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三首》之《行路难》原文译文及练习
唐诗《行路难》原文及赏析

行路难【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解】1、珍馐:名贵的菜肴。
2、垂钓坐溪上: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垂钓。
3、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
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白话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溪边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赏析】“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
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
接着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
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
《行路难》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行路难》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行路难》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篇1作品简介《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三首七言古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全诗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具有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高昂的气势。
作品原文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其三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词句注释〔1〕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
〔2〕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3〕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4〕太行: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翻译赏析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翻译赏析《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翻译赏析《行路难》李白原作三首,该诗是第一首,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是李白遭受谗毁而被排挤出长安时所写。
诗中抒写了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愤激情绪;但仍盼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古诗如下: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前言】《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
全诗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高昂的气势,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广为称颂的千古名篇。
【注释】见”为首,后鲍照拟作为多。
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通“馐”,佳肴,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价钱。
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塞:堵塞。
太行:太行山,现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雪满山,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多歧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歧:一作“岐”,岔路。
古诗《行路难》翻译及赏析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翻译: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珍贵菜肴价值万钱。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溪边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赏析:这首诗以行路艰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发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望着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和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他饯行,但面对美酒佳肴,诗人却无心享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
中间四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接着引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行路难!行路难!”这感情激荡的重复,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急切不安,人生道路艰难,歧路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呢?但他坚信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最后两句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整首诗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感情激荡起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者简介:李白(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诗作风格豪放洒脱、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感情抒发一气呵成,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边塞战争、饮酒作乐、思乡怀人等,代表作有《将进酒》《静夜思》《蜀道难》《望庐山瀑布》《行路难》等。
李白行路难三首

李白行路难李白行路难三首《行路难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思想上既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又不愿独善一身的矛盾。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行路难三首,欢迎阅读!【作品简介】《行路难》三首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行路难》是乐府旧题。
很多诗人均用过此题,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白的《行路难》三首。
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
阅读李白的三首《行路难》,应抓住一个中心主题、主调,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绪不断地从他的诗中流露出来。
整首诗思维是跳跃的,思想是矛盾的,情感是起伏变化的,可以说是一股感情奔泻的激流,随着复杂矛盾的感情的推移,自然地形成诗的起伏波澜。
愤懑的激动,苦闷的彷徨,昂扬的乐观,交替而出,转折振荡,撼人心魂,表现了诗人歌行体诗的特色。
全诗三段,每段的前半部分,或实写,或比兴,侧重于客观的描写;后两句或直言,或用典,都侧重于表现主观理想,对现实与理想的交替穿插描写,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冲突,通过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现实对诗人理想抱负的阻碍,反映出诗人由此而引起的'内心苦闷、郁愤和不平,这里有愤激,有茫然,有自信,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该诗在情感上的变化跳跃。
同时,又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倔犟、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求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首诗就是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写出了诗人的追求与幻灭,表现了他的浪漫主义精神。
梁启超曾说:“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
”(《论毅力》,《饮冰室文集·新民说》)人生遭遇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逆境面前畏葸不前。
唐诗三百首之《行路难》

唐诗三百首之《行路难》唐诗三百首之《行路难》《行路难》作者: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解】:1、珍馐:名贵的菜肴。
2、垂钓坐溪上: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垂钓。
3、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
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韵译】: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评析】:”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
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
接着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
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
”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
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
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行路难李白原文及翻译

行路难李白原文及翻译行路难李白原文及翻译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行路难李白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字词解释:(1)行路难:选自《李太白全集》,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
(2)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3)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4)塞:堵塞。
太行:太行(hang)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姜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6)多歧[2]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歧:一作“岐”,岔路。
安:哪里。
(7)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会:当。
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过。
行路难原文翻译: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值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课文译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

