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与功能研究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与功能研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而形成的晶体结构材料。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新型材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在各个领域展示了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功能研究。
一、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1. 水热法合成水热法是最常用的合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将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溶解在水溶液中,利用反应溶液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层面的优势来促进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形成。
2. 溶剂热法合成溶剂热法是一种在常压下进行的合成方法,其原理是将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并通过调整溶剂的热力学性质来促进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形成。
相比于水热法,溶剂热法具有更灵活的合成条件,可以得到结构多样性更高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3. 气相沉积法合成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将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气相反应生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利用低温热解或者化学气相沉积的方式将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在固体表面或者多孔载体上形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功能研究1. 气体吸附与分离由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庞大的比表面积和可调控的孔结构,因此能够在其孔道内吸附和分离各种气体。
通过调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结构和孔径大小,可以实现对特定气体的高效吸附和分离,如二氧化碳的捕获和甲烷的储存。
2. 催化应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一种具有可调控的结构和活性中心的材料,能够作为有效的催化剂应用于各种化学反应中。
通过改变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组合,可以调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实现高效的催化反应。
3. 药物传递与储存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于其大孔道结构和可调节的表面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传递和储存领域。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以通过吸附和包封药物分子,在体内控释药物,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4. 光电功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金属离子的电子性质,表现出了丰富的光电功能。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应用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MOFs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而成,具有高度可调性和多样性。
本文将探讨MOFs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在催化、气体吸附和分离等领域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MOFs的合成方法。
目前,常用的合成方法包括溶剂热法、溶剂挥发法和水热法等。
溶剂热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将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反应,形成MOFs。
溶剂挥发法则是将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溶剂的挥发使反应物逐渐沉淀形成MOFs。
水热法则是将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溶解在水中,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形成MOFs。
这些合成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MOFs具有高度可调性,可以通过调整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种类、比例和连接方式来调控其结构和性质。
这使得MOFs在催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一些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通过调控金属离子的种类和配位环境,可以实现对催化反应的高效控制。
此外,MOFs还可以作为催化剂本身,由于其大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和通道,从而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除了在催化领域的应用,MOFs还在气体吸附和分离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由于其多孔结构和可调性,MOFs可以选择性地吸附和分离不同的气体分子。
例如,一些MOFs可以用于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储存,有助于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MOFs还可以用于气体的分离和纯化,例如天然气中的甲烷和乙烯的分离。
这些应用对于能源和环境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尽管MOFs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MOFs的合成方法通常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这增加了其生产成本。
其次,MOFs在湿度和温度变化等环境条件下可能会发生结构崩塌,导致其性能下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报告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报告一、引言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新型多孔材料。
由于其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的孔径和孔容、多样的结构和功能等特点,在气体存储与分离、催化、药物传递、传感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成为了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一)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合成 MOFs 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将金属盐、有机配体和溶剂放入密闭的反应容器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反应一段时间,使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发生配位反应,形成 MOFs 晶体。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易于控制,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晶体。
