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主义
什么是现代犬儒主义

什么是现代犬儒主义要搞清楚现代犬儒主义,我们还是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犬儒主义。
不照搬概念,从自己理解的角度解释下。
有些话语如果引起不适,那是太直的缘故,就问题说问题,大家不用带入自己角色。
古典犬儒主义“犬儒”,作为一个哲学名词,英文的本意是“愤世嫉俗”,表面上是指因愤世嫉俗而做出夸张讽刺类似于行为艺术的怪诞行为。
可是为什么翻译成“犬儒”呢?我们从字面上来看。
“犬”,狗也;“儒”,聪明,有知识的。
所以,“犬儒”就是一条有知识的,聪明的狗。
这条狗很聪明,聪明到知道自己是一条狗,当他面对着那些庸庸碌碌,不知道自己是狗的脑残狗,自然有知识层面的优越感。
但他又因为足够聪明,知道自己永远是一条狗,无法超越自身局限变成人,却又不甘心降低自己的认知让自己变成一条愚蠢,认识不到自己的狗,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所以,这条聪明的狗是不合群的,在那些蠢狗眼中是孤单的,愤世嫉俗,不通世故的。
宁可作泥巴里的甲鱼,也不愿舍弃自由得富贵的庄子;不为五斗米折腰而甘愿为生计困顿而痛苦的陶渊明;蜷缩在垃圾桶的犬儒的鼻祖第欧根尼先生对亚历山大大帝说:“走开,不要挡着我的阳光。
”——这些人,都是古典犬儒。
犬儒主义者虽然表现大都“愤世嫉俗”,但他们其实是清醒的,对社会中各种美化后的丑恶看得通透,并且拒绝合作。
不但看破,还特立独行,绝不同流合污。
他们都是当时代个性独特的智者,冷眼热心,洞察世事,出污泥而不染,带着近乎绝望的冷漠与无奈,与整个世界保持着距离。
现代犬儒主义当今社会的犬儒,“儒”还是聪明,有知识。
而“犬”,意义不一样了。
现代犬儒同样是聪明的,看透了社会丑恶和潜规则,私底下也会破口大骂,但是转过背去可能就会利用这些潜规则来为自己觅食。
古典犬儒看透人心,选择不合作,保持自身人品的高洁。
现代犬儒看透人心,选择老于世故,为了获得利益践踏原则,丢掉节操,罔顾人品。
我们平时说要“知世故而不世故”,其实还是对古典犬儒的向往。
那些为“保健品”做广告的医院专家,难道不清楚这些东西中的奥秘?明明有专业知识可以分辨真假,却和厂商一起忽悠老百姓,这就是现代犬儒。
什么是现代犬儒主义?表现特征有哪些?

什么是现代犬儒主义?表现特征有哪些?“犬儒主义”是西方的一个哲学流派,总体上属于“社会伦理学”的学说。
犬儒主义的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安提斯泰尼,他是苏格拉底的弟子。
严格的说,犬儒主义当初只是古希腊哲学体系当中的一个学派,叫做犬儒学派。
犬儒学派的形成于公园前三百多年,在古希腊诸多哲学流派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总的来讲犬儒学派是一个小众的,另类的流派。
古希腊的犬儒主义,其根本的主张是以追求普遍的善为人生目的,为此应该抛弃一切的物质享受和感官的快乐。
创始人安提斯泰尼认为“美德是自足的”,“无欲是神圣的”,无论是外在的物质利益还是精神诱惑(包括财富,荣誉,快乐,甚至是文化和道德规范)都是违反人的自然,压制人的本性的东西。
安提斯泰尼认为,道德自由在于顺从自然,摒弃诱惑,蔑视传统,克服欲望才是真正的美德。
从行为上讲,安提斯泰尼提倡过艰苦的生活,锻炼抵制物质和精神诱惑的能力。
安提斯泰尼有一位弟子,叫第欧根尼,他的名声盖过了安提斯泰尼,因为这个钱商的儿子是安提斯泰尼学说的彻底践行者,他像狗一样活着,但是这是他自己的意愿,他决心像一条狗一样的活下去。
第欧根尼拒绝接受一切人的习俗,包括宗教,风尚,服装,居室,饮食,甚至是文明。
他住在一个桶里(有一种说法是一个原始时代用以埋葬死人的大瓮里)。
他向一个乞丐一样生活,但是宣扬一样东西,那就是“友爱”,人与人的友爱还有人与动物的友爱。
当然,最著名的还是亚历山大曾经拜访过这位,问他有什么需要,他的回答是“只要你别当住我的阳光”。
这就是最初的“犬儒主义”,和“犬”无关,和“儒”更无关,中国人把它翻译成“犬儒”,最多的联想就是原始的犬儒主义着大概都像是“有文化有思想却活的像狗一样”。
最初的犬儒主义的教条,是人要摆脱世俗的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拥有的善。
有人说,那位拾荒者沈先生是一个“犬儒主义者”,这其实是一个肤浅的认识,不是活的像狗一样的人,都是“犬儒主义”者。
不能拒绝诱惑,就背离了“犬儒主义”的根本,坐在直播间的拾荒者沈先生,已然已经成为一个“网红”,之前的生活,也仅仅就是“像狗一样活着”而已。
