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ppt
合集下载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死率,使氧合指数得到更快、更明显改善,降低多器官衰竭和感 染性休克发生率,合并慢阻肺的CAP患者获益更明显(ⅡB)。 3. 存在ARDS的CAP患者气管插管后宜采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6ml/kg 理想体重)(ⅠA)。 4. 重症CAP患者如果合并ARDS且常规机械通气不能改善,可使用体外 膜肺氧合(ECMO)(ⅡB)
01 0 / 1 5
四、CAP的临床诊断标准
1. 社区发病
2. 肺炎相关临床表现 ⑴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脓 痰/胸痛/呼吸困难/咳血;⑵发热。⑶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 性啰音。⑷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 左移。
3. 影像学 胸部X线检查显示新出现的斑片状浸润性阴影、叶/段实变影、或间 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除 外非感染性疾病可做出诊断。
LOGO
2 0 2 4 / 1 0 / 1 5
主要内容
1
CAP的定义与诊断
2
病情严重程度评价、住院标准及重度诊断标准
3
CAP病原学诊断
4
CAP抗感染治疗
5
CAP辅助治疗
6
CAP治疗后评价和处理、住院标准
7
特殊类型CAP
8
预防
4
01 Part One CAP的定义和诊断
51
0
/
1 5
CAP的定义
1 0 / 1 5
21 0 / 1 5
31 0 / 1 5
41 0 / 1 5
51 0 / 1 5
61 0 / 1 5
24 08 2 4 / 1 0 / 1 5
05 Part Five CAP的辅助治疗
01 0 / 1 5
四、CAP的临床诊断标准
1. 社区发病
2. 肺炎相关临床表现 ⑴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脓 痰/胸痛/呼吸困难/咳血;⑵发热。⑶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 性啰音。⑷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 左移。
3. 影像学 胸部X线检查显示新出现的斑片状浸润性阴影、叶/段实变影、或间 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除 外非感染性疾病可做出诊断。
LOGO
2 0 2 4 / 1 0 / 1 5
主要内容
1
CAP的定义与诊断
2
病情严重程度评价、住院标准及重度诊断标准
3
CAP病原学诊断
4
CAP抗感染治疗
5
CAP辅助治疗
6
CAP治疗后评价和处理、住院标准
7
特殊类型CAP
8
预防
4
01 Part One CAP的定义和诊断
51
0
/
1 5
CAP的定义
1 0 / 1 5
21 0 / 1 5
31 0 / 1 5
41 0 / 1 5
51 0 / 1 5
61 0 / 1 5
24 08 2 4 / 1 0 / 1 5
05 Part Five CAP的辅助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课件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并发症:及时诊断、合理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处理并发症: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对症治疗等 注意事项: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安全 预后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对预后进行评估,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预防措施建议
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避免拥挤和 潮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病原学检查:痰液、血液等标本培 养和核酸检测
临床诊断标准:发热、咳嗽、咳痰、 肺部啰音等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抗生素治疗原则与选择
根据病原体种类和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早期、足量、联合用药 疗程一般不少于5天,重症患者可适当延长 针对并发症和合并症进行治疗
总结:指南内容回顾与评价
指南内容回顾: 重点回顾指南中 的诊断标准、治 疗原则、预防措
施等内容
指南评价:对指南 的实用性、科学性 和可操作性进行评 价,包括指南对临 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等方面
指南意义:强调指 南在提高社区获得 性肺炎的诊断和治 疗水平方面的重要 作用,以及对于推 动相关领域研究和
增强免疫力,适 当锻炼,合理饮 食
避免接触呼吸道 感染患者,注意 个人卫生
接种肺炎疫苗, 提高预防意识
健康教育内容与形式
内容:社区获 得性肺炎的预 防知识、治疗 方法、注意事
项等
形式:宣传册、 海报、讲座、 视频等多种形
式
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应与患者建立信任和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疑虑,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CT检查:显示肺部炎症性病 变,如肺叶实变、空洞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PPT课件

(英国,西班牙)
整理课件ppt
7
病死率
总体:1~3%
门诊治疗:<1%( 美国:<1~5%)
需要住院:4~14% (美国:6~24 %, 平均12%)
入住ICU
50%(英国)
35%(法国)
22~36%(西班牙)
22~57 %,接近40%(美国)
整理课件ppt
8
Associated Mortality by Age and Treatment
整理课件ppt
12
2、CAP的诊断依据情况
符合诊断指南规范者占83.6%,其中以临 床诊断为依据者57%。
3级、2甲医院只有约1/3医生同时考虑临 床诊断和病原学诊断。
基层医院的医生更多依据临床诊断 2乙(76%)>2甲(54% ) >3级(50%) 仍有少数(12%)不符合诊断规范
整理课件ppt
非专业医生,包括不同技术职称。回收
问卷,对有效问卷总结、分析。
整理课件ppt
11
1、对诊治指南的了解程度
