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左传》战中争描写的成就
左传中记录战争的篇章

左传中记录战争的篇章《左传》是一部善写战争的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全过程。
在郑庄公活跃的这22年中,((左传》也记载了大小战争无数,其中有郑国参战的就有十多次。
除了其他诸侯国攻打郑国的几筑战役没写结果,《左传》中记载的有郑庄公参加的战役几乎都是郑国取得了胜利。
如鲁隐公5年,伐燕大败之,伐宋,攻进了宋的外城,石年,“郑伯侵陈,大获”,9年,大败一北戎,10年,大败宋师;11年伐许,齐、鲁、郑联合用兵,也是郑兵率先登城萝同年,“郑、息有违言(口舌之争),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竞,息师大败而还”,鲁桓公5年又大败王师。
如此等等,·《左传》中没有一字提到庄公用兵如何,但通过上述记载,郑兵几乎每战必胜,联系他当初对付共叔段时的沉着稳重,’以及所用的诱敌深入、欲擒故纵之法,郑庄公会用兵这一点是很清楚的。
除此之外,郑国在经历了共叔段之乱后内部一直很安定。
祭仲、子封等一批大臣围绕身边,积极为他出谋划策。
太子和公子们也都相安无事,效力于国家,这不能说与郑庄公的领一导无关。
说明郑庄公是颇懂治国安邦之术的。
在他身上,具有一种较高的领袖的素质。
当时,周王室权力日趋衰微,各国诸侯都在积极行动,谋为霸主。
而郑庄公却一直也...[摘要]:左传善于写战争,全书共记录战争492起,记录详细的有14次。
左传写战争有如下特点:首先,作者以全局气魄历史眼光把战争置于社会历史背景下来写,与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
其次,大多数战争描写注重战争的前因后果,注重战争的因果关系和连续性完整性,略写战争过程,战前有预示性战后有总结性。
第三,通过战争中描写各种各样的人物。
第四,结构方面特点突出。
最后,对以后军事战争及其题材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左传》战争《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尤善于写战争,全书共记录战争492起,记录详细的有14次。
《左传》的文学成就

《左传》的文学成就很高,首先体现在善于叙事上。
其叙述复杂历史事件,真实生动,委婉周详,头绪清楚,注意伏线,照应,重点突出。
其叙事方法,也多种多样,有正叙、顺叙、倒叙、补叙等二十余种,奇正变化,神妙难测。
如僖公二十三年,写重耳出亡。
其叙事最突出的是写战争,作者不重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而总是围绕某一主题,侧重写战争的背景、战前准备、双方兵力部署、力量的对比、将帅士兵的活动、战略战术的运用、胜负的原因等与人谋有关的情节来描写,从而使文章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致,环环相扣,结构谨严,层次清楚,而又中心突出。
如著名的“崤之战”、“城濮之战”、“邲之战”、“长勺之战”等大抵如此。
其次,是《左传》的写人艺术。
《左传》所写人物众多,既有王侯将相,也有商贾、倡优、役人、盗贼、侠勇等,范围较《尚书》、《春秋》远远扩大。
对同一类人,作者也多能突出他们的鲜明个性。
如子产和晏婴同是开明的政治家,子产果敢明断,晏婴幽默机警。
对同一个人,有时注意到其前后性格的发展变化,如晋公子重耳由贪图享受、胸无大志到雄才大略一代霸主的变化。
在刻画人物方面,作者也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方法。
或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或通过补叙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或以对比设法刻画人物,或以细节描写深化人物性格。
最常见的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如“曹刿论战”中对曹刿政治远见和足智沉着性格的刻画。
再次,《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蓄而畅达,曲折尽情,极富表现力。
无论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大都能如此。
尤其人物语言中的外交辞令,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如屈完对齐侯、展喜犒秦师、烛之武退秦师、王孙满论鼎、吕相绝秦等,或委曲婉转、陈述利害,或辞令激切、语挟风霜,均用辞雅正,曲尽人情,各得其妙。
论《左传》同而不同的战争描写——以四大战役为例

