损伤导致尿潴留,经过间歇性导尿治疗,成功恢复膀胱 功能,摆脱尿管,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间歇性导尿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间歇性导尿的基本知识 • 间歇性导尿的实践操作 • 间歇性导尿的优点与挑战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02
03
定义
间歇性导尿是指定期将膀 胱中的尿液排出体外,以 帮助患者控制尿流,提高 生活质量。

间歇性导尿——精选推荐

间歇性导尿——精选推荐

间歇性导尿
一临床意义:
1.间导尿可使膀胱规律性充盈与排空接近生理状态,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2.规律排出残余尿量,减少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感染
3、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
4、减少排尿障碍对病人的活动和心理影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二、间歇性导尿的适应症
1.间导尿可使膀胱规律性充盈与排空接近生理状态,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2.规律排出残余尿量,减少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感染
3、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
4、减少排尿障碍对病人的活动和心理影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三、间歇性导尿的优点
1减少残余尿量, 预防泌尿系感染
2.预防过高的膀胱内压的逆行感染
3.间歇性导尿能使膀胱有周期性的扩张与排空,得以维持近似正常的生理状态,
促使膀胱功能恢复,并使膀胱内粘膜有充足血运, 从而减少感染发生的机率
四、间歇导尿的方法(洁间歇导尿的操作步骤:)
1、准备好导尿管,润滑液,尿壶,毛巾等用物,保持环境隐蔽及安静。

2、用清水清洗病人的会阴部,并用清洁干毛巾擦干。

3、操作者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双手,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清洁毛巾擦干。

4、充分润滑导尿管,建议使用亲水涂层的润滑剂。

5、缓慢将尿管插入尿道,女性病人可准备一面镜子来确定尿道口的位置。

6、拔出尿管,操作者可在病人耻骨上区缓慢向内向下按压协助剩余尿液的排出
7、引流尿液并记录。

8、
9、
10、。

间歇性导尿技术的应用

间歇性导尿技术的应用

智汇大家·诊疗-132 - Family life guide张莉萍(成都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间歇性导尿技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其目的就在于帮助无法顺利排尿的患者正常排尿。

间歇性导尿技术是通过在患者尿道、腹壁窦道插入导尿管的方法来实现导尿。

临床上很多患者由于疾病、治疗的影响往往存在排尿障碍,如脊髓损伤、其他神经瘫痪疾病等患者在损伤影响下其排尿系统就会受到影响,患者往往无法正常排尿。

此时,就可以应用该项技术来为患者提供帮助。

间歇性导尿技术通过插入导尿管,可以间歇将患者充盈的膀胱排空,该项技术在操作方面十分便利,且安全可靠。

在具体操作中,有些患者可以由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如需长期进行间歇导尿或终生进行间歇导尿的患者,那么掌握间歇性导尿技术具体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就间歇性导尿技术及其应用展开叙述。

间歇性导尿技术是什么?在治疗脊髓损伤、神经瘫痪等疾病中常常会应用到种常用方法,即间歇性导尿技术。

间隙性导尿技术简单理解就是辅助患者排尿的一种操作技术。

在具体应用中,通过将无菌的导尿管插入到患者膀胱内即可帮助患者排尿。

目前这种辅助排尿技术在脊髓损伤患者及其他神经瘫痪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脊髓损伤、神经瘫痪患者而言,应用不能间歇性导尿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留置导尿具有较大的风险性,比如会给患者带来各种感染风险,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及康复。

而该项技术的应用就可以避免留置导尿带来的不便和风险,其在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间歇性导尿具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无菌导尿、一种是自行导尿。

由医护人员操作、执行的间歇性导尿为无菌导尿,由患者在家中自行操作、执行的间歇性导尿为自行导尿。

间歇性导尿技术的应用间歇性导尿技术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当患者发生脊髓损伤后,其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很容易发生障碍,对此,就需要对患者应用间歇性导尿技术,以此来预防尿潴留、膀胱过度膨胀、尿路感染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歇性导尿
一临床意义:
1.间导尿可使膀胱规律性充盈与排空接近生理状态,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2.规律排出残余尿量,减少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感染
3、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
4、减少排尿障碍对病人的活动和心理影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二、间歇性导尿的适应症
1.间导尿可使膀胱规律性充盈与排空接近生理状态,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2.规律排出残余尿量,减少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感染
3、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
4、减少排尿障碍对病人的活动和心理影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三、间歇性导尿的优点
1减少残余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
2.预防过高的膀胱内压的逆行感染
3.间歇性导尿能使膀胱有周期性的扩张与排空,得以维持近似正常的生理状态,
促使膀胱功能恢复,并使膀胱内粘膜有充足血运,从而减少感染发生的机率
四、间歇导尿的方法(洁间歇导尿的操作步骤:)
1、准备好导尿管,润滑液,尿壶,毛巾等用物,保持环境隐蔽及安静。

2、用清水清洗病人的会阴部,并用清洁干毛巾擦干。

3、操作者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双手,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清洁毛巾擦干。

4、充分润滑导尿管,建议使用亲水涂层的润滑剂。

5、缓慢将尿管插入尿道,女性病人可准备一面镜子来确定尿道口的位置。

6、拔出尿管,操作者可在病人耻骨上区缓慢向内向下按压协助剩余尿液的排出
7、引流尿液并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