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工艺用水质量标准
工艺用水质量标准

≤500 CFU/ml
总大肠菌群
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技术文件
工艺用水质量标准
1.纯化水质量标准TS-308-001
2.饮用水质量标准TS-308-002
技术文件
题目:纯化水质量标准
编号:TS-308-001
版本:01
制定人:
制定日期:
页数:共1页
审核人:
审核日期:
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标准依据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411页
汉语拼音
Chunhuashui
英文名
Purified Water
取样规程
SOP-09-001
检验操作规程
TS-408-001
贮藏
密闭保存。
质量标准内容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清液体;无臭,无味。
检查
酸碱度
应符合规定
硝酸盐
不得更深(0.000 006%)
亚硝酸盐
不得更深(0.000 002%)
yinyongshui
英文名
/
取样规程
SOP-09-001
检验操作规程
TS-408-002
质量标准内容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感观性状
臭和味
不得有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
一般化学指标
pH值
6.5~8.5
硫酸盐
≤250 mg/L
氯化物
≤250 mg/L
总硬度
(以碳酸钙计)
≤450 mg/L
生物学限度
氨
不得更深(0.000 03%)
建筑材料工艺用水标准

建筑材料工艺用水标准
介绍
本文档旨在制定建筑材料工艺用水的标准,以确保在建筑材料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水质能满足需求,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定义
建筑材料工艺用水,是指在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用水。
标准要求
以下是建筑材料工艺用水的标准要求:
1. 水质要求:
- 清洁、无色、无异味;
- 饮用水标准要求;
- 无悬浮物、杂质、沉淀物及微生物污染。
2. pH值:
- pH值在6.5-8.5之间。
3. 含氧量:
- 含氧量应满足建筑材料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需求。
4. 温度:
- 温度要适宜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5. 微生物指标:
- 菌落总数不得超过一定标准;
- 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6. 其他要求:
- 水源要符合当地环保要求和规定;
- 使用的管道、设备应保持清洁;
- 需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和监控。
检测方法
可采用以下方法对建筑材料工艺用水进行检测:
1. 化学分析法:
- 包括pH值测试、含氧量测试等。
2. 微生物学分析法:
- 包括菌落总数测试、大肠菌群测试等。
结论
建筑材料工艺用水的标准要求对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符合标准要求的水质和定期的检测监控,可以有效控制工艺用水的质量,保障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工艺用水质量管理指南的通告(2016年第14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工艺用水质量管理指南的通告(2016年第14号)医疗器械工艺用水质量管理指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的要求,加强对工艺用水质量的管理,确保工艺用水的制备和使用不对医疗器械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所指工艺用水是医疗器械产品实现过程中使用或接触的水的总称,以饮用水为源水,主要包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还包括体外诊断试剂用纯化水、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分析实验室用水等。
工艺用水主要用于:可作为产品的组成成分;可用于试剂的配制;可用于零部件、半成品或外协件、成品、包装材料的清洁;可用于产品的检验;可用于洁净环境的清洁;可用于洁净室(区)内直接接触产品的工装、工位器具、设施设备的清洁;可用于洁净室(区)内工作服及人员的清洁等。
本指南适用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工艺用水的相关管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确保所用工艺用水的用途合理,质量符合产品生产工艺要求。
二、质量管理指南(一)应当根据工艺用水有关的法规文件、技术标准,结合所生产产品特性及工艺用水用途明确所需工艺用水种类,确保工艺用水的要求符合法规及相关标准规定。
(二)应当根据工艺用水种类和用量确定适宜的制水系统,确保制水系统的功能及配备的设施与工艺用水的制备相适应。
(三)应当确定工艺用水的传输形式,用量较大时应当通过管道输送至洁净室(区)的用水点。
通过管道输送时,应当对工艺用水种类、流向进行标识。
(四)应当确保与工艺用水直接接触的储罐、输送管道的材质不对工艺用水造成污染和影响,设计安装方式应避免死角盲端,以防止微生物的滋生。
(五)应当对制水系统的安装、运行和性能等进行验证和确认,确保制水系统持续、稳定生产出符合标准、适合产品生产要求的工艺用水,并保存制水系统验证计划、方案、报告以及再确认等相关技术资料。
工艺用水检查指南版