论《左传》同而不同的战争描写——以四大战役为例摘要《左传》是先秦叙事散文之最,标志着中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而《左传》的突出成就之一就在于它的战争描写。
《左传》中的四大战役对战争的描写具有同而不同的特点,这不仅能够全方位展现战争过程、突出战争胜利的原因,而且具有劝谏君主和教化人民的作用。
《左传》中的战争描写是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结合,同时也是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统一,它发挥了文学的教化作用,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城濮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作者简介:李婉莹(1994-),女,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收稿日期2019-04-29中图分类号I206.2;I207.5文献标识码A李婉莹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左传》是先秦叙事散文之最,标志着中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左传》叙事的突出成就在于它的战争描写,梁启超在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曾经高度评价《左传》的战争描写:“《左传》中有名之五大战——泓、城濮、鞌、邲、鄢陵,吾脑际至今犹有极深刻之印象,觉此五役者为我国史中规模宏大之战事。
……动辄以之与后世国际大战争等量齐观。
”[1](P181-182)城濮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是《左传》中战争描写的代表,作者在描写这四场战役时,有着不尽相同的方法。
“《左传》的作者立意在先,详因略果,战争的起因、准备的阶段和影响战局的关键因素等,详加叙述,从而通过这些预示战争的大致结局。
至于具体的战斗过程、交战撕杀的场面和战争的结果,则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显得干净利落。
”[2](P162)此外在对战争过程的叙述中,作者在每一篇中都着重突出了梦境、占卜等各种预示活动,以及对德行、礼、义、诚信等一系列优秀品质都表现出来强烈的赞同和支持。
此外,这四场战役在叙述时各有各的侧重点,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体现了《左传》叙事手法的高超。
一、同而不同的战争描写城濮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是《左传》中战争描写的代表,虽然这四场战役在作者的笔下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在相似的背后,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左传》战争描写的叙事特征

《左传》战争描写的叙事特征——以五大战役为例摘要《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著作,同时又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和叙事散文名著。
《左传》中对战争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其叙事艺术的精妙之处,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中记录了多达492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本文主要以五大战役—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邲之战、晋秦殽之战、晋楚鄢陵之战为例,主要从叙事的总体把握、细节的精彩描写、篇章结构的灵巧多变等方面介绍其战争描写的叙事特点。
《左传》的首创性的叙事艺术成就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起到了借鉴作用。
关键字:《左传》五大战役,叙事特点,艺术借鉴,后世影响AbstractZuozhuan is our countr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arrative prose writings in the pre-qin period which has high value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research. Its narrative art, has traditionally been regarded by scholars, and is considered the norm of the narrative text, and the essence of its narrative art mainly reflected in its war discourse. Zuozhuan, recorded the greatly small hundreds of times of war, this paper mainly to five big battle - ChengPu battle, the battle of An, Bi the battle of the war, the war of Yao, YanLing as an example, mainly from the vision of the overall grasp, details of which itsdifferent, flexible and changeable in chapter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ar were introduced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Zuozhuan, the account of the war, not only from the Angle of the historian, but also emotional narrative these wars to literary writing and its pioneering narrative art achievement on later literary creation had a profound impact.Keywords: description of war of Zuozhuan,narrative features,affect future generations一、绪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比较详细完整的以春秋为纲的编年体史书,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一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从周公到孔子,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文化成了主流。
2.成书于秦汉两代的由众人编撰的和,两书中都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神话。
3.《诗经》中的宴享诗的典型之作是。
4.《论语》创立的,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
5.刘向的、《新序》等书,杂举前代群书佚闻琐事编录而成,寓以劝戒说教之意。
6.汉初,贾谊写过骚体赋《吊屈原赋》、。
7.秦嘉的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记。
蔡邕的五言诗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始祖神话七发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1.《左传》战争描写的成就有哪些?2.《九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四.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1.《诗经》的艺术特点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2.《史记》的叙事艺术成就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答案:1、礼乐 2、《吕氏春秋》《淮南子》 3、《小雅·鹿鸣》 4、语录体对话式论辩文 5、《说苑》 6、《鵩鸟赋》 7、《赠妇诗》《翠鸟诗》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二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和周部族始祖诞生的神奇经历。
2、《尚书》包括、《夏书》、《商书》《周书》。
3、西汉初,司马谈曾把“诸子百家”总括为、儒、墨、、法、道德六家。
4、《春秋》是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
5、是宋玉的代表作,它生发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主题。
6、东汉抒情赋主要有和两类。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洪水神话赋比兴《淮南子》汉乐府民歌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战国策》的文学特点有那些?2、《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有那些?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试举例论述《孟子》的散文成就。
2、《离骚》的艺术特点有那些?试具体分析。
答案:1、契后稷2、《虞书》3、阴阳名4、编年史5、《九辩》“悲秋”6、纪行赋述志赋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三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夏商文化以最有代表性,而夏商文学与此时的原始宗教是紧密联系的。
论述《左传》的艺术成就

