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教案 岳麓版必修1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4.国家元首、政府和议会之间的关系 议会制共和制: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需辞职或呈 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总统制共和制:政府由当选总统组织,政府对总
统负责,总统行使权力时,对议会不负政策上的责 任,议会只有在总统违反宪法时,才能对总统提出 弹劾。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投不信任票,使总统和 政府辞职,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阅读课本第一目:
1.18世纪时法国的社会状况怎样? 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国家的最高权力 机关是什么?此时颁布的政治性文件是什么? 3.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是什么,宪法确定 的国家整体及原则分别是什么?
要求:1.迅速搜索目标答案 2.做好标注 3.时间:4分钟
学生展示 一、“共和国万岁!”
君主专制下的法国
3、国家权力中心在哪?
4、据宪法内容,你判断该宪法确立法国是什么 政体?
立 法 权
众议院——普选 国民议会
参议院——间接选举
总统——议会产生,国家元首 军队统帅,任命部长
内阁——总统命令经各部部长 副署
行 政 权
向 议 会 负 责
司法权
学生展示
相同点
试分析以英国为代表 的议会制共和制和以美国、 法国为代表的总统制共和 制的异同。
4、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叙 述,不正确的是 A、共和派与保皇派激烈斗争的结果 B、该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由 选举产生 C、标志着法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共和 政体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马赛曲》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 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 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 我们的祖国鲜血满地, 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 到处在残杀人民! 他们从你的怀抱里, 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 公民们,武装起来! 公民们,投入战斗! 前进,前进, 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教案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法国的等级制度、《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和内外措施、法国政体的反复演变和结局;通过对英美法政体的比较,提高对历史发展特定性的认识;通过对法国整体反复性的学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法国共和制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艰难性的认识,提高抗挫折的能力,认识民主建设的艰难性和必然性。
二、教学重点:法国1875年宪法三、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教材,参照导学提纲的知识体系,学会按照历史概念的要素组成来分析整合教材,形成依托教材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所列问题的思考分析,学会从整体角度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同类问题的比较,掌握分析、认识问题的角度。
认识历史条件与近代社会转型的关系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五、主要探究活动:法国共和制政体是怎样确立的?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789年,在专制君主制统治下的法国,爆发了革命。
这场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使整个欧洲大陆目瞪口呆。
它遭致了几乎所有的欧洲旧王朝的联合武装干涉,它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成为近代最深入人心的口号;因而这场革命以“大革命”的响亮称谓载入史册。
但是,大革命却没能在法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新制度。
法国政治陷入了长期的动荡,各派政治力量角逐国家权力,社会处于不断的紧张状态。
回顾法国近代政治体制的演变,可以使我们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讲授新课一:法国大革命与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 法国大革命课堂设问一:识读《层层压迫下的法国农民》图,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
提示:当时的全国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三等级处于被统治地位,深受压迫。
课堂设问二:看书本上的《网球场宣誓》图,想一想,第三等级代表为什么进行网球场宣誓?宣誓的内容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提示:第三等级代表退出三级会议,自行组成国民议会,通过了著名的网球场誓言:在没有制定出法兰西宪法之前议会决不解散!说明当时的主要任务都是围绕着制定宪法、限制王权而展开的。
高中历史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备课资料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走向共和的困难历程备课资料岳麓版必修1打破思路同学们经过初中的历史学习,对大张旗鼓的法国大革命及几乎战胜整个欧洲的拿破仑有着较为深刻的印象,在此期间所成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初中课本中也都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但对法兰西第一帝国消亡后,法兰西政体的演变过程却认识得不甚详尽,固然,初中课本也曾在一些其余章节介绍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同学们却很难将它们联系起来掌握理解。
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大家系统掌握法国共和政体成立的过程。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要注意办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经过讲堂板书及课后总结的方式,让同学们形成一条清晰的法国政体演变的线索,即:君主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 1791 年)——第一共和国( 1792 年)——第一帝国( 1804 年)——第二共和国( 1848 年)——第二帝国( 1852 年)——第三共和国( 1875 年)。
对于这条线索的形成,假如只凭课上讲解是很难形成的,重点是在学习完本课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同学们自己总结,这样就很简单掌握了。
在大家掌握法国走向共和的这条线索后,要进一步引导大家剖析这一过程的漫长与波折,进而使大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
(2)对于课本中提到的一些重要的文件要掌握它的内容及意义,进而表现它们在法国走向共和过程中的作用。
如《人权宣言》,它的主要意义能否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封建等级制度,对于这一点我们能够经过引导同学们阅读课本对于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称呼变化的小字,并思虑:这类称呼的变化说了然什么?进而得出以上认识。
再如《拿破仑法典》,它确定了自由和同等原则、全部权原则和契约原则,是第一部财产阶级的民法典,它确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例范。
由此能够看山,拿破仑固然加冕称帝。
恢复了一些旧制度。
特别是等级制度,但他其实不是一个封建的皇帝,而是一个保护了大革命成就,代表了财产阶级利益的皇帝,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拿破仑在法国走向共和中的作用。
岳麓版高一历史第10课学案

高一历史教学案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一、课标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认识法国共和体制。
二、重、难点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难点:法国共和制的特点三、考点落实考点一创立共和国1、18世纪,法国处在统治之下,全国被分为三个等级:教士、贵族和平民。
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第三等级主要由、城市平民和组成,处于被统治阶级,深受压迫。
2、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三级会议转变为,成为法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同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简称。
1791年9月,制宪议会颁布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
规定法国为制国家,实行原则。
3、1792年9月,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大会通过了废除的决议,次日,国民大会正式宣布法国为。
