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园导游词
江苏个园的导游词(六篇)

江苏个园的导游词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扬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__。
扬州个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东关街的北段,是中国园林中以叠石见长的著名园林景观,亦是全国的四大名园之一。
个园是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
个园的叠石艺术,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
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达出“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
个园旨趣新颖,结构严密,是中国园林的孤例,也是扬州最富盛名的园景之一。
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
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
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以示主人不俗。
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
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
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
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绷便是“秋山”。
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
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
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
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残雪堆就”。
山脉、山顶“终年积雪”。
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个园导游词个园导游词

个园导游词个园导游词【第1篇】个园导游词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是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两淮盐总黄至筠的家宅,全园占地面积2.4公顷(合约36亩地)。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来到个园我们要三观:观竹、观石、观豪宅。
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个园的万竹园部分。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个园中最珍贵的一种竹子——龟甲竹。
龟甲竹是个园中最奇特的竹子,他是楠竹自然变异的品种,极为稀少。
它的节片即像龟甲又似龙鳞,凹凸有致,坚硬粗糙,象征着健康长寿,福如东海。
在龟甲竹的边上我们接着看到的是罗汉竹。
它的竹节突出的部分像弥勒佛的大肚子一样,所以也可以称为佛肚竹。
在介绍下面竹子前,跟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个园当年主人为“正二品顶戴”,亦官亦商。
建园耗资600万两纹银,大约是当年江苏省一年的财政收入。
园林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模式:前宅后园。
(南面住宅,北面花园)个园的竹子有60多种,今天不可能为大家一一讲解,只能挑选最有特色的来说。
请大家顺我手的方向看左前方一片黄色的竹子。
乍一看以为是枯死,但走近看叶子还是绿色的,它的名字叫做黄杆乌哺鸡竹,俗称黄皮竹。
竹子被分为两类,一类是散生竹、一类是丛生竹。
扬州属江淮地区,天气干燥,不太适合丛生竹的生长。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丛生竹——孝顺竹,也叫慈孝竹。
中间粗的是老竹,外面细的是新竹,新竹紧靠着老竹,像是遵从了古训“父母在,不远游。
