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3:不同学科间交叉综合

合集下载

专题三十三、学科内交叉综合题

专题三十三、学科内交叉综合题

甲 乙 丙1.(2011年浙江衢州 第13题)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答案】D 2.(2011浙江义乌,第16题)对教材中四幅插图的说明,不正确...的是A .甲图: 家用电器要装接地线是为了用电安全B .乙图: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的判定方法C .丙图:电铃是利用电磁铁工作D .丁图:导体按图示方向运动时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答案】D3.(2011浙江宁波,第18题)如图所示是一种中性墨水笔的笔芯。

小科认为:①橡皮帽对笔尖有保护作用;②笔尾的油能防止墨水的蒸发;③使用水笔时,笔中的墨水与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笔尖流动;④使用水笔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

其中合理的 ( ▲ )A .只有①③B .只有②④C .只有①②③D .①②③④【答案】D4.(2011浙江湖州,第12题)下列民谚俗语与对应的科学知识不吻合的是( ) A .小小秤砣压千斤――杠杆原理 B .镜中花,水中月――光的折射 C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运动 D .磨刀不误砍柴工――增大压强 【答案】B5.(2011浙江湖州,第20题)下列实验现象(上图)与其相关原理应用(下图)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答案】C6.(2011浙江温州,第16题)测量是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下列测量过程中读数正确的是A.0.3A B.20℃C.57毫升D.2.2牛【答案】A7.(2011浙江台州,第20题)在观测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推理找到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面事例中不属于这一方法的是()【答案】D8.(2011浙江金华,第1题)我国的“嫦娥奔月工程”将按“绕月、落月和驻月”三步进行,计划2012年实施落月探测,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弱重力,下列各项中在月球上不能实现的是A.刻度尺测长度B.电子停表测时间C.指南针指示南北方向D.手电筒照明【答案】C9.(2011浙江绍兴,第14题)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多次实验。

专题三十四、不同学科间交叉综合题

专题三十四、不同学科间交叉综合题

1.(2011浙江杭州,第5题)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A .蒸发B .水汽输送C .降水D .地表径流【答案】D**********2.(2011年浙江衢州 第6题)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方法的是A .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B .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观察前要对光将视野调亮C .调查流感的发病率与季节的关系时,男女的发病率要分开统计D .研究导体电阻与粗细的关系时,要保持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温度等不变【答案】D**********3.(2011浙江宁波,第2题)如图所示是2011年“水是生命”国际大学生海报比赛的金奖作品。

全幅作品呈沙漠的颜色,图幅上端有一浅滩水域,周围围满了各种动物:袋鼠、麋鹿、鹤……乃至人类。

下列说法错误的( ▲ )A .作品的创意是曾让人类引以为豪的地球,却再也没有第二个绿洲B .画面的震动感,在于一种大和谐中包藏的尖锐的残酷C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上述生物都是生产者D .作品中蕴含了光的反射等科学原理【答案】C**********4.(2011浙江宁波,第2题)2011年5月8日,重庆警方查获了近千只被增重的活鸡,每只鸡内都灌注了270g 左右的重晶石粉。

重晶石粉主要成分是硫酸钡(BaSO 4),密度约为4.5g /cm 3。

则( ▲ )A .硫酸钡是一种氧化物B .硫酸钡易溶于水C .每只鸡灌注了约60cm 3重晶石粉D .硫酸钡被人误食后,能与胃中盐酸反应【答案】C**********5.(2011浙江湖州,第10题)下列器具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 .用体温计测沸水温度B .用电能表测用电器消耗的电能C .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D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答案】A**********6.(2011浙江温州,第2题)关爱生命,从安全做起。

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也会威胁人身安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第2题A B C D【答案】C**********7.(2011浙江嘉兴,第3题)下列各种重要科学理论,不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B.原子核式结构理论C.牛顿第一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答案】A**********A.甲实验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B.乙实验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丙实验利用杠杆提起砝码的过程中省力但费距离,说明使用机械可以省功D.丁实验下层蜡烛线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答案】C**********。

初中知识点总结的学科融通与交叉

初中知识点总结的学科融通与交叉

初中知识点总结的学科融通与交叉学科融通与交叉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发展与进步的一种现象。

在初中阶段,各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交叉,通过学科融通与交叉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下面对初中各学科的融通与交叉进行总结。

语文学科融通与交叉: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语文中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思想与文化的载体,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可以了解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内容。

此外,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运用数学的逻辑思维和物理化学的实验精神,理解和分析文本。

另外,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了解科学知识、历史事件等,才能写出有深度和广度的作文。

数学学科融通与交叉: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数学与物理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知识为物理问题建立了模型,解决了实际问题。

其次,数学与化学学科也有着联系,化学中的各种计算、浓度、质量等问题都需要运用到数学知识。

另外,数学与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也有交叉,经济学中的统计问题、地理学中的测量、图形等问题都需要数学知识的支持。

