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作业本答案练习册答案下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后练习答案详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后练习答案详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Ⅱ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曲线运动第1节 曲线运动1. 答:如图6-12所示,在A 、C 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 方向相同;在B 、D 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 方向相反。

图6-122. 答:汽车行驶半周速度方向改变180°。

汽车每行驶10s ,速度方向改变30°,速度矢量示意图如图6-13所示。

图6-133. 答:如图6-14所示,AB 段是曲线运动、BC 段是直线运动、CD 段是曲线运动。

图6-14第2节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1. 解:炮弹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是v x =800×cos60°=400m/s;炮弹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是v y =800×sin60°=692m/s 。

如图6-15。

图6-152. 解:根据题意,无风时跳伞员着地的速度为v 2,风的作用使他获得向东的速度v 1,落地速度v 为v 2、v 1的合速度(图略),即:v xv v1vB6.4/v m s ===,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tanθ=0.8,θ=38.7°3. 答:应该偏西一些。

如图6-16所示,因为炮弹有与船相同的由西向东的速度v 1,击中目标的速度v 是v 1与炮弹射出速度v 2的合速度,所以炮弹射出速度v 2应该偏西一些。

图6-164. 答:如图6-17所示。

图6-17第3节 抛体运动的规律1. 解:(1)摩托车能越过壕沟。

摩托车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位移为y =1.5m =212gt经历时间0.55t s ===在水平方向位移x =v t =40×0.55m =22m >20m 所以摩托车能越过壕沟。

一般情况下,摩托车在空中飞行时,总是前轮高于后轮,在着地时,后轮先着地。

(2)摩托车落地时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 y =gt =9.8×0.55m/s =5.39m/s 摩托车落地时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为v x =v =40m/s 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40.36/v s m s == 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tanθ=vx /v y =405.39=7.422. 解:该车已经超速。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本课后练习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本课后练习答案

必修2课后答案5.1曲线运动3.问题与练习内罪分标教科书安排「•:个间& 分别覆栅『速度的方向及速厦方向的班化制做—曲的条件三个内札教掌时也可以根甜学校生既及我学道窿情况,ffJt二戒全部*作为教学冲充术林卜以课内讨湾*衅暮与隐明U 加.5 3所示,头部入水过程中速度力F,l州图中篇头所示.在人,Lf『置头跚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ir向糊I4i在虬吏置买部的祖度方向与入水时速度r "向相反说明:逸靠适个题的目的.是厦学生了解史活中掌地的曲地跑动,及票点迪度的方对客答,汽乍行融牛周速度方向改便1" I汽车-mt卬札谢度亦向政变可・速度矢最示意圄她图&-4所恭.漫ML逸尊这个飕的目的*是让孕生却逍“物体在尖点耕速度才向即活也鳗在的切蝮方向在此土船上,会家速度矢壬的角度变化,为以扁学习向7柯琏度作些,*垂,r答i如图44所欢.AE段足萌埃运动,BT段是It携讴动-匚。

段此IIN线送动u说明*逸尊这个朋的M的.菱il学生劳胃迅用物体棘堂力情必束判断勃侏的运动情况的亦法+5.2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3』问题与练习内容分折 f ----- - * <本肖的4个习霆均与作图有关.分别从速度的分解及合成.合运动她避的] / 判斯倘度*理部遂团的合战与分解方法。

财学中务必叫学生认比动手短报篱/ ;图,并队中发现存在的同聘・及时予以纠错; / : 解吞身说明/ :I. 解:炮鼻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JS^T.-tWX) m/sXaw6Q u- 100 m/s ;地I/60。

<葬在噂J’L方向的分速度是u『=g(K) in/sN航「"=692 如图5-9所示* '* 说明* it个踊的日的.星让学生在已知二个和互廉直的分蛆劫方向酎的她图*9度分解问H.一K---------- ^i=*«Vs %的,用抠1®意.置其时眺伞员看地的速度为巧.风的作用使他伏:件向东的速您明.落地速度H为II"刮的合速度.如囹5・1。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万有引力定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万有引力定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万有引力定律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月球在如图所示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近地点、远地点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分别为F1、F2,则F1、F2的大小关系是()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当两物体的质量确定时,引力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有F1>F2,选项B正确。

2.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是在开普勒揭示的行星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因此万有引力定律仅适用于天体之间B.卡文迪什首先用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C.两物体各自受到对方引力的大小不一定相等,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引力也大D.万有引力定律对质量大的物体适用,对质量小的物体不适用,A、D错误;根据物理学史可知卡文迪什首先用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B正确;两物体各自受到对方的引力遵循牛顿第三定律,大小相等,C错误。

