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起源
(完整PPT)中外设计史第一章设计起源

定居生活也对室内陈设、
储物器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保 加利亚东北地区欧夫查瑞沃新石 器遗址发现的一组赤陶小家具模
型,主要有靠背椅、灶台等,生 动的再现了当时家具的使用情况。
二、设计的分类
1、建筑设计 2、工业设计(或称产品设计) 3、平面设计 4、广告设计 5、服装设计 6、纺织品设计 7、电影与电视 8、其他与设计相关的专业技术,如摄影插、插画等。
过程中,逐渐培养出对人造形体的审美感,
然后再将这种审美观点通过创造活动进一步
的强化。因此在设计的萌芽阶段,虽然设计
技术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能经受实际使用的
考验,是功能与外形都非常成功的设计。
1.2.2 手工艺设计阶段
约7000——8000年前,人类的生存方式从渔猎、 采集过渡到农业生产,人类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分工, 并有了产品交换,人类的设计活动也进入了手工艺设 计阶段。
指设计专业工作。如“建筑设计”、“平面设计”、 “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等,它 们更加注重视觉上的效果,而且与艺术审美之间的联 系紧密,但又与纯艺术的创作有所区别。
必须具备一个特性:同时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 求。
满足人们物质上的需求主要通过具体的功能或物质形 式提供;人们精神上最基本的需求是审美,也就是设 计要美观漂亮,或包含更多其他的内容。
四、西方字母系统的产生及影响
约公元前1700年,欧洲古希腊的米诺亚文明开始使用几百 个抽象符号作为拼音字母来记录事件。后经过不断改进, 古希腊人在腓尼基人的拼音字母基础上形成了22个古希腊 字母。
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帝国,古罗马人又改造了古希腊字母, 最终形成26个罗马字母,并使其成为欧洲文字的基础。
设计理念演变解析

设计理念演变解析一、设计理念的起源设计理念是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所遵循的一种思想或理念,它是设计作品的灵魂和核心。
设计理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建筑设计,当时的设计师们注重将自然元素融入到建筑中,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提高,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二、设计理念的演变过程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设计理念开始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强调简约、功能性和实用性,追求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摒弃了繁复的装饰和华丽的风格。
20世纪中叶,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逐渐兴起,设计师们开始打破传统的束缚,大胆尝试各种新颖的设计风格和表现形式,追求个性化和多样化。
三、当代设计理念的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当代设计理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性的趋势。
设计师们开始注重人性化和情感化的设计,强调设计作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共鸣和互动。
同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逐渐受到重视,设计师们开始关注环保和社会责任,致力于打造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设计作品。
四、未来设计理念的展望随着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设计理念可能会更加注重创新和科技融合。
设计师们将更多地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进行设计创作,打破现实空间的限制,创造出更加奇幻和独特的设计作品。
同时,设计师们也将更加注重人与科技的融合,探索人类与科技之间的新型关系,为人类创造出更加智能化和便捷的设计作品。
在设计理念的演变过程中,设计师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融入到设计中,为设计作品赋予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设计理念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将为设计界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发,也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
愿设计师们在未来的创作中,能够不断挑战自我,勇于创新,为世界带来更加美好和璀璨的设计作品。
05424现代设计史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现代设计史课程代码:05424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识记性较强的课程。
《现代设计史》主要介绍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阐述不同设计流派、不同设计风格的演变过程及代表作品,探讨设计和生产、消费、科技以及商业之间的关系,陈述相关设计思想和设计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在把握现代艺术设计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与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为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史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具有明确的思维导向性,有利于形成一定的设计风格。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中的基础部分。
本课程与艺术设计专业其他实践类课程共同构成设计史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设计实践具有明确的现实指导性价值。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综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以及现代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的区别;掌握设计的内涵;掌握设计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何谓设计(次重点)设计: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或者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艺术设计(Design):美化生活环境,公共设施、物品器具的艺术性设计设计的实质:①人对社会生活需要的满足②时间,不同时期的设计满足不同时期人的需要,设计的演化说明设计是动态过程③设计是一种文化行为,承载着民族、地区、国家乃至一个宗教教义下人们的需求,承载人的情感,是世界间的交流,文化交融也因设计缩短了距离第二节设计的起源(一般)现代派艺术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场艺术革命设计与艺术的区别则源于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里昂那多·达·芬奇 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里昂那多手稿》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工程技术和设计手册,标志着“设计”开始成为一种知识和方法系统(圆圈圈里成比例的裸男)古代埃及人将奴隶社会设计推到了顶峰“柱式”埃及吉萨金字塔古希腊开创了从哲学看设计的先河。
01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