英语学科融通与交叉: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通与交叉主要体现在词汇的学习中。

词汇是构建语言的基本单位,而很多科学、技术术语来自于英语。

所以,在学习科学、技术、地理、历史等学科时,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些学科的知识。

此外,英语学科中的阅读理解也需要运用到数学和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进一步提高综合学科的运用能力。

物理学科融通与交叉: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

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数学的运算能力,还需要了解化学、地理、生物等学科的知识。

例如,学习力与动量时,需要应用到数学中的速度、质量等概念;学习光学时,需要了解化学中的光的性质与反射、折射等知识。

此外,物理学中的实验要求也需要运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通过生物学知识进行生物实验。

初中知识点整理的学科交叉与融合

初中知识点整理的学科交叉与融合

初中知识点整理的学科交叉与融合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各个学科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

这种学科交叉与融合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知识,还能培养我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语文和历史这两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历史知识为语文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

当我们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如诗词、文言文时,如果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清晰的了解,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例如,学习李白的诗歌,如果知道唐朝的繁荣昌盛以及李白个人的生平经历,就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他诗歌中那种豪迈奔放的情感。

反过来,语文能力在历史学习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助于我们读懂历史文献、史料,并且能够准确地阐述历史事件和观点。

在撰写历史小论文或者回答论述题时,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表达能让我们的答案更加出色。

数学与物理学科之间同样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数学作为工具,为物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物理中的许多概念和规律都需要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和计算,比如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就将力(F)、质量(m)和加速度(a)通过数学关系联系起来。

同时,物理中的实际问题也能激发我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深入理解。

通过解决物理中的运动学、力学问题,我们能更熟练地掌握数学中的方程、函数等知识。

而且,物理实验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也离不开数学中的统计和图表知识。

化学与生物学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化学中学习的物质结构和性质,对于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和生理过程至关重要。

例如,了解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有助于我们理解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功能。

生物学中的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等内容,也都涉及到大量的化学反应。

比如细胞呼吸过程中的一系列生化反应,都需要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和理解。

而且,化学实验的方法和技术在生物研究中也经常被应用,比如化学试剂的使用、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等。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非常明显。

高二选科物化生的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

高二选科物化生的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

高二选科物化生的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高中阶段是学生进行学科选择的重要时期,对于选择理科的学生来说,物理、化学和生物是必修的核心科目。

这三门科目在内容上有着密切的关联,通过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探讨高二选科物化生的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例子阐述其实际效果。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的重要性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联系,通过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科目中,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科学原理,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门科学在理论基础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比如,在学习生物过程时,物理学的运动力学和力的作用对于解释生物体内运动的原理至关重要;化学中的离子反应和化学平衡理论也能在生物化学中找到应用。

通过学习交叉科目知识,学生可以建立更加全面的科学认知,去认识和理解生物、物理和化学现象存在的内在联系。

其次,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没有固定的答案,往往需要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

通过交叉学科学习,学生可以培养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研究生物体内某种化学反应时,不仅要考虑反应的化学方程和速率,还要理解该反应对生物体功能的影响以及物理过程的参与。

这种综合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更加全面地思考和解决。

二、具体例子解析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的实际效果为了更好地说明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的实际效果,我们选取一个实例进行分析。

假设在物化生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研究某种草药的提取方法。

首先,在化学中学习了溶剂的性质和提取物质的方法,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提取方式来提取草药的有效成分;其次,在生物中学习了人体消化吸收和药物代谢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草药提取物的特性来研究其在人体内的吸收和代谢过程;最后,在物理中学习了光谱学和物质的测量原理,学生可以借助光谱仪等仪器来检测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浓度。

教育中的学科交叉与综合素养

教育中的学科交叉与综合素养

教育中的学科交叉与综合素养在当今社会,学科交叉与综合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学科交叉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与交流,而综合素养则强调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育中的学科交叉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方法。

一、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学科交叉有助于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流。

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通过学科交叉可以促进知识的综合与整合,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例如,数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可以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语文与历史学的交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事件。

学科交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综合素养的培养1.设计跨学科项目教师可以设计跨学科项目,将几个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探究。

例如,通过设计一个“环保城市规划”项目,学生可以借助地理、生物、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了解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并提出环境保护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项目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建立跨学科教学团队学校可以建立跨学科的教学团队,由不同领域的教师组成,共同为学生提供综合素养的培养。

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合作教学,将各自专业领域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对学科之间联系的认识。

同时,学校还应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和培训,促进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与合作。

3.鼓励跨学科参与的评估方式传统的考试评估方式往往只重视学生对单一学科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评估方式应更加注重学生在不同学科交叉中的表现。

