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与脉搏》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血压脉搏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血压脉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2. 培养学生正确测量血压和脉搏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血压的概念、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
2. 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
3. 血压和脉搏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
2. 教学难点:血压和脉搏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生理指标,如体温、体重等。
(2)学生分享生活中对血压和脉搏的认知,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
(2)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血压和脉搏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践操作(1)教师演示正确测量血压和脉搏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2)学生相互测量血压和脉搏,记录数据。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判断自身健康状况。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 课后作业(1)学生编写关于血压和脉搏的家庭调查报告。
(2)学生绘制血压和脉搏的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表格。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全体学生,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测量血压和脉搏的正确方法。
此外,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1、血压和脉搏

7、学生齐读五至八段。
教学过程
8、小组讨论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知识?
9、指名说一说。
10、防治高血压要从儿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起的关键要注意什么?并勾画出来。
11、指名说一说。
三、想一想、议一议完成课后练习。
四、小结本课内容。
板书设计
1、血压和脉搏
血压脉搏
1、刚才同学们已经知道这是血压仪,知道它有什么用处吗?如果我们生病了有的病可以通过血压仪测出来,今天我们来认识血压和脉搏,板书课题。
2、自由读课文。
3、齐读一至三段,小组学习什么叫血压?计算自己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学习什么是高血压和低血压?
4、勾画你学到的知识和不懂的地方。
5、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并且学着摸一摸自己的脉搏。。
收缩压120每分钟80次
舒张压60
教学反思
第周
课题
1、血压和脉搏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正常人的血压和脉搏的基本知识,
2、通过学习知道高血压应该及早预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教学
重难点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这是什么吗?(出示血压仪)提示
2、学生回答问题。
二、新受课
初中血压和脉搏教案

初中血压和脉搏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2. 培养学生自己测量血压和脉搏的能力,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3. 提高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 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2. 学生自己测量血压和脉搏的实践操作。
教学难点:1. 血压和脉搏的正常范围。
2. 测量血压和脉搏的技巧。
教学准备:1. 血压计和脉搏计。
2.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血压和脉搏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测量血压和脉搏。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2. 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血压计和脉搏计进行测量。
3. 学生观看演示,跟随教师一起操作,掌握测量血压和脉搏的技巧。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血压计和一台脉搏计。
2. 学生在组内互相测量血压和脉搏,记录数据。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10分钟)1. 学生将测量到的血压和脉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正常范围与自身测量结果的差异,给予适当的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测量血压和脉搏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提出要求,鼓励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医生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健康意义。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健康体检,实际操作测量血压和脉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测量血压和脉搏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的意识。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血压脉搏教学设计

血压脉搏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血压计和脉搏计测量血压和脉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关注和重视,并能正确对待血压和脉搏的测量结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血压和脉搏的定义、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操作血压计和脉搏计进行测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心血管健康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血压和脉搏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提出自己对血压和脉搏的认识。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血压的概念:向学生普及血压的定义和意义,解释血压的高低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b. 脉搏的概念:向学生介绍脉搏的定义及其在身体健康检查中的重要性。
3. 演示与实践(30分钟)a. 血压的测量方法:演示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包括就坐姿势、佩戴血压袖带的正确位置和压力、听诊的要领等。
让学生借助图示和实物演示进行操作练习。
b. 脉搏的测量方法:演示正确的脉搏测量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如手腕或颈动脉)、正确的手法和计时方法等。
让学生在伙伴间进行脉搏测量练习。
4. 合作探究(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探究指导问题:a. 为什么要测量血压和脉搏?b. 如何判断血压和脉搏是否正常?c. 如何预防和调整血压和脉搏异常?5. 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回答探究问题,老师梳理归纳学生的思路,简要总结血压和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6. 拓展延伸(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血压和脉搏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血压和脉搏的健康管理和调整方法。
7.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测量自己的血压和脉搏,并记录下来。
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测量结果,写一篇关于血压和脉搏的小结。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评价方式: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与同伴的合作是否融洽,以及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脉搏和血压 教案

