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化学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大专题元素化合物

合集下载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镁及其化合物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镁及其化合物

2021届高三化学镁及其化合物二轮复习一、单选题1.MgO ,MgSO 4和MgHPO 4组成的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16%B .32%C .49%D .55%2.将钠、镁、铝各0.3 mol 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 -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 .1∶2∶3 B .6∶3∶2 C .3∶1∶1 D .1∶1∶13.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Al 2O 3→Al(OH)3→NaAlO 2B .MgCl 2→Mg(OH)2→MgOC .Na→Na 2O 2→O 2D .HCl→FeCl 3→FeCl 2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钠在空气中加热时,先熔化,再燃烧,燃烧所得产物为Na 2O 2B .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一样作特殊保护C .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是因为铝不活泼D .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多孔,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要加保护层 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NaCl(aq)−−−→电解Cl 2(g)Fe(s)−−−→△FeCl 2(s)B .MgCl 2(aq)−−−→石灰乳Mg(OH)2(s)−−−→煅烧MgO (s)C .S(s)2O (g)−−−→点燃SO 3(g)2H O(l)−−−→H 2SO 4(aq)D .N 2(g)2H (g)−−−−−−→高温高压、催化剂NH 3(g)2CO (g)aq)−−−−→N aCl (Na 2CO 3(s)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MgO具有高熔点,可用于制耐火材料B.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金属铜具有金属光泽,可用作导电材料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7.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72gCaO2与KHS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的数目为N AB.足量的Mg与0.1mol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 N AC.25℃时,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01 N AD.标准状况下22.4 L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8.对下列实验现象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在Cl2中燃烧产生白烟,这是因为产生的NaCl固体颗粒分散到空气中所致B.把烧红的铁丝放在氧气中,发出耀眼白光,产生黑色固体,这是因为该反应放热多,生成的Fe3O4为黑色C.单质Mg、Al与O2反应,条件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产物D.镁带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光芒,并发生三个反应:2Mg、O22MgO、3Mg、N2Mg3N2、2Mg、CO22MgO+C(黑色),Mg常用于照明弹。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应用(河北适用)选择题(共27小题)1.(2022•沧州二模)作为我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后的首个世界级体育盛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向世界展现了我国的科技实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速滑运动员佩戴的头盔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无机材料B.可穿戴式智能测温设备“测温创可贴”的测温芯片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二氧化碳取代氟利昂作为制冷剂,对保护臭氧层作出重要贡献D.可降解餐具的原料玉米淀粉、甘蔗渣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糖类2.(2022•张家口三模)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有利于控制白色污染B.磷酸二氢钾是复合肥料,过量施用对环境无影响C.冬奥运动员的速滑竞赛服采用的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材料D.中国古代使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利用的是明矾溶液的酸性3.(2022•河北模拟)化学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力量。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制造“蛟龙号”潜水艇载人舱的钛合金是金属材料B.“天和”核心舱舷窗使用的耐辐射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为Na2SiO3C.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实现“碳中和”D.我国“硅﹣石墨烯﹣锗高速晶体管”技术获重大突破,C、Si、Ge都是主族元素4.(2022•邯郸一模)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运用化学知识对下列选项进行的分析合理的是()A.石油的分馏、海水晒盐、煤的气化都是物理变化B.烟熏腊肉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脂肪属于酯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制作湘绣需使用大量的丝绸,古代丝绸所含的天然纤维主要是蚕丝纤维D.大量SO2排放到空气中,不但能形成酸雨,而且易产生光化学烟雾危害环境5.(2022•青龙县模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和活性炭可作食品袋中的除氧剂B.K2FeO4可用于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C.用稀NaOH溶液清洗沾在皮肤上的苯酚D.为了防控新冠肺炎,勤用“84”消毒液洗手6.(2022•唐山一模)化学与生活、科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元素化合物复习要点及策略 》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元素化合物复习要点及策略 》

