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临床危急值及处理共45页
合集下载
临床常见危急值与处理

加运动量。
低血糖
可能导致心悸、出汗、头晕等症 状,严重时会导致昏迷和癫痫发 作。处理方法包括口服或静脉注 射葡萄糖,以及调整饮食和药物
剂量。
血钙异常
总结词
血钙异常是指血液中钙离子的浓度超出或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导致 骨骼问题和心血管事件。
高血钙
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增加患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处理方法包括使用降钙药、限制钙摄入和增加水分摄入。
加强医务人员培 训
建立多学科协作 机制
引入智能化辅助 开展临床研究与
系统
实践
制定详细的危急值处理流 程,明确各级医务人员职 责,确保危急值得到及时 有效的处理。
提高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的 认知和重视程度,加强相 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 高处理危急值的水平。
加强各科室之间的沟通与 协作,形成多学科联合救 治模式,提高危急值处理 的效率和质量。
紧急处理与救治
紧急处理
一旦确认危急值,医护人员应立即启动紧急处理程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 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救治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危急值,采取相应的急救手段,如心肺复苏、抗休克、止血等, 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后续观察与记录
观察病情
在紧急处理和救治后,医护人员需持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和预 后。
危急值定义
危急值是指患者生命体征出现严重异常,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指 标。
危急值处理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和处理危急值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能够降低 患者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临床常见危急值
包括血钾、血糖、血钙、血气分析、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异常。
提高危急值处理水平的建议与展望
01
02
03
低血糖
可能导致心悸、出汗、头晕等症 状,严重时会导致昏迷和癫痫发 作。处理方法包括口服或静脉注 射葡萄糖,以及调整饮食和药物
剂量。
血钙异常
总结词
血钙异常是指血液中钙离子的浓度超出或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导致 骨骼问题和心血管事件。
高血钙
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增加患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处理方法包括使用降钙药、限制钙摄入和增加水分摄入。
加强医务人员培 训
建立多学科协作 机制
引入智能化辅助 开展临床研究与
系统
实践
制定详细的危急值处理流 程,明确各级医务人员职 责,确保危急值得到及时 有效的处理。
提高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的 认知和重视程度,加强相 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 高处理危急值的水平。
加强各科室之间的沟通与 协作,形成多学科联合救 治模式,提高危急值处理 的效率和质量。
紧急处理与救治
紧急处理
一旦确认危急值,医护人员应立即启动紧急处理程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 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救治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危急值,采取相应的急救手段,如心肺复苏、抗休克、止血等, 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后续观察与记录
观察病情
在紧急处理和救治后,医护人员需持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和预 后。
危急值定义
危急值是指患者生命体征出现严重异常,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指 标。
危急值处理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和处理危急值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能够降低 患者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临床常见危急值
包括血钾、血糖、血钙、血气分析、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异常。
提高危急值处理水平的建议与展望
01
02
03
常见危急值及处理流程ppt课件

7
立即遵医嘱用药,严格掌握静脉补钾原则(速度不 宜过快,每小时不超过1.5g,剂量不宜过多每日不超过 6~8g,浓度不宜过高不超过3g/L,见尿补钾,尿量超过 30ml/h),配送药片指导患者餐后服药减少胃肠道反应。 此时已了解患者近几日进食较少,且长期应用排钾 利尿剂,遵医嘱停用排钾利尿剂并告知患者,指导进食含 钾丰富食物如香蕉、橙汁、红枣、香菇等。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注意病人安全,防体位性低血 压及乏力甚至跌倒,加强陪护。了解低钾症状有无改善, 及时抽血复查电解质。做好护理记录。
