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受力分析1

合集下载

滑轮受力分析

滑轮受力分析
(1)配重单独放置时对地面的压 强;
(2)当配重与地面的压强为零时, 妈妈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A.绳子自由端受到拉力的大小是100N
B.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50N
C.绳子自由端运动的速度是0.01m/s
D.人对地面的压力是400N
A 图6
如图所示,金鹏同学为他的妈妈
设计了一款颈椎拉伸器,左边滑 轮下端是由密度为3×103kg/m3的 圆柱体合金块充当配重,它的底 面积为5dm2,高为4dm。右边自 由端安放颈圈套在患者的颈部。 当 颈 部 承 受 拉 力 为 55N 时 , 配 重 对的拉地力面为的1压05强N为时p,1,配当重颈对部地承面受的 压妈妈强重为6p0’10,N,已忽知略p1:绳重p’1和‘=2摩:擦1,, g=10N/kg,求:
F F F
3F= f
f F= f /3
FF
FFF
G
G
2F=G F= ½ G 3F=G F= G/3
5F
4F
G+G’
5F=G+G’ F= (G+G’)/5
G+G’
4F=G+G’ F= (G+G’)/4
3F
4F
G+G人
3F=G+G人 F= (G+G人)/3
G+G人
4F=G+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 F= (G+G人)/4
如图所示,体重为510N的人,用滑轮 组拉重5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以 0.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运动中物体 A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200N,动滑轮 重为20N。不计绳重、滑轮摩擦,地面 上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的绳子沿水平 方向,地面上的定滑轮与动滑轮相连 的绳子沿竖直方向,人对绳子的拉力 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 一直线上。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滑轮的受力分析

滑轮的受力分析

1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从 15m 深的水池中(水池面积很大,达几百 平方米)提起底面积为 200cm2,高 2m 的圆柱形实心物体,已知该物体 的密度为 2.5×103kg/m3,力 F 作用的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350N,问: (1)该物体所受的重力为多少牛? (2)物体浸没水中时匀速拉动绳子,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多少牛?(不 计摩擦及滑轮重) (3)物体以 0.2m/s 的速度匀速提起时,经多长时间绳子被拉断?(取 g=10N/kg)
例 14.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 A 重 490N,物体 B 重 294N,物体 B 在匀速下降了
40cm 的过程中,拉动物体 A 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若用一水平向左的力 F 拉
动物体 A,使物体 A 在 5s 内匀速移动 0.5m(不计动滑轮、
绳 重 以 及 滑 轮 轮 轴 间 摩 擦 ), 则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A
A、拉力 F 为 294N,拉力 F 的功率为 29.4W
B、拉力 F 为 147N,拉力 F 的功率为 14.7W
C、物体 A 与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 294N
B
D、绳子拉力对物体 B 所做的功为 73.5J
10.如图所示,物体 A 重 80N,物体 B 重 72N,物体 A 在物体 B 的作
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 A 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
拉动物体 A,使物体 B 以 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此时拉力 F 及
3s 内拉力 F 所做的功 W 分别是(已知动滑轮重 18N,绳重以及绳与
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 )
A、F=90N;W=27J
B、F=60N;W=54J
C、F=30N;W=27J

