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文学
蒋勋《中国文学史》目录-wangtao807整理

蒋勋《中国文学史》目录(前面是我整理的目录,【】中是爱书音网站上的目录)01.诗经(上)【01. 詩經】02.诗经(下)【02.初民的歌聲】03.楚辞(上)【03.楚辭】04.楚辞(下)【04.南方的激情】05.汉乐府(一)【05.田陌間的民歌a】06.汉乐府(二)【05.田陌間的民歌b】07.汉乐府(三)【06.漢樂府a】08.汉乐府(四)(残)【06.漢樂府b】09.古诗十九首(上)(残)【07. 古詩十九首】10.古诗十九首(下)【08. 文人的憂思】11.曹操+曹丕(上)【09. 三曹父子】12.曹丕(下)+曹植(上)【10.1 霸權與愛情】13.曹植(中)【10.2 霸權與愛情】14.曹植(下)【10.3 霸權與愛情】15.陶渊明(上)(残)【11.陶淵明】16.陶渊明(下)【12.桃花源的塑造者】17.唐诗【13.初唐盛世】18.春江花月夜(上)【14.1 春江花月夜】19.春江花月夜(下)【14.2 春江花月夜】20.王维(上)【15.王維】21.王维(下)【16.山水诗】22.李白(上)【17.李白】23.李白(中)【18.1 浪漫的貴遊文學】24.李白(下)【18.2 浪漫的貴遊文學】25.杜甫(上)【19. 杜甫】26.杜甫(下)【20.社會的關懷】27.李商隐(上)【21.李商隱】28.李商隐(下)【22.晚唐的靡麗】29.李煜(上)(残)【23.李煜】30.李煜(下)【24.五代詞的變革】31.韩愈(上)【25.1 韓愈】32.韩愈(中)【25.2 韓愈】33.韩愈(下)+柳宗元(残)【26 柳宗元】34.白居易(上)【27.白居易】35.白居易(下)【28.寫實詩與敘事詩】36.唐五代词【29.1 馮憑延巳】37.北宋词(上)【30.1 晏殊】38.北宋词(下)【30.2 陽修、張先】39.苏轼【31.蘇軾_标清】40.柳永【32.柳永】41.南宋词【33.南宋詞的美學】42.宋代文物介绍+秦观【34.1 周邦彥、秦觀】43.周邦彦【34.2 周邦彥、秦觀】44.李清照(上)【35.1 李清照】45.李清照(下)【35.2 李清照】46.辛弃疾【36.1 辛棄疾】47.姜夔【36.2 姜白石】48.元曲【37.元曲的戲劇性】49.关汉卿(上)【38.1 關漢卿】50.关汉卿(下)【38.2 關漢卿】51.元代戏剧(上)【39 水滸傳】52.元代戏剧(中)【40.1 小說與歷史】53.元代戏剧(下)【40.2 小說與歷史】54.晚明文学(上)【43.晚明文學】55.晚明文学(中)【44.1 徐渭、張岱】56.晚明文学(下)【44.2 徐渭、張岱】57.红楼梦(一)【45 紅樓夢(一)】58.红楼梦(二)【46.1. 紅樓夢(二)】59.红楼梦(三)【46.2. 紅樓夢(二)】60.红楼梦(四)+晚清文学【47.晚清文學】61.民国文学(上)【48.1 民国文學】62.民国文学(下)+近现代文学【48.2 民国文學】蒋勋《中国文学史》校记最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听完了蒋勋老师的《中国文学史》。
蒋勋经典语录100句话