3.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质量分别是m1和m2的物体,它们之间的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的吸引力大,式中G是引力常量,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G的单位应为()小为F=Gm1m2r2A.kg·m/s2B.N·kg2/m2C.m3/(s2·kg)D.m2/(s2·kg2)m、距离r、力F的基本单位分别是kg、m、kg·m/s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到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G的单位为m3/(s2·kg),选项C正确。

F=Gm1m2r24.图甲是用来“显示桌(或支持)面的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图乙是用来“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实验。

由图可知,两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A.极限的思想方法B.放大的思想方法C.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D.猜想的思想方法5.地球对月球具有相当大的引力,可它们没有靠在一起,这是因为( )A.不仅地球对月球有引力,月球对地球也有引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抵消了B.不仅地球对月球有引力,太阳系中的其他星球对月球也有引力,这些力的合力为零C.地球对月球的引力还不算大D.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不断改变月球的运动方向,使得月球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能互相抵消,选项A 错误;地球对月球的引力提供了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从而不断改变月球的运动方向,选项B 、C 错误,D 正确。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机械能守恒定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机械能守恒定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热气球缓缓升空B.树叶从枝头飘落C.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D.跳水运动员在水中下沉,空气的浮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选项A错误;树叶从枝头飘落,所受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空气阻力做负功,其机械能不守恒,选项B错误;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的阻力对其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只有重力做功,其机械能守恒,选项C正确;跳水运动员在水中下沉时,所受水的浮力做负功,其机械能不守恒,选项D错误。

2.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B.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C.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D.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弹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及动能都要发生变化,任意两种能量之和都不会保持不变,但三种能量相互转化,总和不变,选项D正确。

3.(多选)(2021江苏徐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将小球从与悬点O在同一水平面且弹簧保持原长的A点无初速度释放,让它自由下摆,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在小球由A 点摆向最低点B的过程中()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C.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小球的机械能减少,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减少,A错误,D正确。

由于弹簧被拉长,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B正确。

A到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即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正确。

4.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将物体从同一水平面分别竖直上抛、斜上抛、沿光滑斜面(足够长)上滑,如图所示,三种情况达到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1、h2和h3,不计空气阻力(斜上抛物体在最高点的速度方向水平),则()A.h1=h2>h3B.h1=h2<h3C.h1=h3<h2D.h1=h3>h2,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均为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12mv02,所以h=v022g,斜上抛物体在最高点速度不为零,设为v1,则mgh2=12mv02−12mv12,所以h2<h1=h3,故D对。

高一物理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作业本答案练习册答案下册

高一物理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作业本答案练习册答案下册

人教版高中物理Ⅱ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曲线运动第1节 曲线运动1. 答:如图6-12所示,在A 、C 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 方向相同;在B 、D 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 方向相反。

图6-122. 答:汽车行驶半周速度方向改变180°。

汽车每行驶10s ,速度方向改变30°,速度矢量示意图如图6-13所示。

图6-133.答:如图6-14所示,AB 段是曲线运动、BC 段是直线运动、CD 段是曲线运动。

图6-14第2节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1. 解:炮弹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是v x =800×cos60°=400m/s;炮弹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是v y =800×sin60°=692m/s 。

如图6-15。

图6-152.解:根据题意,无风时跳伞员着地的速度为v 2,风的作用使他获得向东的速度v 1,落地速度v 为v 2、v 1的合速度(图略),即:22221245 6.4/v v v m s =+=+=,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tanθ=0.8,θ=38.7° 3.答:应该偏西一些。

如图6-16所示,因为炮弹有与船相同的由西向东的速度v 1,击中目标的速度v 是v 1与炮弹射出速度v 2的合速度,所以炮弹射出速度v 2应该偏西一些。

图6-164. 答:如图6-17所示。

图6-17第3节 抛体运动的规律1. 解:(1)摩托车能越过壕沟。

摩托车做平抛运动,2040608010405002030y 1v v v东v xv60︒A BCD1v 1v 30︒AB在竖直方向位移为y =1.5m =212gt 经历时间230.559.8y t s s g ===在水平方向位移x =v t=40×0.55m =22m >20m 所以摩托车能越过壕沟。

一般情况下,摩托车在空中飞行时,总是前轮高于后轮,在着地时,后轮先着地。

(2)摩托车落地时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 y =gt =9.8×0.55m/s =5.39m/s 摩托车落地时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为v x =v =40m/s 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222240 5.39/40.36/x y v v v m s m s =++=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tanθ=vx /v y =405.39=7.42 2.解:该车已经超速。

