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板块模型解题思路 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常见问题及解题思路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知识点总结与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知识点总结与解题技巧

平抛运动知识点总结与解题技巧
一. 主要知识点:
知识点1 平抛运动的特点
1. 平抛运动的概念
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 平抛运动的特点
由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
恒为g,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又因为重力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故物体做曲线运动。

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其轨迹是抛物线。

3. 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1)运动的独立性原理:物体的各个分运动都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

(2)研究的方法: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
上不受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初速为零,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

所以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知识点2 平抛运动的规律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抛出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xOy。

1. 平抛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①水平方向上:物体不受力,所以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有;
②竖直方向上: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恒为g,而初速度为零,所以做
自由落体运动,有;
③运动轨迹:。

所以平抛运动的轨迹为抛物线(一半)
2. 平抛运动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

①位移的大小:
②位移的方向:
思考:能否用求P点的位移?
3.平抛运动物体的速度如图所示
速度的方向和大小:
二. 重难点分析:。

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常见问题及解题思路

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常见问题及解题思路

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常见问题及解题思路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一种典型的曲线运动,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常见问题及解题思路,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常见问题及解题思路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复习有的同学课后总是急着去完成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

而在这里我要强调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业,而应该静下心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习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不看课本、笔记,对知识进行尝试回忆,这样可以强化我们对知识的记忆。

之后我们再钻研课本、整理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使对知识的掌握形成系统。

作业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

在这里,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的概念:完成作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我们在课后安排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

明确这两点是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作业时,一方面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思考,看知识是如何运用的,注意对知识进行总结。

我们应时刻记着“我们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质疑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们必然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

及时消灭这些“学习中的拦路虎”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的同学不注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其结果是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

对于疑难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想办法(如请教同学、老师或翻阅资料等)解决,对错题则应该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

另外,我们还应该通过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善于针对所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这里,我建议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后对知识进行复习提供有效的素材。

板块模型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板块模型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板块模型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板块模型的解题思路及技巧:1、“圆周运动”:关键是“找到向心力的来源”;2、“平抛运动”:关键是两个矢量三角形(位移三角形、速度三角形);3、“类平抛运动”:合力与速度方向垂直,并且合力是恒力。

4、“绳拉物问题”:关键是速度的分解,分解哪个速度。

(“实际速度”就是“合速度”,合速度应该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即应该分解合速度)
5、“万有引力定律”:关键就是“两小思路”。

f万=mg适用于于任何情况,特别注意如果就是“卫星”或“类卫星”的物体则g必须就是卫星所在处的g;f万=fn只适用于于“卫星”或“类卫星”。

6、万有引力定律变轨问题:通过离心、向心来理解。

(关键字眼:加速,减速,喷火)。

物理解题技巧之平抛运动题

物理解题技巧之平抛运动题

物理解题技巧之平抛运动题物理学中的平抛运动题是我们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

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斜向抛出或投掷时,仅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解决平抛运动题需要灵活运用运动学的知识和解题技巧。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平抛运动的基本特点。

在平抛运动中,物体的水平速度恒定不变,而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会受到重力的影响而逐渐增加或减小。

由于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恒定,所以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也是恒定的。

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简化问题,从而更容易解决平抛运动题。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平抛运动的公式来解题。

平抛运动的位移公式是:S = V0 * t + 1/2 * g * t^2,其中S是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V0是物体的水平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t是时间。

这个公式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解出所需的物理量。

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某人以10m/s的速度把一个小球以角度30°的角度抛出,求小球在水平方向上飞行的时间。

我们可以根据角度来分解速度,得到垂直方向上的初始速度V0y和水平方向上的初始速度V0x。

其中V0y = V * sinθ,V0x =V * cosθ。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V0y的值来求解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然后就可以得到小球在水平方向上飞行的时间。

除了利用公式解题外,还可以运用图像法来解决平抛运动题。

我们可以画出平抛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从而更直观地分析问题。

在图像上,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是直线,而垂直方向上的位移是抛物线。

通过观察图像的形状和特点,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例如,如果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等于零,那么物体就是从最高点回到地面。

如果垂直方向上的位移等于零,那么物体就是从最高点落地。

通过观察图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从而更容易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演示解决平抛运动题的过程。