考点二历史的曲折与反复1、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加冕称帝,改法兰西共和国为,拿破仑逐步恢复了一些旧制度,尤其是。
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在法国复辟。
1830年7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复辟王朝,建立临时政府,拥戴奥尔良公爵为国王,建立了。
2、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成立了法兰西。
在12月的选举中,路易·波拿巴以绝对多数票当选共和国总统。
1852年,路易·波拿巴加冕称帝,建立起法兰西。
考点三民主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1870年,普法战争的惨败,导致帝国垮台。
就此破灭。
1875年1月,国民议会通过宪法,确立法国为。
它的颁布标志着的最终建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共和派和人民群众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制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在议会选举中,取得胜利。
定为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日。
四、解题训练1、英国、法国两国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主要在于:A、封建国王与议会矛盾尖锐B、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C、社会等级森严D、封建统治者遭遇财政危机2、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是: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C、《1791年宪法》D、《拿破仑法典》3、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后,政体发生了很大变化。
岳麓必修一教案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本课延伸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过程,将比较的问题放到第12课后的“自我测评”中,这样既合新的课程理念。
本课第一目“共和国万岁”,讲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政体的变化:封建帝制一君主立宪制一共和制。
第二目“拿破仑神话”,讲第一帝国时期对大革命成果的继承巩固及某些方面的倒退(如恢复旧制度)和第二帝国时期的政治变动,还讲了大革命以来法国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反复斗争: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一法兰西第一帝国一王朝复辟一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一法兰西第二帝国。
第三目“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讲第二帝国垮台以后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
法国的民主共和政体历经与君主制的艰难斗争最终确立起来,成为贯穿本课的主要线索。
学生分析法国大革命的经过和拿破仑建立的第一帝国及其覆灭等知识在初中时已经讲过,这里不必过多讲解。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和1875年宪法发前几乎没有涉及到,应该作为课文的重点与难点,详细讲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插入了更多的历史图片,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
也可以提前组织学生从网上下载精美图片,协助教师制作课件,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法国共和政体建立的艰难过程:法兰西王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
二、能力与方法1 记住《人权宣言》、法国1791年宪法、《拿破仑法典》、法国1875年宪法的基本内容,以及历届法国共和制共和制的特点。
2 比较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权力的异同。
3 通过课本所引《1875年宪法》的原始材料,认识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了解法国与中国一样曾是千年封建王国,君主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民主共和制的做法一时还难以深入人心。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1)法国议会制共和制政体的确立背景:①17、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君主专制国家,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②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平等,提倡法治、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③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过程:①1789年,建立君主立宪制②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③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④1830年,奥尔良公爵建立“七月王朝”⑤1848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⑥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⑦1870年,共和派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⑧1875年,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内容:①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
参议院间接选举,众议院直接②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任期7年,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巩固: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普遍接受共和思想,选举中,共和派胜利②议会对宪法修改补充,《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为国庆日,堵塞了复辟之路意义: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2)德意志帝国的体制德意志的统一背景:①14世纪以来,德意志陷入封建割据状态,法国大革命对德意志产生极大震撼,德意志爱国人士要求统一②德意志一些邦国推行了立宪改革③19世纪中期,普鲁士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过程:①1864——1870年在首相俾斯麦的策划下,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②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德意志帝国宪法时间:1871年4月政体: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内容:①帝国实行联邦制,权力归中央政府,各邦保有一些民政自主权②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有权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国会,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③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联邦议会间接选举产生,帝国国会直接选举产生评价:①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帝国国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②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帝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③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德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④帝国的专横统治引起了社会不满,把德国拖进了一战的灾难【精选例题】1.(2008年江苏历史16)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1875年宪法内容(法国共和政体的特点) (行 政 权)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法国国旗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法国大革命
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法国大革命
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三级会议 制宪议会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简称《人权宣言》)
主要内容:
一.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 由平等的; 二.自由、财产、安全和反 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 权; 三.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四.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 犯的权力。
你 知 道么 ?