谈犬儒主义

谈犬儒主义所谓“犬儒主义”,指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畸形关系。
犬儒主义诞生于公元5世纪的希腊,它指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对抗精神,一种深刻的怀疑,它认为世界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不妨游戏之。
到了现代,犬儒主义的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的态度没有变,犬儒主义虽然对现实不满,但是又拒绝参与社会世界,犬儒主义者由于政治的黑暗而远离政治、放弃政治,拒绝参与政治,或遁入孤独和内闭,或转向任诞的审美主义,而其骨子里则是虚无主义。
他们对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离意识,但是却不敢或不愿与之正面对抗,而以一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处理态度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妥协混合的矛盾立场。
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这样分析犬儒主义:“犬儒主义是一种通过幽默或厌倦尘世的方式来抑制焦虑在情绪上影响的模式。
它导致了滑稽作品的出现,就像电影《博士可爱稀奇先生》和许多‘黑色幽默’所表现的那样,它也导致了逆流而行的疯狂庆典时的短暂欢乐。
”犬儒主义者即使在心理上也不再坚持起码的是非美丑观念,不但对现实不报希望,而且对未来也不报希望。
犬儒主义的核心是怀疑一切,不但怀疑现实,而且也怀疑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犬儒主义是一种完全的虚无主义。
这种虚无主义有可能表现为死气沉沉、一潭死水,也可能表现为装疯卖傻、装神弄鬼。
装神弄鬼是以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为内核的一种想象力的畸形发挥,是人类的创造能量在现实中不可能得到实现、同时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的情况下的一种忽而心灰意冷、忽而疯疯癫癫的状态。
这种状态的最大特点就是非道德化,无价值性,不问是非,不管善恶。
在一个现实溃烂,未来渺茫的时代,在人们因为长期失望而干脆不抱希望的时代,在一个因为价值世界长期颠倒以至于人们干脆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价值,彻底丧失了价值缺失的痛苦的时代,犬儒主义就会表现出来。
犬儒主义常常出现在社会黑暗、绝望感弥漫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候的突出特点是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象世界的高蹈,两者相互强化。
犬儒主义

攻击性管理行为:
员工所感知的主管持续表现出的具有敌 意性但不包含身体接触侵犯的言语和行为。
犬儒主义与其他组织行为
反生产行为: :反生产行为指从组织角度来看,员工有意违 背所在组织合法利益的任何行为,这类行为 对组织效能具有相当程度的破坏作用。 : 有研究表明,组织犬儒主义与反生产行为 正相关。
犬儒主义与其他组织行为
组织变革行为: :研究表明组织犬儒主义是一种既有普遍性, 又有针对性的带有负面性质的综合态度, 其主要特征是对他人动机的怀疑,并且认 为组织缺乏诚信。 :组织变革中员工的犬儒主义对组织变革有 一定的影响,但不一定会抵制变革,与怀 疑变革也有区别,与工作满意度成反比。
延伸——大学生犬儒态度
雇员犬儒主义:不平等感是雇员犬儒主义 与其他类型犬儒主义的主要区别。针对的 是大型商业组织,高级管理和工作场所的 其他实体,负面情绪是其显著特征。 组织变革犬儒主义:是因过去的变革不成 功而对推行变革的领导人失去信心,变革 犬儒主义是雇员认为变革无用和变革推动 者起着负面作用的态度。
犬儒主义与其他组织行为
