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

合集下载

2020年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

2020年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

2020年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优先资助研究领域)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使命是以先进飞行器为主要研究载体,以结构动力学与控制、结构强度、结构智能化等方面的技术科学问题研究为核心,发展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应用,推动学科发展,服务国家航空航天等战略需求。

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面向境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重要企业,用于支持上述单位中从事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研究的科研人员,在开放基金课题指南范围内选择研究主题,合作开展创新性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分为重点课题、面上课题、青年课题三类,执行时间一般为2年。

开放课题资助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依靠专家、择优资助、鼓励创新、支持重点的方针。

申请和审批程序为自由申请、专家评审、学术委员会审批、重点实验室主任组织实施。

针对重点实验室结构动力学与控制、机械结构强度、振动利用与精密驱动、微纳系统力学、智能材料与结构等五个研究方向,2019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具体内容如下:1.结构动力学与控制方向1.1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研究先进飞行器结构和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分析、计算、实验等方法,以满足复杂动力学环境下的可靠性设计与控制的要求。

1.2 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发展先进机械结构和系统中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分析、计算、实验等方法,揭示非线性动力学现象,为航空、航天、机械产品适应动力学与控制的苛刻要求提供重要指导和科学依据。

1.3 振动控制与运动稳定性研究先进结构和系统的振动控制及运动稳定性问题,发展基于现代智能技术的结构系统振动和运动控制,以及非线性振动抑制的理论和方法。

1.4 随机动力学发展航空航天领域中随机系统动力学行为、分岔、混沌及混沌控制与同步的研究,开展随机时滞系统、复动力系统、逼近方法、数值等方法的研究。

2.机械结构强度方向2.1先进材料(轻质结构材料,智能材料,复合材料等)的力学行为及其强度理论研究研究先进材料的力学特性、破坏行为、宏-细-微观本构关系、失效模式与强度理论、损伤演变与破坏准则等,探索先进材料失效机理,发展多尺度失效理论、建立强度失效准则。

结构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

结构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

江苏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
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
实验室名称: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课落款称:曲折开孔板在钢-混凝土组合梁柱中
连接性能的实验研究
申请者:
工作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通信地址:江苏苏州新区滨河路1701号邮编:215011
电话:
E-mail:
传真:
申请日期:2020年11月10号
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制
研究课题简表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本课题拟先通过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对波折开孔板连接件的连接性能进行初步的分析,再通过试验的研究和数值分析来深入研究其承载力、破坏机制及荷载-滑移等内容,并与其他形式连接件进行对比,从而为波折板连接件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试验研究部分
●试验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四根配有波折开孔板连接件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梁式试验,其中两根分别改变了开孔板的波高、贯穿钢筋直径两参数,研究这种波折开孔板剪力连接件的受力性能及机理,为该种剪力键在我国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试件形式:。

2024年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

2024年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

2024年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摘要:一、引言二、2024 年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的背景和意义三、申请流程和时间安排四、申请条件和要求五、申请注意事项六、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室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促进实验室的发展,提高科研水平,2024 年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已经开始。

本文将对本次申请的相关信息进行介绍。

二、2024 年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的背景和意义重点实验室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平台,开放基金申请旨在鼓励科研人员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推动实验室的发展。

2024 年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将资助一批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科研课题,有助于提升我国科研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申请流程和时间安排2024 年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时间为2023 年10 月1 日至2023 年12 月31 日。

申请人需在此期间登录重点实验室官方网站填写申请表格,并提交相关材料。

申请流程包括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等环节,预计将于2024 年3 月公布评审结果。

四、申请条件和要求申请人需具备以下条件: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有一定的科研基础,曾发表过相关论文;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申请课题要求具有创新性、前瞻性,与实验室研究方向相符。

五、申请注意事项1.申请人应确保提供的信息和材料真实、准确。

2.申请课题应避免与已获得其他资助的课题重复。

3.申请人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逾期不予受理。

六、结语2024 年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已经开始,欢迎广大科研人员积极申请。

2024年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

2024年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

2024年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一、正文1.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XXX领域的发展迅速,并且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该领域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XXX问题的深入研究,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相关行业的进步和社会发展。