元素化合物复习要点及策略一、元素化合物的考试大纲要求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二、新课程高考关于该部分知识的命题特点。

(1)考查份量减小。

以教材学习内容为依据,直接考查重要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试题所占比例明显减小。

以理综全国I卷化学试题为例。

2016年试卷考查了N2、H2合成NH3的反应和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金属Cu、Fe与硝酸的反应;C12、HC1的溶解性和H20、H202的存在状态,以及除去溶液中Mg2+、Ca2+等问题。

2017年试卷考了Zn与HC1的反应、NH+与0H_的反应、MgO与HC1的反应4等问题。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

近年来,全国理综卷化学试题的第1个小题,几乎都是联系实际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题目。

该类试题多以现行教材内容或学生熟悉的常识性知识为依据进行命题,而且一般可以采用排除法迅速找出正确的选项,多为送分性质的题目。

(3)以化学实验为载体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

结合化学实验考查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题型,是近几年高考化学命题的热点题型。

该类题型信息量大、考查知识和能力全面,已经成为高考理综试卷中化学的传统题型。

(4)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考查学生学科素养。

三、元素化合物的具体复习思路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是按纵向元素族和横向周期律进行了系统地安排。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重心,它串起了中学化学的各个知识点,可以说高考每道命题均离不开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元素化合物复习时,重点是立足教材,以“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网”的方式,将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并启发学生依据“由线引点,由点连网,由网成体(立体)”。

高中化学总复习元素化合物的最佳复习方法知识点巩固练习

高中化学总复习元素化合物的最佳复习方法知识点巩固练习

元素化合物的最佳复习方法编稿:李作鹏审稿:曹玉婷【高考展望】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本理论、化学实验等化学核心知识的载体;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考理综的必考内容之一,更是化学单科命题的主要内容;同时,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重点考查考生的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等知识及化学实验方法与技能,成为高考命题的主干内容。

而这部分知识多数是描述性的,内容繁杂、零碎和分散,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令不少同学厌烦。

所以很有必要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高考化学取得好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方法点拨】一、突出基本点,抓住主线,构建网络元素化合物内容:包括氢、氧、硫、氯、氮、碳、硅、钠、铝、铁、铜、镁等12种元素,在7种非金属元素中,以硫、氮的知识较为复杂;在5种金属元素中,铝具有两性特点,铁的变价具有代表性。

复习时应以这些典型元素(Na、Al、Fe、Cu、Cl、S、N、C、Si等)为核心,把该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各点有机联系起来便形成知识主线,进而构建成网络。

“线”的形成有两种思路,一是以物质分类为主线,掌握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二是以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为主导,以元素价态变化和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为主线,来掌握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及其转化规律。

抓住主线,可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知识点清晰,便于记忆和应用。

最后与基本概念、理论、实验等融合构成化学学科体系。

1、四种金属的知识主线2、四种非金属元素(Cl、S、N、C)的价态变化线:氢化物←单质→氧化物→含氧酸→相应的盐422445342223342634202274531201::)(::++-+++-++-+++-→→←→→→←→→←→→→←CO CO C CH C HNO NO NO N NH N SO H SO SO S S H S HClO KClO HClO Cl HCl CI二、掌握描述物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思路1、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思路: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沸点-水溶性-特性等。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本专题的教学分为3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复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复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训练无机推断,通过复习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网络联系,增强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解题能力。

第一课时《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教学思路1.教材分析本节重点复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资料在考情分析基础上,给出知识网络图,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知识压缩的网络化,熟练掌握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重点内容的回忆,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通过练习,注重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同时,也为后面复习无机推断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更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情分析本课题知识内容不十分难,较易掌握,但拓展的无机推断是学生感觉困难的一个课题。

所以就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课题的引入、复习、结论、练习巩固都鼓励学生参与,可轻松复习并应用知识。

