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24)

合集下载

4.3平面镜成像 (53张ppt)课件

4.3平面镜成像 (53张ppt)课件
2018/11/25 自制课件
检察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上方, 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 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视力表的像 2.5m 4.6m 2.5m
用平面镜的好处是节省空间/扩大视野空间
2018/11/25 自制课件
根据平面镜的对称 关系作图:


S


. S
2018/11/25 自制课件
. S
画出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
2018/11/25
自制课件
2018/11/25
自制课件
水里的倒影是真实的吗?它是怎么 形成的?
2018/11/25
自制课件
本课小结
实 验 是 重 点 !
实验方法 平 面 镜 成 像 特 点
替代法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 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M A
A`
第一步:画垂线
第二步:标直角 第三步:找等距
第四步:标符号
第五步:画虚像 B B`
2018/11/25
2018/11/25 自制课件
分析论证
物和像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物和像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等大) (等距)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总之 ,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
(垂直)
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像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由物体本身决定,与远近无关
2018/11/25 自制课件
一样大 3.8×105km。
2018/11/25
自制课件
4、想一想,实际时间是多少?
7:25
2018/11/25 自制课件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目精选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目精选

平面镜成像实验(cgy)(11·陕西)30.(1)如图所示,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__像。

答案:虚(11·贺州)17.(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与A完全相同而未点燃的蜡烛,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答案:像与物大小(11·长春)19.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移动镜后的蜡烛B,发现B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过了一段时间,蜡烛A变短则A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

答案:无关变短(11·宁德真题)28.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如图所示使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这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关系。

当A向玻璃板靠近时,A的像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

答案:大小靠近(11·南平)2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图中的B应选用________(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

(2)蜡烛A在B中所成的是________像(填“实”或“虚”)。

答案:(1)薄玻璃板(2)虚(11·聊城)12.小峰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1)用两段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知识点1. 平面镜的作用:① 改变光路; ② 成像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像为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3. 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凸面镜 凹面镜探究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注意】 ● 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 刻度尺的作用:验证像与物距离的关系● 两根蜡烛大小必须完全相同的原因:验证像与物大小关系● 验证所成的像是虚像的方法:用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看是否在光屏上承接到像 ● 在选择玻璃板时,要选择 较薄的。

目的: 防止成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 45° 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

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 “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 )A .B .C .D .2、 在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SS' 图2-5B .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C .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D .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与像之间,像就会被遮挡住3、如图,照镜子时人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不小心镜子裂开成两半,则人通过上、下两半面镜子()A.不能成像了B.只能各成一半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相同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不同位置4、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A.轿车上中兴B.轿车上兴中C.公交车上中兴D.公交车上兴中5、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1.5m,像变大B.2m,像变小C.3.6m,像不变D.4.4m,像不变6、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A.只有 AB 下半部分的虚像B.不出现 AB 的虚像C.只有 AB 下半部分的实像D.仍有 AB 完整的虚像7、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8、如图所示,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2 m处,从镜子里只能看到自己的上半身,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则()A.应后退到距镜2 m远处B.应前进到距镜1 m远处C.应后退到距镜4 m远处D.无论前进后退都不能实现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块平面镜,若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45°时,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匀速直线水平向右向平面镜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运动方向是(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10、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0.5m处,他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变为()A.不变,2m B.不变,1m C.变小,1m D.变小,2m11、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钟面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A.11点20分 B.2点35分C.3点55分 D.12点40分12、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A. B. C. D.13、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A.造型美观B.减少外界噪音干扰C.增大采光面积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14、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15、如图所示,一根长度为L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附答案)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附答案)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表面平滑且能够反光的镜子2. 虚像:实际光线的____________线会聚成的像,_______成在光屏上。

3. 平面镜成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

(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

(4)像是_______。

请回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a)为什么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什么不用厚玻璃板?b)如何确定像与物的大小相等?c)玻璃板未竖直放置时可能会有什么现象?d) 如何证明像是虚像?知识点二:平面镜成像作图要画_______、标清_______,平面镜的背面画上_______。

