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阻塞的临床治疗新应用

合集下载

泪道探通联合药物留置治疗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

泪道探通联合药物留置治疗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

泪道探通联合药物留置治疗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索一种治疗鼻泪管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的简便方法。

方法对46例鼻泪管阻塞及慢性泪囊炎行泪道探通扩张,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mmc),并灌注典必殊眼膏,术后泪道冲洗6~12个月。

结果治疗的46例46眼中,治愈30眼,好转12眼,无效4眼,总有效率达91.30%。

结论采用泪道探通扩张联合灌注典必殊眼膏治疗鼻泪管阻塞及慢性泪囊炎是一项方便经济、可操作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泪囊炎,鼻泪管阻塞;典必殊眼膏;泪道探通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可引起溢泪、流脓等长期性不适,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又是个潜在感染病灶,可导致內眼手术的感染。

目前治疗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很多,传统上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创伤大,亦存在复发可能。

我院于2008年~2010年采用泪道探通扩张联合灌注典必殊眼膏治疗鼻泪管阻塞及慢性泪囊炎,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门诊治疗鼻泪管阻塞及慢性泪囊炎46例(46眼),男性14例,女性32例,年龄为28~65岁,病程3个月~8年,其中单纯鼻泪管阻塞32例,慢性泪囊炎14例,排除外伤所致。

1.2治疗方法:用棉签蘸取倍诺喜滴眼液(含0.4%盐酸奥布卡因)置于患者眼内眦角行表面麻醉5分钟,庆大霉素、利多卡因及生理盐水混合液充分冲洗泪道,至无脓性分泌物返流,6~8号空心泪道探针自下泪小管推进,触及骨壁后垂直旋转后靠近眉弓,使顶端进入骨性鼻泪管,此时另一手示指轻抵泪前嵴上,然后往鼻泪管推进探针,匀力探通阻塞部位后向探针中注入少量生理盐水以确认探通,并将探针留置20 min,20 min后用1ml注射器抽取0.2 mg/ml 丝裂霉素c(mmc)0.5ml接于探针上,边退针边于鼻泪管阻塞部位注药,3分钟后,经探针注入生理盐水充分冲洗泪道,然后经探针将典必殊眼膏注入阻塞部位,边退针边注入眼膏,直至充盈泪囊及鼻泪管,再退出探针。

泪道探通术联合典必殊眼膏填充治疗婴儿泪道阻塞的临床研究

泪道探通术联合典必殊眼膏填充治疗婴儿泪道阻塞的临床研究

泪道探通术联合典必殊眼膏填充治疗婴儿泪道阻塞的临床研究目前,婴儿泪道阻塞是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一些患儿常常出现眼泪多、眼屎多、结膜充血等情况,给患儿的生活和饮食带来不便,也给家长带来困扰。

泪道阻塞的病因很多,包括先天性的泪道发育畸形、泪道内膜功能障碍、泪道外伤等因素,而且泪道阻塞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使患儿发生严重的化脓性泪囊炎等并发症,因此及早给患儿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泪道探通术结合典必殊眼膏填充治疗婴儿泪道阻塞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优势在于手术创伤小、恢复迅速,且能够有效预防泪道再次堵塞,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焦虑。

本文旨在探讨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和参考。

一、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确诊为泪道阻塞的婴儿85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48例。

年龄介于3个月至18个月不等。

患儿均有眼泪多、眼屎多、结膜充血等症状,经泪道造影检查确诊为泪道阻塞。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接受泪道探通术联合典必殊眼膏填充治疗。

手术过程中,患儿在全麻下,医生通过鼻孔插管,将锥形刀沿着泪小管皮肤上下2厘米处作切口,然后放入导丝,逐层扩张至通畅。

术后患儿取出导丝改用生理盐水冲洗泪小管,然后擦干,然后在泪小管内填充典必殊眼膏,每天两次,持续3个月。

1.3 观察指标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随访患儿,观察其眼泪多、眼屎多、结膜充血等症状的缓解情况。