工艺用水检查指南版工艺用水是指相对于生活用水来说,用于工业生产、冷却、清洗、冲刷等工艺过程中所需的水资源。
工艺用水对于很多行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而对工艺用水的检查则是确保水质符合相应标准和要求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份工艺用水检查指南,旨在帮助进行工艺用水检查的人员,确保水质达到要求。
一、工艺用水检查前的准备工作2.查阅相关标准和要求:需要查阅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了解工艺用水的相关指标和要求。
3.准备检测仪器和设备:需要准备适当的检测仪器和设备,比如PH 计、浊度计、余氯检测仪等。
二、工艺用水检查的内容1.检查水源质量:如果工艺用水是从外部水源获得,需要检查水源的质量。
可以通过测定水源的PH值、浊度、总溶解固体含量等来评估水源的质量。
如果水源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可以考虑进行预处理。
2.检查工艺用水质量:检查工艺用水的质量是工艺用水检查的重点。
可以通过测定工艺用水的PH值、浊度、余氯含量、硬度等指标来评估工艺用水的质量。
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工艺要求,还需要检测其他指标,比如溶解氧含量、铁、锰等金属离子的含量。
3.检查水处理设备:如果工艺用水需要通过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需要检查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滤料的清洗情况、细菌滋生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检查水处理设备的维护记录,确保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作。
4.检查管网系统:需要检查工艺用水的供水管网系统,包括管道的维护情况、漏水情况等。
如果发现管网系统存在问题,需要及时维护修复,以确保工艺用水的供应畅通。
三、工艺用水检查的频率和记录1.工艺用水的检查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建议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并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检查。
2.工艺用水的检查结果应及时记录并备份。
记录应包括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等信息。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修复,并记录改进和修复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对工艺用水的检查,可以及时了解水质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修复。
工艺用水、生活饮用水、实验室用水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工艺用水、生活饮用水实验室用水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文件机密等级:一般机密绝密分发单位:物控部生产部品管部行政部 业务部表示文件等级及分发单位文件生效日期: XXXX 年X 月XX 日工艺用水、生活饮用水及实验室用水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目录1.目的:明确工艺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工艺用水的检验。
2.适用范围:工艺用水的检验。
3.责任者:品管员。
4.1内容:4.1.1 工艺用水:生产中用来制造、加工产品以及与制造、加工工艺过程有关的用水。
结合公司产品要求,参照(中国药典)纯化水标准、GB5749-2022标准要求,特制定工艺用水标准。
4.1.2工艺用水内控应监测项目为: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电导率、菌落总数。
4.1.3 内控指标检验方法4.1.3.1臭和味取100mL水,置于250mL锥形瓶中,振摇后从瓶口嗅水的气味。
与此同时,取少量水放入口中,不要咽下,品尝水的味道。
原水煮沸后,再按上方法检测臭和味。
要求无异臭、异味。
4.1.3.2肉眼可见物将水摇匀,在光线明亮处迎光直接观察,记录所观察到的肉眼可见物。
要求无肉眼可见物。
4.1.3.3 pH 将pH电极放入已准备好的水溶液中,待仪器稳定后,该显示值即为被测溶液在显示温度下pH值要求5.5-7.5。
4.1.3.4电导率将测定仪浸入事先准备好的水溶液中,待仪器稳定后,该显示值即为被测溶液在25℃时的电导率。
电导率不得大于5.1μs/cm。
4.1.3.5菌落总数,依照GB5750.12方法测定,菌落总数要求不得超过50cfu/ml。
4.1.4检测频率:正常生产时,每半个月全检一次。
停产一周后再开机时,全检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
4.1.5贮藏密闭不锈钢罐中保存。
注:公司生产用水包括工艺用水和生活饮用水,工艺用水和生活饮用水各自建立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因考虑到实际操作,工艺用水和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均采用GB5750.12方法测定。
工艺用水每年可以结合实际需要按(《中国药典2020》)委外做检测。
纺织品工艺用水标准

纺织品工艺用水标准
水质要求
纺织品工艺用水的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1. 饮用水标准:纺织品工艺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确保其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2. pH值:纺织品工艺用水的pH值应在6.5-8.5之间,以保证
其对纺织品的影响最小化。
3. 悬浮物:纺织品工艺用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对纺织品造成不良影响。
4. 化学需氧量(COD):纺织品工艺用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应符
合相关标准,以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5. 总硬度:纺织品工艺用水的总硬度应在适当范围内,以避免
在工艺过程中对纺织品产生不利影响。
6. 重金属禁限用物质:纺织品工艺用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
国家标准,确保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不会因重金属而对环境造成污染。
使用限制
为了保证纺织品工艺用水的合理利用,应遵守以下使用限制:
1. 限制用水量: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应合理控制用水量,避免
浪费和过度使用。
2. 循环使用:可以考虑采用循环使用的方式,将废水经过处理
后再次用于纺织品工艺,以减少用水量和对环境的影响。
3. 废水处理:对产生的废水应进行适当的处理,确保排放达标,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纺织品工艺用水标准对于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水质控制和合理
利用至关重要,有助于保证纺织品的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各
相关企业和生产单位应严格遵循标准要求,并不断改进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新的GMP工艺用水检查指南