第三节 设计产生的必然性与分化的意义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亚 伯 拉 罕 ·马 斯 洛 在 1943 年 提 出 的 《 人 类 激 励 理 论 》 中 指 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 为五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爱和归属、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 求。一旦基本的需求(生理、安全和 社交)得到了满足,更高的需求也就 会随之出现;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 ,人们自然而然地开始追求精神上的 满足。在这种前提下,设计的功用便 由保障生存变成了使生活更加舒适和 有意义,美的元素开始出现并逐渐得 到强化,设计的分化也就随之产生了 。
延伸阅读
1. 李砚祖, 张夫也,中外设计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 2. 刘华东, 韩颖, 朱长征,中外设计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 3. 裴文中,旧石器时代之艺术,商务印书馆,2015年。
新石器时期的古锥和古针
第一节 设计的起源
将实用和美观结合起来,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新石器时代对石器 的磨制,凸显出古人类卓越的美感以及对美的形态的控制能力。
从大量考古发现的遗存石制器物来看,新石器时期的古人类已经开始大规模有 目的地挑选、塑造一定形态的工具,使之既能够适用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又可 以满足审美需求,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这体现了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统一。在某 种意义上,古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的同时,也为设计的分化埋下了种子。
➢ 石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活动的萌发。
旧石器时期石器
第一节 设计的起源
史学上也把石器时代划分为旧石器时代(约公元前300万年~公元前1万2000年 )、中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2000年~公元前9000年)和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 9000~公元前5000年)。
设计的发展历程

设计的发展历程
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起源。
最初,设计是以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为目的的,比如原始人设计了石头工具、骨器等用来狩猎、捕鱼和保护自己的物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开始跟随人们的生活需求而发展。
在农业社会,设计又慢慢与农业生产活动结合,农具、农田布局与设计开始有了联系。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设计进入了工业化的阶段。
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成为了重要的分支。
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设计领域也得到了巨大的进化。
从产品设计到数字界面设计,从建筑设计到城市规划设计,从服装设计到平面设计,各种设计领域不断涌现。
设计师们不断创新、追求美感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而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崛起,设计又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用户体验设计成为了一个热门领域,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维也开始受到重视。
设计不再只是追求美的外在表现,更需要考虑用户的感受和需求。
未来,设计的发展将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虚拟现实、智能科技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将为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设计也成为了设计的重要方向。
设计师需要在传统美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总的来说,设计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满足基本需求到追求美感和功能的阶段,再到以人为中心的用户体验和创新思维的引领。
未来,设计将继续与科技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好的体验。
设计方法演化及其阶段特征辨析

设计方法演化及其阶段特征辨析设计是人类活动的重要部分,设计方法的演化对于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设计方法的演化是一个与时代和技术密切相关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设计方法也在不断地变革和更新。
本文将从设计方法的起源和发展出发,对设计方法的演化及其阶段特征进行辨析。
一、设计方法的起源和发展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最早的设计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求而进行的,比如食物的获取和加工,简单的生活工具制作等。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设计活动逐渐扩展到了更多的领域,如建筑、工业制品、信息系统等。
设计活动也逐渐从单纯的生产活动演变为一种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设计方法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设计方法的演化历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几个阶段的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技术发展状况,也揭示了设计方法在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设计方法的阶段特征辨析1. 手工时代的设计方法手工时代(古代)是设计方法的最早阶段,这个阶段的设计活动主要依靠人的手工和经验进行,设计者通过不断的试验和积累经验来完成设计任务。
设计方法的特点是经验传承和个体主义,设计者的个人能力和经验在设计活动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设计活动的范围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生活用品和建筑等方面。
工业化时代(近现代)的到来,标志着设计方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为设计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空间,设计活动开始向更多的领域渗透,工业设计、平面设计、信息设计等专业不断涌现。
设计方法的特点是规范化和科学化,设计者的个人主义渐渐被规范的设计流程和科学的方法所取代。
设计方法与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加速了设计活动的发展,设计思维和方法不断被改进和完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设计方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设计活动更加高效和便捷。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设计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设计活动开始朝着更为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中外设计史第一章设计起源

生产的可调节式台灯, 20世纪20年代诞生于德 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 至今仍在生产。
外形简洁,代表了“大
众”与“廉价”
可以自由调节成任意方向和
角度。 灯上暴露出来的电线和弹簧, 表示它的身份是一件技术品, 供专业人员或特定场合使用, 而非普通家庭用品。
夸张的几何外形、可伸缩
的天线式支架,有多种颜 色可供选择,并且非常轻 巧 “有趣”、“个性”
前
言
在社会中普及设计的观念与常识 设计意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而出现,依次经历了
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瞬息万变的 现代社会。
教学目的:以普及设计历史知识、欣赏佳作和开阔眼
界为目的
以设计事件、设计作品和设计师的介绍为主
第一章 设计的起源
设计评析
世界上最早一批由机器
旧石器时期打击器
牙质纽扣和针
旧石器尖状器 刮削石器
良渚文化石犁
石磨盘和石磨棒:粮食加工工具
新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公元前1万5~公元前 5000)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明就是弓箭的出 现 石器出现小型化趋势
石刀、石斧装上木制、骨制把柄(省 力)
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 定居生活出现(狩猎、采集——>农牧业) 陶器的出现和使用 石器进一步加工磨光 石磨、石犁、石杵、石刀、石锄、石镰等农具 新石器时代晚期,冶铜术出现,金石并用时代
1.2.3 现代设计阶段
西方工业革命之后出现了机器生产、劳动分工, 商品经济活动更加繁荣兴盛,促使社会和文明发生了 重大的变化,也促使设计进入了现代设计阶段。
现代设计产生于19世纪,机械化批量生产是现代设计
中国设计史,一、中国设计艺术起源,第二章 青铜时代的设计

