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分析
论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论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作者:殷雯陈韦伶秦宇阳来源:《地球》2013年第01期[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国内外已形成统一的市场。
有色金属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虽然我国矿产资源大国,但人均矿产占有量还达不到世界人均水平,所以我们在有色金属的探测和开采上要科学合理,这关乎到我们后代的幸福。
因此,本文就有色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进行研究。
[关键字] 地质环境成矿特征有色金属找矿前景[中图分类号] P57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71-1随着社会经济与人类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有色金属作为非可再生资源,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勘探开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矿产的开产率。
科学找矿已成为新世纪对我国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地质找矿和资源评价的突出问题。
由于我国地质条件复杂,本文就以江西北部的有色金属成矿特征和找矿前景展开分析。
基于先前的找矿实践经验和地区地质环境,对区域成矿的特征和矿区分布展开分析,从而为在新区域发现新矿种提供科学信息和依据。
1 江西北部的成矿地质环境状况江西北部地处中生代以来欧亚大陆板块东南沿海前陆推覆冲断带,与扬子、华夏古板块结合带复合叠加的地位,由于地质环境的特殊和优越,才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有约成矿环境。
1.1 壳幔构造特征现在壳幔构造主要代表了中生代以来的特征。
经过多方的探测和研究,综合重、磁、大地电磁测探和人工地震剖面等资料,本区及相邻地区壳、幔构造有如下重要特征:一是具薄壳、厚上地幔特征,重力场以波阳一带最高(+15 mgl),为华南陆内地壳最薄地区;二是地壳和上地幔厚度总体上由西往东减薄,中部为轴向北北东的幔隆区;三是重力高异常轴呈北北东向与北东东向交织出现,北西部为重力低异常区;四是壳内存在多层拆离带;五是赣东北、萍乡-广丰深断裂对莫霍面有显著错断。
这些特征与中生代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有着内在的联系。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孙晓飞,刘扩龙,季 春(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摘 要:如今,国内在金矿地质工作体系中的投入不断增多,在开发金矿的过程中,矿床的数量以及资源的储备量等都取得了突破式的进展。
国内的地产丰富,矿产资源储备量相对较大,金矿床自身的地质状况相对复杂,同时矿床类型较多,甚至在一个区域当中存在不同类型的矿床,但是可能在同一区域的金矿集中区域内只存在一种主要的矿物类型。
为了提升金矿开发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对金矿矿床形成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矿床成因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2-0085-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gold depositsSUN Xiao-fei, LIU Kuo-long, JI Chun(Shaanxi Geology and Mi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Xianyang 712000,China)Abstract: Nowadays, the domestic investment in the geological work system of gold mine is increasing.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gold mine, the number of deposits and the reserves of resources have made breakthrough progress. China is rich in real estate, the reserves of mineral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gold deposit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deposits, and even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deposits in a region. However, there may be only one major mineral type in the gold concentration area of the same reg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old mine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ld deposit formation and discuss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Keywords: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目前国内的金矿区域内都存在着影响矿体形成的比较关键的区域性断裂构造带,含有金矿的建造地层经过长期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基性火山岩系、元古界含金浅变质岩系等,为了提升金矿资源开发的有效性,需要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因进行分析,这也是提升资源开发与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浅析金矿地质特点与成矿规律

55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浅析金矿地质特点与成矿规律王 杰(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00)摘 要:金作为一种稀有贵金属,在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金的需求量持续增加。
为了进一步提升金矿开采效果,就需要掌握金矿地质特点与成矿规律,开展针对性开采作业。