”刚刚我们提到个园主人黄至筠,在古代,像这样的私家园林一般都是男主人的姓氏命名,但个园为什么不叫黄园而叫个园呢?其实请大家抬头看,三片竹叶子拼在一起不就是一个“个”字吗?因此,个园曾有一段时间也被称为“半竹园”。
大家请抬头看“竹西佳处”,这四个字最早出自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到了宋代词人姜夔这里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现在不管是淮左名都还是竹西佳处指的都是扬州这座城市。
扬州个园的导游词怎么写(3篇)

扬州个园的导游词怎么写(3篇)扬州个园的导游词怎么写(精选3篇)扬州个园的导游词怎么写篇1各位尊敬的游客:说起古典园林,大家都会想起江苏苏州。
然而,200多年前,江淮古城扬州的园林却要胜过江苏苏州。
早在清朝时曾有人对江南名胜作出过这样的评价:杭州以湖山胜,江苏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国亭胜。
可见当时江南一带,扬州是以园林之美而著称的。
早在汉代,扬州就有规模较大的园林式建筑,以后又有创新,到清代时,由于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盐业都十分发达,加之乾隆的六次南巡,扬州园林迅速兴盛。
但历史上多次遭到兵灾战祸,园林毁坏甚多,现在幸存的仅个园、何国、小盘谷和后冶春园等为数不多的园林了。
【个园的创建历史及名称来历】尊敬的游客们: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个园。
个园位于扬州市内东关街318号宅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两淮盐总黄玉鹤在明代寿艺园的旧址上重建。
黄玉筠认为竹本固、心虚、体直、节贞,有君子之风;又因三片竹叶的形状似个字,取清袁枚月映竹成千个字的句意命名个园。
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道出了园主人以竹命名的本意。
【园林夏景:宜雨轩—夏山】欣赏完春景之后,我们再去观赏一下夏景的风采。
那么夏季假山在哪儿呢?从两座花台春景中步入园门,迎面便是一座四面厅。
厅前有两个用湖石平叠的花台。
两台植竹,东台种桂,因而此厅原先称为桂花厅,现在匾额上已改名为宜雨轩。
从厅中朝南而望,到处是绿意盎然,近处是青竹、丛桂。
透过围墙上四个水磨石砌的漏窗及月洞门,还可以看到我们刚才路过的竹石小景。
近景远景既内外有别,又隔而不闭。
这种以内外互对互借来增加入园第一景的深度的造园手法,还是个国的独特之处,可谓别出心裁。
从桂花厅沿着轩廊往西走,经过一片密密的竹林,便来到水池边上,隔水往北望去,只见蓝色的天幕下,巍峨屹立着一座苍古浓郁、玲政剔透的太湖石假山,山下有石洞,山上有石台,形姿多变,形状宛如天上的云朵,这就是夏山。
个园导游词3篇

个园导游词3篇个园是扬州市现有历史时间最久远,储存最完好无损的盐商园林景观,南邻扬州市知名古巷东关街,北冲着扬州市河道风光带盐阜大道北,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两淮盐总黄至筠的居家风水。
下边是为大伙儿产生的个园导游词,期待能够协助大伙儿。
个园导游词范例1:游人们:在个园景区规划时,园主人家依照关键游玩线路顺时针布局了春、夏、秋、冬四处景观石景,构思新奇,用料细致,景观剖面图和睦,结构严密。
在这种以庭院假山为主题风格的景色编码序列中,当季特点是写作的出题,春山是启发部,夏山是展开部,秋山是高潮迭起,冬山是序幕,如同歌曲的写作或发表文章那般,拥有严实的技巧。
诸位游人:个园的庭院假山归纳了说白了“春山谈冶而如笑,夏山葱郁而如滴,秋山清亮而如妆,冬山萧条而如睡”与“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环境优美”的画理。
园里也有“宜雨轩”、“抱山楼”、“拂云亭”、“住秋阁”、“透风透月轩”等古代建筑。
四季庭院假山在这种楼台亭阁的衬托下,加上古树名木装点期间,更显古香古色、深幽雄伟。
有些人说景观石四规范:“皱、瘦、透、漏”,好像已是结论,这不过是一般的置石方法,像个园那样分峰造石,组成四季庭院假山,游园会一周,似游一年,足见构园者的不一样殊俗;更宝贵者,这一年四季都并不是独立的个人迥然分离,只是浑然一体。
冬景虽给人一种降雪未消的凌冽之感。
但靠春天景色的西墙却开过2个环形的漏窗,但见枝枝竹林穿墙来,又给大家“寒冬过尽绽春蕾”的长远诗意,全部园景宛如一幅构制极大的画轴,组成美丽的和睦。
游人们:个园的关键园林景观早已游赏结束了。
在游罢个园后,或许您会和我一样传出衷心的感慨:扬州个园,确实是园林景观中的精粹之园。
个园导游词范例2:诸位游人:假如夏景是以有清爽优美的曲线图的灵壁石主要表现秀雅静谧的诗意,那麼秋色则以黄石头粗扩豪爽的平行线主要表现雄壮宽大的壮阔。