假设一个人以50m/s的速度将一个物体以角度60°抛出,求物体离开地面的高度。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板块模型解题基本思路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板块模型解题基本思路

高中物理基本模型解题思路——板块模型(一)本模型难点:(1)长板下表面是否存在摩擦力,摩擦力的种类;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如滑动摩擦力,N F 的计算(2)物块和长板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摩擦力的种类: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3)长板上下表面摩擦力的大小。

(二)在题干中寻找注意已知条件:(1)板的上下两表面是否粗糙或光滑(2)初始时刻板块间是否发生相对运动(3)板块是否受到外力F ,如受外力F 观察作用在哪个物体上(4)初始时刻物块放于长板的位置(5)长板的长度是否存在限定一、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长板,一质量为m 的物块,以速度0v 从长板的一段滑向另一段,已知板块间动摩擦因数为μ。

首先受力分析:对于m :由于板块间发生相对运动,所以物块所受长板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即:⎪⎩⎪⎨⎧===m N N ma f F f mg F 动动μg a m μ= (方向水平向左)由于物块的初速度向右,加速度水平向左,所以物块将水平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对于M :由于板块间发生相对运动,所以长板上表面所受物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但下表面由于光滑不受地面作用的摩擦力。

即:动f N F N F '⎪⎩⎪⎨⎧==+='M N N N Ma f F f F Mg F 动动μM mg a M μ= (方向水平向右) 由于长板初速度为零,加速度水平向右,所以物块将水平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假设当M m v v=时,由于板块间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板块间的滑动摩擦力会突然消失。

则物块和长板将保持该速度一起匀速运动。

关于运动图像可以用t v -图像表示运动状态:公式计算:设经过时间 t 板块共速,共同速度为共v 。

由 共v v v M m == 可得: m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t a v v m -=0共M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 a v M M =可计算解得时间: t a t a v M m =-0物块和长板位移关系:m : 2021t a t v x m m -= M : 221t a x M M = 相对位移:M m x x x -=∆v v二、粗糙的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 ,一质量为m 的物块,以速度0v 从长板的一段滑向另一段,已知板块间动摩擦因数为1μ,长板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长板足够长。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解题思路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解题思路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解题思路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解题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研究系统:首先明确题目中涉及到的板块模型,并确定需要研究的是哪个系统或物体。

分析受力情况:对所研究的系统或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包括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等。

同时需要注意区分内力和外力。

确定运动状态:根据题目描述和受力情况,确定系统或物体的运动状态,如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运动等。

建立物理模型:根据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如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

进行数学运算:根据建立的物理模型,列出相应的数学方程或表达式,并进行求解。

得出结论:根据数学运算的结果,得出系统或物体的运动规律或状态,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板块模型中经常涉及到摩擦力的情况,需要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板块模型中有时需要考虑多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分别对每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板块模型中有时需要考虑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特别是在碰撞、爆炸等过程中。

板块模型中有时需要考虑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特别是在涉及能量损失、转化等情况时。

总之,解决板块模型问题需要全面考虑物理规律和数学运算,同时注意细节和特殊情况的处理。

高中物理复习平抛运动的常见问题及求解思路

高中物理复习平抛运动的常见问题及求解思路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常见问题及求解思路(08全国理综卷Ⅰ) 14.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 DA.tanφ=sinθB. tanφ=cosθC. tanφ=tanθD. tanφ=2tanθ平抛运动的常见问题及求解思路关于平抛运动的问题,有直接运用平抛运动的特点、规律的问题,有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组合的问题、有平抛运动与天体运动组合的问题、有平抛运动与电场(包括一些复合场)组合的问题等。

1. 从同时经历两个运动的角度求平抛运动的水平速度求解一个平抛运动的水平速度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方法,就应该是从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中求出时间,然后,根据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出速度。

[例1] 如图1所示,某人骑摩托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要在A处越过m=x5多大?解析:在竖直方向上,摩托车越过壕沟经历的时间s s g h t 5.01025.122=⨯==在水平方向上,摩托车能越过壕沟的速度至少为s m s m t x v /10/5.050===2. 从分解速度的角度进行解题对于一个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来说,如果知道了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则我们常常是“从分解速度”的角度来研究问题。