滑轮受力分析

滑轮受力分析

图2FF甲乙GF 1 F 2F 3图1九年级物理分解受力训练题及问案分解之阳早格格创做共教们正在逢到滑轮或者滑轮组问题时,对于滑轮及滑轮组的能源或者阻力大小推断偶尔没有知从何下脚,原文便此问题期视能指面迷津,助闲共教们精确明白滑轮.一、 一根绳子力相等无论是定滑轮、动滑轮仍旧滑轮组,只消正在共一根绳子上,没有管绳子有多少,也没有管绳子绕过几滑轮,绳子上的力经常相等的.如图1,用定滑轮沿分歧的目标提高沉物,推断1F 、2F 、3F 的大小闭系.分解 要提起物体,绳子必须对于沉物施加进取的大小为G 的推力,绕过滑轮,没有管目标怎么样,推力的力臂皆是轮的半径,所以,推力大小皆等于被提起的物体的沉力.所以321F F F ==二、滑轮二边力仄稳滑轮停行或者干匀速曲线疏通时,滑轮受到差异目标上的合力相互仄稳.如图2用动滑轮匀速横曲提高沉物,推力F 取物体沉G 的闭系.分解 没有计滑轮沉,动滑轮处于仄稳状态,如图2甲,则G F =2 即G F 21=若动滑轮的沉量为0G ,如图2乙,则02G G F += 即 )(210G G F +=底下便利用上头的论断办理有闭滑轮的一些问题. 例1如图3所示的拆置处于仄稳状态,若滑轮沉、绳沉以及摩揩均忽略没有计,则1G 取2G 之比为( )A .1∶1B .2∶1C .1∶2D .1∶3分解 依据一个绳子力相等,每段绳子上受到的推力皆是F ,动滑轮处于仄稳状态,所以2122G F G ==,即1G ∶2G =2∶1故选B.例2、如图4用用滑轮组允速推动火仄里上的物体,若所用的推力F 为10N ,物体受到的摩揩力是多大?分解 根据一根绳子力相等,动滑轮对于物体爆收3F 的推力, 物体干匀速曲线疏通,物体受到的摩揩力取3F 仄稳,所以N F f303==.例3如图5所示的拆置中,当人用力背左推滑轮时,物体A 恰能匀速曲线疏通,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 ,忽略滑轮、绳取测力计沉及滑轮取轴间的摩揩,则人的推力F 为( )F FF图3fFF 3F图4ff图5A .3NB .4NC .6ND .8N分解 依据一根绳子所受推力相等,弹簧测力计对于动滑轮的推力取对于动滑轮的推力皆等于3N ,动滑轮干匀速曲线疏通,火仄目标上受力仄稳,所以,N N fF 6322=⨯==.例4用如图6所示的拆置匀速推起沉为G 的物体(没有计摩揩、滑轮沉及绳沉),供推力F 取G 的闭系. 分解 依据一根绳子力相等,滑轮二边力仄稳,正在图中标出各绳子所受8,有G F =4,所以,G F 41=.例5 如图7,动滑轮沉5N ,物体G 的沉量为15N ,用力F 使物体匀速降高,供所用力F 的大小(没有计摩揩).分解 如图,根据共一根绳子受力相等,标出各绳子所受力,以滑轮为钻研对于象,再依据滑轮所受力仄稳,有N N N G G F 35515220=+⨯=+=.例6 如图8所示,正在忽略滑轮自沉战摩揩的情况下,当滑轮仄稳时,推力=F G .分解 根据每个滑轮上绳子所启受力的特性,正在图上标出每一股绳子所启受力的大小.物体受到的总的推力是F 7,物体处于仄稳状态,所以G F =7,即G F 71=.由上头的例题不妨瞅出,正在推断滑轮或者滑轮组的省力或FF G2F2F 图6GG 0图72F2FG图8F4F 4F者劳累情况时,先从能源端进脚,依据滑轮二边力相等,逐个分解滑轮的受力情况,末尾根据力的仄稳,得出论断.。

定滑轮动滑轮受力分析

定滑轮动滑轮受力分析

定滑轮动滑轮受力分析一、定滑轮受力分析定滑轮是固定在某一位置,不随物体运动的滑轮。

当物体通过定滑轮提升时,定滑轮只起到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不改变力的大小。

因此,定滑轮的受力分析相对简单。

(1)物体对定滑轮的作用力:物体通过绳子与定滑轮连接,物体对定滑轮的作用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2)绳子对定滑轮的作用力:绳子对定滑轮的作用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方向与物体对定滑轮的作用力相反。

(3)定滑轮对绳子作用力:定滑轮对绳子作用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方向与绳子对定滑轮的作用力相反。

2. 定滑轮受力分析的计算方法:(1)确定物体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即物体的重力。

(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确定绳子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即物体的重力。

(3)确定定滑轮对绳子作用力,即物体的重力。

二、动滑轮受力分析动滑轮是随物体运动的滑轮。

当物体通过动滑轮提升时,动滑轮不仅改变力的方向,还能改变力的大小。

因此,动滑轮的受力分析相对复杂。

(1)物体对动滑轮的作用力:物体通过绳子与动滑轮连接,物体对动滑轮的作用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2)绳子对动滑轮的作用力:绳子对动滑轮的作用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方向与物体对动滑轮的作用力相反。

(3)动滑轮对绳子作用力:动滑轮对绳子作用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方向与绳子对动滑轮的作用力相反。

