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陈述句如何改成感叹句
(完整版)陈述句改感叹句方法及练习

陈述句改感叹句:可以加上“啊”及“!”“呀”,有时应加上“真”、“很”、“多么”、“太”。
另外还有几种其他句型,一并附送给你:陈述句改反问句:加上“怎么”“怎能”“难道”其中一个反问词,有“不”改没“不”,没“不”改有“不”(看情况,不能一个词、比如“不声不响”你把它改了意思就变了,要看情况),加上“吗”、“呢”以及“?”。
陈述句改双重否定句:加上“不得不”、“不会不”、“不能不”、“无()不”、“没()不”的其中一个(看情况选)。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
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2、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3、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5、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句式转换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通过对不同句式的转换掌握,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句式转换进行归纳总结。
一、陈述句转感叹句陈述句是我们日常交流中最常见的句式,而感叹句则能够更加生动地表达情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陈述句转感叹句的方法:1. 在陈述句中加入疑问词:陈述句:这个花园真美。
感叹句:这个花园怎么那么美呀!2. 在陈述句中使用感叹词:陈述句:你的礼物真好。
感叹句:你的礼物太棒了!3. 在陈述句中使用感叹词和修饰语:陈述句:他唱歌很好听。
感叹句:他唱歌真是太好听了!二、陈述句转疑问句疑问句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陈述句转疑问句的方法:1. 在句首加上疑问词:陈述句:他是你的朋友。
疑问句:你的朋友是他吗?2. 加上助动词或情态动词:陈述句:他会游泳。
疑问句:他会游泳吗?3. 句子结构颠倒:陈述句:那只小狗是谁的?疑问句:谁的是那只小狗?三、陈述句转祈使句祈使句用于表达命令、请求或建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陈述句转祈使句的方法:1. 去掉主语:陈述句:你应该好好学习。
祈使句:好好学习。
2. 用动词原形开头:陈述句:你在外面等我。
祈使句:等我在外面。
3. 使用感叹词加强语气:陈述句:请安静。
祈使句:安静!四、选择疑问句转陈述句选择疑问句通常用于询问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选择关系。
将其转换为陈述句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观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择疑问句转陈述句的方法:选择疑问句:你喜欢吃苹果还是橘子?陈述句:你喜欢吃苹果和橘子。
选择疑问句:你想去公园还是图书馆?陈述句:你想去公园和图书馆。
五、简单句转复合句将简单句转换为复合句能够丰富句子结构,增强表达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简单句转复合句的方法:1. 加入连词,如"因为"、"所以":简单句:我正在学习,我希望考试取得好成绩。
复合句:我正在学习,所以希望考试取得好成绩。
陈述句改感叹句的方法

陈述句改感叹句的方法
陈述句是一种表述陈述事实或观点的句子,而感叹句则是表达强烈感情或情绪的句子。
将陈述句改为感叹句可以更加生动有力地表达情感,下面介绍几种将陈述句改为感叹句的方法:
1. 加感叹词或感叹语气词
在陈述句后面加上感叹词或感叹语气词,可以使句子变成感叹句。
如:陈述句“这个新闻真令人震惊”,改为感叹句“这个新闻真的令
人震惊啊!”
2. 加反问句
在陈述句后面加上反问句,可以使句子变成感叹句。
如:陈述句“他竟然不知道这个答案”,改为感叹句“他竟然不知道这个答案?!”
3. 改变语序
改变陈述句的语序,将重要的信息放在句首,可以使句子变成感叹句。
如:陈述句“这场比赛我们赢了”,改为感叹句“我们赢了这
场比赛啊!”
4. 加强语气
在陈述句中使用强调词、修饰语等方式,可以加强语气,使句子变成感叹句。
如:陈述句“这个孩子很聪明”,改为感叹句“这个孩
子真的太聪明了!”
总之,将陈述句改为感叹句要注意在语气、语序、词语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以表达出强烈的感情和情感。
- 1 -。
(完整版)陈述句改感叹句方法及练习