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解决XXX领域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等的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并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本研究将通过深入探讨XXX问题,推动该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提高相关行业的整体水平。

3.方法与材料本研究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调查等。

此外,本研究将充分利用现有的研究资源和实验室设备,并积极与相关企业、机构合作,共同推进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4.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深入探讨XXX问题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等,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策略;(2)通过对XXX问题的实证分析,验证相关解决方案和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推动XXX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提高相关行业的整体水平;(4)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

5.申请理由本人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专业知识,并且已承担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此外,本研究的实验室具备先进的分析仪器和设备,可以为本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

同时,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可以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因此,本人认为本研究的申请完全符合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要求和评审标准,并真诚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和资助。

二、声明1.申请人身份证明申请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电子邮箱)工作单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职务职称)2.学术资格证明申请人于(起始年份)(学校名称)取得(学位名称),并获得(毕业时间)的学位证书。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2018年)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东南大学,主要从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领域及土木工程结构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解决我国重大土木工程中关键科技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为充分发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的作用,促进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设立开放课题,支持与本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并鼓励交叉学术研究。

一、重点资助领域每项课题资助3.0 万元,研究期限2 年。

2018 年将从下列领域中择优资助10 项左右开放课题。

●土木工程材料及其高性能化●混凝土及预应力结构●大跨度结构及其施工●智慧城市与绿色建筑●结构高性能化与装配式结构●桥梁结构与深水基础●结构灾变分析与优化●结构振动控制、监测预警与安全评定●城市区域防灾与救灾体系优化●土木工程实验新技术二、申请要求1、申请资格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且讲师及以上任职资格(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是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土木工程领域科研工作者。

申请课题应符合本重点实验室的资助范围,具有明确的先进性、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和创新性。

2、申请和审批程序课题申请者应填写《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一式三份,经所在单位同意并加盖公章后,向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申报,同时提交电子版。

重点实验室将组织相关专家对所申请项目进行初审,再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终审,择优资助。

3、申报时间2018年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截止日期为 2018 年 12 月 10 日,批准通知时间为 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执行起始时间为 2019 年 1 月 1 日。

三、开放课题管理获得本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的申请者应根据“申请书”中所填报的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按时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提交年度报告、结题报告以及研究成果相关材料。

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开放课题申请指南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开放课题申请指南一、引言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是我国科研领域的重要存在,承担着许多重要的科研任务和创新工作。

而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年的开放课题申请指南更是备受期待,对于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课题是一次重要的机会。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开放课题申请指南进行全面评估,并为申请者提供指导。

二、申请条件1. 申请者需具备相应的科研资历和专业背景,对所申请的课题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2. 申请者需在相关领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并能够证明其在该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3. 申请者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以及相关的研究设备和实验条件。

三、申请流程1. 申请者首先需要详细阅读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开放课题申请指南,了解所申请课题的具体要求和条件。

2. 在了解清楚要求后,申请者需准备好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研究计划、成果论文等,并按照指南要求进行整理和提交。

3. 提交申请材料后,申请者需等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审结果,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后续的相关工作。

四、申请指南解读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开放课题申请指南要求申请者提供详细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这需要申请者仔细考虑该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并对相关的工作进展和进度进行详细描述。

申请者还需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课题选择和申请。

五、个人观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课题申请是一次重要的科研机会,对于我国科研工作者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申请者需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申请课题,并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方案,以确保申请的质量和成功率。

申请者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科研挑战。

六、总结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开放课题申请指南是科研工作者们备受期待的机会,对于申请者来说,需要认真对待并准备好相关的申请材料和计划。

实验室开放项目申请书模板

实验室开放项目申请书模板

尊敬的实验室领导:您好!为了推动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根据贵实验室的相关规定,我特此提出实验室开放项目申请。

现将项目的基本情况说明如下: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实验室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实验室的功能,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实验室开放项目应运而生。

通过开放项目,我们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实验室,共同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提升实验室的整体实力。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开放实验室资源,促进实验室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实验室的科研创新能力。