熟悉指南者占49%,呼吸专业医生明显 高于非呼吸专业医生(73% vs 37%)。
熟悉指南高级职称人员(88%)高于中 级与初级职称人员( 60%, 54%)。
非专业组中,三级医院不了解指南占 22%,高于一、二级医院。
3.肺实岁以上的老年人用去48亿美 元
最大的花费增长是在住院病人 整理课件ppt
10
我国CAP诊治现状
CAP患病数2.5百万人/年,死亡12万5 千人/年(实际数字可能为其5~10倍)
上海市CAP现状调查分析——上海瑞金 医院 李敏
选取上海市13个区的1、2 、3 级医院
50家,发放问卷给内科系统呼吸专业和
社区获得性肺炎ppt课件

04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药物治 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治疗原则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治疗策略是药物治疗。首选抗生素应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的 病原学特点,如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选择针对这些病原体的抗生素。 同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口服、静脉或联合用药。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近年来,新型抗生素和联合治疗策略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 进展。例如,针对多重耐药菌的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 应用中越来越广泛。此外,联合治疗策略如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 药物的使用也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社区获得性肺炎药物治疗的经济影响 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分析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非常重要。随着新型抗生素 和联合治疗策略的出现,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治疗成本有所上升,但根据现有的 研究,这些新策略能够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从而在总体上降低了治疗成本。
03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
VIEW MORE
诊断标准与方法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包 括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 白、降钙素原等。根据这些指标,结合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可 以初步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了确诊,需要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 以显示肺部浸润影。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进行更详细 的评估。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方案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 for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汇报人:XXX
20XX.XX.XX
目录
01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概述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一般治疗
包括休息、吸氧、止咳 、化痰等对症治疗措施
。
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 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
物进行治疗。
并发症治疗
针对脓胸、肺脓肿等并 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如穿刺引流、手
术治疗等。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或并发症 患者,给予营养支持、 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措
施。
患者教育与心理干
05
预策略
心力衰竭
肺部感染可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表现 为呼吸困难、水肿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个人防护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提高免疫力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锻炼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机 会。
接种疫苗
及时接种肺炎疫苗等,可有效预防某些类型的肺部感染。
处理方法介绍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抗感染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
一旦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 炎,应立即开始抗感染治 疗,以缩短病程和减少并 发症。
针对病原菌治疗
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药物 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 素进行治疗。
疗程足够
抗感染治疗应持续至症状 消失、影像学异常消散, 且病原菌被清除为止。
对症支持治疗原则
氧疗
营养支持
未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防和 控制策略将更加完善,包括加 强疫苗接种、改善环境卫生、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等,降低疾 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THANKS.
