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像课摄录要求
课堂实录拍摄基本要求

青年路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实录拍摄基本要求为了更好地配合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做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中的课堂录像的拍摄制作工作,提课堂录像质量,同时为了避免因同一课堂的重复拍摄制作而浪费人力物力,特提醒各有关老师做好以下几点:1、师生统一着校服,干净整齐,执教者使用扩音设备。
学生回答问题要声音洪亮。
课堂上,老师不要过多提问和过多巡视走动。
2、课堂上书本等文具摆放整齐划一。
教师不得拖堂,防止最后的几分钟视频出现下课铃响了还在上课的情况。
教室内录像的,需要与相邻班级做好沟通,防止出现周边噪音过大影响录像质量。
课堂开始和结束以上下课铃声为准。
3、精心准备要拍摄的课堂的课堂教学设计。
按一师一优课课堂的要求,作为一师一优课课堂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连续拍摄大于30分钟小于40分钟。
所以,上课的老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准备好充足的教学内容。
4.拍摄一师一优课课堂前对需要拍摄的课堂的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演练,以保证正式拍摄时课堂教学活动能顺畅地进行。
5.拍摄前,”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要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进行必要的沟通。
做好预约,拍摄时间安排等工作,商定拍摄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设备的摆放位置以及学生坐位安排等事项。
将提问的学生安排在教室正中间就坐。
6.”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把授课老师上课时用到的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料保存好,以备后期的编辑制作之需。
全部交给李海。
7.”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需编写一份拍摄脚本交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脚本里详细列出所要拍摄的场景及特写镜头。
8.”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配合好现代教育中心做好后期的编辑制作工作,参与编辑制作过程,对编辑制作工作作必要的指导,使制作出来的课堂能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的期望相吻合。
9、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要使用标准普通话,教师不宜在课堂上进行过多的走动。
10、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站位正确性,不得遮挡学生观看屏幕,不得遮挡摄像机镜头,不得走入盲区(摄像机拍不到的地方)。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课堂录像摄制指导意见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课堂录像摄制指导意见一、拍摄环境要求1.进行拍摄课堂录像的教室,要求室内墙壁、桌椅摆放等整洁美观,室内光线柔和。
2.选择安静的上课时段进行拍摄,拍摄时室外不得有噪音;同时保证采集到的声音足够纯正、响量,不得把手机等电子设备带入拍摄教室。
3.参加拍摄的学生数宜在35-40人之间,不宜太多学生。
为了方便拍摄,教室两侧应留较宽畅的走道。
二、教师学生摄制前准备1.师生仪表整齐大方,教师宜化淡妆,学生服装统一,小学生佩带红领巾。
2.老师及学生的声音要清晰响亮。
3.教师不宜频繁走动,上课走动路线必须进行规划,并与拍摄人员进行沟通。
4.教师讲课操作电子白板时,不宜背对摄像头,尽量保持面向学生方向。
5.教师如果自己不会使用电子白板,应找善于应用的教师进行指导。
6.课件背景音乐音量,不能影响讲课。
三、拍摄人员摄制前准备1.摄影师与上课教师摄制前的沟通十分重要。
摄影师要有思路使镜头景别,即具有节奏感,又要充满逻辑性。
摄制内容的结果,与整个教学设计要统一。