由于黄石头既具备北方地区山头之雄,又兼南方地区山水之秀,因而秋山是个园富有意境的庭院假山。
2024年江苏个园的导游词(5篇)

2024年江苏个园的导游词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南临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两淮盐商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____年被____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全园占地____余亩,整体布局采用古典园林前宅后园的传统形式。
个园的营造离不开一位传奇人物,即个园园主、两淮盐商商总黄至筠。
黄至筠祖籍浙江杭州,他凭着卓著的经商才能,积聚起万贯家财,被嘉庆皇帝钦赐“盐运使司盐运使”,曾两次进京为皇帝祝寿,入圆明园听戏。
可以说,黄至筠与晚清著名徽商胡雪岩一样同为“红顶商人”,都是钦赐正二品顶戴。
园主人在位____余年,建造个园就花了____年时间,耗银____万两,相当于江苏省一年的赋税。
为什么黄家的园子不叫黄园?偏叫“个园”。
“个园”得名缘于园主人生性好竹子;而竹叶三片形似中国汉字“个”字;中国汉字“竹”字一半亦为“个”。
清代大才子袁枚就有“月映竹成千个字”的诗句,我们可以想象,繁茂的竹林在月光的映照下,地上仿佛出现了成千的“个”字。
这一奇思妙想,可以看成是“个园”名称的形象化图解。
“竹”历来为中国文人所爱,不仅是因为竹子姿态清雅,色如碧玉,更主要的因为它“正直,虚心,有气节”的品格。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个园的“万竹园”是扬州城内最佳赏竹处。
现有竹____余种,近____万竿,不乏稀有品种,如龟甲竹、方竹等。
这是黄金间碧玉,此竹色彩美丽, 竹秆金黄色,节间带有绿色条纹是黄金间碧玉;竹秆碧绿色,节间是黄色条纹者即碧玉间黄金,为优良的观赏竹种。
这是孝顺竹,也叫慈孝竹,丛生竹种,笋期在夏季,新笋围着老竹生长,像是遵从古训“父母在,不远游”。
曲径通幽,是江南园林的审美要素之一。
而悠长纤瘦的竹林小径,在体现园林意境美方面更胜一筹。
我们抬头看看,墙的匾额上有“竹西佳处”四字,“竹西”取自晚唐诗人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后来到宋代词人姜夔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后来人们就以竹西佳处来指称扬州了。
个园导游词

个园导游词个园导游词1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南临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两淮盐商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全园占地30余亩,整体布局采用古典园林前宅后园的传统形式。
个园的营造离不开一位传奇人物,即个园园主、两淮盐商商总黄至筠。
黄至筠祖籍浙江杭州,他凭着卓著的经商才能,积聚起万贯家财,被嘉庆皇帝钦赐“盐运使司盐运使”,曾两次进京为皇帝祝寿,入圆明园听戏。
可以说,黄至筠与晚清著名徽商胡雪岩一样同为“红顶商人”,都是钦赐正二品顶戴。
园主人在位40余年,建造个园就花了20xx年时间,耗银600万两,相当于江苏省一年的赋税。
为什么黄家的园子不叫黄园?偏叫“个园”。
“个园”得名缘于园主人生性好竹子;而竹叶三片形似中国汉字“个”字;中国汉字“竹”字一半亦为“个”。
清代大才子袁枚就有“月映竹成千个字”的诗句,我们可以想象,繁茂的竹林在月光的映照下,地上仿佛出现了成千的“个”字。
这一奇思妙想,可以看成是“个园”名称的形象化图解。
“竹”历来为中国文人所爱,不仅是因为竹子姿态清雅,色如碧玉,更主要的因为它“正直,虚心,有气节”的品格。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个园的“万竹园”是扬州城内最佳赏竹处。
现有竹60余种,近2万竿,不乏稀有品种,如龟甲竹、方竹等。
这是黄金间碧玉,此竹色彩美丽,竹秆金黄色,节间带有绿色条纹是黄金间碧玉;竹秆碧绿色,节间是黄色条纹者即碧玉间黄金,为优良的观赏竹种。
这是孝顺竹,也叫慈孝竹,丛生竹种,笋期在夏季,新笋围着老竹生长,像是遵从古训“父母在,不远游”。
曲径通幽,是江南园林的审美要素之一。
而悠长纤瘦的竹林小径,在体现园林意境美方面更胜一筹。
我们抬头看看,墙的匾额上有“竹西佳处”四字,“竹西”取自晚唐诗人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后来到宋代词人姜夔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后来人们就以竹西佳处来指称扬州了。
