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3.3比热容》导学案

《13.3比热容》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知道这一特点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4)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教具:多媒体、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热得快、沙子、水、煤油、天平、温度计、秒表、细线、烧杯等教学方法:探究式法、反馈法、综合法、分析法、归纳法、比较法导学过程一、预习指导活动一:思考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空白处:1.在水的质量一定时,水升高的温度越大,水吸收的热量越___。
在水升高的温度一定时,水的质量越大,水吸收的热量越_____;结论: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有关,对于同一种物质,越大,越多,则它吸收的热量越________.二、新课导入:2.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一种是水,一种是食用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的度数也相同,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____,你认为下列哪个猜想正确( )A.水吸收的热量多 B.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多C.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一样多三、导学活动二:.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1页实验)3.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猜想:_______(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强.(2)需要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可以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来获取。
(4)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5)实验及分析论证实验数据结论:1.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_______,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 的. (填“相同”或“不同”)活动三、请阅读课本P12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4.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能力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__________这个物理量.5.比热容的定义: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它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
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

4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编号04课题:物质的比热容班级:姓名:【温故知新】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分析与结论: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沙子比水需要的时间。
此可知,升高相同温度时沙比水吸收的热量。
这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怎样才能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差异?物理学中用来比较各种物质的这种性质. 比热容的定义:.的某种物质升高℃所吸收的叫做这种物质的。
用符号表示、定义式比热容的单位:,读作 .查表可知:水的比热容:,物理意义:.的水升高℃所吸收的是。
从比热容表中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所以,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比热容只和物质的、物质的有关,而和物质的质量、体积、温度、气压、吸放的热量等均无关!思考讨论:①一滴水和一盆水的比热容谁大? .②把一根铁丝截为长短不同的两段,哪段铁丝的比热容大?. 320℃的铝块和80℃的实心铝球的比热容是否相同?○4水和冰的比热容是否相同?○5一杯水倒掉一半后,对于剩余的半杯水,下列不发生变化的是( ) ○①水的沸点②水的体积③水的密度④水的比热容⑤水的熔点⑥水的质量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 ①③⑤实验后的思考:实验中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 玻璃棒的作用:。
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水比沙子升温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的升温快;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的吸收的热量多。
11、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______热,温度____,低温物体____热,温度_____,热量的单位是______。
2、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要加热到沸腾,__ 吸收的热量多,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3把同一杯水加热到50℃比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量____,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有关。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3课时《物质的比热容(1)》导学案

第13课时第十二章第3节物质的比热容(1)【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2.能够用比热容的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3.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活动方案】活动一: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1.提出问题:根据P43提供的实例,为什么海水和沙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呢?2.猜想与假设:3.实验设计:⑴如何才能使沙和水温度升高?⑵用什么方法来比较沙和水哪个吸热升温快?理解:在加热方法相同情况下,加热时间的长短可表示。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5、分析与结论:质量相等的沙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沙比水需要的时间(长/短)。
由此可知,升高相同温时沙比水吸收的热量(多/少)。
这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相同/不同). 想一想: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有别的方法来比较沙和水吸热升温快慢吗?活动二:阅读理解P45正文部分与“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比热容常用符号_____来表示;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__(3)水的比热最大,为4.2×103J/(kg·0C)。
物理意义:(4)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它与物质的种类、物质的状态有关;与质量、变化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
交流讨论: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了吗?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许多现象与此特点有关。
请举二例,并能进行简单的说明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例:北方春天的晚上,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止秧苗冻坏;道理:水的比热容大,在夜间放热时,降温较慢,使秧田里秧苗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冻坏。
九年级物理上册 123 物质的比热容教案 苏科版 教案

物质的比热容
实际中烧开这壶水的热量要比它大,这是为什么?
例2.如图甲所示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中所示是记录牛奶和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中表示热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_________曲线(填“Ⅰ”或“Ⅱ”),水的初温是_________℃,牛奶的初温是_________℃,混合后,最终二者的温度是_________℃。
若水的质量为,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
(不计热损失)
例3.有两个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金属球,先把甲球放入盛有热水的杯中,甲球与水温度相同时,水温降低了△t,把甲球取出,再把乙球放入杯中,乙球与水温度相同时,水温又降低了△t,则两球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
A.c甲>c乙B.c甲<c乙C.c甲=c乙D.无法判断
六、实际应用
介绍课本中的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图,请学生讨论并回答汽车发动机是如何实现降温的?它利用了水的什么特性?
七、课堂练习与作业
1.甲杯里装有200g、25℃的水,把它加热到60 ℃ ,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乙杯中装有100g 、20 ℃的酒精,使其温度升高40 ℃。
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