危险因素
包括年龄(老年人和儿童)、免疫状态(免疫受损或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吸烟、酗酒、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 等。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社区获得性肺炎》课件

常见病原菌
常见的病原菌包括肺炎链球 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症状和诊断
1 典型症状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典型症 状包括咳嗽、发热、胸痛 等。
2 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表 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 查和实验室检查。
3 鉴别诊断
社区获得性肺炎需要与其 他呼吸道感染或肺部疾病 进行鉴别诊断。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原则和药物
治疗原则
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原则包 括早期诊断、合理用药和个体 化治疗方案。
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
常用的药物分类包括抗生素、 抗病毒药物和抗真菌药物,作 用机制各不相同。
常用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 菌素、大环内酯类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常见并发症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并发症包 括肺脓肿和肺栓塞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中感染的肺炎病,其发病原因和感染途径有多种, 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什么是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定义
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社区中 感染的肺炎,与医院没有直 接相关。
发病原因和感染途径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原因 可以是细菌、病毒或真菌感 染。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 传播。
预防措施
预后和生活保健
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措施包括 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措施, 同时注意生活保健,保持健康的 生活方式。
结语
1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害和重要性
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害和重要性,有助于提高认识并采取预防措施。
2
建议和调研建议
建议加强公众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识和预防,开展相关调研。
社区获得性肺炎PPT课件

精选ppt
39
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率高, 且近期调查耐药率较前上升。
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率高(红霉 素58.9%-71.7%,阿奇霉素54.9%60.4%),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喹诺酮 类尚敏感。
精选ppt
40
精选ppt
41
不同人群
常见病原体
初始治疗抗生素的选择
1青壮年、无基础病 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
33
目前虽有众多病原学检查诊断方法,但其检出率 低及检查滞后性,大部分病人的治疗,特别是初 始治疗都是经验性治疗。
CAP致病原的组成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差异明显, 具体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那么我国CAP病原体构成的特点是什么?
精选ppt
34
肺炎链球菌 肺炎衣原体
病毒 肺炎支原体 嗜肺军团菌 流感嗜血杆菌
精选ppt
1
CAP的定义是什么? 为何如此分类?
精选ppt
2
肺炎分类
精选ppt
3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
质(含肺泡壁及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 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 内发病的肺炎。
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第一、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
二代头孢菌素;呼吸喹诺酮类
2老年人或有基础病
类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 卡他莫拉氏菌等
二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大环内 酯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 抑制剂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
3需住院治疗但不需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收住ICU
混合感染(包括厌氧菌)需氧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定义
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 性肺实质(含肺间质)炎症,包括 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 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 炎。
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 病,其致病原的的组成和耐药性在不同 的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 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 。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 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 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面临 许多新问题。