实际光线画_______,虚像、法线、光的反向延长线画_______。

知识点三:平面镜的利用(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附答案: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表面平滑且能够反光的镜子2. 虚像: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3. 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是虚像。

请回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a) 为什么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答: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b) 为什么不用厚玻璃板?答:会出现重影,不利于测量物距与像距c) 如何确定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答: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或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确定像的位置,把完全相同的物体一个放在平面镜前,通过平面镜看镜前物体的像,把另一物体放在镜后像的位置。

d) 玻璃板未竖直放置时可能会有什么现象?答:未点燃的蜡烛无论怎样移动,始终无法与像重合,因为虚像钻进桌子里面或在空气中。

e) 如何证明像是虚像?答:将光屏放在虚像后面,然后眼睛要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像是否能呈在光屏上。

4.2 平面镜成像(分层作业)【解析版】

4.2  平面镜成像(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2节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身高1.6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米处,若人向镜面前进0.5米,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与人之间的距离为米。

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样大小的木板放在平面镜后面0.3米处,如图所示,她(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答案】不变 1 能【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与他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像的大小不变。

当她向镜面前进0.5m后,距离镜面为0.5m,则像与镜面的距离也为0.5m,像与人之间的距离为0.5m+0.5m=1m由于成的像是虚像,在镜面后放置物体是不影响成像的,故在镜后放一物体并不妨碍光的反射,同时也不会妨碍成像,所以这时她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作为平面镜,并将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为确定像的位置,需移动未点燃的蜡烛,直到它看上去。

【答案】玻璃板竖直好像点燃【详解】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也能看到另一侧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

为了用蜡烛B准确确定A的像的位置,应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

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另外拿一只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适当的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像完全重合,即好像被点燃似的,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3. 如图所示,汽车驾驶员通过后视镜看到后方救护车的像,车头上有AMBULANCE。

的字样。

则该救护车车头上印有的字母图样是()A.AMBULANCE B.C.HONVT∩8WV D.AM8UJAИO3【答案】B【详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且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所以看到车头上有AMBULANCE的字样,则该救护车车头上印有的字母图样应为,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如图所示,飞天航天服有两个特别的设计:手腕上的小镜子和胸前反印的汉字。

航天员穿上舱外航天服后,在头盔里看不到航天服上的按钮及汉字。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训练(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训练(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实验专题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中1.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中应选较薄的玻璃板(选填“较厚”或“较薄”)2.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不能重合。

3.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完全相同;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6.小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8.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若直接将蜡烛放在直尺上进行实验,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9.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B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10.观察者看到玻璃板前的蜡烛A,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B 实际是由于光的折射而成的虚像,看到玻璃板前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11.观察A蜡烛的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反射形成两个像。

这两个像的间距为两倍玻璃板的距离。

12.实验应该选用较薄(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这是为了使玻璃板两个面反射成的像尽量重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34个考点整理 (1)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34个考点整理 (1)

专题: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刻度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移去蜡烛B,并在像A'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4)实验中应选择_____ 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目的是利用玻璃板的透明性,能看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看到(蜡烛A、蜡烛B、蜡烛B的像)(5)观察像时,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 ___造成的;(6)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实验中要求蜡烛A和蜡烛B(8)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9)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 ___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10)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11)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10)相同的操作(12)小红将镜前蜡烛点燃,她的目的是.(13)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14)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