2. 动滑轮受力分析的计算方法:(1)确定物体对动滑轮的作用力,即物体的重力。

(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确定绳子对动滑轮的作用力,即物体的重力。

(3)确定动滑轮对绳子作用力,即物体的重力。

3. 动滑轮受力分析的特殊情况:(1)当绳子与动滑轮的连接点位于动滑轮的轴心时,动滑轮的受力分析可以简化为定滑轮的受力分析。

(2)当绳子与动滑轮的连接点偏离动滑轮的轴心时,动滑轮的受力分析需要考虑绳子的张力、绳子的弯曲半径等因素。

三、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受力分析对比1. 受力方向: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受力方向相同,均为垂直于绳子的方向。

2. 受力大小: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受力大小相同,均为物体的重力。

滑轮受力分析

滑轮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求解平衡方程就能得出结论;在分析滑轮受力情况时应把握住两条原则:①同一根绳了各处拉力相等.②滑轮组平衡时作用在轴上的力为作用在轮上力的2倍。

如图3,不考虑动滑轮重力且不计摩擦,求F与G的关系对图3的甲、乙、丙三个滑轮及物体G作受力分析如图4由(l)(2)(3)解得F=G/7六、指导学生根据滑轮组的实验完成综合实验习题为使学生深刻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测定的有关问题,实验后有所收益,仅让学生写出实验报告、根据数据算出机械效率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掌握这个实验的内容,指导学生做好实验习题是较好的措施。

下面是笔者发给学生的实验习题。

l.组装滑轮组时,为了准确、迅速地穿绕绳子应采取什么办法?2.这个实验中给你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还需要哪些实验材料?3.选定上述器材后,画出最省力的实验装置图。

4.该实验中为什么要求钩码匀速上升?5.实验中测量钩码上升的距离和弹簧移动的距离采取什么办法?注意什么事项?6.有上面的滑轮组实验时,若增加所挂钩码的重力,滑轮组机械效率有无变化?为什么?7.若改用两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进行实验,但要求所挂钩码重力和上面实验相同,滑轮组机械效率有无变化?为什么?8.在动滑轮的下面不挂重物,拉动滑动组时,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多少?为什么?9.通过6、7、8题的分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什么有关?跟重物上升的距离有无关系?10.根据上面的分析考虑如何提高滑轮组的绍机械效率?11.请你设计出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的步骤、实验记录表。

七、指导学生掌握题目中有滑轮组出现且含有机械效率η的习题的计算方法进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目的计算,在弄清力的关系、距离的关系、功的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公式η=W有用/W总,一般是会将题目顺序解答的。

对于滑轮组,无论考虑额外功、还是不考虑额外功,距离关系是定数。

对由一般绳子绕制而成的滑轮组,若动滑轮和重物由n股绳子承担,绳子自由端动力通过的距离S动是有用阻力通过距离S有用的n倍,即S动=nS有用。

滑轮原理演示

滑轮原理演示

示意图
定滑轮的杠杆原理
L2 L1
O L2 O
F2
F1
F2
L1=L2
L1=L2
特征:
1、绳子的一端被固定,滑轮是沿固定的绳 子滚动,所以与滑轮固定绳端的接触点是 支点;
2、滑轮的轴是可移动,此时变为受力点; 3、动力的方向基本与阻力的方向一致,基 本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F1
4、由于阻力随滑轮一起移动,所以滑轮受 到的重力也是一部分阻力。
滑轮组至少需2 个滑 轮才能称做滑轮组。
3、既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又可以 省力。
受力分析:
经实验分析表明,有几根绳 子在承担阻力,那么,动力就是 阻力的几分之一。(不计滑轮重 力和摩擦阻力)。
由于存在额外的阻力,所以 滑轮越多,效率就越低。
o
受力分析: 1、重物(阻力)是作用在滑轮轴 上的;所以阻力到支点的距离是 轮半径R; 2、动力作用在滑轮的绳子自由端, 动力到半径的距离最大为2R;根 据杠杆原理,不计滑轮的重力, 使用动滑轮最多省一半力。
F2 示意图
动滑轮的杠杆原理
F1 F1
O
L1
O
L2 F2
F2
L1 =2L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特征:
1、由几个滑轮用不同方式组合起来 使用的叫滑轮组; 2、可以有定滑轮和动滑轮混合,也 可以全部是动滑轮;
作者:周立民
起重设备上的滑轮
特征:
1、轮的边缘有槽; 2、轴固定不动,; 3、利用绳索拉起重物, 或者说克服(阻力); 4、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o
受力分析:
1、同一条绳索上任一点受力大 小是相同的,
F1
F2
2、由于绳子能任意弯曲,所以 力方向可以改变; 3、我们把动力作用在绳子上的 一端叫做自由端,实验表明, 在匀速或静止状态下,动力和 阻力的大小是相同的。

