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歧义句类型大汇总

合集下载

病句分析之歧义句种类及练习

病句分析之歧义句种类及练习

病句分析之歧义句种类及练习一、常见的歧义句式(1)歧义语,是指同一语言材料,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理解,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就有两种理解:A.“猎人的狗被咬死了”;B.“猎人被狗咬死了”。

下面的句子都有歧义:①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

②三个学校的校长参加座谈。

③几个工厂的工人。

④学生的天职是读好书。

⑤他要粉蒸肉。

⑥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⑦我哥哥姐姐的同学。

⑧你为什么打他?歧义语体现了语言含义的丰富性,但它同时又是一种病态语言,妨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影响人们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2)造成歧义的原因一.同读音易造成歧义(1)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

不同读法有时会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

例如:我想起来了。

(“起来”读qǐ lǎi 时,表示“我想起身了”;读qi lai时,表示“我想到了”。

)(2)逻辑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

例如:浠水商场有的是化妆用品。

(逻辑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妆用品多;逻辑重音在“化妆用品”上,表示没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有化妆用品。

)(3)多音词在口语中不产生歧义,在书面语中因为没有注音,有时便会出现歧义。

例如:他在办公室看材料。

(“看”读kān 时,表示“看守”;读kàn时,表示“阅览”。

)空房间做什么用?(“空”读kōng 时,表示房间里没有东西;读kòng 时,表示把房间腾出来。

)二、不同停顿易造成歧义在某种情况下,同一句话,说或读的停顿位置不同,显示出的语意和结构往往不同。

例如:这苹果不大/好吃。

(苹果味道好)这苹果/不大好吃。

(苹果味道不好)我们五人/一组。

(我们这一组有五个人)我们/五人一组。

(每五个人分为一组)三、词语限制模糊易造成歧义(1)某些方位词、时间词因区界不严,容易产生歧义。

例如:他在永春旅社前一站下车。

(A.未到旅社; B.过了旅社; C.旅社对面)(2)相对意义之间有中间概念,容易出现歧义。

例如:这场足球我不赢。

句子的歧义类型

句子的歧义类型

句子的歧义类型
1. 听到雷声时,我看到了闪电。

语义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我的眼睛看到了闪电,也可以理解成雷声让我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眼前有闪电。

2. 她给了我一杯喜欢的咖啡。

结构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她给了我一杯我喜欢的咖啡,也可以理解成她给了我一杯她自己喜欢的咖啡。

3. 我看到了一只大老虎和一只小猫。

语词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我看到了一只大老虎和一只小猫,也可以理解成我看到了一只体型很大的老虎和一只体型较小的猫。

4. 昨天发生了一场车祸。

指称歧义:这句话无法确定是“车祸”发生在昨天,还是“发生了一场”昨天的车祸。

5. 昨天他告诉了我好消息。

语用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昨天他告诉了我一则好消息,也可以理解成我昨天得知了他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我。

6. 请你尽快和我联系。

赋格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请你尽快和我联系,或者请你尽快和另一个人联系。

7. 她穿着一身红色的裙子站在门口。

语义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她穿着一身红色的裙子站在门口,也可以理解成她站在门口,红色的裙子是她身上穿的。

8. 请取出你的银行卡。

指令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请你取出你自己的银行卡,也可以理解成请你帮我取出我的银行卡。

9. 她喜欢读书和写作。

结构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她喜欢读书,并且也喜欢写作,也可以理解成她喜欢读书的同时也喜欢写作。

10. 请帮我把那本书借给他。

指令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请你帮我把那本书借给他,也可以理解成请你帮我把那本书借给他别人。

引起歧义的句子

引起歧义的句子

引起歧义的句子以下是 8 条引起歧义的句子及例子:1. “我喜欢上一个人。

”例子:我跟朋友说“我喜欢上一个人”,朋友特别惊讶地问:“啊?你啥时候喜欢上一个人的啊,对方知道吗?”可我说的“上一个人”其实是指“在一个人之上”,就是说我超越了某个人呀。