同时,项目还将致力于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项目内容1. 开放实验室资源:提供实验室设备、仪器、试剂等资源,为项目参与者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2. 技术支持:实验室将为项目参与者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协助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术交流:组织定期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讲座和研讨,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经验。

4. 人才培养:通过项目实施,培养项目参与者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为其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四、项目实施计划1. 项目周期:本项目拟实施时间为三年,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一年。

2. 项目启动:在项目开始阶段,组织项目启动会议,明确项目目标、内容和实施计划,分配实验室资源。

3. 项目实施:按照项目计划,开展实验研究、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等活动。

4. 项目总结:在项目结束阶段,对项目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估,撰写项目总结报告。

五、项目预算本项目预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室资源开放费用:设备、仪器、试剂等资源的使用费用。

2. 技术支持费用: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经费。

3. 学术交流费用: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的经费,包括专家讲座、研讨会等。

4. 人才培养费用:项目参与者的培训经费,如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短期交流等。

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范本

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范本
[5] H B Lu, H Li, L Liao, et al. low-temperature synthesis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ZnO nanotubes by thermal oxidation of Zn nanowires [J], Nanotechnology, 2008,19(4): 045605-045612.
[2] Z Wang, X F Qian, J Yin, Z K Zhu. Large-scale fabrication of tower-like, flower-like, and tube-like ZnO arrays by a simple chemical solution route [J], Langmuir, 2004, 20(8):3441-3448.
[6] Q J Yu, W Y Fu, C L Yu, et al. Fabrication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Large-Scale ZnO nanotube bundles via a simple solution route [J], J. Phys. Chem. C, 2007, 111(47):17521-17526.
[8] Y Q Liu, H Y Wang, Y Q Liu, J C Zhao, C G Liu.Formation mechanisms of ZnO nanowires: The crucial role of crystal orientation and polarity[J], Energy Fuels, 2017, 31 (9):9930-9938.
职称
14.计划执行时间
自2017年7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 该连接件的技术特征在于在翼缘板上沿钢腹板的方向焊接连开孔波形钢板,钢筋穿过 波形钢板上的孔。波形钢板的孔中的混凝土和钢筋一起形成钢筋混凝土抗剪榫。水平剪力 由波形钢板的斜折板以及波形钢板上带钢筋的混凝土榫来抵抗。波形钢板上带钢筋的混凝 土榫还起抵抗拉拔力的作用。
3、创新之处: 创新之处: 本课题是根据现有的开孔钢板连接件优化形成一种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该连接件是 在翼缘板上沿钢腹板的方向焊接连接有两排波形开孔钢板,在波形钢板孔内穿入贯通钢筋, 波形钢板的孔中的混凝土和钢筋一起形成钢筋混凝土抗剪榫。因此水平剪力将由波形钢板 的斜折板以及波形钢板上带钢筋的混凝土榫来抵抗,因而其具有比开孔平板钢板连接件更 强的抗剪性能。同时波形钢板与翼缘板的焊缝为折线,在沿梁纵向的单位长度上,波形钢 板与翼缘板之间的焊缝长度比开孔平钢板与翼缘板之间的焊缝要长,所以在剪力一定的情 况下,波形钢板与翼缘板之间的焊缝剪应力比开孔平板与翼缘板之间焊缝上的剪应力要低
2、工作计划
本课题通过对两根配有双排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梁式试验,对 两根配有一对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柱进行反复荷载试验,其中改变了开 孔板的波高参数,用于研究其对波折连接件连接性能的影响大小,并将配有波折开孔板 连接件的钢-混凝土与普通栓钉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对比。同时,结合梁式试验数据进 行分析。从而,获得其力学性能的比较,并将模型试验与有限元仿真分析相结合
江苏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
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
实验室名称:
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课题名称: 波折开孔板在钢-混凝土组合梁柱中 连接性能的试验研究 申 请 者: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邮 电 编: 话: 苏州科技学院 江苏苏州新区滨河路 1701 号 215011
E-mail: 传 真:
申请日期:
2011 年 11 月 10 号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本课题拟先通过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对波折开孔板连接件的连接性能进行初步的分 析,再通过试验的研究和数值分析来深入研究其承载力、破坏机制及荷载-滑移等内容, 并与其他形式连接件进行对比,从而为波折板连接件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试验研究部分 试验目的: 试验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四根配有波折开孔板连接件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梁式试验,其中两根 分别改变了开孔板的波高、贯穿钢筋直径两参数,研究这种波折开孔板剪力连接件的受 力性能及机理,为该种剪力键在我国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试件形式: 试件形式:
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制

