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换药术操作评分标准
清洁伤口无菌换药技能操作评分标准

手卫生
18、快速手消毒≥15s(2分);打开无菌包
2
戴手套
19、戴手套:在腰以上高度,一手持手套反折外面,另一手插入戴好(2分);再将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的反折内面,同法戴好;拱手置于胸前(2分);
4
打开无菌包
20、将盛装纱布换药碗挪至旁边做污物碗(2分),纱布放置无菌区(2分);
21、一只镊子做为污染镊在患者伤口上操作,另一只镊子做为清洁镊传递无菌物品(3分),注意传递过程中避免两只镊子相碰(2分);
5
手卫生
27、洗手,七步洗手法,≥15s(3分);
3
(一)清洁伤口无菌换药技能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ID号科室:得分
项目
操作要求
分值
得分
评估
个人准备
1、服装鞋帽整洁(1分),不戴耳环饰品(1分),修剪指甲(1分);
3
环境准备
2、操作前半小时通风(1分),停止清扫(1分),减少走动(1分);
3
用物准备及评估
3、消毒溶液、无菌溶液、无菌持物钳及罐、无菌棉球罐、无菌纱布罐、换药碗、无菌手套、胶带;摆放合理(6分,缺一样扣1分,扣完为止);
9
换药
22、清洁伤口,由切口向外消毒≥10cm(2分),≥3次(2分),伤口覆盖6-8层敷料(1分);
23、勿使消毒液流入伤口(3分);
24、若消毒液太多需要拧干棉球,敷料镊要高于消毒镊(3分);
7
脱手套
25、将手套口向下翻转脱出(3分),手不接触手套外侧面,徒手用胶带固定纱布(3分);
6
用物处置
26、将换药用棉球、纱布倒入医疗废物桶(3分),用具包好,放入治疗车下层(2分);
无菌钳镊
10、取出无菌持物镊:竖直、尖端闭合、不触及内壁及边缘(每要素2分)
伤口换药术评分标准

12
二、操作步骤(18分)
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5分)
2、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由内向外,伤口有分泌物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蘸吸去分泌物。(10分)
伤口换药术评分标准
考生编号
满分
得分
得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得分
得分
得分
得分
得分
一、操作准备
1、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碗2个、镊子2把、剪刀1把、酒精棉球、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等(4分)
2、取、开换药包正确,防止污染包内物品(2分)
3、戴无菌手套(6分)
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3分)
1、疑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为什么一定要用双氧水冲洗?(3分)
答:因为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用双氧水消毒可杀灭破伤风杆菌。
2、感染伤口、分泌物多,应多久换一次药?(4分)
答:应每天换药1次,严重感染应根据其分泌物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3、换药时应注意什么?(4分)
答:应注意取去伤口内的异物,如线头、死骨、弹片、坏死组织等,有引流物要核对数目是否正确。
4、几个病人伤口换药顺序和注意点?(4分)
答:先换清洁的伤口,然后再换感染的伤口,最后为严重感染伤口;每次换药完毕,认真洗净双手后方可给另一病人换药。
15
考官签名:日期:
3、覆盖消毒纱布及胶布粘帖方向正确,长度应适中。(3分)
18
三、医德医风(5分)
无菌伤口换药评分标准

评分项目
评分细则
扣分
备注
准备工作
清洁洗手。
正确佩戴帽子,盖住全部头发。
正确佩戴口罩,盖住鼻孔。
准备换药物品
(
先取无菌干纱布、无菌干棉球;再取酒精棉球、酒精纱布。
先取换药所需敷料,再夹取镊子。
敷料放置要干湿分离。
去除胶布或绷带以及伤口敷料(
去除胶布或绷带பைடு நூலகம்由外向里。
去除伤口敷料应用镊子夹住内层敷料的一端,顺伤口方向反折拉向另一端,以近乎平行的方向逐渐揭除纱布敷料,不可向上拉,也不可从伤口的一侧拉向另一侧。
两把镊子的分工不同区分对待()
运用正确的执镊方法。
敷料镊与接触伤口镊不能互换。
敷料镊与伤口镊交换敷料棉球时不能碰触。
消毒伤口顺序
()
消毒顺序为自伤口中心开始擦拭,逐渐向外。
消毒范围一般应达伤口外10cm以上。
消毒两次以上。
换药弯盘的区分
一只弯盘摆放棉球、纱布、镊子等,另外一只为放置污染物品所用,不得混淆。
覆盖纱布敷料
(
将酒精纱布、无菌干纱布覆盖于伤口上,以胶布固定。
整体表现
(
操作熟练,按时完成。
外科换药操作评分标准