另外也观察患儿术后是否出现感染、再次堵塞等并发症。

二、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并发症。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患儿的眼泪多、眼屎多、结膜充血等症状明显缓解,且没有再次发作。

通过泪道造影检查发现,术后泪道通畅,无再次堵塞的现象。

三、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泪道探通术联合典必殊眼膏填充治疗婴儿泪道阻塞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手术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

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狭窄或阻塞的临床疗效

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狭窄或阻塞的临床疗效

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狭窄或阻塞的临床疗效作者:张珺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究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狭窄或阻塞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我院今年收治的泪道阻塞或者狭窄患者中选取41例,均用泪道置管术对上述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术中、术后产生的一些并发症情况及相应处理方法。

结果:对上述41例患者(53只眼)均完成了泪道置管手术,经末次随访调查发现,共治愈29例(54.72%),有效16例(30.19%),无效8例(15.10%),总有效率高达84.91%。

在手术过程中,发现有2只眼泪道结构破坏(1只眼鼻泪管假道、1只眼泪小管假道),1只眼下泪小管裂伤,手术后1只眼球复视、4只眼内眦部磨(2只眼角膜上皮粗糙、2只眼泪阜肥大)、13只眼内眦部痒、19只眼泪囊区疼痛不适、3只眼戴管过程中出现脓性分泌物,2只眼引流管脱出于鼻腔,15只眼拔管仍旧有流泪的症状,并对上述症状给予相应的处理。

讨论:临床上泪道置管术用来治疗泪道阻塞和狭窄是安全且有效的,但是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多且频繁发生,要注意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手术前应对患者的鼻腔进行全面的评估,保护患者的泪小点,尽可能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泪道置管术;泪道狭窄;阻塞;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5-0070-02泪道阻塞和狭窄通常是目前最为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由于外伤或者有异物进入导致泪道黏膜发生感染病变,或者患者的泪道发育异常而损伤泪道,导致泪道出现阻塞或者狭窄,通常有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以及鼻泪管狭窄。

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流泪、流脓等,若不能对其施加有效的治疗手段,很有可能引起泪囊炎,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

目前治疗泪道阻塞或者狭窄的最常用方法是泪道置管术,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创伤性小等特点,以往研究对于其治疗泪道阻塞或者狭窄的临床疗效报道较多,而对于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处理报道较少,本文目的是探讨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或者狭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研究方法如下。

中医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的泪囊炎与泪道堵塞问题治疗

中医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的泪囊炎与泪道堵塞问题治疗
特点
中医眼科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 治,注重调节人体内部环境,采 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 灸、推拿等。
中医眼科的重要性与应用
重要性
中医眼科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许多眼病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 和效果,尤其在慢性眼病和功能恢复 方面具有优势。
应用
中医眼科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为患 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也为中 医学科的发展和传承做出贡献。
缩短疗程
提高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加快病情的恢复进程 ,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能够更快地恢 复视力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因病致 残的风险。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
某患者因泪囊炎与泪道堵塞问题就诊 ,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炎症得到
患者张某,男,28岁,因突发泪道堵塞就诊。中医辨证为外感风寒、内生湿热。治疗以疏风散寒、清热利湿为原 则,采用针灸和中药外敷相结合的方法,一周后症状缓解。
04 现代医学对泪囊炎与泪道 堵塞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01
02
03
抗生素滴眼液
用于控制泪囊炎的感染, 减轻炎症反应。
抗炎药物
用于减轻泪囊炎引起的肿 胀和疼痛,如非甾体类抗 炎药。
中医诊疗泪囊炎与泪道堵塞的原则为 “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 情和体质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 敷、针灸、按摩等,可根据患者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中医诊疗泪囊炎与泪道堵塞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患者李某,女,45岁,因长期流泪、眼红、眼痒等症状就诊,诊断为慢性泪囊炎。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湿热内 蕴。治疗以养阴清热、利湿解毒为原则,采用中药内服和外敷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两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

