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安全隐患排查要点

合集下载

矿井防治水重大事故隐患的安全检查

矿井防治水重大事故隐患的安全检查

矿井防治水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安全检查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出现防治水管理缺陷时,容易导致井下存在重大水害隐患。

若对其轻视、反应迟缓、整改延迟等,则极可能导致灾变事故。

矿井防治水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1)采区设计和作业章程无防治水措施;对含水层、积水区和其他水体不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2)采掘工作面开工之前,未提交地质说明书;未开展水文地质预测预报;不能及时、准确、齐全地填绘矿井水文地质图件。

(3)矿井各类防水隔离煤柱的留设不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擅自改变防水隔离煤柱尺寸进行采掘作业。

(4)对有突水淹井危险的含水层、积水区和含水构造带,未进行物探、钻探,未能按设计要求进行分区隔离。

(5)周边小井、老窑对矿井安全生产有重大影响,而未将其资料及其影响范围及时填绘在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上;不及时排查、预报水害。

(6)探放水过程当中,孔口管下置深度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不进行耐压试验或耐压试验不符合设计标准;水压为2MPa时,不安设防喷或反压装置;斜巷或采区巷道中探水时,不撤出受突水威胁区域的人员,或上面探水,下面有人作业。

(7)带压开采没有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8)井下排水系统未能按设计要求及时形成并达到规定的排水能力。

(9)矿井主要水仓应有主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够正常使用。

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应在平时和雨季之前安排清理。

水管、水泵、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应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

在每年雨季之前,排水泵必须全面检测、修理1次,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1次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快速进行处理,提交联合排水检验报告。

(10)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矿井应当每个月至少开展1次水害隐患排查及治理活动,其他矿井应当每季度开展1次水害隐患排查及治理活动。

(11)报废的水文观测孔、排水孔、电缆孔、充填孔等地面钻孔要及时封孔。

水里的安全隐患排查(3篇)

水里的安全隐患排查(3篇)

第1篇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日益广泛,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水里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水里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安全隐患排查范围1. 水源安全隐患(1)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等。

(2)地下水:井水、泉水等。

2. 水利设施安全隐患(1)水利工程:大坝、水库、堤防等。

(2)水闸、泵站、渠道等。

3. 水质安全隐患(1)工业废水排放。

(2)农业面源污染。

(3)生活污水排放。

4. 水上交通安全隐患(1)船舶事故。

(2)渡口、码头等。

5. 水上娱乐安全隐患(1)游泳、垂钓等。

(2)水上运动项目。

三、安全隐患排查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了解群众对水安全隐患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安全隐患的反映和建议。

2. 实地检查组织专业人员对水源、水利工程、水质、水上交通、水上娱乐等方面进行实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技术检测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水质、水质指标等进行检测,确保水质安全。

4. 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水安全隐患排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安全隐患的实时监控、预警和处置。

四、安全隐患排查重点1. 水源安全隐患(1)加强水源保护,防止水源污染。

(2)建立健全水源管理制度,确保水源安全。

2. 水利设施安全隐患(1)对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2)加强水利工程维护,防止因设施老化、损坏导致安全事故。

3. 水质安全隐患(1)加强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治理。

(2)建立健全水质监测体系,确保水质安全。

4. 水上交通安全隐患(1)加强船舶安全管理,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2)加强渡口、码头等水上交通设施维护,防止设施损坏导致事故。

5. 水上娱乐安全隐患(1)加强水上娱乐项目安全管理,确保游客安全。

(2)加强水上娱乐场所监管,防止违规操作。

五、防范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普及水安全隐患知识,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

水害隐患排查重点

水害隐患排查重点
对探放水作业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 处理安全隐患。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探放水作业 与其他作业的协调配合。
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先进的应急救援设 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制定水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和方法,做 好应急处置准备。
加强与外部应急救援力量的合作与联动,提高应 急响应能力。
严格控制矿井涌水量
在采煤过程中,矿井涌水量会不断产生,应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并确保排水设备的正常运 行,防止因涌水过多而引发水灾事故。
定期检查瓦斯抽放系统
瓦斯抽放系统是预防瓦斯爆炸等事故的重要措施,应定期检查瓦斯抽放设备的运行状况, 以及瓦斯抽放管道的完好情况,确保瓦斯抽放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提前发现水害隐患
01
开展水害宣传教育活动,向员工普及水害防治知识,提高员工 对水害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02
定期组织水害应急演练,让员工熟悉水害应急处置程序和自救
互救方法。
加强与员工家属的沟通,让他们了解水害防治的重要性,提高
03
家属的防范意识。
严格执行探放水规定,确保工作安全
按照规定进行探放水作业,确保探放水设备和 人员的安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排查方法
在雨季加强对地表水的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地表水害 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井下探放水
井下探放水害隐患
井下探放水是采矿过程中常用的防治水措施之一,但也可能引发突发性水害 事故。
排查方法
对井下探放水工程进行详细设计,确保探放水孔的布置、深度、角度等参数 合理,同时加强对探放水工程的监督和管理。
开展排查工作
1
对可能存在水害隐患的区域进行实地勘查和检 测。