犬儒主义学派是古希腊四大学派之一(犬儒主义学派, 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新柏拉图学派)一般认 为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创立的,另一人物 第欧根尼(公元前404-公元前323)则因为住在木桶里 的怪异行为而成为更有名的犬儒主义者。当时奉行 这一主义的哲学家或思想家,他们的举止言谈行为 方式甚至生活态度与狗的某些特征很相似,他们旁 若无人、放浪形骸、不知廉耻,却忠诚可靠、感觉 灵敏、敌我分明、敢咬敢斗。于是人们就称这些人 为"犬儒",意思是"像狗一样的人"。至于这个称谓 是不是肯定来源于此,学界的观点并不一致。
犬儒主义-详解

犬儒主义-详解犬儒主义(Cynicism)目录• 1 什么是犬儒主义• 2 犬儒主义的词源及演变[1]• 3 现代犬儒主义的表现[1]• 4 现代犬儒主义的危害性[1]• 5 现代犬儒主义的典型特征• 6 参考文献什么是犬儒主义犬儒主义是指人们由于对社会总体上或某些具体方面的预期与其实际感受不相匹配,而产生的失望和不满,但对此并不进行积极对抗,甚至会纵容的一种消极态度。
它的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对一个对象或多个对象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给犬儒主义者的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
犬儒主义的词源及演变[1]犬儒主义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流派,这个学派的奠基人叫安提斯泰尼,他主张不要政府、不要私有财产、不要婚姻、不要确定的宗教,但他的这些思想在当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
通常人们公认为安提斯泰尼的弟子——底约基尼斯是犬儒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底约基尼斯主张清心寡欲。
鄙弃俗世的荣华富贵。
力倡回归自然。
拒绝接受一切的习俗——无论是宗教的、风尚的、服装的、居室的、饮食的、或者礼貌的。
他对“德行”具有一种热烈的感情,他认为和德行比较起来,俗世的财富是无足计较的。
早期的犬儒主义是极其严肃和愤世嫉俗的。
但并不玩世不恭。
如底约基尼斯是一个激烈的社会批评家,他立志要揭穿世间的一切伪善,热烈地追求真正的德行,希望人们从物欲之下真正解放出来。
在公元前三世纪的早期,犬儒学派逐步世俗化.他们认为没有物质财产的生活是最为轻松的生活.但世俗的犬儒主义并不要求人禁绝世俗的好东西,而仅仅是对其表示具有某种程度的漠不关心。
这个时期的犬儒主义者,虽然依然蔑视世俗。
但却失去了蔑视所依据的道德原则。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后果:世间无所谓高尚,也就无所谓下贱。
既然没有什么东西是了不得的,因而也就没有什么东西是要不得的。
他们一方面对世俗观念做出满不在乎的姿态.另一方面又毫无顾忌地去获取他想要获取的任何世俗的东西。
于是愤世嫉俗就变成了玩世不恭,追求真正的德行变成了否认内在的德性与价值。
犬儒主义

犬儒主义学派是古希腊四大学派之一(犬儒主义学派,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新柏拉图学派)一般认为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创立的,另一人物第欧根尼(公元前404-公元前323)则因为住在木桶里的怪异行为而成为更有名的犬儒主义者。
当时奉行这一主义的哲学家或思想家,他们的举止言谈行为方式甚至生活态度与狗的某些特征很相似,他们旁若无人、放浪形骸、不知廉耻,却忠诚可靠、感觉灵敏、敌我分明、敢咬敢斗。
于是人们就称这些人为“犬儒”,意思是“像狗一样的人”。
至于这个称谓是不是肯定来源于此,学界的观点并不一致。
“犬儒主义”一般认为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创立的,另一人物第欧根尼(公元前404-公元前323)则因为住在木桶里的怪异行为而成为更有名的犬儒主义者。
当时奉行这一主义的哲学家或思想家,他们的举止言谈行为方式甚至生活态度与狗的某些特征很相似,他们旁若无人、放浪形骸、不知廉耻,却忠诚可靠、感觉灵敏、敌我分明、敢咬敢斗。
于是人们就称这些人为“犬儒”,意思是“像狗一样的人”。
至于这个称谓是不是肯定来源于此,学界的观点并不一致。
另外一种说法是指安提斯泰尼经常到雅典的一个被人们叫做“快犬”的体育场去和人们谈话、辩论,在这个地方形成了他的思想和观点的最初的追随者队伍,因而被称作“犬儒派”。