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对金矿地质特点与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希望对促进我国金矿开采事业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点;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23-0055-3Analysis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Laws of Gold MinesWANG Jie(Yunnan Gold Mining Group Co., Ltd,Kunming 650200,China)Abstract: As a rare and precious metal, gold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industrial field, and the demand for gold continues to increase.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old mining, it is necessary to master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ization laws of gold mines and carry out targeted mining operations. Therefore, the author conducts research on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ization laws of gold mines in this article, hoping to play a benefici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old mining in China.Keywords: gold min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laws收稿日期:2023-10作者简介:王杰,男,生于1993年,汉族,云南昆明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学。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刘超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刘超发布时间:2023-06-01T09:39:18.501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6期作者:刘超[导读] 金矿的成因主要是岩浆活动以及构造运动。
金矿的开采难度和成本因不同种类而异,对于开发商而言需要考虑矿石品质、工艺流程、设备技术、环保要求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讨论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介绍了金矿的成因和矿物学特征,并分析不同类型金矿的特征,以及地质构造和岩浆活动对金矿成矿的影响,从而揭示了金矿成矿规律。
绥中鑫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 125200摘要:金矿的成因主要是岩浆活动以及构造运动。
金矿的开采难度和成本因不同种类而异,对于开发商而言需要考虑矿石品质、工艺流程、设备技术、环保要求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讨论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介绍了金矿的成因和矿物学特征,并分析不同类型金矿的特征,以及地质构造和岩浆活动对金矿成矿的影响,从而揭示了金矿成矿规律。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引言金矿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分布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然而,金矿成矿规律的研究一直是地质学家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深入了解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对于金矿勘探与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此,从不同角度对金矿成矿规律进行分析,以期为金矿勘探与开采提供帮助。
一、金矿的定义及种类金矿是指富含黄金的矿石或矿床,具有经济开采价值。
金矿的发现与开采对于黄金产业和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黄金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不仅被用于珠宝和工艺品制造,也被视为一种保值储备和投资资产,常见的金矿种类包括:一是硫化金矿:这种矿石通常含有硫化物,如黄铁矿、黄铜矿等,需要经过磨矿、浮选等工艺才能提取出黄金。
二是氧化金矿:这种矿石通常含有氧化物或羟氧化物,如赤铁矿、锰矿等,可以通过氰化提取法、浸出法等工艺提取黄金。
三是银金矿:这种矿石含有银和黄金,如黄银矿、银闪锌矿等,提取黄金需要采用冶金工艺。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李文超摘要:在金矿找矿及其开发过程中,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形成原因的科学明确,本文对其主要地质特征和主要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其中包括: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分析的重要性、金矿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金矿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金矿矿床的主要形成原因的实例分析。
希望通过本次分析,可以为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的科学分析提供一定参考,从而有效促进金矿找矿及其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金矿矿床;形成影响因素;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形成原因在对金矿矿床进行地质特征和形成原因分析的过程中,相关单位与技术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要深入了解金矿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金矿的主要地质特征及其主要形成原因展开科学分析。
然后,合理地将相应的分析方法应用到具体的金矿矿床分析中。
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科学明确金矿矿床所具有的地质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从而为后续的金矿开发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1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分析的重要性随着近年来我国金矿资源开发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黄金矿床开始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