(二)水热法水热法与溶剂热法类似,只是以水作为反应溶剂。
水热法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对于一些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配体,可能不太适用。
(三)微波辅助合成法微波辅助合成法是利用微波辐射来加速反应进程。
微波能够使反应体系迅速升温,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同时还能得到粒径较小、分散性较好的 MOFs 晶体。
(四)电化学合成法电化学合成法是通过在电解池中施加电流,使金属离子在电极表面与有机配体发生配位反应,形成 MOFs 薄膜或纳米结构。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的精确控制。
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性质(一)孔隙性质MOFs 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
其孔径大小和孔隙率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进行调控。
这些孔隙为气体分子、小分子有机物等的吸附和存储提供了空间。
(二)化学稳定性MOFs 的化学稳定性取决于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配位键强度。
一些 MOFs 在水、酸、碱等环境中容易发生结构坍塌,而另一些则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三)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是 MOFs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含有较强配位键和刚性结构的 MOFs 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作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在材料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它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作为节点,有机配体作为连接桥构建而成,具有高度的可调节性和多样性。
本文将着重介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在催化、气体吸附分离和能源存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一、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溶剂热法、水热法、气体扩散法和固相合成法等。
其中,溶剂热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以金属盐和有机配体为原料,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配体的种类及比例等参数,可以合成出各种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此外,水热法通过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可以得到具有更高结晶度和更好稳定性的材料。
气体扩散法则是通过将金属盐和有机配体蒸发到气相,然后在气相中进行反应,最后沉积在基材上。
固相合成法相对较少使用,但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实现特定结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
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由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高度可调节的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方面,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通过调节框架结构和金属节点的选择,实现对催化反应的调控。
另一方面,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本身也具备催化活性,可以直接参与催化反应。
特别是一些含有可调节的开放金属位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氧化还原催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
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气体吸附分离领域的应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于其高度可调节的孔结构和表面功能化修饰的特点,使其在气体吸附分离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通过选择合适的金属节点和有机配体,可以调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吸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实现对特定气体的高效吸附和分离。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二氧化碳捕捉、甲烷储存和分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和性质分析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和性质分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简称MOFs,是一种新型材料,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近年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MOFs是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具有非常多样化的结构和性质,可用于各种领域,如催化剂、气体吸附和分离、传感器等。
本文将介绍MOFs的合成方法和性质分析。
一、 MOFs的合成方法1. 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MOFs常用的合成方法之一,它是将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混合后,在高温下结晶形成MOFs。
其中,溶剂的选择对合成的MOFs结构和性质有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溶剂有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
此外,溶剂热法也可以进行绿色合成,如在无水条件下利用微波加热进行合成,可以大大减少溶剂的使用量,降低合成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2. 水热法水热法也是一种常用的MOFs合成方法,它是将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混合后,在高温高压的水环境中进行结晶形成MOFs。
水热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并且可以获得多种形态的MOFs,如纳米晶、多晶体等。
3. 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是将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在室温下混合并加热,形成MOFs。
这种方法可以在无需特殊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简单、快速、方便。
但是,它对金属离子的选择和有机配体的设计有较高要求,否则会影响合成的MOFs结构和性质。
二、 MOFs的性质分析1. 结构性质MOFs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多样化的结构,其结构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的配位方式决定。