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
“危急值”<40mmHg 参考值:80~100mmHg
临床意义:判断有无缺氧及缺氧的程度。
轻度:80~60mmHg;
中度:60~40mmHg;
重度:<40mmHg
16
血气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危急值”>60mmHg或< 20mmHg
参考值:35~45mmHg
5.血浆D-二聚体测定
12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危急值”:>70秒
参考值:20~40秒 临床意义: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目标。 延长提示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或后天 多种凝血因子缺乏。 缩短见于妊高症等高凝状态。
13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危急值”:>30秒(口服抗凝剂者除外)
血钙测定 参考值:2.1~2.55mmol/L “危急值”:<1.6mmol/L ;>3.5mmol/L
21
生化检验—血糖(GLU)测定
• 正常值:3.8~6.1mmol/L • “危急值”: <2.7mmol/L;>22.2mmol/L; • 偏高 :糖尿病、颅脑外伤、生理性增高如餐后 1-2h等。
立即遵医嘱用药,严格掌握静脉补钾原则(速度不 宜过快,每小时不超过1.5g,剂量不宜过多每日不超过 6~8g,浓度不宜过高不超过3g/L,见尿补钾,尿量超过 30ml/h),配送药片指导患者餐后服药减少胃肠道反应。 此时已了解患者近几日进食较少,且长期应用排钾 利尿剂,遵医嘱停用排钾利尿剂并告知患者,指导进食含 钾丰富食物如香蕉、橙汁、红枣、香菇等。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注意病人安全,防体位性低血 压及乏力甚至跌倒,加强陪护。了解低钾症状有无改善, 及时抽血复查电解质。做好护理记录。
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
“危急值”<40mmHg 参考值:80~100mmHg
临床意义:判断有无缺氧及缺氧的程度。
轻度:80~60mmHg;
中度:60~40mmHg;
重度:<40mmHg
16
血气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危急值”>60mmHg或< 20mmHg
参考值:35~45mmHg
5.血浆D-二聚体测定
12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危急值”:>70秒
参考值:20~40秒 临床意义: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目标。 延长提示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或后天 多种凝血因子缺乏。 缩短见于妊高症等高凝状态。
13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危急值”:>30秒(口服抗凝剂者除外)
血钙测定 参考值:2.1~2.55mmol/L “危急值”:<1.6mmol/L ;>3.5mmol/L
21
生化检验—血糖(GLU)测定
• 正常值:3.8~6.1mmol/L • “危急值”: <2.7mmol/L;>22.2mmol/L; • 偏高 :糖尿病、颅脑外伤、生理性增高如餐后 1-2h等。
常见危急值及处理流程以及危急值一览表

、恶心呕吐、乏力嗜睡等低钾表现,初步分析引发 低钾血症的原因。 • 测量脉搏,必要时心电监护。低钾时脉搏缓而弱, 心电图显示T波低平,出现U波。 • 医生查看病人后下达口服和静脉补钾医嘱。
立即遵医嘱用药,严格掌握静脉补钾原则(速度不 宜过快,每小时不超过1.5g,剂量不宜过多每日不超过 6~8g,浓度不宜过高不超过3g/L,见尿补钾,尿量超过 30ml/h),配送药片指导患者餐后服药减少胃肠道反应。
10 、肌钙蛋白
“危急值”:阳性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是诊断心肌梗死的确定性标志物!
11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危急值”:>70秒
参考值:20~40秒 临床意义: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目标。
延长提示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或后天多 种凝血因子缺乏。
缩短见于妊高症等高凝状态。
1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临床意义及处理:
10×109/LPLT计数低于此值,可致自发性出血。 若出血时间待于或长于15分钟,和(或)已有出血, 则应立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
50×109/L在病人有小的出血损伤或将行小手术 时,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100×109/L在病人有大的出血性损伤或将行较 大手术时,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3.37mmol/L血钙浓度超过此值,可引起中毒而出 现高血钙性昏迷,故应及时采取有力的治 疗措施。
5 、血糖
• 正常值:3.9~6.1mmol/L • “危急值”: <2.2mmol/L;>22.2mmol/L;
低血糖
临床表现:严重的饥饿感,发抖,出虚汗,肌无力, 肢冷,头晕,嗜睡,心跳加快,,面色苍白,视力模 糊,手足和嘴唇麻木或刺痛,焦虑不安,情绪不稳, 神智不清甚至昏迷等。
立即遵医嘱用药,严格掌握静脉补钾原则(速度不 宜过快,每小时不超过1.5g,剂量不宜过多每日不超过 6~8g,浓度不宜过高不超过3g/L,见尿补钾,尿量超过 30ml/h),配送药片指导患者餐后服药减少胃肠道反应。
10 、肌钙蛋白
“危急值”:阳性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是诊断心肌梗死的确定性标志物!