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治疗探导

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治疗探导

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治疗探导摘要:近年来,在泪道阻塞性疾病(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s,ldod)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涌现出了很多新的治疗方法。

我们综述了ldod的药物治疗、泪道探通冲洗治疗、泪囊区按摩治疗、激光泪道成形治疗、高频电灼治疗、泪道支架或人工泪管、手术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探导。

关键词:泪道阻塞;治疗;探导中图分类号:r2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02泪道阻塞性疾病(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s,ldod)理想的治疗方案是需要根据完整诊断所制定的最佳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在ldod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涌现出很多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此作探导。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ldod方法的基础,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1]。

临床要以用药目的选定用药品种、剂型、用药途径和方法。

目前用于临床的药物主要有:抗菌药、防止泪道粘膜粘连的药物、促进泪道粘膜组织修复的药物及一些具有综合药理作用的中药制剂。

2 泪道探通、扩张和冲洗泪道探通和冲洗,既是检查也是治疗。

对于已经探通的泪道,需要定期扩张,以免再次发生阻塞。

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通过泪道探通、扩张和冲洗可治愈。

目前多主张合并置泪道支架治疗。

泪道探通需要注意不要造成假道,方法是动作要轻柔,遇到阻力,不要强行向前探,如果探针在离泪小点附近即遇到阻力,要注意调整眼睑的位置和张力,以防泪小管打折而产生阻力,如果探针在接近泪囊内壁处遇到不是骨性阻力,而是软性阻力,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不能马上就转向鼻泪管方向强行探通,而是回退,改变方向再进入。

3 泪囊区按摩治疗主要用于新生儿鼻泪管下口阻塞,需要注意的是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儿家属按正确的手法按摩,并叮嘱需按期复查,若出现局部红、肿、痛等急性泪囊炎发作的情况要及时复诊。

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

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

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关键词] 泪道阻塞;泪囊炎;高频电烧灼术;硅胶管[key words]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acryocystitis; high frequency electric cauterization; silica gel pipe泪道阻塞性疾病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3%眼科门诊患者患有泪道阻塞性疾病。

泪道阻塞常导致溢泪,病情严重者还可发展为急慢性泪囊炎,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泪液对面部的浸渍易导致湿疹,影响容貌,对患者的身心均有损害。

泪囊炎作为眼部的感染灶可向眼球及眶内蔓延,造成不良后果,为内眼手术的禁忌证[2]。

目前治疗泪道阻塞的方法很多,但效果均不十分理想,我院采用高频电灼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7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泪道阻塞(包括慢性泪囊炎)患者63例114眼,其中,男11例,年龄52~74岁,女52例,年龄31~77岁;单纯泪道阻塞45例83眼,合并慢性泪囊炎18例31眼。

所选患者均排除鼻腔疾病和未经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1.2 仪器wzc-ⅲ泪道高频治疗仪(220 v,50 hz,0~150 w,昌邑市同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制硅胶管、7号钝头腰椎穿刺针、7~10号泪道探针、导钩等常规泪道探通器材。

1.3 方法1.3.1 硅胶管的准备将外径为0.68 mm的硅胶管剪为12.5 cm 长,取一段长6 cm的细尼龙线,两端对折,打结,将线结塞入硅胶管管径内,露出管口约1.5 cm,另取一段尼龙线,在线结与管口之间打结,使管内线结不能被拉出管口。

硅胶管另一端采用同样方法处理。

低温等离子消毒备用。

1.3.2 术前准备高频电灼术前先行泪道冲洗,明确阻塞部位,对慢性泪囊炎脓性分泌物较多者应提前冲洗泪道,并取分泌物培养,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滴眼治疗,待患眼分泌物呈白色且量较少时再行手术。