然而,由于我国具有非常丰富的土地资源以及矿产资源,加之金矿具有十分复杂的生态条件和地质条件,因此其矿床类型也有很多种,即使是在同一个行政区域内,其黄金资源也可能以不同的金矿矿床形式存在。
但是在同一行政区域内,主要的金矿矿床类型通常只有一种。
为实现主要金矿矿床类型的科学确定,在具体的金矿找矿与勘查过程中,就需要对其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以明确主要的矿床类型。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更有利于后续黄金资源开发,还能使其产量和质量得以良好保障,并进一步提升黄金资源开采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更充分地满足当今社会对黄金资源的实际需求,从而有效促进金矿企业以及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2 金矿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金矿矿床的形成过程中,矿区的变质活动、热液活动、地质构造以及地球化学环境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不同类型金矿成因及地质特征

127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不同类型金矿成因及地质特征滕永涛青岛金星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摘 要:不同种类的金矿石,在地质构造上所彰显出的特性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求采取适合的技术形式或者方法进行精准开采。
考虑到金矿开采对环境和经济的双重影响,深入研究这些矿床的形成机制和独特地理特征,对于指导金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勘探行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不同类型金矿成因及地质特征展开进一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不同类型;金矿;成因;地质;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2-0127-3Genesis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gold depositsTENG Yong-taoQingdao Jinxing Mining Co., Ltd,Qingdao 266000,ChinaAbstract: Different types of gold ore exhibit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geological structure, therefore, it is required to adopt suitable technical forms or methods for precise mining. Considering the dual impact of gold mining on the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unique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these deposi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guiding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and exploration actions of gold resources. This article will further analyze the genesis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gold deposits for reference.Keywords: different types; Gold mines; Cause of formation; Geology; feature收稿日期:2023-12作者简介:滕永涛,生于1979年,男,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
刚果(金)卢本巴希PR12117铜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85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刚果(金)卢本巴希PR12117铜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付文春,洪建磊*,黄金龙,邹加学[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17]摘 要:文章以地质勘查工作为依据,在系统总结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的基础上,浅析了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
结果认为该铜钴矿床的形成经历三个成矿期,即沉积期、构造热液叠加改造期和氧化期。
矿床受地层和断裂控制,新元古代加丹加系罗安群地层为初始矿源层。
成岩成矿期后,卢菲利造山运动过程中的构造活动和变质作用对矿床进行了改造,使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迁移和再次富集。
在靠近地表的氧化环境中,在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下铜钴元素发生被淋漓迁移,在原位或异地沉积后形成新的次生富集矿化带。
该矿床成因类型归纳为同生沉积-热液改造-次生富集型铜钴矿床。
关键词:铜钴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刚果(金)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21-0085-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PR12117 copper-cobalt deposit in Lubumbashi,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FU Wen-chun, HONG Jian-lei*, HUANG Jin-long, ZOU Jia-xue(Southwest Nonferrous Kunming Exploration Survey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Inc., Kunming 650217,China)Abstract: Based on geological exploration work,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and analyzes