个园导游词(7篇)

个园导游词(7篇)个园的导游词篇一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南临扬州著名古巷东关街,北对着扬州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两淮盐总黄至筠的家宅。
为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
199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园主黄至筠为两淮商总五十余年,家资累积巨万。
全园占地2.3公顷,整体布局采用古典园林前宅后园的传统形式,在造园上以竹石为主。
植竹以品种丰富为旨归,万竿千姿,蔚为大观。
叠石以分峰用石为特色,叠出独一无二的四季山,南北称奇,名闻遐迩。
此外更有三路豪宅,宏达微著,余光遗响,彰显尽一代盐商家居生活的奢华气象。
由于置景独特,构撰巧妙,于疏朗开阔之中,别有一种曲折幽深引人入胜的境界。
个园名称中这个“个”字,最为耐人寻味,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字典里,还是语言习惯中,“个”都是用来作量词的,如:一个人,一个苹果。
其实呢,“个”最早的意思是“竹一竿”,古书《史记正义》便有“竹曰个,木曰枚”的说法。
这一点不奇怪,因为汉字原本就是象形文字,而“个”看上去不正是竹叶的形状吗?清代大才子、大诗人袁枚有“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诗句,物象鲜明,意境空灵,可谓深得竹的神韵。
另外黄至筠自己也以“个园”作为自己的别号,人与园合一,意味深长,园中竹居三一,石居三一,人居三一。
分而独立成章,各奏华彩、合而大化天成,高潮迭起。
人与竹与石浑然一体,宾主难分。
是最具扬州地方特色的江南私家住宅园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风情万种生态竹进入北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万竿修竹,竹是个园的精魄,个园的灵魂,游个园,第一要观竹。
黄至筠爱竹,并在园内种竹万竿,就连个园的名称也是由竹而来。
其实竹在扬州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姚合的《扬州春词》里就写到扬州人“有地唯载竹,无家不养鹅”。
“竹”历来也为中国文人所爱,不仅是因为竹子姿态清雅,色如碧玉,更主要的因为它“正直,虚心,有气节”的品格。
个园导游词五篇

个园导游词五篇相信想要考取导游资格证的同学,扬州个园一定是一个你了解过的著名景点,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几篇优秀的扬州个园导游词,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启发,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扬州个园导游词(一)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南临扬州著名古巷东关街,北对着扬州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两淮盐总黄至筠的家宅。
为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
199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穿过一片建筑群,迎面看到一幢磨砖门楼,这就是何园大门,进入大门,就来到何园的后花园,整个后花园可分为东、西两部分。
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就是东花园的过院,穿过“寄啸山庄”圆洞门就来到东园部分。
东部以厅堂为中心构成一组院落,前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有两座厅,南面嵌有“凤穿牡丹”砖雕的厅,我们称其为“牡丹厅”。
这幅砖雕是扬州晚清时期一件不可多得的砖雕工艺品,正中还刻有牡丹、凤凰等图案,四周牡丹枝叶的形状有正有反,花纹有疏有密,刀工明快,线条流畅,整幅画面造型丰满,主题突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在东部所有建筑群中,最精致的要数北面的船厅了,厅似船形,台阶前以鹅卵石、瓦片铺地,花纹作水波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北面铺设丹凤朝阳,象征着吉祥、长寿。