景别切换时应由远及近,如中景→近景→特写→中景,或中景→特写→中景。
2.拍摄前要注意调节摄像机白平衡,保证人肤色不失真。
镜头景别切换时也要注意及时调节白平衡。
尽量不要把镜头对到窗口方向,遇到逆光时要注意及时补光,保持整堂录像色彩柔和统一。
3.使用运动镜头进行拍摄时,摄影师要明白摇动镜头的目的,和摇动过程是否完整和谐。
4.摄制要求1.拍摄时一般选用三机位方式,即两台录像机加上电子白板的屏幕录像功能,或者五机位进行拍摄。
条件不是很好的学校,可用手持DV、数码相机或手机进行录制。
2.上课开始和结束两个镜头使用全景,课堂中间大部分使用中景镜头,师生互动、学生操作及教师使用电子时一般用特写或近景镜头。
(全景指拍摄全体学生或学生和教师;中景一般是人体腰部或膝盖以上的范围,主要是教师讲课时的取景;近景是人体肘部以上的范围,一般用在师生交流场景;特写是人肩部以上范围,可以在师生交流时使用,或拍学生写作业、教师板书时使用的镜头。
课堂实录视频拍摄制作技术标准介绍

课堂实录视频拍摄制作技术标准介绍
课堂实录视频拍摄制作技术标准介绍
根据“优课”活动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视频课的音视频录制、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
一、前期录制要求
(一)课程时长
每课时长应按照中小学正常授课时间。
小学40分钟,中学45分钟。
(二)录制场地
应选择的授课现场,要求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保证拍摄的.清晰度。
拍摄过程中避免在镜头中出现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三)视频格式
格式为H.264+AAC编码的MP4文件,幅面要求达到720*576以上,码流为0.5——1Mbps。
(四)录制要求
根据课程内容,建议使用多机位拍摄(2台以上)包括全景、老师近景、学生和学生特写等,应展现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过程完整,画面清晰流畅,声音清晰,建议进行适当的后期剪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教学资源呈现画面,保证资源呈现画面清晰可见。
(五)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
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二、后期制作要求
录制课堂实录要有片头,片头时长5秒。
内容包括:教材版本上/下册、课程名称、年级、主讲教师工作单位和姓名等。
三、提交方式
上课视频和相关文件上传到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
提交优课请详细阅读平台操作说明和相关技术标准。
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

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一、对讲课教师的要求:•一节好的课堂实录是由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决定的,拍摄人员与授课教师、学生共同努力、互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事先应和摄制人员沟通,让其了解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过程,在录制时每个环节的大体时长、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学生要从事的活动等,这些都应该在课堂录制之前告知摄制人员,让其进行适当的策划(如机位、景别等),做到摄像主体和相关人员心中有数。
所以要求需要录课的老师一定要提前至少一天,把教案和课件交到摄像人员手中,并给其讲解上课的环节,精彩的地方等,让摄像人员心中有数。
•普通话标准,发音清晰响亮;着装与课堂教学内容协调,符合教师形象,一般应有袖有领;避免鲜艳、灰暗或细条纹服装;根据需要着淡妆。
•不要穿细条纹(摄像机如果录细条纹的东西它自己就不会聚焦了)和纯色的衣服,比如:纯红、纯黄、纯黑、纯白或与黑板颜色同色的衣服二、对于教室布置方面的要求1、上图的窗户1、2、3应该遮挡起来,如果有遮光帘最好,没有窗户更好,这样摄像时就不会逆光了。
2、窗户4、5、6不能让阳光直射进来照到老师和学生。
3、所有的学生课桌椅要尽量向窗户1、2、3方向移动,给摄像机留出一定的空间来,上图中的灰颜色部分三、对于学生方面的要求•根据不同类型课程要求,学生人数控制在30—40人;好、中、差各层次学生兼顾,首先挑选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声音洪亮的学生参加;学生着妆不要太鲜艳;不化妆;参加正式拍摄的学生必须是未上过同样课的学生。