研 究 题 目 申 请 者 课 题 组 主要 成员 (不含 申请 者) 姓名 名 英 称 文
究 课
题 简

起止年月 所属学科 姓 名 性 别 工作单位 总人数 高
波折开孔板在钢-混凝土组合梁柱中连接性能的试验研究 Experiment study on Mechanics Property of Corrugated Perfobond Shear Connectors in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and Column 2011 年 月 至 2012 年 月 结构工程 申请金额 3万 身份证号 年龄 专业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苏州科技学院 级 中 级 初 级 辅助人员 专业 博士后 研究生 参加单位 签 名
混凝土板C40
波折开孔板
8@100
16@100
10
图 3. 波折开孔板连接件示意图 试验的主要内容: 试验的主要内容: -荷载值:主要为竖向荷载(梁试验)和水平往复荷载(柱试验); -荷载作用下构件的变形;钢梁和混凝土板叠合面上的滑移; -钢梁应变、混凝土板应变、钢梁与混凝土板应变是否同步、波折板的竖向应变及上 下两层横向插筋的应变; -试件在加载过程中挠度曲线的形状和发展趋势; -试件在加载过程中的滞回曲线。 数值分析部分: (2)数值分析部分: 根据波折连接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对混凝土、型钢、钢(箍)筋、波折板分 别选用不同的单元进行建模,通过变化参数进行系列分析。
加载试验机 分配梁 混凝土板 垫梁
分配梁
加载试验机
垫梁
试验梁
试验梁
支座
支座
图 1 梁试验加载装置
柱试件拟利用 500KN 电液伺服加载器(如图 2)对试件进行加载,如图 2 所示,试件悬 臂安装,采用顶端单点静力往复加载,荷载由电脑系统控制。试验采用分级加载,构件开 裂前每级加载为 10KN,开裂后每级加载 50KN,直到构件破坏,试验中每级荷载保持 5min 后采集数据。
一、立项依据(包括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1、该波折开孔板连接件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波折开孔板连接件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波形钢板上设置有孔,波形钢板焊接在翼缘板上,不需要专用的焊接设备。 (2)开孔钢板沿着翼缘板纵向布置,可以起到加劲板的作用。 (3)波形钢板与翼缘板的焊缝为折线,在沿梁纵向的单位长度上,波形钢板与翼缘板之 间的焊缝长度比开孔平钢板与翼缘板之间的焊缝要长,所以在剪力一定的情况下,波形钢 板与翼缘板之间的焊缝剪应力比开孔平板与翼缘板之间焊缝上的剪应力要低。 (4)水平剪力由波形钢板的斜折板以及波形钢板上带钢筋的混凝土榫来抵抗,因而具有 比开孔平板钢板连接件更强的抗剪性能。 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作为一种新型剪力连接件优点明显,对其进行研究有一定新意和 工程应用价值。 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 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瑞典 VaelleyA 和 Branzen 对 6 个设有螺旋筋连接件的组合梁 进行了静力试验。从这个时期一直到 50 年代左右, 桥梁及房屋建筑领域抗剪连接件主要采 用的是螺旋筋和锚筋(弯筋),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它们则逐渐被栓钉和槽钢所代替。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各国学者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加载方式等对栓钉连接件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 直到 1987 年德国的 Leonhardt 等人提出将设置圆孔的钢板沿着作用力方向、 埋设在混凝土中作为连接件使用, 德文称为 Perfobond Leiste(PBL)。 通过试验得出孔中混凝 土具有很大的销栓作用,其最终破坏是孔中混凝土的剪切破坏,受疲劳的影响较小。当时, 这种连接件运用在钢混组合梁上,最初德国的开孔板孔中并没有贯穿钢筋。后来研究人员 在钢板的孔中贯穿钢筋, 发现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开孔板连接件的抗剪性能。经研究表明, 当设置贯通钢筋时,使围绕开孔板连接件的混凝土受到约束。目前开孔板连接件已运用到 许多桥梁工程中。 (2)国内研究 1990 年郑州工学院进行了 10 个推出试验和 2 个压型钢板组合梁的疲劳试验研究。根 据试验结果,得到了栓钉连接件的疲劳寿命公式。 