【例1】 (09首师大附中)人在平面镜MN 中能看到物体AB 的像,如图甲所示.至少把平面镜MN 上的哪一部分遮住,人就看不见物体的像了?在图上画出来.<解析>物体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到人眼,人眼看到镜中的像,因此,只要确定射入人眼中的那部分反射光线,则这部分反射光线所利用平面镜的部分也就知道了.根据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这一特点,画出像的位臵,如图乙所示,利用虚像确定物体,A B 两个端点的入射光线的入射点1O 与2O ,1O a 和2O b 两条反射光线间其他的反射光线都能射入人眼,由此可知,是利用平面镜MN 上的12O O 这部分镜面使人看到物体的像,所以遮住12O O 间这部分镜面即可.【例1】(09贵阳)如图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反射.<答案>镜面【例2】(09丰台一模)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可能变小<解析>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等大,所以人中的像与原来相比大小不变,故选C .【例3】(09年东城二模)影子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不同,影子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形成的.<答案>反射【例4】(08北京171中)一人站在直立的平面镜前,当他走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A .变大,像与人的距离也变大B .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C .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D .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解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它的对称性,物体在镜内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物距与像距相等.当人走近平面镜时,人与像的大小仍然相等,即大小不变,但物距变小了,因此像距也变小,即像与人的距离变小.选D .【例5】(08三帆中学)如图所示,M 是一个放在桌面上的方格盘,N 是垂直于盘面的一块玻璃板,盘中有两粒黑色棋子,它们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应是图中的(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只要棋子与棋子的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等于像到镜面的距离就是正确的.<答案>B【例6】(08北京171中)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中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答案>C【例7】(08北京171中)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m.现在由于屋子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如图,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_____.<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视力表的像在平面镜后3m处,因此,当人的位臵在镜前2m处时,视力表的像就距人5m.【例8】(09西城一模)晓伟面对平面镜,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相对他的速度是()A.0.25m/s B.0.5m/s C.1m/s D.2m/s<答案>C<解析>晓伟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像也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所以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1m/s.故选C.【例9】(09首师大附中)如图所示,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确定AB在平面镜中的像.<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是正立的.(2)像与相应的物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具体步骤如下:(如图所示)(1)首先经过物点A B 、向镜面MN 引垂线(用虚线),并画出垂直符号. (2)找到A B 、对于MN 的轴对称点A B ''、. (3)把A B ''、用虚线连接起来,这便是物AB 的像.【例10】(08三帆中学)如图甲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 ,在AB 和CD 之间的区域内可以看到挡板左侧的一个发光点S 在平面镜中的像,在图中挡板左侧找出这个发光点的位置.<解析>延长,AB CD 交于S '点,则S '点为S 点的虚像,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发光点S .如图乙所示.【例11】(09首师大附中)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朝东开),为了能清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 ) A .朝东B .朝西C .朝北D .朝南<解析>能清晰地看见自己的面容的像,此时光线正好照射在人的脸上,然后反射到镜面上,也就是脸朝东,镜子应背对着光.如果镜子正对着光,那么将会发生镜面反射,就看不清镜子中的面容了,因而镜子的反射面朝西,故选B .<答案>B【例12】(07北京八中)1.6米高的人站在竖立的1.5米高的平面镜前1.7米远处,人在镜中像的高度是____米;如果要使人的像在水平方向,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是____.<解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征是,镜中所成的虚像与物呈几何对称.即像与物大小相等,像距与物距相等.由几何作图方法很容易证明,要在镜中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至少需等于人高的一半.同样根据几何作图方法可以证明,要想使人在镜中的像在水平方向,镜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应为45︒【例13】(09首师大附中)游泳池边梳直墙上有一只挂钟,某同学看到了水面下挂钟的像如图所示,挂钟指示的时间是点分.