论述《左传》的艺术成就《左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而备受推崇。
本文将从叙事手法、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来探讨《左传》的艺术成就。
叙事手法是《左传》的一大艺术特点。
《左传》以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描写各国之间的争斗、交往和变迁,展示了春秋时代的政治风貌和人性百态。
在叙事方式上,《左传》以“纪事”和“论语”为主,既有客观的记载,又有主观的评述,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左传》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人物的对比,突出了春秋时代诸侯之间的差异和矛盾。
这种叙事手法的运用,使得《左传》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记录,更是一部具有鲜明个性和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
人物塑造也是《左传》的一大艺术成就。
在《左传》中,作者通过对每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描写,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比如,文公在面对困境时的果断和勇敢,昭公在处理外交关系时的机智和灵活,这些形象的塑造,不仅对春秋时代的诸侯人物进行了真实的描绘,也展示了作者对不同人物性格和行为的独到见解。
同时,《左传》还通过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展示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这种细腻入微的人物塑造,使得《左传》的人物形象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可信度。
语言运用也是《左传》的一大亮点。
《左传》以其简练明快的语言风格而著称,它摒弃了华丽的辞藻和繁琐的修辞,采用了朴实自然的表达方式。
这种语言风格不仅符合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形象,也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故事情节。
此外,《左传》还大量运用了对话的形式,通过人物之间的争论和辩论,展示了春秋时代的思想风貌和文化传统。
这种语言运用的独特之处,使得《左传》成为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文学作品。
《左传》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精彩的人物塑造和朴实的语言运用,展示了春秋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性百态,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更赋予了历史事件以丰富的艺术意义。
左传战争描写语言特色分析

左传战争描写语言特色分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著作和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在两千多年绵长的封建社会中,在文化领域里,产生了极其深远广泛的影响。
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精彩细密的叙事,个性鲜明的人物和委婉巧妙的辞令三方面,而其中能充分体现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高超的叙事能力的就是它的战争描写。
冯李骅在《左绣读左卮言》中赞誉道:“左氏极工于叙战,长短各奇妙……篇篇换局,个个争新。
”由此可见左传的战争描写语言之精妙。
战争是政治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呈现为白热化的特殊形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以军事争夺、武力兼并为主的春秋时代,战争就被赋予了更为特殊的意义,它们是历史的血的涂染。
如实地将这一特殊的生活记录下来,从无数成功或失败的战例中及时总结新鲜的经验,这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左传》以大量篇幅描写战争,•正是时代的需要在作品中的体现,据《春秋》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军事行动多达四百八十三次。
《左传》详细地记录了其中十四次大规模的战争,小战役不计其数。
其中以对秦晋殽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秦晋韩之战等著名战例的描写最具代表性。
不同于其他史书的侧重记载战争过程的叙事风格,作战描写战争往往只是简略地表现战斗经过,而把战争和政治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集中笔力去叙写双方或胜或败的原因,充分揭示礼义道德、政通人和等综合因素对战争的牵掣,显现出作者具有卓越历史家的眼光,也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复杂更为动人的社会生活画面。
概括地说,《左传》战争描写的写作模式有两种,一是注重交代战前与战后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变化(包括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活动即战争准备和人心向背),同时辅以对占卜,天象,预言,征兆,梦境的描写赋予战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增强战争结果的必然性,以具体揭示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而对战争过程则一笔带过.如秦晋"肴之战".二是全景似的战争画卷.如成公二年的齐晋"鞌之战",就写得曲折传神,惊心动魄.战前,有齐侯使请战,高固逞勇等;战中,重写晋军主帅战车上三人(主帅却克,车左张侯,车右郑丘缓)的身负重伤,相互激励,终于化不利为胜利的情景;战后,齐侯请和,晋人提出无理要求,齐使交涉,迫使晋人放弃无理要求.在描写战争过程中的激烈场面时往往选取只决定战争进程的关键人物来刻画,借助人物在战场上的语言和动作集中凝练地展现战场上战士们奋力厮杀的姿态。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特征