3.考情分析本课时复习内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经常出现在推断题中。

二、命题新动向:①将推断、计算、实验各题型融于一体,再糅合典型非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图象问题、数形结合问题是高考命题的新主题。

三、教学目标常考知识点:1.非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2.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3.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的单质及其化合物;4.培养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图表法、分组讨论、实验探究。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见下表)(1)复习本专题的知识,最容易产生的感觉就是——乱,似乎各种知识混在一起,没什么头绪,各种知识显得似是而非,各种提法都有道理。

解决的方法,就是先掌握每一主族的知识,在此处要注意掌握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在一主族内部应抓住典型的代表物(比如卤素中的氯、氧族元素中的硫等)的性质,要求一提到该物质,立刻能在脑海中反映出该物质包含的各条化学性质来。

高三化学元素化合物复习总结课件资料

高三化学元素化合物复习总结课件资料

四、非金属单质的化性—还原性
2.还原性 【讨论】哪些非金属单质以还原性为主?
哪些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显现还原 性?
四、非金属单质的化性—还原性
2.还原性 以还原性为主的非金属单质:C、H2等; 遇强氧化剂O3、O2、Cl2、HNO3、 H2SO4(浓)等时表现出还原性的非金属 单质: S、P、Si等。
五、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3、含氧酸 (3)氧化性酸与非氧化性酸 酸都具备氧化性(H+) 酸根离子的氧化性大于H+时,为氧化性酸, 如: HNO2、 HNO3、H2SO4、HClO、
HMnO4。 H3PO4、H2CO3、H2SiO3、H3AsO4等为
非氧化性酸
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性质判据
1. 形成氢化物的条件及氢化物的稳定性。 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五、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2、氧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酸酐; 重要的氧化物有:SiO2、CO、CO2、 NO、NO2、P2O5(P4O10)、H2O、 SO2、SO3
五、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3、含氧酸
(1)分子的结构特点
HO O C OH
O HON
O
HO O H Si
HO OH
H O
HO P O
H3PO4<H2SO4<HClO4
模式示例1:
NH3
水溶液是碱, 具有碱的通性
指酸 示性 剂氧
化 物
酸盐
氧化还原性
-3
N 具有还原性
Pt 800℃
4NH3 +5O2
4NO + 6H2O
模式示例2: HCl
水溶液是酸, 具有酸的通性
氧化还原性

2024届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二------分子结构与性质

2024届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二------分子结构与性质
单键为σ键,双键或三键其中一个为σ键,
其余的为π键
(3)由成键轨道类型判断:
S轨道形成的共价键全部为σ键,杂化轨道形成
的共价键全部为σ键。
(4)共价键特征
具有 饱和性 和 方向性。
2、键参数
(1)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
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2)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
③附近元素用加减电子法。如N2可以找CN-,若找最外层电子数少的原子,
用加电子法;如NH3可以找H3O+,若找最外层电子数多的原子,用减电子
法。
提示:等电子体之间结构和性质要相似,如CO2的等电子体不可以找SiO2,
因为结构和性质不相似。
(2)常见的等电子体
类型
实例
双原子10e-
N2、CO、NO+(亚硝酰正离子)、CN-
的排斥,排斥作用减弱。
练习10、缺电子化合物是指电子数不符合路易斯结构(一个原子通过共
享电子使其价层电子数达到8,H原子达到2所形成的稳定分子结构)要
求的一类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NH3、BF3、BF4-中只有BF3是缺电子化合物
B.BF3、BF4-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sp2、sp3
有方向性、有饱和性
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
有方向性、有饱
和性
作用力
范德华力
①随着分子极性和相
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
增大;
影响强度的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
因素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越大,分子间作用力
越大
影响物质的熔、沸点
及溶解度等物理性质
对物质性质