<答案>3;55<解析>请注意图中所示的是“水下挂钟的像”,水面可以看作一面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特征是它的对称性,即水下钟的虚像与水上的挂钟实物是上下、左右对称的,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算出,当时挂钟指示的时间应当是3点55分.【例14】(09首师大附中)如图所示是从一块平面镜中观察到的一只手表的指示情况,此时手表所指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解析>图中所示为手表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对称性,即虚像与实物左右反臵.根据这个道理你可以判断当时的时刻是9时55分.【例15】(09首师大附中)如图所示,公路边设有一个大平面镜,当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行驶到十字路口右转弯,这辆车实际上是()A.向南行驶左转弯B.向南行驶右转弯C.向西行驶左转弯D.向北行驶左转弯<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镜中的“像”向东行驶,汽车实际应向北行驶,“像”向右转弯,车实际应向左转弯.选项D正确.【例16】(07北京八中)为什么除大型的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解析>因为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的人经玻璃反射后所成的像就在车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汽车的前上方的,这样做将车内人成的像与路上的行人分离出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大型客车又大又高,前窗离地面要比普通汽车高.即使前窗竖直装车,车内人成的像是与窗等高的,而路上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在窗外的像与路上的行人混淆.【例17】(07北京八中)如图所示,在镜前竖直插两根大头针a和b,观察者要看到a和b的像重合在一起的情景,其眼睛应在()A.通过a、b的直线上B.通过a、b像的直线上C.通过a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D.通过b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答案>B【例18】(07北京八中)如图,作出了物体AB经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则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整个物体的范围是()A.CE和DG之间B.CE和DH之间C.CF和DG之间D.CF和DH之间<解析>经分析可知,图中事实上给出的是A、B两点的成像光路图,因此我们可找到看到A和B的范围分别是哪一部分,那么两部分重合的区域便是既可看到A又可看到B的区域,也就是能够看到AB整个物体的区域.从图中可知,CF和DH之间的区域是可以看到A的区域,CE和DG之间的区域是可以看到B点的区域,两区域重合的部分是CF和DG之间的区域.选C.【例19】(08汇文中学)小峰身高1.70m,眼睛距头顶8c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照镜子,如果他想从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脚,这面镜子的底边离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m.<答案> 0.81【例20】 (08北师大实验中学)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A .30°B .45°C .60°D .90° <答案> B【例21】 (08北京四中)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双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则他应该()A .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B .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C .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D .弯腰或下蹲 <解析> “试鞋镜”太小、太低,小明站在镜前,反射光线不能进入人眼,所以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新鞋的像,要想从镜中看到像,必须让反射光射入小明的眼中,即小明弯腰或下蹲,就可接收到反射光线.选D .【例22】 (08朝阳外国语实验中学)如图所示,一条走廊的两侧竖立着两面平面镜M N 和PQ ,//MN PQ ,相距d 米,在走廊中间将一橡皮小球垂直指向镜,以m/s v 的速度沿地面抛出,若抛出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则观察到在两个平面镜上分别形成的第一个像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是()A .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互靠近,相对速度为2vB .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对速度为零C .小球指向M N 镜时,两个像靠近,相对速度为2vD .小球指向M N 镜时,两个像远离,相对速度为2v<解析>M N 和PQ 时两面互相平行的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当小球以速度v 向上运动时,相对于平面镜M N ,小球在镜中的虚像将以速度v 向下运动,同样,相对于平面镜PQ ,小球在镜中的虚像也将以速度v 向下运动,既然两个虚像都是向下运动,且速度大小为v ,故它们的相对速度为零.注意这里要讨论的是“相对速度”,即一个虚像相对于另一个虚像速度.【例23】(08朝阳外国语实验中学)如图所示,由A 点竖直向上射出一条光线,经A 点上方某处的一块平面镜反射,其反射光线恰过B 、C 两点.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平面镜.<解析> 首先要确定光线的整个路径,然后根据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关系确定平面镜的位臵. <答案> 见右图.