古代文学课程论文张巧欢 20092410230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2班课程教师:郭建勋教授摘抄:《左传》擅长记言叙事,尤其擅长描写战争,虽然《左传》并不是一部专门的战争史,但是它对当时的战争反映之全面,以及对各次重大战争描述之详尽,是历史上其他史书所不能及的。
关键词:《左传》战争描写叙事散文描写特征引言:《左传》是我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叙事体散文著作之一,有很高的文学与历史研究价值。
其叙事风格非常具有特色,尤其以战争描写见长,研究《左传》战争描写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左传》在叙事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
论《左传》战争描写特征《左传》是我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叙事散文之一。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配合《春秋》而做的一部记事详尽的编年史著作,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最后附鲁悼公四年(前463年)事一条,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是周以来史官文化,礼治文化和春秋以来人道思潮的产物。
”①它是我国古代写人叙事散文的一座里程碑,无论在记言记事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
用平浅流利的文句,把当时复杂的事件生动地展示给读者,到今天我们还能深刻的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及军事文化各个方面的状况。
因此,《左传》至今依旧保持着其活跃的散文生命力,成为先秦叙事散文的杰作与典范。
《左传》擅长记言叙事,尤其擅长描写战争,虽然《左传》并不是一部专门的战争史,但是它对当时的战争反映之全面,以及对各次重大战争描述之详尽,是历史上其他史书所不能及的。
《左传》全书共记载大大小小战争四百二十九次,写得比较详细的大战有十四次。
其中与争霸紧密相关的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齐晋鞌之战,吴楚柏举之战等篇章,材料丰富,叙述详尽,结构严密,描绘简洁生动,是作者最用心描写的,最为出色的部分,历来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成为《左传》中最广为流传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其出色①王曰美. 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先秦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第158 页的叙事散文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左传》描写战争方面成就
战争到了春秋时代已经变成了一门复杂的艺术,远古时代的打仗办法已经大大地落后了。
《左传》是描写战争的圣手,一部《左传》,可以说是一部战争之书,裴松之的《三国志注》称《左传》为“相斫书”。
《左传》涉及战争的文字比比皆是,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所决定的。
《左传》所记载的战争,大大小小达400余次。
大的战争,动辄十几个国家、几十万人马,颇有“世界大战”的色彩。
如:城濮之战、鄢陵之战、邲之战等。
小的战役,兵乘并列,喜悦之浩浩荡荡。
如长勺之战、萦泽之战、濡葛之战等。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政治斗争激烈冲突所采取的最高形式。
写战争,如果框范于战争本身,必然作茧自缚,写不出力度。
《左传》写战争,不是局限于描绘战争本身的过程如何,而是居高临下,从历史大局,从冲突双方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准备进行综合分析中,把战争与政治结合起来,把双方政治的好坏、民心向背、出师曲直为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城濮之战,洋洋洒洒9000字,武力交锋不过百二十字。
详于战前准备,恣肆汪洋。
略语武力冲突,主旨鲜明喜悦。
大战声情并茂,小战同样有声有色。
近人韩席筹说,《左传》战争描写,“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左传》,就不会有《孙子兵法》,更不会有后世的军事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如城濮之战的战争描写,作者不光描写了军事上的争斗,还描写了政
治、外交上的争斗。
城濮之战,不仅在当时为晋问公建立霸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对春秋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后世的战略战术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左传》中的战争描写,是对后世的军事文学中的战争描写有着深远的影响的。
善于描写战争,是《左传》记事上的最大特点,它的一些战争描写手法,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史记》便继承了《左传》注重写战略战术运用的战争描写手法和注意对战争成败原因分析总结的战争描写手法。
可见《左传》军事战争描写的成就是巨大的,《左传》不仅写了战争,而且通过战争写了一大批人物,既给后世留下了宝贵军事战争经验,也留下了治国的借鉴。
研究其军事战争,可以获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