可以采用课堂演示、项目报告、小组讨论等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提供跨学科学习资源学校可以建立跨学科学习资源库,收集并整理不同学科相关的学习材料和资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跨学科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学科交叉综合教育探索

学科交叉综合教育探索

学科交叉综合教育探索学科交叉综合教育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学科教育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综合能力的需求。

为了培养更具有创新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学科交叉综合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的热点之一。

学科交叉综合教育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跨学科能力。

学科交叉综合教育的核心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是孤立的,学生只在某一学科中进行学习,难以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而学科交叉综合教育则通过将多个学科的知识相互关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例如,在教授数学的同时,可以引入物理或化学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宋停云与您分享----学科交叉综合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只关注学科的专业知识,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学科交叉综合教育则能够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跨学科能力。

这种跨学科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问题和挑战。

学科交叉综合教育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这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

其次,学科交叉综合教育需要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材支持,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最后,学科交叉综合教育需要完善的评价体系,来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能力。

总之,学科交叉综合教育是培养创新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同时,学科交叉综合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帮助他们应对复杂----宋停云与您分享----多变的问题和挑战。

然而,学科交叉综合教育的实施还需要解决一些挑战,包括教师能力、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

相信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科交叉综合教育将能够为培养更具有创新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科交叉促进学科间综合发展的教学模式

学科交叉促进学科间综合发展的教学模式

学科交叉促进学科间综合发展的教学模式学科交叉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科间的综合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中,学科交叉已成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然需求。

本文将介绍学科交叉促进学科间综合发展的几种教学模式及其实施目标和方法。

一、项目制教学模式项目制教学模式是指以项目为基本单位进行跨学科教学的模式。

通过学生选择或分配项目,各学科教师合作开展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

实施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项目管理能力。

2. 促进学生对学科之间关系的理解与运用。

3. 增强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施方法:1. 教师合作设计跨学科项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参与的项目。

2. 学科教师共同组织课堂教学,导入和讲解相关知识。

3. 学生团队合作,分工合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

4. 学生通过实践和反思,总结项目经验和提升自身能力。

二、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实施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2. 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实施方法:1. 学科教师联合设计实践活动,如实验、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

2. 学科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供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指导。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进行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

4.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

三、探究式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模式是指让学生通过主动性的实践和探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 (2016金华)即将发射的“嫦娥五号”是我国登月计划的重要一步,以下与月球相关的描述合理的是()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会发光
B.“嫦娥五号”登月后不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
C.月球上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自由呼吸
D.“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农历十五、十六看到的月相是满月
答案:D
2.(2016河北)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陶瓷、石墨、食盐水溶液都是导体
B.空气、蒸馏水、不锈钢部属于混合物
C.扳手、钳子、翦铁皮的剪了都是省力杠杆
D.台秤、天平、弹簧测力计都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答案】C
3.(2016河北)如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果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火柴梗的a点最先炭化,说明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B.乙实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说明橡胶棒带负电
C.丙实验:冷却后析出晶体,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D.丁实验:滚摆从上向下运动,速度增大,说明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答案】B
二、填空简答题
1.(2016嘉兴)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兴起,有更多的人参加马拉松运动。

马拉松已经远远不只是一场比赛,它是你认识自己,认识一座城市,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

(1)因参赛选手很多,无法在同一起跑线出发而计时困难。

近年常采用感应芯片计时,参赛者须按要求正确佩带计时芯片,当参赛者通过起点和终点设置有磁场的感应带时,芯片里的线圈中就会产生,从而激发芯片发送编码信息,系统实时获取计时信息。

(2)马拉松是一项剧烈运动,比赛沿途常设有饮水站,可便于运动员及时补充因所散失的水分。

(3)马拉松是一场比意志、比耐力的运动,运动员主要通过有氧呼吸来获取能量。

在跑步途中运动员会感到肌肉酸痛,请你解释原因。

【答案】(1)感应电流(2)出汗、呼吸(3)跑步时,肌肉细胞急需大量能量,但由于供氧不足。

以致肌肉细胞处于暂时缺氧的状态,细胞就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
2.(2016嘉兴)文明出行,人人有责。

近年来,因不遵守交通法规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1)开车打电话发生车祸的风险比正常驾驶高4倍以上,原因是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中处理信息的能力。

(2)车辆超载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现有一辆核准载重为7 t,车厢体积为8 m3的货车。

若该车装满沙子,试通过计算判断该车是否超载?(ρ沙=1.6×103 kg/m3)(3)汽车司机开车时,常因发现意外情况而紧急刹车。

从看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

制动刹车后,汽车继续前行的距离叫制动距离。

下表是一辆性能良好的汽车在干燥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刹车后,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据此请给汽车司机开车提一条建议。

【答案】(1)大脑
(2)
(3)同一车辆车速越大,反应距离越长,制动距离越长,从发现意外情况刹车到停车通过的总距离也就越长不能超速行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