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矿井的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加强水害监控,将水害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矿井水害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

二、职责1.总工程师负责每季度牵头组织一次水害隐患排查。

2.地测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组织季度水害隐患排查。

3.其他各副总工程师、处室参与季度水害隐患排查。

4.各责任处室、区队负责对季度水害隐患排查出的隐患问题进行整改。

三、水害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1.水害隐患排查会议(1)严格贯彻执行《煤矿防治水细则》《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有关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规定,做好井上、下地测防治水系统的日常隐患排查和专项隐患排查工作。

(2)每月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召开一次防治水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防治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检查各项防治水工程进展情况,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给予保障。

(3)每季度由矿总工程师牵头组织一次地测防治水系统隐患排查,并按五定”原则进行整改。

2.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主要内容(1)是否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的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储备必要的防治水物资。

(2)井田范围内相关河流、水库、渠道的水文地质情况及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空区积水情况。

(3)矿井充水条件、充水因素及水害威胁程度。

(4)井下各水平、采区、巷道及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隔水层、断层、裂隙等地质构造情况。

(5)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及防水堵水工程情况。

(6)防水闸、水害预测预报及防治水措施执行情况。

(7)井下排水系统、供电系统、排水设备、水文地质图和防治水图表的完善程度。

(8)防治水安全培训及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情况。

四、水害隐患整改1.对排查出的一般水害隐患,由所在区队负责人组织整改,并将整改结果上报矿防治水办公室备案。

2.对排查出的重大水害隐患,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论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资金、责任人和整改时间,并进行挂牌督办。

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以确保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性,预防和减少水灾难的发生。

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旨在加强水资源的管理规范,提高水资源的保护力度,预防和减少水灾难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需要预先制定预案,包括水灾难的应急处置、防灾减灾等,定期集中人力物力,对于水资源进行排查、分析,发现隐患及时处置。

在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利用先进的装备进行水资源的监控,利用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潜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使治理水隐患的措施更为科学和可操作。

在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提高公众防范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水资源管理行为;加强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管,监控各类水源受污染情况。

此外,还需要强化相关行业的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安全。

最后,需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周边省市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共治共赢的水资源管理局面;在管理、资金等方面给予周边省市支持,共同完成水隐患的治理。

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合作,共同推动;同时,还需要牵涉到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整合资源,强化顶层设计。

在实践中,
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制度,不断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水隐患问题,实现水资源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篇)

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篇)

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落实各级领导和业务保安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把安全生产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矿实际,特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如下:一、成立隐患排查组组长:矿长副组长:矿总工程同盟安全矿长成员:地质测量科科长、生产技术科长、调度室主任、机电科长、安全监察科长、通风科长排查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地测科长担任,负责水害隐患排查的组织、安排、落实等工作。

二、水害隐患排查范围1、地貌地质的情况。

调查由开采或地下水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人工湖等地貌变化、岩溶发育矿区的各种岩溶地貌形态。

查明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性质、规模、破碎带(范围、充填物、胶结程度、导水性)及有无泉水出露等情况,初步分析研究其对矿井开采的影响;2、地表水体的情况。

调查矿区河流、水渠、湖泊、积水区、山塘和水库等地表水体的历年水位、流量、积水量、最大洪水淹没范围、含泥砂量、水质和地表水体与下伏含水层的水力关系等。

对可能渗漏补给地下水的地段应当进行详细调查,并进行渗漏量监测;3、井泉的情况。

调查井泉的位置、标高、深度、出水层位、涌水量、水位、水质、水温、有无气体溢出、溢出类型、流量(浓度)及其补给水源,并素描泉水出露的地形地质平面图和剖面图;4、古井老窑的情况。