【例24】 (08朝阳外国语实验中学)图中有一人站在房中间,想在墙AB 上挂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可以观测到天花板上吊灯M N 的全貌,试用作图法确定平面镜的高度及位置.ABC<答案>如图【例25】(08三帆中学)如图所示,一个封闭的盒子,它的上顶A处有一只发光的小灯泡,底面是一块镜面朝上的平面镜.盒盖B处有一小孔,人眼通过该小孔看到了灯泡.请画出小灯泡射到平面镜上并进入人眼的一条光线.<解析>人眼在B孔处看到了灯泡,这灯泡显然是平面镜中的虚像.因此,可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先作出灯泡A在镜中的像A′,再根据由A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必经过像A′点的规律作出经过B点的反射光线,最后作出入射光线.如图.【例26】(09年海淀二模)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因此实验可以研究:①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②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1)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答案>①②不能【例27】(第十五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在观看河岸边的城市夜景时,往往发现每盏灯在水里的像不是一盏灯,而是一条光柱,请你分析这是为什么.<解析>在河面有波浪时,波浪起伏,在各个方向相当于形成了许多小的平面镜;岸上的灯通过每个小平面镜产生位臵高低各不相同的许多虚像,从而形成一条光柱.【例28】(08三帆中学)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 A .“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 B .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C .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D .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解析>水中风景照片是岸上景物在水中成的像,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一部分折射入水中,一部分光由水面反射回来,反射光进入相机镜头就拍摄到水中景物“倒影”,“倒影”比岸上的景物暗淡些.<答案>B【例29】(第十七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你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解析>方法1:景物射向水面的光除了一部分被反射,其余被水折射和吸收,故倒影比景物暗淡,可以通过比较明暗来辨别景物与倒影.方法2:由于水的透明程度比空气低,故倒影较景物模糊,可以通过比较清晰度来辨别景物与倒影. 方法3: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由于平面镜成像时“左”“右”相反,可以通过比较倒影中景物(如房屋)排列的左右位臵与拍照时的真实位臵来辨别景物与倒影.【例30】(江苏省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A .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B .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都是相反的C .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一致的,而左右关系是相反的D .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相反的,而左右关系是一致的<解析>潜望镜中的两块反射镜是平行放臵的,且与各边的夹角均为45°,由于平面镜成像的主要特征是它的对称性,由几何知识可以看出,经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后,最后所看到的像将与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故选A .【例31】(江苏省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如图所示,M 1、M 2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发光点S 在这样放置的两个平面镜中成像的个数为()A .2个B .3个C .4个D .无法确定<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以找到S 分别在1M 和2M 中的像1S 、2S ,如图所示.此外,1S 和2S 还会分别经2M 、1M 两次成像,但1S 、2S 两次所成的像1S '和2S '是重合的.因此,S 的像只有三个.选B .【例32】(08三帆中学)某中学举办一次别开生面的“物理体育比赛”,运动员在竞赛之后要说明自己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比赛中有如下项目:从A 点起跑,到X Y 线上抱起一个实心球,然后跑向B 点,要求跑过的距离最短.某同学在开始前先从终点B 径直走向X Y 线,越过X Y 线到达某点C 后又转头一直走向A ,当再次经过X Y 线时在地面做了个标记D .比赛时他从A 跑到D ,抱起球后跑到B .别人问他这样做的道理,他只是笑着说受到了光学知识的启发.请你说明C 点的准确位置,指出使他受到启发的光学规律,并证明他跑的路程最短.<解析> 如图,C 点是B 点以X Y 线为轴的轴对称点.使这位同学受到启发是光的反射定律(或平面镜成像规律)∵BC ⊥X Y BE =CE ,直角三角形BDE 和CD E 全等.∴DB =DC .学生跑过的路程为AD +DB .与AC 相等另设学生从A 点跑到X Y 线上D 点以外的任一点D ’后再跑到B .同理可证D 'B =D 'C 这时学生跑过的路程AD '+D 'B 与AD '+D 'C 相等,而在三角形AD 'C 中,AD '+D 'C >AC .所以,AD +DB 为最短路程.【例33】(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障碍物ABCD ,较大的平面镜M N 在某一高度上水平放置,试用作图法求出眼睛位于O 点从平面镜中所能看到的障碍物后方地面的范围.如果想在原处看到更大范围的地面,水平放置的镜子的高度该怎样改变?<解析> 过平面镜看到某部分地面,表明这部分地面上每一点发出的光线中有一些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眼睛即O点.则由光路可逆性原理可知,若在O 点放臵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将到达地面上这部分范围.将O 点看成是一个发光点.