这个 建筑是 为纪念 什么事 件而修 建的?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战果辉煌 多次打败 反法同盟
转向领土扩张: 战争性质变化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 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 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 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法国近代政体的演变
课堂总结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通过对法 国共和政体建立的曲折过程的了解,我们 认识到任何先进社会制度的建立都要同落 后顽固势力作殊死的搏斗,但是从专制走 向法制,是人类历史的必然,法国共和政 体的艰难建立过程充分向我们展示了这一 点。
二、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宪法》)
1875年宪法确立的法国政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教案 岳麓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教案岳麓版必修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法国的等级制度、《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和内外措施、法国政体的反复演变和结局;通过对英美法政体的比较,提高对历史发展特定性的认识;通过对法国整体反复性的学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参照导学提纲的知识体系,学会按照历史概念的要素组成来分析整合教材,形成依托教材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所列问题的思考分析,学会从整体角度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同类问题的比较,掌握分析、认识问题的角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法国共和制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艰难性的认识,提高抗挫折的能力,认识民主建设的艰难性和必然性。
重点知识:1875年宪法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知识:法国政体多次反复的原因主要探究活动:法国共和制政体是怎样确立的?问题思考:1、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是怎样进行政治民主化建设的?从法国政体的多次反复中,你得出了什么认识?阅读课本P63右边最上方的一段引言,指出:“1789年瘟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拿破仑扩散“1789年瘟疫”?为什么说拿破仑是“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3、1789——1875年,法国政体经过了几次反复?在漫长的反复过程中,法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简述《拿破仑法典》、1875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知识体系和基础知识的落实:共和制在法国的首次确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背景①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原因——阶级矛盾的尖锐激化:18世纪,法国仍处于之下,森严。
一、二等级包括和,是统治阶级。
第三等级主要由、城市平民和组成,深受压迫,是被统治阶级。
B.爆发:年月,法国大革命爆发,这是一场革命。
②资产阶级民主建设的进行制宪会议的建立和职能: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正在开会的转变为,成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教案岳麓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1.熟悉法国共和制确立的历程,记住《人权宣言》、法国1791年宪法、《拿破仑法典》、法国1875年宪法的基本内容,理解法国共和制的特点。
2.比较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权力的异同。
3.通过课本所引《1875年宪法》的原始材料,认识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点。
4.通过学习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认识历史条件与近代社会转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法国1875年宪法三、教学难点:认识历史条件与近代社会转型的关系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789年,在专制君主制统治下的法国,爆发了革命。
这场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使整个欧洲大陆目瞪口呆。
它遭致了几乎所有的欧洲旧王朝的联合武装干涉,它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成为近代最深入人心的口号;因而这场革命以“大革命”的响亮称谓载入史册。
但是,大革命却没能在法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新制度。
法国政治陷入了长期的动荡,各派政治力量角逐国家权力,社会处于不断的紧张状态。
回顾法国近代政治体制的演变,可以使我们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讲授新课:设计意图歌曲引入播法国国歌《马赛曲》制造气氛师:同学们在谈到法国时就会想到巴黎铁塔,凯旋门,浪漫,在启蒙思想的指引下,法国人民对民主共和追求,不懈斗争,终于将法国建成资产阶级共和国,现在我们穿过历史的隧道,去探讨法国的民主共和政体时怎样一步步确立的?。
显示法国国旗。
(电脑显示: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学生体会三色旗代表自由、平等、博爱师:结合课本内容共同探究法国大革命发生的背景。
第三等级的代表为什么进行网球场宣誓?说明了什么?以问题教法开始,由易到难设计题目,引导学生把特定了历史事件放到宏观历史背景下分析,有利于化难为易小组探究得出结论:到黑板画出法国在封建统治下的三个等级的关系,得出结论:封建统治和森严的等级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师: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归纳大革命的进程?学生操作:黑板画出革命的进程:爆发-通过-颁布-成立共和国师:探究:《人权宣言》有哪些具体内容?体现了哪些理想和原则?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实行什么体制?后来为什么成立了共和国?生:后来国王跑了,人民通过决议,决定成立共和国老师解析讲解:1791年9月,制宪会议颁布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7 91年宪法。
《人权宣言》是宪法的前言即指导原则。
在正文中,宪法宣布要“坚定地废除损害自由和权利平等地制度”。
公民享有《人权宣言》中规定的自由权利,还增加了迁徙、集会、请愿、信仰、言论、出版、结社等自由权利。
宪法体现了国家的性质和体制——君主立宪制。
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选举产生的一院制立法议会,行政权归国王,司法权由选举产生的法官掌握,实行司法独立。
在选举制度上,按照公民纳税额来确定选举权。
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享有选举权,未达到者无选举权。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得出结论:1)1791年宪法确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2)1792、8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标志法国开始确立共和体制3)归纳:三个不同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三级会议――制宪会议――国民大会分析后培养学生把握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老师过渡:大革命以来,法国的君主制和共和制是如何反复斗争的?拿破仑为什么能成功的将共和制转为帝制?二、君主制于共和制的斗争:电脑显示:放《拿破仑加冕》的录像,放《拿破仑传》的片断。
结合直观影视录像营造情境1、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1804、拿破仑.波拿巴师:简单介绍拿破仑师:拿破仑上台后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学生得出结论:归纳:1)恢复了封建统治和等级制度2)主持制定了资本主义原则的《拿破仑法典》师:《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哪些原则?有什么影响?学生看课文内容得出结论:法典确立了自由、平等、所有权原则和契约原则。