高中物理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高中物理Ⅱ课后习题答案vyv第五章:曲线运动第1节曲线运动1. 答:如图6-12 所示,在A、C 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 方向相同;在B、D 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方向相反。

A60vxB图6-15 C2. 解:根据题意,无风时跳伞员着地的速度为v2,D 风的作用使他获得向东的速度v1,落地速度v为v2、v1 的合速度(图略),即:2 2 2 2v v v m s,速度与1 2 4 5 6.4 /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tan θ=0.8,θ=38.7 °图6-122. 答:汽车行驶半周速度方向改变180°。

汽车每3. 答:应该偏西一些。

如图6-16 所示,因为炮弹有与船相同的由西向东的速度v1,击中目标行驶10s,速度方向改变30°,速度矢量示意图如图6-13 所示。

的速度v 是v1 与炮弹射出速度v2 的合速度,所v1以炮弹射出速度v2 应该偏西一些。

30 v1北v v2图6-133. 答:如图6-14 所示,AB 段是曲线运动、BC段是直线运动、CD段是曲线运动。

v1东图6-16D4. 答:如图6-17 所示。

CyB50A图6-1440 第2节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1. 解:炮弹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是v x =30800×cos60=°400m/s; 炮弹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是v y=800×sin60=°692m/s。

如图6-15。

201020 40 60 80x图6-17第3节抛体运动的规律1. 解:(1)摩托车能越过壕沟。

摩托车做平抛运- - 1 - -高中物理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动,在竖直方向位移为y=1.5m=122gt 经历(3)测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点P1 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1;时间2y 3 0.55t s s在水平方向位g 9.8(4)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小球离开水平桌面时的球心的距离为某一确定值4y;(5)让小球从斜面上同一位置 A 无初速释放;移x=vt=40×0.55m=22m>20m 所以摩托车(6)测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点P2 与重垂线之能越过壕沟。

高一物理必修2作业本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2作业本答案

竖直方向上有向下的位移普 通5.22.4m/s高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rctan1
PS:双击获取文档,ctrl+A,ctr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然后粘贴到word即可。 未能直接提供word版本,抱歉。
8. (1)亮亮的观点正确 (2)如果水流速度较大,与船的行驶速度相 同,则船无法抵达重庆 (3)若 江水流速为v 1,船速为v 2,两地间距为s,则江水流动时,往返时间t 1=2s;江水静止时,往返时间 v2-v21v2 t2=2s<t1。所以,寒假时往返时间较少 (4)建造大坝后,往 返时间更短v2浙三、抛体运动的规律(一)江 省1.CD 2.D 3.CD 4.飞镖离手后做平抛运动,在
物 理高 一 下 SHUXUE GAOYISHANG
第五章 曲线运动 一、曲线运动 1.ACD 高点处 8.C 2.< 6.B 3.BD 7.图略 10.做曲线运动,因为人所受合外力与速度 4.BD 5.较大 图略 最
9.BCD
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质点在平面中的运动 1.直线运动 C 5.BCD 2.图略 7m/s 7m/s 6.CD 7.AC 3.B 4.B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后练习答案详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后练习答案详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Ⅱ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曲线运动第1节 曲线运动1. 答:如图6-12所示,在A 、C 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 方向相同;在B 、D 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 方向相反。

图6-122.答:汽车行驶半周速度方向改变180°。

汽车每行驶10s ,速度方向改变30°,速度矢量示意图如图6-13所示。

图6-133.答:如图6-14所示,AB 段是曲线运动、BC 段是直线运动、CD 段是曲线运动。

图6-14第2节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1. 解:炮弹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是v x =800×cos60°=400m/s;炮弹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是v y =800×sin60°=692m/s 。

如图6-15。

图6-152.解:根据题意,无风时跳伞员着地的速度为v 2,风的作用使他获得向东的速度v 1,落地速度v 为v 2、v 1的合速度(图略),即:6.4/v m s ===,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tanθ=0.8,θ=38.7°3.答:应该偏西一些。

如图6-16所示,因为炮弹有与船相同的由西向东的速度v 1,击中目标的速度v 是v 1与炮弹射出速度v 2的合速度,所以炮弹射出速度v 2应该偏西一些。

图6-164.答:如图6-17所示。

图6-17第3节 抛体运动的规律 1.解:(1)摩托车能越过壕沟。

摩托车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位移为y =1.5m =212gt 经历时间0.55t s ===在水平方向位移x =v t =40×0.55m =22m >20m 所以摩托车能越过壕沟。