陈述句改感叹句:可以加上“啊”及“!”“呀”,有时应加上“真”、“很”、“多么”、“太”。
另外还有几种其他句型,一并附送给你:陈述句改反问句:加上“怎么”“怎能”“难道”其中一个反问词,有“不”改没“不”,没“不”改有“不”(看情况,不能一个词、比如“不声不响”你把它改了意思就变了,要看情况),加上“吗”、“呢”以及“?”。
陈述句改双重否定句:加上“不得不”、“不会不”、“不能不”、“无()不”、“没()不”的其中一个(看情况选)。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
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2、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3、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5、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3陈述句与感叹句互换

8
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把感叹词“啊、呀、吧、多么”等去掉, 感叹号改为句号 3、我多么想去北京呀! 我很想去北京。
9
谢 谢!
10
小学语文句子训练
之
三、陈述句与感叹句互换
1
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改为带“!”的句子)
在句子后面加上感叹词“啊”、“呀”、 “吧”和“!” 1、这件衣服很漂亮。 2、公园里的花很香。 3、她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2
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改为带“!”的句子)
在句子后面加上感叹词“啊”、“呀”、 “吧”和“!” 1、这件衣服很漂亮。 这件衣服真漂亮呀!
3
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改为带“!”的句子)
在句子后面加上感叹词“啊”、“呀”、 “吧”和“!” 2、公园里的花很香。 公园里的花真香啊!
4
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改为带“!”的句子)
在句子后面加上感叹词“啊”、“呀”、 “吧”和“!” 3、她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她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呀!
5
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把感叹词“啊、呀、吧、多么”等去掉, 感叹号改为句号 1、小兴安岭的景色真美啊! 2、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啊! 3、我多么想去北京呀!
6
感叹句改为陈句
把感叹词“啊、呀、吧、多么”等去掉, 感叹号改为句号 1、小兴安岭的景色真美啊! 小兴安岭的景色很美。
7
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把感叹词“啊、呀、吧、多么”等去掉, 感叹号改为句号 2、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啊! 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陈述句感叹句转换

陈述句感叹句转换
摘要:
一、陈述句和感叹句的定义与特点
1.陈述句:用来陈述事实或表达观点的句子
2.感叹句:用来表达强烈情感或感受的句子
二、陈述句和感叹句的转换方法
1.陈述句转感叹句
a.添加感叹词
b.改变标点符号
2.感叹句转陈述句
a.删除感叹词
b.改变标点符号
正文:
陈述句和感叹句是两种常见的句型,它们分别用来陈述事实或表达观点,以及表达强烈情感或感受。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有时需要将陈述句转换为感叹句,或者将感叹句转换为陈述句。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这两种转换方法。
一、陈述句和感叹句的定义与特点
1.陈述句:陈述句是用来陈述事实或表达观点的句子,通常包含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
例如:“今天天气晴朗。
”
2.感叹句:感叹句是用来表达强烈情感或感受的句子,通常包含感叹词、主语和谓语等成分。
例如:“多么美好的天气啊!”
二、陈述句和感叹句的转换方法
1.陈述句转感叹句
a.添加感叹词:在陈述句中加入感叹词,如“啊”、“呀”、“呢”等,以表达感叹的情绪。
例如:“今天天气晴朗。
”转换为:“今天天气多么晴朗啊!”
b.改变标点符号:将陈述句的句号改为感叹号。
例如:“今天天气晴朗。
”转换为:“今天天气晴朗!”
2.感叹句转陈述句
a.删除感叹词:将感叹句中的感叹词去掉,使句子变得更为客观。
例如:“多么美好的天气啊!”转换为:“今天天气美好。
”
b.改变标点符号:将感叹句的感叹号改为句号。
例如:“多么美好的天气啊!”转换为:“今天天气美好。
陈述句感叹句转换