吸困难 ➢ 肺外症状明显,常有消化、神经系统症状、相对缓脉、
低钠低磷血症等 ➢ 白细胞升高,血清军团菌抗体滴度升高,尿抗原阳性 ➢ 胸部X线:病变双侧、多发多样性;大片、斑片、斑点
结节状、条索、纱网状影 ;可出现空洞
肺炎支原体肺炎
➢ 青年、儿童易感,秋季多发,可有小的爆发 ➢ 干咳为突出症状,发热一般在38℃左右,偶有高热 ➢ 儿童可并发中耳炎、鼓膜炎 ➢ 胸部X线:浸润影、间质性炎症、实变影 ➢ 白细胞正常或略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 冷凝集试验阳性,支原体抗体检查阳性
➢ 间质性肺炎:肺泡壁增生 间质水肿
网状
病原体分类
1细菌性肺炎:多见,80﹪ 需氧菌 G﹢球菌 G-杆菌
2病毒性肺炎
厌氧菌
3真菌性肺炎
4非典型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 氏体
5寄生虫性肺炎:弓形体、肺吸虫
大叶性肺炎 右肺中叶实变,均匀密度增高,水平叶裂增宽、 密度增高、边缘清楚,为叶间积液
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 小儿多见,可有一定的流行性 ➢ 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 ➢ 以干咳为主,胸痛少见,常有呼吸困难 ➢ 肺部体征不明显 ➢ 白细胞正常、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或降
低 ➢ 胸片多为间质性病变、小片浸润影 ➢ 抗生素治疗无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实验室和影像学异常
①WBC>20×109/L,或<3×109/L,或PMN<1×109/L
②呼吸空气时PaO2<8kPa、PaO2/FIO2<300,或 PaCO2>6.7kPa
③Scr>1.2mg/dL,或BUN>20mg/dL
④Hb<9g/dL,或Hct<30%
⑤血浆蛋白<2.5g/L
⑥败血症或DIC证据 ⑦X线上病变累及一个肺叶以上、出现空洞、病灶迅 速扩散或出现胸腔积液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 和治疗指南(草案)
需要住院患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 杆菌、复合菌(包括厌氧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衣原体、呼吸道病毒等 抗菌药物选择:第二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大环 内酯类;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 类;新喹诺酮类或新大环内酯类;青霉素或第一代头 孢菌素,联合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 重症患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需氧革兰阴性 杆菌、嗜肺军团杆菌、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流 感嗜血杆菌等 抗菌药物选择:大环内酯类联合头孢噻肟或头孢曲 松;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广谱青霉素/β 内酰胺酶抑 制剂或头孢菌素类,或前二者之一联合大环内酯类; 碳青霉烯类;青霉素过敏者选用新喹诺酮联合氨基糖 苷类
应用同类、或抗菌谱相近、或病原体明确并经 药敏证明敏感的口服抗菌药物,并可出院
无效(72h后)或一度有效复又恶化
药物未覆盖致病菌或细菌耐药
特殊病原体感染
并发症或存在影响疗效的宿主因素
非感染性肺病误诊肺炎
搜寻原因、精心诊断、审慎决策、密切观察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 和治疗指南(草案)
CAP 诊 断
CAP诊断目标
从临床处理的要求出发,诊断应包括3项
目标
1. 是否存在肺炎
2.病情严重程度的最初评估 3. 确凿的病原微生物学诊断
CAP诊断依据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 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发热 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 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 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一款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 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 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可建立临床 诊断
1.确定: ① 血或胸液培养到病原菌 ② 纤支镜或人工气道吸引标本: 细菌>105cfu/ml(2+) BALF:细菌≥104cfu/ml(1-2+) PSB、PBALF:细菌>103cfu/ml(1+) ③ 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升高≥4倍 ④ LP直接荧光抗体阳性+抗体滴度升高
2.有意义: ① 合格痰标本培养细菌≥3+ ② 细菌少量生长,但与镜检结果一致 (肺球、流感、卡他莫拉菌) ③ 入院3天内多次培养到相同细菌 ④ 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升高≥1:32 ⑤ LP抗体升高≥1:320(ELISA), 或间接荧光抗体≥1:512
CDC IDSA CIDS/CTS Ⅱ-Ⅳ代先锋+ 大环类或FQ ATS 有合并症 β-内酰胺类+大环类 FQ 无合并症 阿齐Ⅳ或FQ 普通病房: 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 大环类、FQ 大环类、FQ ICU: 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 大环类/FQ 大环类/FQ FQ单用
β-内酰胺类+ 大环类
CAP临床特征
无 特 异 性
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神志不 清、乏力等等 气促、爆裂声、鼾音、肺实变体征、胸 腔积液体征 肺外蔓延的感染(关节炎、心内膜炎、 腹膜炎、脑膜炎等等)
典型肺炎与非典型肺炎 症状比较
典型肺炎:通常起病急骤,有高热、寒战、咳 嗽、咳脓痰、胸痛、肺炎实变、中毒症状等, 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 非典型肺炎:亚急性起病,有干咳、头痛、腹 泻或其他系统的症状,常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 体、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或病毒,见于免疫功 能低下的病人