3.汇报测量结果
4.让学生们原地跳30下之后再测量一次,看看结果有什么变化?
5.什么是血压?
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有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叫做血压。
6.测量脉搏与血压应注意什么。?
使学生了解脉搏和血压与健康的关系以及怎样进行脉搏与血压的自我监测ຫໍສະໝຸດ 。个性内容(第三块)
1.小结:
同学们对测量自己的脉搏和血压都很有兴趣,懂得了什么是脉搏和血压。
2.作业:完成第4页练习与思考1、2题。
巩固知识
课后反思
重、难点
认识脉搏与血压并进行自我监测
器材准备
教学过程
课程内容
操作意图
实践修改
开始准备
(第一块)
你去医院看病时,大夫是否给你听心脏、量血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脉搏和血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基本内容
(第二块)
1.什么是脉搏?
当心脏把血液推向动脉,动脉在接受血液而扩张的时候,有搏动的现象,这就是动脉。儿童大约每分钟在80次左右。
重难点认识脉搏与血压并进行自我监测器材准备教学过程课程内容操作意图实践修改开始准备第一块你去医院看病时大夫是否给你听心脏量血压
课题:《脉搏和血压》
所带年级:四年级备课人:郭蓉
教学内容
认识脉搏和血压
任务目标
1、使学生对脉搏和血压有简单的认识。
2、使学生了解脉搏和血压与健康的关系以及怎样进行脉搏与血压的自我监测.。
初中生物血压脉搏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血压脉搏教案设计
目标: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2.了解血压和脉搏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血压和脉搏的基本概念及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血压和脉搏的相关原理。
教学准备:
1.幻灯片或教学板书;
2.血压计和脉搏计;
3.实验用的模拟器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血压和脉搏是什么吗?我们平时如何测量血压和脉搏?它们在我们的身体中起到什么作用?
二、讲解(15分钟)
1.通过幻灯片或板书介绍血压和脉搏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2.讲解血压和脉搏在人体中的作用,如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监测心脏功能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血压计和脉搏计测量自己的血压和脉搏;
2.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四、讨论总结(10分钟)
1.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体会;
2.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关于血压和脉搏的知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份关于血压和脉搏的体会心得。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通过实验操作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血压与脉搏学案e