•服装如果能统一最好,但这不是主要的,可统一可不统一。
•练一练起立的时候不要让桌子和椅子发出那种刺耳的摩擦声•回答问题的时候要站好后再说话•学生不要特意“关注”摄像机的镜头四、对于摄像器材和人员的要求•双机录像要准备好两台摄像机和2盘崭新的录像带,因为放DV带的摄像机重复使用录像带就会出现问题。
在录课之前要先录十几秒钟再回放检查一下摄像机是否有问题。
授课课堂拍摄技巧

授课课堂拍摄技巧
课堂教学录像对于教师来说,有很多价值。
不但可以用于教学自我反思和改进,还可以拿去申请教学奖状或评职称。
但如何才能拍出优秀的课堂录像呢,这里有几个技巧可供参考:
1. 选择器材。
最好使用能够稳定拍摄的三脚架,以减少摄像抖动。
手机也可以使用,但画质可能不如专业相机。
2. 拍摄角度。
最好从教师后面或课桌前面拍摄,可以同时框入教师和黑板。
当然,教师亲自操作也可以,但需要常备助手录像。
3. 聚焦对象。
主要保持教师为中心,但也要随教师移动结合黑板内容进行聚焦调整。
此外,学生提问或发言的时候也可以对准学生。
4. 片头尾。
可以拍摄空教室预示课程开始,结束也可以拍摄整个教室为符合课程结束。
这有利于后期编辑。
5. 光线条件。
选择光线充足的日间课程,避免背光或者光线不均匀影响画质。
使用辅助灯补光也可以。
6. 隐私问题。
需要事先征得学生同意,或者模糊某些学生面部保护隐私。
掌握这些基本技巧,可以拍出高质量清晰的课堂视频,给教学提供很好的参考。
当然,内容和教学理念是更重要的。
教学实录拍摄制作要求

教学实录拍摄制作要求
一、两段课堂实录视频,分别由申报负责人及团队成员(自行指定)各自录制一段完成,如无课程团队,则由负责人录制两段视频。
每段视频应是完整的一个课时的课堂实录,实录视频要清楚的呈现师生活动。
授课时长在40-45分钟之间。
教学视频录制时间应在2023年1月1日之后。
二、图像要清晰。
课例拍摄须采用专用摄像设备,双机位或多机位录制。
在教学中师生使用的电子设备(如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电视、师/生使用的电脑及移动终端、AR/VR设备等)上的图像信号需单独采集或录制。
三、用摄像机附带麦克风或专用拾音设备采集声音,确保声音清楚、洪亮。
四、视频编辑格式。
对多个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内容及交互式电子设备采集到的内容进行编辑,将多路视频文件编辑合成为一个视频文件,制作完成的视频文件要求格式为MP4,采用H.264/AVC(MPEG—4Part1O)编码格式压缩;分辨率为1280x720(高清16:9拍摄),码率为1024Kbps(IMbps),大小控制在500MB 以内。
五、课程简介。
位于视频录像片头前,须授课教师本人对教学信息介绍视频,时长3分钟左右。
内容包括:教师姓名、单位、课名、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的简单介绍。
六、视频录像片头。
在课例简介后,时长5秒,蓝底白字,应包含“2023年广西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展示”、教师姓名、学校名称及学科、年级、题目、教材版本等信息。
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五篇

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五篇第一篇: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一节好的课堂实录是由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决定的,拍摄人员与授课教师、学生共同努力、互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事先应和摄制人员沟通,让其了解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过程,在录制时每个环节的大体时长、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学生要从事的活动等,这些都应该在课堂录制之前告知摄制人员,让其进行适当的策划(如机位、景别等),做到摄像主体和相关人员心中有数。
在录制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教室布置采用双机位,①号机主要拍摄学生活动,安排在教室的前方内侧;②号机主要拍摄教师活动,安排在教室的后面中间;投影幕的安装位置要兼顾教师讲课和学生观看,且方便摄像人员的拍摄。
摄制时所有声音信号均通过摄像机采集。