[例2] 如图2甲所示,以9.8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

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A.33解析:(如图2乙所示)。

根据平抛运动的分解可知物体水平方向的初速度是始终不变的,所以0v v x =;又因为t v 与斜面垂直、y v 与水平面垂直,所以t v 与y v 间的夹角等于斜面的倾角θ。

再根据平抛运动的分解可知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我们根据y v gt =就可以求出时间t 了。

则yxv v =θtan 所以s m s m v v v x y /38.9/318.930tan tan 0==︒==θ根据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可以写出gt v y =所以s gv t y 38.938.9===所以答案为C 。

(完整)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板块模型解题基本思路

(完整)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板块模型解题基本思路

高中物理基本模型解题思路——板块模型(一)本模型难点:(1)长板下表面是否存在摩擦力,摩擦力的种类;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如滑动摩擦力,N F 的计算(2)物块和长板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摩擦力的种类: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3)长板上下表面摩擦力的大小。

(二)在题干中寻找注意已知条件:(1)板的上下两表面是否粗糙或光滑(2)初始时刻板块间是否发生相对运动(3)板块是否受到外力F ,如受外力F 观察作用在哪个物体上(4)初始时刻物块放于长板的位置(5)长板的长度是否存在限定一、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长板,一质量为m 的物块,以速度0v 从长板的一段滑向另一段,已知板块间动摩擦因数为μ。

首先受力分析:对于m :由于板块间发生相对运动,所以物块所受长板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即:⎪⎩⎪⎨⎧===m N N ma f F f mg F 动动μg a m μ= (方向水平向左)由于物块的初速度向右,加速度水平向左,所以物块将水平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对于M :由于板块间发生相对运动,所以长板上表面所受物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但下表面由于光滑不受地面作用的摩擦力。

即:动f N F N F '⎪⎩⎪⎨⎧==+='M N N N Ma f F f F Mg F 动动μM mg a M μ= (方向水平向右) 由于长板初速度为零,加速度水平向右,所以物块将水平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假设当M m v v=时,由于板块间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板块间的滑动摩擦力会突然消失。

则物块和长板将保持该速度一起匀速运动。

关于运动图像可以用t v -图像表示运动状态:公式计算:设经过时间 t 板块共速,共同速度为共v 。

由 共v v v M m == 可得: m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t a v v m -=0共M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 a v M M =可计算解得时间: t a t a v M m =-0物块和长板位移关系:m : 2021t a t v x m m -= M : 221t a x M M = 相对位移:M m x x x -=∆v v二、粗糙的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 ,一质量为m 的物块,以速度0v 从长板的一段滑向另一段,已知板块间动摩擦因数为1μ,长板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长板足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板块模型解题思路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常见问题及解
题思路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一种典型的曲线运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常见问题及解题思路,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常见问题及解题思路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复习
有的同学课后总是急着去完成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

而在这里我要强调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业,而应该静下心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
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习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不看课本、笔记,对知识进行尝试回忆,这样可以强化我们对知识的记忆。

之后我们再钻研课本、整理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使对知识的掌握形成系统。

作业
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

在这里,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的概念:完成作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我们在课后安排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

明确这两点是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作业时,一方面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思考,看知识是如何运用的,注意对知识进行总结。

我们应时刻记着我们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质疑
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们必然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

及时消灭这些学习中的拦路虎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的同学不注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其结果是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

对于疑难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想办法(如请教同学、老师或翻阅资料等)解决,对错题则应该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

另外,我们还应该通过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善于针对所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这里,我建议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后对知识进行复习提供有效的素材。

小结
学习的最后一个是对所学知识的小结。

小结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纲,将当天所学的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这样可以使零散的知识形成清晰的脉络,使我们对它的理解更为深入,掌握起来更为系统。

看了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常见问题及解题思路的人还看了:
1.高一物理必修二平抛运动公式归纳
2.高中物理必修2平抛物体的运动练习试卷
3.高中物理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4.高一物理必修二平抛运动基础知识点归纳
5.高一物理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6.2016年高考物理平抛运动专项练习及答案
7.高考物理平抛运动知识点复习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