2020届高二化学会考速记知识点素材:第二部分元素化合物

2020届高二化学会考速记知识点素材:第二部分元素化合物

3Cu + 8HNO 3(稀 )= 3Cu(NO 3) 2 + 2NO↑ +
4H 2O

浓、稀硝酸有强氧化性
C + 4HNO 3( 浓 )
CO 2↑ +2NO 2↑ +
2H 2O S + O2
点燃
SO2
SO2+ H2O
H2SO3
催化剂
SO2 + O 2 加热
2SO3

Cu + 2H 2SO4(浓 )

NH 4Cl
NH 3↑ + HCl ↑
氧化性: Cl 2 > Br 2 > I 2 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叫做氮的 固定(固氮)
NO 在空气不能稳定存在
NH 3·H 2O 呈弱碱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产生大量白烟
铵盐受热易分解
NH
+ 4
+
OH


NH 3↑ + H2O
利用该反应来检验 NH 4+或者实验室制 NH 3
放电
N2 + O2
2NO
催化剂
N 2 + 3H 2 高温高压 2NH 3
2NO + O 2 = 2NO 2
3NO 2 + H 2O = 2HNO 3 + NO
NH 3 +H 2O = NH 3·H2 O
NH 3·H 2O
NH
+ 4
+
OH

NH 3 + HCl = NH 4Cl

NH 4HCO 3
NH 3↑ + H2O + CO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训练二元素化合物9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2015·武昌元月调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晶体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固体,常用作光导纤维的材料B.臭氧是一种有特殊臭味、氧化性极强的淡蓝色气体,可用作餐具的消毒剂C.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是因为铝比铁更耐酸、碱的腐蚀D.人造纤维可利用竹子、棉花、麻类的纤维材料制成,而合成纤维是利用自然界的非纤维材料(如石油、煤)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2.(2015·二诊)下列物质放在空气中会变质,且变质过程与空气中的O2、CO2、水蒸气都有关的是 ( )A.过氧化钠B.金属钠C.硫酸亚铁晶体D.四氯化硅液体3.(2015·一模)不能同时满足在溶液和非溶液状态下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A.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B.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C.非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D.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4.(2015·日照调研)下列有关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确的是( )A.Na、Al、Fe、Cu都能导电,它们的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B.CO2、NO、SO2都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C.铝热反应是指铝能将所有的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D.CaCO3+SiO2=====高温CaSiO3+CO2↑发生,说明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5.(2015·一模)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2-3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2-4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6.(2015·一诊)某铜业公司在火法炼铜时也生产硫酸,硫酸车间如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化合态硫以FeS2、CuFeS2等形式存在B.火法炼铜的矿石原料主要含Cu2SC.该公司炼铜产生的SO2可用于生产H2SO4D.1 mol/L H2SO4溶液可储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7.(2015·统考)制备纳米Fe3O4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纳米Fe3O4分散在适当溶剂中,当强光照射时,会产生丁达尔现象B.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C.反应②中,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D.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6FeOOH+CO===2Fe3O4+3H2O+CO28.(2015·海淀期末)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属于电化学腐蚀B.电化学腐蚀一般可分为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C.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D.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因为其不易与氧气发生反应9.(2015·日照调研)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漂白粉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失效B.雾霾天车灯照射的光亮通路属于丁达尔现象C.硬铝属于合金材料,瓷器属于硅酸盐制品D.不锈钢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是因为在钢铁表面镀上了金属铬10.(2015·五校联考)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领域的重要原料。