2.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例子:我跟妈妈说“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妈妈一脸疑惑地说:“那你还不使劲穿啊!”但我的意思其实是冬天尽量穿少点呀,哎呀,这误会可大了。

3. “他的话可真不能信啊。

”例子:朋友跟其他人讲“他的话可真不能信啊”,大家都以为是说他经常说谎,实际上朋友想说的是他说话太夸张,根本不是字面那个意思呢。

4. “这东西不便宜啊。

”例子:我拿起一样东西说“这东西不便宜啊”,旁边的人就都以为很贵,结果我接着说“很便宜呢,才几块钱”,他们都傻眼了,哈哈,我说不便宜又没说贵呀。

5. “我差点没摔倒。

”例子:我跟人讲“我差点没摔倒”,人家担心地说“那还好没摔倒”,其实我就是没摔倒呀,这话说得有歧义吧。

6. “中国队大败日本队。

”例子:听到我说“中国队大败日本队”,有人还以为中国队输了呢,后来才反应过来是中国队赢了呀,这词用得怪有意思的。

7. “我有一个苹果,你有吗?”例子:我问别人“我有一个苹果,你有吗?”,人家以为我在炫耀,其实我就是单纯问问而已呀,怎么就歧义了呢。

8. “他走了半小时了。

”例子:我跟别人说“他走了半小时了”,有人就问“那他到哪了”,其实我可能是想说他离开这儿已经半小时了,也可能是说他走路走了半小时呀。

观点结论:这些句子是不是很容易引起歧义呀,生活中还真得注意说话表达清楚呢,不然容易闹笑话。

歧义句的几种类型

歧义句的几种类型

歧义句的八种类型歧义句是病句的一种类型,在高考中近几年常常单独设题,现将歧义句的几种类型加以总结,并辅以必要的练习,希望能给广大考生以帮助。

歧义句的几种类型:1、切分不一导致的歧义句①咬死猎人的狗咬死\猎人的狗咬死猎人\的狗②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这份报告,我写\不好2、主语省略导致的歧义句①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第二句主语省略,可以指“他”,也可以指“他的女儿”。

)3、词性不同导致的歧义句①当年在鲁迅艺术学院,只有我跟他学过油画。

(“跟”若是连词,就是我俩一起学过油画;“跟”若是介词,就是我向他学过油画。

)4、多义词导致的歧义句①我看不上他的演出。

(一种意思是有事看不了,另一种意思是我不认为他的演出好。

)5、多音字导致的歧义句①她真好说话。

(读三声,意为她性格好,愿意帮助别人;读四声,意为她喜欢讲话。

)6、数量词限定范围不同导致的歧义句①三个报社的记者来到了会议现场。

(“三个”若修饰“报社”,意思是三个报社的不止三个记者来到了会议现场;“三个”若修饰“记者”,意思则是一个报社的三个记者来到了会议现场。

)7、代词指代不同导致的歧义句①一班足球队给二班足球队上了很好的一课,恐怕他们终生都不会忘记这次比赛。

(“他们”既可以指一班足球队,又可以指二班足球队。

)8、语法结构不同导致的歧义句①我要煮鸡蛋。

(“煮”做谓语动词,表示动作,我要把生鸡蛋煮熟;“要”做谓语动词,表示要的是煮的鸡蛋,而不是炒的鸡蛋。

)巩固练习请消除以下句子的歧义:①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晚”后加“一点”)②状元都说自己贪玩是假话。

(状元都说自己贪玩,他们说的是假话。

)③他批评你做的不对。

(他批评你,他做的不对。

)④妈妈的同事看见我很高兴,就和我攀谈起来。

(“很”前加“她”)⑤村里人家的门都关着。

(村里别人家的门都关着,我无处借米。

)⑥这个人连门卫老张都不认识。

(这个人连门卫老张都不认识,又怎么能认识我们呢?)⑦对于西方文化,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抵制,他同意这种主张。

病句辨析:常见的歧义句类型

病句辨析:常见的歧义句类型

病句辨析:常见的歧义句类型病句辨析:常见的歧义句类型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句意失去了确定性,可以有两种以上不同理解的句子。