the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indicators of the deposi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copper-cobalt deposit experienced three mineralization periods, namely the sedimentation period, the structural hydrothermal superimpo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period, and the oxidation period.The deposit is controlled by strata and faults, and the Neoproterozoic Katangan Lu'an Group strata are the initial source beds.After the diagenetic mineralization period, the structural activities and metamorphism during the Lufeng orogeny reformed the deposit, activating, migrating, and enriching the mineralization elements again.In the oxidation environment near the surface, the copper and cobalt elements are transferred under the acti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weathering, forming new secondary enrichment mineralization zones after in situ or off-site deposition.The genesis type of this deposit is summarized as a syngenetic sedimentation-hydrothermal reconstruction-secondary enrichment copper -cobalt deposit.Keywords: copper-cobalt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 of deposit; Congo (Kinshasa)收稿日期:2023-09作者简介:付文春,男,生于1989年,汉族,云南曲靖人,硕士研究生,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学。
河南省卢氏县桥沟银铅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河南省卢氏县桥沟银铅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0引言桥沟银铅矿区位于的河南省洛宁县西南部-卢氏县桥沟地区是豫西重要的有色金属及贵金属成矿区。
于上世纪8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多个地勘单位先后在该地区从事多金属矿勘查工作。
随着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该区已经成为豫西南地区多金属矿资源的重要产地,相继探明了铁炉坪大型银(铅)矿床,嵩坪沟中型银铅(金)矿床和月亮沟中型银铅矿床。
桥沟银矿区也是其中之一。
笔者通过参与该矿区的实地勘查工作,编写了《河南省卢氏县桥沟矿区银矿详查报告》[1]的机会,总结该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为该区找矿提供一个有益的思路。
1区域成矿背景桥沟银铅矿床位于河南省西部熊耳山西段北坡,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缘凹陷,崤山—鲁山拱褶断束区中部,熊耳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的西段。
成矿区带属熊耳山金、银、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之北亚带[2]。
区内古老变质岩系发育,变质程度较深。
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且规模较大。
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点)较多,多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清晰,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
1.1地层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和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
古近系和第四系地层分布于山前断裂北侧和现代沟谷中。
由老到新简述如下:太古界太华群(Art)构成本区古老的结晶基底。
主要由一套中深程度的区域变质岩及少量混合岩组成。
根据暗色矿物的种类及含量、结构构造的不同将其分为草沟组(Arc)、石板沟组(Arsh)、段沟组(Ard)三个岩性组,各岩性组间为渐变过渡关系,总厚度为4717米。
桥沟银铅矿床便产于草沟组及石板沟组地层中。
中元古界熊耳群(Pt2x)由一套中基性火山岩组成。
分布于东西向古老结晶基底—龙脖-花山背斜南北两翼,按其岩性和层序分为大古石组(Pt2xl1)、许山组(Pt2xl2)、鸡蛋坪组(Pt2xl3)、马家河组(Pt2xl4)、眼窑寨组(Pt2xl5)五个岩性组,总厚度为4066—6297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分析
摘要:在资源紧缺的形势下寻找矿产资源已成为资源勘查的首要任务,而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研究成为矿床勘查的热点问题,并对勘探隐伏矿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有色金属工业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的基础性行业,能否科学合理、有效地探测和开采有色金属,关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基于此,研究分析有色金属成矿的地质特征和找矿的前景,以期为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有色金属;地质环境状况;成矿特征;找矿前景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需求有色金属的量逐渐增大,但是有色金属又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在勘探开采中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矿产的开产率切实提高,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目前出露地表和地球浅部易识别的矿床已非常少,而地球深部矿床的找矿难度又非常大,如果没有有效的找矿方法和先进的成矿模式理论及成矿预测理论,寻找新矿床将成为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
