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学设计20

合集下载

第6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6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初到仙台
为什么写只记得 “日暮里”“水户” 两个地名?
“日暮里” 让人联想到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触发思家忧国之情;“水户” 是反清志士客死之地,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初到仙台的 “我” 受到优待,究其原因是 “物以稀为贵”,怎么理解?
“大概” 表示猜测,与 “罢” 合用,加强了不肯定语气。这是作者用诙谐的口气猜测他在仙台受 “优待” 的原因,推断为 “物以稀为贵”,包含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爱国青年” 写给鲁迅的匿名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攻击鲁迅成绩没有落第,是因为从藤野先生处知道了题目。
写 “爱国青年” 是什么目的?
反衬藤野先生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和尊重;反衬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是弱国…… 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应怎样理解?
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歧视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受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话中表达了作者民族自尊心被伤害后极为愤慨的感情和盼望祖国强盛的强烈愿望。
4.1908 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
5.1909 年 8 月,从日本回国。
(四)背景材料
1902 年 4 月,刚满二十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日本留学。最初,“梦很美满,预备毕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他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1904 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同时,鲁迅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这篇散文写于 1926 年 10 月 12 日。鲁迅在反动军阀和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离开北京,来到厦门。本文就是他在厦门大学所写,以此作为对藤野先生永久的怀念。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6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6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6篇)【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字词,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行文脉络。

2.透过典型事例,掌握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精神品质,了解回忆性散文的结构特点。

3.分析“鲁迅风”的语言特点,学习鲁迅独特的写作方式。

(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其表达效果)【课时】2-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鲁迅的人生中,有几位老师让他终身难忘。

上学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就了解到一位,大家还记得是谁吗?(寿镜吾老先生)大家还记得鲁迅先生是怎样描写寿镜吾老先生的吗?今天,我们再来了解鲁迅先生的另一位恩师,学习一下语言大师鲁迅先生是如何描写自己的老师的。

板书:《藤野先生》。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略)三、整体感知(再读课文)(一)点明文体,回忆性散文。

主要是围绕藤野先生回忆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所见所闻。

预设:共十件事。

1.离开东京之原由(1-3)2.仙台求学受优待(4-5)3.初识藤野先生(6-10)4.添改讲义(11-15)5.先生纠正解剖图(16-19)6.关心解剖实习(20-22)7.了解女人裹脚(23)8.匿名信事件(24-28)9.看电影事件(29-31)10.离别事件(32-35)(三)本文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应该紧紧围绕藤野先生来写,然而这十件事都和刻画藤野先生有关吗?哪些和刻画藤野先生有直接的关系呢?预设:3.4.5.6.7.8.10和刻画藤野先生有直接的关系。

这些事件直接展现了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

第二课时一、研读赏析(一)请同学们试着找一找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体现在文章的哪里?以“从(事件)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的人”的形式回答。

2.对学生关心,对工作认真负责,添改讲义3.对学生严格要求,纠正“我”的解剖图4.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没有民族偏见,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关心“我”的解剖实习5.严谨求实的精神,了解中国女人裹脚2.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便是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表现“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第6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6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藤野先生》是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作者是鲁迅。

本文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展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以及作者的爱国情感。

文章选材典型,脉络清晰,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对于文章的深层含义和写作手法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此外,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学生可能对作者的情感体验理解不够深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解释。

【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3.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

4.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以及作者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梳理文章内容,把握藤野先生的形象。

(2)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3)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

(2)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理解反语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七年级时学习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认识了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

今天,我们将学习鲁迅的另一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去认识另一位对鲁迅有着重要影响的老师——藤野先生。

那么,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与鲁迅之间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 1926 年,回忆了 1902 年至 1906 年作者在日本留学的经历。

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领会各组织材料之间内在联系和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二)能力训练点1、学习本文脉络文明、记叙有序的方法。

2、学习采用白描手法,抓住特征刻画人物。

(三)智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本文,体会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学习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结合课文内容学习,让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学法引导1、指导学生查阅有关鲁迅先生资料。

2、编列课文结构提纲,找出课文中描写藤野先生语言、行动的句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学习精选若干片段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

2、通过语言行动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先生的语言、行动的语句。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结合背景介绍,壹阅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讨论,解决本课的难点”、“疑点”。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作了解性阅读,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线索;进行理解性阅读,理解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层。

(二)整体感知课文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留学日本生活的散文。

事隔20多年,在鲁迅先生的心目中,那一段生活最值得回忆的,是自己的恩师藤野先生,足见藤野先生师德的感人。

藤野先生少年时期学过汉语,对中国怀有崇高的敬意。

尽管时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是蘑野先生丝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这5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是作者为您整理的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在学习时,要注意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体会文章中浓厚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脉络分明、记叙有序的写作特点。

在教学上,要引导学生多朗读,多感悟,多讨论。

4课时。

1、学生速读课文注释①,了解文章的出处及藤野先生。

2、介绍写作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鲁迅到日本求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人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

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

鲁迅作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要求:1、标注出难字难词。

2、注意: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学生默读后,讨论明确:1、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绯(fēi)红:鲜红。

会馆: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寄寓和机构。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瞥(pīe)见:很快地看一下。

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状。

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b、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c、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课文《藤野先生》优质教案设计

课文《藤野先生》优质教案设计

课文《藤野先生》优质教案设计1.课文《藤野先生》优质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①认识、记忆重点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内容②理清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线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④学习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作者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内容和主题,理清思路和线索,选取典型的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崇高品质,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知识重点①文章中“无非”“竟”等副词的运用的妙处。

②对“我”弃医从文的行为的理解。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回忆鲁迅先生的作品和我们已经学过的课文,引出本文。