二、学生布置学生数量以40人左右为宜,①号机拍摄的学生镜头,以近景、特写为主,兼顾中景和全景。
同时抓拍教学活动相关的个别学生瞬态。
①号机所对的“一组学生” 处在最佳的学生拍摄位置(本组应由日常教学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学生组成),要告知全体学生,在活动中不要挡住摄像机的镜头,尽量避免误操作,进行必要的组内协作等;教师在学生活动时要全面兼顾,辅导学生时要注意环节与过程的完整性。
在提问时,避免叫到①号机、②号机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的学生,以防将摄录人员拍摄在内。
另外需注意的细节如:在组织课堂教学前学生要起立、坐下,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因为迅速起坐而使凳子发出较大声响或歪倒;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起立站稳2秒后再回答问题,以利于①号机找到学生并进行拍摄;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听讲、起立回答、小组活动时不要盯着镜头看等。
三、光线要求在教室里,为了保证较好的录制效果,我们会将您的课件另外用专门的软件录制,所以别当心屏幕是否看得清。
并对教室内的窗帘作如下要求:阳面使用白色普通窗帘,阴面使用遮光窗帘,窗帘要求干净、平整,遮光窗帘与墙面结合紧密不漏光。
视频视频课程录制标准和要求

视频课程录制标准和要求视频课程录制的形式允许多样化,可以录人、录桌面或者录屏的方式进行录制。
具体要求如下:1、声音:(1)吐字清楚、音量适中;(2)声音不失真、音质清晰明亮;(3)无电流杂音、回声及麦克风震动声;(4)无喘气声、提示音等外部环境嘈杂声;(5)如配有背景音乐,应轻微体现。
2、时长:(1)课程时长15~30分钟,最高上限30分钟;(2)如某个内容无法在一节课程中讲完讲透,可以分为若干节,但是应在片头同一题目中标注(上)(中)(下)或(一)(二)(三)……且每节之间要有个过渡语句。
3、画面:(1)画面清晰,背景无特别限制,但色调不宜太强烈,避免用眼疲劳;(2)课程片头片尾由清大中创统一制作,只需要录制课程内容部分即可;(3)PPT背景模板不能出现与清大中创无关的任何商业标志或图案以及网址信息等;(4)无录制到电脑下方的任务栏、白板栏等工具栏,以及QQ、360安全卫士、屏幕保护、对话窗口等弹出框;(5)如果有板书,板书要求字迹工整,无潦草不清;板书颜色以黑色为主,标注重点或批注的板书也可采用其他颜色,建议颜色采用墨绿、深蓝、浅红等;(6)板书及文字不要太靠边,四周应预留约1cm距离;4、开头和结尾(1)每节课程的开始,应有开场白,开场白统一为:“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老师,这一节我们主要讲。
”(2)每节课程结束时,应有结束语,如“同学们,这一节我们就讲到这里,欢迎大家来清大中创实地参观学习!”5、内容每节课程要求聚焦某一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务求抽丝剥笋、讲清讲透,使目标学生群体都能完全听懂;切忌泛泛而谈,不深不透,或空话套话,言之无物。
各场馆拍摄课程应体现出场馆特色,与场馆主题契合。
每一节课要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在视频课程教学中要体现课程设计思路,要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课程流程要完整,从课程引入到最后总结拓展环节都需要体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录像课摄录要求
一、技术标准
1、视频:500线以上,送审成品刻录成DVD数据光盘,视频格式为MPEG2,画幅720×576,宽高比4:3,场序下场在先,帧率25帧/秒,制式PAL,码率8M以上。
2、色彩:色还原正常,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3、声音:声音拾取清晰,无明显失真,音量适中,前后一致。
音频模式为16位,立体声,码率224Kbps以上,采样频率48,000 Hz。
4、同步:信号稳定,无色闪或画面跳变。
二、节目格式
1、片头:蓝底10秒开始—片头第1页—片头第2页—片头第3页—片头第4页;
2、上课时间:每节课为一个标准课时40分(±3分)。
3、片尾:蓝底10秒。
4、主要教学环节可以加字幕提示。
三、拍摄要求
1、拍摄:画面稳定,聚焦清晰;画面推拉摇移跟等运动(包括起幅落幅)平稳。
一般要求3个机位拍摄,一个主机位拍摄老师;一个学生机位拍摄学生,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该机位镜头要及时对准学生拍摄。