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钛(Ti)的过程是:①2FeTiO3+6C+7Cl2=====高温2TiCl4+2FeCl3+6CO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高温Ti+2MgCl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②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C.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D.反应②中,氩气只作为保护气并不参加反应11.(2015·一诊)用如图装置实验,下列预期实验现象及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a b 预期实验现象结论A 铜丝浓硝酸试管c中有大量红棕色气体硝酸有强氧化性B 木条18.4 mol/L硫酸木条变黑浓硫酸有酸性及氧化性C 生铁NaCl溶液导管处发生倒吸生铁发生吸氧腐蚀D 铁丝含少量HCl的H2O2溶液试管c中有大量无色气体该反应中铁作催化剂12.(2015·名校统考)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确的是 ( )A.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B.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使煤燃烧产生的SO2最终生成CaSO3,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C.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D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CO 2、SO 2,从而使雨水的pH =5.6形成酸雨13.(2015·一模)“类比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下列说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能使漂白粉水溶液先变浑浊后变澄清,二氧化硫也有同样现象B .加热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锂与氧气反应也生成过氧化锂C .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铁、铝钝化,浓硫酸也能使铁、铝钝化D .氯气可置换出碘化钾溶液中的碘,氟气也可置换出碘化钾溶液中的碘 14.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单质――→+O 2氧化物――→+H 2O酸或碱――→+NaOH 或HCl盐 A .硅 B .氮 C .钠D .铁15.(2015·八市联考)X 、Y 、Z 是中学化学中三种常见元素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相互间有如图转化关系(未注明反应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X 为金属单质,Y 为非金属固体单质,则Z 为O 2B .若X 、Y 均为金属单质,则甲不可能为黑色固体C .若X 为金属单质,Y 为非金属气体单质,则乙可能为黑色固体D .若X 、Y 均为非金属固体单质,则Z 可能为O 2 16.(2015·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将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一段时间后,溶液充满试管 ②向FeCl 3溶液中加入Mg 粉,有气泡产生 ③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④电解从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镁溶液,可获得金属镁 ⑤为证明NaHCO 3溶液中混有Na 2CO 3,取少量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混有Na 2CO 3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⑤D .①②④⑤17.(六校联考)A 由Al 2O 3、Fe 3O 4、Al 、Cu 中的某几种粉末混合而成,该混合物成分的分折方案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当m1>m2时,溶液a中的阴离子只有1种B.生成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C.要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l,可取A加入适量稀盐酸D.当m2-m3=2.96 g时,Fe3O4的质量至少为2.32 g18.(2015·第一次联考)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只可能含有①Al3+;②Mg2+;③Fe3+;④Fe2+;⑤H+;⑥CO2-3;⑦NO-3中的几种,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NaOH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A.③⑤⑦B.②③⑤⑦C.①②③⑥⑦D.①②③④⑤⑦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19.(2015·一模)(10分)生活中常提到的“五金”包括:金、银、铜、铁、锡。

锡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锡是碳的同族元素,锡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有________个电子。

(2)锗、锡、铅的+4价氢氧化物的碱性:Ge(OH)4________Sn(OH)4________Pb(OH)4(填“>”、“<”或“=”)。

(3)氯化亚锡(SnCl2)可作为牙膏的主要成分,其可用金属锡与盐酸反应制得,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化亚锡(SnCl2)溶于水,一定条件下可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白色沉淀,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Sn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硫锡矿中含有的SnS可被热的FeCl3溶液氧化,请写出SnS与足量热的FeCl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①白铁(铁表面镀锌) ②马口铁(铁表面镀锡) ③铜质奖章(铁表面镀铜)当镀层破坏后,铁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0.(2015·一模)(10分)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但在消毒时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人们开始研究一些新型自来水消毒剂。

某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发现NCl3可作为杀菌消毒剂,该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备NCl3,并探究NCl3的漂白性。

NCl3的相关性质如下:物理性质制备原理化学性质黄色油状液体熔点为-40℃,沸点为71℃不溶于冷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为1.65 g/mL Cl2与NH4Cl水溶液在低温下反应95℃爆炸热水中发生水解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目的,接口连接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C装置蒸馏烧瓶中出现较多油状液体后,关闭接口2处的活塞,控制水浴加热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_。

(5)当E装置的锥形瓶有黄色油状液体出现时,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液体滴到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上,不褪色;若取该液体滴入热水中,片刻后取该热水再滴到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上,先变蓝后褪色,写出该油状液体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015·实战)(12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有助于知识的有序储存和应用。

右图A、B、C、D、E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