11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危急值”:>70秒
参考值:20~40秒 临床意义: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目标。
延长提示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或后天多 种凝血因子缺乏。
缩短见于妊高症等高凝状态。
1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临床意义及处理:
10×109/LPLT计数低于此值,可致自发性出血。 若出血时间待于或长于15分钟,和(或)已有出血, 则应立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
50×109/L在病人有小的出血损伤或将行小手术 时,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100×109/L在病人有大的出血性损伤或将行较 大手术时,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3.37mmol/L血钙浓度超过此值,可引起中毒而出 现高血钙性昏迷,故应及时采取有力的治 疗措施。
5 、血糖
• 正常值:3.9~6.1mmol/L • “危急值”: <2.2mmol/L;>22.2mmol/L;
低血糖
临床表现:严重的饥饿感,发抖,出虚汗,肌无力, 肢冷,头晕,嗜睡,心跳加快,,面色苍白,视力模 糊,手足和嘴唇麻木或刺痛,焦虑不安,情绪不稳, 神智不清甚至昏迷等。
常见危急值及处理方法

第二节 检验危急值
八、血清钙(calcium, Ca) 1.临床意义 (1)<1.6 mmol/L:①神经肌肉系统:出现 全身性痉挛的危险性极高,如喉痉挛、腕足痉挛、 支气管痉挛、癫痫发作甚至呼吸暂停;②心血管系 统: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甚至室颤;③骨骼:慢性 低钙可引起病理性骨折。
第二节 检验危急值
第二节 检验危急值
十一、肌钙蛋白I(TNI);肌钙蛋白T(TNT) 危急值报告界限:TNI>0.5μg/L ;TNT>0.2μg/L
1.临床意义 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及心肌坏死敏感 的标志物。
2.即刻护理措施 即刻卧床休息,避免劳累,保持 环境安静及大便通畅,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复查心 电图,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心肌炎等实施药物治疗 或必要时介入、手术治疗。
第二节 检验危急值
七、血清钠(sodium, Na) 1.临床意义 (1)<120mmol/L:出现脑水肿,表现为头痛、嗜睡
,最终出现抽搐、昏迷和呼吸困难。 (2)>160mmol/L:①神经症状:肌无力,先兴奋后
抑郁、淡漠,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直至抽搐 、幻觉、昏迷甚至死亡;②颅内出血、硬膜下血肿 、大静脉窦血栓形成;③失水严重者休克表现。
第二节 检验危急值
十三、血气pH 1.临床意义 (1)血气pH<7.2:为严重失代偿性代谢性或 呼吸性酸中毒;人可生存的最高酸度为pH6.9。 (2)血气pH>7.55:为严重失代偿性代谢性或 呼吸性碱中毒;人可生存的最高碱度为pH7.7。
第二节 检验危急值
2.即刻护理措施 (1)血气pH<7.2: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护, 保持呼吸道通畅,床旁心电图分析,记录出入量, 开通静脉通路,暂停可加重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 药物,去除引起酸中毒的病因和诱因,遵医嘱应用 药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遵医嘱抽取动脉 血复查血气分析。
常见临床危急值及处理PPT演示课件

10×109/L
50×109/L
100×109/L
600×109/L 1000×109/L
低于此值,可致 自发性出血。若 出血时间长于15 分钟,则应立即 给予增加血小板 的治疗。
在病人有小的出 血损伤或将行小 手术时,若PLT 低于此值,则应 给予血小板浓缩 物。
在病人有大的出 血性损伤或将行 较大手术时,若 PLT低于此值, 则应给予血小板 浓缩物 。
系; • 3.检验可按危急值登记要求详细记录患者本人各种信息、
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检验结果(包括记录重复检测结 果)、向临床报告时间、报告接收人员和检验人员姓名 等。 • 4.必要时检验科应保留标本备查。
16
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图
护士记录项目
①患者姓名、住院号 ②危急值结果 ③接到电话报告时间 ④接收护士姓名 ⑤检验科报告人员姓名
事,在不影响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实验室、临床工作效率,减少电话报告数量 降低重复报警、误报警 定期进行危急值的维护 危急值出现时,要结合临床全面分析评估,排除假性结果
27
危急值的临床意义及处理
1.白细胞计数 :
参考值:(4~10)×109/L
低限0.5×109/L
3×109/L
11×109/L
20
检验科危急项目及范围
项目 K(mmol/L) Na(mmol/L) CL(mmol/L) Ca(mmol/L) 离子钙(mmol/L) GLu(mmol/L) ALT(U/L) AST(U/L) 血AMY(U/L) CK-MB(U/L) 肌钙蛋白(ng/L)
正常范围 3.5-5.5 135-145 95-105 2.25-2.58 1.10-1.34 3.5-6.1 0-40 0-40 0-220 0-25 0-0.1
临床危急值分析及处理

临床危急值分析及处理
对于出现危急值的患者,首先需要及时通知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员。
医
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护士需要密切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针对不同的危急值,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危急值的
处理方法:
1.高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高血糖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等严重
并发症。
处理方法包括及时给予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水平;饮食控制,
避免高糖食物;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等。
2.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可能导致心肌传导性异常,严重时可引起心跳
骤停。