在船厅正厅两旁柱上有对滥联:“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
”游客们,当您看了这幅祖联后,你或许已忘却这是一个陆上园林,仿佛漫步在湖滨,坐在脑内荡桨。
我们不得不赞叹构园者在东园的山水楼阁中居然能使“无水而有水意,无山却有山情”。
在船厅后侧风火墙上是一座秀丽的假山,长约60余米,上有盘山磴道,下有空谷相通,水绕山行,遍植梅树,山上有座小亭,过小亭可登串楼。
远远望去,假山就像一幅祖国的大好河山图。
如果把风火墙比作画家笔下的宣纸,那么眼前的贴壁假山就是刚画好的山水画,拐弯处给人以悠远的感觉,令人无限通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园主要游览路线:万竹园——南部住宅——四季假山【万竹园】中国的园林数不胜数,而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它们分别是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和我们今天要一同欣赏的扬州个园。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南临扬州著名古巷“东关街”,北对着扬州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是清嘉庆二十三年也就是1818最终修建定型的两淮盐总黄至筠的家宅,可以算得上是扬州乃至中国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
大家看见“个园”二字,肯定比较奇怪,这个“个”字一般用来作量词,怎么能作园林的名字呢?其实,“个”最早的意思是“竹一竿”。
古书《史记正义》便有“竹曰个,木曰枚”的说法。
汉字原本就是象形文字,而“个”看上去不正是竹叶的形状吗?清代大才子、大诗人袁枚就有“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诗句。
您看,走进个园首先迎接我们的就是万杆翠竹,个园现有竹60余种,近20000多竿。
我们面前的这几株龟甲竹是园中最奇特的竹子,它是楠竹的自然变异,因此极为稀少,上千亩竹林中也难见其踪,是珍稀观赏竹种。
您看,龟甲竹的节片像龟甲又似龙鳞,凹凸有致,坚硬粗糙,与其他灵秀、俊逸的竹相比,少了份柔弱飘逸,多了些刚强与坚毅。
秆基部节间连续呈不规则的短缩肿胀,并交斜连续如龟甲状,象征着健康长寿,福如东海。
老年朋友们可以在此合影,借着这几株珍贵的龟甲竹我也祝大家身体健康。
这些丛生的竹子叫做孝顺竹,也叫慈孝竹,新笋紧靠老竹生长,像是遵从古训“父母在,不远游”一样。
而老竹,则殷殷呵护,扶持着新竹免遭风雨侵袭,平安成长。
正如板桥所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杆为扶持。
”因为气候的关系,个园内丛生竹较少,只有孝顺竹、凤尾竹和小琴丝竹几种。
在所有的竹子里,最具传奇色彩、也最令人伤感的就是斑竹了。
因为它和我们民族传说中一个优美动人的悲剧故事紧密联系在一起。
绿色的竹秆上呈现着紫色的斑点,宛如泪痕。
根据晋代博物学家张华所著的《博物志》记载: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尧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姐妹俩同时嫁给继承皇位的舜帝为妃。
舜帝驾崩后,失去了丈夫的姐妹俩昼夜啼哭,泣泪成血,洒到竹子上,长出来的竹子从此布满了斑点。
人们把它叫做斑竹。
后来,娥皇、女英的泪哭干了,就投入湘江自尽了,传说做了湘水女神,所以斑竹又叫湘妃竹。
其实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斑竹的花纹应该是真菌腐蚀幼竹而成的。
不过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它是泪珠染成的,“斑竹一枝千滴泪”所代表的忠贞爱情,总是令人无限向往。
中国文人对竹子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不仅仅是因为竹子姿态清雅,色如碧玉,更因其具有“正直、虚心、有气节”的品格。
张九龄就评价它“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东坡更是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扬州八怪郑板桥最擅长画竹子,他“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著名理论对美学、文艺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园主人黄至筠也是个爱竹之人,“筠”的古意本来就是“竹皮”,后来就代指竹子,黄至筠自己也以“个园”作为别号,人园合一,意味深长。