蒋勋语录100句【1】:这一时期的文学对日本,乃至整个亚洲都有影响。
像王羲之、陶渊明等人的生活方式,对日本影响非常大。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甚至包括憎侣,都带有魏晋文人的个性。
日本的枯山水与文人的生活品味和审美观有很大关系。
--蒋勋《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2】:商的文明据说一直往南去,有人认为春秋以后楚的文化是商的衍脉。
的确,我们在《楚辞》中,仍可以看见那热烈的激情,荡溢着神秘的浪漫精神。
然而,西周的理性精神的确替代了伟大的商帝国,成为中国文明的基础,从这一条线传承下去,归结先秦的儒家哲学,“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中国人建立了一套理性而均衡的文明,进退揖让都不失法度。
然而,那潜藏着的商的血液,似乎还不时要出来,在理性得丧失了原始生命力量的时候,以外表看来十分狂烈的姿态复活了古老的中国。
从巫的美,到理性的文明,从精神的激情,到知性的平衡,“浪漫的”与“古典的”,也构成了中国艺术风格交互不断的两个主题。
--蒋勋《美的沉思》【3】:凡美的都消逝如泪凡耽溺美的都成罪愆而我宿世的罪便是嗜美至深此生──也不能改了--蒋勳《多情应笑我》【4】: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的爱都受到了磨损、扭曲,我们与现实妥协,爱,已经不纯粹。
…我们的宽容与慈悲很脆弱,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信誓旦旦的爱可能崩溃瓦解无影无踪。
--蒋勳《破解梵谷》【5】:凡是能够把自然、隐士、心灵的美学修得很好的人,其实常常是在政治里混得很深的人。
真正的隐士就隐了,没必要去写东西,因为他已经用行为完成了隐居的理想。
--蒋勋《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6】:日本的文学史家经常称中国魏晋时期为“唯美时代”,是说这个时代特别重视美。
--蒋勋《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7】: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蒋勋《孤独六讲》【8】: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蒋勋【细说红楼梦】

蒋勋【细说红楼梦】蒋勋,台湾著名美学家、文学家、画家。
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长乐人.。
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生所毕业,后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
一九七六年返台。
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
现任《联合文学》社长。
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等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得各界好评。
他对《红楼梦》独特且全方位视角的解读,让林青霞每周必自香港飞台湾亲听蒋勋授课《红楼梦》,并称蒋勋老师是她唯一的偶像。
听红楼一梦,读人生一世。
相信《红楼梦》对大家来说是一部既熟悉又陌生的书。
它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实又有多少人完完整整读完《红楼梦》呢!我就是其中之一,每次读《红楼梦》总是半途而废,不是觉得关系复杂琐琐碎碎,没有一个主线,就是感到比喻很晦涩难懂,无法理解作者的意图,所以总是读到一半书也就扔到一边。
后来无意中在网络找到“蒋勋细说红楼梦”的mp3,一听不可收拾。
蒋勋老师带有磁性的声音,对红楼梦深刻而精辟的讲解,成为我每天上下班打发坐车时间的必听节目。
蒋勋老师一边用自己的方式抽丝剥茧地为读者梳理书中线索,使人明了一件事的前因后果,一边细致地分析隐喻,使读者豁然开朗,同时中间还穿插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艺术欣赏等内容,使读者对整个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当然,最吸引我的是蒋勋在讲解中还加入了一些人生经历和体悟,让自己明白读红楼不仅仅是读一本小说,是在读别人的人生,更是在阅读自己的人生。
按蒋勋老师的说法,《红楼梦》的作者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善良的、残酷的、富有的、贫穷的、美的、丑的;《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生命是一种“因果”,看到“因”和“果”的循环轮替,也就有了真正的“慈悲”,“慈悲”其实是真正的“智慧”,《红楼梦》使读者领悟到“慈悲”的意义;《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我们读红楼梦也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
蒋勋说读后感

蒋勋说读后感蒋勋,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以其独到的文学见解和深刻的文学分析而备受推崇。
他的作品《说文学》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成为了许多文学爱好者的启蒙读物。
在《说文学》中,蒋勋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引领读者走进文学的奇妙世界,感受文学的魅力。
在阅读蒋勋的作品后,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感悟和思考。
蒋勋的文学评论作品以其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分析而著称。
他不仅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读,还能将文学与生活、历史、社会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思考视角。
在《说文学》中,蒋勋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了精准的解读,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他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领略文学的魅力。
在阅读蒋勋的作品后,我对文学产生了全新的认识。
以前,我只是简单地欣赏文学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却很少深入思考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而通过蒋勋的解读,我逐渐明白了文学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历史和情感,以及作品对人生、人性的深刻反映。
蒋勋的作品让我明白了文学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思想、一种生活的表达方式。
在他的引领下,我开始更加用心地阅读文学作品,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蒋勋的文学评论作品不仅带给我对文学的新认识,更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在他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和观察。
他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反映出了人类的普遍命运和情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蒋勋的作品,我开始更加用心地体会生活的点滴,从中发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通过阅读蒋勋的作品,我不仅对文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他的独到见解和深刻分析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热爱文学,更加用心地体会生活。
蒋勋说的读后感,让我对文学和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更加热爱读书,更加热爱生活。
蒋勋说唐诗-春江花月夜