陈述句感叹句转换(原创实用版)目录1.陈述句和感叹句的定义及特点2.陈述句转换为感叹句的方法3.感叹句转换为陈述句的方法4.实例分析和练习正文一、陈述句和感叹句的定义及特点陈述句是一种用来陈述事实、表达观点或者描述事物的句子。
它通常用来说明一个事实或者表达一种观点,语气比较平和。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
”感叹句是一种用来表达强烈情感或者惊叹的句子。
它通常用来表示惊喜、惊讶、赞叹等情感,语气比较强烈。
例如:“今天的天气真好啊!”二、陈述句转换为感叹句的方法将陈述句转换为感叹句,需要在句子末尾加上感叹词,如“啊”、“哇”、“呀”等,同时调整语气,使句子表达出强烈的情感。
例如:1.陈述句:“这个电影很有趣。
”转换为感叹句:“这个电影真有趣啊!”2.陈述句:“今天的晚餐很美味。
”转换为感叹句:“今天的晚餐真美味呀!”三、感叹句转换为陈述句的方法将感叹句转换为陈述句,需要去掉感叹词,并将句子调整为陈述语气。
例如:1.感叹句:“这个公园真漂亮啊!”转换为陈述句:“这个公园很漂亮。
”2.感叹句:“她的表演太棒了!”转换为陈述句:“她的表演很棒。
”四、实例分析和练习下面给出一些实例,供大家分析和练习:1.陈述句:“这里的风景很美。
”感叹句:“这里的风景真美啊!”2.陈述句:“他画画很好。
”感叹句:“他画画真棒啊!”3.陈述句:“这道菜味道不错。
”感叹句:“这道菜味道真好!”总结:陈述句和感叹句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句型。
陈述句感叹句转换

陈述句感叹句转换(原创实用版)目录1.陈述句和感叹句的定义与特点2.陈述句转感叹句的方法3.感叹句转陈述句的方法4.练习与实际应用正文一、陈述句和感叹句的定义与特点陈述句是一种用来陈述事实、表达观点或者描述事物的句子。
它通常用来说明一个事实或者表达一种观点,语气比较平和。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
”感叹句则是用来表达强烈情感或者感叹的句子。
它通常包含感叹词或者感叹号,语气较为激动。
例如:“今天的天气真好啊!”二、陈述句转感叹句的方法将陈述句转换为感叹句,需要在句子末尾加上感叹词或者感叹号,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语气。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感叹词:1.真:表示惊讶或者赞叹,例如:“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世界!”2.啊:表示惊叹或者感慨,例如:“今天的太阳啊,真是格外的耀眼!”3.呀:表示惊奇或者疑问,例如:“你们看,那只小狗多可爱呀!”4.呢:表示疑问或者商量,例如:“你们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呢?”三、感叹句转陈述句的方法将感叹句转换为陈述句,需要去掉感叹词或者感叹号,并将语气调整为平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转换方法:1.去掉感叹词:例如,“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世界!”转换为“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2.去掉感叹号:例如,“今天的太阳啊,真是格外的耀眼!”转换为“今天的太阳格外的耀眼。
”3.调整语气:例如,“你们看,那只小狗多可爱呀!”转换为“你们看,那只小狗很可爱。
”四、练习与实际应用通过以下练习,可以更好地掌握陈述句和感叹句的转换方法:1.请将以下陈述句转换为感叹句:“这里的风景很美。
”2.请将以下感叹句转换为陈述句:“这里的风景真美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陈述句如何改成感叹句
对于广大小学生朋友,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
精品学习网提供了陈述句如何改成感叹句,希望对大家学好语文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陈述句如何改成感叹句
改成陈述句和改成感叹句的练习题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1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前面不变,把“谁能一滴不掉?”改为“谁都不可能一滴不掉.”
2.前面不变,把谁能一滴不掉改为“谁都会掉个几滴的啊!”
希望提供的陈述句如何改成感叹句,能够帮助大家学好语文这门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