“犬儒主义”则由这一学派的观点理念和生活行为演化而来。
犬儒学派因其创始人安提斯泰(Antisthens)在一个名叫居诺萨格(Kunosarges)的体育场中讲学而得名。
因为Kuno就是希腊语“狗”的意思。
同时,“犬儒”这名称也标志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安提斯泰是苏格拉底的弟子,约长于柏拉图二十岁。
安提斯泰是一个非常引人注意的人物,在某些方面其有似于托尔斯泰。
直到苏格拉底死后,他还生活在苏格拉底贵族弟子们的圈子里,并没有表现出任何非正统的征象来。
但是有某种东西——或者是雅典的失败,也许是苏格拉底之死,也许是他不喜欢哲学的诡辩——却使得他在已经不再年青的时候,鄙弃了他从前所重视的东西。
犬儒主义--当代社会精神分裂的主要表征

犬儒主义--当代社会精神分裂的主要表征犬儒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强调个体主义和怀疑对现代社会的一切价值观的怀疑。
它认为人类社会已经分裂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物质主义至上的世界,另一个是精神空虚的世界。
从犬儒主义的角度来看,这种分裂是当代社会精神分裂的主要表征。
首先,物质主义至上的世界是当代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物质主义追求物质财富与物质享受,造成了财富的不平等和社会的分裂。
在现代社会,追求金钱和物质财富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目标,这导致许多人忽视了精神上的需求和价值。
人们竞争激烈,追求功成名就和物质成功,而忽视了精神上的内在满足。
这种物质主义至上的追求使得社会价值观变得扭曲,导致了社会的精神分裂。
其次,精神空虚的世界是当代社会的另一面。
虽然物质财富不断追求,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却由于缺乏真正的内在满足而变得空虚。
虽然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人们的心灵却常常感到空虚和迷失。
这是因为人们对于精神满足的需求被忽视,追求金钱和物质无法满足内心真正的需要。
这导致了人们的精神空虚,无法找到真正的意义和目的,产生了当代社会精神分裂的主要表征。
犬儒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
它呼吁人们重新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寻找真正的内在满足和意义。
犬儒主义主张个体主义,也就是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内心的需求和价值观来规划自己的生活。
它反对盲目追求物质财富和功名利禄,而是主张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内在的满足。
犬儒主义主张批判性思考和自省,以寻求真实和目的。
它呼吁人们面对现实的困境和空虚,认识到追求物质财富和功名无法满足真实的内心需要。
通过批判性地思考,并寻找自己真正的需求和价值观,人们可以找到真正的内在满足,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生活价值观。
犬儒主义是对当代社会精神分裂的一种诊断和建议。
它认为人类社会已经分裂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物质主义至上的世界,另一个是精神空虚的世界。
通过重新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并以批判性思考和自省为基础,人们可以超越当代社会精神分裂的困境,找到真正的内在满足和意义。
犬儒主义

《菊豆》张艺谋导演
1990年 法国第四十三届嘎纳电影节:首届路易斯.布努 埃尔特别奖 1990年西班牙第三十五届瓦亚多里德国际电影节:金 穗奖,观众评选最佳影片奖 1990年 美国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金雨果奖