一个机位作为机动辅助机位,辅组拍摄黑板板书特写、辅组拍摄老师讲课、辅助拍摄学生书写或表情的特写等细节。
3个机位要求
在一条轴线上,也就就是教室的一侧,防止镜头穿帮。
每个机位都要求使用三角架,防止镜头抖动。
2、取景:老师景别主要以近景为主(带少量学生背影),特写与全景为辅;学生景别主要以中景、近景为主;特写与全景为辅;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景别的适时变换。
3、构图:突出拍摄主体,符合美学原理,充分考虑画面的方向性。
4、抓拍:熟悉课程内容与进程,及时抓拍有关画面(运用机动辅助机位);注意特写的应用,清楚展现有关细节。
5、切换:画面切换准确、及时、流畅、无跳跃,切换方式用硬切或迭化;合成画面要始终保持教学进程、内容的完整展示。
6、布景:演播室的布置尽量符合一般课堂教学环境;如在教室或其她地方拍摄要注意环境的整洁,光线充足,隔音好;注意投影机与银幕的位置。
7、灯光:均匀平衡布光,有条件应打一些轮廓光(逆光),注意环境中的反光物体(如黑板)。
8、录音:要求老师用无线话筒(手持式或领夹式)讲课,学生回答问题也用无线话筒(手持式、领夹式或挑杆话筒),这两路声音都要接入调音台,保证声音同步。
另外多媒体课件的声音也要接入调音台,保证声音同步。
三个机位的摄像机的前置麦克风也要录入现场声音,保证后期制作声音、画面同步。
建议用调音台对各路声音进行均衡。
拍摄时最好关闭上下课铃声及校内广播,保证拍摄环境的安静。
9、教师要求:普通话标准,发音清晰响亮;着装与课堂教学内容协
调,符合教师形象,避免鲜艳、灰暗或细条纹服装;根据需要着淡妆。
10、学生要求:好、中、差各层次学生兼顾;学生着妆不要太鲜艳,不化妆。
11、补拍:实拍时,必须有学科教研员在场审瞧,随时发现问题,决定重拍或补拍。
有些场景或活动需要通过后期拍摄来完成。
12、场记:录制现场要安排一位记录人员,记录现场拍摄情况并维持课堂拍摄纪律,防止出现学生上课时做小动作等影响拍摄的因素。
四、前期准备
1、熟悉了解教学进程,对教师提出的具体拍摄要求(对象)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对教具、学具、课件等的使用做到心中有数。
课件一定要事先审瞧(格式、字体、大小、颜色、背景等)。
教师要求:普通话标准,发音清晰响亮;着装与课堂教学内容协调,符合教师形象,一般应有袖有领;避免鲜艳、灰暗或细条纹服装;根据需要着淡妆。
应备有2套服装以供选择。
2、学生要求:根据课程要求,学生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好、中、差各层次学生兼顾,首先挑选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声音洪亮的学生参加;学生着妆不要太鲜艳;不化妆;参加正式拍摄的学生必须就是未上过同样课的学生。
3、做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拍摄人员的沟通工作,要安排试讲与熟悉拍摄现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4、布景:背景不要太亮,不能有横竖条纹;一些陪衬(装饰)的物品不能太鲜艳,以免喧宾夺主。
五、提交相关文档
1、编制教师、光盘初审等相关信息(见表),电子文档与书面材料。
2、成品(光盘)及制作人员相关信息(见表),电子文档与书面材料。
3、教案与课件的电子文档。
DVD制作说明
1、开始
蓝底10秒—片头1页—片头2页—片头3页—片头4页—上课40分钟(±3分钟)—片尾1页—结束。
2、片头文字
(1)片头1页:
课题:题目为执教老师所上的课题;
主编:市州教科院的小学数学教研员名字;
编导:学校校长名字
执教:本节课上课的老师名字;
指导:区县教研员1人、学校老师3人;
摄制:执教老师所在的学校与市州教科院联合摄制;
(2)片头2页:
执教老师的相片,由摄录课时的漂亮截图
执教老师简介,第一部分文字60-70个字,不超过80个。
教学风格、教学感言由执教老师自己撰写。
(3)片头3页:
课堂教学结构由执教老师自己撰写,流程步骤为4-5步。
(4)片头4页:
课题、执教老师
3、片尾文字
监制:学校校长名字;(曾新东)
撰稿:执教老师姓名;
摄像、课件设计、视频编辑等各项如实填写。
4、文字格式
片头片尾的字体以及字体的大小、每一页的背景图案,都按照统一的基本格式不变。
5、光盘盘面
(1)中间左边:
主编:市州教科院的小学数学教研员名字;
编导:学校校长名字;
执教:本节课上课的老师;
指导:区县教研员1人、学校老师3人;
(2)中间右边:
单元号+ 单元题目(单元号为教材的单元号)
课题号+ 课题题目(课题号为我们总目录中的课时编号)
(3)最下方:
学校与市州教科院联合摄制;
日期统一为:2014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