造成歧义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多音、多义词语造成歧义。

如:①这座楼的房间都没有锁。

(“锁”既可以理解为名词,也可以理解为动词。

)②这个人好说话。

“好”即可读作hco, “爱好”、“喜欢”的意思;也可读作hcO o “易于”、“便于”的意思。

)2、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如: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如果在“ 15日”后停顿,意思是应该在15 日那天去汇报;如果在“ 15 日前”后停顿,意思是应该在15 日以前去汇报。

)3、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如: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前面提到“搜集史料” 、“鉴定和运用史料” 两个方面,代词“这”指代什么不明确。

)4、主语不明造成歧义。

如: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后半句主语不明确,“提着黑皮包”的是张原,还是老人?)5、动词的施受对象不明造成歧义。

如:李老师是前几天才调到我们学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

(是李老师还不认识许多同学,还是许多同学还不认识李老师?)6、动词的支配范围不明造成歧义。

如:记者否认外星人莅临N 城是有根据的。

(动词“否认”的宾语是“外星人莅临N 城”还是“外星人莅临N 城是有根据的”?)7、介词的管辖范围不明造成歧义。

如:至于对厂长的意见,我说不出什么。

(介词“对”的宾语是厂长,还是“厂长的意见”?)班长背着老师和同学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

8、连词的管辖范围不明造成歧义。

如:今年我校夏季运动会的入场式,各队都要站成 6 人 6 行的方针队形,每班有比赛项目的男生和女生的一半要保证参加本班的入场式。

(是男生的一半加上女生的一半,还是所有男生加上女生的一半?)9、介词或连词词性不明造成歧义。

如:是谁创造了历史,这个问题是历史学家和哲学加争论不休的问题。

病句中的歧义句

病句中的歧义句

病句中的歧义句(整理)病句中的歧义句1、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

不同读法有时会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

例如:我想起来了。

(读q li 时,表示“我想起身了” ;读qi lai ,表示“我想到了” 。

)2、逻辑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

例如:水商场有的是化妆用品。

(逻辑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妆用品多;逻辑重音在“化妆用品”上,表示没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有化妆用品。

)3、多音词在口语中不产生歧义,在书面语中因为没有注音,有时出现歧义。

例如:他在办公室看材料。

(“看”读kn 时,表示“看守” ;读kn 时,表示“阅览” 。

)4、不同停顿造成歧义,一句话,说或读停顿位置不同,语意和结构不同。

例如:这苹果不大/好吃。

(苹果味道好)这苹果/不大好吃。

(苹果味道不好)我们五人/一组。

(我们这一组有五个人)我们/五人一组。

(每五个人分为一组)5、某些方位词、时间词因区界不严,容易产生歧义。

例如:他在永春旅社前一站下车。

(A.未到旅社;B.过了旅社;C.旅社对面)6、相对意义之间有中间概念,容易出现歧义。

例如:这场足球我不赢。

(因为还有“不输不赢” ,即和局。

)7、兼具有施动和受动意义的词语,有时易产生歧义。

例如:小王租小周二间房子。

(A.租房给小周;B.向小周租房)8、兼类词易造成歧义。

例如:思维科学。

(A.名词,关于思维方面的科学; B.形容词,思维方式很正确)这辆车没有锁。

(A.名词,没有“配锁” ,B.作动词。

没有“上锁”。

)9、多义词产生歧义。

一个词可作几个义项理解,便会产生歧义。

例如,我要炒白菜。

(“要”可以是:A.将要;B.需要)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走”可理解为“行走” 、“离开”。

)10、偏正短语有时也会产生歧义。

例如:他的故事讲不完。

(A.他讲的故事;B.关于他的故事)11、数量定语易产生歧义。

例如:两个师范的学生来到锦江公园。

(A.两个学校;B.两个学生)12、多个定语或状语易产生搭配上的歧义。

病句中的歧义句(整理)

病句中的歧义句(整理)