5
5
3
5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做不得分,欠规范酌情扣分
少一样扣1分(包括物品摆放有序)
摆放混乱不得分
缺一项扣1分
操
作
流
程
质
量
标
准
60分
(举手示意计时开始)
1.暴露换药部位,评估伤口(按10cm长污染伤口操作)
2.打开换药包外层,戴无菌手套
3.打开换药包内层,查看包内灭菌指示卡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色,夹取换药用品
4.揭去外层敷料,用无菌镊子取下内层敷料,放入弯盘内;若内层敷料与创面粘连较紧,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后再揭开
5.观察伤口情况,按污染伤口由外向内用碘伏消毒液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2遍(范围≥15cm)
6.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清洁伤口,亦可用3%双氧水清洁伤口
7.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胶布固定
8.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及床位
外科换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总分
考核内容
应
得
分
实
得
分
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细则
准备
质量
标准
20分
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佩戴胸卡
2、规范洗手,戴口罩
3.备齐用物:无菌换药包、敷料、棉球、持物缸、持物钳或镊子、胶布、无菌生理盐水、碘伏消毒液
4.物品摆放合理,便于操作
5.检查换药包是否合格口述:(灭菌指示胶带上的品名、灭菌日期、有效期等,有无湿包和破损)
9.正确处理医疗废物、利器等
10.操作完毕去除手套
(举手示意操作结束,停止计时)
3
12
5
10
10
5
7
2
3
外科换药操作评分标准

外科换药标准操作评分标准一、目的1.清洁伤口换药: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无菌。
2.污染伤口换药:去除伤口污染物,预防与控制伤口可能继发的感染。
3.感染伤口换药:清创、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二、原则1.无菌操作原则。
2.彻底清除失活坏死组织。
3.保持、促进肉芽生长。
4.促进伤口愈合。
三、换药的流程(一)换药前准备(25分)1.换药者准备:衣帽整齐(1分)、洗手(2分)、戴口罩(1分)、帽子(1分)。
2.病人准备:核对并评估患者(2分),查看伤口(2分),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2分)。
3.环境准备:病情允许情况下均应在换药室换药,如需在病房换药者,30分钟前停止一切清扫工作。
(2分)4.洗手(2分)、物品准备:换药车(上层放无菌物品,下层放换药后的污染物品)、快速手消毒液、换药包,碘伏棉球、生理盐水棉球、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敷料及换药溶液等其它物品。
(用物缺一扣1分,共10分,扣完为止)(二)操作步骤(55分)1.在稳妥处正确打开换药包(2分)2.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换药棉球(2分)3.安置患者于合适体位(2分)4.揭开敷料,暴露创面(10分)(1)手取外层敷料固定物(2分),使用血管钳揭去内层敷料(2分),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2分)。
(2)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盐水湿润后再揭下。
(2分)(3)污染的纱布、敷料应放入弯盘,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2分)5.观察伤口(现场提问2题,每题3分)(1)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情况。
(2)伤口创面出现感染分泌物或疑似感染分泌物时,应及时送检做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3)采集分泌物标本时无菌盐水或70%酒精擦去表面渗出物,用拭子深入溃疡基底部或边缘部。
6.消毒伤口及周围正常皮肤。
(17分)(1)根据伤口、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换药溶液进行相应处理。
(5分)(2)用手执镊法,左手持镊子夹取棉球,递至右手血管钳中,两者不可碰撞,如要拧干棉球,镊子要高于血管钳水平。
无菌换药术操作、评分标准