《大红灯笼高高挂》张艺谋导演 1991年 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之一 1991年 意大利第四十八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银狮奖 国际影评人协会大奖 天主教影评人协会大奖 金格利造型特别奖 艾维拉诺塔特别奖 1992年第六十四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1992年 意大利全国奥斯卡奖(大卫奖)最佳外语片大奖 最佳外语片女主角提名(巩俐) 1992年 意大利米兰电影协会颁发观众评议本年度:最 佳外语电影第一名人奖 1992年 英国全国电影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大奖
犬儒主义
犬儒主义学派
古希腊四大学派之一(犬儒主义学派,斯多亚学 派,伊壁鸠鲁学派,新柏拉图学派)一般认为是苏格 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创立的,另一人物第欧根尼 (公元前404-公元前323)则因为住在木桶里的怪异 行为而成为更有名的犬儒主义者。犬儒主义的本意是 指人应当摒弃一切世俗的事物,包括宗教、礼节、惯 常的衣食住行方面的习俗等一切世俗,提倡对道德的 无限追求,同时过着极简单而非物质的生活。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犬儒主义者认为美德是幸福唯 一的必要条件。他们将自己从世俗价值和传统习俗中 解放,变得自给自足,并且回归自然纯朴的生活。他 们拒绝接受任何世俗的约定和价值观,例如金钱、权 力和名利。他们批评世俗价值观,例如贪婪的行为, 并认为这是人间苦难的来源。
批评者大多认为,在民主制度中,犬儒 主义不同于批评理性,它是一种非理性的否 定和怀疑,因此它与民主政治文化的理性共 识机制不合。勒纳(Michael Lerner)指出, "犬儒主义不像理性怀疑主义那样相信人可以 改变世界"。只有理性批评才对民主公共话语 空间有建设性的贡献。你可以和持理性批判 的怀疑者作理性探讨,但你无论如何也不能 说服犬儒主义者,因为"犬儒主义像是抱定宗 教信仰般地不相信有任何根本变化的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社会犬儒主义是否是弊病
犬儒主义,简单来说就是不信世间之善而愤世嫉俗的一种行为主义。
正方立论:在个人层面上,从犬儒主义者不相信,不作为,不甘心造成其个人失去前进方向、自强能力,造成精神撕裂;在社会层面上,知识分子不作为浪费社会资源,犬儒主义的扩散造成社会发展阻碍。
反方立论:其一犬儒主义者明哲保身,顺从体制,不为大恶;其二,一定程度上有其有益思想价值,让个人解脱,避免社会言论过于狂热。
按照当代社会犬儒主义的解释以及普遍的价值观来看,正方好像的确天然占优,其论也是层次清晰。
反方的论第一点操作还好,在说明自己的弊端不那么大,并不构成弊病,但是第二点的操作中或许有些许问题,论证得可能有些许勉强。
双方立论的一个比较点在于犬儒主义是否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然而在这个点的争执上,无论是从当今奉行犬儒主义的人数还是个人的影响力或是确实造成的影响,双方都无法给出一个量化的答案,算是扯平。
但是反方在第二个论点上说犬儒主义者虽然抨击了好人,但也抨击了坏人,所以犬儒主义者是很有益的。
但是一个坏人为了利益能做坏事哪里会在意一个玩世不恭者的抨击,但是对一个无私付出的人的辱骂或许就会让一个好人心寒,对好人坏人抨击这种事情哪里论证的出利弊?再者,反方辩手说道,犬儒主义是对如王国维,张作霖这类人的解脱,即嘲弄他人,高冷对世,获得精神上的自嗨,这点论证或许可以往深讲,但是反方辩手到此处便打住了,且不说屈原等人的例子对不对。
一个说自己无所谓不在乎的人其实心里或许已经血流成河一个通过嘲讽别人,挑战权威来自得其乐的人真的会快乐吗?一个不断告诉自己不要在乎世俗,不要在意被骂,并且通过嘲讽别人来寻求自我满足干的人真的会精神自由得到解脱吗?只是自我麻木,自我内在矛盾的发泄,治标而不治本。
直到结辩时,反方才提到了犬儒主义或许只是理想主义的外壳,是对这个世界的无奈的自我救赎。
这一点如果放在前面打或许会好一点。
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的点评,关于立论,第一个评委给反方的建议是可以从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方向走,也的确是难以想到但是或许很奇的论。
黄执中老师和周玄毅老师对于犬儒主义的解读也有种让人豁然开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