病句中的歧义句(整理)病句中的歧义句(整理)病句中的歧义句1、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

不同读法有时会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

例如:我想起来了。

(读q li 时,表示“我想起身了”;读qi lai,表示“我想到了”。

)2、逻辑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

例如:水商场有的是化妆用品。

(逻辑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妆用品多;逻辑重音在“化妆用品”上,表示没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有化妆用品。

)3、多音词在口语中不产生歧义,在书面语中因为没有注音,有时出现歧义。

例如:他在办公室看材料。

(“看”读kn 时,表示“看守”;读kn 时,表示“阅览”。

)4、不同停顿造成歧义,一句话,说或读停顿位置不同,语意和结构不同。

例如:这苹果不大/好吃。

(苹果味道好)这苹果/不大好吃。

(苹果味道不好)我们五人/一组。

(我们这一组有五个人)我们/五人一组。

(每五个人分为一组)5、某些方位词、时间词因区界不严,容易产生歧义。

例如:他在永春旅社前一站下车。

(A.未到旅社;B.过了旅社;C.旅社对面)6、相对意义之间有中间概念,容易出现歧义。

例如:这场足球我不赢。

(因为还有“不输不赢”,即和局。

)7、兼具有施动和受动意义的词语,有时易产生歧义。

例如:小王租小周二间房子。

(A.租房给小周;B.向小周租房)8、兼类词易造成歧义。

例如:思维科学。

(A.名词,关于思维方面的科学;B.形容词,思维方式很正确)这辆车没有锁。

(A.名词,没有“配锁”,B.作动词。

没有“上锁”。

)9、多义词产生歧义。

一个词可作几个义项理解,便会产生歧义。

例如,我要炒白菜。

(“要”可以是:A.将要;B.需要)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走”可理解为“行走”、“离开”。

)10、偏正短语有时也会产生歧义。

例如:他的故事讲不完。

(A.他讲的故事;B.关于他的故事)11、数量定语易产生歧义。

例如:两个师范的学生来到锦江公园。

(A.两个学校;B.两个学生)12、多个定语或状语易产生搭配上的歧义。

常见的歧义类型

常见的歧义类型
常见的歧义类型
一、语音歧义 例:这个人好说话。 (“好”可读hǎo 是“易于、便于”的意思,也可读 hào,是“喜欢、爱好”的意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词汇歧义
例:上海医科大学涌现出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
(“年轻学科带头人”具有多义行:年轻的学科带头人
年轻学科的带头人)
三、语法歧义 例: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动宾结构: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偏正结构: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四、修饰不明 例:局长吩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 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几个”可以修饰学校,又可以修饰领导)
五、施受不明 是指词语在句子中做施事者还是受事者不明 确 例:王老师去师范学校上课了。 (既可以说“王老师去师范学校听课”,也 可以说“王老师去师范学校给同学讲 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歧义句类型大汇总
歧义句是病句的一种类型,在高考中近几年常常单独设题,现将歧义句的几种类型加以总结,并辅以必要的练习,希望能给广大考生以帮助。

歧义句的几种类型:
1、切分不一导致的歧义句
①咬死猎人的狗咬死\猎人的狗咬死猎人\的狗
②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2、主语省略导致的歧义句
①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第二句主语省略,可以指“他”,也可以指“他的女儿”。


②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
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末句主语省略,可以指松下公司,也可以指索尼公司。


3、词性不同导致的歧义句
①当年在鲁迅艺术学院,只有我跟他学过油画。

(“跟”若是连词,就是我俩一起学过油画;
“跟”若是介词,就是我向他学过油画。


②他背着老师和班长去了网吧。

(“和”若是连词,就是在老师和班长不知道的情况下,他
一个人去了网吧;“和”若是介词,就是在老师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和班长去了网吧。