(学生以我所知道的鲁迅和我们已经学习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为话题作介绍)学生自主说话课文讲解(一)学生自读课文,思考:⒈本文涉及到的地点有哪些?⒉作者写了不同地点的哪些事情?⒊这些事情是依靠什么组织起来的?⒋具体写那与藤野有关的事情有哪些?用自己的话概括?(二)学生讨论以后回答:⒈东京、仙台、北京⒉①在东京看到听到的有关“清国留学生”的故事;②初到仙台我在吃饭和住宿上受到的“优待”③认识藤野先生,并且与之相识相处以及离别④匿名信事件和电影事件⑤在北京对藤野的怀念。

⒊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

⒋①修改我的讲义②纠正解剖图③关心解剖实习④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三)析四件事表现出来的腾野先生的品质:①正直热诚、工作负责、一丝不苟②热情关心、严格要求③正直无私、真挚诚恳④认真求实,治学严谨(四)思考藤野先生的品质中最让人感动的是什么?明确: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

(五)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题目是《藤野先生》可是文章却写了很多看似与先生没有什么关系的文字。

找出来,对其内容做概括。

主要有:在东京看到清国留学生观景赏花;到仙台的路途中记得“日暮里”和水户;在仙台受到了优待;匿名信事件和电影事件;在北京的寓所写文章。

(六)思考:这些文字作者是用什么线索将它们贯穿起来的?他们与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体现了散文的什么特点?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形散神聚。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篇一【创意说明】采用层进式教学思路──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细节品读体会感情,研读探究明确主旨,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学习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步骤】一、导读激趣,藤野先生介绍作者留学日本的目的以及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引用《呐喊》中的相关内容加以介绍。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

请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见藤野前,在东京──与藤野在仙台,相识相处──离别回国后,深切怀念(明确:从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组织材料。

)三、跳读课文,分析人物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

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思考: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总结:目睹印象──治学严谨耳闻亲见──生活俭朴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

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朗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实习──热情诚恳了解裹脚──求实精神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设疑:鲁迅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国。

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播放电影资料)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

第6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6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3.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2)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如双线结构、反语等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人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许是他们的关爱,或许是他们的教诲,或许是他们的精神品质。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作者鲁迅就回忆了他在日本留学时的一位老师——藤野先生。

那么,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为什么会让鲁迅如此难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藤野先生》,去寻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1. 出示以下词语,让学生认读:挟(xié) 樱(yīng) 绯(fēi)宛(wǎn)如掌(zhǎng) 故落(luò) 第畸(jī)形逊(xùn) 色匿(nì) 名诘(jié) 责凄(qī)然诲(huì) 人不倦鉴(jiàn) 赏杳(yǎo) 无消息挫(cuò) 折恶(wù) 痛疾君(jūn) 子烂(màn) 熳2. 提问:“落”“教”“恶”“血”“宿”“咽”这些字有哪些读音?请分别组词。

明确:落:luò(落下)、lào(落枕)、là(丢三落四)教:jiāo (教书)、jiào ( 教导)恶:è(凶恶)、ě(恶心)、wù(厌恶)血:xuè(血液)、xiě(血淋淋)宿:sù(宿舍)、xiǔ (整宿)、xiù(星宿)咽:yān(咽喉)、yàn (吞咽)、yè( 呜咽)3. 让学生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绯红:鲜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写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直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写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关心爱护、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当时中国落后挨打的背景,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处境的介绍,以利于学生理解鲁迅在碰到象藤野先生这样的老师时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2、简介时代背景:国情,作者人生”的活动变换了3个地点,它们是 东京、仙台、北京 。
(2)“我”的这些活动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3)根据地点变化,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2、再读课文,找出鲁迅对藤野先生感情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作者对老师的感情如何?
3、阅读课文最后一个小节,思考:在这段文字中先生要说出的是些什么话语。我为什么良心发现的,增加了勇气,继续写文章?
第一部分(第 1 — 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 — 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有没有最感动的时候?什么事情,什么人,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一组问题,其实是由问题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引出的,由这个问题带学生进入对藤野先生的了解,对鲁迅当时处境的理解,对鲁迅对藤野先生情感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感动。)
板书设计
分层作业设计
在这样的处境中碰到这样的一位导师,真的令人一生难忘。所以在20年后,鲁迅依然记忆犹新,特别是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更会想起他来。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二、整体感知
三、研讨人物
四、探究阅读
1、导入语: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些令人难忘的经历,有些经历让你感受到温暖,有些经历让你感受到痛苦,有些经历让你感受到奋斗的乐趣。在鲁迅先生的一生中也有过这样的时候,那就是他的老师。我们已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文章,看看在鲁迅先生的记忆中的另外一位老师。
1、本文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哪几件事?用简要语言加以概括。
2、根据上面事例,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在中心词前面用恰当的修饰语作概括。 答:鲁迅描写了一个 的藤野先生。
1、为什么鲁迅对先生会有这样深厚的感情?(介绍鲁迅当时在日本的处境)
2、、文章主要写藤野先生,为何要写东京的留学生和初到仙台的情况?或交待动机或正面衬托或反面衬托要区别对待。
3、学习细腻描述人物言行的写法。
4、体会爱心献给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与主旨。
2、揣摩词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爱心献给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策略:
建议:
1、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
2、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办法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教学设计
学 科
语文
年 级
八年级
教学形式
教 师
单 位
课题名称
藤野先生
学情分析
建议通过主问题的设计引出学生对藤野先生的了解,理解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结构或新旧知识的关联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揣摩体味相关词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第 — 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感激、敬仰、怀念……
(1)写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写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