泪道疾病及治疗

泪道疾病及治疗

5.用钻头钻前泪嵴,当钻头过鼻 粘膜之前,应抽出鼻腔棉片。在 后泪嵴处将骨质通破,孔的直径 约12mm。 6.作“I”形鼻粘膜切口,形成前 后两鼻粘膜瓣。 7.用原先预置的4/0肠线,将鼻 粘膜和泪囊的后瓣相对缝合后结 扎。 8.用两根预置的4/0肠线将鼻粘膜 前瓣和泪囊前瓣吻合。缝合眼轮 匝肌、皮下组织和皮肤。七天拆 除皮肤缝线。
手术治疗包括泪道激光治疗和鼻泪道吻 合术等。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是鼻泪管远端口的 Hasner瓣的膜性阻塞。有5%一7%新生儿 发病,1/3患儿为双侧,有些人出生后4~6 周,自行打开,极少数新生儿呈现一蓝色 扩张囊。囊的形成可能是羊水积留所形成 的羊膜液囊肿或者是泪囊和鼻泪管内的物 质浓缩沉积所致。
泪道疾病及治疗
概述
泪液分泌部:泪腺
泪 道:上、下泪小点和相小管、泪总管、泪囊
及鼻泪管。
几个概念: 泪液泵
泪溢:排出受阻,泪液不能流人鼻腔而溢出眼睑 之外
流泪:泪液分泌增多,排出系统来不及排走而流 出眼睑外
泪道的解剖
泪道由 泪点、泪小管、 泪总管、泪囊、鼻泪内眼角可能出现发红,分泌物增多 并有刺激症状,一般在1-2周内消失;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4、同时还应避免将内眼角硅胶管自行拔出, 如少量脱出可自己用棉签向内眼角轻轻推回, 如脱出较多,自行复位不了可先用胶布将硅胶 管固定于鼻梁处,待白天及时到医院就诊,或 到当地医院耳鼻喉科从鼻腔把硅胶管拉回鼻腔, 千万不要从眼角处往外拉出硅胶管,更不能自 行剪断硅胶管,否则容易形成泪囊异物,或将 脓性分泌物从鼻腔带入泪囊引起慢性泪囊炎;
点。
3.将线状硅管置入泪小管内,缝 合固定在睑缘处数周。以防止愈
合粘连。
4.也可以采用激光治疗,优点是 在泪小管内不用置入硅管,较少

泪道阻塞疏通治疗器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分析

泪道阻塞疏通治疗器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分析

慢性 咳嗽的病 因复杂 ,治疗 手段单一 ,诊断 困难 ,临床上失治误 治较多 ,临床上对 所有患者都实施所有怀疑项 目的检查 是不可行也没 有必要 的,这就 要求医生在诊疗过程 中,尽 可能的结 合患者的病 史和 体检提示 ,由简入繁 的选 择检查项 目,务必针对病 因治疗 ,必需时可 进行诊断性治疗 ,进一步明确诊 断。 参考 文献 【 1 J 徐永健 , 许淑 云. 慢性咳 嗽的诊断策 略[ J ] . 中国医师进修杂 志, 2 0 0 7 ,
器治疗 患者 的泪道 阻塞具 有较 好 的临床 治理 效果 ,值 得 临床 的推 广 使用 。
【 关键 词】 泪道 阻塞 ;泪道 阻塞疏通 器 ;临床 效果
中 图分类 号 :R 7 7 7 . 2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2 1 — 0 1 2 8 — 0 2
l 2 8 ・临床研究 ・
予 重视或经济条件 、医疗条件等 多方 面因素 ,未能及时 明确病 因 ,使
J u l y 2 0 1 3 , V o 1 . 1 1 , No 。 21 气管哮喘的可能性大 大增 加,故病因诊断是其发现和 治疗 的关键。 胃 食管反流性咳嗽也是慢性 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 ,其 中1 6 例 患者唯一 的 症状 即为咳嗽 ,其主 要的诊 断方法为 胃镜或食管镜检查 ,通过这些检 测可 以明确返流性食 管炎的改变 ,通过对食管值 的测定,可 以发现酸
泪道 阻塞时临 床中常见的 眼科疾病 ,患者常表 现为溢泪 、泪囊炎 等疾病 。 目前对 于泪道 阻塞 的治疗 有很多 的方法 ,例如利用泪道 阻塞 疏通 、激 光泪道成形术 、抗菌 素泪道注入等 多种方法 进行泪道 阻塞 的 临床治疗 。本文主要研究利 用泪道阻塞疏通器治疗 泪道阻塞 ,观察 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泪道阻塞的临床治疗新应用
发表时间:2009-07-07T17:13:54.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3期供稿作者:朱玉国 (黑龙江省萝北县中医院五官科黑龙江萝北 15
[导读] 探讨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管作为义管应用于22例泪道阻塞探通术后复发患者、7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中,并观察其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072-02 【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管作为义管应用于22例泪道阻塞探通术后复发患者、7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中,并观察其疗效。