作O 点在平面镜中的像O ′,连接OA 交M N 于F ,连接O ′F 交地面于H ;连接O ′B 交M N 于E ,交地面于G ,连接OE 标上箭头,光线传播方向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为HF 、GE ;反射光线为FO 、EO .图中GH 所围区域就是眼睛位于O 点从平面镜M N 中所能看到障碍物后方地面的范围.假定水平放臵的镜子的高度降低至与障碍AB 面接触,眼睛就看不到障碍物后面的地面,因此,如果想在原处看到更大范围的地面,水平放臵的镜子在高度该增高(即向上平移).【例34】(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以平面镜MO 和N O 为两个侧面的一个黑盒子里有一个点光源S ,黑盒子的另一侧面E N 上开有一个小孔P ,如图所示.一位观察者通过P 孔能几次看到S 所发出的光()A .一次B .二次C .三次D .四次<解析> MO 和N O 均为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如图所示.点光源S 经MO 镜成像S 1′它是与S 相对称的虚像;S 1′再经O N 镜成像S 3′,还是个对称的虚像;点光源S 经N O 镜成像S 2′根据光的可逆性,反射光犹如是从虚像直接射出的一样,可见观察者经过P 孔时,除了能直接看到S 发出的光,还可以看到从虚像S 1′、S 2′、S 3′所发出的光,即他共能四次看到从S 所发出的光.选D .【例35】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在墙上竖直挂一个边长为40cm 的正方形平面镜(镜的下沿离地面1m 高).身高1.2m 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m 处,从镜子里观察其身后3m 远的竖直墙壁(墙壁足够高).则此人在镜中可以同时看到墙壁的一段高度是()A .40cmB .60cmC .120cmD .140cm<解析> 本题涉及的物理知识主要是平面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作图来解.但有一个细节要注意:题中未说明人眼的位臵,即人的身高是1.2m ,但眼睛的实际位臵要偏低些,作图时可忽略眼睛位臵偏低的问题.此外,作图时只需作出人身后墙壁射到平面镜上边沿和下边沿的两条代表性光线即可. 作出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P AB 和△PCD 为相似三角形.H 镜=40cm ,人与镜的距离S l =2m =200cm , 人与像的距离S 2=2m +5m =700cm .于是12h S h S =镜像,21h 700cm 40cm140cm 200cmS h S ⨯===镜像,选D . [注意] 由于镜子距地面的高度为1m ,D 点实际并未到达地面.【例36】(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一般人脸(包括两耳)宽约18cm .两眼的光心相距约7cm .两眼光心离头和下巴分别为10cm 和13cm .当平面镜竖直放置时.则至少要用多大的平面镜(矩形).才能看到自己脸的全部?<解析> 先求镜宽(如左图所示).设A 1、A 2为两耳,B 1、B 2为两眼.因为11A B NM 及22A B NM 均为平行四边形,即1122MN A B A B ==,所以镜宽121218cm 7cm 5.5cm 22A AB B MN -===()(-)再求镜长(如右图所示).设人脸长CD ,眼在B 处,因为像长C D CD ''=,所以镜长10cm 13cm11.5cm 222C D CD PQ ''+====【例37】(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平面镜M N 沿水平方向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 移向点光源S ,移动中镜面始终保持与移动方向成60°角,如图所示.则S 在镜中的像S ′移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 .以速度v 水平向右移动B 水平向右移动C 沿SS '连线向S 移动D 沿SS '连线向S 移动 <解析> 由于平面镜M N 的移动,使镜和物S 的距离变近,相应的像的位臵也要改变.设镜沿速度v 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通过作图观察S ′移动的方向即可确定它的速度方向,求出S ′移动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它速度大小.设M N 向右移动一段距离,作出S 的像S ′, 如图所示,由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可得:由于镜M N 的移动,使镜和物S 的距离变近, 相应的像的位臵也要改变.设QS =①,''Q S S =②由图可看出''')'QQ QS Q S OS O S =-=-=,而'''2''S S QQ ==.③将③式两边同除以时间t ,并设像移动的速度为v 像.则'=像S S"=v t (其中'OO v t=).选D .【例38】(上海市第二十一届初中物理大同中学杯竞赛)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QP 、MG 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后视镜(近似看作平面镜).R 为司机头部所在位置.司机的眼睛和两个反光镜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R 到Q 的距离为S ,且RQ 与QP 垂直;RQ RM 、与车身侧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Q 点、M 点到车尾的距离均为L ,车身的宽度为D .(1)若司机能从右反光镜中看到车尾,右反光镜MG 与车身侧面的最大夹角为多大?(要求画出必要的光路示意图)(2)若司机恰能从左反光镜中看到尾随在正后方的同型轿车的最右端,此时尾随车辆到前车辆尾部的距离为多少?(要求画出必要的光路示意图)<解析>(1)司机要能从右反光镜中看到车尾,司机头部通过右反光镜成像R 应在车身右侧,即反光镜与车身侧面的最大夹角为π2β-.(2)设距离为x,R通过QP成像在R'.当司机从左后视镜中看到后方车头右端时,R'、车尾和后方车辆右端在一直线上,与车身夹角为θ.sint gcosSL Sαθα⋅+⋅=,所以ctg(cos)/sinx D D L S Sθαα=⋅+⋅⋅=1.(08北京171中)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M中所成虚像点的位置,要使S的虚像点落到"S处,要适当地移动平面镜M,请画出M移动后的位置.<解析>先由S'和平面镜的开始位臵利用对称性找出发光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发光点S与对应像点"S的连线垂直平分于平面镜的特点画出平面镜的新位臵.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S’
2.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的像A'B'
B A
B’ A’