黄至筠出生于河北赵州一个知府家庭,有着优越的生活和良好的教养。
不幸的是他14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家产也落到了旁人的手里,小小年龄就流离失所,19岁的时候,他拿着一封父亲朋友写的推荐信,独自骑驴上京城去拜见主管两淮盐业的两淮盐政。
两淮盐政大人见他颇有才气,为人机敏,心里很喜欢,就委任他作了两淮盐总,到扬州去经营盐业,黄至筠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50多年,家财万贯、炙有一天,黄至筠空闲无事,随手翻看记事薄,看到“鸡卵二枚”下面注着“每枚纹银一两”,非常诧异,因为按照当时的市价,一两纹银可以买到150斤的大米,就算鸡蛋价格昂贵,可也不至于到二个鸡蛋就等同于300斤大米的地步啊。
他立刻叫人把厨子喊来,斥责他弄虚作假。
谁知那厨子说:“我每天送来的鸡蛋,不是市面上的鸡蛋能比的,每个一两银子的价钱是很便宜的了,主人要是不相信,就重新找一个人来吧,请你好好品尝分辨一下”。
说完就请辞走了。
黄至筠重选了一个人来代替他,鸡蛋的价格是下来了,可是味道却大不如从前。
一连换了好几个厨子,都是这样。
最后只好又要原来的厨子来做,结果第二天鸡蛋的味道又和从前一样了。
黄至筠大惑不解,就问那厨子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让鸡蛋的味道如此鲜美呢?厨子说:“我的家里养了上百只母鸡,每天都用人参、白术、红枣等研磨成粉末,加入饲料中的,所以才有这样的美味的,你差个人到我家里看看,就知道了。
”黄至筠派人去看,果然如他所说,自此再不提换厨子的事了。
鸡蛋都如此珍贵,黄家生活的奢华就可见一斑了。
刚才大家看到的主人的厨房,那么这里自然就是餐厅了。
餐厅梁柱取材为楠木,称为楠木厅,您看此厅架构是圆柱、圆梁、圆椽,厅内又设圆桌、圆凳,吃饭的时候当然要一家人“团团圆圆”了!纵观此厅堂,规整宽敞,雍容大度。
我们再来看立柱上的楹联“家余风月四时乐,大羹有味是读书”,此联借论酒谈羹发人生感悟,又指出“读书”的重要,放在餐厅里是再合适不过了。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黄家接待一般性来客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清美堂”。
“清美”是以清为美,为官清正廉明,做人清清白白,是黄家人追求的境界。
此厅有楹联两副,一副是:“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勤与俭”。
耕读传家与勤俭持家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态度。
还有一副悬于屏门之上,上联是:“竹宜着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
如果说雨雪增添了竹的韵致和松的姿态,那么花和酒则可以让人获得远离红尘的淡然心境。
耕读传家表达了主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竹、松、花、酒又传递了他的文人雅致情怀、脱俗境界。
巧妙地诠释了黄至筠既是商人又是文人的双重身份。
中路前进为正厅,中进和后进为住宅,称之为前厅后寝。
汉学堂是大宅门主厅,是黄家正式的礼仪接待场所,此厅面阔三间,抬梁式,柏木架构、柏木轩梁,所以又称之为柏木厅。
地面的柱础上圆下方,屋顶的童柱古朴简单,整个构架造型简练,应该是明代的遗构。
厅内家具陈设为扬州传统布置格局,桌椅所有文饰均为竹叶形状。
迎面挂着对联和中堂画轴的叫“太师壁”,条案上摆着瓷帽筒、石插屏和花瓶,谐音“平平安安”。
两边抱柱为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漆书“三千余年上下古,七十一家文字奇。
”大家不妨猜一猜这一路的主题是什么?对了,是“福”,因为滴水和门窗阁扇上都刻着“蝙蝠”的图案呢!中路中进是黄至筠次子黄奭夫妇的居所,最后一进是黄至筠四子黄锡禧居住的地方。
黄家初到扬州的时候,扬州的文人名流因为他是个商人,大多不屑与他为伍,黄至筠也不和他们往来,但他每年都要花重金聘请安徽的知名人士来家教导儿子,并且天天晚上亲自检查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发现有不精确的地方,就会立即派仆人陪着到书房,重新请老师讲解,必须完全领悟才可以去睡觉,二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
严格的要求,优秀的老师再加上自身的努力,黄至筠的四个儿子都有了很深的文学造诣,而且都有著作流传于世。