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
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冠脉循环的含义、途径、意义
2.掌握血压和脉搏的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血液循环分为和两条途径。
2.体循环的循环途径:
心室→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静脉→心房
3.肺循环的循环途径:
心室→动脉→肺部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C.血压经常超过12千帕D.血压经常低于12千帕
3.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用“切脉”诊断疾病,最早使用动脉诊断方法的是( )
A.李时珍B.华佗C.扁鹊D.张仲景
4.下列血管的血压最高的是()
A.主动脉B.肱动脉C.下腔静脉D.肺动脉
【达标检测】
1.你尝试过测量血压吗?测量血压有一个关键,即上臂、血压计、心脏三者的高度应该是()
是指营养本身的血液循环
2.冠脉循环的途径:
心室→动脉基部左右冠状动脉分支→内毛细血管→心肌内静脉→上腔静脉→心房
3.冠脉循环的意义:
给心脏肌肉细胞提供和,运走
(过渡:冠脉循环起始于主动脉根部,主动脉内的血液来自于壁最厚的左心室,因此当左心室收缩时,血液对主动脉管壁产生的侧压力的会是最大的,这就是血压。)
学习任务三:脉搏
1.概念:的搏动。它的次数和心率一致。
2.测试部位:腕部外侧的处。
3.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切脉诊断疾病?
4.运动对心率有影响吗?不同体质的人运动以后其心率变化一样吗?
【巩固提升】
1.能为心肌提供营养的循环途径是()
A.体循环B.
A.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B.血压经常超过12/6.7千帕
(过渡:通过体循环将富含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细胞利用,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肺循环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那么营养心脏本身的血液又靠什么循环完成?)
血压与脉搏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活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⒈ 用___湿____的棉絮将小鱼的__鳃__盖____部位包
起来,露出口和尾部(要时常往棉絮上滴水,保
持湿润。)将小鱼平放于培养皿中,使尾鳍平
贴在__培__养__皿___上。等鱼安定后,将__盖__玻__片_
盖在尾鳍上。
或载玻
片
⒉ 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___低___倍显微 镜观察尾鳍血管血液流动情况。可根据血 流的___方__向____和__速__度____判断动脉和静 脉。如过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尾鳍内 血液向小鱼头部方向流动,那么该血管是 ______动_脉______。
2.根据你们的测定结果,不同类型的运动对心 率和脉搏影响是否相同?
3.同样类型的运动男女之间是否有差异?
交流与反思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和不锻炼的人,心 率有什么不同?这给你什么启示?
拓展:人体的淋巴循环
心脏-→毛细血管-→组织间隙-→毛细淋巴管
上腔静脉
左锁骨下静脉 右锁骨下静脉
胸导管 右淋巴导管
各级淋巴管
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过程。 请同学们说出血液经体循环后,血液有何变化?这又有
何意义? 血液从右心室流入主动脉的静脉血变成了流回右心房的
动脉血。肺循环为血液提供了氧气。 通过这节课学习,知道了在我们的身体中,体循环和肺
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 线。血液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和氧、运 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这是在做什么?
测量脉搏
这是在做什么?
测量脉搏
为什么会有脉搏? 什么是脉搏?
脉搏:主动脉壁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 样,沿着动脉壁方向呈离心方向传播, 叫脉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教版四年级下册《卫生与保健》
《血压与脉搏》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保山市实验小学田艳
教材分析
《血压与脉搏》是云南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下册《卫生与保健》中有关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的第一课。
理解血压与脉搏的概念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学会测量自己的血压和脉搏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本节课运用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做实验的学习方法,将教材逐步瓦解。
这样学生不至于对知识感到难以掌握。
对脉搏与血压学生有所了解,但对于脉搏与血压是如何产生的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对于这两个概念先加以解释,再通过学生自己活动来加深理解。
本节课还结合现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疾病——高血压,鼓励学生加以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
他们活泼可爱,可塑性强,经过几年的健康知识的学习,学生已具有基本的健康习惯。
这节课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比较容易理解。
因为里面有很多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常识,还有许多常识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内容
云南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卫生与保健》课本第一课,有关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中的《血压与脉搏》第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并理解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2.使学生学会测量自己的血压和脉搏。
3.让学生增强健康意识,关注健康,珍爱生命,预防高血压。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并理解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测量自己的血压和脉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血压与脉搏的相关图片、秒表、电子血压器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测量血压)
老师:你们平时测量过自己的血压吗?要想测量自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血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血压的知识。
(板书课题:血压)
【设计意图】四年级学生以图片为媒介,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的。
图片的出示,形象直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受到了血压的重要,为下文理解血压的概念做好铺垫。
二、新课学习
(一)学习血压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主探究学习课文第1-3页内容,看看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并在课本里划出血压相关的知识:
(1)什么是血压?
(2)什么是收缩压和舒张压?正常值各是多少?
(3)血压异常(过高或过低)会怎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文内容,自己先找到有关内容感知理解。
2、请大家小组交流一下你刚才了解到的知识,然后分小组汇报给大家。
(1)什么是血压?
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动脉血压)它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
(2)什么是收缩压和舒张压?正常值各是多少?
收缩压:当心脏收缩时,大动脉里的压力最高,故称为“高压”。
90mmHg~140mmHg
舒张压:当心脏舒张时,大动脉里的压力最低,故称为“低压”。
60mmHg~90mmHg
(3)血压异常(过高或过低)会怎样?血压不会一直都处于正常状态呀!血压异常的情况会怎样?
(注意高血压、低血压与高压、低压是不同的概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汇报自学课文的内容,小组交流汇报,学会互相学习,合作学习。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仅配以相关的图片,而且还让学生感受用拳头握紧与放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血压的概
念及形成的原因。
帮助学生理解分清高血压、低血压与高压、低压是不同的概念。
3、医生是怎样测量血压的,如何表示血压值的?介绍血压器并讲解测量部位及方法。
(请生角色扮演医生和病人)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血压器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血压器。
通过进行医生跟病人角色扮演来测量血压,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测量自己的血压,也能帮别人测量血压。
4、讨论交流并汇报:我们怎样做才能预防高血压?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把平时生活中的遇到的有关血压方面的疾病列举出来,通过课堂学习交流一起解决怎样预防有关血压的疾病,确保我们青少年健康科学的生活。
5、教师小结:“少盐少脂多运动,戒烟限酒减压力。
”
血压可以作为显示一个人健康状况的指标,其实用脉搏也可以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汇报,教师相应的总结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让我们远离有关血压的疾病。
同时引出健康的另一个指标--脉搏。
过渡:出示扁鹊切脉图(引出下文,板书课题:脉搏)
(二)学习脉搏
1、请同学们再次打开书,自主探究学习课文第3-4页。
看看书中又向我们介绍了脉搏的哪些知识?并在课本里划出相关的知识:
(1)什么叫脉搏?
(2)怎样做可以摸出自己的脉搏?一个人的脉搏正常是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文内容,自己先找到有关内容感知理解。
2、小组内交流汇报学习内容。
(1)脉搏:血液冲击动脉血管时,动脉壁先行扩张然后回缩产生的搏动。
(2)正确测量脉搏
教师请一名学生计时一分钟其他同学分别在安静和运动状态下各测量一次自己的脉搏是多少?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安静和原地跳一分钟后测量,感受不同的测量次数。
)【设计意图】教师在讲解测量部位过程中配以相关的图片,而且还让学生直观感受触摸自己脉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脉搏的测量部位。
同时通过两次不同的测量方式让学生知道如果要想准确的测量自己的脉搏和血压时应该要在安静状态下才是最好的。
3、教师小结:
我们运动前后脉搏跳动的次数不一样,要想准确的测量脉搏或血压就需要在安静的状态下使用正确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张大娘身体肥胖,她的血压是127/105mmHg.据此数据分析,张大娘可能患有()
2、小丽最近经常头昏,四肢乏力,她的血压是40/70mmHg.您诊断,她可能患有()
3、测定血压和脉搏的部位分别是()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有关高血压和低血压的症状,以及血压和脉搏的测量部位。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说)
教师总结:我们的脉搏与血压都是由心脏的跳动引起的,如果一个人的脉搏或血压测量出现异常,那意味着这个人的身体亮起了红灯,需要及时的医治。
所以我们要学会多关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珍爱生命。
(完善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课堂,帮助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加深印象。
板书设计
1、血压与脉搏
高压90~140mmHg
血压低压60~90mmHg
预防高血压
脉搏次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