《行路难其一》课文译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行路难其一李白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
出生在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一个商人的家庭里。
李白5岁那年,突厥人入侵碎叶,举家东迁,来到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定居。
他从小聪颖过人,不少书他看一二遍就印在脑海里。
但他贪玩,读着读着就不肯用功了。
据说有一天,他看到一个老奶奶把一根胳膊般粗的铁杵在磨石上用劲地磨,说是要把它磨成针。
李白大吃一惊:“这么粗的铁棍,何年何月才能磨成针呢?”老奶奶满怀信心地说:“只要不停地磨下去,总有一天能磨成针。
”这件事使李白悟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学习不也是这样吗?”从此,他刻苦读书,学问大有长进。
除向书本学习外,李白还重视向社会学习。
他一生出三峡,入湖北,游洞庭,登庐山,下扬州,走中原,访东鲁,进山西……走遍了祖国的大多数省份,寻访名胜古迹,开拓了自己的知识领域,为他的诗篇提供了书写不完的素材。
天宝元年(742),唐玄宗召见李白,并让他当了翰林供奉,专门在宫廷里写作诗文。
李白本以为他那治理天下的宏伟意愿很快可以实现,但腐败的朝政使他逐渐清醒地认识到,皇帝根本没有认真听取过他的治国策,只把他作为“帮闲”文人对待罢了。
那些达官显贵更是把他当作眼中钉,处处与他作梗。
李白极为失望,就主动要求离开朝廷,又开始了漫游和创作生涯,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万古传颂的诗篇。
李白晚年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蒙冤入狱,流放途中遇赦返回。
宝应元年(762)中秋,便一病不起,在瑟瑟寒风中,一代诗仙凄凉地离开了人间。
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
像著名的组诗《古风》,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展抱负;乐府《行路难》、《梁甫吟》、《将进酒》等,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篇,以充满想象的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朝代】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朗读节奏划分】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⑴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⑵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⑶箸(zhù):筷子。
⑷“闲来”二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碧,一作“坐”。
⑸“多岐路”二句: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
安,哪里。
⑹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⑺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主题思想】《行路难其一》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诗歌鉴赏题】行路难(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
2.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3.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4.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
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或: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有的到那时将挂起风帆直渡大海,表达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
(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
) 或:表现诗人相信自己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有的,到那时将挂起风帆直渡大海。
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表现了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
那个句子最能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停、投、拔、顾等几个动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6.诗中借用历史故事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有何作用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7.本诗的基调是什么昂扬激越,乐观向上。
8.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9.开头四句形象描绘了苦闷彷徨的情形:金杯玉盘,佳肴美酒,身为酒鬼却无法下咽,坐立不安。
10.诗中的感情变化是由消沉苦闷转至满怀壮志。
11.对《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诗句选自李白的《行路难》,是诗人于天宝三载初离朝廷,离开长安时所作。
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排挤出京的遭遇感到不平。
B、所选诗句的前两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所选诗句的三四两句,引用了两个典故,表示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
D、所选诗句的最后两句中“云帆”指航行在大海里的船只,因水天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12.对《行路难》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而有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
B.这首诗巧妙运用渡黄河、登太行、济沧海和吕尚、伊尹等历史人物的典故,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感情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号称“酒仙”的诗人李白面对朋友为他摆设的豪华酒宴而“不能食”“心茫然”,可见诗人固执己见,对友人的感情毫不在意。
D.“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逼真地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13.下列对《行路难》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设宴为之饯行。
B.诗的前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变化,反映作者积极处世。
C.诗中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作者的苦闷,反映作者消极处世。
D.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14.选出对《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在酒宴时,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连平时号称“酒仙”的他难以豪饮而醉。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决意和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尽坎坷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又增强了诗人的信心和信念。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D.李白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着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1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
16.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17.“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18.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19.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20.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反映出诗人既苦闷、迷惘、愤慨又积极、乐观、执着的复杂心理。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意思对即可。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意思对即可。
)23.这首诗多处运用典故,请任选一处,并作简要分析。
例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24.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2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26.选出下列对李白《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D)A.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悲愤、郁闷的心情。
C.“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比喻不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其带有浓厚的夸饰色彩使两句诗颇具豪放的气势。
D.“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解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用语短促,感情激越,这是说前路多艰,未来仍有机遇。
从这跌宕起伏的感情中,人们可以体会到诗人万般艰难、内心矛盾的心情。
诗人仍处在矛盾之中,前路未明。
最后两句,是说诗人终于振作起来,即使前途多艰,仍不放弃,努力进取,相信终于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
27.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冰塞川”、“雪满山”(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2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古为人称道,请说说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