初中单滑轮受力分析的六种题型

初中单滑轮受力分析的六种题型

初中单滑轮受力分析的六种题型王伟(云南省会泽县田坝乡中学,云南会泽654219)摘要:滑轮知识是对功、功率知识的延续和对杠杆知识的深化,是学习机械效率的基础,能准确判断、分析单个滑轮的受力情况,是解题的关键和分析滑轮组的前提,但在滑轮位置和动力作用点发生变化时,学生常不能准确地辨析出滑轮的种类、特点及受力情况,将单滑轮的判断及受力题型进行归类、分析和总结,能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并能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学习及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单滑轮;判断;受力分析;题型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237-02一、问题研究的现状滑轮一节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

首先,主要是介绍了滑轮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基本计算方法,如何辨别动滑轮和定滑轮,对滑轮的绕线方法、绳子起点及绳子段数的判断,利用图像对比法等方法复习滑轮及滑轮组,求滑轮组中力的方法,剖析学生容易出错的原因;其次,对动滑轮“变态”问题的例析,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的实验研究,利用杠杆平衡的条对滑轮的特点进行分析以及根据滑轮的性质判断滑轮组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但对于单滑轮受力题型的分析和归类,均未见相关系统的论述。

而学生在滑轮位置和动力作用点发生变化时,常不能准确地辨析出单滑轮的种类、特点及受力情况,若能将单滑轮的判断及受力题型进行分析和归类,必能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并能对滑轮组的分析、机械效率的学习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二、准确判断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方法在人教版2012年10月第1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中对两种滑轮是这样描述的:“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图12.2-2甲),它的轴固定不动,这种滑轮叫做定滑轮。

电动起重机吊钩上有一种滑轮(图12.2-2乙),它的轴可以随被吊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