处理方法包括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如香蕉、土豆等;给予离子交换
树脂以促使钾离子排出体外;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等。
3.低钙血症:低钙血症可能导致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处理
方法包括口服或静脉给予钙剂,及时纠正血钙水平;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
摄入,如牛奶、芝麻等。
在处理临床危急值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合作,确保患者得到
及时、有效的治疗。
同时,需要及时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解释患者
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增强患者的配合意愿,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临床危急值的分析和处理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医护
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确保患者
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同时,患者及其家属也需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希望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妥善处理临床危急值,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常见临床危急值及处理[优质PPT]
![常见临床危急值及处理[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5b76531eb91a37f1115c5d.png)
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检验结果(包括记录重复检测结 果)、向临床报告时间、报告接收人员和检验人员姓名等。 • 4.必要时检验科应保留标本备查。
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图
护士记录项目
①患者姓名、住院号 ②危急值结果 ③接到电话报告时间 ④接收护士姓名 ⑤检验科报告人员姓名
检验科发现并确认危急值 检验科电话通知相关病区护士 病区护士接受电话报告并记录
• 危急值应用的复杂性 • 危急值报告涉及实验室、护理部、临床医生,直接关系到
患者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 如何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 • 标准指南 • CAP关于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范围标准指南和调查报告可
作为临床实验室设置和调整危急值项目参考依据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现状
• 医院实际情况
根据医院规模、专科特色、标本 量等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验室和临 床要求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如县级 医院,可把危急值的高低线设的宽一 点。
1.“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 态
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 严
重后果。 2.“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
作 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
增 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
技பைடு நூலகம்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方式及流程
2009年中国医院协会发布《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 建立临床实验室危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6.1 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6.2“危急值”报告应有可靠途径且检验人员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 的急危重症患者。 6.3“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认定,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 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 凝血活酶时间等 6.4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 量控制措施,如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并认 真落实。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诊所、妇幼保健院、和以提供各类临床实验室检查为 服务手段的单位或机构。
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图
护士记录项目
①患者姓名、住院号 ②危急值结果 ③接到电话报告时间 ④接收护士姓名 ⑤检验科报告人员姓名
检验科发现并确认危急值 检验科电话通知相关病区护士 病区护士接受电话报告并记录
• 危急值应用的复杂性 • 危急值报告涉及实验室、护理部、临床医生,直接关系到
患者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 如何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 • 标准指南 • CAP关于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范围标准指南和调查报告可
作为临床实验室设置和调整危急值项目参考依据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现状
• 医院实际情况
根据医院规模、专科特色、标本 量等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验室和临 床要求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如县级 医院,可把危急值的高低线设的宽一 点。