4、多义词导致的歧义句
①我看不上他的演出。

(一种意思是有事看不了,另一种意思是我不认为他的演出好。


②他走了一个钟头了。

(一种意思是他离开一个钟头了;另一种意思是他一直在走,已经
走了一个钟头了。


5、多音字导致的歧义句
①她真好说话。

(读三声,意为她性格好,愿意帮助别人;读四声,意为她喜欢讲话。


②她可真难看。

(读一声,意为她不听话;读四声,意为她长得丑。


6、数量词限定范围不同导致的歧义句
①三个报社的记者来到了会议现场。

(“三个”若修饰“报社”,意思是三个报社的不止三
个记者来到了会议现场;“三个”若修饰“记者”,意思则是一个报社的三个记者来到了
会议现场。


②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与上例同)
7、代词指代不同导致的歧义句
①一班足球队给二班足球队上了很好的一课,恐怕他们终生都不会忘记这次比赛。

(“他们”
既可以指一班足球队,又可以指二班足球队。


②鉴赏诗难,写诗更难,小王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这”既可以指鉴赏诗,也可以指
写诗。


8、语法结构不同导致的歧义句
①我要煮鸡蛋。

(“煮”做谓语动词,表示动作,我要把生鸡蛋煮熟;“要”做谓语动词,
表示要的是煮的鸡蛋,而不是炒的鸡蛋。


②我要学习文件。

(“要”做谓语动词和“学习”做谓语动词,意思不同。


巩固练习
请消除以下句子的歧义:
①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晚”后加“一点”)
②状元都说自己贪玩是假话。

(状元都说自己贪玩,他们说的是假话。


③他批评你做的不对。

(他批评你,他做的不对。


④妈妈的同事看见我很高兴,就和我攀谈起来。

(“很”前加“她”)
⑤村里人家的门都关着。

(村里别人家的门都关着,我无处借米。


⑥这个人连门卫老张都不认识。

(这个人连门卫老张都不认识,又怎么能认识我们呢?)
⑦对于西方文化,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抵制,他同意这种主张。

(末句改为:他倾向于前者。


⑧不适当地留作业对学生不利。

(不适当地留作业对学生不利。

过多加重学生负担,过少学生知识掌握不牢靠。


⑨三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

(三位工人的一条合理化建议。


⑩张老师正在教室里上课。

(张老师正在教室里给学生上课。


⑾他的发理得好。

(他的发理得好,在这一带早已远近闻名。


⑿研究鲁迅的文章。

(研究鲁迅写的文章,他领略了鲁迅的文风。


⒀做好人。

(我们要做好人,因为好人有好报。


⒁我看到你那年才十六岁。

(我看到你那年你才十六岁。


⒂讲台一边站着一个人。

(讲台一边站着一个人,我们都不知道看谁。


⒃经济损失和诉讼费4000多元。

(经济损失和诉讼费共4000多元。


⒄两位英雄的母亲接受了采访。

(两位英雄的母亲接受了采访,她为有这样两个儿子而感到骄傲。


⒅一个中学老师特别关心的问题。

(一个许多中学老师特别关心的问题。


⒆李伟明瞒着老师和同学们帮助盲人提水扫地。

(李伟明瞒着老师和同学们,自己去帮助盲人提水扫地。


⒇他的故事很多。

(有关他的故事很多,下次我继续给你讲。


(21)天渐渐黑下来,修车的很着急。

(天渐渐黑下来,修车的很着急,还有两辆车没人来取。


(22)对稽查小组清查“四个广告公司”偷税漏税的行为,局领导决定严肃处理。

(在“清查”后加“的”)
(23)赵朋来到王教授家,请他把自己即将在《科学通报》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再认真校对一遍,确保准确无误。

(“把”后加“他”)
(24)小李说王主任是靠关系来到广告部的,在场的没有不对此感到气愤。

(“后”加“王主任的行为”)
(25)新教师宿舍已经落成。

(新的教师宿舍已经落成。


(26)开刀的是他叔叔。

(开刀的是他叔叔,据说他叔叔的医术远近闻名。


(27)小王知道这件事不要紧。

(小王知道这件事不要紧,我也正想去告诉他。


(28)船已行5日6号码头接。

(船已行5日,6号你到码头接我。


(29)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30)这些种子的保管没问题。

(这些种子的保管员没问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