勋说唐诗:春江花月夜一、唐朝是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1.我们看到一朵花开放,非常灿烂、非常华美,可我们大概没有办法了解一朵花开放的辛酸,它那么渴望生命完成的过程,它怎么去完成?它经历了哪些冰雪、霜雹、风雨?我们要看花的华丽,却不要看花得以完成的残酷,其实是不可能的。
残酷是我们自己过滤掉了。
2.我们抱着一个小宠物的时候,当然感觉不到残酷性,可是当我看到一个温柔的人,抱着一个小宠物,常常会有一种难过,因为这个生命其实已经被豢养为另外一种形式。
这也是一种残酷。
一个生命,只要有生态上的改变,必死无疑。
我们没有给它任何自由意志,我们也没有给它求生的可能。
3.我们处在一个巨大的矛盾之中,就是生命的个体强度跟群体的相互依赖感之间常常找不到平衡。
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唐朝?很可能是因为群体的依赖感到了一定程度,个人的潜能已经无法得到释放,所以唐朝出现了。
4.唐朝调整了一下历史的角度,给个人以空间,武则天、唐太宗、白这些人得以出来。
不用担心个性的释放会给社会造成大紊乱,接下来的宋朝又会回到农业伦理。
我们不必去骂唐朝的人,宋朝以后武则天跟白被骂得很惨。
这些人被认为目无纲纪、无法无天,因为宋朝重新出现了土地依赖的关系,它自然用这种角度去看待唐朝。
5.唐朝为什么会带给我们感动?因为唐诗里有一种灿烂与华美,同时我们也知道这只是在美学上做了一个平衡跟提醒,不必担心在现实当中会产生某些副作用。
唐朝是“负”,而不是“正”,我们文化的正统还是农业伦理。
唐朝就像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是一次露营,人不会永远露营,最后还是要回来安分地去遵循农业伦理。
6.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唐朝?因为会觉得这一年回想起来,最美的那几天是去露营和度假的日子,唐朝就是一次短暂的出走。
我常常跟朋友们说,在农业伦理里受不了的时候就出走一下,去唐朝过两天再回来。
二、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1.《春江花月夜》的前四句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蒋勋古诗词赏析

蒋勋古诗词赏析蒋勋,原名蒋鹏,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诗人、作家。
他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文学见解,被誉为“文学评论界的领军人物”。
蒋勋不仅在文学评论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古诗词创作也备受推崇。
在他的诗词作品中,融合了古典文学的精髓和现代情感的表达,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以蒋勋古诗词为主题,对其作品进行赏析,探究其诗词艺术的魅力所在。
蒋勋的古诗词作品,既有着传统诗词的韵味和意境,又融入了现代人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的诗词作品在形式上多采用古典诗词的格律和韵律,但在内容上却展现出对当代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呈现出独特的现代意味。
蒋勋在古诗词创作中,常常通过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描绘,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的诗词作品中常常流露出一种淡泊、超脱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比如他在《秋夜》中写道,“秋夜寒风起,孤灯照书圆。
人生如梦幻,何处是归源。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孤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内心追求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和深刻的内涵。
除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蒋勋的诗词作品中还常常表现出对爱情的追求和对情感的表达。
他的诗词中常常流露出一种细腻、温柔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热切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比如他在《相思》中写道,“相思一夜梦,梦里是何人。
枕畔书未了,月光如水春。
”这首诗通过对相思之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温暖、细腻的情感。
蒋勋的诗词作品还常常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他常常通过对古诗词的引用和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展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比如他在《题画》中写道,“画里山河美,笔下情无限。
千古传情意,一朝得永昼。
”这首诗通过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展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蒋勋好看的书籍有哪些