结果 22例泪道阻塞患者拔除置管后均通畅,7例拔除置管的泪小管断裂患者中通畅者6例。

结论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管提高了泪道阻塞和泪小管断裂吻合的成功率。

【关键词】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管泪道阻塞泪小管断裂
泪道阻塞,泪小管断裂是眼科的常见病,泪道阻塞一直采用泪道冲洗和探通治疗,但术后再堵塞比例高。

泪小管断裂吻合难度大效果差。

我科自2004年以来对22例泪道探通术后复发患者和7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试用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管治疗,疗效较好。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泪道阻塞探通术后再堵塞患者22例24眼,男16例,女6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6岁;双眼2例,单眼20例;泪小管断裂患者7例,均为单纯下泪小管断裂:男7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4岁;均为单眼。

1.2手术方法
1.2.1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管在泪道阻塞探通术后复发患者中的应用患者取坐位,用浸有1%地卡因棉片放在患眼内眦部约5min。

取下棉片,用泪道探针垂直插入泪小点深约1.5mm,向外旋转90°,水平进入泪小管触及鼻骨壁时向上旋转90°,向鼻泪管及鼻腔方向缓慢进针约2~3cm。

有落空感即可,将泪道探针取出,将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管(内有钢丝芯)重复上述操作后将钢丝取出。

将空心麻醉管留置在泪道中,把吸有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注射液的约3ml 5号针头的空针接在置管尾部,缓缓注入药液约2ml,药液自鼻腔流出或咽下,于鼻镜下以蚊式钳夹取鼻腔内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管拉出鼻孔于泪点段以5-0丝线固定后用胶布固定于同侧鼻根部,术毕,环丙沙星眼液,地塞米松眼液点眼2次,日,置管,1.2个月后拔管。

22例患者拔除置管后均通畅。

随访3~12个月无复发。

1.2.2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

所有病例均在24h内清创、止血。

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沿泪小管解剖走行径路仔细查找泪小管鼻侧断端,断端呈一淡粉红色或微白色管腔组织,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并经注水试验证实后,泪点扩张器扩张泪小点,自相应泪小点插入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管(内带钢丝芯),出颞侧断端入鼻侧断端,进而按泪道探通方式插入鼻泪管约至鼻底,抽出钢丝芯,以5-0丝线吻合泪小管断端3针,缝线应穿行泪小管周围的纤维组织而不要穿通管壁,分层缝合皮下组织、黏膜及皮肤组织。

将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管两端用5-0丝线连接固定后用胶布固定于鼻根处,术后全身用抗生素,7天拆除皮肤缝线。

患眼局部点用地塞米松,环丙沙星眼液,2次,日,置管。

留置2个月后拔管。

2 讨论
泪道阻塞探通术后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管的留置,是为了防止泪道创面粘连,而且还可通过导管进行泪道冲洗,达到抗炎引流,促进泪道上皮修复的目的,从而恢复正常的导泪功能。

优点:(1)大大降低了泪道再阻塞的发病率。

(2)避免了病人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痛苦。

(3)经济方便。

缺点:因置管尾端固定在患者鼻根部,对患者生活造成不便。

参考文献
[1] 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56-657.
[2] 孙平.影响泪小管断裂吻合修复的原因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2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