一般情况下,摩托车在空中飞行时,总是前轮高于后轮,在着地时,后轮先着地。

(2)摩托车落地时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 y =gt =9.8×0.55m/s =5.39m/s 摩托车落地时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为v x =v =40m/s 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40.36/v s m s === 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tanθ=vx /v y =405.39=7.42 2.解:该车已经超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物理Ⅱ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曲线运动第1节 曲线运动1. 答:如图6-12所示,在A 、C 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 方向相同;在B 、D 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 方向相反。

图6-122. 答:汽车行驶半周速度方向改变180°。

汽车每行驶10s ,速度方向改变30°,速度矢量示意图如图6-13所示。

图6-133.答:如图6-14所示,AB 段是曲线运动、BC 段是直线运动、CD 段是曲线运动。

图6-14第2节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1. 解:炮弹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是v x =800×cos60°=400m/s;炮弹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是v y =800×sin60°=692m/s 。

如图6-15。

图6-152.解:根据题意,无风时跳伞员着地的速度为v 2,风的作用使他获得向东的速度v 1,落地速度v 为v 2、v 1的合速度(图略),即:22221245 6.4/v v v m s =+=+=,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tanθ=0.8,θ=38.7° 3.答:应该偏西一些。

如图6-16所示,因为炮弹有与船相同的由西向东的速度v 1,击中目标的速度v 是v 1与炮弹射出速度v 2的合速度,所以炮弹射出速度v 2应该偏西一些。

图6-164. 答:如图6-17所示。

图6-17第3节 抛体运动的规律1. 解:(1)摩托车能越过壕沟。

摩托车做平抛运动,2040608010405002030y 1v v v东v xv60︒A BCD1v 1v 30︒AB在竖直方向位移为y =1.5m =212gt 经历时间230.559.8y t s s g ===在水平方向位移x =v t=40×0.55m =22m >20m 所以摩托车能越过壕沟。

一般情况下,摩托车在空中飞行时,总是前轮高于后轮,在着地时,后轮先着地。

(2)摩托车落地时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 y =gt =9.8×0.55m/s =5.39m/s 摩托车落地时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为v x =v =40m/s 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222240 5.39/40.36/x y v v v m s m s =++=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tanθ=vx /v y =405.39=7.42 2.解:该车已经超速。

零件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位移为y =2.45m =212gt 经历时间2 4.90.719.8yt s s g ===,在水平方向位移x =v t =13.3m ,零件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 =x /t =13.3/0.71m/s =18.7m/s =67.4km/h >60km/h 所以该车已经超速。

3.答:(1)让小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A 无初速释放;测量小球在地面上的落点P 与桌子边沿的水平距离x ;测量小球在地面上的落点P 与小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球心的竖直距离y 。

小球离开桌面的初速度为2g v y=第4节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1. 答:还需要的器材是刻度尺。

实验步骤:(1)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小球离开水平桌面时的球心的距离为某一确定值y ;(2)让小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A 无初速释放;(3)测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点P1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 1;(4)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小球离开水平桌面时的球心的距离为某一确定值4y ;(5)让小球从斜面上同一位置A 无初速释放; (6)测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点P 2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 2;(7)比较x 1、x 2,若2x 1=x 2,则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改变墙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 ,测量落点与抛出点之间的竖直距离y ,若2x 1=x 2,有4y 1=y 2,则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5节 圆周运动 1.解:位于赤道和位于北京的两个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等,都是622 3.14/7.2710/243600rad s rad s Tπω-⨯===⨯⨯。

位于赤道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 1=ωR =465.28m/s 位于北京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v 2=ωRcos40°=356.43m/s 2.解:分针的周期为T 1=1h ,时针的周期为T2=12h(1)分针与时针的角速度之比为ω1∶ω2=T 2∶T 1=12∶1(2)分针针尖与时针针尖的线速度之比为v 1∶v 2=ω1r 1∶ω2r 2=14.4∶1 3.答:(1)A 、B 两点线速度相等,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2)A 、C 两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3)B 、C 两点半径相等,线速度与角速度成正比说明:该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半径之间的关系:v =ωr ;同时理解传动装置不打滑的物理意义是接触点之间线速度相等。

4.需要测量大、小齿轮及后轮的半径r 1、r 2、r 3。

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大小1322r v r Tr π=说明:本题的用意是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来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以及传动装置之间线速度、角速度、半径之间的关系。

但是,车轮上任意一点的运动都不是圆周运动,其轨迹都是滚轮线。

所以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应该以轮轴为参照物,地面与轮接触而不打滑,1x 2x 3yy所以地面向右运动的速度等于后轮上一点的线速度。