因此,MOFs的结构可以被用来探究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催化活性、吸附容量、分离性能等。
其中,X射线晶体学(XRD)是分析MOFs结构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精确地确定晶格参数和结构,以及相关材料的晶体构型和拓扑结构。
2. 物理性质MOFs的物理性质受到其结构的影响,如孔径大小、表面积和孔道形状。
这些性质对MOFs的吸附容量和分离效果有影响。
例如,在同一温度下,具有大孔径的MOFs能够吸附更多的气体和液体,而表面积大的MOFs则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与合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简称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而成的三维结构材料。
MOFs具有高度可调性和多样性,因此在吸附分离、催化反应、气体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探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方法。
首先,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是关键。
设计一个具有理想性能的MOF材料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金属离子的选择,不同的金属离子具有不同的配位性质和催化活性。
例如,铜离子常用于气体吸附和催化反应,而锌离子则适用于气体存储。
其次是有机配体的选择,有机配体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调控MOF的孔径大小、表面性质和化学反应活性。
因此,有机配体的合理设计对于构建高效的MOF材料至关重要。
此外,还需要考虑MOF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其次,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目前,MOF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溶剂热法、水热法、气相法等。
溶剂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通过在有机溶剂中加热反应混合物,使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发生配位反应,形成MOF晶体。
水热法则是将反应混合物置于高温高压的水中反应,利用水的溶解性和热力学性质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气相法则是通过气相反应将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在高温下反应,形成MOF薄膜或纤维。
这些合成方法各有优劣,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此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表征技术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常用的表征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
X射线衍射可以用于确定MOF的晶体结构和孔隙结构,通过分析衍射图谱可以得到MOF的晶胞参数、晶体结构和孔隙大小等信息。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MOF的形貌和微观结构。
这些表征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MOF的结构性质,为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基础。
最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应用前景广阔。
由于MOF具有高度可调性和多样性,可以通过调控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选择和合成方法,设计出具有特定功能的MOF材料。
第十一章 金属有机框架的配位化学基础及结构设计讲解

1. 金属有机框架的配位化学基础
1. 金属有机框架的配位化学基础
杂化轨道理论 1931年由Pauling L等人在价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实质上仍属于现代价键理论, 但在成键能力、分 子的空间构型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现代价键理论。
成键中,同一原子中几个能量相近不同类型的原子 轨道,进行线性组合,重新分配能量和确定空间方 向,组成数目相等的新的原子轨道,这一过程称为 杂化,形成的新轨道称为杂化轨道。
空间构型
sp
sp2
sp3
1个 s + 1个p 2个sp杂化轨
道
1800
1个s + 2个p
3个sp2杂化轨 道
1个s + 3个p
4个sp3杂化轨 道
1200
1090 28’
直线
正三角形
正四面体
实例
C2H2
C2H4
CH4 , CCl4
1. 金属有机框架的配位化学基础
分子轨道理论要点 (1) 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时,轨道数不变。分子轨道
的能量可以高于、低于和等于原子轨道,分别称为反 键轨道、成键轨道和非键轨道。
(2) 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时,必须满足原子轨道的能 量相近、轨道最大重叠和对称性匹配。
(3) 分子轨道中的电子排布和原子轨道中电子排布的规则 相似,即遵循Pauli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及Hund 规则。
1. 金属有机框架的配位化学基础
1. 金属有机框架的配位化学基础
杂化轨道更有利于原子轨道间最大程度地重叠,因 而杂化轨道比原来轨道的成键能力强。
不同类型的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不同,成键后所形 成的分子就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
1. 金属有机框架的配位化学基础
碳的S轨道和P轨道参与杂化的实例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其在气体吸附与分离中的应用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其在气体吸附与分离中的应用一、引言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在气体吸附与分离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其具有高度可控的结构、大比表面积和孔径、可调控的表面化学性质等特点,使其在气体吸附、分离和储存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本文将综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在气体吸附与分离中的应用,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其发展前景。
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种由金属离子(或簇)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而成的晶体结构化合物。
其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溶剂热法、水热法、气相法、自组装法等。
其中,溶剂热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且最为成熟的一种合成方法。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时间和溶剂种类,可以合成出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此外,水热法能够在常温下制备MOF材料,具有绿色合成的优势。
气相法则是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制备MOF材料的方法,可以获得高度晶化度和孔隙度的产物。