1.“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 态
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 严
重后果。 2.“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
作 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
增 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
技பைடு நூலகம்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方式及流程
2009年中国医院协会发布《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 建立临床实验室危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6.1 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6.2“危急值”报告应有可靠途径且检验人员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 的急危重症患者。 6.3“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认定,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 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 凝血活酶时间等 6.4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 量控制措施,如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并认 真落实。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诊所、妇幼保健院、和以提供各类临床实验室检查为 服务手段的单位或机构。
常见危急值及处理流程

常见危急值及处理流程
目录
• 常见危急值 • 处理流程 • 注意事项 • 改进与优化
01 常见危急值
血液检查危急值
总结词:血液检查危急值是指某些异 常的血液指标,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
全构成威胁。
详细描述
血红蛋白低于70g/L,提示严重贫血, 可能导致心悸、气短等症状,需紧急 输血治疗。
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可能引 发出血不止,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并输注血小板。
上报。
对危急值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追踪
1 2
建立完善的危急值处理记录制度
要求医护人员对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接 收到报告的时间、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
实施危急值处理的追踪制度
对处理过程进行全程追踪,确保处理措施得到有 效执行,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3
定期分析危急值处理记录
对记录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处理流程, 提高处理效率。
提高医护人员对危急值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01
加强医护人员对危急值的认识
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对危急值重要性的认识。
02
提升医护人员的应对能力
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在面对危急值时的应对
能力。
03
建立危急值处理的考核机制
将危急值处理能力纳入医护人员的考核体系,激励医护人员主动学习和
医生响应
医生在接到报告后,应立 即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 施。
紧急处理
紧急处理原则
针对危急值所对应的疾病 或情况,采取相应的紧急 处理措施,如药物治疗、 紧急手术、抢救等。
患者监测
在紧急处理过程中,应对 患者进行密切监测,观察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目录
• 常见危急值 • 处理流程 • 注意事项 • 改进与优化
01 常见危急值
血液检查危急值
总结词:血液检查危急值是指某些异 常的血液指标,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
全构成威胁。
详细描述
血红蛋白低于70g/L,提示严重贫血, 可能导致心悸、气短等症状,需紧急 输血治疗。
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可能引 发出血不止,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并输注血小板。
上报。
对危急值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追踪
1 2
建立完善的危急值处理记录制度
要求医护人员对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接 收到报告的时间、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
实施危急值处理的追踪制度
对处理过程进行全程追踪,确保处理措施得到有 效执行,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3
定期分析危急值处理记录
对记录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处理流程, 提高处理效率。
提高医护人员对危急值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01
加强医护人员对危急值的认识
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对危急值重要性的认识。
02
提升医护人员的应对能力
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在面对危急值时的应对
能力。
03
建立危急值处理的考核机制
将危急值处理能力纳入医护人员的考核体系,激励医护人员主动学习和
医生响应
医生在接到报告后,应立 即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 施。
紧急处理
紧急处理原则
针对危急值所对应的疾病 或情况,采取相应的紧急 处理措施,如药物治疗、 紧急手术、抢救等。
患者监测
在紧急处理过程中,应对 患者进行密切监测,观察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