3. 无意义
① 痰培养到上呼吸道正常菌(草链、表
葡、非致病奈瑟菌、类白喉杆菌等)
② 多种病原菌少量生长 ③ 不符上述“确定”和“有意义”条款
CAP 治 疗
CAP经验性治疗推荐方案几个 主要指南的比较(门诊)
CDC美国疾
病控制中心
IDSA美国
感染病协会
CIDS/CTS加拿大胸科和感染
协会
ATS 原健康者:大环 类 有合并症: β-内酰胺类+ 大环/多西环素 FQ(单用)
微生物感染 物理因素 过敏 缺血 神经因素
肺炎(pneumonia)的概念
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炎症 病因以感染最常见,如细菌、病毒、真 菌、寄生虫等;理化因素;免疫损伤; 过敏;药物等
肺炎分类
按发生场所
按病因分类
按解剖分类 按发病机理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医院获得性肺炎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 护理院获得性肺炎(nursing home acquired pneumonia ,NHAP) 监狱囚犯所患肺炎
大环类 大环类 多西环素 多西环素 *β-内酰胺 FQ 类
原健康者:大环类 有合并症: a.COPD抗生素/激素(-) 大环类 b. COPD抗生素/激素(+) (呼吸)喹诺酮 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CS+大环类 c.吸入 阿莫西林/克拉+大环类
CAP经验性治疗推荐方案几个 主要指南的比较(住院)
细苗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真菌性肺炎 衣原体肺炎 立克次体肺炎 寄生虫肺炎 其他 放射性肺炎,化学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
大叶性(肺泡性)肺炎
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吸入性
继发性 血源性
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流行病学资料
住院率 死亡率
门诊病人 住院病人 入ICU病人
68 55 50 27 17 13 11 4 7 6 4
其他病原菌:军 团菌、脑膜炎奈 瑟菌、支气管鲍 特菌和克柔念珠 菌各1株
2
混合感染
• • CAP的混合感染率高达15% -38%左右,尤其是肺炎链球菌合并 肺炎衣原体感染 Lim等报道1998-1999英国CAP的混合感染率为28%
— 在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中,约有 47% 患者存在多重感染,其中 — 在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中,约有 47% 患者存在多重感染,其中 1/3 合并肺炎衣原体感染; 1/3 合并肺炎衣原体感染; — 在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中, 74% 患者为混合感染,其中 80% 合并 — 在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中, 74% 患者为混合感染,其中 80% 合并 肺炎链球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感染。
重症CAP
符合一项主要标准或二项次要标准
主要标准 需行机械通气治疗; 入院48h内肺部浸润 增加>50%; 感染性休克或需要使 用升压药>4h; 急性肾衰4h内尿量 <80ml或非慢性肾功 能不全的患者血清肌 酐>2mg/dL)
次要标准 呼吸频率30次/min; PaO2/FiO2<250; 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 叶受累; 收缩压<90mmHg 舒张压<60mmH体:肺炎链球菌、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 抗菌药物选择:大环内酯类、青霉素、复方磺胺 甲噁唑、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新 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曲伐沙星等) 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卡他莫拉菌等 抗菌药物选择:第二代头孢菌素、β 内酰胺类/β 内酰胺酶抑制剂,或联合大环内酯类、新喹诺酮类
Kauppinen MT,et al. JID,1995;172:1330-1335.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 治疗指南(草案)
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肺炎链球菌、肺炎 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 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肺炎链球菌、流感 嗜血杆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卡他莫拉菌等 需要住院患者: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复合菌(包括厌氧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衣原体、呼吸道病毒 重症患者:肺炎链球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 嗜肺军团杆菌、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流 感嗜血杆菌等
三兄弟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三姐妹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嗜肺军团菌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
上世纪60年代出现青霉素耐药菌株(PRSP) 90年代以来耐药率迅速上升,美国PRSP达40% 我国90年代PRSP很低,但近年耐药率迅速上升 韩国、日本、香港地区PRSP流行率达60~80% PRSP成为全球性问题 PRSP不仅对青霉素耐药,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 类、SMZ-TMP、部分头孢菌素、甚至奎诺酮类耐 药,并有交叉耐药,现在PRSP又称DRSP(drug resistanc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
CAP病情评价
CAP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
1.年龄:>65岁 2.存在基础疾病或相关状态: 慢阻肺、糖尿病、心肾功能不全、吸入或易致吸入 因素、1年内CAP住院史、精神状态改变、脾切除、慢性 酗酒或营养不良