调查古井老窑的位置及开采、充水、排水的资料及老窑停采原因等情况,察看地形,圈出采空区,并估算积水量。

5、生产矿井的情况调查研究矿区内生产矿井的充水因素、充水方式、突水层位、突水点的位置与突水量,矿井涌水量的动态变化与开采水平、开采面积的关系,以往发生水害的观测研究资料和防治水措施及效果。

6、周边矿井的情况调查周边矿井的位置、范围、开采层位、充水情况、地质构造、采煤方法、采出煤量、隔离煤柱以及与相邻矿井的空间关系,以往发生水害的观测研究资料,并收集系统完整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有关资料。

针对水利安全的隐患排查与整治措施

针对水利安全的隐患排查与整治措施

针对水利安全的隐患排查与整治措施1. 引言水利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隐患排查与整治是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基础工作。

本文将针对水利安全的隐患排查与整治措施进行探讨。

2. 隐患排查措施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水利安全隐患,以下措施可以得以采取:2.1 定期巡查定期巡查是防范水利安全隐患的有效手段。

应建立健全巡查制度,明确巡查的频率和范围。

巡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水利知识和经验,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

2.2 隐患排查报告针对巡查中发现的隐患,应填写隐患排查报告,详细记录隐患的位置、性质和危害程度。

报告中应包含针对隐患的整治建议,以便后续的整治工作。

2.3 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隐患排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采用遥感技术进行水利设施的监测,利用无人机进行巡查,利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等。

这些技术手段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治。

3. 隐患整治措施针对水利安全隐患,应采取以下整治措施:3.1 制定整治方案根据隐患排查报告中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整治方案。

方案应明确整治的目标、措施和时间要求,确保整治工作的有序进行。

3.2 加强维护管理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是防范隐患的重要环节。

应建立健全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清理设施周边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3.3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预防隐患的重要手段。

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水利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4. 总结针对水利安全的隐患排查与整治是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工作。

通过定期巡查、隐患排查报告、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以及整治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水利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专业(防治水)隐患排查制度

专业(防治水)隐患排查制度

专业(防治水)隐患排查制度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宝贵,但与此同时,由于许多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城市中的水问题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为了扩大城市规模和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许多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土地填埋,快速形成了一个大量的水系——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水塘等。

但同时,也面临着大量的水问题,如水污染、水位下降、水灾等问题,需要及时排查并制定防治措施。

二、背景在建设中的城市水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没有充分规划水资源、缺乏综合治理水体的意识;2.土地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大量消耗地下水、不合理排放污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等问题;3.建设水利设施的投入不足,导致水利设施的老化和非法占用,导致河流、水库、水塘和其他城市水体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需求;4.降水不平衡导致水灾、外涝和内涝等城市水灾问题,最严重的是城市排水系统的脆弱性,导致了城市内涝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防治水隐患排查制度,对城市的水资源进行综合治理。

三、防治水隐患排查制度1.防治水隐患排查大纲(1)排查范围:包括城市内涝、水污染、水土流失、水文灾害、水生生物遭到破坏、不良水利工程、水利设施非法占用等情况。

(2)总体思路:排查工作要科学、系统、全面、独立、真实、客观,和谐统一,注重实用价值,具有普适性,具有可操作性,便于监控、反馈和评估效果。

2.防治水隐患排查报告(1)排查对象:凡是与城市水资源有关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包括水利主管部门、环保部门、与城市水资源有关的各种企业、学校、居民等。

(2)报告内容:排查内容应包括有关信息中的全部详细情况,各方直言不讳,报告要尽可能地客观、真实、详细,每每反映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使得有关部门能够对时常监督和指导。

3.防治水隐患排查结论报告(1)防治水隐患排查结论报告是全面反映某一大片区域水资源状况情况和问题状况的一份综合性报告,应详细描述排查区域内的水资源状况、污染状况、水利设施的情况及其使用状况等相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防治水安全隐患排查要点
1、防治水排查企业应提供的相关资料
(1)《煤矿防治水规定》中五种必备图件、十五种基础台账;
(2)防治水管理制度: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探放水制度;
(3)防治水机构、人员、专用设备配置情况,;
(4)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
(5)采掘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害预测预报;
(6)采掘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带压开采评价及专项措施;
(7)水害应急预案及演练报告;
(8)雨季“三防”工作安排及物资准备情况;
(9)水体下开采的设计和批复;
(10)各种防隔水煤岩柱设计及批复;
(11)排水能力情况及水泵检测报告。

(12)水闸墙施工设计及验收资料。

2、煤矿防治水专业重点检查表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隐患排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