作用在动滑轮轮轴上的受力分析

作用在动滑轮轮轴上的受力分析

.作用在动滑轮轮轴上的受力分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所示,不计滑轮质量及转动摩擦,当水平拉力F=30N时,物体m恰能沿水平作匀速运动.则地面对物体m的阻力f大小是()2.如图所示滑轮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若拉力F=1000N,则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为(滑轮重和轮和绳的摩擦不计)()3.如图所示,物重20N,绳的一端拴在地上,用力F使滑轮匀速上升2m,则()(不计轮重、绳重及摩擦)4.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滑轮,使重20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5.(2010•南昌)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6.(2009•孝感)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A的重力G=100N,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7.如图所示,B物体重20N,A为动滑轮,绳子一端固定在地上,当滑轮A在力F的作用下,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物体B 的速度是()8.如图所示,物体A重20牛,滑轮重1牛,弹簧秤的示数为25牛,则物体B重()9.如图所示,摩擦不计,滑轮重2N,物重10N.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以0.4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10.如图所示,G=80N,在力F的作用下,滑轮以0.4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计摩擦及滑轮重,则物体的速度和力F的大小分别是()11.如图,弹簧秤下挂有一定滑轮,定滑轮重为1N,A、B处于静止状态,G A=10N,G B=100N,则弹簧秤的示数为()12.重力均为1N的A、B滑轮如图所示组装,重物G重20N,绳端拉力为F.若不计摩擦,在匀速提起重物时,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13.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10N,则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_N.14.如图,A物体重500N,要使动滑轮匀速上升3m,力F应等于_________N,这时A物体上升_________m(滑轮重、绳重及摩擦不计),若动滑轮重为50N(绳重及摩擦不计),力F使动滑轮以0.4m/s速度匀速上升,则F为_________N,物体A上升的速度为_________m/s.15.如图所示,用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滑轮上,使物体A以2m/s的速度前进了4m,则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_________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_W(不计轮重及轮与绳间的摩擦).16.如图所示,用200N的拉力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左运动,A与滑轮相连的绳子所受的拉力为A所受摩擦力的4倍,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装置摩擦,则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1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若物体G重80N,弹簧秤示数为4N,则物体匀速前进时所受阻力为_________N,拉力F为_________ N,若物体以10cm/s的速度匀速前进4s,则拉力所做功率为_________W.(不计摩擦及绳重)18.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水平方向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5m,已知A受地面的摩擦力为5N,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_N,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___J.(滑轮、绳重及绳之间的摩擦不计)19.如图所示,物体B重30N,A为一动滑轮,绳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不考虑滑轮重及摩擦力,当滑轮在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5m 时,所用拉力F为_________N,物体上升的距离为_________m.20.如图,在拉力F作用下,物体A以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求:(1)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和拉力F的大小;(2)拉力F在4s内做的功和拉力F的功率.21.如图,物体A重为100N,在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动滑轮移动速度为0.1m/s,不计绳与滑轮间摩擦以及滑轮和弹簧测力计的重量.求(1)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2)物体A移动5s的距离;(3)拉力F在5s内所做的功.22.如图所示,物重G=30N,绳的一端拴在地面,拉力F使滑轮匀速上升.(1)若滑轮重不计,滑轮向上移动20cm,则拉力F=_________N,物体上升_________cm.(2)若滑轮重为2N,使物体上升20cm,则拉力F=_________N,滑轮向上移动_________cm.作用在动滑轮轮轴上的受力分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所示,不计滑轮质量及转动摩擦,当水平拉力F=30N时,物体m恰能沿水平作匀速运动.则地面对物体m 的阻力f大小是()2.如图所示滑轮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若拉力F=1000N,则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为(滑轮重和轮和绳的摩擦不计)()f=F=3.如图所示,物重20N,绳的一端拴在地上,用力F使滑轮匀速上升2m,则()(不计轮重、绳重及摩擦)4.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滑轮,使重20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5.(2010•南昌)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6.(2009•孝感)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A的重力G=100N,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7.如图所示,B物体重20N,A为动滑轮,绳子一端固定在地上,当滑轮A在力F的作用下,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物体B的速度是()8.如图所示,物体A重20牛,滑轮重1牛,弹簧秤的示数为25牛,则物体B重()9.如图所示,摩擦不计,滑轮重2N,物重10N.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以0.4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10.如图所示,G=80N,在力F的作用下,滑轮以0.4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计摩擦及滑轮重,则物体的速度和力F的大小分别是()11.如图,弹簧秤下挂有一定滑轮,定滑轮重为1N,A、B处于静止状态,G A=10N,G B=100N,则弹簧秤的示数为()12.重力均为1N的A、B滑轮如图所示组装,重物G重20N,绳端拉力为F.若不计摩擦,在匀速提起重物时,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二.填空题(共7小题)13.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10N,则物体A 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0N,拉力F的大小为20N.14.如图,A物体重500N,要使动滑轮匀速上升3m,力F应等于1000N,这时A物体上升6m(滑轮重、绳重及摩擦不计),若动滑轮重为50N(绳重及摩擦不计),力F使动滑轮以0.4m/s速度匀速上升,则F为1050 N,物体A上升的速度为0.8m/s.15.如图所示,用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滑轮上,使物体A以2m/s的速度前进了4m,则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50N,拉力F的功率为100W(不计轮重及轮与绳间的摩擦).f=Ff=×F=G16.如图所示,用200N的拉力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左运动,A与滑轮相连的绳子所受的拉力为A所受摩擦力的4倍,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装置摩擦,则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80N.=1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若物体G重80N,弹簧秤示数为4N,则物体匀速前进时所受阻力为4N,拉力F为8 N,若物体以10cm/s的速度匀速前进4s,则拉力所做功率为0.4W.(不计摩擦及绳重)V==0.05m/s18.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水平方向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5m,已知A受地面的摩擦力为5N,则拉力F的大小为10N,拉力F做的功为25J.(滑轮、绳重及绳之间的摩擦不计)19.如图所示,物体B重30N,A为一动滑轮,绳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不考虑滑轮重及摩擦力,当滑轮在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5m时,所用拉力F为60N,物体上升的距离为1m.三.解答题(共3小题)20.如图,在拉力F作用下,物体A以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求:(1)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和拉力F的大小;(2)拉力F在4s内做的功和拉力F的功率.=得s===21.如图,物体A重为100N,在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动滑轮移动速度为0.1m/s,不计绳与滑轮间摩擦以及滑轮和弹簧测力计的重量.求(1)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2)物体A移动5s的距离;(3)拉力F在5s内所做的功.22.如图所示,物重G=30N,绳的一端拴在地面,拉力F使滑轮匀速上升.(1)若滑轮重不计,滑轮向上移动20cm,则拉力F=60N,物体上升40cm.(2)若滑轮重为2N,使物体上升20cm,则拉力F=62N,滑轮向上移动10cm.s=,×G本资料仅限下载者本人学习或教研之用,未经菁优网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传播或用于商业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
F
F