二、玉器
• 由石器演变而来,主要用于装饰品,其最早主要用于宗教 活动 • 良渚文化——玉琮
随着历史的发展,对石器工具的加工制作技术也不断进步,由打 制到磨制,石器光滑的外表,对称的造型以及锋利的实用价值,体
现了人类早期的审美追求和对实用功能的理解,把实用性与审美结
合起来,赋予设计物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意义,是人类设计活 动的基本特点。 虽然审美追求较之实用的目的性追求从自觉的角度来说要晚些, 而且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当这种意识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得以升华 为自觉的追求时,人类的设计文明便进入了新的时期。
• ⑺.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高足杯
彩陶图案设计
这既是早期陶器中 编织物纹印以及鱼 网、水涡、树叶等 图案的延续和变化, 同时也是原始人内 心音乐涌动和视觉 表现
彩陶的象形图案
• 彩陶的象形图案多种 多样,最基本的主题 是生殖主题。有大量 的鱼、蛙、 植物果 实、花朵的描绘 • 对人类的象征意义
特殊图案
陶器的用途——器型
• 多数情况下,日常生活用。 • 但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瓮对合埋葬小孩的例子, 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原始人对再生的向往。
尖底瓶
• “彩陶文化” 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 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 彩陶的做法 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矿物质原料彩 绘,然后入窑烧制,烧制成型的彩陶呈现出赭红、 黑、白诸种颜色图案。
旧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燧石、鹿角和骨头所制成的各种工具
生 产 力
人 类 改 造 自 然 的 能 力
谁来改造
劳动者
利 用
怎么改造
人的因 素
生产工具
加 工 改造什么
劳动对象
生 产 资 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认为物质满足了需求时,就会开 始追求精神上的愉悦,重视精神生活 与物质生活的配套,重视社会、生活 的丰富与和谐,重视生活质量。这样, 人类设计的职能便由保障生存发展到 了意义生存的高度。
人与物的关系
人性与物性的关系
以人为本的设计
设计是从人性出发,利用甚至 规范物性,使得物为人用,物 适其用,物尽其用。
1 0
“需求是发明之母”
总结
因此,我们虽然无法说设计的起源是从 某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开始的,但我们 通过对设计在不同领域的不同特征进行 归纳分析后,认为寻找人们在不同时代 背景下的需求,是设计的第一步。人类 的需求虽然是多层次的,是发展变化的, 但设计的本质就是要分析人的需求并为 之设计。
1 2
谢谢观看
小结
文化特征
科技特征
包豪斯
BAUHAUS
共同点:一切设计的产生,最初的原因都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生产 条件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需求又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人的物质需求具有一定的限度,一旦 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其他的需求 也就随之不断出现。原有的需求也会 以一种更为先进的方式展现,进而达 到满足。
在数字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 会中,也只有遵循人与物的 关系,设计才能真正的做到 有的放矢。
满足人们需求的设计
5
自我实现需求
4
尊重需求
3
社会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
2
安全需求
1
生理需求
心理学家亚比拉罕:马斯洛将人的需求 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一、意动需求; 二、认知、理解需求以及审美需求。
意动需求分为五个层次
前言
功能 性
设计
局限 性
艺术 性
时效 性
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中,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改 造世界,让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存,而最基础的 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这样一个过程。从这个 意义上来说,从人类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原始的工 具和装饰品开始,人类的设计文明便开始萌发了。
“设计”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称之为“设计” ,它 的产生及发展就像是人类进化一样,是随着人类社 会的逐渐发展演变而在不同领域中有着不同的特征 的。我们在设计的不同领域中所体现的不同的特征 里来寻找它的来源。
包豪斯
作为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使设计成为 一门学科,设计教育从这里诞生并成体系化,对现代设计的发展 举足轻重。人们直面工业化大生产汹涌而来的现实,包豪斯在现 代设计中,将实用作为美学主要内容、将功能作为设计追求的目 标,是后来新技术美学的开端,现代主义设计最终形成。包豪斯 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 去,因而设计第一次摆脱了玩形式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 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使艺术全面而整体地介入人类现 代生活。
设计的定义
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一项 创造性活动,是把头脑中的一种计划、规划、设想 以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人类活动过程。
可以说“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即设计 是生活文化的代表者,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为了满 足生存的需要 。我们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原始的石工具是 产生在旧石器时代,那时候的“设计”是人类为了生存 而产生的;后来随着人类意识的不断进化以及社会关系 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工具的制作加工,而这个 时期人们对工具进行“设计”是因为他们已经不能仅仅 满足于生存需求,而开始想要控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