最新的GMP工艺用水检查指南最新的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工艺用水检查指南是一项对工艺水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的指南。
工艺用水是在制药、食品和化妆品等工业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水源,其质量和纯度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关于最新的GMP工艺用水检查指南的详细介绍,内容超过1200字。
第一部分:导言导言介绍了GMP工艺用水检查指南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它强调了工艺用水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性,并提供了整个检查指南的结构和内容概述。
第二部分:术语和定义这一部分提供了与工艺用水相关的术语和定义的解释。
这有助于确保在整个指南中使用相同的术语和理解,以提高指南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第三部分:工艺用水质量标准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工艺用水的质量标准。
它列出了各种可能的污染物和限制值,如微生物、重金属、悬浮物、有机物等,并提供了相应的监测方法。
此外,还介绍了工艺用水处理的常见方法和技术,以确保水源符合质量标准。
第四部分:工艺用水系统设计与维护这一部分讨论了工艺用水系统的设计和维护要求。
它包括了净水设备的选取和设计准则,如反渗透、离子交换、臭氧消毒等。
还强调了定期维护和监督,以确保工艺用水系统的长期可靠性和性能。
第五部分:工艺用水系统验证这一部分介绍了工艺用水系统验证的原理和方法。
它详细描述了验证的步骤和程序,如验证计划、验证方案的编制、实施验证和验证报告的编写等。
此外,还讨论了验证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以及针对验证中的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第六部分:工艺用水监测这一部分讨论了工艺用水系统的监测要求和方法。
它介绍了定期监测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具体的监测频率和项目,如微生物监测、化学物质测定等。
此外,还讨论了监测结果的分析和报告,以及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第七部分:变更管理和持续改进这一部分强调了工艺用水系统变更管理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它介绍了变更管理的步骤和程序,如变更评估、变更控制、记录和报告等。
《医疗器械工艺用水质量管理指南》

医疗器械工艺用水质量管理指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的要求,加强对工艺用水质量的管理,确保工艺用水的制备和使用不对医疗器械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所指工艺用水是医疗器械产品实现过程中使用或接触的水的总称,以饮用水为源水,主要包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还包括体外诊断试剂用纯化水、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分析实验室用水等。
工艺用水主要用于:可作为产品的组成成分;可用于试剂的配制;可用于零部件、半成品或外协件、成品、包装材料的清洁;可用于产品的检验;可用于洁净环境的清洁;可用于洁净室(区)内直接接触产品的工装、工位器具、设施设备的清洁;可用于洁净室(区)内工作服及人员的清洁等。
本指南适用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工艺用水的相关管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确保所用工艺用水的用途合理,质量符合产品生产工艺要求。
二、质量管理指南(一)应当根据工艺用水有关的法规文件、技术标准,结合所生产产品特性及工艺用水用途明确所需工艺用水种类,确保工艺用水的要求符合法规及相关标准规定。
(二)应当根据工艺用水种类和用量确定适宜的制水系统,确保制水系统的功能及配备的设施与工艺用水的制备相适应。
(三)应当确定工艺用水的传输形式,用量较大时应当通过管道输送至洁净室(区)的用水点。
通过管道输送时,应当对工艺用水种类、流向进行标识。
(四)应当确保与工艺用水直接接触的储罐、输送管道的材质不对工艺用水造成污染和影响,设计安装方式应避免死角盲端,以防止微生物的滋生。
(五)应当对制水系统的安装、运行和性能等进行验证和确认,确保制水系统持续、稳定生产出符合标准、适合产品生产要求的工艺用水,并保存制水系统验证计划、方案、报告以及再确认等相关技术资料。
(六)应当保存制水系统的设计图纸、使用说明书、工艺用水制备流程图、技术文件等档案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留残渣不得过1mg。
重金属
不得更深(0.000 01%)
电导率
温度(℃)
电导率μS/cm-1
0
≤2.4
10
≤3.6
20
≤4.3
25
≤5.1
30
≤5.4
40
≤6.5
50
≤7.1
60
≤8.1
70
≤9Hale Waihona Puke 175~90≤9.7
100
≤10.2
微生物学检查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每1ml不得过100CFU(内控不得过80CFU/ml)
技术文件
工艺用水质量标准
1.纯化水质量标准
2.饮用水质量标准
技术文件
题目:纯化水质量标准
贮藏
密闭保存。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清液体;无臭,无味。
检查
酸碱度
应符合规定
硝酸盐
不得更深(0.000 006%)
亚硝酸盐
不得更深(0.000 002%)
氨
不得更深(0.000 03%)
易氧化物
符合规定
技术文件
题目:饮用水质量标准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感观性状
臭和味
不得有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
一般化学指标
pH值
6.5~8.5
硫酸盐
≤250 mg/L
氯化物
≤250 mg/L
总硬度
(以碳酸钙计)
≤450 mg/L
生物学限度
细菌总数
≤500 CFU/ml
总大肠菌群
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