无菌换药术【适应证】1.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每天换药1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拔除。
6.橡皮管引流伤口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准备工作】1.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了解病人的伤口情况;穿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碗两个,盛无菌敷料;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镊子2把,剪刀1把,备酒精棉球、干棉球、纱布、引流条、盐水、碘伏棉球、胶布等。
3.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利于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
【操作步骤】1.用手取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及外引流物;与伤口粘着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湿润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用两把镊子清洁伤口,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镊子接触敷料作为传递。
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
用盐水棉球清洗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或脓液,由内向外,注意移除创口内异物、线头、死骨及腐肉等。
棉球一面用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不得用擦洗过创面周围皮肤的棉球沾洗创面。
严格防止将纱布、棉球遗留在伤口内。
在换药过程中,假如需用两把镊子(或钳子)协同把沾有过多盐水或药液的棉球拧干一些时,必须使相对干净侧(左手)镊子位置向上,而使接触伤口侧(右手)镊子位置在下,以免污染。
3.分沁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消毒溶液(如优锁)冲洗。
如需放置引流,应先用探针或镊子探测创腔方向、深浅和范围,然后再用探针或镊子送入油纱布或引流条,或浸过雷夫努尔药液的纱布引流条,但不能塞得太紧。
4.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烧灼,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的酒精中和;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外科换药操作评分标准

10.操作完毕去除手套
(举手示意操作结束,停止计时)
3
12
5
10
10
5
7
2
3
3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打开换药包外层、带无菌手套一项不符合要求ຫໍສະໝຸດ 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正确扣3分
一项不正确扣2分
固定不牢固扣2分
终末
质量
标准
20分
1.操作熟练,手法正确,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
5
5
3
5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做不得分,欠规范酌情扣分
少一样扣1分(包括物品摆放有序)
摆放混乱不得分
缺一项扣1分
操
作
流
程
质
量
标
准
60分
(举手示意计时开始)
1.暴露换药部位,评估伤口(按10cm长污染伤口操作)
2.打开换药包外层,戴无菌手套
3.打开换药包内层,查看包内灭菌指示卡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色,夹取换药用品
2.换药程序正确
3.保持双手持镊,左手镊子相对无菌,右手镊子接触伤口(接触伤口的镊子不得接触敷料)
4.保护患者隐私,体现人文关怀;动作轻柔、细致、敏捷
5.物品归位、处理规范
规定时间8分钟完成(提前完成不加分)
5
5
6
2
2
一次不符合扣5分
一次不符合扣2分
一次不符合扣3分
一项未做到扣1分
做不到不得分
每超过10秒钟扣1分
总分
100
4.揭去外层敷料,用无菌镊子取下内层敷料,放入弯盘内;若内层敷料与创面粘连较紧,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后再揭开
换药技术操作规程评分标准