1.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直接用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中是如何确定像的位置的?
用另一支放在玻璃板后面,使它和像完全重合,则另一支 蜡烛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3.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验证什么? 如何验证?
验证像物的大小是否相同。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
3、像物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动画
1、像物的大小关系? 像物大小相等 2、像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 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物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即物像关于镜面成__对__称__________。
4、成像为__虚_____像。
1、 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到镜 面的距离为_1___m,像与他的距离为_2___m,当 他靠近平面镜时,则镜中像_靠_近___平面镜,像的 大小__不__变___。 (靠近或远离;变大、不变或变小)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他在镜中像的高度是__1_.6__m,像到镜面 的距离是_0_.5__m,当他后退0.5m后,人和
像的距离是__2__m,像的大小__不_变_。(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
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4__.6__m___
二、平面镜是如何成虚像的呢?
成像过程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
方法一: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作出物体AB在 平面镜中所成的 像A’B’
A
A`
B
B`
平面镜成的像与小孔成的像有什么不同?
❖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 小孔成是倒立、可大可小的实像。
(4)小孔成像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点光源S 在平面镜中的像S′
作图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
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S
,
S
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你知道的有哪些?
潜望镜
课外探究:平面镜的应用
画画
拍电影
【课堂小测】
◆ 生活中常说:水中的“倒影”指的是BD____
A、影子
B、虚像
C、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光反射形成的
◆身高1.6m的学生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m,
1、思考:这两个现象是
不是同一个现象?
是同一个现象,平静的水面 相当于平面镜,能够成像。
2、还有哪些物体表面也能 够起到平面镜的作用,能够 成像? 抛光的金属表面、光滑的 瓷砖表面油漆表面、玻璃等。
根据自己平时照镜子的 经验,猜一猜: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一、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特点 探究方向: 1、像物的大小关系?
2、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3 .8×108m,
一个洗脸盆里水深0.2m,问:月亮的像到盆 中水面的距离_3__.8_×__1_0_8_m___?
◆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 正确的是( A )
A
B
C
D
一只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
如图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
中的哪一个?
( )C
A
B
C
D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作出点光源s的像s′。
2.5m

0.你的手,静静的教你一支舞。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拚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 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意志力是人的一条救生索,它可以帮助我们脱离困境,引导我们走向胜利。 命运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失败者拿来逃避现实的借口。 为了你,很多事我不一定会,但我在努力学。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生活中可以没有诗歌,但不能没有诗意;行进中可以没有道路,但不能没有前进的脚步;工作中可以没有经验,但不能没有学习,人生中可以 没有闪光,但不能有污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