5.解:磁盘转动的周期为T=0.2s(1)扫描每个扇区的时间t=T/18=1/90s。

(2)每个扇区的字节数为512个,1s内读取的字节数为90×512=46080个。

说明:本题的用意是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来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第6节向心加速度1.答:A.甲、乙线速度相等时,利用2nvar=,半径小的向心加速度大。

所以乙的向心加速度大;B.甲、乙周期相等时,利用224na rTπ=,半径大的向心加速度大。

所以甲的向心加速度大;C.甲、乙角速度相等时,利用a n=vω,线速度大的向心加速度大。

所以乙的向心加速度小;D.甲、乙线速度相等时,利用a n=vω,角速度大的向心加速度大。

由于在相等时间内甲与圆心的连线扫过的角度比乙大,所以甲的角速度大,甲的向心加速度大。

说明:本题的目的是让同学们理解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加速度的不同表达式的物理意义。

2.解:月球公转周期为T=27.3×24×3600s=2.36×106s。

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为3.解:A、B两个快艇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在相等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所以它们的线速度之比为4∶3;由于在相等时间内,它们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3∶2,所以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3∶2。

由于向心加速度an=vω,所以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1。

说明:本题的用意是让学生理解向心加速度与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a n=vω。

4.解:(1)由于皮带与两轮之间不发生滑动,所以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设电动机皮带轮与机器皮带轮边缘上质点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角速度大小分别为ω1、ω2,边缘上质点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1、r2,则v1=v2v1=ω1r1v2=ω2r2又ω=2πn所以n1∶n2=ω1∶ω2=r2∶r1=3∶1 (2)A点的向心加速度为2222210.01/0.05/22nAra m s m sω=⨯=⨯=(3)电动机皮带轮边缘上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为第7节向心力解:地球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引力为F;地球运动周期为T=365×24×3600s=3.15×107s。

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说明: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向心力的产生,同时为下一章知识做准备。

1.答:小球在漏斗壁上的受力如图6-19所示。

小球所受重力G、漏斗壁对小球的支持力F N的合力提供了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答:(1)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F=mω2r=0.1×42×0.1N=0.16N(2)甲的意见是正确的。

静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物体相对接触面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设想一下,如果在运动过程中,转盘突然变得光滑了,物体将沿轨迹切线方向滑动。

这就如同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根细绳一端固定在竖直立柱上,一端系一小球,让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突然剪断细绳一样,小球将沿轨迹切线方向飞出。

这说明物体在随转盘匀速转动的过程中,相对转盘有沿半径向外的运动趋势。

说明: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受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3.解:设小球的质量为m,钉子A与小球的距离为r。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从一定高度下落时,通过最低点的速度为定值,设为v。

小球通过最低点时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绳子的拉力FT和重力G的合力提供了向心力,即:2TvF G mr-=得2TvF G mr=+在G,m,v 一定的情况下,r越小,F T越大,即绳子承受的拉力越大,绳子越容易断。

4.答:汽车在行驶中速度越来越小,所以汽车在轨迹的切线方向做减速运动,切线方向所受合外力方向如图F t 所示;同时汽车做曲线运动,必有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如图F n 所示。

汽车所受合外力F 为F t 、F t 的合力,如图6-20所示。

丙图正确。

5.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说明:本题的意图是让学生理解做一般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受力情况。

第8节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解:小螺丝钉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F 由转盘提供,根据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小螺丝钉将给转盘向外的作用力,转盘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将对转轴产生作用力,大小也是F 。

22(2)0.01(2 3.141000)0.278876.8F m r m n r N N ωπ===⨯⨯⨯⨯= 2(2)0.01(2 3.141000)0.278876.8m r m n r N Nωπ===⨯⨯⨯⨯= 说明:本题的意图在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2.解:这个题有两种思考方式。

第一种,假设汽车不发生侧滑,由于静摩擦力提供的向心力,所以向心力有最大值,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2v Fma m r==,所以一定对应有最大拐弯速度,设为v m ,则431.410/18.71/67.35/72/2.010fm m F r v m s m s km h km h m ⨯====<⨯ 431.410/18.71/67.35/72/2.010fm m F r v m s m s km h km h m ⨯====<⨯ 所以,如果汽车以72km/h 的速度拐弯时,将会发生侧滑。

第二种,假设汽车以72km/h 的速度拐弯时,不发生侧滑,所需向心力为F ,22344202.010 1.610 1.41050m v v m N N N r ==⨯⨯=⨯>⨯ 22344202.010 1.610 1.41050m v v m N N N r ==⨯⨯=⨯>⨯所以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相应的向心力,汽车以72km/h 的速度拐弯时,将会发生侧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