胡建华、叶梅新等设计制作了 15 组不同的 PBL 试件共 44 个,研究分析了钢板孔洞大 小、贯通钢筋的大小、混凝土强度和箍筋强弱、孔洞个数和贯通钢筋的个数以及试件尺寸 对 PBL 连接件的影响,提出了 PBL 剪力连接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薛伟辰、代燕等通过 21 个开孔板连接件试件在单调静力荷载作用下的推出试验,研究 了开孔板的开孔直径、孔中贯通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等对开孔板连接件破坏形态、荷载-滑移 特性和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并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开孔板连接件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刘玉擎等对 12 个开孔板进行推出试验, 研究了混凝土浇筑状态以及有无贯通钢筋对开 孔板抗剪性能的影响。得出设置贯通钢筋可以大幅提高抗剪承载力和延性,所处受力状态 不同对抗剪刚度和使用阶段承载力影响较大的结果。
二、主要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和创新之处
1、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 (1)分析波折开孔板连接件的抗剪极限承载力及对应的滑移量; (2)分析波折开孔板连接件的破坏机制及荷载-滑移规律; (3)分析波折开孔板连接件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4)得出波折开孔板连接件抗剪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5)比较栓钉、PBL 和波折开孔板三种连接件的受力性能、破坏机理和承载力计算公式。 (6)并研究波高因素对组合梁和组合柱波折形开孔板连接件的破坏形态、荷载-滑移曲 线特性、滞回曲线特性和受剪承载力的影响。
五、前期工作基础
(1) 阅读并搜集大量的相关文献,从理论上先进行分析,与其他连接件对比分析,理论 上阐明波折板连接件的优越性。 (2) 深入学习相关软件知识,如 ANSYS,为准确地进行有限元分析垫下基础。
六、所需实验条件 所需实验条件
梁试件拟利用 5000KN 长柱试验机对试件进行加载,如图 1 所示,试件简支安装,采用 两点对称静力加载, 荷载由试验机控制。 试验采用分级加载, 构件开裂前每级加载为 100KN, 开裂后每级加载 50KN,直到构件破坏,试验中每级荷载保持 5min 后采集数据。
图 2 柱试验加载装置
八、申请者所在单位推荐意见 申请者所在单位推荐意见 推荐
领导签字: 年 月
单位盖章 日
九、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查意见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查意见
学术委员会主任: 年 十、重点实验室主任意见 月 日
主任: 2011 年 月 日
所在单位
在项目中的分工
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本课题拟通过对两根配有双排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 梁进行梁式试验,对两根配有一对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柱进行反复 荷载试验,主要进行研究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抗滑移性能;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抗 主 要 研 究 内 容 和 意 义 要 摘 剪性能;分析波折开孔板连接件破坏机理;并将比较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和 PBL 连 接件以及栓钉的抗滑移性能、抗剪性能和破坏机理;同时将研究开孔板的波高因素 对梁和柱组合构件波折形开孔板连接件的破坏形态、荷载-滑移曲线特性和受剪承 载力的影响。最后本课题将以试验结果为依据,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了有限 元分析,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意义: 意义:目前使用的抗剪连接件没有针对连接件的受力特性对其自身的几何形状和尺 寸进行优化以提高承载力,也没有在周围混凝土中设置专门的钢筋以增加延性。如 能在抗剪连接件的形式上进行改进,则能使组台梁和柱的优势充分发挥,进一步向 大跨度方向发展,在保证承载力、刚度及延性的同时更节省材料以保障经济性。本 课题在现有的开孔钢板连接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形成一种波折开孔钢板连接 件。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作为一种新型剪力连接件优点明显,对其进行研究有一定 新意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