据说,有一次,扬州的一位名士到黄家和孩子们的老师谈话,偶然涉及到《汉书》中的一个问题不甚明了,老师就让仅仅十来岁的大公子黄锡庆来回答,锡庆背诵如流,解释详尽,这位名士尴尬的出来后逢人就说“黄氏有佳儿,不可轻视之”。
其实扬州盐商们绝不是一群没有文化的生意人,而大多是“儒商”,在文化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否则这一座座优美的园林又怎会在他们的手中诞生呢!到西路之前,我们先驻足看看这条火巷。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条火巷前宽后窄呢?也正是这种建筑格局给了人们“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让我们感觉到大宅门的幽深和神秘。
我们再来看这口井,黄家的用水就取自这里,井边的墙壁很独特下半部分成拱形,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由于长期用水,水珠溅在墙上,容易造成墙体的塌方,用拱形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而且定期拆换圆拱以下的砖石以保证墙基的稳固也方便的多了。
西路住宅前后三进,主题是“寿”,所以门窗上刻着吉祥的“仙鹤、寿桃”图案。
这一路的厅堂叫作清颂堂,为杉木构架,极为考究,此厅堂不但是黄氏三路住宅中最高敞的厅堂,也是扬州古民居中遗存最高的厅堂,因为黄至筠晚年“清誉有佳”而名“清颂堂”,厅内抱柱上的楹联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再一次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此厅是黄氏家族聚会祭祀场所,厅后步架上有阁,曾安放列祖列宗牌位,也是时而排戏唱“堂会”的地方。
中进与后进为二层楼宅,称之绣楼。
三面置回廊,两侧设耳门,皆为明三暗五的格局,即看上去是三间,实为五间横排,将里间作为了套房。
在封建社会受礼制等级制度的规矩,平民只能建正房三间,民间为避之规矩就巧妙地采取“明三暗五”的组合。
其实这也是使用功能上的需要。
房间前置小天井,筑花坛。
非常雅静,具有极强的私密性,通常作为闺房、书斋、密室之用。
【四季假山】四季假山是个园最有特色的一个部分,用一种石头加上一种植物,体现一种季节,表现一种意境,这就是四季假山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春景”,雪白的粉墙正中开一月洞门,门上白额,阴刻“个园”两字,竹青填色。
门外两侧各有一个方形花坛,花坛内修竹劲挺,高出墙垣,作冲霄凌云之姿。
竹丛中,插植着石绿斑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
真竹假笋,寥寥数笔,点出了春日雨后山林的盎然生意,微风中,月光下,修篁弄影,疏叶生姿尽现于粉墙之上令人遐想,颇有板桥遗韵。
这幅别开生面的竹石图,点破“春山”主题,告诉你“一段好春不忍藏,最是含情带雨竹”。
园门内外,同是春景,意境却全然不同了。
刚才在门外还是早春光景,到了门内,已经是渐深渐浓的大好春光了,过月洞门,卵石湾道两侧有百年桂花树十余株,造园者为了进一步渲染春的气息,用形态别致的太湖石,以贴山、围山、点石等手法构成了一幅“百兽闹春图”,亦称为“十二生肖闹春图”。
你看,最早感受到大地回春而微微昂首的蛇,负重向前的春耕牛,还有那气定神闲的骏马和活泼可爱的小狗无不惟妙惟肖,就连长啸山林的猛虎、见首不见尾的神龙、聪明调皮的猴子也都被安排的停停当当,当然离人最近的还是温顺的玉兔了。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热闹在这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大家不妨找找自己的生肖吧!春山宜游,不在游程长短,而在游有所得,游有所乐。
就像我们身后的“宜雨轩”,占地不大,却是人在厅中坐景从四面来,建的恰到好处,小的精巧可人!中国画里有“夏云多奇峰”的意境,因为夏日天空中变幻万千的巧云多像奇异的山峰,所以我们个园的夏山便是利用太湖石柔美曲线以掇山手法,垒石为停云之势,来模拟夏日天空中的云朵。
山前有一池碧水,绿树的浓荫在水面上、山石上渲染着水墨的意蕴。
池水的波光中又变幻着山石树木迷离的倒影。
江南的夏日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以此处池西岸临水处置一“蛙石”,你看蛙背上还有一只石乌龟在往池水里爬呢!湖中央有一块鱼骨石,此石修长飘逸,自下而上有三个近圆形的孔洞,如剔净的鱼骨,遮去下面的孔洞,又极似汉字中的“丑”字,贾平凹曾说过:“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也就美到了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