12.3物质的比热容【观察思考】现象:中午的沙滩,沙子很烫,海水却很凉;傍晚时,沙子变凉了,海水却很温暖。
猜想:中午,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傍晚,沙子放热降温比水。
思考:这有可能是不同造成的。
【实验探究】一、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一)猜想不同的,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的快慢。
不同的,放出热量后,温度降低的快慢。
(二)实验设计1、利用给水和沙吸收热量2、利用测量温度。
3、利用记录时间。
4、为了水和沙受热均匀,应不断。
(三)控制变量1、应选用种物质。
2、应使水和沙吸收(相同/不同)的热量.3、实验中应控制水和沙的相同。
4、把握变量:(四)如何比较吸热的多少1、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那么就能反映的多少。
2、用来显示,这种方法称为。
(五)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设计(六)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七)利用图像分析1、质量相等的沙和水,升温快。
方法:吸收热量,比较,的升温快。
2、质量相等的沙和水,升高相同温度,吸热多。
方法:升高温度,比较,的吸热多。
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的。
4、物理学中用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这个比值称为。
5、比热容的大小是由决定的,即:比热容是的一种物理属性。
二、比热容——1、单位:,符号,读作;2、比热容的大小等于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所吸收(放出)的。
3、C水=4.2×103 J /(kg·℃)表示:质量为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为。
4、比热容表。
单位:J/(kg·℃)分析表格数据可知:①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②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比热容。
三、解释现象1、太阳照射下,沙滩比海水烫:相同的沙和水,吸收的热量,由于沙的比热容,温度升高得。
2、傍晚,沙子比水凉:相同的沙和水,放出的热量,由于沙的比热容,温度降低得。
方法:相同条件下,比热容小的升温 (快/慢);或比热容小的降温。
物理九年级上册《物质的比热容(1)》导学案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__________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
练习:下列各种情况中,物质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一杯水倒掉一半B、水凝固成冰
C、6℃的水变成4℃的水 D、将铁块挫成铁球
综合提升:
各组除C层以外的组员口头展示:1
物理九年级上册《物质的比热容(1)》导学案
设计人:审核人:
项目
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
2.通过数据分析,知道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放热本领的物理量。
3.会查比热容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
1.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
2.了解 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学习难点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放热本领的物理量。
那么:找出比热容表中吸热能力最强的是____,最弱的是____。
点拨: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
思考:谁的放热能力最强?
2.判断下列两题:
一杯水和一桶水的比热容_____(相同,不同)
100℃和20℃的水的比热容______(相同,不同)
结论总结:
同种物质,无论质量大小,温度高低,比热容大小____(“相同”或“不同”)
2.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____J. 1kg的煤油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____J。可见,水升温吸收的热量_____(多、少),煤油吸收的热量____(多、少)。
同样:1kg的水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为____J. 1kg的煤油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为____J。可见,水降温放出的热量_____(多、少),煤油放出的热量____(多,少),放热能力强的是_____,放热能力弱的是_____。
13.3比热容导学案(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比热容主备人訾刚课型新授课时安排 2 总课时数 4 上课日期二次备课审批人签字二次备课审批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学习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学习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教学准备学习过程引言:一、温故互查1、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热,温度,低温物体热,温度,热量的单位是。
2、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要加热到沸腾,吸收的热量多,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3、把同一杯水加热到50℃比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量,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教师叙述:吸收热量的多少和温度变化、质量有关。
设计理由:通过回顾所学过的热量相关知识,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热容。
使用方法:学生自主完成,同桌互讲,互考。
二、新课导入大屏幕投影一幅漫画:炎热夏天的傍晚,有两个小胖子在海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海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让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说明:创设物理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理由:通过视频创设物理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探究设问导读:阅读课本P11内容,完成下列问题问题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一种是水,一种是食用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的度数也相同,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_____________你认为下列哪个猜想正确( )A.水吸收的热量多B.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多C.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一样多2、怎样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是不是还需要其它的器材?。
3、怎样保证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4、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能说明什么?。
结论:质量相等水和食用油,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 ________加热时间长,__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_______的温度变化大,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____的。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3物质的比热容_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3物质的比热容_导学案一、教学内容1. 物质的比热容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定义,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其单位。
2. 比热容的特性:让学生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温度变化、吸放热多少无关。
3. 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比热容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保暖材料、汽车水箱等的选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其单位。
2. 掌握比热容的特性,能够分析生活中与比热容相关的实例。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的理解,比热容特性的掌握。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的计算公式,比热容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讨论为什么冬天暖气里要用水而不用其他液体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讲解比热容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其单位。
3. 实验演示:进行比热容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比热容的特性。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与比热容相关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比热容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概念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3. 比热容的特性七、作业设计情景:某同学在冬天用暖水袋取暖,暖水袋里装有2kg的水,初始温度为50℃,经过一段时间后,水温下降到30℃。
问:暖水袋中的水放出了多少热量?答案:根据放热公式Q放=cm(t0t),其中c为水的比热容,m为水的质量,t0为初始温度,t为末温度。
实例:汽车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及时将这些热量转移走,发动机可能会过热而导致损坏。
因此,汽车发动机里要用水作为冷却液,以吸收和转移发动机产生的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203《物质的比热容》NO:班级小组姓名
12.3物质的比热容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比热容的概念
2.了解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热和放热本领的物理量
3.学会查比热容表,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现象
预习案
1.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是、。
2.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其物理量符号为,单位是。
探究案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
1.如何比较吸热升温快慢?
2.实验中要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
3.实验中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测量仪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结论:
讨论与交流:
阅读以上比热容表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在同一时刻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呢?
2.如果比较升温快慢采用的是加热相同时间比升高的温度,那应该看到什么样的现象呢?3.由比热容表你能得到哪些规律?
训练案
基础题
1.比较物质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升高相同温度比或加热相同时间比。
2.一敞口杯内装酒精,一段时间后,杯内剩余酒精的质量,体积,密度,比热容。
(“变大”“变小”或“不变”)
3.汽车的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具有()
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比热容C.较低的凝固点D.较高的沸点
提高题
4.水稻是喜温作物,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常在傍晚向秧田里灌一些水,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中的水放掉。
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拓展题
5.实验中,小红发现一开始加热时沙子的升温反而比水慢,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6.实验中小明发现水中温度计的示数突然上升很快,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评估:
三峡工程对三峡地区环境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