⒋妥善处理污染的敷料
(5分)
⑶根据伤口的不同情况,正确用药或是放置引流纱条(5分)
⒎盖纱布或棉垫用胶布固定敷料(5分)
⒏为患者采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3分)
⒐污染用物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进行集中统一处理(3分)
⒑手消或洗手(3分)
⒒详细记录(4分)
⒈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5分)
⒉手持无菌镊子/钳的方法规范
(5分)
⒊注意保暖,保护患者的隐私,合理安置患者,护患沟通有效
(4分)
⒍清洁伤口:
⑴一手持钳传递物品(自换药盘内取乙醇棉球等物,地递至另一手镊子),镊、钳不得相碰(5分)
⑵清洁伤口:用镊子持酒精棉球从伤口中心向周围皮肤消毒2次,直径范围大于伤口3cm,感染伤口则由外向内方向,消毒至伤口边缘的皮肤,用0.9%的氯化钠溶液棉球轻拭伤口内的分泌物,清除坏死组织。(10分)
换药技术操作规程评分标准
日期
姓名
准备质பைடு நூலகம்标准
20分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60分
终末质量标准
20分
得分
评估⒈患者病情,局部伤口情况(5分)
2.患者心理状态和合作程
(5分)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和穿隔离衣(2分)
物品:备齐物品,外用药液敷料符合伤口需要放置合理(3分)
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必要时用屏风遮挡(2分)
体位:取舒适卧位,利于充分暴露伤口
(3分)
⒈检查无菌换药盘是否合格,灭菌日期(2分)
⒉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或接患者到换药室(3分)
⒊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与患者沟通交流(3分)
⒋正确打开换药盘,无污染(4分)
⒌揭敷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换药术
【适应证】
1.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每天换药1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拔除。
6.橡皮管引流伤口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准备工作】1.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了解病人的伤口情况;穿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碗两个,盛无菌敷料;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镊子2把,剪刀1把,备酒精棉球、干棉球、纱布、引流条、盐水、碘伏棉球、胶布等。
3.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利于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
【操作步骤】
1.用手取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及外引流物;与伤口粘着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湿润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用两把镊子清洁伤口,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镊子接触敷
料作为传递。
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
用盐水棉球清洗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或脓液,由内向外,注意移除创口内异物、线头、死骨及腐肉等。
棉球一面用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不得用擦洗过创面周围皮肤的棉球沾洗创面。
严格防止将纱布、棉球遗留在伤口内。
在换药过程中,假如需用两把镊子(或钳子)协同把沾有过多盐水或药液的棉球拧干一些时,必须使相对干净侧(左手)镊子位置向上,而使接触伤口侧(右手)镊子位置在下,以免污染。
3.分沁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消毒溶液(如优锁)冲洗。
如需放置引流,应先用探针或镊子探测创腔方向、深浅和范围,然后再用探针或镊子送入油纱布或引流条,或浸过雷夫努尔药液的纱布引流条,但不能塞得太紧。
4.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烧灼,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的酒精中和;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5.一般无严重感染的平整创面,用凡士林纱布敷盖即可。
感染严重的伤口,可用%新洁尔灭,%醋酸洗必泰等洗涤或湿敷,亦可用黄连软膏,去腐生肌散等中药外敷。
化脓伤口可用优锁溶液洗涤或湿敷。
特异感染,可用%高锰酸钾湿敷。
6.最后,覆盖无菌纱布(一般为8层),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如换药者已接触伤口绷带和敷料,不应再接触换药车或无菌换药碗(盒)。
需要物件时可由护士供给或自己
洗手后再取。
各种无菌棉球、敷料从容器中取出后,不得放入原容器内。
污染的敷料立即放入污物盘或污物桶内。
其他物品放回指定位置。
1.操作轻柔,保护健康组织。
换药后认真洗手。
2.先换清洁的创面,再换感染轻微的创口,最后换感染严重的创口,或特异性感染的创口。
3.气性坏疽、破伤风、溶血性链球菌及绿脓杆菌等感染伤口,必须严格执行床边隔离制度。
污染的敷料需及时焚毁,使用的器械应单独加倍时间消毒灭菌。
4.伤口长期不愈者,应检查原因,排除异物存留、结核菌感染、引流不畅以及线头、死骨、弹片等,并核对引流物的数目是否正确。
【评分标准】
项目总分内容要求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
用物 10 换药包、线剪、生理盐水、碘伏棉球、75%酒精、胶布、必要时备绷带
10
准备 20 向患者说明目的及可能引起的感觉
取得合作
5 换药时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含取无
菌物品方法)
5 多个病人换药时先换清洁伤口,后
换感染伤口
5 体位:原则上应能充分暴露创面,
取坐位、卧位、侧卧位
5
操作
程序与步骤50
术者洗手,戴口罩、帽子 5
嘱患者取适当体位,取下伤口原有
的敷料,外层敷料可用手取下,内
层敷料应用镊子除去
5
创面清洁,消毒的处理原则:
1. 对清洁伤口先用%碘伏棉球由里
向外消毒3-5cm
2. 对感染伤口则用%碘伏棉球由外
向里消毒皮肤,继之用生理盐水小
棉球清除创面脓液,最后用%碘伏棉
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25
伤口处理完后用纱布覆盖,并胶布
固定
5
更换下来的敷料集中放于弯盘内,
倒入污桶
5
术后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
整理用物,
5
提问10 10
总分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