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对后来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都产生了影响。
师: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之后,法国经历了动荡时期,最后再次爆发革命。
根据课文内容小字阅读。
培养学生阅读、观察、判断、比较、综合历史知识的能力师生共同探究:你认为路易.波拿巴能够竞选成功进而称帝的原因是什么?拿破仑和他的侄子都做了皇帝,这是历史的倒退吗?生:讨论、探究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 1848 路易.波拿巴生1: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拿破仑上台的原因:法国当时政局不稳,需要强有力的统治者出现,时势造英雄啊生2:能称帝原因:拿破仑的威望比较高,尤其是广大农民对君主时代的怀念,法国政局不稳,经济发展困难,人心思定生3:我觉得是历史的倒退。
两者都复辟封建统治,政体改变了,恢复到了封建时代生4:不对,虽然政体改变了,但两者统治期间,都适应了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需要,实现了政局稳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律和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作用看,两者的措施都是进步的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我们应该全面评价拿破仑和波拿巴的统治。
总而言之,政体上的是倒退的,但对社会的进步的推动作用是更大的。
教师总结,帮助学生锻炼思维师:3、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 1852 路易.波拿巴师:拿破仑神话最后还是破灭。
三、法国政体的最后确立:1、1875年宪法的颁布:请同学们看教材64页原始材料1875年宪法的内容探究:共和政体在法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或设问,或反问,或提问,让课堂教学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气氛中进行生:结论:1875年宪法确立标志法国确立的共和政体。
两个特点:1)共和政体2)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师:1875年宪法有哪些主要内容?体现了哪些原则?比较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权力的异同。
(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大概了解)师:什么是德雷福思案?这一案件产生了哪些影响?2、共和政体的巩固:生:黑板画出法国政体的示意图。
师:宪法赋予总统广泛的职权。
1875年宪法颁布不久,总统的权力实际上日益削弱,国家权力明显转移到内阁手中,使法国成为一个议会制共和国家。
师:比较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生:小组讨论后根据表格填写(见附表)生: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师:法国政体是如何一步步确立的?讨论生:到黑板画出:法兰西王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1792-1804→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师:巩固小结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是人类历史的必然;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是曲折的,波浪式前进有起有伏。
文明每前进一步,都要不可避免地付出代价。
法国今天成为现代化发达国家,其经历有着一定的典型性,对了解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归纳:文件:《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拿破仑法典》、《1875年宪法》法国政体确立的过程:法兰西王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1 792-1804→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 87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师生共同归纳整理巩固梳理知识,使学生加深印象,记住主要考点。
练习巩固:略4、板书设计:颁布《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制定1791年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年走向共和体制的艰难历程拿破仑统治颁布《拿破仑法典》发展资本主义路易.波拿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1875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0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自我小测岳麓版选修411905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
”这表明孙中山( )A.认识到清朝的覆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B.已感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C.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公认领袖D.看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2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因为它(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与要求B.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C.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要求D.第一次提出了农民问题的解决方案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从君主到民主”转型的开始。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统治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4民国成立后,袁世凯上台,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此后他( )①全力倡导民生主义②倡导民族主义③全力倡导民权主义④从事实业救国A.①②③ B.①②C.③④ D.①④5(原创题)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独裁而领导的斗争不包括( )A.二次革命B.反袁护国运动C.第一次护法运动D.第二次护法运动6(原创题)促使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决定国共合作的因素有(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③孙中山阶级立场的转变④孙中山的自身革命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7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B.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二,一曰“平均地权”,一曰“土地国有”C.“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8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B.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C.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D.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9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他顺应的“世界潮流”是( )A.民族主义 B.政治民主化C.社会主义 D.经济全球化10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1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甲、乙、丙三同学研究了下列图片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十八星旗飘扬于湖北军政府孙中山主持召开国务会议袁世凯祭天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
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
丙: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