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气体吸附中的应用由于其多孔结构和可调控的表面化学性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气体吸附方面表现出色。
以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为例,MOF材料能够通过孔径和亲和力的调节实现对不同气体的选择性吸附。
此外,MOF材料还可以通过局域催化反应来实现气体的转化和催化,在能源储存和环境治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除了在气体吸附方面的应用,MOF材料在气体分离领域也表现出色。
由于其孔径可控的特点,MOF材料可以实现对混合气体的高效分离,从而提高气体纯度和分离效率。
MOF材料还可以通过功能化调控表面化学性质,实现对特定气体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为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未来展望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在气体吸附与分离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随着合成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材料性能的不断优化,MOF材料将在气体分离、储存、传感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分子自组装: 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自发地组装形成稳定 的有序结构和器件。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氢键
范德华力
配位键
作用力
静电作用力
疏水作用力
电荷转移作用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不同pH 值对苯甲酸和4,4'-bipy与Cu2+组装的产物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单核 [Cu(H2O)(benzoate)2(4,4'-bpy)2](benzoic acid)2·(4,4'-bpy) 双核[Cu2(H2O)2(benzoate)4(4,4'-bpy)3]·(H2O)9 一维链状[Cu3(H2O)4(benzoate)6(4,4'-bpy)4.5]·(4,4'-bpy)·(H2O)5 二维网状[Cu3(OH)2(H2O)2(benzoate)4(4,4'-bpy)2]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3. 模板法与添加剂法 模板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金属配合物、无机多孔材料等 领域的合成方法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理论上,要将反应体系导向热力学产物分子多边形,必须 考虑以下热力学因素:降低链状聚合物的形成速度,增加 形成分子多边形的稳定化能。
Zn(NO3)2·6H2O
DMF
H2BDC
溶剂热
冷却至室温
MOF-5
过滤、洗涤、干燥 测试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将三乙胺和甲苯扩散到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1,4- bdcH2) 的DMF溶液中, 可以获得[Zn(1,4-bdc)(H2O)]·DMF晶体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5 反离子效应 桥连配体二吡啶基噻二唑(L)
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工艺
溶液扩散法: 溶液搅拌法: 水热与溶剂热法: 微波辅助合成法: 机械化学合成法:
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工艺
反应液A
砂芯
缓慢扩散 反应液B
生成物
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工艺
水热或溶剂热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合成方法,通常是在聚 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将有机配体、金属盐及 结构导向剂溶于水或甲醇、二已基甲酞胺、乙睛等溶剂 中,于一定温度下,依靠体系的自生压力反应一段时间 后,获得MOF材料样品。这种方法反应时间较短、解决 了在室温下反应物不能溶解的问题,而且在此条件下合 成MOFs比在室温下合成更能促进生成高维数的MOFs结 构。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既可能出现热力学控制产物,也可能出现一种、甚至多 种动力学控制产物。形成热力学控制的结晶产物所需的 活化能比形成动力学控制的结晶产物的活化能要明显高 一些,而热力学控制的结晶产物比动力学控制的结晶产 物更稳定。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因此,从能量的角度看,由于所需活化能较低,动 力学产物是形成、沉积速度更快的产物。在可以形 成多种产物的情况下,组装、结晶条件的不同,就 完全可能导致不同产物的形成。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随着反应体系pH值提高,苯甲酸根与4,4’-联吡啶比例从 1:1开始,逐步提升到2:1。显然,高pH 值有利于苯甲酸 脱去质子,参与配位。与此同时,高pH 值有利于4,4’-联 吡啶形成桥连配位。在低pH 值时,4,4’-联吡啶以单端配 位、另一端不配位而以形成氢键的形式存在于化合物中。 到了pH 值为8.0时,4,4’-联吡啶只表现为桥连配位。另外, 高pH 值有利于出现羟基配体。
加入甲苯或者对二甲苯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4 溶剂效应
如果溶剂分子存在于产物之中,主要起模板的作用;如 果溶剂分子不存在于产物之中,则在金属有机框架组装 过程中起反应环境的作用。这两种作用均能影响配位聚 合物的超分子结构。
不论作为模板剂,还是起反应环境作用,溶剂效应均可能 影响金属有机框架组装,导致不同超分子结构的形成
由两种构筑模块组装形成的可能中间体与最终产物的示意图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热力学与动力学产物形成的能量曲线示意图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最简单的情况是,热力学控制的结晶产物与动力学控制 的结晶产物一致;也就是说,结晶最快的产物恰好是热 力学最稳定、能量最低的产物,因此产物只有一种。另 一种情况是,动力学控制产物与热力学控制产物不一致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2. pH值效应
在室温和搅拌下将苯甲酸(1.0 mmol),4,4’-联吡啶(0.5 mmol),乙酸铜(0.5 mmol)溶于甲醇-水(1:1, 10 mL)溶 液中,将这一混合物的pH值用氨水(12%)分别调节至 5.5,6.0,7.5和8.0,在25 mL特富龙衬底的反应釜中, 加热至60 ℃反应50小时,然后以2 ℃ ·h-1调控
温度效应
pH值效应
模板法与添加剂法
溶剂效应 反离子效应 金属离子和配体的浓度、溶剂的极性、pH值和温度的微小的变化都会影响晶体的 质量和产率的变化,或产生全新的骨架结构。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1. 温度效应 丁二酸与CoII离子的组装系统 起始反应物的成份与比例相同,均为氢氧化钴:丁二 酸:水≈1:1:28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一般而言,高的反应物浓度和低的反应温度有利于动力 学产物的快速形成。相反,低的反应物浓度和高的反应 温度则有利于热力学产物的形成。其它条件因素,例如 pH值、溶剂、反离子等也可以影响反应动力学过程,并 导致产物结构的不同。
1 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调控
由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结构复杂性和影响结构的因素比 较多,难以概括出普适性的反应条件与反应环境对配 位聚合物结构的调控作用规律。但是,通过对一些具 体反应体系的了解与分析,无疑有助于了解反应和结 晶的温度、pH值、溶剂、反离子,以及模板与添加剂 等主要因素对产物结构的调控作用,并合理应用于特 定组装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