成矿模式是对同一类矿床的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其它基本特征进行概括,是反映对矿床规律的认识。
成矿预测则是在成矿模式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成矿地质理论、成矿地质环境、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对潜在的矿床做出推断、解释和评价并提出矿床发现的途径,从而对矿床进行定量评价的过程。
在当前找矿难度大的形势下,利用先进的地球物理理论和科学方法做指导来建立成矿模式指导找矿工作,不仅能克服以前找矿的盲目性还能提高找矿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成矿模式的研究和预测利于成矿理论、矿床分类、矿床成因规律的研究发展,使矿床研究方法理论化、系统化,并且对寻找地球深部隐伏的矿产资源有非常重要。
鉴于复杂的地质条件,笔者就某地的有色金属成矿,在以往的找矿实践经验和地区地质环境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分析区域成矿的特征和矿区分布,以期提供科学的信息和依据,从而促进在新的区域勘察发现新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
1 有色金属的广义概念
有色金属广义的概念是指除黑色金属矿产以外的所有金属矿产,它包括铜、铅、锌、镍、钴、钨、锡、铋、钼、锑、汞等重金属矿产,铝、镁等轻金属矿产,金、银、铂族等贵金属矿产以及稀有金属矿产、稀土金属矿产、分散金属矿产等金属矿产。
2 成矿模式的内容及发展
成矿模式是在四维空间内对形成矿床的成矿作用的高度概括,最终用不同的
形式、不同的深度和不同的内容来表达,并随矿床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而逐步深化。
通过对前人所研究的成矿模式的总结可以将成矿模式具体分为区域成矿模式、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三类。
这三种模式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区域成矿模式是在一定的地质单元内各种固体矿产的特征、成矿规律的总结,反映一定成矿区、带的成矿规律;矿床成矿模式是描述矿床形成过程的模式,是成矿规律的表达形式;找矿模型是对某类矿床的基本要素、矿床特征的描述。
同时,区域成矿模式、矿床成矿模式是矿床勘查的地质理论基础,找矿模型是矿产勘查工作的实际指导,它是缩小靶区甚至发现矿床的择优技术,区域成矿模式和矿床成矿模式的内容只有与找矿模型相结合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它们的作用。
3 有色金属成矿地质环境状况分析
某地区的北部处于中生代以来欧亚大陆板块东南沿海前陆推覆冲断带,具有与扬子、华夏古板块结合带复合叠加的地位,因为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具有优越性和特殊性,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有约成矿的环境。
3.1 壳幔构造特征
现在的壳幔构造特征是中生代以来的主要代表。
通过多方面的研究和探测,对于重、磁、大地电磁测探和人工地震剖面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这一地区以及与其相邻地区的地壳、地幔构造具有以下主要的特征:a.具有壳薄、上地幔厚的特征,以波阳一带的重力场最高(+15 mgl),在华南陆内属于地壳最薄的地区;
b.在总体上,地壳和上地幔厚度呈现从西向东逐渐减薄的趋势,中部为轴向北北东为幔隆区;
c.在北北东向与北东东向交织出现重力高异常轴,西北部为重力低异常区;
d.壳内有多层拆离带存在;
e.其东北部断裂对莫霍面有显著错断。
以上特征的存在与中生代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密不可分。
3.2 部分地区中生代以前的古构造格局
通过对多种资料的查阅和分析可以发现,分为扬子和华夏两个古板块。
在德兴、余江,在湖南浏阳和浙江龙游等地,都已经发现了蛇绿构造混杂或蛇绿岩残片。
同样,在安徽歙县伏川也有蛇绿岩被发现,伏川蛇绿岩、弋阳- 余江蛇绿岩的同位素年龄分别为l024Ma[2]、ll54±43Ma[2]、929.73±33.8Ma[2].这三个地区都有洋壳残片保留下来。
3.3 中生新代地质构造特征
在中生新代,板块断裂和断裂造山运动曾经多次发生,由此形成了现在的以北东- 北北东方向,并和东西、北西向三大复合地形。
这一地质带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深大断裂带活动、广泛发育的两大推覆构造系统、显著的大规模走滑剪切、伸展,因此形成了目前的多扭曲地带。
在该带中,有很大的断裂存在。
4 有色金属的成矿特征
在时间上,某地区的北部有色金属矿床的形成、演化和分布,呈现“多期成矿、燕山期最强”的特点;在有色金属矿床分布上,体现出“块”“带”的成矿分区,块体边缘深断裂带聚矿,沿前陆推覆冲断带“向洋”分带;在有色金属矿床形成方面,呈现出“多次成矿叠加、多类型聚合”的特点,走滑扭动与推滑覆构造复合控岩控矿,岩浆多层次造浆、多层次就位成矿,以及大型矿集区分布环境的偏在性和控矿因素耦合关系的显著性。
在有色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间方面,体现出多个时间段,其中最强的是燕山期。
成矿期主要包括:中新元古代成矿期、海西期成矿期、印支期成矿期、燕山大规模成矿期。
在中新元古代成矿期有一定量的古火山岩存在,它们和金矿、铜矿具有紧密的关系。
古火山岩主要是中元古代晚期和青白口纪火山沟弧型岩相互结合,进而使一套深海火山浊流或细碧角斑岩得以形成。
在海西期成矿期,也有有色金属局部矿化现象一定量地存在着,甚至已经形成的矿层具有工业意义。
在印支期成矿期,在动力的作用下主要形成了变质热液成矿,如变质热液型金矿、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金矿、锡矿等。
在燕山期,出现了大规模的成矿,矿期主要集中出现在180-100Ma 之间,同样也有侏罗纪晚期和白垩早期的数次火山运动和岩浆侵位,这也是该期内成矿的主要原因之一。
5 有色金属的找矿前景
某地区北部因为有火山岩浆运动多次发生,基于中生代和新生代造山作用的影响,构造岩浆叠加频繁出现,进而使成矿的效果更加显著。
金、铜等有色金属形成的重要条件是,岩浆的活动为它们提供了热源水源和矿质。
按照上述分析,预测该控制矿带内有色金属矿产的分布以及矿化类型是: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斑岩及夕卡岩型铜金矿、海相喷流沉积层控型铜矿,而且具有较为光明的勘察开发利用前景。
同时,加速勘查大型矿产地深部和外围地质,是应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紧缺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韩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方法综述[J].矿产与地质.2006(06)
2.李宪臣,胡文岭.大兴安岭北段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J].硅谷.2010(12)
3. 张景合,赵成合.河北峪耳崖金矿控矿条件分析及成矿预测[J].北京地质,2000,(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