G
F 3
图1
九年级物理分析受力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同学们在遇到滑轮或滑轮组问题时,对滑轮及滑轮组的动力或阻力大小判断有时不知从何下手,本文就此问题希望能指点迷津,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滑轮。

一、 一根绳子力相等
无论是定滑轮、动滑轮还是滑轮组,只要在同一根绳子上,不管绳子有多长,也不管绳子绕过多少滑轮,绳子上的力总是相等的。

如图1,用定滑轮沿不同的方向提升重物,判断
1F 、2F 、3F 的大小关系。

分析 要提起物体,绳子必须对重物施加向上的大小为G 的拉力,绕过滑轮,不论方向如何,拉力的力臂都是轮的半径,所以,拉力大小都等于被提起的物体的重力。

所以321F F F == 二、滑轮两边力平衡
滑轮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轮受到相反方向上的合力相互平衡。

如图2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升重物,拉力F 与物体重G 的关系。

分析 不计滑轮重,动滑轮处于平衡状态,如图2甲,则
若动滑轮的重量为0G ,如图2乙,则02G G F +=
即 )(2
10G G F +=
下面就利用上面的结论解决有关滑轮的一些问题。

例1 如图3所示的装置处于平衡状态,若滑轮重、绳重以及摩擦均忽略不计,则1G 与2G 之比为( )
A .1∶1
B .2∶1
C .1∶2
D .1∶3
分析 依据一个绳子力相等,每段绳子上受到的拉力都是F ,动滑轮处于平衡状态,所以2122G F G ==,即1G ∶2G =2∶1故选B 。

例2、如图4用用滑轮组允速拉动水平面上的物体,若所用的拉力F 为10N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分析 根据一根绳子力相等,动滑轮对物体产生3F
的拉力,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3F 平衡,所以
N F f 303== 。

例3 如图5所示的装置中,当人用力向右拉滑轮时,物体A 恰能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 ,忽略滑轮、绳与测力计重及滑轮与轴间的摩擦,则人的拉力F 为( )
A .3N
B .4N
C .6N
D .8N
分析 依据一根绳子所受拉力相等,弹簧测力计对动滑轮的拉力与对动滑轮的拉力都等于3N ,动滑轮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所以,N N f F 6322=⨯==。

F F
F
图3
f
F
F 3F
图4
f
f
图5
例4 用如图6所示的装置匀速拉起重为G 的物体(不计摩擦、滑轮重及绳重),求拉力F 与G 的关系。

分析 依据一根绳子力相等,滑轮两边力平衡,在图中标出各绳子所受8,有 G F =4,
所以,G F 4
1
=。

例5 如图7,动滑轮重5N ,物体G 的重量为15N ,用力F 使
物体匀速上升,求所用力F 的大小(不计摩擦)。

分析 如图,根据同一根绳子受力相等,标出各绳子所受力,以滑轮为研究对象,再依据滑轮所受力平衡,有
N N N G G F 35515220=+⨯=+=。

例6 如图8所示,在忽略滑轮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当滑轮平衡时,拉力=F G 。

分析 根据每个滑轮上绳子所承受力的特点,在图上标出每一股绳子所承受力的大小。

物体受到的总的拉力是F 7,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G F =7,即G F 7
1
=。

由上面的例题可以看出,在判断滑轮或滑轮组的省力或费力情况时,先从动力端入手,依据滑轮两边力相等,逐个分析滑轮的受力情况,最后根据力的平衡,得出结论。

图6
G
G 0
图7
图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