蒋勋好看的书籍有哪些蒋勋的书籍,有种细腻的力量,很吸引人,他的很多书籍都是非常好看的。
下面是由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蒋勋好看的书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蒋勋好看的书籍1、《汉字书法之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汉字书法之美》是写给每个中国人的书法美学,唤醒每个中国人的书写记忆。
作者以其独特的美学情怀,述说动人的汉字书法故事。
文字编织成画面,我们走进了那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间光廊,东方书写的敬意与喜悦,就在你我的指间心中!2、《蒋勋说红楼梦》上海三联出版社蒋勋先生说:“《红楼梦》是可以阅读一辈子的书。
我是把它当‘佛经’来读的。
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书中以独特的青春视角、从心理学、文学、民俗等不同知识领域解读了另一种《红楼梦》。
《蒋勋说红楼梦》是蒋勋老师倾注长达半个世纪反复阅读《红楼梦》数十多遍后的心血之作,也是蒋老师根据其对中国文化美学的精深研究,从人性的、文学的角度挖掘《红楼梦》独特的人文内涵,还原《红楼梦》真正的文学内蕴的震撼大作,他让读者不再陷入诸如考据、论证、红学派别的迷阵,以全新视角详解整部《红楼梦》。
3、《孤独六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
——但这本书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
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作者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
作者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4、《蒋勋说唐诗》中信出版社《蒋勋说唐诗》中,蒋勋用十个章节来讲述他心中的最精彩的一百首唐诗,他心中最好的唐朝诗人,从魏晋到晚唐,从文学到美学,从张若虚到李商隐,充满诗意,充满禅机,娓娓道来,好看,好读,好美。
【课外阅读】蒋勋说唐诗

【课外阅读】蒋勋说唐诗第1节:大唐盛世(1)第一章大唐盛世第一节诗像一粒珍珠我在讲美术史谈到唐代的时候,会有一个很不同的心情。
如果大家回忆一下,就会发现,完全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一到唐代,在色彩和线条上都出现了如此华丽的美学风格。
我常常用“花季”来形容这个历史时期。
张萱、周昉、阎立本,这些初唐时期的美术创作者们让我们感觉到生命整个的精神完全像花一样绽放开来,好像忽然之间全部的花都开了。
当然,历史本身是延续的,在此之前自然会有一个慢慢积累的阶段,有很多准备工作一直在默默地进行着,这个准备阶段可能长达三百年之久,才会水到渠成。
我们之前提到过陶渊明的时代。
在南北朝分裂时期,有很多文学实验,也有许多其他实验,这些实验都是在为一个大时代的到来做准备。
在美术方面,要准备色彩,准备线条,准备造型能力;在文学方面要准备文字,准备声音,准备诗的韵律与结构,所以我称其为“漫长的准备期”。
这个准备,特别是文学上的准备,不是很容易发现。
因为文学上使用的这些语言和文字,其实经过了长时间的琢磨。
比如我们现在给朋友写信时,不大可能专门去思考怎么样把字跟字放在一起,产生比较好的音乐感、节奏感,或者形成一种对仗。
但我看学生的报告,会注意他们怎么用“的”、“了”、“呢”、“吗”这些字,这些字用得好或不好,跟我们讲的文学会有很大很大的关系。
我们看“五四运动”前后最早的白话文,看当时一些大家的文字,会觉得那个时候“的”用得很多。
我想,如果把那些个“的”都删掉,文字会更简练一点。
可是在当时,他们这么用,是在强调一种文字的解放和语言的解放,他们希望在文学当中能够看到平常讲话的白话形态。
其实我们平常讲话的时候,“吗”或者“呢”这些音,不见得那么强;可当它们变成文字的时候,会特别触目。
我讲“触目”的意思是说,在讲话的时候,“你吃饭了吗?”当中那个“吗”,可能只是带出来的一个音,但一变成文字就跟“吃饭”这两个字同等重要了。
从听觉上,这个“吗”只是一带而过;而从视觉上看,它却有了很高的独立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是一种救赎。文学之美时而浪漫温暖,使人超然于简单的生活之上,挣脱现实的纠葛;时而伤感落寞,通过对伤痛的悲悯,使人反观内心深处,获得灵魂的净化。
继《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之后,蒋勋先生全面系统梳理中国文学脉络,以美学视角诠释从先秦到现代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之美。在本册中,蒋勋先生凭借深厚的美学功底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用平实的语言将《诗经》《楚辞》、汉朝及魏晋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娓娓道来,以古典文学特有的意境,观照当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帮助大家回归心中的田园。
《诗经》的初民情怀、《楚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南方激情、汉乐府的田陌市井、《古诗十九首》的文人忧思、魏晋文学的自在奔放、陶渊明的悠然恬淡,几千年来的文学之美、诗意与哲思,经由蒋勋先生细致入微的解读,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泥土的温润、树叶的青绿、市井的烂漫、文人的忧思、远人书信的墨香、潺潺如诉的水声、兴盛时代的自信、生命本质的哀伤……看似消失的却被文字镌刻,时间流去,而情怀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